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216.06 KB
- 文档页数:2
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摘要:构建了符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实现教学、科研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
实施了全开放型实验教学新模式,充分合理的利用实验室资源。
关键词:教学新体系教学科研结合创新实战人才全开放型教学网络资源现代人才战略更加注重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以“ 培养具有创新和研究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对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改革与建设。
以实验教学面向现代高新技术、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生产应用和国民经济主战场为理念,构建符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引入纳米、激光、网络和教育信息技术等,搭建了依托高新技术的实验教学平台,始终注重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开设课题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着重培养创新能力。
1 构建了符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实现课程体系的结构化、多元化和层次化采用五个层次(演示、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课题型)进行实验教学,逐渐提高研究性实验的比重。
开展面向优秀学生的自主实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其中,综合性实验教学:取消验证性实验,以综合实验为主。
设计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能力。
课题型实验:让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使之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分析, 具备研发尖端产品的能力, 成为创新实战型人才。
2 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教学科研相结合物理实验中心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
“内培”就是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出国进修;“外引”就是引进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充实教师队伍。
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促进课程组的教师加入到科研团队中。
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同时使教师站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一、引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式单一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因此,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1.增加实验项目: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应该增加实验项目的数量和种类,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等。
基础性实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方法;综合性实验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性实验则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引入现代技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也应该引入一些现代技术,如虚拟实验室、仿真实验等。
这些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同时也可以减少实验设备的成本和实验的危险性。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1.强调自主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步骤和方法,学生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操作。
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会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因此,应该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设备、分析实验数据等。
2.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分析实验结果。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1.多样化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单一的试卷考核,这种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因此,应该多样化考核方式,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小组合作表现等。
2.过程性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结果性考核,这种方式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因此,应该注重过程性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五、创新能力的培养1.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摘要针对近代物理实验理论性比较强的特点,结合作者指导近代物理物理实验的心得和体会,对近代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在对本校物理类专业学生的几年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本校近代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教学方法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of 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Li Jianfeng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rongly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s cours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ence in teaching 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s,the writer explores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 course in this article.The good teaching effects have been obtained by teaching practice for stud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which pro-vided new idea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 course in our university.Key words 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s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Physics,Nantong University, 226007,Nantong,Jiangsu,China近代物理实验课程是物理类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对理解近代物理理论极其重要,也是后续专业知识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1-5]。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学校开展了物理教学改革实践。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理教学改革的内容、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二、改革内容1. 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改革后,我们树立了“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教学方法的改革(1)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物理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评价方式的改革(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等。
(2)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如考试成绩、实验报告等。
(3)多元评价:结合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施过程1. 组织培训为了确保物理教学改革顺利实施,我们组织教师参加了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改革意识。
2. 制定改革方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物理教学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目标、内容、实施步骤等。
3. 开展教学实践(1)课堂实践:教师根据改革方案,采用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2)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物理实验、科技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学研讨: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四、取得的成果1.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通过改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2. 学生实践能力增强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物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
地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摘要】分析了制约地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发展原因,提出从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目前,地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仪器设备落后、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着地方高校对学生高素质的培养。
如何使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更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输送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的高素质人才,成为目前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摆在实验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地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一)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简单,实验前先由老师简单介绍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然后,学生根据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中所列出的实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连接仪器、调试仪器、测量数据、处理数据、作出实验报告。
因此,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但是,这样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激发学生对学习实验的兴趣,制约了学生识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会逐渐地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陈旧现有的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比较陈旧。
验证性实验较多,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很少,研究性实验更少,更重要的是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没有很好地把物理实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是与科研和生产第一线脱节,与当今高新科技相距较远,缺乏时代感。
(三)重理论轻实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地方高校领导与教师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没有真正意识到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就是教师专业知识的灌输和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只能是有思辨力而无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偏才,严重脱离社会需要,加剧学生就业的困难。
近代物理实验对提高地方高校师范类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研究代清平;周勋;韦俊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5(000)040
【摘要】从贵州师范类高校的教学实际出发,以近代物理实验课程为对象探讨了如何提高师范类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
【总页数】2页(P264-265)
【作者】代清平;周勋;韦俊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近代物理实验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J], 于晓东
2.利用近代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J], 孙薇薇;李祖君;杨海
3.地方高校开展近代物理实验教学能力探讨——以贵州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为例 [J], 杨佚沿;周筑文;刘家兴;高成贵
4.基于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及监控体系建设与实践 [J], 段晓峰; 侯俊华
5.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建设对提高物理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J], 代清平; 韦俊; 周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XUE SHU ZHENG MING物理学实验新考核模式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与研究王冬梅,谢国梁,付纪松(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数学与物理教研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未来的21世纪,是一个尊重人才的时代,而对于人才的要求要大大提高,真正的人才是富有创造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要承载更多的培养人才的重任,更要探索提高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高等教育要不断改革人才培养中的短板,努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培养更多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创新性人才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物理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是大学生培养实验素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实验,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物理实验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校物理学实验的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方式上存在诸多问题:(1)实验课程体系中,包含有力、热、电、光等基础实验、简单的验证性的实验较多,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数目较少,不利于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实验教学过程采取“灌输式”教育现象比较严重,老师将教材的实验原理完全讲给学生,学生再进行简单验证,上课形式呆板无趣,不仅不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研究精神,而且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实验考核方式单一,学生们由于在实验中缺少动脑动手习惯,应付了事思想严重,而成绩考评方法以实验报告和出勤为主,学生为了取得好的实验成绩,课后完全抄袭其他同学的数据,蒙混过关,更是对实验数据分析和误差分析一窍不通,更谈不上对实验理论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而那些真正动手做实验的学生,考核成绩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代物理实验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探索摘要:针对验证性为主实验教学对高年级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情况,以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如何调动实验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资源,变验证性为主的教学模式为综合创新为主的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实验教学多元化。
关键词:近代物理实验研究性教学多元化1引言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还能综合运用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会研究与探索,培养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1]。
实验教学是研究性教学重要的载体之一,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础[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通过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和设备资源,在保证基本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创新的“研究性教学”新模式,实现了“基础、综合、创新”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进一步培养了本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近代物理实验的传统教学模式分析“近代物理实验”是物理学院高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所涉及的物理知识面广,综合性和技术性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近代物理实验室承担物理专业1 2个班级的实验教学任务,可开出涉及声学,光学,电学,微波,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等多个学科近代物理实验34个。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近代物理实验多为再现式或验证性实验,实验前由教师讲解要点,实验中学生严格按照实验讲义进行操作。
考核方式为学生完成一篇学习总结或综述。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训练学生正确掌握近代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巩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具有一定意义。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实验内容抑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不利于培养和提高高年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水平。
其次,再现式的模式使得教学过程对教师而言是一个重复劳动的枯燥过程,缺乏不断学习和改进实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