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 格式:pptx
- 大小:8.43 MB
- 文档页数:35
软件开发行业市场分析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软件开发行业成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
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创业公司,都离不开软件开发的支持。
本文将从技术发展、市场规模、竞争态势、创新趋势、人才需求、风险挑战、行业前景、发展机遇、市场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等十个方面,对软件开发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1. 技术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软件开发行业迎来了一波新的技术浪潮。
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敏捷开发、DevOps和持续交付等新的开发模式逐渐成为主流。
同时,开源软件的兴起也带动了软件开发的进一步创新。
2. 市场规模软件开发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市场规模庞大。
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软件开发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美元,并持续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中国作为软件开发大国,也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3. 竞争态势软件开发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软件公司和开发团队。
大型软件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占据着市场的一部分份额。
同时,小型软件公司和个人开发者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他们更加灵活适应市场变化,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4. 创新趋势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软件开发行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创新趋势。
例如,移动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开发、AR/VR开发等领域正逐渐受到关注。
同时,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也成为了软件开发的重要方向。
5. 人才需求软件开发行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较大。
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编程技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人才需求较为旺盛,这也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6. 风险挑战软件开发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风险挑战。
技术的不断变革带来了快速更新的需求,软件开发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同时,市场竞争激烈,不合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7. 行业前景随着社会对于信息化的不断需求,软件开发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0年中国互联⽹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0年7⽉)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前⾔1997年,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络信息中⼼(CNNIC)牵头组织有关互联⽹单位共同开展互联⽹⾏业发展状况调查,⾃1997年⾄今CNNIC已成功发布了33次全国互联⽹发展统计报告,本次报告是第34次报告。
当前互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民⽣活形态的关键⾏业,CNNIC的历次报告则见证了中国互联⽹从起步到腾飞的全部历程,并且以严谨客观的数据,为政府部门、企业等各界掌握中国互联⽹络发展动态、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受到各个⽅⾯的重视,被国内外⼴泛引⽤。
⾃1998年以来,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形成了于每年1⽉和7⽉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惯例。
第34次统计报告延续了以往内容和风格,对我国⽹民规模、结构特征、接⼊⽅式和⽹络应⽤等情况进⾏了连续的调查研究。
本年度《报告》的数据采集⼯作⼀如既往地得到了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持。
各项调查⼯作得以顺利进⾏;在各互联⽹单位、调查⽀持⽹站以及媒体等的密切配合下,基础资源数据采集及时完成。
在此,谨对他们表⽰最衷⼼的感谢!同时也对接受第34次互联⽹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的⽹民朋友表⽰最诚挚的谢意!中国互联⽹络信息中⼼2020年7⽉报告摘要⼀、基础数据截⾄2020年6⽉,我国⽹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
互联⽹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
截⾄2020年6⽉,我国⽹民中农村⼈⼝占⽐为28.2%,规模达1.78亿。
截⾄2020年6⽉,整体⽹民中⼩学及以下学历⼈群的占⽐为12.1%,相⽐2013年底上升0.2个百分点,⽽⼤专及以上⼈群占⽐下降0.3个百分点。
⼿机上⽹的⽹民⽐例为83.4%,相⽐2013年底上升了2.4个百分点。
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民⽐例略有下降,分别为69.6%和43.7%。
中国疫情期间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科技在防控疫情上具有较大的作用和潜力,改变了生活场景,催生了云经济的大趋势。
计算机行业受周期影响较小,疫情反而催生新的需求。
第一,本次疫情正是检验了我国的科技行业突出的产业链协同能力。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体现了中国速度,运营商快速帮助火神山建设 5g 网络,紫光及旗下新华三继火神山医院后再向雷神山医院捐赠全套网络及安全设备;华云数据将为免费提供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关超融合云一体机产品及服务。
第二,疫情下催生新的生活消费场景。
比如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云游戏、视频会议、在线医疗等。
由于春节假期的延长,远程办公软件的用户访问量上升,据搜狐报道,腾讯会议每天都在进行资源扩容,日均扩容云主机 1.5 万台。
在线教育模式也正得到各地方的推行。
云经济将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目前正处于快速滲透的趋势之中。
再融资新规,激活上市公司融资活力。
2 月 14 日,证监会发布了再融资新规,此次新规中明显放松了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票的监管要求,对公司的财务指标限制、认购者的限售期、定向发行对象的人数、最高发行折价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总的来说,再融资新规解除了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不必要的限制。
回顾历史,上一轮创业板的牛市正是受益于再融资的放松,从下图可以看出,中小创板块中并购重组的公司数从 2012 年的 18 家快速上升到 2015 年的 229 家,此阶段正是中小创的牛市。
此次再融资新规的调整,是完善市场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优秀的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做大做强。
对于代表高科技成长的计算机行业而言,将显著的受益与于此次再融资新规。
2012-2018 年期间中小创并购重组家数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月份,由于受武汉疫情的影响,云经济的兴起,催生了各类在线的消费场景需求。
这从云计算板块表现最好可以看出,在线医疗、在线教育、云办公等各类需求离不开云计算资源的支撑。
从各类指数表现来看,二月份创业板指上涨7.46%,计算机、电子、传媒、通信板块分别上涨 10.61%、5.41%、1.80%、11.08%。
中国软件2020年三季度经营成果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1、利润总额
2020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负15,785.13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负3,846.37万元相比亏损成倍增加,增加3.1倍。
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经营业务,应当加强经营业务的管理。
2、营业利润
2020年三季度营业利润为负16,223.76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负3,995.73万元相比亏损成倍增加,增加3.06倍。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增加:资产减值损失增加7,958.18万元,营业成本减少19,507万元,财务费用减少124.63万元,管理费用减少4.81万元,共计增加27,594.62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减少: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648.75万元,销售费用增加2,270.19万元,共计减少2,918.94万元。
各项科目变化引起营业利润减少12,228.03万元。
3、投资收益
4、营业外利润
2020年三季度营业外利润为438.63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149.36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94倍。
5、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从营业收入和成本的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84,414.98万元,比2019年三季度的108,090.81万元下降21.90%,营业成本为50,585.69万元,比2019年三季度的70,092.7万元下降27.83%,营业。
华为2020财务报表分析【--财务工作总结】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华为公司,那么华为2020年年报什么时候出来呢?为大家带来的华为2020财务报表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华为2020财务报表分析3月30日,华为发布2020年年报,全面披露公司在过去一年的经营业绩。
年报显示,华为去年营收达8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净利润627亿元,同比增长5.6%。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2020年将是华为更加艰难的一年,因为公司将全年处于美国实体清单下, 2020年华为力争活下来,争取明年还能发年报。
随着手机厂商的年报陆续出炉,新京报将用五张图回顾华为2020年的经营情况,发掘华为在过去一年的高低起伏。
华为2020年报分析1、2020年营收按季度放缓,下半年受实体清单影响明显从季度增速看,华为2020年的增长呈前高后低的态势。
在去年5月16日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前,华为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3.2%;但下半年华为的营收开始出现放缓,第四季度同比增长只有7.7%。
此外,华为的净利润增速也出现明显放缓,公司从2020年的25.1%下滑至去年的5.6%,营业利润率也从2020年的10.2%下滑至去年的9.1%。
徐直军表示,去年营收增速下降是很容易理解的,去年5月16日华为被纳入美国实体清单后,公司肯定要加大研发力度来补洞,同时有大量的供应商突然间不能给华为供货,华为要重构公司的供应链。
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去追求2020年、2020年的利润率,我们肯定是先把洞补起来,把供应链重构好,然后以生存为第一目标。
2、消费者业务受实体清单影响,2020年手机出货量增速放缓华为去年消费业务对整体营收的贡献过半,达4673亿元,同比增长34%,这一增速甚至高于2020年,主要得益于华为的智能终端销售多面开花。
虽然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速下降至16.5%,但华为在PC、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其中PC和智能穿戴设备去年的发货量分别同比增长200%和170%。
国产工业软件的机遇与挑战1、智能制造+国产化,国产工业软件迎黄金时代1.1、智能制造:我国大工业产值是土壤,高端制造是转型方向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高端制造匮乏,行业利润水平低。
根据经典的微笑曲线理论,制造业附加值最高的部分位于设计和销售两端,而处于中间环节的加工生产附加值最低。
凭借充足的劳动人口和廉价的劳动力,我国制造业在近十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201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全球第一,占全球比例达到24.06%,占国内GDP比例达到38.97%。
然而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更多的以全球代工厂的身份,从事原材料的基础加工和中间产品的制造,在关键器件与核心技术上处于绝对劣势,高附加值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不足,工业企业利润率低,例如2019年浪潮信息净利率仅1.85%(对比intel净利率29.72%);工业富联净利率仅4.55%(对比苹果净利率21.25%),2019年我国工业企业整体净利率仅5.86%。
大而不强、高产值低利润、高端制造匮乏是目前我国制造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图18:制造业微笑曲线图19:2019年中国工业部分数据指标人口红利转化为工程师红利。
充足劳动人口和廉价的劳动力是我国制造业长期优势。
然而近年来我国在劳动力和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减弱,计划生育人口开始转化为劳动人口,劳动人口增速逐年放缓,并在2018年开始进入负增长时代,人口红利期接近尾声。
与此同时,中国受教育人口逐年增加,201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人数超过787万人,其中本科毕业生近387万人,工学本科毕业生近127万人,中国人口红利转化为工程师红利,为我国制造业高端转型提供人才基础。
图20:中国就业人员增速图21:中国本科毕业生数量我国推进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瞄准高端制造。
智能制造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又称工业 4.0,其内涵是以智能化手段改革工业生产流程,目前包括中国(中国制造 2025)、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工业 4.0战略)、英国(英国工业 2050)、日本(日本再兴战略)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均国家战略层面积极推进智能制造。
2020年国产操作系统行业分析报告2020年2月目录一、国产操作系统概述 (5)1、操作系统国产化是软件国产化的根本保障 (5)2、操作系统在IT产业国产化生态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5)3、操作系统产品均面临贸易封锁,自主化打造势在必行 (7)4、发展机遇空前,国产操作系统正从“可用”走向“好用” (8)二、国产操作系统的杰出代表:深度与麒麟 (10)1、深度操作系统 (10)(1)深度操作系统基本情况 (10)(2)深度操作系统发展历程回顾 (12)①启蒙阶段 (12)②发展阶段 (13)③壮大阶段 (13)(3)深度操作系统技术优势 (14)①自研桌面:技术路线务实,重视用户体验 (14)②深度商店:采取WINE技术路线,降低生态拓展成本 (16)③开源社区:产品完全公开透明,结合技术社区集体智慧 (21)(3)深度操作系统与华为战略合作 (22)2、麒麟系操作系统 (24)(1)中标麒麟 (24)(2)银河麒麟 (26)三、国产操作系统竞争格局 (27)1、国产统一操作系统(UOS) (27)(1)UOS项目及成员简介 (27)(2)UOS项目计划时间表 (30)(3)UOS技术特点及优势 (31)2、麒麟系国产操作系统 (33)3、横向对比:两大国产操作系统的异同 (34)(1)麒麟系具备硬件适配优势 (34)(2)UOS具备开发及生态拓展优势 (35)4、国产操作系统发展趋势展望 (35)(1)优势资源集中加强,国产操作系统向少数精品化方向发展 (35)(2)上层应用统一化加强,下层硬件分而治之 (36)(3)操作系统产品由科研经费输血转变为政府主导的市场化盈利 (37)国产操作系统概述。
操作系统国产化是软件国产化的根本保障,是软件行业必须要攻克的阵地。
操作系统在IT国产化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承接上层软件生态和底层硬件资源。
操作系统产品面临贸易封锁,故而自主化打造势在必行。
中国软件国际深度报告1 华为之“辩”:华为外包业务稳健增长动能来自哪里华为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户,2018 年-2020 年在公司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3.1%、54.6%、53.1%,构成了公司业绩的压舱石。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的业务拓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市场对于公司的华为业务是否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健的业绩增长存在一定的疑虑。
我们认为,华为虽然业务收入受到了冲击,但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存和发展,华为依然会保持足够的研发强度。
同时由于华为发力的重心从硬件转向软件,而公司主要参与的是华为的软件外包开发,因此我们预计相关业务收入有望维持一个相对稳健的增长。
根据腾讯网转载的路透社新闻,华为会议称在纯软件领域,要敢于领先世界;在软硬件结合的地方,重点优化软件,以软补硬;软件领域有较大独立自主权,受制约较少,可以“扎到根,捅破天”。
我们认为华为新拓展的几块软件业务,包括鸿蒙、智能汽车、云计算,均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鸿蒙有望成为百亿美元级的生意,而云计算和智能汽车,更是有可能成为几百亿美元的业务,从而给华为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鸿蒙:抢滩下一代操作系统,分发构筑商业模式基石对于鸿蒙,华为的投入非常坚决,我们觉得主要是两点原因:第一是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缺位,物联网蓬勃发展,基于宏内核结构的安卓却由于消耗过多内存导致无法直接平移到物联网终端里,使得物联网操作系统缺乏一个大一统的操作系统,这是谷歌开发fuchsia和华为开发鸿蒙的根本原因;第二是操作系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我们以手机操作系统为例,光应用分发这一块,2020 年APPSTORE的GMV就达到723 亿美元,而GooglePlay 的GMV达到386 亿美元,按30%的佣金分成来计算,净收入分别高达216.9 亿美元和115.8 亿美元,商业价值可观。
为什么说鸿蒙是在争夺下一代操作系统的“船票”华为在2017 年底将公司的愿景改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看到,最近几年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慧城市、智慧水务、智能交通等逐渐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