冶金原理-活度教学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30.47 KB
- 文档页数:5
如何学好《冶金原理》这门课学习指南阳光大学生网怎样学好冶金原理的几点建议:从矿物资源中冶炼金属的一般原理:金属矿物中的金属化合物经提纯后,通常是选择适宜的复原剂使金属复原出来。
最常用的复原剂是焦炭。
历史上,不少金属就是在矿石和焦炭一起灼烧时被发现的。
焦炭价廉易得,热值较高。
那些需要在高温下复原的金属,常用焦炭来冶炼。
学习大纲:1.了解热力学的性质和应用,严格与动力学相区分,冶金熔体类型及作用、几类溶液、溶液中组元浓度表示方法。
2.理解活度与活度系数,能灵活将活度应用于冶金反响的热力学计算。
3.掌握冶金原理研究内容、炉渣在冶金过程中的作用、冶金化学反响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计算、活度三种标准态的选择及其转换关系。
重点:冶金原理研究内容、冶金熔体概念、炉渣作用、冶金化学反响吉布斯自由能计算,活度三种标准态的选择及其转换关系。
学好冶金原理:首先,你得熟悉和掌握物理化学中与冶金相关的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根底知识,因为钢铁冶炼中的复原熔炼、氧化熔炼过程都需要用到这些根底知识;其次要对整个钢铁冶金原理的主要课程内容有个总体了解:钢铁冶金均在1400℃左右的高温下进展,所有冶金原料、熔剂以及冶金产物(铁水、钢水、高炉渣、转炉渣、电炉渣等)均以熔融液态存在,因此,须对这些冶金熔体的根本物化性质有个了解,并熟悉目前从构造角度(微观,也就是分子、离子)解释这些物化性质发生变化的内在机理的学术观点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另外,为了方便研究这些熔体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由液态冷却成固态过程中,熔体的组分变化会引起哪些物相的出现或消失以及会对熔体的物化性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产生了相图这一方法,要学会二元相图、三元相图的分析方法。
再次,钢铁冶金原理的其他内容就是按照冶金工序的实质不同分成了复原熔炼和氧化熔炼,并对其热力学和动力学分别进展了探讨,由于这些熔炼过程均涉及到化合物的合成-分解以及燃料的燃烧,故把这局部内容单独拿出来研究其热力学过程。
冶金原理教案教案标题:冶金原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冶金原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理解冶金原理在金属材料加工和制造中的应用。
3. 掌握冶金原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教学内容:1. 冶金原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a. 冶金的定义和起源b. 冶金原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质a. 金属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b.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c. 金属的力学性能和热处理3. 冶金原理的实验技能a. 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处理技术b. 金属材料的组织观察和性能测试方法c. 冶金实验的安全操作和数据处理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冶金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冶金原理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实验法: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进行金属材料的制备、观察和测试,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入冶金原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知识讲解:讲解冶金原理的基本概念、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冶金实验的技能要求。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金属材料的制备、观察和测试实验。
4. 实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5. 知识巩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冶金原理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冶金原理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课堂练习评估: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冶金原理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提供冶金原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支持。
2. 实验设备和材料:提供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处理所需的实验设备和材料。
3. 多媒体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冶金原理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很多,如断汁金属抽滤、材料冶炼、
无定型工业的气体收集等,往往都需要使用活度的概念:
1.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把含有氧化还原性的金属吸收到一个特定的温度下,将氧化物在活度上还原为金属。
2.催化反应:催化反应把同一类型的金属吸收或结合在一个特定的温度下,使活度发生变化,而不是金属本身发生变化。
3.脱氧反应:脱氧反应的概念把含有氧的金属熔融在一个特定的温度下,将氧气按照活度提取出来,金属熔融中就不再含有氧。
4.断汁金属抽滤:断汁金属抽滤也就是指把含有金属的液体按照特定的温度,按照活度抽滤出来,而不是熔融。
5.冶炼过程:冶炼过程把含有有毒元素或有害物质的金属烧结按照特定的活度,增强冶金物料的纯度,分离混杂物质。
6.气体收集:无定型工业收集气体按照特定的温度,使活度发生变化,分离出所需的气体。
冶金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作者:张宇涛胡元元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19期摘要本文针对冶金原理课程,就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成效的检测与评价等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有效的教改措施。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Metallurgy" Teaching MethodZHANG Yutao, HU Yuanyuan(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Urumqi, Xinjiang 830091)Abstract In this paper, metallurgy course, the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focusing on practical ability,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and other teaching methods were discussed, combined with e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s proposed education reform measures.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ability training冶金原理课程是冶金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是学生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的桥梁和纽带,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①通过该门课程可以为学生深入学习高炉炼铁、转炉炼钢、有色金属冶炼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衔接和过渡,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学生想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具备扎实的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及相关的知识基础,课程中的公式定理多,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并枯燥无味,让学生感觉到学无所获,兴趣全失,严重影响该门课程的学习质量。
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讨一、前言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更加强调专业性和应用性,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既重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也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像冶金工程专业这样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更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所以在众多的教学模式上,冶金工程专业强调实验教学模式,并确定了“以学生为本,夯实基础、依托学科、突出创新、注重能力的实验教学理念。
”由此可见,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在新的社会需求下,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企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实验教学亟待改革。
二、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冶金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有关冶金的理论知识、生产设计、设备实验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即理论研究和专业实验。
其中实验类的课程是冶金工程专业的重点,要求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然而,科技的不断发展也要求学科教学的不断改革,冶金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也要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现今冶金工程专1/ 5业的实验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需要清楚认识。
1.教师队伍专业性不强冶金专业的实践性较强,随着科学进步,技术提高,冶金工艺也在不断改进,而冶金工程专业的教师队伍专业性不高,这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首先,学校实验场地、经费不足,投入的不足就导致了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的比例不均,实验场地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验要求,使一些重要的实验无法完成,这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造成很大限制。
其次,分管实验教学的教师数量偏少,这就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而且也无法很好地保障学生的实验安全。
再次,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不高,教授、高工的数量在全专业教师总数中占的比重很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业水平的提高,限定了专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影响了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2.教学手段落后实验课程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课程,而现在很多学校因为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合理、课程的教学手段落后等原因,使得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关于冶金反应动力学教学方法的思考和体会张延玲(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 要冶金反应动力学是冶金物理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介绍了作者在冶金动力学本科教学过程的些许思考和体会。
主要包括引导学生对冶金学(重点是动力学)的发展及变迁历程的认识和理解、强化数学建模思想及方法的应用、以及重视教学手段及方法的灵活性三大部分。
关键词:冶金反应动力学 教学方法 数学建模前 言冶金物理化学是高等院校冶金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主要包括冶金反应热力学、冶金反应动力学、及电化学相关理论三大部分。
其中热力学部分,在三大定律的支撑下,理论系统显得较为严谨。
相对而言,动力学部分更多的是机构的假设和数学推演,学生学习更显枯燥,因此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重点介绍了作者在冶金动力学教学方面采取的思路、方法、及相应的思考和体会。
主要包括引导学生对冶金学(重点是动力学)的发展及变迁历程的认识和理解、强化数学建模思想及方法的应用、以及重视教学手段及方法的灵活性三大部分。
一、引导学生理解冶金动力学的发展及变迁历程,提高学生对冶金动力学的认识水平。
众所周知,冶金学是在化学的基础上诞生的,而冶金动力学也是在化学动力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同时冶金动力学的发展和灵活运用又为更高层次的冶反应器设计与优化、流程开发等提供了可能。
在教学过程中,冶金动力学尤其是多相反应动力学开始讲课之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冶金学(尤其是冶金动力学)学科的发展及变迁历程,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各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为冶金动力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并加深学生对冶金动力学未来应用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避免由不知“学为何用”、“为何而学”的思想带来的厌学情绪。
作者认为,传授给学生的关于冶金学的发展及变迁历程由下图1所示[1]。
需要总结、回顾、以及为学生重点讲述的知识点有:(1)化学反应动力学(微观动力学):研究均相体系的反应动力学,从分子运动和分子结构等微观概念出发,主要形成两大理论体系:建立在气体分子运动论基础上的分子有效碰撞理论,及在量子力学和统计热力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过度状态(活化络和物)理论。
BrBrf B BrB f0BrFea《钢铁冶金原理》基本知识点By Moonlight 2009/10/17注:主要知识点是基于老师上课提问的问题,限于名词、概念、公式的解析。
1、 活度、活度系数、活度的标准态:以拉乌尔定律或亨利定律为基准或参考态,引入修正后的浓度值称为活度;而此修正系数称为活度系数。
具有纯物质、假想纯物质及 =1﹪溶液蒸汽压或两定律的比例常数的状态称为活度的标准态。
2、 、 、 的含义:, 分别为以拉乌尔定律为基准或参考态,对组分浓度修正时的修正系数和以亨利定律为基准或参考态,对组分浓度修正时的修正系数。
指的是稀溶液以纯物质为标准态的活度系数,其值为常数。
3、 活度标准态选择的一般原则以及钢铁冶金过程中组分活度标准态如何选择?一般作为溶剂或浓度较高的组分可选纯物质作为标准态,若组分的浓度比较低时,可选用假想纯物质或质量为1﹪溶液作为标准态。
在冶金过程中,作为溶剂的铁,如果其中元素的溶解量不高,而铁的浓度很高时,可选纯物质作为标准态, =x [Fe]=1,Fe r =1 ;如果溶液属于稀溶液,则可以浓度代替活度(H K 标准态);熔渣中组分的活度常选用纯物质标准态。
4、 理想溶液,稀溶液以及超额函数:理想溶液:在整个浓度范围内,服从拉乌尔定律的溶液;稀溶液:溶质蒸汽压服从亨利定律,溶剂蒸汽压服从拉乌尔定律的溶液;Bw超额函数:实际溶液的偏摩尔量(或摩尔量)与假想其作为理想溶液时的偏摩尔量(或摩尔量)的差值。
ex BG=RT lnBrex mG=RTln BBx r∑5,为什么温度升高使实际溶液趋向于理想性质?由()2BB T T G H T∂∆∂=-∆ 知:2ln B BT r H RT∂∂=-∆当0B H ∆< 时,ln 0B T r ∂∂>; 当0B H ∆> 时,ln 0B T r ∂∂<。
即温度升高时,成正偏差()1B r >的溶液的B r 值减少;而成负偏差()1B r <的溶液的B r 值则增大,溶液的有序态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冶金的化学原理及应用教案一、引言在金属材料的生产、加工与利用过程中,冶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
本教案将介绍冶金的化学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冶金的基本概念1.冶金的定义:冶金是研究金属工艺、金属物理、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相互作用等一系列学科的统称。
2.冶金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冶铜冶铁开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冶金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金属的化学原理1.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通常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气体。
例如,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铁。
2.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通常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3.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通常可以被还原剂还原,恢复到原来的金属状态。
例如,氢气可以将氧化铁还原为铁。
四、冶金的应用1.金属材料的提取:通过冶金技术,可以从矿石中提取出金属,如铜、铁、铝等。
2.金属的加工:冶金技术可以将金属加热、锻造、淬火等,使其获得不同的性能和形状。
3.金属的合金化:通过将金属与其他元素进行合金化处理,可以获得具有更好性能的合金材料。
4.材料的改性:冶金技术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如增加硬度、提高耐蚀性等。
5.金属的再利用:通过冶金技术,可以对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建议1.多媒体教学法:可以通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冶金的实际应用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教学法: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冶金工厂,了解真实的冶金生产过程,增加实际操作的经验。
3.组织讨论:可以选取一些与冶金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合作能力。
4.提供案例:可以选取一些冶金产业中的成功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功原因和经验教训。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为了评估学生对冶金化学原理及应用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1. 书面测试:出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考察学生对冶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冶金原理Ⅰ》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1034001课程名称:冶金原理1/ Metallurgical Principle Ⅰ学分:2.5学时:40(课内实验(践):6 上机: 0 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冶金资源建议修读学期:第四学期开课单位:冶金资源系课程负责人:先修课程:物理化学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闭卷考试,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冶金物理化学(董元篪等编)和有色冶金原理(傅崇说编)内容概述:中文:介绍冶金熔体(熔渣、熔盐和金属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讲解冶炼过程中(钢铁冶金和有色冶金)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使学生对冶炼过程的物理化学反应有较深刻的理解,能运用该理论分析实际冶炼问题。
英文:Introduc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etallurgical melts (slag, molten salt and molten metal),and explaining (iron and steel metallurgy and non-ferrous metallurgy)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during smelting, so that students have deep understanding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actions of and can use it to solve actual problems.《冶金原理Ⅰ》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冶金原理Ⅰ总学时数为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34学时,实验教学为6学时;课程教学共有4章,(教学基本要求:A-掌握;B-熟悉;C-了解)三、建议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分配实验课6个课时,了解冶金高温设备和温控单元,理解其中的冶金原理。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主要教材:冶金物理化学,董元篪,王海川,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冶金原理是冶金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深入学习钢铁冶金的基础和纽带,是贯穿整个冶金工程学习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桥梁[1,2]。
同时,冶金原理实验是对冶金原理课程的具象化和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
一、实验室建设我校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将“炼铁”和“炼钢”教研室合二为一,成立了钢铁冶金系,并对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改革,冶金专业的学生既安排了炼铁方面的教学实验,也安排了炼钢方面的教学实验,使学生在学习书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对整个钢铁冶金的工艺流程的学习及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冶金工程系薛正良教授和周国凡教授于2008年出版的《钢铁冶金实验》教材,其包含传输原理实验、冶金原理实验和钢铁冶金实验三大模块。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把课程建设与教育创新、社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
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冶金原理实验是冶金工程专业的第一组专业实验,其包含了热电偶的检定、冶金熔体熔化温度测定、熔体粘度的测定以及熔体表面张力测定。
这一组实验主要是学习有关冶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设备等方面的内容。
冶金原理实验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即理论研究和专业实验,要求学生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动手实验来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论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冶金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也要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今冶金原理实验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3],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实验目的不明确针对2007级、2008级、2009级冶金工程专业共480名学生展开的问卷调查,学生普遍表示对为什么要做实验比较茫然,被动地按照实验指导书上所要求的实验目的和步骤进行重复实验,获得实验结果和数据。
这种实验教学方法的突出缺陷就是以实验指导老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束缚了学生的探索性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无法完成理论—实践—理论循环的实践过程。
3)重点掌握活度的三种定义
对组元i 的浓度在'
"i i i X X X ≤≤区间,组元既不服从拉乌尔定律,也不服从亨利定律,
用这二定律线性关系的形式描述溶液中组元i 的浓度与其在气相中的蒸气压的关系,对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的浓度项进行修正。
拉乌尔定律修正为:(),i i i i i R i P P x P a γ**
=⋅⋅=⋅ 亨利定律修正为:()
,,,,i H i H i i H i H i P k f x k a =⋅=⋅ 或 []()%,%,%i i i P k f i =⋅⋅%,%,i i k a =⋅ 或者,由拉乌尔定律及亨利定律的第三种表达式i i i p X k =
三种标准态活度的定义
当组元以纯物质为标准态,对i X
当组元以假想纯物质为标准态,对i X
当组元以假想的质量百分浓度%i 为1做标准态时,对%i %,i i i f a = ,R i a -拉乌尔活度或纯物质标准态的活度;i γ-拉乌尔活度系数;
,H i a 及%,i a -亨利活度或假想纯物质标准态及假想质量百分浓度等于1为标准态的活度;,H i f 及%,i f -亨利活度系数。
钢铁冶金工业原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摘要:理想的大学课堂,与中小学教学是有本质区别,需要教授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成果,甚至是失败的教训,然后在互动中提高学生发现寻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以教授为主的教师在专业知识、经验等方面更加有利于互动教学的顺利实施。
本文以钢铁冶金原理教学为对象,从特点、优势、教学流程、实际效果等方面探讨基于作业的互动教学。
Abstract: The ideal college class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with thos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t needs professor sharetheir research experience, results and even lessons of failure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find,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during the interaction. Professor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experience are more conducive to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this paper, ferrous metallurgy principle is taken as an objective and task based interactive teaching is discussed from aspects of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processes and actual effects.關键词:基于作业;互动教学;钢铁冶金原理Key words: task based;interactive teaching;ferrous metallurgy principle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3-0252-030 引言大学高等教育与中小学基础教育在教育性质、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等领域均存在重大差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