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文言文部分)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文言文部分)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文言文部分)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文言文部分)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讲课稿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 文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小编寄语:关于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文言文的翻译,这是老师在进行文言文课文讲解的时候的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大家学好高一语文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①《赤壁赋》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歌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凭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在天空里乘风浮游,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脱离人世飞去,生出翅膀,飞天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边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用桨板划开澄明的江水,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进。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声调和节拍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倾慕,既像啜泣也像低诉,尾音婉转悠长,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潜伏在深渊的蛟龙闻声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严肃起来,整理好衣襟端坐着,问同伴:“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相互环绕,山树茂密,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战船绵延千里,旌旗遮盖住天空,在江边斟酒,横转长矛吟诗作赋,本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一叶小舟,举起酒器相互敬酒,像蜉蝣一样寄托在天地间,像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与神仙作伴遨游长空,与明月一同长久存在。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能把箫声托付给秋风。”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逝去的就像流水,却并没有流走;像月亮那样有圆有缺,但始终没有消减或增长。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上天的无尽宝藏,你我可以一起享用。”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酒器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经吃完了,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交错地睡在一起,不知不觉天边已经微白。 ②《游褒禅山记》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检测参考答案[1]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检测参考答案 一.通假字 1.(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通“供”) 3.(说,通“悦”) 4.(知,通“智”) 5.(“反”通“返”,返回) 6.(“振”通“震”) 7.(“还”通“环”,绕) 8.(“卒”通“猝”,突然) 9. (“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10. (“要”通“邀”,邀请) 11.(“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2. (“蚤”通“早”) 13. (“郤”通“隙”,隔阂、嫌怨) 14. (“坐”通“座”,座位) 15.(“说”同“悦”,喜欢、高兴。) 16.(“以”通“已”,已经。) 17. (“庭”通“廷”,朝堂。) 18. (“见”通“现”,出现。) 二.古今异义 1.(古义:出行的人) 2.(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古义:那人) 4. (古义)眼泪 5. (古义)礼品 6. (古义)走投无路 7.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8. (古义)宫廷的侍卫 9.投击 10. (古义)大腿 11.古义:崤山以东 12.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13.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14.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15.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16.古义:对待。今义:遇到。 17、古义:刻毒,今义:与“浅”相对。 18、古义:悬赏,重金征求。今义:买。 19.古义:拿、举

三.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2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5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函:名词当状语,用匣子) 8 (前:名词当动词,上前) 9 (朝服:名词当动词,穿起上朝的衣服) 10(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 11(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12 (箕踞:名词当状语,像簸箕一样) 13 (远:形容词当名词,远方) 14 (衣冠:名词当动词,穿衣戴帽) 15(北:名词当状语,向北) 16(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17 (造户籍册或登记) 18 (使眼色) 19 (用刀割刺) 20 (取道) 21(称王) 22 (连夜) 23 (象对待兄长那样) 24 (每日每夜) 25(像翅膀那样) 26(向上) 27(使……活) 28(使……跟从) 29(交好) 30(使……停止,制止) 四、一词多义 1、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②边远的村邑 ③鄙陋鄙俗 ④轻贱 ⑤鄙薄轻视 ⑥自谦之词 ⑦鄙陋鄙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高考检测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 2.安徽)研究者在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时,发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与实行民主政体的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麦加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从该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 B.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C.雅典民主政治是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 2.亚里士多德曾说:“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的治理。”这说明( ) A.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 C.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古希腊 D.城邦制符合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 3.[2014?山东卷]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4.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批评的是( ) 5.A.人民主权的虚假 B.直接民主的泛滥 C.行政官员的腐败 D.轮番而治的弊端 6.5.“部落和村社的划分不取决于血缘关系,而是由地域决定,因此不论在宗教或政治领域,基于出身的特权被毁灭了,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代替了氏族社会。”于是,雅典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基本上被铲除了,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这次改革的历史意义是( ) 7.A.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B.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 8.C.促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确立 D.动摇了雅典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 9.6.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执政雅典时期,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在他所实施的措施中最能体现“黄金时代”到来的是( ) 10.A.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B.提高“陪审法庭”的权力和地位 11.C.制定“公职津贴”制度 D.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12.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就公民的活动和权利进行了实地考察,他发现雅典公民( ) 13.①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担任国家的所有官职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和表决③担任公职,参加国家政治活动,可以领取“津贴”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扩大到妇女和奴隶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复习题---2015.12.21 1、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应关系,非等位基因的概念可概述为( ) A .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 B .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 C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 D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 2、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 A .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 B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C .作为遗传物质的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 D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3、对甲、乙两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细胞都处于四分体时期 B .甲细胞中染色体数是4,没有染色体组 C .乙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但不含染色单体 D .乙两细胞一定来源于雄性个体 4、菠菜的阔叶和窄叶是一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阔叶对 窄叶为显性。要判断阔叶和窄叶基因位于片断Ⅱ上还是片断Ⅲ上,现用窄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①雌性为阔叶,雄性为窄叶;②雌性为窄叶,雄性为阔叶,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A .Ⅱ;Ⅱ B .Ⅲ或Ⅱ;Ⅱ C .Ⅲ;Ⅱ D .Ⅲ;Ⅲ 5、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 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③⑤⑥ D .①④⑤⑥ 6、科学家将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筛选出抗冻蛋白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烟草(假定抗 冻蛋白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烟草的体细胞含两个抗冻蛋白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 上的整合情况有图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抗冻蛋白基因的整合位点);让这些含两个抗冻蛋白基因的烟草自交,后代抗冻烟草和 普通烟草(不含抗冻蛋白基因)的比值分别是( ) A .1∶0 3∶1 15∶1 B .3∶1 3∶1 9∶6∶1 C .1∶0 1∶1 9∶6∶1 D .1∶1 3∶1 15∶1 7、基因型为XXY 的人发育成男性,但基因型为XXY 的果蝇却发育成雌果蝇,由此推测人和果蝇的性别决定差异在于( ) A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而果蝇取决于Y 染色体数目 B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X 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 C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Y 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 D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是否含有Y 染色体 8、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 ,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 。某种鸟(2N =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 位于Z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所示),D +控制灰红色,D 控制蓝色,d 控制巧克力色,D +对D 和d 为显性,D 对d 为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 A .该鸟种群中共有6种基因型 B .蓝色个体间交配,F 1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 C .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 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1/2 D .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 9、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 10、将雌性蝗虫某个细胞的染色体中所有DNA 链都用32P 标记,然后将该细胞置于不含32 P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 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两两相同 B .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 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两两相同 C .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 的染色体数目将都相同 D .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 的染色体数目将都相同 11、如图为某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仅画出部分染色体),图中的现象是什么?若该细胞产生的配子参与受精,会发生何种情况( ) A .交叉互换 囊性纤维病 B .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先天性愚型 C .基因突变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 .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性腺发育不良 12、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 、b 表示。图中1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bb B .Bb C .X b Y D .X B Y 13、如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必修一文言文单元检测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必修一文言文单元检测题 命题人:王峰审核人:王晓燕 班级姓名得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4分) A.阙秦(q uē)忤视(wǔ)以飨士卒(x iǎn g)以药淬之(c uì) B.卮酒(z hī)夜缒而出(z huì)目眦尽裂(cì)朝济而夕设版焉(z hāo) C.玉玦(j ué)参乘(s hèn g)共其乏困(gòn g)拔剑切而啖之(dàn) D.刀俎(zǔ)戮力攻秦(lù)瞋目(c hēn)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 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4分) A.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 B.秦伯说,与郑人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4分)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行李之往来 B.为之奈何人不敢与忤视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而伤长者之意 4.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4分) A.以其无礼于晋B.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其意常在沛公也D.吾其还也 5.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4分) A.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俘虏了。 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 D.(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 6.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4分) 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C.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问征夫以前路(介宾结构后置,即“以前路问征夫”)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二单元 检测试题

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轮番而治 C.人民主权 D.独立自治 解析:D材料强调“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显然这是“独立自治”之意,D项正确。 2.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人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 A.全体雅典人民 B.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C.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 D.雅典贵族 解析:B雅典享有民主权利的是雅典的公民,并不是所有雅典人民,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故

B项正确;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属于外邦人,不具有公民权,故C项错误;“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不只是雅典贵族,也可能是拥有公民权的平民,故D项错误。 3.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而且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人民主权 B.法律至上 C.轮番而治 D.间接民主 解析:A本题考查知识点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读取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信息“人民统治”“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等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故选A项。 4.雅典的伯利克里于公元前451年规定担任一天陪审员,给费2个奥勃,后来增至3个奥勃,约相当于那时候雅典一般老百姓半天的所得。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 A.提高陪审员的收入 B.鼓励公民参加国家事务 C.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D.保证司法独立与公正 解析:B分析题干可知伯利克里给参加陪审员的公民发放津贴。其目的是鼓励公民参政,使广大贫苦公民不致为生活所迫放弃参政权,故B 项正确。 5.伯利克里时代,凡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这说明当时雅典推行()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 2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4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荆轲刺秦王》 1秦国大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领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直到燕国的南部边界。 2(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教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想经常侍奉您,又哪里能够呢?”荆轲说:“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如果真的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地接见我,那我就有机会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3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父亲、母亲和宗族,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现在听说购买将军的头,赏格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来!”荆轲说:“现在有一句话,既可解除燕国的祸患,又可报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头用来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愿意接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他胸部。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斯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左手握住右腕,走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检测(附答案)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检测 必修一 1、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____”通“_____”,______) 2.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通“_____”) 3.失其所与,不知(“_____”通“______”) 4.今老矣,无能为也已(“_____”同“______”) 二、古今异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__________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_______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古义:________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 三、一词多义 1.微: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 ) (3)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 ) 2.若: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 ) 3.鄙: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 (2)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 ) (3)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 (4)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荆轲刺秦王》) ( ) (5)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4.图: (1)唯君图之( ) (2)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 (3)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 ) (4)不图子自归( ) 5.以: (1)以其无礼于晋 ( ) (2)敢以烦执事( ) (3)越国以鄙远( )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 (5)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 (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 (7)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 )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一语文必修 1 第二单元文言文测试卷 制卷人李文琼 (时间:150 分钟分数:150 分) 一、基础知识(6 小题,共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目眩(xuàn)濡染(rú)箕踞(jī)召之即来(zhāo) B.蜡烛(zhǔ)阙疑(quē)逢孙(pánɡ) 日薄西ft(bó) C.骨髓(suǐ)忤视(wǔ)变徵(zhǐ)切齿拊心(fǔ) D.参乘(shènɡ)纪信(jì)杯杓(sháo)以飨读者(xiǎ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瑕疵名闻暇迩掠夺攻城略地 B.亢奋机能抗进弊病民生凋敝 C.犹豫怨天尤人振兴震聋发聩 D.坐落座无虚席灼热远见卓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西单女孩任月丽从在地铁卖唱,到走红网络,到走红星光大道,到走红 2011 年春晚,一路走来,一发不可收拾,这其中固然有大众的草根明星情结,但与其深厚的歌唱功力也密不可分。 B.一个时期以来,信用卡诈骗猖狂至极,在我警方的全力打击下,一个个罪犯图穷匕见,被绳之以法,受到应有的惩罚。 C.韩国《韩鲜日报》报道,目前朝鲜正准备进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同时认为,如果朝鲜继续坚持他的核进程,那么他势必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因为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世人的共同愿景。 D.进入 2011 年,世界经济复苏的状态仍不容乐观,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目前形势下,就不能只顾自己,打压别国,做亡郑陪邻的事,而应具有全方位的战略眼光。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所以遣将守关者 B.沛公起如厕 杀人如不能举 C.失其所与,不知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 D.若入前为寿 若属皆且为所虏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

河朔一中高一年级第一次周测语文试卷 考查范围:必修一第二单元和必修二第二单元 出题人:杜泽魁本试卷共四大题,31道小题,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失,差错。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 C.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路:又叫戎车,高大的战车。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雨水。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謇朝谇而夕替.替:替换。 B.怨灵修之浩荡 ..兮浩荡:荒唐。 C.长太息 ..以掩涕兮太息:叹气,叹息。 D.忍尤.而攘诟尤:指责,责骂。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2)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3)然而,我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A.老夫聊发少年狂抑制竟/更 B.暮霭沉沉楚天阔抑制却/也

C.老夫聊发少年狂克制却/也 D.暮霭沉沉楚天阔克制竟/更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怜 ..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可爱。 B.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成婚:定好婚期。 C.自可断来信 ..,徐徐更谓之。来信:捎来的书信。 D.生人 ..作死别,恨恨那可论。生人:活着的人。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B.同心而.离居因人之力而.敝之 C.但.为君故卿但.暂还家D.枉用相.存嬉戏莫相.忘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苟余情其信芳 / 自可断来信 B.谢家来贵门 / 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施 / 采之欲遗谁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大全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像梦一般地, 彷徨在悠长、悠长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又寂寥的雨巷,像梦中飘过 我希望逢着一枝丁香地, 一个丁香一样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结着愁怨的姑娘。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她是有到了颓圮的篱墙, 丁香一样的颜色,走尽这雨巷。 丁香一样的芬芳,在雨的哀曲里, 丁香一样的忧愁,消了她的颜色, 在雨中哀怨,散了她的芬芳, 哀怨又彷徨;消散了,甚至她的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太息般的眼光 撑着油纸伞丁香般的惆怅。 像我一样,撑着油纸伞,独自

像我一样地彷徨在悠长、悠长 默默彳亍着又寂寥的雨巷, 冷漠、凄清,又惆怅。我希望飘过 她默默地走近,一个丁香一样地 走近,又投出结着愁怨的姑娘。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与生活在海水中的鲨鱼,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种类()A.大体相同B.区别较大 C.很难确定D.没有一定的标准 2.占肝细胞干重50%以上的有机物是( ) A.水B.蛋白质C.脂质D.核酸 3.生命的基本元素包括() A.C、H、O、N B.K、Ca、Na、Mg C.C、S、P、N D.Cu、I、Mn、Co 4.人体生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无机盐B.脂质 C.水D.蛋白质 5.在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依次是() A.C、O、C B.C、H、O C.C、O、O D.C、O、N 6.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 A.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B.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C.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D.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 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生物体的组成离不开无机物C.生物体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8.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9.下列哪个实验用到显微镜() A.还原糖的鉴定B.蛋白质的鉴定 C.检测脂肪D.检测淀粉 10.下列物质中,能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的是() A.马铃薯块茎B.浸软的蓖麻种子 C.蛋清液D.苹果 11.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正确的操作是() A.2mL蛋白稀释液先加mL的NaOH溶液1mL,再加3~4滴的mL CuSO4溶液B.2mL蛋白稀释液先加3~4滴的mL CuSO4溶液,再加mL的NaOH溶液1mL C.2mL蛋白稀释液,同时加入mL的NaOH溶液1mL和mL CuSO4混合液D.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入2mL蛋白稀释液 12.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程中B.苏丹Ⅳ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D.碘液鉴定淀粉时 13.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 A.4,4 B.5,4 C.4,5 D.5,5 14.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m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 ) A.n个B.m个C.(m+n)个D.(m-n)个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A .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 .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 .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 .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6.19 世纪 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 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 ??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 .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7.1882 年 9 月《申报》记载: “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 开,群情若骛, 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这种现象 说明了 专题二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 25题,每题 2分,共 50 分) 1.“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 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C .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 ”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2.从 16 世纪开始到 18世纪,欧洲国家开始进口蔗糖、香料、烟草、茶、咖啡、棉花及其他种植 园产品, 19 世纪,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主要是因为 A .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B .生活改善人口大量增长 C .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D .工业革命原料需求增大 3. 16 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 到 16 世 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 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 ”这一现象说明 A .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C .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 4.卡尔·波拉尼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中指出: 器都是没有受到过教育的技师发明的, 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来 以及一打羹匙。 B .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机 ”下列关于 “我们时代”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读写能力。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 5.图 1 数据来源于严中平 《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 1843~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 根本原因是 图 1 1838 ~ 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专题检测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专题检测 (满分91分,时间50分钟) 一、基础知识运用(60分)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B.山川相缪。 C.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D.或师焉,或不焉。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举匏尊以相属。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须臾成五采。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其阴,济水东.流。 C.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 D.顺流而东.也。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吾未见其明.也。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上.食埃土。 6、与“明烛天南”中“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不知东方之既白.。 C.始指异.之。 D.其曲.中规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耻学于师.。/孔子师.郯子。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惑而.不从师。 D.泣孤舟之.嫠妇./ 凌万顷之.茫然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从而 ..,少圜。 ..师之。 B.多平方 C.徘徊于斗牛 ..师。 ..之间。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郦道元所谓 ..生于吾乎。 ..环水也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而日参省乎己。 ..者。 D.君子博学 10、与“吾尝终日而思矣”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C.吾从而师之。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11、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目遇之而成色。 B.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C.惑而不从师。 D.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作师说以贻之 C.古谓之东门溪水。 D.耳得之而为声。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题(二)

高一地理第二单元检测题(二)下为“地球各圈层间的水分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下渗 C.降水 D.径流 2.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生长参与了玄武岩的形成过程 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 C.重力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下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蒸发 C.水汽输送 D.降水 4.大量砍伐树木给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是 A.水力发电量增加 B.三角洲面积萎缩 C.河流水位变化减小 D.地下径流量减少 下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水循环由多个环节组成。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①环节的是 A.长江东流 B.海水倒灌 C.台风登陆 D.黄河凌汛 6.⑥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 A.洪涝灾害 B.海平面上升 C.暴雨灾害 D.土地荒漠化 7.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使水呈三态变化 B.使海平面上升 C.不断更新陆地水 D.加速冰川融化 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 B.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 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D.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 8.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原因是 A.修建水库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降水强度增大 D.上游河道采砂 下为“人类活动与水循环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a、b、c、d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B.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C.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D.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下渗 11.影响水循环的人类活动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是 A.提高入海污水量比例 B.增加农业灌溉用水 C.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 D.加强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下为某河流一水文站测得的某次降雨后流量过程线图。据此完成12~13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题

第二单元复习检测题 1、下列各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其黄而陨(yǔn)渐(jīān)车帷裳纤(xiān)细剽(biāo)悍 B、相形见绌(chù)饮鸩(zhèn)止渴溘(kè)然纨(wán)素 C、望风披靡 (mǐ) 白头偕(xiē)老巷(xiàng)道镂(lòu)空 D、夙(sù)兴夜寐酾(shī)酒临江垣(yuán )墙鹄舫(fāng) 2、下列各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踯躅(zhú)葳蕤(ruí)匪我愆(qiān)期沐猴而冠(guān) B、弥(mí)望细腻( nì) 浑身解(xiè)数敷衍(yān)塞责 C、渐(jiān)染便(pián)言弄巧成拙(zhuó)王事靡盬(gǔ) D、阴晦(huì)果脯(fǔ)涸(hé)辙之鲋咥(xì)其笑矣 3、下列各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执着赍钱一张一弛青青子衿 B、恪守磐石是非屈直何时可掇 C、帐簿羁縻怨声载道前倨后恭 D、伶俜聘请虎视眈眈篷筚生辉 4.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推诿装潢直截了当信口开河B.喋血烂漫留连忘返浑水摸鱼 C.盘据内讧义无反顾小题大做D.斑驳车厢按捺不住必恭必敬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况且荣誉 B. 国事何况名誉 C.国是何况名誉 D. 国事况且荣誉 6、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弹冠相 ...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B、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个行各业 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 C、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 ....的魅力,淳朴的苗家风情及浓郁民族风格的歌舞更增添了人文情趣。 D、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 ....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7、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 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而视 ....。 B、美国洛杉机级攻击核潜艇性能之先进,攻击能力之强大,世界其他各国的潜艇都难以望其项背 ....。 C、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 ....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D、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 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 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必修一文言文专项练习

必修一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一。基础练习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夫晋,何厌之有?(讨厌) B.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 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 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B. 夜缒而出(在夜里) 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 D. 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3.下面关于“微”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B.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4. 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 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 B. 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 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缺,损害 7.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越国以鄙远既东封郑 敢以烦执事又欲肆其西封 A.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 B.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 C.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 D.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 8. 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B.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C.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高一年级英语学科必修一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学校:斗鸡中学命题人:高一英语命题组 第一卷(选择题,共100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4节,满分) 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题1分,满分5分) 例 China A /’ t?a:n?/ B /’chain?/ C /’t?ain?/ D /’cha:n?/ 答案是:C 1. frequent A /’frikw?nt / B /fri:’kw?nt/ C /’fri:kwent / D /’fri:kw?nt / 2. accent A /’eks?nt / B /’ ?ks?nt/ C /?k’s?nt / D /’ ?ksent / 3. finally A/fai’n?li / B /’fain?li / C /’fen?uli / D /’faineuli / 4. nation A/’nei??n / B /’n???n / C/’n??n/ D /’nei?n / 5 concern A/’k?ns?:n / B/k?n’s?:n / C/k?n’s?:n / D/’k?ns?n / 第二节情景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对话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每一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2个为多余选项。 A: Hi, Jim. 6 Did you enjoy your summer holidays B: Yes. How about you Did you stay at home A: No, I didn't . I went to Emei Moutains in Sichuan and had a wonderful time. B: 7 . A: And I climbed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B: So did I! A: And I stayed there for a night, and the next morning I saw the sunrise. 8 . B: Oh, dear!So did I. A: 9 I went in late July .And you B: Early August . 10 . A. Really So did I! B. I'd like to tell you the truth. C. It was great ! D. Great to see you again. E. What great mountains! F. What a pity we didn't go there at the same time! G. Why didn't I see you the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