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水生植物的特性及适用范围水生植物的概念定义:某种植物在它生命里全部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生活在水中,并且能够顺利的繁殖下一代,我们就称为水生植物。
作用:可以起到净化水质和吸收有害物质的用途以及可以海里刮伤时侯用来绑住伤口。
水生植物的定义有很多种,一般是指适合在水中长期生长的植物,其根部非常之发达,以便跟好的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及氧气。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增多,很多水域都被不同程度的污染了,一些相关人士就将一些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用于各水域的净化中。
人们根据水生植物生长所需水的深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分别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四种。
沉水植物:其根茎是生长在水域的泥土中,植株也是完全沉没在水中的,因其整个植株生长在水中,需最大限度的吸收水中的氧气及营养物质,所以叶片都为细长或丝状,且比较薄,而细胞相比来说却是较大的,如眼子菜类、金鱼藻类、黑藻类、苦草类等;浮水植物又称浮叶植物:它们的根茎生长在水中的泥土中,应为茎都非常的细弱基本上是不能直立的,所以它们的叶片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如睡莲、王莲、萍蓬草、芡实等;挺水植物:它们的根茎也是生长在水中的泥土中,但与浮水植物不同的是它们植株高大且有力,茎或叶柄直立挺拔,挺出水面,如荷花、香蒲、水葱、梭鱼草、水竹芋等;漂浮植物:此植物的根不再像以上三种植物的生长在泥土中了,整个植株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它们会随着水流四处漂泊,如浮萍、水鳖、大漂、水葫芦等。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的话,还可以将水生植物分为沼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两个生活型。
前者在浅水或湿泥中的生命力会非常旺盛,虽然是浅水,但是不能完全将其脱离出水进行栽培,如荷花;而后者在浅水中可以短期的生长,但同时也适合在陆地上进行栽培,黄花鸢尾、千屈菜、柳树等都属于湿生植物了。
适应特点水环境与陆地环境迥然不同.水环境具有流动性、温度变化平缓、光照强度弱、含氧量少等特点。
水生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与水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因而能够繁衍自己,并在整个植物类群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水生植物种植方法及养护技术水生植物种植方法及养护技术水生植物的种植方法和养护技术是水域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水生植物的水深适应性、种植密度、种植季节以及波浪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水深适应性是水生植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湿生植物如水生美人蕉、水生鸢尾、蒲苇等,只能种植在常水位以上。
挺水植物的适应性与植株高度有关,高大的植株对水深的适应能力更强,一般来说水深不能大于60cm。
浮叶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一般比挺水植物强,例如睡莲和芡实的水深适应性分别为0.8m和1.5m。
菱是一种有趣的浮叶植物,它的水深适应性可达3m,当植株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断根成为浮水植物,不受水深限制。
沉水植物的水深适应性受光照和水的能见度影响,一般种植的深度是能见度的两倍。
种植密度是水生植物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设计密度是指水生植物恢复后能够覆盖地面或水面的密度,而施工密度则是根据植物的分蘖、分枝特性、种植季节和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的密度,施工密度对于节省成本具有实际价值。
种植季节是水生植物种植的关键时机。
水生植物多为草本植物,生长期尤其是高温季节,新梢的生长速度很快,根系活动旺盛,容易恢复。
一般来说,水生植物的根系受伤后能在1-2天内萌发新的根系,经过10-30天的生长,植株形态可以有效恢复。
耐寒性强的水生植物可以在休眠期种植,如再力花、芦苇、睡莲、黄菖蒲等。
这些植物的根系能够经受住长期低温的考验,具有抗低温的生理特征。
耐寒性较差的水生植物必须在生长期种植,因为在休眠期种植容易造成冻害,例如梭鱼草、旱伞草、水生美人蕉等。
相对于低温地区的植物而言,它们必须在生长期种植,否则易受冻害致死。
常水位是水生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水位控制问题是导致水生植物大面积死亡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给常水位线足够的重视,并在种植施工前使用水准仪确定常水位线。
在植物配置时,应将各种植物的水深适应性作为硬指标考虑。
水生植物种植密度
水生植物种植密度是指在一定水域内,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它是衡量水生植物种植数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
计算水生植物种植密度的公式为:种植密度=水生植物种植数量/水域面积。
要想计算水生植物种植密度,首先要确定水生植物种植数量,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或者采用遥感技术等方式来获取。
其次,要确定水域面积,可以采用测量或者遥感技术等方式来获取。
最后,将获取的水生植物种植数量和水域面积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水生植物种植密度。
此外,水生植物种植密度的计算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比如采用水生植物种植面积的方式,即水生植物种植密度=水生植物种植面积/水域面积。
总之,计算水生植物种植密度需要确定水生植物种植数量和水域面积,然后将其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水生植物种植密度。
水生植物的配置一、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园林植物的种植密度主要是由植物种类和景观要求决定,对于水生植物来说,前者显得更为重要,水生植物种植主要为片植、块植与丛植,片植或块植一般都需要满种,即竣工验收时要求全部覆盖地面(水面)。
笔者正是基于这个特点来讨论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密度过大密度偏大主要出现在植物个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如斑茅、芡实、再力花、海寿花、红蓼、千屈菜、蒲苇、大慈姑、薏苡)等。
如在某施工图苗木表中标注的种植密度:芡实25株/平方米,芡实一张叶子的直径可达1.5-2.0米,每株的营养面积在4平方米以上,如果按照上述设计,密度大了一百倍。
密度太大,不仅浪费苗木,而且由于植株的营养面积过小,种植后恢复时间延长,长势不良,同时形成通风条件差,光照也不好的环境,而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景观。
密度偏稀密度偏稀主要出现在植物个体较小的水生植物:尤其是莎草科、灯芯草科等叶子较小或退化成膜质、主要营养体和观赏部位都为直立茎(或称杆)的水生植物,如灯芯草、旱伞草等。
密度偏稀,植物群体的种间竞争处于不利地位,易使杂草繁衍,给养护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保存率。
如不及时采取其他措施,最后往往成为一片荒芜之地。
建议种植密度水生植物从分蘖特性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不分蘖,如慈姑;第二类是一年只分蘖一次如玉蝉花、黄菖蒲等鸢尾科植物;第三类是生长期内不断分蘖,如再力花、水葱等。
针对这些不同的差别,种植密度可有小范围的调整。
不分蘖的和一年只分蘖一次但种植时已过分蘖期的则应种密,对第三类来说,可略为稀一些,但是竣工验收时必须要达到设计密度要求。
下面就常见的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建议如下:1.沉水植物苦草40-60株/平方米,竹叶眼子菜3-4芽/ 丛、20-30丛/平方米,黑藻10-15芽/丛、25-36丛/平方米,穗状狐尾藻5-6芽/丛、20-30丛/平方米等。
2.浮叶植物:睡莲1-2头/平方米,萍蓬草1-2头/平方米,荇菜20-30株/平方米,芡实1株/4-6平方米,水皮莲20-25株/平方米,莼菜10-16株/平方米,菱3-5株/平方米等。
下面就常见的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建议如下:1.沉水植物苦草(Valliseriamatans)40-60株/平方米,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malaianus)3-4芽/丛、20-30丛/平方米,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10-15芽/丛、25-36丛/平方米,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5-6芽/丛、20-30丛/平方米等。
2.浮叶植物睡莲(Nymphaeatetragona)1-2头/平方米,萍蓬草(Nupharsinensis)1-2头/平方米,荇菜20-30株/平方米,芡实1株/4-6平方米,水皮莲(Nymphoidescristata)20-25株/平方米,莼菜(Braseniaschreberi)10-16株/平方米,菱(Trapabispinosa)3-5株/平方米等。
3.浮水植物水鳖(Hydrocharisdubia)60-80株/平方米,大漂(Pistiastra-tiotes)30-40株/平方米,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30-40株/平方米,槐叶萍(Salvinianatans)100-150株/平方米等。
4.挺水植物再力花10芽/丛、1-2丛/平方米,海寿花3-4芽/丛、9-12丛/平方米,花叶芦竹(Arundodonxavar.versicolor)4-5芽/丛、12-16丛/平方米,香蒲(Typhasorientalis)20-25株/平方米,芦竹(Arundodomax)5-7芽/丛、6-9丛/平方米,慈姑10-16株/平方米,黄菖蒲2-3芽/丛、20-25丛/平方米,水葱15-20芽/丛、8-12丛/平方米,花叶水葱20-30芽/丛、10-12丛/平方米,千屈菜16-25株/平方米,泽泻(Alismaorien-tale)16-25株/平方米,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16-20株/平方米,花蔺(Iimnocbrisflova)3-5芽/丛、20-25丛/平方米,马蔺(Irisiactea)5芽/丛、20-25丛/平方米,野芋(Colocasiaantiquorum)16株/平方米,紫杆芋(Colocasiatonoimo)3-5芽/丛、4-9丛/平方米等,.5.湿生植物斑茅20-30芽/丛、1丛/平方米,蒲苇20-30芽/丛、1丛/平方米,砖子苗(Marisucusumberllatus)3-5芽/丛、20-25丛/平方米,红蓼2-4株/平方米,野荞麦(Fagopyrumdibotrys)5-7芽/丛、6-10丛/平方米。
园林绿化工程水生植物种植技术规范及验收要求一、引言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水生植物的种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生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增加氧气含量,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等。
然而,水生植物的种植涉及到技术规范和验收要求,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园林绿化工程水生植物种植技术规范及验收要求进行详细探讨。
二、技术规范1.选择适合品种水生植物的品种选择应根据环境条件、水质要求、光照要求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
在选取品种时,要参考植物的生长形态、水肺适应力、耐寒性、繁殖方式以及与其他植物的相互关系等因素。
2.确保适当的生境水生植物需要适宜的生境环境才能良好生长。
因此,在种植水生植物之前,需要对工程区域的水质、土壤质地、光照等进行评估和分析,确保提供适当的生境条件,如调节水质、改良土壤等。
3.合理的种植方法种植水生植物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播种、移栽等。
在选择种植方法时,应根据具体的品种特点和工程需求来确定,以确保种植过程中的适应度和存活率。
4.适时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水生植物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良好生长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养分需求,合理施用适量的肥料,并定期进行病虫害的巡查和防治,以确保水生植物的健康生长。
三、验收要求1.植株质量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对水生植物的植株质量进行评估。
植株应具有良好的生长状况,叶片饱满且无病虫害。
根部应发达,无明显疾患。
同时,植株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数量和分布。
2.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评估园林绿化工程水生植物种植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验收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品种特点,评估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是否达到预期的标准,以保证工程效果的实现。
3.生长环境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对其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验收过程中,应对工程区域的水质、土壤质量、光照等环境条件进行评估,以验证是否满足水生植物良好生长的要求。
4.施工质量水生植物种植与施工工艺密切相关。
水生植物概念及分类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的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我国水系众多,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多种。
在园林中,根据不同的形态和生态习性可分为五大类:1、沉水植物:其根扎于水下泥土之中,全株沉没于水面之下,常见的有苦草、大水芹、菹草、黑藻、金鱼草、竹叶眼子菜、狐尾藻、水车前、石龙尾、水筛、水盾草等。
2、漂浮植物:其茎叶或叶状体漂浮于水面,根系悬垂于水中漂浮不定,常见的有大漂、浮萍、萍蓬草、凤眼莲等。
3、浮叶植物:根生长在水下泥土之中,叶柄细长,叶片自然漂浮在水面上,常见的有金银莲花、睡莲、满江红、菱等。
4、挺水植物:其茎叶伸出水面,根和地下茎埋在泥里,常见的有黄花鸢尾、水葱、香蒲、菖蒲、蒲草、芦苇、荷花、泽泻、雨久花、水蓑衣1种、半枝莲等。
5、滨水植物:其根系常扎在潮湿的土壤中,耐水湿,短期内可忍耐被水淹没。
常见的有垂柳、水杉、池杉、落羽衫、竹类、水松、千屈菜、辣蓼、木芙蓉等。
可供选择的适合南京地区滨河绿地的耐水湿树种有池杉、榉、榔榆、糙叶树、垂柳、旱柳、楝、乌桕、重阳木、枫杨与落羽杉等。
红叶李、银杏、日本山茶、白玉兰、鸡爪槭、枇杷与柳杉等,都是不耐水湿品种园林植物的种植密度主要是由植物种类和景观要求决定,对于水生植物来说,前者显得更为重要,水生植物种植主要为片植、块植与丛植,片植或块植一般都需要满种,即竣工验收时要求全部覆盖地面(水面)。
笔者正是基于这个特点来讨论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密度过大:密度偏大主要出现在植物个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如斑茅(Sac-charumarundinaceum)、芡实(Eu- ryaleferox)、再力花(Thaliadeal-bata)、海寿花(Pontederiacolocasi-a)、红蓼(Polygonumorientale)、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蒲苇(Cortaderiaselloana)、大慈姑(Sagittariasagittfolia)、薏苡(Coixlacrysinensis)等。
丹江口移民安置点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说明1配置原则:在人工湿地的设计和构建中,湿地水生植物品种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施工条件和当地气候等综合因素考虑。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植物的选用原则如下:1 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2 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包括;①抗冻、抗热能力②抗病虫害能力③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3 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4 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萎或常绿植物;5 所选择的植物将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6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景观效益和综合利用价值。
2 配置品种及种植要求基于上述原则,结合丹江口地区气候特点,种植水生植物品种如下:2.1菖蒲:【拉丁学名】Acorus calamus Linn种植方法:种子繁殖:将收集到成熟红色的浆果清洗干净,在室内进行秋播,保持潮湿的土壤或浅水,在20℃左右的条件下,早春会陆续发芽,后进行分离培养,待苗生长健壮时,可移栽定植。
分株繁殖:在早春(清明前后)或生长期内进行用铁锨将地下茎挖出,洗干净,去除老根、茎及枯叶、茎,再用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块状,每块保留3~4个新芽,进行繁殖。
在生长期进行分栽,将植株连根挖起,洗净,去掉2/3的根,再分成块状,在分株时要保持好嫩叶及芽、新生根。
种植密度:30株/㎡2.2水葱【拉丁学名】Scirpus validus Vahl种植方法:种子繁殖:常于3~4月分在室内播种,室温控制在20~25℃,20天左右既可发芽生根。
分株繁殖:早春天气渐暖时,把越冬苗从地下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枝剪或铁锨将地下茎分成若干丛,每丛带5~8个茎杆。
栽到花盆内,并保持盆土一定的湿度或浅水,10~20天即可发芽。
如作露地栽培,每丛保持8~12个芽为宜。
种植密度:24株/㎡。
2.3再力花【拉丁学名】Thalia dealbata种植方法:以根茎分株繁殖。
初春,从母株上割下带1~2个芽的根茎,栽入盆内,施足底肥(以花生麸、骨粉为好),放进水池养护,待长出新株,移植于人工湿地中生长。
水生植物种植方案文成县黄坦镇水生植物(蔬菜)种植项目建设方案文成县黄坦水生植物(蔬菜)种植项目,利用黄坦镇丰富的水田资源,进一步提高农田产值,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预在黄坦镇黄垟村、严本村、严垟村、前巷村、稽垟村等行政村,选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等条件适合的水田种植水生植物(蔬菜)____亩,现结合黄坦镇实际情况将“黄坦镇水生植物种植项目”作为民生工程,并拟定该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如下:一、项目区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黄坦镇地处文成县城西南,距县城____公里,镇所在地海拔____米,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典型的中山丘陵地带。
2、自然环境(1)气候情况:黄坦镇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总体气候条件优越,多年平均气温18℃;最低气温-3.7℃;多年平均蒸发量____mm,多年平均降雨量____mm,降雨集中于5-____月份的梅雨期和7-____月份的台风期。
(2)土质情况。
土壤为黄壤,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保水能力强。
3、农业资源黄坦镇总面积____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____万亩,耕地面积____万亩,其中水田____万亩。
全镇总人口____万人,主要以农业产业为主,____全镇人均收入____元,现种植水稻、甘薯、豆类等各类粮食作物____亩,经济水果、竹林基地____余亩,能繁母猪存栏____万头,生猪存栏____万头。
二、项目背景分析1、国内背景20世纪____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食用水生蔬菜对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等也有较好的辅助疗效。
目前,莲藕、茭白、慈姑、荸荠、芡实、菱角、莼菜等水生蔬菜和水生花卉等产品均已出口到国外市场,遍及日本、____、东南亚及澳洲、北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出口数量逐年稳步增长。
2、区域背景黄坦镇作为传统农业大镇,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任务繁重。
水生动植物投放方案水生植物具有显著的环境生态功能,利用水生生物法种植水生植物,通过植物的生长转移水体系统中的污染负荷,其发达的根系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场所,以分解水中污染物以供植物吸收,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澄清水质、抑制藻类的功能。
利用适合相应河流水环境的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的微环境,构建适合水体特征的水生植物群落,能有效降低悬浮物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及溶解氧,为其他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改善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本标段河底动植物投放分四个区,分别是:沉水植物构建区、挺水植物构建区、浮叶构建区、底栖动物构建区。
(1)沉水植物构建区主要种植矮生耐寒苦草、苦草、轮叶黑藻、大茨藻、菹草、金鱼藻、穗状狐尾藻、马莱眼子菜。
(2)挺水植物构建区主要种植水生美人蕉、常绿鸢尾、千屈菜、花菖蒲、黄菖蒲、花叶芦竹、香蒲、芦苇、雨久花。
(3)浮叶构建区种植睡莲。
(4)底栖动物构建区投放梨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无齿蚌、褶纹冠蚌、青虾。
(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工程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学习施工规范、工艺标准、合同文件、施工图纸以及业主、监理下发的有关文件。
完成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对分项施工方案进行编制。
开工前完成前期施工各项目的现场施工技术交底,熟悉各类植物栽植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要求。
准备工作:搜集当地的气候水文、土壤资料、仔细研究图纸、了解施工现场供水情况,准备好洒水车。
定点放线:邀请监理工程师验点,合理后方可施工,严格按图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特点,用自然式配植放线法中的距离放线法,坡面种植植物按等图示尺寸定位放线。
用上述方法定出种植范围并且用白灰洒线分块。
(2)根苗准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范、行业技术标准执行确保根苗的优质及优美的生态园林景观效果。
优质根苗如图71。
图71 水生植物根苗起苗:选根系发达的根苗,并注意保护根系完整,避免造成机械损伤确保运输中根苗的安全。
起苗时间与栽苗时间紧密配合,严格执行随起随运随栽原则,起苗前1~3天适当浇水使土松软。
一、编制依据1、工地现状2、本地区气候3、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4、工期要求二、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及栽培管理1、芦苇芦苇,禾木科,多年生草本。
地下有粗壮匍匐的根状茎。
叶片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
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长10---40厘米,分枝稍伸展。
生长于池沼,河岸,湖边,水渠,路旁。
芦苇只有水深在10—25cm时,才生长发育良好,因此控制水位深浅是芦苇能否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设计栽植密度为16丛/㎡。
2、香蒲香蒲(cattail)为为多年生落叶、宿根性挺水型的单子叶植物。
又名蒲草、蒲菜、猫尾草。
因其穗状花序呈蜡烛状,故又称水烛。
茎极短且不明显。
走茎发达,不分歧或偶尔分歧,不呈肥大状,外皮殆为淡黄褐色,前端可以不断地分化出不定芽株。
喜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生于池塘、河滩、渠旁、潮湿多水处。
香蒲是重要的水生经济植物之一,香蒲叶绿穗奇可用于点缀园林水池,亦可用于造纸原料、嫩芽蔬食等。
此外,其花粉还可入药。
3、菖蒲菖蒲(I.pseudacorus)原产欧洲,根状茎粗状,丛生性强。
花蓝紫色,喜湿,也耐旱,是沼泽地绿化和环境美化的优良材料。
产于我国东北、日本、朝鲜、俄罗斯。
自然生长于水边湿地。
性喜温暖湿润,强健,耐寒性强,露地栽培时,地上茎叶不完全枯死。
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质疏松肥沃生长良好。
栽培管理:栽植花菖蒲应选择地势低洼或浅水区,株行距为20*20厘米,栽植深度以土壤覆盖植株根部为宜,栽植初期水尽量浅些,防止种苗漂浮,以利尽快扎根。
生长期可用速效肥雨中撒施,水位应保持10厘米左右,不能浸没整个植株。
常见的病虫害有花腐病、白绢病、叶斑病可用波尔多液、代森锌、多菌灵防治。
一般2~3年分栽一次。
4、水葱水葱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各省。
朝鲜、日本、澳洲、美洲也有分布。
水葱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需阳光。
自然生长在池塘、湖泊边的浅水处、稻田的水沟中。
较耐寒,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地下根状茎在水下可自然越冬。
可露地种植,也可盆栽。
种植密度过大,不仅浪费苗木,也会使得植株的营养生长面积过小,种植后恢复时间延长,生长不良,同时通风条件较差,光照不足,容易导致病虫害,严重影响景观。
种植密度偏稀,植物群体的种间竞争则处于不利地位,易使杂草丛生,养护困难,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最后往往成为一片荒芜之地。
所以不同水生植物的密度是不一样的,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黄菖蒲:16~27株/m2;美人蕉18株/m2;再力花16株/m2;千屈菜:18~27株/m2;梭鱼草:24株/m2;旱伞草:36株/m2;荷花:1株/2m2。
睡莲:2株/m2;菱角:12株/m2;荇菜:4株/m2;芡实:0.2株/m2;王莲:0.1株/m2。
凤眼莲:8~10株/m2。
竹叶眼子菜:27~36株/m2;狐尾藻:27株/m2;金鱼藻:27株/m2;菹草:27~36株/m2;黑藻:27~36株/m2;苦草:36~45株/m2。
1、挺水植物黄菖蒲:16~27株/m2;美人蕉18株/m2;再力花16株/m2;千屈菜:18~27株/m2;梭鱼草:24株/m2;旱伞草:36株/m2;荷花:1株/2m2;菖蒲:27-45株/m2;水葱:45株/m2;芦苇:18~27株/m2;芦竹:12株/m2;香蒲:27株/m2。
2、浮叶植物萍蓬草:2株/m2;水罂粟:9株/m2;睡莲:2株/m2;菱角:12株/m2;荇菜:4株/m2;芡实:0.2株/m2;莼菜:18株/m2;王莲:0.1株/m2。
3、漂浮植物凤眼莲:8~10株/m2;大薸8~10株/m2;水鳖:20~30株/m2。
4、沉4、沉水植物竹叶眼子菜:27~36株/m2;狐尾藻:27株/m2;金鱼藻:27株/m2;菹草:27~36株/m2;黑藻:27~36株/m2;苦草:36~45株/m2。
水生植物种植应根据植物自身分蘖情况,合理布置种植密度,才能保证植物正常的生长,进而达到水体净化和景观效果,让水真正活起来!俊林花卉是常年培育水生花卉园艺的公司,拥有专业种植技术人才,坚持高质量守信誉的经营方针,对水景园林,大型水面、河道、湿地的绿化,美化设计及施工有着多年的种植经验。
六、栽植水生植物本工程的植物栽种主要包括河道湿地的芦苇、千屈菜及黄菖蒲等。
其施工顺序安排如下:土地平整→分苗→植物种植→植物养护。
(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工程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学习施工规范、工艺标准、合同文件、施工图纸以及业主、监理下发的有关文件。
完成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对分项施工方案进行编制。
开工前完成前期施工各项目的现场施工技术交底,熟悉各类植物栽植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要求。
2、现场勘察及准备组织我方施工人员对种植土进行现场勘察、现场采样、观察土层结构,确定土壤的含水量、土壤的酸碱性、粘性、构成成分,进一步制定公司的施工步骤。
(二)施工技术方案根据植物材料的生态学特性,制订严谨科学的施工方案,确保竣工后植物的旺盛生长,达到优良的生态环境景观。
严格按照合同文件要求的植物种类和比例施工。
1、水生植物准备准备工作:搜集当地的气候水文、土壤资料、仔细研究图纸、了解施工现场供水情况,准备好水车。
定点放线:邀请监理工程师验点,合理后方可施工,严格按图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特点,用自然式配植放线法中的距离放线法,坡面种植植物用皮尺经纬仪按等图示尺寸定位放线。
用上述方法定出种植范围并且用白灰洒线分块。
2、根苗准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范、行业技术标准执行确保根苗的优质及优美的生态园林景观效果。
起苗:选根系发达的根苗,并注意保护根系完整,避免造成机械损伤确保运输中根苗的安全。
起苗时间与栽苗时间紧密配合,严格执行随起随运随栽原则,起苗前1~3天适当浇水使土松软。
3、根苗运输(1)根苗运输量根据种植量确定,根苗运到现场后及时栽植。
(2)根苗在装卸车时轻取轻放,不损伤根苗和根系。
(3)起带土球小型苗木时用绳网兜土球。
(4)裸根苗必须当天种植。
起苗开始暴露时间不宜超过8h,当日不能种植时,根部喷水。
4、水生植物种植各类植物种植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并做好技术试验报告记录。
(1)千屈菜的种植千屈菜科千屈菜属。
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
关于水生植物:设计种植密度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和施工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1、植物名称同物异名、同名异物、望文成义,甚至凭空捏造等等产生的混乱;2、植物生物型和水深适应性不了解造成的种植水深不符植物习性,从而使大量水生植物死亡;3、种植设计中,苗木规格的表述五花八门,许多表述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相违背,造成苗木难以采购或种植后效果极差;4、种植密度大于正常的100多倍或小于几十倍等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This text just contraposes to the Problems in plant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quatic plants:1、The confusion Produces by the same plant have the different name、the different plant have the same name、think the typeface meaning just the righteousness,even fabricate without basis etc;2、Because don''t understand living creature type and adaptability in the depth of the water for the plants , A great deal of aquatic plants death;3、In planting design, so much express of plants specification ,and many of them are disobey with biology characteristic, so the plants are hard for purchase or the result is very bad after plant;4、Plant density more than 100 times or less than several decuples of normal。
水生植物选择与种植水生植物的选择与种植水生植物在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挺水植物是常用的一种,主要包括禾本科、莎草科、灯心草科、香蒲科等。
为了防止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以及避免植物通过分泌次生化合物来干扰和抑制其他物种的生长,通常会采用单优群落的方式进行种植。
同时,挺水植物也能够通过吸收同化作用,直接从湿地土壤中吸收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如水体中的N、P等。
挺水植物的根系也是微生物重要的栖息、附着和繁殖的场所,能够起到重要的降解水中污染物的作用。
芦苇、香蒲、菰(茭白)、荷花等是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挺水植物,其繁殖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都非常突出。
在工程上种植时,可以采用其地下茎而不是成体进行运输和栽培,以节约成本。
在管理中,每年都可以收割挺水植物的地上部分,其地下部分来年均可萌发,防止其地上部分腐烂后将固定的N、P等污染元素再次释放,并产生一定的经济附加值。
不同挺水植物的去污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土壤、水文条件等。
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某一种水生植物的去污力强于另一种,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然而,研究表明,灯心草的COD去除率可达42%~46%,而慈菇和茭白的综合净化率最高。
因此,在构建人工湿地时,可以考虑选择净化能力强的植物。
总的来说,水生植物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适宜的挺水植物,并采用合适的种植方式,可以有效地净化水体,达到治理水体的目的。
沉水植物在水体中扮演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角色,对水体的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它们能够阻留大量的营养物质并对水体的污染作出敏感的反应。
因此,水生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的恢复是解决富营养化的重要举措。
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吸收水中N、P的能力是不同的。
较高的氮浓度会导致沉水植物衰退或消失,这是重营养河流湖泊的普遍现象。
而大型水生植物的多样性群落结构与氮负荷显著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沉水植物对水中富营养的耐受能力低于其它生活型的水生植物。
在进行生态修复项目的时候,需要对水环境进行充分的评估,才能够选择到合适的沉水植物。
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园林植物的种植密度主要是由植物种类和景观要求决定,对于水生植物来说,前者显得更为重要,水生植物种植主要为片植、块植与丛植,片植或块植一般都需要满种,即竣工验收时要求全部覆盖地面(水面)。
笔者正是基于这个特点来讨论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密度过大密度偏大主要出现在植物个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如斑茅(Sac-charumarundinaceum)、芡实(Eu- ryaleferox)、再力花(Thaliadeal-bata)、海寿花(Pontederiacolocasi-a)、红蓼(Polygonumorientale)、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蒲苇(Cortaderiaselloana)、大慈姑(Sagittariasagittfolia)、薏苡(Coixlacrysinensis)等。
如在某施工图苗木表中标注的种植密度:芡实25株/平方米,芡实一张叶子的直径可达1.5-2.0米,每株的营养面积在4平方米以上,如果按照上述设计,密度大了一百倍。
密度太大,不仅浪费苗木,而且由于植株的营养面积过小,种植后恢复时间延长,长势不良,同时形成通风条件差,光照也不好的环境,而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景观。
密度偏稀密度偏稀主要出现在植物个体较小的水生植物。
尤其是莎草科(Cyperaceae)、灯芯草科(Jun-caceae)等叶子较小或退化成膜质、主要营养体和观赏部位都为直立茎(或称杆)的水生植物,如灯芯草(Juncussffusus)、旱伞草(Cyperusalternifoliusssp.flabel-liformis)等。
密度偏稀,植物群体的种间竞争处于不利地位,易使杂草繁衍,给养护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保存率。
如不及时采取其他措施,最后往往成为一片荒芜之地。
建议种植密度水生植物从分蘖特性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不分蘖,如慈姑;第二类是一年只分蘖一次如玉蝉花、黄菖蒲等鸢尾科植物;第三类是生长期内不断分蘖,如再力花、水葱等。
针对这些不同的差别,种植密度可有小范围的调整。
不分蘖的和一年只分蘖一次但种植时已过分蘖期的则应种密,对第三类来说,可略为稀一些,但是竣工验收时必须要达到设计密度要求。
下面就常见的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建议如下:
1.沉水植物苦草(Valliseriamatans)40-60株/平方米,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malaianus)3-4芽/丛、20-30丛/平方米,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10-15芽/丛、25-36丛/平方米,穗状狐尾藻(Myrio- phyllumspicatum)5-6芽/丛、20-30丛/平方米等。
2.浮叶植物睡莲(Nymphaeatetragona)1-2头/平方米,萍蓬草(Nupharsinensis)1-2头/平方米,荇菜20-30株/平方米,芡实1株/4-6平方米,水皮莲(Nymphoidescristata)20-25株/平方米,莼菜(Braseniaschreberi)10-16株/平方米,菱(Trapabispinosa)3-5株/平方米等。
3.浮水植物水鳖(Hydrocharisdubia)60-80株/平方米,大漂(Pistiastra-tiotes)30-40株/平方米,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30-40株/平方米,槐叶萍(Salvinianatans)100-150株/平方米等。
4.挺水植物再力花10芽/丛、1-2丛/平方米,海寿花3-4芽/丛、9-12丛/平方米,花叶芦竹(Arundodonxavar.versicolor)4-5芽/丛、12-16丛/平方米,香蒲(Typhasorientalis)20-25株/ 平方米,芦竹(Arundodomax)5-7芽/丛、6-9丛/平方米,慈姑10-16株/平方米,黄菖蒲2-3芽/丛、20-25丛/平方
米,水葱15-20芽/丛、8-12丛/平方米,花叶水葱20-30芽/丛、10-12丛/平方米,千屈菜16-25株/平方米,泽泻(Alismaorien- tale)16-25株/平方米,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16-20株/平方米,花蔺(Iimnocbrisflova)3-5 芽/丛、20-25丛/平方米,马蔺(Irisiactea)5芽/丛、20-25丛/平方米,野芋(Colocasiaantiquorum)16株/平方米,紫杆芋(Colocasiatonoimo)3-5芽/丛、4-9丛/平方米等。
5.湿生植物斑茅20-30芽/丛、1丛/平方米,蒲苇20-30芽/丛、1丛/平方米,砖子苗(Marisucusumberllatus)3-5芽/丛、20-25丛/平方米,红蓼2-4株/平方米,野荞麦(Fagopyrumdibotrys)5-7芽/丛、6-10丛/平方米。
以上建议仅是根据作者在江、浙、沪等地工程实践所得。
另外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的植物造景需求对植物种植密度也有一定范围的变化,施工时请合理调配。
补充:
以上植物的栽植密度,基本上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在植株的规格上面,有些偏大。
一般丛生型挺水型的水生植物,其单丛控制在3-20株为好,莎草科,灯心草科的,5-20株左右,其余的2-5株左右。
密度方面,一般按照每平方1-16丛为宜。
比如再力花,纸莎草,王莲,芡实等,可以设计为1平方一丛。
而对于其它丛生型的,如水葱,茭草,风车草等,10-12丛即可满足要求!当然,还得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