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638.00 KB
- 文档页数:23
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重症血液净化是在重症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机体内环境与重症的相关性及变化规律,研究并运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重症的科学。
重症血液净化学的研究并不仅仅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器官或系统,从涉及范围来看,针对肾脏的治疗仅仅是重症血液净化的一个主要分支。
重症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包括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体外膜肺氧合(ECMO)、体外二氧化碳去除(ECCO2R)及一些组合技术等。
因此,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既涵盖非ECMO等血液净化技术所使用的透析导管,也包括ECMO使用的动、静脉插管。
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并维持其良好的功能是顺利实施重症血液净化治疗的必要条件。
与普通透析患者相比,重症患者病情更加复杂,无论从血管通路的建立、使用、维护亦或并发症防治等方面,均有其自身特点。
但目前已发表的血液净化通路相关指南及共识,多以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来源,缺乏对重症血液净化患者这一特殊人群的指导。
此外儿科重症血液净化患者的血管通路与成人相比亦有其自身特点。
在此背景下,中国重症血液净化协作组组织国内业内相关专家制定了本共识。
一、共识形成方法学2019年6月成立了中国重症血液净化协作组,其中包括血管通路学组、ECMO学组及儿科血液净化学组。
2020年成立中国血液净化血管通路共识制定工作组,由上述三个学组中的19名专家组成,召开工作会议讨论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相关问题,检索和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经多轮会议讨论和沟通,专家们确定了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共识包括六方面内容,即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总论、血管通路建立、血管通路的使用和维护、并发症处理、成人ECMO血管通路、儿科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等。
工作组专家完成相关文献的查找、阅读、专家意见的收集和共识条目初稿的书写,共形成47条基本条目。
通过网上问卷形式将共识基本条目发送给中国重症血液净化协作组及辽宁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体外器官功能支持学组各位专家。
血管通路的建立一、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中心静脉导管是各种血液净化疗法的血管通路之一。
主要有单腔、双腔和三腔导管,目前双腔导管最常用。
导管置入的部位有颈内静脉、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
(一)适应证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要急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3、有可逆因素的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4、内瘘成熟前需要透析的患者。
5、内瘘栓塞或感染需临时通路过渡。
6、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因病情需要的临时血液透析。
7、其它原因需临时血液净化治疗。
(二)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1、广泛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2、穿刺局部有感染。
3、凝血功能障碍。
4、患者不合作。
(三)术前评估1、患者能否配合。
2、是否有可以供置管用的中心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及锁骨下静脉。
3、根据条件选择患者的体位和穿刺部位。
4、必要时可采用超声定位或超声引导穿刺。
5、操作可在手术室或治疗室内进行。
6、操作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医生完成。
(四)器材及药物1、穿刺针。
2、导丝。
3、扩张器。
4、导管:分单腔、双腔、三腔导管三种,各种不同类型导管各有其优缺点。
(1)单腔导管血流从单一管腔出入可行单针透析,目前已很少用;也可以将单腔导管作为引出血液通路,另外找周围静脉做回路。
(2)双(三)腔导管“死腔”减少,再循环减少,导管相对较粗,穿刺难度增加。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双腔导管。
因为三腔导管感染机会增加,不推荐常规使用。
5、肝素帽。
6、注射器、缝皮针、缝线、小尖刀片、无菌纱布、透气敷料等。
7、2%利多卡因5ml、肝素100mg 和生理盐水200ml。
(五)操作方法以常用的钢丝导引置入法(Seldinger 技术)为例。
1 、根据穿刺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如颈内静脉采用头低仰卧位(Trendelenburg 体位)。
2、穿刺部位皮肤消毒,铺无菌巾。
3、戴无菌手套。
4、0.5%~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5、采用穿刺针或套管针静脉穿刺,穿入静脉后有静脉血液抽出。
crrt技术管理规范CRRT 技术管理规范一、引言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一种在重症监护领域广泛应用的血液净化技术,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代谢废物和炎症介质,维持内环境稳定,为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支持。
为了确保 CRRT 治疗的安全、有效和规范进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至关重要。
二、CRRT 设备管理1、设备选型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患者数量和病情特点,选择性能稳定、操作便捷、维护成本合理的 CRRT 设备。
设备应具备完善的监测和报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治疗参数和患者生命体征。
2、设备安装与调试CRRT 设备应安装在专门的治疗区域,环境应符合卫生、温度、湿度和通风等要求。
安装完成后,应由专业工程师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设备性能符合标准。
3、设备维护与保养建立设备维护档案,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包括清洁、消毒、更换耗材、检查电路和水路等。
对于关键部件,如泵、过滤器、传感器等,应按照厂家规定的周期进行更换和校准。
4、设备故障处理制定设备故障应急预案,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停止治疗,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维修完成后,需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后才能继续使用。
三、CRRT 人员管理1、人员资质从事 CRRT 治疗的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专门的培训并考核合格。
医生应熟悉重症医学和肾脏病学的相关知识,护士应掌握血液净化的基本操作和护理要点。
2、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 CRRT 技术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演练。
培训内容应涵盖 CRRT 的原理、设备操作、并发症处理、患者管理等方面。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独立进行CRRT 治疗。
3、人员职责医生负责患者的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和处理。
护士负责设备的操作、参数的设置和监测、患者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