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降糖药分类
- 格式:xlsx
- 大小:14.88 KB
- 文档页数:4
糖尿病药物分类汇总和归纳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患者。
针对糖尿病的治疗,药物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对糖尿病药物进行分类汇总和归纳,以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药物。
一、胰岛素类药物胰岛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
它们直接补充胰岛素,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根据作用机制和来源不同,胰岛素类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快速作用型胰岛素的作用快速,可以在进餐前或进餐时注射,以提供及时的胰岛素供给。
常见的快速作用型胰岛素药物有胰岛素亚切、胰岛素利素等。
2. 中速作用型胰岛素中速作用型胰岛素的作用相对较慢,可以在进餐前30分钟到1小时注射,以抑制餐后高血糖。
常见的中速作用型胰岛素药物有胰岛素吲哚菁、胰岛素维达等。
3. 长效型胰岛素长效型胰岛素的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可以提供持续胰岛素供给,帮助控制空腹和夜间血糖。
常见的长效型胰岛素药物有胰岛素格列齐特、胰岛素劳拉等。
4. 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促泌剂的作用机制是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的胰岛素促泌剂药物有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等。
二、口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糖水平。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口服降糖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物,通过抑制肝葡萄糖生成和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的双胍类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
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血糖升高的速度。
常见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3.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模拟自然GLP-1的作用,促使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的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有西格列汀、阿利塞普等。
4. 胰岛素抵抗改善药物胰岛素抵抗改善药物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降糖药物的分类
一、降血糖类药物的分类
1、二甲双胍:MET
2、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3、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营养多肽 (GIP) 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 受体双重激动剂:双重GIP/GLP1-RA(用于2型糖尿病)
4、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
5、噻唑烷二酮:TZD
6、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
7、磺脲类:SU
8、格列奈类:GLN
9、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
10、考来维仑:COLSVL(可单用或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来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考来维仑还能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
11、溴隐亭:BCR(具有降低肥胖患者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2009年溴隐亭获FDA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12、普兰林肽:PRAML(可用作1型和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普兰林肽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可与胰岛素合用,但不能取代胰岛素)
二、不同降糖药物的作用特点
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2、心脏不良事件:MACE
3、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4、慢性肾脏病:CKD
5、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LFD
6、胃肠道不良反应:GI副作用症状。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糖药种类1.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口服降糖药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 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是口服降糖药中的主要药物之一,常见的包括二甲双胍(Metformin)和磺脲类双胍(Sulfonylureas)。
- 该类药物通过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肝糖原合成和提高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1.2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主要包括格列本脲(Glimepiride)、格列齐特(Gliclazide)和格列美脲(Glyburide)等。
- 它们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1.3 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可以抑制肠道糖苷酶酶活性的药物,常见的包括阿卡波糖(Acarbose)和沙格列酮(Miglitol)等。
- 它们通过延缓肠道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起到降糖的作用。
1.4 睾酮受体激动剂- 睾酮受体激动剂是一类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常见的包括丙戊酸二丁酯(Pioglitazone)和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等。
- 它们通过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降低机体对葡萄糖的产生、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使用能力来降低血糖水平。
1.5 增强胰岛素分泌剂- 增强胰岛素分泌剂是一类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常见的包括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似物(Repaglinide)和胰岛素促分泌素(Glinides)等。
- 它们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2. 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口服降糖药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药物说明进行用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止服用。
-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并及时向医生汇报药效和不适情况。
- 需要注意口服降糖药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低血糖、消化道反应等,遇到严重副作用应及时就医。
- 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等,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口服降糖药。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血糖药分类常见口服降血糖药分类
口服降血糖药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一类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并控制糖尿病症状。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物类型的不同,口服降血糖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胰岛素增敏剂
- 儿茶酚胺类增敏剂:如格列美脲,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提高胰岛素的分泌。
- 基于胰岛素受体激活的类增敏剂:如噻唑烷酮类药物,作用于胰岛素受体,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2. 胰岛素促泌剂
- 磺脲类:如格列奈,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 肽类促泌剂:如胰岛素释放肽-1(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促进GLP-1的释放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3. 胰岛素抑制剂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可以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减少葡萄糖的吸收。
- 葡萄糖生成酶抑制剂:如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生成酶的活性,降低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
4. 二重性治疗药物
- 胰岛素增敏剂与促泌剂联合用药:如格列奈联合胰岛素,可以同时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 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用药:通过减少葡萄糖的产生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有效降低血糖。
以上是常见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分类,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和适用对象。
在使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时,应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同时,请遵循医生嘱托,并按照药物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来使用药物。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需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药物治疗来降低血糖水平。
其中,糖尿病降糖药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降糖药的分类,为患者选择适合的降糖药提供参考。
正文内容:一、胰岛素增敏剂1.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
它们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合成、减少胰岛素抵抗和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2.呋塞胺类药物:呋塞胺类药物通过抑制小肠内的糖和脂肪的吸收,减少胃肠蠕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够抑制肠道内的葡萄糖吸收,从而使餐后血糖上升的幅度减小。
常见的药物包括阿卡波糖、伊纳卡糖等。
二、胰岛素分泌促进剂1.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可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如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
它们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患者。
2.胰岛素促分泌素样药物:这类药物模拟胰岛素促分泌素的作用,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常用的药物包括普拉格列特等。
三、胰岛素替代治疗1.快速作用型胰岛素:快速作用型胰岛素注射剂适用于临时升高血糖的情况,如餐后高血糖、运动后血糖升高等。
2.中作用型胰岛素:中作用型胰岛素注射剂适用于长效或多次剂量胰岛素替代治疗,如罗麦来胰岛二、人胰岛素。
四、肠道抑制糖吸收药1.菊粉酯类药物:菊粉酯类药物能够阻断小肠内尤其是空肠内的葡萄糖的吸收,从而减少胰岛素的需求。
2.肠道激素类药物:肠道激素类药物通过调节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来控制血糖水平。
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肠促胰岛素样肽等。
五、其他降糖药1.脂肪酸类药物:脂肪酸类药物通过调节脂肪代谢来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如他格列奈等。
2.硫脲类药物:硫脲类药物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合成以及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如格列吡嗪等。
总结:糖尿病降糖药的分类有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胰岛素替代治疗、肠道抑制糖吸收药和其他降糖药等。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糖药分类指南常见口服降糖药分类指南1. 口服降糖药的作用口服降糖药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糖水平。
它们可以帮助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脏释放的葡萄糖等。
2. 常见口服降糖药的分类2.1 司汤达草酸盐类- 代表药物:司汤达(Metformin)- 作用机制:降低肝脏释放葡萄糖,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适用人群:类型2糖尿病患者2.2 磺脲类药物- 代表药物:格列本脲(Glimepiride)、格列美脲(Gliclazide)等- 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适用人群:类型2糖尿病患者2.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阿卡波糖(Acarbose)、伏格列波糖(Voglibose)等- 作用机制:抑制消化道中的α-葡萄糖苷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适用人群:类型2糖尿病患者2.4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 代表药物:联邦利(Liraglutide)、希拉保(Exenatide)等- 作用机制:模拟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胃肠蠕动- 适用人群:类型2糖尿病患者2.5 胰岛素增敏剂- 代表药物: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吡格列酮(Pioglitazone)等- 作用机制: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适用人群:类型2糖尿病患者2.6 近肝及胰岛素抑制剂- 代表药物:那格列奈(Nateglinide)、雷格列奈(Repaglinide)等- 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适用人群:类型2糖尿病患者3. 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 请遵医嘱使用口服降糖药,并定期复查血糖等相关指标。
- 除非医生另有指示,否则不要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停用口服降糖药。
- 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
- 请注意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生活惯,以促进糖尿病的控制。
以上是常见口服降糖药的分类指南,仅供参考。
常用降糖药一览表
在现代医学中,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慢性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扰。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降糖药物种类也日渐增多,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常用的降糖药物,以下是一份常用降糖药一览表:
口服降糖药
1. 胰岛素分泌增加剂
•磺酰脲类药物
–二甲双胍
–依格列汀
–瑞格列奈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伽马胰葡醇
2.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罗格列酮
–帕格列酮
•苯磺酸类药物
–罗格列酮
–よ旦
注射用降糖药
1.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
•中效型胰岛素
•长效型胰岛素
2.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利普珠生
总结
这份降糖药一览表旨在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清楚地了解常用的降糖药物及其分类。
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师建议进行综合考虑,切勿自行更改用药方案。
同时,注意药物的合理搭配和剂量控制,遵循医嘱,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身体健康。
糖尿病用药指南1000字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药物进行控制和管理。
在选择和使用药物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糖尿病类型、并发症、并发症风险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下是糖尿病用药指南,供参考。
1. 口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式。
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降糖药、双胍类降糖药、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敏感剂。
1.1 磺脲类降糖药磺脲类降糖药主要作用于胰岛素的分泌,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降低血糖。
常用的磺脲类降糖药包括氯磺丙脲、格列苯脲、格列齐特等。
磺脲类降糖药的副作用主要有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
使用时应注意用药剂量和时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1.2 双胍类降糖药双胍类降糖药以甲双胍为代表,主要作用于抑制肝糖原的合成和糖异生,增加胰岛素对组织的敏感性,促进糖的利用和下降血脂。
双胍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副作用主要有胃肠道不适、乳酸性酸中毒等。
1.3 α-糖苷酶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肠道,抑制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减缓血糖的上升。
常用的α-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沙格列汀等。
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不适,使用时应注意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1.4 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促分泌剂主要作用于胰腺,刺激胰岛素的释放,从而降低血糖。
常用的胰岛素促分泌剂有格列喹酮、格令泰等。
副作用主要有低血糖、体重增加等,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时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1.5 胰岛素敏感剂胰岛素敏感剂主要作用于改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糖代谢。
常用的胰岛素敏感剂有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
副作用主要有低血糖、体重增加等,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时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2. 胰岛素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素分泌受损、胰岛素敏感受损等情况,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主要通过补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缺乏,控制血糖。
一般来说,胰岛素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进食量、体重、身体状况等情况制定方案,确保胰岛素的用量和时机合适,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降糖药物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糖尿病降糖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以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降糖药物。
正文内容:一、胰岛素促释剂类药物1.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
2.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抑制肠道的葡萄糖吸收,减少血糖的升高。
二、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1.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葡萄糖和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血糖。
2.肽类类似物(如胰岛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降低胃肠道的葡萄糖吸收。
三、胰岛素抑制剂类药物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米格列糖):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
2.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拮抗剂(如利拉鲁肽):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减少血糖降低的效应。
四、胰岛素释放强化剂类药物1.磺酰脲类药物(如格列喹酮):通过抑制KATP通道,增强胰岛素的分泌。
2.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抑制二肽酶4(DPP4)的活性,增加胰岛素样肽1的半衰期,提高胰岛素的分泌。
五、其他降糖药物1.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诺贝特):通过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来改善血糖控制。
2.硫酮尿嘧啶类药物(如甲磺酸格列汀):抑制肝葡萄糖输出和减少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降糖药物的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的机制和病情,有各具特点的药物可供选择。
在治疗糖尿病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同时,患者也要做好日常的饮食控制和规律的运动,与医生密切合作,共同管理糖尿病。
常用的降糖药种类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降糖药物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各种降糖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因此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会选择不同的药物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降糖药物种类:
胰岛素类药物
胰岛素是一种关键的激素,用于调节血糖浓度。
对于一些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晚期,需要通过外源性注射胰岛素来保持血糖水平正常。
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比较常见的药物
是二甲双胍。
双胍类药物通过降低肝脏糖原合成,降低血糖生成和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使用等机制,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浓度。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是一类促胰岛素分泌的口服降糖药物,常见的
有格列本脲等。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来调节血糖水平。
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吸收
的药物,主要减缓食物中糖类的吸收速度,降低升糖幅度。
呋塞米类药物
呋塞米类药物是通过促进利尿,降低体内液体含量,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的一类口服降糖药物。
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
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史、年龄、体重、肾功能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
合理选择降糖药物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还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降低发病风险。
总的来说,常用的降糖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该遵医嘱,合理用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常见的糖尿病药物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会在患者的体内引起血糖浓度的紊乱,导致一系列的身体损害,如肾病、神经病、眼病等。
早期诊断及治疗是保护患者健康的必要步骤。
糖尿病的治疗基本上是从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等角度出发,然而一些药物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其中固然有一些常见的糖尿病药物。
一、降糖药降糖药指的是用于控制血糖浓度的药物,可分为胰岛素类、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可溶解物类和非胰岛素类。
其中以胰岛素类为最常用的药物。
1.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是由动物胰腺分离出的胰岛素,主要是在进食前用来控制餐后血糖。
短效胰岛素使用后能快速降低血糖浓度,但起效时间不稳定,可造成一定的低血糖风险。
2.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比短效胰岛素起效时间稍晚,作用时间也更持久。
它常常被用于控制夜间、空腹血糖浓度。
3.长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起效时间较慢,但作用时间可以长达24小时。
它常常被用于控制日常的血糖浓度。
二、口服药口服药相对于注射药物更方便,较为常见的口服药包括双胍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磺脲类药物等。
1.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是常用的口服药物之一。
这类药物有降血糖、降甘油三酯、升高HDL胆固醇等多方面的作用。
双胍类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丙磺舒而二甲、格列本脲等。
这类药物能够提高机体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2.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制糖、提升胰岛素的生物活性,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浓度。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常用的成分有雷格列汀、皮格列酮等。
三、其他药物除上述药物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物也被用于治疗糖尿病。
1.肠激素样肽类药物肠激素样肽类药物在体内可以抑制胃肠动力,从而延缓肠道中的糖吸收,使血糖浓度得到控制。
常用肠激素样肽类药物的成分是美托莫啡。
2.口服胰岛素增敏药物口服胰岛素增敏药物也是常见的一种药物。
它的作用机制是增加胰岛素从胰腺释放到体内的量,从而起到控制血糖浓度的作用。
常见药物的成分是罗格列酮。
笼统分类药物类别通用名原研药商品名
格列齐特片达美康
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格列吡嗪片美吡达
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
格列美脲片亚莫利格列本脲片优降糖
格列喹酮片瑞格列奈片诺和龙
那格列奈片唐力
双胍类二甲双胍片格华止
罗格列酮片文迪雅吡格列酮片艾可拓
阿卡波糖片拜唐苹
伏格列波糖片倍欣米格列醇片
药物类别通用名原研药商品名
西格列汀捷诺维维格列汀佳维乐阿格列汀尼欣那利格列汀欧唐宁沙格列汀安立泽利拉鲁肽诺和力
艾塞那肽百泌达
长效艾塞那肽百达杨索玛鲁肽
达格列净安达唐恩格列净欧堂静卡双平TZD/metformin
捷诺达
DPP-4/metformin 宜合瑞
DPP-4/metformin
待补充
类别通用名商品名进口或国产
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R 丹麦重组人胰岛素优泌林R 美国
重组人胰岛素重合林R 德国
重组人胰岛素甘舒霖R 国产重组人胰岛素优思林R 国产重组人胰岛素万邦林R 国产
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丹麦
赖脯胰岛素优泌乐美国谷赖胰岛素艾倍得法国
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法国)长秀霖(国产)地特胰岛素诺和平 (丹麦)德谷胰岛素
诺和达(丹麦)
以上诺和灵R等各种R均对应 N
NPH 胰岛
传统的五类口服降糖药物GLP-1类
SGLT-2类药物
降糖作用不通过胰岛素也属于促进胰岛素
分泌的药物,但不容易引起低血糖固定复方制剂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维格列汀/二甲双胍口服降
GLP-1类似物
(受体激动剂)
2型钠葡萄糖共转运子抑制剂(SGLT-2)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IV inhibitor) DPP-4 五朵金
花(方便记忆哈)磺脲类格列奈类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
药物(促泌剂)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的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TZD类)降糖作用不通过胰
岛素
糖苷酶抑制剂近几年新的
模拟餐时分泌
(prandial insulin)短效胰岛素(人胰岛素)速效胰岛素 (即
人胰岛素类似物)
长效胰岛素(胰岛
素类似物)
模拟基础分泌(basal insulin)
中效胰岛素(鱼精
蛋白锌胰岛素)
诺和灵30R 优泌林70/30甘舒霖30R 诺和灵50R 重组人胰岛素和NPH各占50%优思林50R 诺和锐30门冬胰岛素占30%,与鱼精蛋白优泌乐25赖脯胰岛素占25%,精蛋白锌赖诺和锐50门冬胰岛素与精蛋白锌门冬胰岛素各优泌乐50
赖脯胰岛素与精蛋白锌赖脯胰岛素各占50%
中预混
重组人胰岛素占30%, N 低预混
中预混
低预混同时模拟基础-餐时分泌(biphasic insulin)
预混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国产仿制药商品名(名字不全)
剂型规格(每片)
每次常用剂量
用药次数备注
80mg 80mg bid 仁和
30mg, 60mg 30-120mg qd 迪沙,丹泰,元坦 2.5mg, 5mg
2.5-5mg tid 秦苏, 康恩贝5mg 5mg qd 万苏平1mg, 2mg 2mg qd 消渴丸(计入此类) 2.5mg 1.25-2.5mg bid-tid 糖适平
30mg
30mg tid 0.5mg,1mg,2mg 0.5-2mg tid 60mg,120mg 60-120mg tid 太多了,不胜枚举0.25, 0.5, 0.85
0.25,0.5,0.85bid-tid 太罗,4mg 4mg-8mg qd 卡司平15mg,30mg 15mg,30mg qd 卡博平
50mg 50-100mg tid 0.2mg,0.3mg 0.2mg
tid 25mg,50mg,100mg 25mg,50mg,100mg
tid 剂型规格每次常用剂量
用药频率备注
100mg 100mg qd 50mg
50mg bid 6.5mg, 12.5mg,
25mg 25mg qd 2.5mg, 5mg
5mg qd 5mg 5mg qd 18mg 0.6-1.2mg qd 5ug, 10ug 5ug, 10ug bid 2mg
2mg
qw
刚上市美国去年上市
10mg 15mg/0.5bid 50mg/0.85 或50mg/0.5bid 50mg/0.85bid
每次常用剂量
常用次数备注
4-12u qd-tid 4-12u qd-tid 4-12u qd-tid 4-12u qd-tid 4-12u qd-tid 4-12u qd-tid 4-12u qd-tid 4-12u qd-tid 4-12u
qd-tid
qd 8-36
qd 或者 bid
qd
qd 或者 bid 4-12u 胰岛素类
新药尚在专利保护期,暂无国内仿制药
均为皮下注射口服降糖药物
年新的降糖药物
30%, NPH占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