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管道置换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10
燃气管道置换新建燃气管投入使用,要将燃气输入管道内,并将管内空气排出去。
燃气管道内将出现混合气体,所以对新建管道内混合气体的置换必须在严密的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前提下方可进行。
一、置换方法1.间接置换法是用惰性气体(常用氮气)先将管内空气置换,然后再输入燃气置换。
优点是安全可靠;缺点是费用高昂、顺序繁多,用气量大时很难供应,故一般很少采纳。
2.直接置换法是用燃气输入新建管道内直接置换管内空气。
操作方便、迅速,在新建管道与原有燃气管道连通后,即可利用燃气的工作压力直接排放管内空气,当置换到管道内燃气含量达到合格标准(取样合格)后,即可正式投产使用。
由于在用燃气直接置换管道内空气的过程中,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随着燃气输入量增加其浓度可达到爆炸极限,此时,在常温及常压下碰到火种就会爆炸,所以这种方法不够安全。
鉴于施工条件限制和节约的原则,如果采用相应的安全措施,用直接置换法是一种既经济又快速的换气工艺。
长期施行证实,这种方法基本上是安全的,被广泛应用。
置换空气应坚持5m/s以下的速度,以防混合气体的管段中碰撞起的火花引起爆炸,直至管内燃气中含氧量小于2%。
通常要确定置换时的燃气压力。
燃气压力过低会增加换气时间,但如压力过高则燃气在管道内流速增加,管壁产生静电,同时,残留在管内的碎石、铁渣等硬块会随着高速气流在管道内滚动、碰撞,产生火花,为燃气爆炸创造条件。
因此,控制了混合气体流速,在燃气管道内就不会发生火花,也就不会发生燃气爆炸。
二、准备工作换气投产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安全、组织准备,编制置换投产方案,明确分工,分别落实。
置换投产方案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概况置换的工程内容与范围,方案编制依据(制定图、置换路线示意图,完工图)。
(二)置换准备工作1.完工的厂站、管线要经过检查,有完整、齐全的完工验收资料与验收手续,证实质量符合要求。
(1)阀门井检查核对阀门、放散管、仪表等,必须符合制定和质量要求。
阀门开关灵活,并将阀门调至规定状态。
煤气管道吹扫置换合格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煤气管道吹扫置换是指在新管道建设或者现有管道维护时,通过利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将管道内部的杂质、水分和油污等物质吹扫干净,以确保管道内部清洁干净,不会影响煤气的正常输送和使用。
煤气管道吹扫置换作为管道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合格标准对于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和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吹扫置换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吹扫置换范围。
根据管道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要求,确定吹扫置换的管段范围和区域,明确吹扫置换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2、准备吹扫置换设备。
提前准备好必要的吹扫置换设备,包括压缩空气或氮气供应系统、吹扫枪、吹扫软管、过滤器等设备,并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3、分析管道内部情况。
在进行吹扫置换前,需要对管道内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有无杂质、水分、油污等污染物,以及管道壁面有无腐蚀、结垢等问题。
4、确定吹扫置换方案。
根据管道内部情况和要求,制定合理的吹扫置换方案,包括吹扫压力、时间、次数等关键参数,确保吹扫置换的效果符合要求。
二、吹扫置换过程中的操作规范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在进行吹扫置换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确保吹扫置换的安全性和效果。
2、保证吹扫置换压力稳定。
在进行吹扫置换时,需要保证吹扫压力稳定,并且在合理范围内调整压力,避免对管道造成过大的冲击。
3、注意吹扫置换速度。
吹扫置换的速度应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以确保吹扫置换的效果和效率。
4、记录吹扫置换数据。
在吹扫置换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关键参数和数据,包括吹扫压力、时间、次数等,以便后续评估和分析。
三、吹扫置换结束后的检查和评估2、进行吹扫置换效果评估。
根据吹扫置换前的目的和要求,对吹扫置换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清洁度、干燥度等指标符合要求。
3、制定管道保护措施。
根据吹扫置换后的情况和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管道保护措施,避免管道内部再次受到污染和腐蚀。
煤气管道吹扫置换是管道工程中重要的环节,其合格标准直接关系到管道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
煤气管道吹扫置换方案兰州奥福130t/h煤气锅炉转炉煤气置换方案一、概述本锅炉为单锅筒、全模式壁、前吊后支式、‘H’型布置结构,锅筒、水管系统、过热器全部悬吊于钢架的顶板上,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尾部受热面则支在尾部钢架上,形成尾部竖井烟道。
锅炉燃用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点火用焦炉煤气,水循环为自然循环;半露天布置,设计地震裂度为7度。
蒸气温度的控制方式为给水喷水减温。
二、转炉煤气从1#阀台引到2#阀台的吹扫置换1、转炉煤气的置换:1.1接到指令后,向榆钢煤气调度申请送转炉煤气;1.2检查转炉煤气管道上人孔或手孔是否关闭,转炉煤气管道排水器等管道完好,转炉煤气平台及管道无检修或其他施工人员;1.3打开2#阀台转炉煤气电动蝶阀前放散阀门,连接1#阀台氮气至转炉煤气管道的连接管;1.4微开1#阀台氮气阀门,开始吹扫20-30分钟,氮气不能全开,听到声音即可,吹扫合格后关闭氮气阀门并断开氮气阀门与转炉管道的连接;1.5打开1#阀台转炉煤气管道上的盲板阀再打开1#平台电动蝶阀进行转炉煤气置换;1.6转炉煤气置换10-15分钟后在2#阀台取样做爆发试验,爆发试验合格后关闭2#阀台转炉煤气电动蝶阀前一、二次放散阀。
三、转炉煤气从2#阀台引到锅炉四角管道吹扫置换1、转炉煤气的置换:1.1接到指令后,检查2#转炉煤气平台转炉煤气盲板、电动蝶阀是否在关闭状态;1.2开启2#平台转炉煤气总管路调节阀,打开两个分支管路的快切阀门及锅炉四角上、下层支管路的电动调节阀和手动蝶阀;1.3打开转炉煤气四角上、下层支管路的放散阀门;1.4连接2#阀台盲板后的氮气管与转炉煤气管道之间的硬连接,打开氮气管道阀门进行转炉煤气管道的氮气吹扫,吹扫15--20分钟,吹扫合格后,关闭氮气阀门并断开氮气与转炉煤气管道的硬连接。
1.5检查确认氮气吹扫合格后,打开转炉煤气总管道的盲板阀、电动蝶阀,进行转炉煤气置换;1.6转炉煤气置换15分钟后分别在锅炉四角做爆发试验,爆发试验合格后关闭四角转炉煤气放散阀门,置换完毕;1.7关闭四角转炉煤气手动蝶阀,防止阀门内漏煤气进入炉膛。
化产一车间焦炉煤气管道改造置换方案(一)、置换示意图:
说明:
1、置换方法采用先置换一二期煤气连通管;再置换粗苯至回炉煤气管道;
2、一二期煤气连通管置换,接入氮气位置为掺混站,取样部位为脱硫塔后DN800阀
门顶部放散;取样合格后关闭放散阀门继续置换。
3、粗苯至回炉煤气管道置换,接入氮气位置为电捕焦油器氮气管道,依次取样部位为
脱硫塔后取样管、管式炉放水管道。
4、置换过程中气体通过中心放散进行排放。
5、置换合格标准,管道气中煤气含量小于0.2%方为合格。
(二)、置换步骤:
1.打开中心放散旁路阀门,对管道中气体进行排放。
2.在掺混站现有盲板后吹扫管处接入氮气吹扫管,用氮气对一二期煤
气连通管道进行置换。
3.置换半小时后,在脱硫塔后DN800阀门顶部放散,进行取样分析。
4.取样合格后,关闭脱硫塔后DN800阀门顶部放散。
5.将硫铵、粗苯、脱硫煤气交通阀、电捕焦油器后煤气阀门、鼓风机
前后煤气阀门打开;电捕焦油器前煤气阀门、硫铵区域塔器放散阀门、粗苯区域塔器放散阀门、进出脱硫塔煤气阀门关闭。
6.打开电捕焦油器顶部氮气阀门,用氮气对化产区域主煤气管道进行
置换。
7.置换半小时后,通过脱硫塔后取样管进行取样分析。
8.取样合格后,关闭取样阀门。
9.打开管式炉煤气阀门,用氮气将至管式炉回炉煤气管道进行置换。
10.置换半小时后,打开管式炉煤气管道放水阀门,进行取样分析。
11.分析合格后,关闭所有氮气阀门,停止氮气吹扫、置换。
12.开启各取样点阀门,取样前气体排放时间不得小于10分钟。
- 1 -。
煤气置换方案煤气的置换又叫吹扫,就是气体调换。
送煤气时把原来煤气管道、设备内部的空气置换为煤气,停煤气时把内部的煤气置换为空气。
为了安全,我公司采用两步分段置换。
送煤气置换法:第一段:焦化厂煤气总门-----电厂煤气总门MQ01前主煤气管道(采用氮气置换)。
两路分开进行。
1.确认煤气系统所有阀门都是关闭状态。
2.打开JF1。
打开F01取样阀充入氮气。
3.当JF1冒出氮气化验合格后,可以关闭JF1。
停止充入氮气。
关闭F01取样阀。
4.缓慢打开焦化厂煤气总门,打开F01。
5.当F01冒出煤气时,打开F01取样阀进行煤气取样化验。
连续三次化验合格时,置换合格。
关闭F01。
(也可以取样做防爆试验,连续三次合格时,置换合格。
)第二段:电厂煤气总门MQ01后-----煤气风机------大水封(采用蒸汽置换)1. 确认煤气系统所有阀门都是关闭状态。
大水封充满水。
2.当蒸汽压力达到0.1---0.2Mpa时,打开F03。
打开C03充入蒸汽。
(F08不打开)3.当F03冒出蒸汽,打开MQ03,打开F04。
关闭FO3。
4.打开MQ05,打开F05,关闭F04。
5.打开MQ06、MQ07,打开F06、F07,关闭F05。
6.打开MQ08、F08。
关闭F06、F07。
7.打开MQ04、C04。
8.打开F10。
关闭F08。
9.当F10冒出蒸汽并且管壁温度明显升高时,关闭F10,关闭C03、C04,停止蒸汽。
10.缓慢打开电厂煤气总门MQ01、电厂煤气总门MQ02,打开F10。
11.当F10冒出煤气时,打开F10取样阀进行煤气取样化验。
连续三次化验合格时,置换合格。
关闭F10。
(也可以取样做防爆试验,连续三次合格时,置换合格。
)注:为控制煤气压力用F09来调节。
F09打开时,煤气必须点燃。
太原华润煤业有限公司炼焦三车间4#焦炉地下室煤气管道更换工程施工方案二○一三年一月二十三日一、工程概况我公司炼焦三车间4#焦炉地下室煤气管道处于一级危险区,施工任务紧、难度大、施工安全要求极高,受现场各方面条件限制,施工难度远远超过正常施工范围,又处在有害环境,且施工与生产同时进行,为不影响生产正常运行,在最短时间内把煤气管道更换完毕,接通煤气,针对该项工程的特殊性,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二、施工顺序准备工作→预制管道与短管→新管道除锈、刷油→二次搬运至地下室→旧煤气管道蒸汽吹扫、置换→煤气管道流量孔板处加装盲板→旧管道上法兰螺栓拆除→旧管道分段拆除→新管道分段安装→煤气分支短管的开孔及安装→新管道对接贯通→吹扫试压→安装防爆阀和排净口法兰→拆除煤气管道流量孔板处盲板→新煤气管防腐→投入使用→旧管道搬运→现场清理三、施工步骤(一)前期准备工作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端台与见台安装两套具备防过载和漏电保护的配电箱,用来连接六台电焊机、两套排风系统、四套照明系统。
2、预制全部需要更换的管道及短管,并且一端的法兰焊接好,把要拆除法兰螺栓处的焦油清理干净,具备拆除条件。
3、人工用倒链把管道分段搬运到焦炉地下室,并与原煤气管道平行摆放好。
因地下室柱子多,间距小,整根管子无法运进去,主管只能分成3-4米长的小段运至安装位置,再进行对焊,在不影响生产过程的情况下分段预制。
4、消防器材的配置:准备六台手推式和六台手提式泡沫灭火器,再准备一些桶装河沙、水、棉纱和棉被。
5、应急抢救设备的配置:准备防毒面具8套,医用氧气袋6个。
6、排风装置的安装:在地下室中部安装两套大功率的轴流风机进行通风,配套抽风桶分别通过窗户引向机焦两侧室外,再安装4台可移动小功率轴流风机,并打开两侧过道处窗户保证室内外通风顺畅。
7、气割机具的配置:焦炉机侧室外依次摆放8套气割装置(氧气瓶与乙炔瓶),使用气带与室内的割枪相连。
8、六套自制吊具的安放就位:用钢丝绳和倒链分别把要拆除的管道提前捆绑好,防止交换旋塞处法兰螺栓拆除后蒸汽泄漏和拆卸的安全可靠。
煤气管网送气置换方案钢铁公司高炉休风或检修煤气设备、管网时,要用氮气将煤气系统的残余煤气吹扫干净。
为了安全有序的完成此项工作,作业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煤气管网送气置换程序及技术要求:一、对煤气系统设备、设施的技术要求1、钢铁公司所有煤气系统都要设置氮气吹扫装置,正常生产时,要把吹扫口的氮气管与煤气系统可靠断开。
防止煤气窜入氮气管道等非煤气系统,发生事故,吹扫煤气时再可靠连接。
2、所有独立的煤气系统除要设有氮气吹扫口外,在其最高处要设有相应的放散阀。
3、所有的吹扫口、放散口、各种阀门处要设有足够宽大的工作平台与便于操作人员上下的斜梯。
4、吹扫氮气压力要求大于500kpa。
二、对煤气驱赶组织机构与人员的要求1、在吹扫煤气前,要成立以生产副总为领导的指挥组,统一组织,有序进行。
2、吹扫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且要配备煤气报警器、安全带、空气呼吸器等,并要求正确使用。
3、操作时要设专人监护,站在上风侧。
4、操作区域禁止吸烟和有明火。
三、煤气驱赶的具体操作1、高炉休风后,在打开炉顶、重力、除尘等处的煤气放散阀后,要立即连接该处的氮气吹扫管,并打开氮气吹扫相应系统,以防止煤气着火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在没有确认煤气安全和得到操作指令时,不得停吹氮气。
2、高炉正常生产时,某局部煤气系统要检修时,要用盲板阀可靠切断与主煤气管的连接。
再打开放散阀,打开吹扫氮气,吹扫残余煤气。
3、如要对某煤气系统动火时,要始终不停止供氮气,且要在动火前做气体分析。
要求检修的设备内,CO含量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取得动火票,采取相关防范措施后方可动火。
4、如要进入某煤气系统工作时,在确认用氮气吹扫干净残余煤气,没有着火或爆炸危险后,用轴流风机把系统内置换为合格的空气后,经检验合格,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操作人员方可进入。
煤气置换程序:1、检修完毕,人员安全撤出后,由分管领导下达恢复送煤气命令。
2、操作人员在确认煤气系统处于正压后,方可关闭煤气放散阀,关闭吹扫氮气,并可靠的断开氮气与煤气系统,以防发生煤气倒窜或煤气系统内氮气含量超标,然后按煤气安全技术要求操作和使用煤气。
庭院、户内燃气管线置换通气制度一、首先在燃气管道和用气设备全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依据竣工资料和现场实际编定的置换方案,经主管副总、生产经营部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组织置换点火前,要求用气单位按下列项目作好置换点火准备工作:1、用气单位提前通知用户置换点火时家中留有成人。
2、利用各种手段广泛宣传安全用气,节约用气知识及用气管理的有关规定。
3、置换点火前____分钟须将置换点火区所有火源清除,并设置防火纠察人员,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置换区。
4、现场配备消防器材,医务救护车等。
5、用气单位必须成立临时置换点火协调小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工作。
三、置换点火前,通气人员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所需工具配带齐备;2、建立必要的通讯系统,联络畅通;3、工作人员职责分明,一切行动听从指挥;4、置换前,通气人员必须对要通气管道及附属设备(如阀门、调压器、放散管、压力表等)仔细检查,看是否联接完好,符合技术要求,并关闭所有阀门。
四、一切准备工作完毕后,进行置换点火工作,其步骤如下:1、首先缓慢打开庭院中压阀门。
2、在各调压箱前(调压柜)阀井进行放散,当用仪器测得该放散点含氧量低于____%时,此段中压置换完毕。
3、打开调压箱前阀门、调压箱进口阀门,在调压器测压嘴上进行放散,浓度达标后,调压箱置换完毕。
4、打开调压箱出口阀门,调节出口压力为2000-3000pa,在楼前管末端放散,浓度测得达标后,关闭放散点,楼前管置换完毕。
5、由专业人员打开入户总阀门,打开立管顶端丝堵用胶管将混合气体通向室外放散,打开表前阀、安全阀,用胶管将混合气体通向室外放散。
6、当户内燃气管道置换通气后闻到较浓的燃气味时,就可以由专业人员进行试点火,点火燃烧正常后,方可移交用户使用。
注意事项:1、置换前必须对要通气管道及附属设备进行仔细检查,保证联接完好。
2、放散人员必须站在上风口,并保证燃气污染区内无任何火种。
3、户内置换,必须用胶管把混合气体通向室外放散。
4#高炉外线煤气管道吹扫置换及送气安全监护方案
一、组织机构设置:
二、职责:
组长:全面负责吹扫置换及送气作业工作的审批、指挥和全面部署,现场监督安全工作。
副组长:负责吹扫置换及送气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工作和作业过程的安全监护工作。
成员:负责吹扫置换及送气作业安全措施的具体操作、实施。
三、具体监护内容
1、所有参与吹扫置换及送气作业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
2、上班前饮酒者禁止进入现场;在作业中禁止打闹或干其它有碍作业的行为;
3、煤气区域禁止吸烟,,严禁带明火进入现场,不得随意动火;
5、禁止堵塞消防通道、禁止挪用或损坏消防工具和设备;
6、作业现场专人监护,监护人禁止私自离开现场;
7、必须加强现场人员的安全管理,教育作业人员严格遵守相关专业法规、技术规程和标准及厂部相关安全规章制度,严禁违章作业。
8、对作业区域范围内进行隐患排查、并立即整改。
9、禁止私自移动、触摸、损坏作业区域内与作业内容无关的生产设备、阀门、手轮、开关、刀闸、按钮、电气仪表及安全装置。
10、应急处置:在涉及威胁人生安全时,作业现场负责人及以上人员均有权在第一时间下达停工、撤人命令并对应撤离而未撤离导致的一切后果负责。
1
2
3
4。
高炉定修煤气管道置换方案
高炉休风检修期间,对荒煤气管道更换眼镜阀,作业前管道内煤气需要置换吹扫完毕,置换时要求氮气气源充足,置换方案如下:
(1)、氮气置换煤气(约1.0小时)
1)、高炉休风后,操作人员关闭TRT进出口眼镜阀;
2)、高炉岗位人员确认炉顶放散打开,炉内点火;
3)、热风炉岗位操作人员,打开旋风除尘器顶部放散;
4)、确认上述操作到位后,打开荒煤气管道氮气置换点;
5)、通入氮气后每隔半时在旋风除尘器顶部放散检测口进行煤气取样检测CO浓度,CO≤24ppm视为合格;
6)、煤气检测合格后,继续对荒煤气管道进行吹扫降温,待温度降到50℃以下,关闭氮气置换点
7)、高炉荒煤气管道氮气置换完毕;
(2)、空气置换氮气(约0.5小时)
1)、确认荒煤气管道温度低于50℃后,打开荒煤气管道人孔,打开旋风除尘人孔,利用轴流风扇对管道通风;
2)、检测氧含量合格后(O2≥19.5%),进行管道、阀门拆装作业;
(3)氮气置换空气(约2h)
1)、待阀门更换施工完毕,封闭打开的人孔。
2)、打开氮气置换点进行置换。
3)、通入氮气后每隔半小时在旋风除尘器顶放散检测口进行取样检测O2浓度,O2≤1%视为合格;
4)、高炉荒煤气管道氮气置换空气完毕,具备引煤气条件。
严格安装流程、标准执行。
煤气管道置换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现场负责人:
目录
一、置换范围 (1)
二、置换目标 (1)
三、置换应具备条件 (1)
四、置换工作程序 (1)
五、置换前的准备及技术措施 (2)
六、置换实施 (4)
七、置换过程注意事项 (6)
八、安全技术措施 (7)
九、设备、材料一览表 (8)
一、置换范围
本方案置换范围为巨铭至宝舜ø730管道,止于宝舜调压柜进口阀前,全长约8 Km。
二、置换目标
实行煤气道全线置换,起点为巨铭能源罗茨风机后,长度约8 Km。
在氮气连续输入管道过程中,适时对放气口取样检测,当连续3次检测均达到氮气体积百分比大于98 %(即氧气体积百分比含量小于
2 %)时 ,方可确定置换达标。
三、置换应具备条件
1.该段管线应全部连通。
置换前,各分段管道接头应全部完成(含探伤、检漏补伤补口),并经监理检查合格。
2.地埋管道回填工作应全部完成,且地面恢复达到规定要求。
3.置换用临时管线及设备连接完毕。
4.管线及设备必须清扫、试压完成,并经监理检查合格。
5.置换用的压力表应经过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效验,且保证在有效期内。
压力表精度0.4级,量程为被测量压力的1.5-2倍,表的测量量程为0-0.6MPa,表盘直径不小于150mm,最小刻度不小于
0.05MPa。
四、置换工作程序
置换工作具体程序:置换方案编制→方案审批→置换准备(包括机具就位)置换临时措施的安装→末站连头→拆卸盲板→出口桩连头→阀门安装→放散管安装。
五、置换前的准备及技术措施
1.置换前,必须进行管道吹扫或清扫合格。
还要编制详细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交底,向全体参加置换的人员宣贯。
2.依据规范的要求,采用氮气介质进行置换。
3.在管道末端,应设置放散阀及放散排气管。
4.在放散排气管口,用抽样分析的方法进行检验。
5.设备和管道上的放散排气管口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放散管直经大于150mm时,放散排气管口宜高出燃气管道和设备4m以上。
当放散管直经小于或等于150mm时,放散排气管口宜高出燃气管道和设备2.5m以上。
6.置换介质:氮气、煤气。
7.操作应统一指挥,并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设备。
8. 设立置换指挥小组。
为保证置换工作按照步骤有秩序、安全顺利的地进行,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两个抢险小分队,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指挥和协调,并负责实施。
领导小组的成员见表一,
抢险小分队成员见表二。
表一领导小组成员一览表
表二抢险队成员一览表
⑴落实好各种材料设备、人员,并按时到位。
⑵落实好技术措施及相关工种的操作人员培训。
⑶落实好交通、照明、医疗器械和设施。
⑷置换方案由技术人员、安全员对参加人员进行交底。
⑸提前做好沿线的宣传工作、落实安全设施。
⑹提前做好置换用的通信联络设施。
六、置换实施
1.管线整体吹扫完毕经检验合格,选用外购作为氮气源,经管道连接至调压站前阀门入口,放散口设置在宝瞬末站。
2.在管线放散口端设一放空阀,并在管线首尾两端各加装一块压力表和温度计,监测压力及温度的变化。
3.进气口用φ100mm、长3.5m的无缝钢管制成,调压站阀门前端放散管道上安装DN32阀门,并焊接在进气管上。
4.全段氮气置换
(1) 确认管线段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2) 打开进气阀门,将高纯度氮气( ≥99 %) 从风机出口处注入管线内,当氮气注入量等于该段管子容积时,在放气口处用便携式检测仪进行检测,直至置换合格,并作好记录。
关闭放气取样口的阀门,按原样安装相应的设备,并检查严密性。
确认氮气置换结束。
(3) 管线全线氮气置换合格后,应使管线内氮气的压力保持正压状态。
为此,继续将高纯度氮气(≥99 %)从风机出口处注入管线内,最后在放散口处检测,测得管线出口处气体氧气体积含量小于2 % ,管线全线氮气置换完毕。
当各放气口取样检测结果都达到此标准时,
置换合格。
这时可将流程倒成正式投产流程,进入煤气置换阶段。
如果暂时不置换,管线两端阀门均应关闭密封。
5.注氮操作参数的确定
(1)注氮温度
氮气进入输气管道之前温度控制在5~15 ℃之间,以保证管道材质不受损坏。
(2)注氮压力
从置换口注入氮气,注氮气压力一般控制在0.11~0.13 MPa ,注氮压力和注入煤气压力应保持一致。
置换完成后,需保持氮气压力为正压。
(3)注氮量
管道全长约8000m,则管线容积约为
V =3.14×0.352×8000=3077 m3
按照氮气置换的实际经验,氮气的实际用量应为最小理论用量的1.5-2.1倍,则本次置换所需氮气量为4616-6462 m3。
6.煤气置换氮气
采用不加隔离器的置换工艺。
通知末站打开放散阀再从起站向管道内直接注入煤气,通过气体之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煤气置换氮气的投产方案。
(1)煤气推进速度
在置换中,煤气推进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混气长度。
如果注入煤气时的压力比注入氮气时的压力大、流速高,气体之间的速度不
一致会相互挤压,加速了气体的扩散,导致混气段增长。
所以,要慢慢的给风机加负荷。
(2) 在保证实际作业可行的情况下,用于置换的时间越少越好,即煤气推进速度越大越好。
但是,煤气推进速度越大,要求气源供气流量越大,所以煤气的流速要确保不超过气源的供气能力。
(3)置换时合理控制管道内气体流速,煤气至氮气段和氮气至空气段的置换速度应是相同的,为确保混气段最小,其流速一般控制在3~5 m/s.
七、置换过程注意事项
(1)氮气置换法是利用氮气做媒介进行煤气与空气的置换方法。
置换时首先将工艺管道灌满氮气,待氮气从放散管逸出,表明空气已排出。
然后把管连通,氮气在煤气压力和压差的作用下,经放散管流出。
随着煤气不断补入到氮气流出的空间,直到氮气全部排净,在放散管口冒出煤气时,关闭放散管阀门,置换工作便已完成。
(2) 严禁烟火和消除可能产生的火种,配备完好的消防设施。
(3) 操作人员控制阀门开始启动时,必须遵照指挥人员指令,缓慢开启阀门,使管内气体处于缓慢流动状态,以听不见气流声和杂质撞击声为准。
避免因流速过大产生撞击火花或静电火花,引起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而发生事故。
(4)置换时化验人员应在吹扫口取样化验,当管内气体含量达到要求时,才算置换完毕,并及时报告指挥人员。
八、安全技术措施
1.置换前,由安全负责人对参加试压人员进行有关安全教育。
置换期间,努力实现无事故、无污染、无人身伤害、不破坏环境。
2.在置换工作开始前,应发书面通知到管线所经过村、社张贴安民告示,安民告示注明工作开始时间及开始后的注意事项。
3.置换施工时,现场出口前方40m,左右30m内设好警戒区,在警戒区内设置警示标志,安全防护线,并派专人值守。
4.置换时,沿管线范围内设立安全禁区,架设安全隔离线,并由安全员进行巡视监督。
5.置换过程,应安排在白天进行。
6.各安全检查点的位置不应过远,若在地势高差较大的地方,安全检查点应设在管线的上方,距管线的位置不小于6m处。
7.检漏人员在现场查漏时,管道的环向压力不应超过钢材的最低屈服强度的20%。
在管道的环向压力首次开始从钢材规定的最低屈服强度的50%提升到最高试验压力,直到又降至设计压力为止的时间内,试验区域内严禁非试压人员进入。
试压巡检人员与管线保持6m以上的距离,距试压段管线50m以内为试压区域。
8.安全检查人员进行巡视、检查时必须至少2人同行。
9.在置换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在管道卸压后进行处理,不得带压进行处理。
10.置换过程中,任何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饮酒。
11.在置换全过程中,起点、终点及中间巡逻人员必须保持通讯
联系畅通,信息传递反馈及时,与三部巡逻车辆组成一个严密的监视系统。
12.在清管和试压过程中,沿线设置一个监视点,在人员稠密的地方应增加监视点,与巡逻车组成一个严密的监视系统。
沿线各监视点设置警示牌,必要时,在重要部位拉设安全防护线。
13.凡本方案中有关涉及安全方面的措施,均应严格遵守。
九、设备、材料一览表
设备、材料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