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10
八年级语文试卷- 1 -(共6页)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6页,有三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中性(签字)笔作答。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古诗文默写(12分)
(1)微君之故, ?(《诗经·邶风·式微》)
(2)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5)挑兮达兮, 。一日不见, !(《诗经·郑风·子衿》)
(6)《蒹葭》中用露珠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刻画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意境的句子是: , , , 。
(7)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在武汉一起工作数月,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临别之际,他们可借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来安慰彼此,表达诚挚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的界限。
2.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4分)
自然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古代农yàn( )包含的物候知识,指导了农业的生产;不同地域发现的恐龙化石,说明了大陆在漂.( )移;山麓.( )林间隐现的岩石,记载了时间的zōng( )迹。以求实严谨的精神研究自然万象,我们可以与真理更接近。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漂.移( ) 山麓.(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农yàn( ) zōng( )迹
3.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艳阳高照,漫步青红市井街,恍惚间,似曾在此地枕曲藉糟,这是记忆中的福州老味道。
②灯火阑珊,枕水而眠。海丝度假酒店,领衔千间民宿,带你体味别样的榕城旅居生活。
③清风拂晓,走进城门楼,美轮美奂的传统建筑空间与惊艳的古风舞蹈相映成趣,带你穿越时空。
④华灯初上,闽越水镇换上幻彩霓裳,城门楼“海丝福秀”实景演艺大放异彩。
⑤闽越水镇,在一日中为你展开丝路水乡的唯美景致。
A.①④②③⑤ B. ⑤①③④② C. ⑤③①②④ D. ⑤③①④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武汉发生疫情以来,全国人民鼎力相助,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向武汉。
B.疫情面前,请广大市民注意防护,不要恐慌,切忌不要造谣传谣。
C.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的战斗从多条战线展开,其中之一就是“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D.通过这次疫情,让我们知道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八年级语文试卷- 2 -(共6页)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关雎》,完成5—6题。(6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诗的第一章先用起兴开篇,描写水鸟情谊深挚,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
B.《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表现诗中男子悠闲自得地思念淑女,翻来覆去地追求她。
D.诗的第三章写小伙子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其中“琴瑟”与“钟鼓”并非实写。
6.这首诗四次出现“窈窕淑女……”,三次出现“参差荇菜,左右……之”,这是什么艺术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7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东南山水,余杭郡①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②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③,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④,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⑤又潺湲⑥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白居易《冷泉亭记》节选)
【注释】:①余杭郡:杭州。②撮,聚集。③渟渟:水流停滞而聚积。④蠲(juān)烦析酲(chéng):消除烦闷、解除困乏。⑤矧(shěn):况且。⑥潺湲(chányuán)):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可.百许头 ( ) (2)皆.若空游 ( )
(3)吾爱.其泉渟渟( ) (4)见辄.除去 ( )
8.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B. 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C. 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D. 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八年级语文试卷- 3 -(共6页)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译文:
(2)山树为盖,岩石为屏。
译文:
10.下列对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语言上,自由灵活,整散句相糅合、句式长短交错,读起来极富音乐的美感。
B.甲文第二段写游鱼,由面到点,由景到情。写游鱼的情态,动静结合,以游鱼之“乐”比衬人的心情。
C.甲文首段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乙文首段层层铺叙,由近及远,由大及小,最终将镜头聚焦在冷泉亭上。
D.甲文含蓄抒发了作者被贬之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心情;乙文抒发了对冷泉亭的赞美之情,阐发了山水佳境有益身心、陶冶性情的美育作用。
11.甲乙两文都写出水 的特点,从描写角度看,甲文采用
,乙文采用
。(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口罩,为呼吸道设防
赵致真
①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全民战争中,“人自为战”最基本、最廉价、最有效的武器,莫过于口罩了。
②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病人的飞沫。飞沫的来源是咳嗽和喷嚏。
③咳嗽是一种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能把肺中的空气压缩为1米多长的喷射流,携带着3000多个细小液滴,以20多米每秒的速度冲开声门,脱口而出。喷嚏则更糟糕,这是一种几乎调动了上半身众多肌群的爆发性痉挛,连极其衰弱的人也能打出强大的喷嚏,每次将4万个细小的液滴,以超过12级飓风的速度猛烈喷涌而出。
④飞沫的直径一般..小于100微米。飞沫携带着数以亿计的病毒在空气中悬浮、飘散、游荡,远达10余米,长达数小时。不仅咳嗽和喷嚏,从高声喧哗到日常呼吸,都能产生飞沫。
⑤如何为我们不设防的呼吸道站岗放哨?如何切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链?从“口罩”成为热搜关键词,显示出全社会共同的焦虑和急切的呼唤。
⑥市场上的口罩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在紧急情况下,无论哪一种口罩也“聊胜于无”,但并非都是预防疫情的合格之选。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两款主流口罩吧。N95,新型冠状病毒的平均直径为0.1微米,正好在N95口罩“关照”之下。N95口罩能成功地“御敌于国门之外”,佩戴要求正确规范的方法。对于暴露在病毒环境下以及密切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来说,N95口罩是久经考验的“忠诚卫士”。N95口罩虽然高效可靠,却并非所有人在所有时刻都适合佩戴。另一款“主力”口罩是成本低、舒适性强、普及程度高的医用外科口罩。对于公共场所的日常防御,外科口罩应该足够了。除了呼吸顺畅、廉价轻便的好处外,我们还应该把N95口罩留给真正需要它的人。
⑦正确的佩戴是医用外科口罩发挥效能的关键。洗净双手,捏住左右系带挂在耳上,让口罩深色一面朝外,带有铝条鼻夹的一边朝上。用两手食指将鼻夹按压到位,拉伸底部盖住下巴,半张脸就在口罩的防护之下了。
⑧随着我们的呼吸,大量尘埃、飞沫和微生物会附着与嵌合在纤维中,口罩就成了藏污纳八年级语文试卷- 4 -(共6页) 垢之所,因此必须及时更换。医用外科口罩的使用时间一般为4小时,然后弃旧易新。换下的口罩切忌随手乱丢,应喷洒酒精消毒后再投进专用或有害垃圾桶。几乎任何一种防疫指南都不提倡口罩的重复使用,但在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在日常环境下使用时间较短且未曾污损的口罩,应该允许重复使用,最好经过日晒、臭氧或紫外线消毒。
(摘自《百科知识》2020年第8期,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病人的咳嗽和喷嚏,甚至高声喧哗和日常呼吸进行传播。
B.N95口罩虽然高效可靠,却并非所有人在所有时刻都适合佩戴。对于公共场所的日常防御,外科口罩应该足够了。
C.口罩不提倡重复使用,所以为了预防冠状病毒,我们使用4小时后就必须弃旧易新。
D.虽然“聊胜于无”,但并非所有口罩都是预防疫情的合格之选。
13.第②段划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4.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结合文章,概括“如何为我们不设防的呼吸道站岗放哨”。(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
母亲的槐花蒸饭
程银子
①槐花是一种纯绿色食物,槐花蒸饭更是一种美食,美食是让人一看就想吃的美味。
②在我背馍上学的童年,有幸享用了这种绿色美味,不过那不是特意追求绿色食物,也不是贪吃美味,恰恰是饥饿迫使母亲不做槐花蒸饭不行,我不吃槐花蒸饭就得饿肚子的情形,饥饿造就我享用这种绵长的香味,并无法选择和挑剔。
③春暖花开,槐叶露芽,母亲望眼欲穿,天天盼着槐花开。终于,槐花开了,琼花玉叶,含羞待放,一朵朵,一串串,临风飘动,清香弥漫,令人陶醉!那时候,母亲常以我家门前有这棵旺盛的槐树为荣,因为方圆十里只此一棵大槐花树。每逢花开,白茫茫一片,站在树下看,树上挂满花絮,好像一串串诱人的白葡萄,一阵微风吹拂,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扑鼻而来,我禁不住深深地呼吸着,真想把这淡淡的槐花香气全吸进腹中。
④母亲先是用带勾的长竹杆勾摘最下边枝丫上的槐花,拿回家用清水洗净,控干水分,取少许食用油把槐花拌匀,撒上面粉,使槐花表面均匀裹着面粉,用双手抖起来拌,拌好放进锅里蒸熟,再拌上蒜泥、香油、葱花或韭菜。没有麦面粉时,她只有在槐花里拌些玉米糁或玉米面,调些山椒粉、野葱苗或野蒜苗,揭开锅盖,还真香气扑鼻,回味无穷。
⑤那年月,粮食不足,蔬菜短缺,那散放着浓浓香气的槐花蒸饭,当然令人垂涎。家里有客人时,母亲便特意往槐花里多拌进些白麦面和猪板油,吃起来软绵和味,口感别样。拌玉米糁或玉米面的槐花蒸饭,也大为不同。多少年来,母亲就擅长做槐花蒸饭。她做得很从容,湿干生熟恰到好处,左邻右舍常常为母亲的槐花蒸饭所折服。渐渐的母亲摘不到方便的槐花了,就由父亲上树去勾摘。
⑥其实槐花也能生吃,听父亲说,在我12岁那年,村里闹灾荒,父亲勾摘完了树上所有的槐花后,还掐摘了树上的鲜嫩槐叶,用嫩叶拌玉米糁蒸熟,唤来周围几户饥饿的人们,让他们大饱口福。母亲不忍看到邻居们饥饿的样子,常常还把自己晒干的槐花拿给他们享用。邻居刘二叔捋下槐树上所有的老槐叶和椿树叶晒干粉碎,掺入部分米面,裹腹充饥,那是常事。
⑦一日,父亲的老战友梅娄元不远几百里来到巴山深处寻找山里美食,连日来,他一路奔波,专门来到我家。听父亲说人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美食家,家里没有好吃的招待客人,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