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2)
- 格式:pdf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55
体态语(第二课时)教学目的:体态语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明白体态语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以体态语为媒介,贯彻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体态语的模糊性与多义性把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体态语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文学艺术中,其艺术魅力也难以品味。
教学方法:以师生相互配合为主,适当展示幻灯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挥想象、创设情景。
由导语引出体态语的定义体态语是以人的动作、表情、服饰等表示特定含义的无声语言一、下面列出一些体态语,请同学们说出其基本含义。
1、说话时捂上嘴说话没有把握或说错了话2、握紧拳头意志坚决、愤怒3、手指头指着别人谴责、惩戒4、眉头紧锁烦恼、忧愁引出二、体态语的特征1、含糊性以微笑为例以身体呈内收为例2、多义性要求学生设计几副场景,使摩拳擦掌这个成语有不同的含义三、文学艺术中的体态语(重点、难点)文学艺术中的体态语一般可以理解为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等1、初中语文《孔乙己》两次到咸亨酒店喝酒时不同的掏钱动作A、排出九文大钱在短衣帮面前摆阔气、自命不凡、高人一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神色。
B、摸出穷困潦倒,处境艰难2、《荷塘月色》高中语文第一册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写出了作者在美丽的月色下那副悠然自得的神态3、徐志摩《沙扬娜拉》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写出日本女子送别客人时双手搭膝、低头弯腰说再见的那种温柔、文雅的神态和风韵,平添了无限的魅力,使人久久难以忘怀。
4、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分离,生离死别,此时有声胜无声。
5、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上片写少女形态之美丽下片写出少女惊讶、恐慌、含羞、好奇的内心活动。
朗读《点绛唇》,并请两位女生上来朗读,引出四、体态语在生活中的运用1、假如你是导演,现在要重拍《红楼梦》,请选出林黛玉与王熙凤的扮演者。
商务交谈礼仪(15篇)商务交谈礼仪1交谈是商务谈判活动的中心活动,下面是整理的商务礼仪中的交谈礼仪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声音无论是在日常工作里还是其他的社交场合中,都应注意不要高声说话,以免妨碍他人,引起他人的反感。
说话时的语调应尽量柔和、悦耳。
平时应有意识地加以训练,还可以经常阅读书报,掌握丰富的词汇,增强表达能力。
除此以为,还要注意交谈中的姿态,善用表情语、体态语和界域语。
2、姿态(1)表情语交谈中,应伴有微笑、点头等礼节,以示对对方的尊重;同时目光应有意识地注视对方,以示对所谈内容的关注。
交谈时,目光的投射区域通常应根据交往的场合和对象的不同而异。
通常情况下,相互目光接触的距离以1~2米为宜,胸部至头顶上方5厘米左右,两肩外侧10厘米左右即可。
(2)体态语交谈时,无论是站还是坐着,身体的姿态都应端正。
如果面前没有桌子,通常双手可以放在大腿或座椅的扶手上;如果有桌子,双手应摆放于桌面上。
双手摆放的姿态通常有三种:第一种,双手分开放。
第二种,双手交叉放。
第三种,双手相叠放。
无论选择哪种摆放姿态,切忌双肘支在桌面上,通常腕关节至肘关节的2/3处接触桌面即可。
同时,交谈中手势的运用不要过多过于频繁,幅度不要过大变化过快。
运用的范围应控制在目光所接触的区域内。
3、交谈中的话题话题即交谈的中心内容。
交谈话题的选择不仅能够反应出交谈者品位的高低,同时选择一个好的话题,往往能创造出一个良好的交谈氛围,取得理想的沟通效果。
因此,在交谈时,首先应选择恰当的话题,同时要注意应当回避的话题。
(1)宜选择的话题在与他人进行业务交往过程中,除了涉及公务的话题以外,为了创造一个良好而和谐的交谈氛围,在切入正题前和交谈中,还可以讲一些非公务的话题。
例如:文艺、体育、旅游等,或选择一些时尚的热门的话题,如国内外新闻、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等,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高雅的话题,如文学、艺术、建筑、历史等,但切忌班门弄斧,不懂装懂。
学校课堂组织规范用语一、儿歌类1.丁铃丁铃上课了,小朋友们进课堂,摆好书来坐端正,人人夸我好学生。
(课前儿歌)2.铃声响,进教室;书本文具放端正。
小小手,快放好;亮眼睛,看老师。
(课前儿歌)3、点点头,弯弯腰,伸伸手,拍一拍,左扭扭,右扭扭,笑一笑,坐坐好。
(休息儿歌)4、头正身直脚放平,臂开肩平书放正。
心中牢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
二、师生互动类(一)常规训练及习惯养成(师)小小手——(生)(放背后)。
(师)小眼睛——(生)看老师(看黑板)。
(师)小嘴巴——(生)不说话。
(师)小腰板——(生)挺直了。
(师)身坐正——(生)脚放平。
(师)小耳朵——(生)认真听。
(师)要发言——(生)先举手。
(师)同学发言——(生)认真听。
(师)写好字,三个一。
——(生)一尺一寸一拳头。
(二)组织教学1.(师)请你跟我这样做——(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通常体态语示范学生坐好)2.(师)同学们,我问你,上课应该怎么做?——(生)身坐正,脚放平,眼看老师守纪律。
3.(师)第一第一在哪里——(生)第一第一在这里!(通常用于引导学生尽快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如:收拾学习用具)4.(师)谁的眼睛最最亮——(生)我的眼睛最最亮!(通常指提醒学生看黑板)5.(师)谁的嗓子亮——(生)我的嗓子亮6.(师)谁来帮帮他——(生)我来帮帮他!(通常用于学生回答问题需要帮助)7.(1)师:小火车,开起来。
——生:咕噜咕噜开起来师:火车头在哪里?——生:火车头在这里师:这排火车开起来(横、竖都可)(2)谁来修火车——我来修火车!(通常指开火车时遇学生卡壳情况)8.(1)小老师在哪里——小老师在这里。
我是x老师,请大家跟我读(小老师领读)(2)小老师接力棒,一传传到谁那里?——小老师接力棒,一传传到我这里。
(以此循环)9.(1)师:表扬他生:棒棒棒,你真棒!(2)师:大家给他加加油!生:Xxx再想想,我们为你加加油。
(3)师:请你向他那样做。
朗诵体态语
朗诵体态语主要包括身体动作和肢体语言两个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身体动作方面的技巧包括:
1. 肢体语言:配合演讲内容,做出的肢体动作。
2. 站姿:双脚并拢,身体保持正直,眼睛注视观众。
3. 移动:根据演说的内容,适当加入一些动作,但不要过分。
4. 走动:如果场地允许,可以走动一下,但不要走来走去。
5. 鞠躬:先站直,然后头部向下,再抬头,同时双手向内交叉,表示对观众的尊重。
肢体语言方面的技巧包括:
1. 手势:手势应该配合演讲内容,比如欢迎时可以鼓掌,表示重点时可以用手势强调。
2. 肘部:肘部应该保持自然,不要过于僵硬或弯曲。
3. 肩膀:肩膀应该放松,不要过于紧张或僵硬。
4. 背部:背部应该保持挺直,不要过于弯曲或驼背。
5. 腿部:腿部应该保持自然,不要过于僵硬或弯曲。
注意事项包括:
1. 不要用过多或不适当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
2. 不要用手触摸脸部或嘴唇。
3. 不要让手插在口袋里或抓住讲台。
4. 不要频繁地移动或改变姿势。
5. 不要使用过于夸张或过于复杂的肢体语言。
日本人的手势语体态语日本人的手势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意思1、姆指(親指);表示「男(おとこ)」、「主人(しゅじん)」的意思2、竖小指(小指);表示「女(おんな)」、「彼女(かのじょ)/女朋友」的意思。
3、用拇指(親指)和食指(人差し指)做圆圈;代表「お金/钱」的意思4、用拇指(親指)和食指(人差し指)做圆圈往嘴边移。
表示「お酒、飲む/喝酒」的意思。
5、站直身体,两手插腰,挺胸。
这表示洋洋得意、优越感或者理直气壮地训斥对方。
插腰挺胸的姿势是为了显示自己更高大,在大多数场合是为了向对方显示自己的洋洋得意和优越感。
有时是为了显示以上对下的态度。
从这一意义来说,有时做出这种姿态是为了训斥对方。
6、双手放在脸颊前合十。
表示恳请、求饶、感谢。
我想外国人也大都可以理解这种手势的意思。
在恳请他人或者向他人抱歉时都用这种手势;在饭前饭后分别说「我吃了」和「我吃好了」时也双手合十表示感谢。
人们在向神、佛祈祷时双手合十,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常用这种动作表示乞求对方原谅。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非正式场合或是与朋友闹着玩时使用这种手势,如果是在很正经的场合这样做,那就不大礼貌了。
7、两手交叉地抱在胸前:表示正在深思熟虑或是心情不愉快。
关于这个动作,可以说这是日本人在与外国人接触时应当加以注意的动作。
因为在很多国家这个姿势是表示愤慨,可是日本人经常做出的这个姿势,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为了表示「正在深思熟虑」。
日本人在做这个姿势的同时还会把头歪一下,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困惑的表情(是否对方显示不满情绪……)。
8、两手抱头:在遭遇困难和突发事件时的反映。
在很多国家这个动作是表示头痛。
不过在日本,这个动作是遭遇困难时的第一个反应,表示不安心理,好象是在说:「糟了!怎么办啊?」9、将食指弯曲做出要钩东西的样子:用以表示小偷和偷窃行为。
这是悄悄地拿走别人东西的一种表示,意指小偷和偷窃行为。
10、右手握成拳头,用拳头的下侧在左手的掌心上揉搓:意指阿谀奉承。
演讲与口才第二章单元测试(文章一):智慧树平台-演讲与口才-答案收集第一章口才概述1.1成功与口才1.2口才类型及构成要素1.3口才的功能1【多选题】(5分) (选择题)以下有关口才的说法正确的是()A、口才是公民必备的技艺B、口才是一种综合能力C、口才是综合素质的结晶D、口才是社交中的实用技能2【单选题】(5分) 高级口才不仅要会说话,而且要说好话。
A.正确B、不正确3【多选题】(8分) 有口才就是有效地用艺术的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
A、言之有理B、言之有物C、言之有序D、言之有文E、言之有情4【多选题】(9分) 有口才的人需具备的7要素分别是德、、学、识、、情、。
A.才B.胆C.知D.体5【单选题】(5分) 在当今社会,口才代表一个人的力量和价值,但并不意味着口才可以提高一个人成功的概率。
A、正确B、不正确 6 【多选题】(9分) 口才的类型在应用上可分为竞选演讲、调查采访;在形式上分为、、主持、辩论。
A.讲座B.日常谈话C.朗诵D.演讲7 【多选题】(5分) 一般来讲,口才语言类型包括()等。
A、有声语言B、书面语言C、无声语言D、类语言E、时空语言8 【多选题】(10分) 口才的构成要素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体态表达能力,心理素质,认知思维,,人际交往意识,人格力,知识面、阅历和智慧。
A.听话能力B.临场发挥能力C.情感表现能力D.语言组织能力9 【单选题】(5分) 人的情感表达的构成可表示为:17%语气词+38%声调+45%体态。
A、正确B、不正确10 【多选题】(8分) 口才沟通的三要素包括说话者、、听话者;如果是四要素,则还需加上。
A.信息B.媒介C.环境D.目的11 【单选题】(5分) 口才的功能主要有社会沟通功能和功能。
A.锻炼胆识 B.提升内涵 C.展示自我D.艺术审美12【多选题】(5分) 一个成功的演讲,要想获得感人的效果,需要一定的方法,以下选项属于有效方法的是()。
体态语训练说案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在革命圣地——南昌与大家相聚。
我是来自山东省济南第九职业中专的唐婧慧。
济南以泉水闻名天下,欢迎朋友们到泉城济南做客。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体态语训练。
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说一说我对本课的理解和处理,不当之处请专家多多指教。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幼儿文学实用教程》第八章的第四节。
第八章《作品语言表达前的准备》是本书重点之一,它既是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关键,又是作品表达练习的基础,学生掌握得好坏直接关系着第九、第十两章的学习效果。
体态语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能有效地提高幼儿教师口语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表演能力。
在幼儿教学上应用十分广泛,是幼教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
由于体态语掌握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把本节课教学安排在高二年级进行。
她们已经学习了前七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完成了为期三个周的幼儿园见习工作,对幼儿教育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
她们非常明确体态语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有强烈的学习愿望。
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还不具备自然轻松展示自我的信心和能力。
根据对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体态语的分类、要求及表达特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自然、流畅、优美的体态语,表达儿童作品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信、自然的举止;激发学生的职业自豪感。
由于本课是一堂作品表达练习前的能力准备课,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使用自然、流畅、优美的体态语,表达儿童作品的能力”。
而要培养这种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敢于表达和展示。
所以“培养学生自信、自然的举止”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和关键。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充分考虑本课以练为主的课程特点和学生不善表达的实际情况后,我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主要突出一个“活”字。
力求教学方法灵活、课堂形式活跃、学生状态活泼。
因此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游戏激趣、分组教学三种教学方法。
体态语言的运用有哪些原则答:原则有:(1)适切 (2)一致 3.随附 4.简括 5.稳重 6.上扬7.平衡 8.大小适度 9.自然亲切10.避免不良手势体态语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体态语在即兴发言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表达功能。
但是,它是完成表达任务的手段,而不是说话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对于领导者言语表达来说,体态语?没有独立价值。
而只有辅助价值,在谈话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
正是这种从属地位决定了体态语的设计和运用必须由表达的内容、情绪、对象等因素的特点来决定,所以,体态语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服从内容表达的需要服从内容表达的需要是体态语设计的根本宗旨。
英国历史上有个叫雷布斯的政治家,他在伦敦作《关于劳工问题》的演说时,中途突然停了下来,取出怀表,站在那里静静地望着听众足足有一分多钟。
听众都觉得奇怪:怎么回事?难道忘了说辞?就在大家猜疑之际,他突然大声说道:“诸位,方才大家都感到局促不安的72秒钟的时间,就是一个普通工人砌一块砖头所需要的时间。
”大家恍然大悟。
雷布斯的中途停顿动作的设计,既新颖别致,又生动深刻地表达了他在“劳工问题”上的思想和见解。
?2.服从情绪表现的需要?任何表情动作都是人的内在情绪和感情的体现。
体态语的设计必须顺应感情的需要、服从情绪的支配,该哭则哭,该笑则笑,该怒则怒,该怨则怨,所有动作需随着说话情感的起伏自然而然地发出,不要故作姿态、装模作样。
?3.服从对象、场合的需要?无论表情、动作、姿态、衣饰都需考虑要适应特定的对象和场合。
参加外事活动和节假日去公园时的衣着打扮与神态是有区别的。
参加喜庆活动与参加悼念活动时的举止、仪态也显然应该不同。
4.服从审美的需要体态动作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器官,美则令人悦目赏心,丑则令人反感厌恶。
因而无论何时何地,坐卧立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要注意造型美,以适应人们审美的心理。
一般来说,男尚阳刚,女尚温柔。
在设计体态动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体现出性别特征和个性特征。
第五节体态语与界限距离长期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只强调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然而,对于非语言(主要是体态语)交流的手段则不太重视。
根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语言来传递的。
可见,体态实际交际中的重要地位。
体态语言即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姿态、外表修饰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意的一种交流手段。
体态语不仅能代替语言交际功能,而且能扩大交流范围,表现或掩饰内心情感,丰富语言,使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形象,更明了。
体态语在说话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表达功能。
但是,它毕竟只是完成表达任务的手段,而不是说话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对于口才来说,体态语并没有独立价值,而只有辅助价值,在谈话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
正是这种从属地位决定了体态语的设计和运用必须由表达的内容、情绪、对象等因素的特点来决定。
体态语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要服从内容表达的需要。
这是体态语设计的根本宗旨。
美国历史上有个叫雷布斯的政治家,他在伦敦作《关于劳工问题》的演说时,中途突然停了下来,取出怀表,站在那里望着听众足足有一分多钟。
听众都觉得奇怪:怎么回事?难道忘了说辞?就在大家猜疑之际,他突然大声说道:“诸位,方才大家都感到局促不安的72秒钟的时间,就是一个普通工人砌一块砖头所需要的时间。
”大家恍然大悟。
雷布斯的中途停顿动作的设计,既新颖别致,又生动深刻地表达了他在“劳工问题”上的思想和见解。
二要服从情绪表现的需要。
任何表情动作都是人的内在情绪和感情的体现。
体态语的设计必须合着感情的脉搏,服从情绪的支配,该哭则哭,该笑则笑,该怒则怒,该怨则怨,所有动作须随着说话情感的起伏自然而然地发出,切不可故作姿态,装模作样。
三要服从对象、场合的需要。
无论表情、动作、姿态、衣饰都须考虑和适应特定的对象和场合。
跟情人约会与会见同事时的衣着打扮和神态应该是有区别的;参加喜庆活动与参加悼念活动时的举止、仪态也应该不同。
非言语交际1.非言语交际的特点:非语言交际不包括语言,而是包括了各种非语言的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具有互动性,涉及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的编码和解码过程;非语言交际是在特定情景中产生的,与语境有密切的关系;非语言交际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
2.非语言交际的主要种类:(1)体态语(body language),又称为身体语言。
包括外貌服饰、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势、姿势、身体接触等。
(2)副语言(paralanguage),又称为伴随语言。
指的是伴随语言发出的没有固定语义的声音,包括音高、音量、语素、话轮转换等。
(3)时间观念(chronemics),又称为时间学。
指的是人们如何对待和使用非正式的时间,例如人们对准时、预约、计划性、最后期限等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式等。
(4)空间利用(proxemics),又称为距离学。
包括个人空间、人体距离、座位安排、家具排列等方面。
3.非语言交际的特点:(1)非语言行为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
如:中国人习惯大嗓门说话,但外国人会以为中国人在吵架。
(2)非语言行为具有文化规约性。
如:西方文化耸肩表示“我不知道”或者“无可奈何”的意思,但在亚洲文化这个动作很少见,也没什么特殊意义;中国长辈会摸孩子头来表示喜爱和鼓励,而在泰国等佛教国家这是一种冒犯。
(3)非语言行为受到语境制约。
如:西方人见面喜欢拥抱和亲吻面颊,但是男性和男性之间的亲吻却是禁忌。
西方文化强调准时,与工作相关的正式约会如果迟到是很不礼貌的事情,但是社交聚会时的迟到却是容易接受的。
(4)非语言行为具有模糊性。
如:来自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谈判时,如果一方保持沉默,另一方是很难理解这种沉默是表示赞同,还是表示反对或拒绝的。
4.非语言交际的三种主要功能:(1)传达真实的内在感情当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同时发生的时候,语言行为表达的是内容,而非语言行为表达的是态度和与别人的关系。
(2)营造交际印象(3)进行会话管理5.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的关系: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两种主要渠道。
第二节教学体态语技能一、教学体态语的涵义和特征我们把在人际交流中能够传递特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称为体态语言,它是人类除言语行为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信息传输渠道。
所谓教学体态语,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来传递教学信息、表达情感态度的一种无声教学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人说出来的话,不单是靠它的内容来激发对方的思想和感情,这里有交谈者一副兴致勃勃的面孔,有一双一忽儿在科学的丰功伟绩面前燃烧着赞美的火花,一忽儿又好象在怀疑所作结论的正确性而眯缝起来的眼睛,有表情,还有手势……”教师恰当地运用体态语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具体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有时还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师的体态语言,与人们日常使用的体态语言相比较,又有其独特之处:(一)有意性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使用的体态语言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
例如见了熟人,面部会很习惯地、随意地露出笑容以示好感;与人交谈打手势,也是随随便便,无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准备。
而教师则不然。
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位于众多学生视线的焦点处,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从而给教学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因此教师对自己的体态语言应该时刻加以注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意性”。
有人曾进行过这样一项简单的实验:选取某中学两位青年教师(A、B),他们学历相当,教学能力不相上下。
给每人一份同样内容的文章,要求两人能熟记背诵,只是单独通知A教师准备讲演。
两天以后,从师范大学中文系四年级中随机抽取30名学生,分成C、D两组分别听A 和B的讲演。
A因为事先做了准备,因此讲演时体态调控从容,和谐自然,而且为了配合演讲还特别设计了几个恰切的手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B虽然对演讲内容了如指掌.但因未做体态语言方面的准备,演讲中缺少手势配合,单调呆板,而且出现了一些消极体态语,如翻眼看天花板等,引得学生哧哧发笑。
体态语:体态语又叫“人体语言”、“动作语言”、“无声语言”、“行为语言”等,它是用表情、手势、眼色、姿态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辅助工具,是一种“伴随语言”。
根据体态语的成因分:本能体态语和习得体态语。
所谓本能体态语是指人体部位的自然行为反映,为各民族人们所共有。
习得体态是一个人所生活的文化环境获得的一套约定俗成的体态语。
心情展示势:心情展示势是指能够反映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的身体态势。
符号势:符号势即指在人际沟通中用来传递、明确信息,并能被所理解的、有固定含义的体态语。
它为一个文化群或亚文化群中的大多数人或所有的人所共知根据体态的表达功能可分为:符号势图解势调节势心情展示势适应势体态语特点:伴随性真实性跨文化性情境性差异性可调整性时代感态语言体的差异性:体态语言的差异性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源自文化上的差异、语言上的差异、生活环境及行为习惯上的差异等,正式这些差异交互或共同发生作用,造成了人类体态语言在表达功能上出现了地区性或民族性区别。
如中国古代见面时的礼仪体态语是作揖,现在是握手;欧美人则除了握手外更多的是拥抱和接吻。
欧洲人用耸肩表示遗憾和惊奇,日本人以微笑表示抱歉,中国人则以拍肩表示鼓励或关心等。
主持人体态语的运用原则:1、整体和谐2、自然得体3、个性魅力4、注重效果1、整体和谐(1)体态语应与有声语言的表达相配合相呼应。
(2)体态语应与内心情感的色彩和分寸和谐一致。
(3)体态语应与栏目特色和谐。
体态语应与栏目特色和谐:不同的栏目有不同的宗旨、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对象还有不同的录制环境,而观众在收看不同的栏目时自然会有不同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标准,面对这些不同,主持人的体态语也应随之有所调节和选择。
少儿栏目:针对少儿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稳定的特点,主持人的体态语动态性强,走位变化多,动作较为夸张、手势多、幅度大。
新闻评论类:风格较为严肃郑重,主持人的体态语也应举有端庄沉稳的特点,动作少而有力。
简述体态语的类别体态语是指通过身体姿势、动作和面部表情等方式来传达信息和意义的一种非语言交际形式。
在人际交往中,体态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交流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并且增强双方之间的沟通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体态语的类别。
一、手势类手势类是指通过手部动作来传递信息和意义的一种体态语。
手势类可以分为两大类:手指动作和手掌动作。
1. 手指动作手指动作主要是通过手指的运动来表达不同的含义,例如:(1)竖起大拇指表示“好”或“赞”;(2)食指放在嘴边表示“安静”或“保密”;(3)食指与中指并拢表示“OK”;(4)小拇指翘起表示“小心”。
2. 手掌动作手掌动作主要是通过手掌的运动来表达不同的含义,例如:(1)握拳表示愤怒或不满;(2)张开双臂表示欢迎或拥抱;(3)摊开双手表示无所谓或放弃;(4)手指交叉表示紧张或不安。
二、面部表情类面部表情类是指通过脸部肌肉的运动来传递信息和意义的一种体态语。
面部表情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微笑微笑是最常见的一种面部表情,它可以表示友好、喜悦、感激等正面的情感。
2.皱眉皱眉是一种负面的面部表情,它通常表示不满、担忧或疑虑等负面情绪。
3.眨眼眨眼通常表示暗示、调侃或者是在传递秘密等信息时使用。
4.咬牙切齿咬牙切齿是一种愤怒的面部表情,通常表示对某件事情非常不满或者愤怒。
三、身体姿势类身体姿势类是指通过身体的姿势来传递信息和意义的一种体态语。
身体姿势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站立姿势站立姿势通常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例如:挺胸抬头表示自信;低头弯腰则表示谦虚。
2.坐姿姿势坐姿姿势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例如:双手交叉表示紧张或者不安;身体向后倾表示自信或者放松。
3.走路姿势走路姿势是一种比较难以控制的体态语,但是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情绪状态。
例如:快步走表示紧张或者急切;慢步走则表示放松或者无所谓。
四、肢体动作类肢体动作类是指通过身体的肢体动作来传递信息和意义的一种体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