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管理进一步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

  • 格式:pdf
  • 大小:11.65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进一步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和市、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行动要求,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不断加强和创新“枢纽型”社会组织各项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以《中

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

为指导,全面推进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建设,以深化改

革为动力,以发挥作用为目的,以加强党建为保障,密切联系通

州工作实际,不断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制和机制,充

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政治上的“桥梁纽带”作用、业务上

的“龙头”带动作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的平台作用。

(二)工作目标。按照北京市提出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六有”工作要求(有领导责任制、有职能部门、有工作制度、有党

组织和党的工作广泛覆盖、有管理和服务体系广泛、有业务和活动品牌项目)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对本领域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管理;建立健全“枢纽型”社会组织各项管理体制和工作

机制;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实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和创新“枢纽型”社会组织支持措施。形成与

通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模式,充分

发挥社会组织在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对本领域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管理

(三)认真开展新申办社会组织的业务初审工作。“枢纽型”社会组织对本领域新申请成立的社会组织,要认真了解分析,对符合成立条件的,承担业务主管单位职责,负责登记前的业务审查;对不具备成立条件的,向申办方说明理由,并做好协调工作。

(四)加大对直接主管的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掌握直管社会组织变动情况,完善基本信息数据库;依法履行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对工作职责行使不到位和出现漏洞的,提出整改措施和意见;对直管社会组织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考核中不符合要求的,提出针对性意见,有计划地促其改造提升。

(五)积极与所分管社会组织建立联系机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举办活动、开展业务指导、提供支持等方式,积极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与目前仍由行政部门管理的分管社会组织建立日

常工作联系,使其有效掌握分管社会组织的人员构成、会员分布、党组织和党员基本情况、工作开展等基本信息。

(六)加强对本领域“草根”组织服务和引导。各“枢纽型”社会组织结合“草根”组织的特点和本领域的具体情况,建立基

础信息库,掌握底数和基本情况;加强引导和服务,促进符合条

件的“草根”组织进行登记注册,取得法人主体资格;有条件的

“枢纽型”社会组织可尝试采取“备案制”等形式,与相关“草

根”组织建立固定联系和长效机制。

三、建立健全“枢纽型”社会组织相关管理体制

(七)健全工作责任制。要把本领域社会组织工作列入重要

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明确主

管领导、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制定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要常

态化推进工作,一般应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及时研究、

解决社会组织工作中的问题。

(八)建立组织机构。各“枢纽型”社会组织根据单位情况

和实际工作需求,落实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管理社会组织数量较少的,可利用本单位原有机构和编制,内部调剂、整合,指

定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负责社会组织工作;管理社会组织数量较多的,本单位原有机构和编制承担有困难,可根据实际工作量,

通过政府购买“社工岗位”从事社会组织服务工作。

四、建立健全“枢纽型”社会组织相关工作机制

(九)制定本领域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对本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目标、方向、标准、重点领域、支持办法等提出针对性意见,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领域社会组织的实际特点,研究、细化相关准入标准,制定明确的业务审查办法,

为社会组织申办方提供服务。

(十)建立秘书长工作例会制度。秘书长工作例会是“枢纽型”社会组织在日常工作的有效运行平台,原则上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社会组织秘书长或相关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例会,围绕社会组织业务和党建工作,通报情况、部署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问题。要把秘书长工作例会作为日常工作中维持“纽带”关系、发挥引

领作用的基本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内容、提高工作实效。

(十一)建立日常指导监督制度。按照国家和区有关部门制

订的社会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办法,结合本领域社会组织的实际特点加以细化并贯彻落实。按照“事前服务指导、事中参与管理、

事后跟踪考评”的要求,对本领域社会组织相关工作进行日常指

导监督。

(十二)建立项目引导服务制度。以项目运作为主,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暨社会有关方面的日常联系与政策衔接,为所管理和联系的社会组织提供咨询服务,逐步在本领域建立起政府购买社会组织项目服务运行机制。

(十三)建立健全信息工作制度。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本领域社会组织发展动态,通过信息传递加强与社会建设、民政等部门的工作联系;并充分利用门户网站等信息化资源,完善对社会组织的信息服务。

(十四)建立人才引进和培训制度。“枢纽型”社会组织要着眼于社会组织发展实际,积极创造条件,为社会组织引进专业人才,制订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培训计划,为社会组织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业务培训。

五、努力实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十五)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党组织。按照“党的建设与业务建设一起抓”的要求,“枢纽型”社会组织要扎实开展所属社会

组织党建工作,通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引领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全覆盖。

(十六)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枢纽型”社会组织要逐步推进“3+1”党建工作模式,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