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二单元第四课课后达标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单元测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江苏宿迁期末]下图是某一历史专著的目录。
此书的第四章标题和第八章最后一部分应该是( )A.江南贵族制社会北周武帝与华北再统一B.八王之乱后的动荡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C.东晋皇权的加强北齐灭掉北周统一江南D.西晋使中国统一淝水之战后的南北对立2.[江苏连云港统考]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改革措施。
从大历史观来看,北魏孝文帝改革( )A.促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促进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C.缓解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D.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3.[江苏盐城期末]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我国的石窟艺术发展较快,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敦煌莫高窟等。
这一时期石窟艺术发展较快主要是因为( )A.统治者尊崇宣扬佛教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雕刻绘画艺术的发展D.社会稳定经济繁荣4.[江苏盐城期末]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这一现象的出现( )A.打破了三足鼎立的局面B.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促进了不同民族的交融D.加快了南北对峙的形成5.[江苏徐州期末]大运河打通了南北诸河流的联系,将扬州和全国连接成一体,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至中、晚唐时期,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会;而运河最南端的余杭,在大运河的影响下,也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而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
材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 )A.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B.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C.加快了隋朝统一进程D.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6.[江苏南通期末]贞观六年,唐太宗下令修《氏族志》,并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新修订的《氏族志》基本贯彻了唐太宗的指示,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山东崔氏被降为第三等。
唐太宗此举旨在( )A.扶植门阀士族B.整顿官僚队伍C.稳定统治秩序D.改变选官标准7.[江苏南通期末]“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世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1.诗中那些“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罗绮”和“云霞”,死水变成了“一沟绿酒”……诗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美的比喻来反衬绝顶的肮脏,目的是造成让人恶心的反面效果。
2.诗的首尾呼应,反复强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样写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体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清醒认识以及极度失望之情,确认其已无可救药。
唯其彻底坏掉,才能创造出新世界。
3.请概括“死水”的象征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死水”象征那个凝滞的、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社会现实。
第一框时代的主题1.为防止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世界各地经常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活动,对战争与和平进行反思。
下列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正确的是( )①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②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各国人民要守护和平③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④战争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破坏,要反对各种强军备战的行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材料强调和平的重要性,③与题意不符;强军备战与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并不矛盾,④说法错误;①②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符合题意。
答案:A2.之所以说发展是和平的基础,是因为 ( )①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②发展能够解决一切问题③只有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有助于消除不稳定的因素④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为维系持久和平提供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表明了和平对发展的积极意义,不符合题意;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但不能说发展能够解决一切问题,②说法错误; ③④强调了发展对和平的积极意义,符合题意。
答案:D3.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和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相继在上海举行,中国搭台全球唱戏,国际经济、科技合作日益深化。
中国举办这些活动 ( )①体现了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②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③为各国正常发展和政治经济往来提供保障④表明了经济、科技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和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相继在上海举行,中国搭台全球唱戏,国际经济、科技合作日益深化,体现了中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符合当今的时代潮流,①②符合题意;③夸大了举办这些会议的意义;④说法错误,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答案:A4.共建“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应者云集。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已经同138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2份合作文件,汇聚起了共谋发展的正能量。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新姿态标志新飞跃,新飞跃铸就新时代。
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 )①我们要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②我们要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等富裕③我国逐步主导人类社会发展④全国各族人民要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全国各族人民要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①④正确;“同等富裕”的说法错误,排除②;“主导人类社会发展”的说法错误,排除③。
2.时代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
以下对新时代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新时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都已经发生根本改变④新时代,仍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仍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①④正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错误;新时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③错误。
3.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全新的判断,这是基于( )①随着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得到满足②当前,人民的需要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③我国已经迈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能力进入世界前列④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依然存在A.①③ 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①中“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表述与事实不符;③错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Period Four Grammar & WritingⅠ.句型转换1.“Don’t forget to give the message to my wife,”he said to Li Ping.He ________ Li Ping ________ ________ forget to give the message to ________ wife. 2.“Mum,please help me find my shirt,”he said.He ________ his mother ________ help ________ find ________ shirt.3.The soldier ordered,“Be quiet.”The soldier ________ us ________________ quiet.4.“Don’t spend too much time on football!”Mother said to me.Mother ________ me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too much time on football. 5.“Will you sleep and get up early,children?”Father said.Father ________ the children ________ ________ and ________ up early.Ⅱ.翻译句子1.这位警察告诉那些小男孩不要在街上踢足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命令孩子们不要制造噪音。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永远的烛之武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
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
终于,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
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操,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的英雄气概,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的饱受冷落,大半生的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烛之武,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负责养马的“圉正”。
在他伏下苍老的身躯拾起艰辛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当他仰起斑白的头颅呼出抑郁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
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推出了他。
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踉跄着,被推到了两军对峙的刀锋前,被推到了生死难测的境地前。
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谦逊的“无能为也已”;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慨然“许之,夜缒而出”。
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大,变高,变清晰。
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面对雄心勃勃的秦穆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有智慧。
慷慨陈词间,有烛之武对郑国的一片赤诚,还有对局势的准确掌控;寥寥数语里,有烛之武对人情的自如练达,还有对世事的深刻洞明。
所以,一场思想的碰撞之后,“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场灭国的灾难,就这样化为无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谢《左传》为我们记下了那位忠勇睿智的老人,纵然隔着千年看去,他依然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中,那就是烛之武。
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培养古文句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业分层测评(四) 烛之武退秦师[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亦无所害.害:害处 B .晋军.函陵 军:军队 C .越国以鄙.远 鄙:把……当作边邑 D .子犯请.击之 请:请求 【解析】B 项,军:动词,驻军。
【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寡人之过也B.⎩⎪⎨⎪⎧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C.⎩⎪⎨⎪⎧越国以鄙远以乱易整,不武D.⎩⎪⎨⎪⎧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 【解析】B 项,均为介词,对。
A 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 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D 项,代词,这件事/语气助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越国以鄙远.A .因人之力而敝.之B .共其乏困..C .邻之厚.,君之薄也D .烛之武退.秦师 【解析】例句: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
B 项,也是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A 项,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C 项,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
D 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兵。
【答案】B4.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以其无礼于晋B .且贰于楚也C.夫晋,何厌之有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解析】C项为宾语前置句,A、B、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C[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②,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③,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一、选择题1.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旅游的速度与效率,改变了“旅长游短”的苦恼,使“快旅慢游”成为现实。
这表明()A.生产是消费的最终目的B.消费方式调节生产方式的转变C.生产对消费起决定作用D.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析:选C。
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旅游的速度与效率,改变了“旅长游短”的苦恼,使“快旅慢游”成为现实,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故B与题意不符,C观点符合题意;A项观点错误,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材料没有涉及相关产业的发展,D项不符合题意。
2.2015年7月1日,合福高铁(合肥-福州)正式开通运营,改善了沿线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并带动了沿线旅游、商贸、餐饮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这说明()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③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决定生产发展④新产业的成长取决于新消费热点的出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解析:选A。
材料既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也说明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①②符合题意。
生产决定消费,③表述错误;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与发展,④表述错误。
3.“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
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这是因为()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对生产起着调节、引导和拉动作用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③消费也决定生产,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④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B。
“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强调的是消费的反作用,①④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③说法错误。
4.近年来,互联网从单一的信息传播渠道跃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基础设施,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消费的增长。
经测算,到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
这表明()①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②生产创造出一切商品和服务③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
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消费的增长,说明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①正确;我国信息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并带动相关行业产值增长,说明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③正确;②④与题意不符。
5.近年来,在家装市场中,“轻装修,重装饰”已经不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
因为美居生活已经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审美追求日益倾向个性化,家居饰品因此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
上述材料说明()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选C。
因为美居生活已经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审美追求日益倾向个性化,家居饰品因此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说明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②③符合题意。
材料体现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①④强调的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与题意不符。
6.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
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强调改革,是因为改革()①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②能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④能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④解析:选C。
我国通过改革,以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②④正确。
我国的改革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①说法错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③表述错误。
7.《经济日报》载文指出,“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必须()①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②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④保证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巩固公有制经济的支配地位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措施,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错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④错误,应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巩固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
8.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利润增长较快。
中央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军工、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
这表明()①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③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④民营经济禁止进入国家垄断行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本题考查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②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民营经济,④不符合题意。
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9.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众多中小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大大超过少数垄断性企业(有人称微经济时代到来),但同时这些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融资难且贵,经营成本升高,订单减少和资金链紧张,利润下滑等问题。
可见,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 A.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平等、相互促进B.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C.改善企业经营环境,让民间投资充分涌现D.发挥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带动作用解析:选C。
材料旨在强调中小企业贡献大但融资难且贵,经营成本升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鼓励民营资本的发展,C项正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平等,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A项错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有企业,D项不符合题意。
2015年4月2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扩大民间投资领域,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据此回答10~11题。
10.我国政府的上述举措表明()①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②我国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③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中的地位是平等的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选B。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①说法错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④说法错误。
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等领域,使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实现真正的市场平等,从而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②③符合题意。
11.开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扩大民间投资领域,有利于()A.使社会资本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B.使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C.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消除社会资本投资的风险性解析:选C。
开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扩大民间投资领域,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打破垄断,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项符合题意。
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A项错误;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B项错误;凡投资都有一定的风险性,D项错误。
1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①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②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③有利于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④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①②正确。
③说法错误,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
④说法错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网络的普及,我国的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02亿。
网购火爆不仅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而且也使消费者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经营者获得强劲发展的动力。
作为一个正在发展壮大的产业,它不仅直接产生了美术设计、网购服务、仓储、配送等行业,而且还催生了网模、网购推销员等新兴衍生职业。
材料二中国的储蓄率高达47%,居世界首位。
中国储蓄率高,消费率低,在目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加快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促进消费的可持续性尤为重要。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分析网络消费增长的经济意义。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国家应如何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解析:第(1)问知识限定是“生产与消费关系”,问题指向“网络消费增长的经济意义”,可依据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信息消费的作用组织答案。
第(2)问考查如何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可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角度分析说明。
答案:(1)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网络消费的增长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网络消费的增长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网络消费的增长推动了配送、网模等行业的迅速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网络消费能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素质,促进管理创新。
(2)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4.近期,福建省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推出122个项目,鼓励民间资本以合资、独资等方式参与建设及营运。
这些项目原以政府投资、国有经济营运为主,民间投资所占比重较低,甚至还未涉及。
为此,福建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为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和经营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请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及营运的必要性。
解析:本题知识范围限定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指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及营运的必要性”,可从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作用、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方面分析说明。
答案:(1)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