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冶金原理_绪论1
- 格式:pptx
- 大小:290.75 KB
- 文档页数:53
有色冶金基础知识目录1. 有色金属概述 (3)1.1 有色金属的定义及分类 (4)1.2 有色金属的应用领域 (4)2. 有色冶金的原理与流程 (6)2.1 原料准备 (7)2.2 矿石的粉碎与磨细 (8)3. 选矿工艺技术 (9)3.1 浮选原理及其应用 (11)3.2 重力选矿法 (12)3.3 磁选与电选 (14)3.4 浮选机的种类与选矿工艺流程 (15)4. 火法冶炼 (16)4.1 熔炼过程及其设备 (17)4.2 炉渣的处理与炉料的配制 (18)4.3 精炼与脱杂质的过程 (19)5. 湿法冶炼 (21)5.1 浸出过程与浸出系统的设计 (22)5.2 氧化还原反应与沉淀过程 (24)5.3 化学沉淀法的种类与应用 (25)6. 有色金属合金 (25)6.1 合金的类型与应用 (27)6.2 合金的制备原理与工艺 (28)6.3 合金的性能与测试 (29)7.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1)7.1 有色冶金的环境影响 (32)7.2 污染物控制与减排技术 (33)7.3 环保法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35)8.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 (37)8.1 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39)8.2 有害气体与粉尘的控制措施 (40)8.3 职业病的预防与处理 (41)9. 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43)9.1 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的现状 (44)9.2 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趋势 (45)9.3 有色冶金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47)10. 案例分析 (48)10.1 某有色金属生产的成功案例分析 (49)10.2 有色冶金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与教训 (50)10.3 行业内的创新实践与应用 (52)11. 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 (53)11.1 冶金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54)11.2 行业标准与产品质量规范 (55)11.3 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 (57)1. 有色金属概述有色金属是相对于钢铁等黑色金属而言的金属类别,它们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态存在,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有色冶金课堂笔记第一章冶金炉渣第一节概述1、火法冶金产物:炉渣、金属、烟气2、炉渣的来源:来自脉石(SiO2)、溶剂、燃料灰分3、炉渣的成分:各种氧化物组成的共同体4、冶金炉渣的作用:a容纳废物,使金属或锍与脉分离b沉降分离c保护剂的作用d中间产物e炉渣的温度决定冶炼的最高温度5、对炉渣的要求:a有较低的熔化温度b有较小的密度。
与熔体金属互不相容,易分层c适当组成最大容纳杂质d对炉衬的腐蚀性要小e要求具有一定的导电导热能力第二节炉渣的组成1、炉渣的各种氧化物:a碱性氧化物可以供给氧离子O2-b酸性氧化物吸收氧离子SiO2P2O5c两性氧化物Al2O3、ZnO2、硅酸度的计算方法:硅酸度(K)=酸性氧化物中氧的质量之和/碱性氧化物中氧的质量之和当SiO2>20%时,两性氧化物看作碱性氧化物当SiO2<20%时,两性氧化物看作酸性氧化物当K>1时为酸性渣当K<1时为碱性渣第三节炉渣的二、三元状态图!炉渣的温度:由组成决定(硅酸度)温度升高变软一4糊状一^流动2、二元状态图厂液相线曲线v「液相组成线物相组成线(垂线与曲线相交则为稳定化合物) 纯组元「稳定化合物 化合物" I 不稳定化合物 水平线j (分解型化学转变线J 共析 、化学转变线偏晶 <「包晶 化合型化学转变线V 1包析 I晶型转变线 「共晶 L —>S1+S2 S —^S1+S2L —^L1+L2L+S1—►S2S1+S2―►S32、三元系状态图a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改变不致发生相变化的变数的个数f=4—^b基元三角形的划分划分规则:将三元不变点三个初晶面的固相组成相连,组成的三角形c 三元不变点性质的划分(1)位于基元三角形的外面为包晶点;位于内部则为共晶点(2)根据箭头方向判断:都指向三元不变点为共晶点d化合物性质的区分主要特征:化合物组成点是否落在该初晶区内,若是则为稳定的化合物,不是则为不稳定化合物。
复习重点(绪论和有色金属冶金部分)重点章节【第四章3、4、7】、【第五章2】、【第六章1、2、3、4、6、7】【第七章(1-5、1-6)小节、(2-2、2-3)、3、4】【第八章1-2、2-2】【第九章3、6】一、名词解释:1. 拜耳法答:拜耳法是直接利用含有大量游离苛性碱循环母液处理铝土矿,溶出其中氧化铝得到铝酸钠溶掖,井用加氢氧化铝种子(晶种)分解的方法,使铝酸钠溶液分解析出氢氧化铝结晶。
种分—母液经蒸发后返回用于溶出铝土矿。
2. 冰铜答:冰铜为金属硫化物的熔体,主要成分是Cu2S和Fe S,此外还有Pb S、Ni3S2、Zn S等以及少量的金属氧化物Fe3O4。
3. 重金属答:一般指密度在5t/m3以上的金属。
4. 矿石答:含有用矿物的矿物集合体,如其中金属的含量在现代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回收加以利用时,这个矿物集合体就叫做矿石。
5.有色金属:狭义的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
广义的有色金属还包括有色合金。
6.铝硅比:指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质量比,即A/S= Al2O3/ SiO2。
7.电解精炼;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不断溶解,阴极不断析出,杂质被留在溶液中的电化学过程。
8.还原熔炼;在高温下,在还原气氛下所进行的熔炼。
9.造锍熔炼;在一台高温冶金设备中,含有硫的炉料及燃料和熔剂,在和氧的反应过程中,生成含二氧化硫的烟气、氧化物融合体的炉渣、以及金属硫化物的融合体的冰铜的过程。
10氧位、磷位、分解压、熔析精炼、萃取精炼、氧化精炼、硫化精炼、浸出、净化、沉积、简答题:1.什么是冶金,其目的是什么?冶金是研究如何经济地从矿石或其他原料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并采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科学。
冶金的目的就是把所要提取的金属从成分复杂的矿物集合体中分离出来并加以提纯。
2.简述冶金(学科)的分类。
冶金学分类: 提取冶金学和物理冶金学提取冶金学:研究提取金属,存在化学反应。
有色冶金原理
有色冶金是指除了铁、钢和黑色金属外的其他金属及其合金的冶金学科。
它涉及到的金属包括铜、铝、锌、镁、铅、镍、钴、锡、锑、铱、铑、钼、钯、铑、铅、钨、钴、镍、锡、银、金等。
有色冶金原理是指研究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及冶金学原理。
它主要涉及到有色金属的提取、炼制、精炼和加工等过程,以及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以及其与其他元素的配合形成合金等方面。
在有色冶金原理中,一个重要的原理是金属的提取。
不同金属的提取方法各异,但都基于物理和化学原理。
例如,铜可以通过火法炼铜、湿法炼铜等方法进行提取。
火法炼铜是指将铜矿石加热到高温,使其融化,再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将铜从矿石中分离出来。
湿法炼铜是通过浸出、萃取等方法将铜离子从矿石中溶解出来。
此外,有色冶金原理还包括金属合金的制备和加工技术。
金属合金是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以改善其性能和热处理特性。
不同金属合金的制备方法也有所不同,常见的方法包括熔炼、溶液热处理和机械合金化等。
在有色冶金原理中,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相变规律也非常重要。
金属的晶体结构决定了其物理和力学性能,而相变规律则反映了金属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相变行为。
总之,有色冶金原理是研究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及冶金学原理的学科。
通过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可以更好地进行有色金属的提取、炼制和加工,提高金属的品质和性能。
有色冶金原理有色冶金是指以有色金属(即不含铁的金属)为原料进行冶炼和加工的一种冶金工艺。
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腐蚀等特性,因此在电子、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色冶金原理是指对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现象进行研究和探索,以及相关工艺技术的原理和规律。
首先,有色冶金原理涉及到有色金属的提取和精炼过程。
有色金属的提取主要包括矿石选矿、破碎、浮选、冶炼等步骤。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矿石的成分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控制冶炼过程中的温度、氧化还原条件等参数,以确保提取出高纯度的有色金属。
其次,有色冶金原理还涉及到有色金属的合金化和加工过程。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固溶体或非固溶体。
在合金化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金属元素的相容性、晶体结构、热处理工艺等因素,以调整合金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等特性。
另外,有色冶金原理还包括了有色金属的成型加工和表面处理。
成型加工包括锻造、轧制、挤压、拉拔等工艺,通过这些工艺可以改善金属的组织结构,提高其力学性能。
表面处理则包括镀层、喷涂、阳极氧化等工艺,可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美观性和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有色冶金原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物理、化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的性质、工艺的条件、设备的特点等因素,以确保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有色冶金原理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工程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推动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综上所述,有色冶金原理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对于提高有色金属的品质和开发新型有色金属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有色冶金原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促进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有色金属冶金概论课程名称:Introduction to Metallurgy of Non-Ferrous Metals课程号:061899课程类型:专业课学时:36学时适用对象: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冶金化工过程与设备》、《冶金热力学及动力学》、《冶金传输原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为限选课;目的是使钢铁冶金专业方向的学生扩大专业面,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本课程的讲授完成如下任务:了解常用有色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常用有色金属冶金的主要原理、主要生产工艺。
二、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部分:绪论(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部分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本部分首先从课程的性质引入,讲解有色金属的分类及各种金属的所属类别,介绍有色金属提取过程的特点,对有色金属的提取方法进行归纳性总结。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应了解各种有色金属所属的类型,熟悉有色金属的分类依据,掌握有色金属提取过程的特点。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有色金属提取过程的特点;有色金属的提取方法。
本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有色金属提取过程的特点。
第二部分:铜冶金(建议学时数:10学时,其中包括讨论课2学时)本部分的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湿法炼铜的工艺;熟悉连续炼铜的工艺、基本原理;对比钢铁冶金流程,掌握火法炼铜的工艺流程及各主要单元过程的基本原理。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本部分从铜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入手,讲授炼铜的原料,火法炼铜、湿法炼铜工艺流程、基本原理。
在火法炼铜部分,主要讲授硫化铜精矿的硫酸化焙烧和氧化焙烧的工艺、基本原理;讲授造锍熔炼的基本原理;讲授冰铜吹炼、粗铜的火法精炼、电解精炼的工艺、基本原理;讲授连续炼铜的工艺、基本原理。
简单介绍湿法炼铜部分。
本部分的重点和难点:硫化铜精矿的硫酸化焙烧和氧化焙烧的工艺、基本原理;造锍熔炼的基本原理;冰铜吹炼、粗铜的火法精炼、电解精炼的工艺、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