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突水事故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46
煤矿事故案例解析引言煤矿事故是一种常见但极为严重的工业安全问题,经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通过对煤矿事故案例的解析,可以深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为例,分析其原因,探讨事故预防措施。
案例一:排水系统故障导致煤层突水案例描述某煤矿的排水系统存在漏水问题,但相关部门并未及时修复。
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大量水渗入煤层,导致煤层突水,给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原因分析1.排水系统的维护保养不及时:煤矿排水系统是防止矿井积水的重要设施,如果排水系统长期存在漏水问题却不进行修复,就容易导致排水能力下降,无法及时排除井下积水,从而增加煤层突水的风险。
2.对降雨的预警不足:煤矿管理部门对于降雨的预警不足,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导致无法在降雨来临前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增加了突发事故的发生概率。
预防措施1.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修复漏水问题,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2.建立降雨预警机制:与气象部门合作,建立科学可靠的降雨预警机制,及时获取降雨信息,提前做好矿井的防水工作,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煤粉气体爆炸引发火灾案例描述某煤矿的煤粉气体泄漏引发了一次严重的爆炸事故,火灾瞬间蔓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原因分析1.煤矿通风系统不完善:煤粉气体泄漏主要是由于煤矿通风系统的不完善,导致气体积聚在矿井中。
一旦有火源或者静电火花引发火灾,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2.煤矿安全管理不完善: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没有进行有效的煤粉气体泄漏监测和预警,缺乏及时采取措施的能力。
预防措施1.完善煤矿通风系统: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和优化,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加强对通风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2.建立煤粉气体监测预警系统:引入煤粉气体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煤矿中的煤粉气体泄漏问题,以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 4.19 ”重大水害事故事故经过:事故区域404盘区8#煤层在掘进2446运输巷5446风巷及一开切眼和二开切眼期间采取直流电法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超前探放水布置对上覆7#煤层探水硐21 个施工探放水孔44 个,其中有14个钻孔打通采空区,已排放上覆层积水12800用,针对复杂的老空积水情况,虽然进行了超前探放水工作,但其探放水钻孔密度,深度不够,2015年4月19日中午12点,突水点附近唯一幸存者综采一队支架工袁乐义与其他1 0名旷工开完班前会后入井,1 3点到达工作面,14点在工作面机尾部位开始向机头割煤,割完一刀煤采煤机返回机尾后,王智勇、王维东、张宝成开始换截齿,他与薛燕飞顶支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去5446回风巷小便,2015年4月19日18时50分,袁乐义突然听到工作面后方轰隆隆的顶板垮落声,并伴随着哗哗的水声,他回头看到水从老塘翻腾出来,高过刮板输送机0.3m 左右,他就高喊透水了,快跑,他赶紧沿5446 风巷往外跑,最后从回风联络巷跑了出来,与此同时,在转载机处的钟利兵、李永兴也察觉到异常,听到工作面跟班队长的警报后,立即沿2446运输巷往经404盘区机轨合一巷跑出来,透水后8446综采工作面切眼2446 运输巷全部及5446风巷距工作面31m巷道全部过水,1032标高以下巷道全部被淹,事故区域共有作业人员31 人,其中7 人安全撤离,24 人被困。
据事后分析,这个透水冲击力大,破坏力强峰值透水强度达57000m3/h 。
事故直接原因:经调查分析认定,事故直接原因是对8446 综采工作面上覆老空积水和回采过程中出现的透水征兆,未采取有效措施,而随着工作面继续回采,悬顶面积不断增大,在上覆岩体和7#煤层老空积水体共同压力作用下,顶板瞬间冒裂垮落导致大量老空积水突然溃出,造成事故发生。
事故间接原因:1 、未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探放水设计不规范,审批把关不严格,措施不完善,对上覆采空区只设计用单一钻孔探查,存在漏探区域,对8446 综采工作面上覆7#煤层采空区的积水未探测到位的情况下,没有制定加强探测措施和补充探查方法;探放水队人员数量配备不足,没有实现探掘分离;探放水孔施工验收制度不规范。
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霄云煤矿“9·10”突水事故调查报告2018年9月10日22时45分,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霄云煤矿1313采煤工作面底板渗水,出水量约10m3/h。
后水量逐渐增加至1500m3/h左右,峰时突水量达到3673m3/h,至9月11日21时56分,矿井中央泵房失守,造成淹井事故。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566.14万元,无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后,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济宁市委市政府、鲁西监察分局、市国资委、市煤炭局、金乡县委县政府等领导先后赶赴现场对应急处置抢险工作安排部署,要求确保人员安全,科学有效处置,查明原因,举一反三,落实防范措施。
济宁市政府成立由张胜明副市长任组长、济宁市有关部门和鲁西监察分局、济宁矿业集团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挥煤矿抢险和恢复生产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2018年9月28日,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西监察分局组织济宁市煤炭局、济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单位成立了霄云煤矿“9·10”突水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
事故调查组下设技术组、管理组、综合组。
事故调查组坚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原则,通过调查取证、科学分析,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认定了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制定了防范措施。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一)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概况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矿集团)是市属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省内现有煤矿8对,设计生产能力800万吨/年,水文地质类型均为中等。
济矿集团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鲁)MK安许证字〔[2005]Q2-033〕,有效期至2020年9月13日。
济矿集团设有生产技术部、机电技术部、调度指挥中心、地测资源部、安全监察局等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设地测副总工程师1名,分管煤矿防治水工作;地测资源部设2名技术管理人员,分管措施审批和现场技术管理、指导等工作。
十大水灾事故案例1、2011年6月20日,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三都镇都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目前已发现5人死亡。
该矿为私营企业,属资源整合技改矿井(由4处煤矿整合而成),整合技改建设工程于2010年11月验收,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矿井证照齐全。
事故发生后,该矿未按规定报告事故情况,在自行抢救无望的情况下,该矿东风井承包人及其他管理人员全部逃逸,并带走包括下井人员记录等在内的全部图纸和技术资料,给事故救援和人员核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事故原因:一是非法承包。
2011年春节后,该矿将东风井非法承包给他人经营管理,单独设一套管理机构。
二是超深越界非法开采,发生事故的区域在该矿采矿许可范围之外。
防范措施:加强对井下队组的管理,防止越界开采。
2、2011年6月21日,辽宁省抚顺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老虎台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人死亡。
该矿为国有重点煤矿,核定生产能力260万吨/年,证照齐全有效。
事故原因: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煤过程中导透上部老空积水。
防范措施:采掘工作面提前进行探放水工作,杜绝采掘过程中发生突水事故。
3、辽宁凤祥煤矿“5·4”特大透水事故:2000年5月4日,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牛心台镇凤祥煤矿当班下井工人14人,分别在左四路、左六路、左七路作业。
早7时30分,班前会后工人入井,四路、六路掌子头各打3个炮眼,放一遍炮,大约出5、6车煤,当干到上午10时50分时,正在左四路斜上采煤工作面用锹往独轮车上装煤的工人李庆平,突然发现煤冲着他来,并感觉到有一股约五六级大的凉风扑来,他就边喊人边同在左四路作业的鞠洪敏、吴有林一起朝井上跑。
途中,碰到带班班长李玉久,告诉李工作面出水了,李想通知左六路和左七路作业人员撤退时,已经来不及,水已上涨至+120米。
井下10人无一人生还。
事故原因:(1)凤祥煤矿在没有准确掌握原牛心台煤矿采动过南沟小河保安煤柱和其他记载较全的井巷工程平面图的情况下,越界冒险蛮干,乱采乱掘。
贵州思南县天池煤矿“12.12”特别重大透水事故分析2004年12月12日10时30分,贵州省思南县天池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造成21人死亡,15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83万元。
一、天池煤矿基本情况(一)矿井概况天池煤矿为私营股份合作制企业,位于贵州省思南县风云乡龙坪村和许家坝镇潘家坨村境内,年产能力3万吨,矿长冉朝江,持有有效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
该矿分老井和新井两个生产系统,两个生产系统各自独立核算,此次事故发生在新井。
新井位于许家坝镇潘家坨村赶二窝,于2001年8月经思南县煤炭局和国土资源局批准、由19个股东(其中四人是老井的股东)投资建设,作为天池煤矿,拟定在新井与老井贯通后,将老井改做风井,新井作为主井。
新井建设前未经安全论证,没有设计方案,没有安全设施设计。
2003年1月新井暗斜井井底揭穿煤层后开始布置运输大巷,之后边掘进通风巷道,边开始采煤,采用巷道式采煤方式,手稿落煤,木点柱支护。
2004年11月新井与老井贯通,发生事故时正着手扩巷工作。
由于老井在枫芸乡境内,新井在许家坝境内,为落实管理责任,县政府曾于2003年11月19日决定,老井和新井在未贯通前分别由枫芸乡政府和许家坝镇政府负责管理,贯通后,天池煤矿由许家坝镇政府全面管理。
(二)水文地质情况矿区位许家坝向斜的北东段,井田内无大河、山塘,地表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地下水受断裂构造及可溶性岩层及可溶性岩层的化学成分、岩性结构的影响,其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地下岩溶含水系统十分复杂,含水不均一。
岩性均为石灰岩,主要含岩溶裂隙水和岩溶溶洞水。
地下水较为丰富且具有承压性。
天池煤矿井田内可采煤层一层,煤层平均厚度0.83米倾角10~20度,煤层稳定,现剩余可采储量12.2万吨。
矿井涌水量:事故发生前矿井涌水量约50立方米/天。
(三)矿井防治水情况新井制定有防治水制度,但没有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没有具体探放水措施,缺乏必要的防治水技术手段,没有专用探放水设备,平时仅用电煤钻打4米深的钻孔探水。
临沂矿业集团田庄煤矿2010年“8.17”断层突水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的基本情况1、事故发生时间:2010年8月17日23时23分2、事故发生地点:八采区8602工作面中顺槽3、事故类别:水害事故4、伤亡人数:无5、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152万元。
二、矿井及事故地点概况㈠矿井概况田庄煤矿位于兖州煤田的西南部,为杨村煤矿的南邻矿井,原隶属于山东省煤炭工业局,2004年2月划归临矿集团,井田面积32.07km2。
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 2002年11月投产,2006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90万吨/年。
矿井采用主副井立井开拓、二个水平开采、中央并列式通风。
田庄区为一水平(生产水平标高-167m)、新集区为延伸开拓水平(水平标高-252m)。
采面布置采用对拉工作面,均采用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后退式开采。
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放炮落煤,冒落法管理顶板。
直排水系统:二水平直排水泵房通过直排水钻孔直接排至地面,排水能力1000m³/h。
二级排水系统:-256集中泵房排至一水平,一水平井底中央泵房排至地面,实际排水能力1000m3/h。
㈡事故地点概况八采区为上山采区,紧邻二水平集中水仓泵房和直排水仓泵房,掘进工作面全部为上山掘进,采区直接利用二水平集中水仓泵房和二水平直排水仓泵房排水。
8602工作面位置图8602工作面位于八采区,其中8602中顺槽沿16煤上山掘进,正常情况下十三、十四灰水和奥灰水分别位于巷道下27.6m、38m和50m。
8602中顺槽迎头100米范围内陆续穿过3条断层后,揭露第4条断层时断层破碎带出水,出水点标高-145m。
8602中顺槽出水段剖面图三、事故发生、抢险经过2010年8月17日中班23时23分,西翼-256m水平8602中顺槽掘进工作面,放炮揭露断层后底板出现渗水,初始水量3m3/h。
18日早班出水量为12m3/h,后出水量逐渐增大,至20日5时,水量稳定为900m3/h。
煤矿典型水害事故案例ppt 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煤矿水害事故概述•煤矿水害事故类型及案例分析•煤矿水害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煤矿水害事故的治理技术与发展趋势•典型煤矿水害事故案例分析•水害事故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与经济赔偿01煤矿水害事故概述定义煤矿水害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因地下水或地面水进入矿井而引发的事故。
特点突发性强、危害大、影响范围广、救援难度大。
煤矿水害事故的定义与特点水害事故发生时,往往造成矿工伤亡,甚至可能有人员死亡。
煤矿水害事故的危害性人员伤亡水害事故会导致矿井设备、设施损坏以及生产中断,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水害事故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地面沉降等问题,对环境造成破坏。
环境破坏历史案例历史上发生过多起煤矿水害事故,如1960年山西大同矿难、2008年山西襄汾矿难等。
现状分析目前,煤矿水害事故仍时有发生,给煤炭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煤矿水害事故的历史与现状02煤矿水害事故类型及案例分析总结词由于开采煤炭资源引发的顶板垮落、底板突水的事故详细描述在采煤过程中,如果开采设计不当或开采顺序不合理,容易引发顶板垮落和底板突水的事故。
例如,某矿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顶板管理不到位,导致顶板突然垮落,造成多名矿工遇难顶板水害事故及案例分析总结词底板破裂、渗水、涌水等导致的事故详细描述底板水害事故通常是由于底板破裂、渗水、涌水等情况引起的。
某矿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底板破裂,导致大量涌水,矿工无法及时逃生,造成多人死亡底板水害事故及案例分析总结词老空积水引发的事故详细描述老空水害事故是由于老空积水引发的。
某矿在开采过程中,未对老空积水进行彻底排查,导致发生老空突水事故,造成多人死亡老空水害事故及案例分析总结词井筒破裂、淹井等导致的事故详细描述井筒水害事故是由于井筒破裂、淹井等导致的。
某矿在开采过程中,井筒因质量问题突然破裂,大量涌水导致矿井被淹,造成多名矿工遇难井筒水害事故及案例分析总结词其他不可预见因素导致的事故详细描述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水害事故类型外,还有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也可能导致煤矿发生水害事故。
煤矿水害事故案例目录1. 煤矿水害事故概述 (2)1.1 事故定义及危害 (3)1.2 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4)1.3 水害事故类型 (4)2. 典型煤矿水害事故案例 (5)2.1 案例一 (6)2.2 案例二 (8)2.3 案例三 (9)3. 事故案例分析 (10)3.1 案例一分析 (11)3.2 案例二分析 (12)3.3 案例三分析 (14)4. 煤矿水害预防措施 (15)4.1 加强地质勘探工作 (16)4.2 完善防水设施 (18)4.3 制定应急预案 (18)4.4 加强员工培训 (20)5. 案例分析之应对措施与教训 (21)5.1 应对流程与措施 (22)5.2 教训总结与反思 (24)5.3 改进措施与建议 (25)6. 煤矿水害事故调查与处理 (26)6.1 事故调查流程 (28)6.2 事故责任认定与处理 (29)6.3 事故报告与通报 (30)7. 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 (32)7.1 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33)7.2 行业标准与规范 (34)7.3 地方政策要求 (35)1. 煤矿水害事故概述煤矿水害事故是由于煤矿工作环境中水的存在及其对安全生产构成的重大威胁而发生的。
在这些事故中,水能够以多种形式出现,例如地表水、地下水和矿井内的积水,这些水通过锈蚀、软化煤矿结构或形成冲击力强大的水流,对煤矿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降水量增加,特别是暴雨季节,地表径流汇入矿井,带来额外的水压负荷。
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疏干排水参数不适应采动的影响,导致间隙性雨水渗透造成突水。
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不足,工作人员在水害事故发生时的应对能力欠缺。
矿产资源是支撑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煤矿水害事故的频发严重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矿井设施的连续运作以及环境安全。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建立科学的水害防治体系、严格执行水害防治措施、进行全天候的水文地质监控和制定周密的应急预案均是必不可少的。
才能有效地减少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生产环境。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教育煤矿事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工业事故,经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分析几起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教育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一起发生在煤矿的煤层突水事故。
该事故发生在矿井井筒下方1000米的开采工作面,突发性的突水导致五名工人被困井下,造成三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由于煤层压力未得到有效控制导致,煤层中的地下水突然涌入矿井,这与井下作业人员对煤层水文地质条件了解不足、控制措施不到位等有关。
针对这一事故,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煤矿工人的安全教育来提高其对煤层地质的认识和水文条件的了解。
通过系统的培训,让工人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突水的可能性和要求,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二起事故发生在矿井的通风系统故障。
该矿井的主风机突然停止运转,导致井下的通风系统瘫痪,大量有毒气体堆积,造成五名工人中毒。
事故原因是由于通风系统的维护和检修不及时,主风机故障后无法及时切换备用风机。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矿井可以通过制定通风系统的维护计划,并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维修和检修技能。
同时,也可以组织定期检查通风系统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转,并建立备用风机的应急措施。
第三起事故是一起矿井火灾。
该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导致十五名工人被困井下,其中七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由于采煤工作面的火灾报警系统故障,未能及时报警。
此外,井下的救生设备也不足,难以进行有效的自救。
针对这一事故,煤矿可以加强对火灾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反应能力。
同时,应加强火灾报警系统的维护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
此外,应增加井下的救生设备,以便工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自救。
总结起来,煤矿工作环境恶劣且危险,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以上典型事故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加强煤矿工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十分重要。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煤矿地质、通风系统维护和火灾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4.19”重大水害事故事故经过:事故区域404盘区8#煤层在掘进2446运输巷5446风巷及一开切眼和二开切眼期间采取直流电法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超前探放水布置对上覆7#煤层探水硐21个施工探放水孔44个,其中有14个钻孔打通采空区,已排放上覆层积水12800m3,针对复杂的老空积水情况,虽然进行了超前探放水工作,但其探放水钻孔密度,深度不够,2015年4月19日中午12点,突水点附近唯一幸存者综采一队支架工袁乐义与其他10名旷工开完班前会后入井,13点到达工作面,14点在工作面机尾部位开始向机头割煤,割完一刀煤采煤机返回机尾后,王智勇、王维东、张宝成开始换截齿,他与薛燕飞顶支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去5446回风巷小便,2015年4月19日18时50分,袁乐义突然听到工作面后方轰隆隆的顶板垮落声,并伴随着哗哗的水声,他回头看到水从老塘翻腾出来,高过刮板输送机0.3m左右,他就高喊透水了,快跑,他赶紧沿5446风巷往外跑,最后从回风联络巷跑了出来,与此同时,在转载机处的钟利兵、李永兴也察觉到异常,听到工作面跟班队长的警报后,立即沿2446运输巷往经404盘区机轨合一巷跑出来,透水后8446综采工作面切眼2446运输巷全部及5446风巷距工作面31m巷道全部过水,1032标高以下巷道全部被淹,事故区域共有作业人员31人,其中7人安全撤离,24人被困。
据事后分析,这个透水冲击力大,破坏力强峰值透水强度达57000m3/h。
事故直接原因:经调查分析认定,事故直接原因是对8446综采工作面上覆老空积水和回采过程中出现的透水征兆,未采取有效措施,而随着工作面继续回采,悬顶面积不断增大,在上覆岩体和7#煤层老空积水体共同压力作用下,顶板瞬间冒裂垮落导致大量老空积水突然溃出,造成事故发生。
事故间接原因:1、未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探放水设计不规范,审批把关不严格,措施不完善,对上覆采空区只设计用单一钻孔探查,存在漏探区域,对8446综采工作面上覆7#煤层采空区的积水未探测到位的情况下,没有制定加强探测措施和补充探查方法;探放水队人员数量配备不足,没有实现探掘分离;探放水孔施工验收制度不规范。
历年来煤矿水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目录山东枣庄滕州市木石煤矿特大溃水事故.............................. - 1 - 山东华源矿业公司溃水事故........................................ - 2 - 贵州省黔西南州新桥煤矿透水事故.................................. - 3 - 黑龙江宝清县国明煤矿透水事故.................................... - 4 - 王家岭矿难...................................................... - 5 - 桑树坪煤矿透水事故.............................................. - 7 - 黑龙江七台河市勃利县恒太四井水害事故............................ - 8 - 吉林市蛟河市丰兴煤矿“4·6”重大透水事故........................ - 9 - 黑龙江省鹤岗市峻源二矿井下发生透水事故......................... - 10 - 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煤矿透水事故................................... - 11 - 黑龙江鹤岗振兴煤矿透水事故..................................... - 12 - 突水事故援救措施............................................... - 13 - 事故总结....................................................... - 20 -山东枣庄滕州市木石煤矿特大溃水事故事故经过:2003年7月26日21时40分左右,木石煤矿正值中、夜班交接班期间,矿值班人员倪家启、陈芳太接到电话汇报井下发生透水,随后二人一边通知井下撤人,一边换衣下井,同时安排机电人员切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