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95.00 KB
- 文档页数:9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将棱长分别为a、2a、3a的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放置在桌面上,长方体木块的各个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若用弹簧测力计牵引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之比为A.1∶1∶1 B.2∶3∶6 C.6∶3∶2 D.以上都不对2.如图所示,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则()A.A、B间没有静摩擦力B.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 θD.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3.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9月2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夏季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图中的“莲花碗”是田径的主赛场,下列关于亚运会田径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短跑运动员终点撞线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B.在田径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一个时间间隔C.短跑运动员跑100m和200m都是指位移D.高水平运动员400m比赛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其他运动员200m比赛的平均速度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加速度、位移、速度变化量、平均速度C.力、速率、位移、加速度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5.如图所示,表示五个共点力的有向线段恰分别构成正六边形的两条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1=10 N,这五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 )A.0B.30 NC.60 ND.90 N6.下列关于重力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可能指向地心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C.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D.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所受重力变小7.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A.在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在内保持静止8.一女同学穿着轮滑鞋以一定的速度俯身“滑入”静止汽车的车底,她用15 s穿越了20辆汽车底部后“滑出”,位移为58 m,假设她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从上述数据可以确定( )A.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加速度B.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平均速度C.她刚“滑入”车底时的速度D.她刚“滑出”车底时的速度9.“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2019-2020 学年上期半期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爱因斯坦说:“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在科学史上,伽利略享有“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的美誉。
根据你对物理学的学习和对伽利略的了解,他的物理思想方法的研究顺序是A。
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B。
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C.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D. 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答案A解析详解伽利略的物理思想方法的研究顺序是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典型的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的最初研究。
2.如图所示,物体和斜面都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有 A.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B。
重力、支持力、压力C。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D。
重力、摩擦力、压力、下滑力答案A解析详解物体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静止,则物体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选A. 3.如图,水平横梁的一端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个定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 固 定在墙壁上,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 5kg的重物,∠CBA=30°,则定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g取10m/s2A. 100NB. 100NﻩC。
50ND. 5N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意可得,对绳B点受力分析: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应为图中两段绳中拉力F1和F2的合力,因同一根绳张力处处相等,都等于物体的重量,即1250NF FG mg====;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由于拉力F1和F2的夹角为120°,则有合力F=50N,所以滑轮受绳的作用力为5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左下;A.定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50N,而所给答案为100N,A错误;B.定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50N,而所给答案为,B错误;C。
成都七中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2026届半期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 100分注意事项:答题前,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并用2B 铅笔把准考证号对应的标号涂黑;选择题的作答: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作答: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区域内。
一、选择题(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710小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40分)年10月27日,成都七中第44届田径运动会顺利开幕,运动员们拼搏奋进夺取佳绩,同学们在观看运动会的同时,也在思考运动中的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塑胶跑道粗糙不平是为了增加运动员的静摩擦力B. 已知运动员 100米赛跑从静止加速到 10m/s 需要6s ,可算出它在起跑瞬间的加速度大小C. 实心球在空中下降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 运动员跳高采取背越式比跨越式更容易取得好成绩,是因为背越式过杆时重心更低2.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 连接,P 与斜放的固定挡板 MN 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竖直方向,则斜面体P 此刻受到外力的个数可能为 ( )A. 2个或3个B. 2个或4个C.2 个或5个D. 3个或4个3.成都七中小胡同学的国庆假期物理选修作业——实验设计荣获一等奖,他用Phyphox 软件记录了电梯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加速度a 与时间t 的图像,如图1所示,可以将该图像理想化如图2所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 =8s,电梯的速度大小为0B. 根据图2可以求出电梯运动的最大速度C. 根据图2可以求出电梯在该过程中的位移大小D. 电梯是从高楼层下行至低楼层4. 质量分布均匀的杆,其重力为G ,一端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另一端系在一条水平轻绳上,杆与水平面成α角,如图所示,已知水平轻绳上的弹力为F ,则地面对杆下端的作用力大小为 ( )A.G sinαB.F cosαC.√G 2+F 2D. Fcosα + Gsinα5.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图中1、2、3、4所示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不计空气阻力,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2d T 2 B.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7d 2T C. 从静止下落到“4”位置时间为5T D. 初始位置距“2”位置的距离为 49d 86.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白纸固定在木板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A系一小段轻绳(带绳结),将木板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挂在绳结上,静止时描下橡皮筋下端点的位置A₀;用水平力拉A点,使A点在新的位置静止,描下此时橡皮筋下端点的位置A₀;逐渐增大水平力,重复实验。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3倍,甲、乙分别从高H、2H处同时自由落下(H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大B.下落1m时,甲、乙的速度相同C.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3倍D.在自由下落的全过程,两球平均速度大小相等2、如图,一个家用台灯静止放在桌子上,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台灯对桌子的作用力和桌子对台灯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B.台灯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旋转点O对灯头的作用力沿AB方向D.台灯底座所受合外力为零3、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弹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放在桌面上的书对桌面有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D.杯子放在桌面上没有发生形变,因此杯子和桌面间没有弹力4、汽车以大小为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3∶4 B.1∶1C.1∶2 D.1∶35、一根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5N/cm ,原长10cm ,悬挂钩码静止后,弹簧长度变为12cm 。
则弹簧的弹力大小为(g 取10m/s 2)( )A .5NB .6NC .10ND .1N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一直往负方向向运动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1.5m/sC .2s 末物体位于出发点D .前2秒的加速度与后两2秒的加速度方向相反7、运动员把质量为m 的足球从水平地面踢出,足球在空中到达最高点的高度为h ,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员踢球时对足球做功为212mv B .足球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mgh C .运动员踢球时对足球做功212mv mgh + D .足球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212mv mgh + 8、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重力之比为2:1,下落高度之比为1:4,则( )A .下落时间之比是1:2B .落地速度之比是1:1C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D .落地速度之比是1:29、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在5~6s内,物体加速度大小为10m/s210、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乙、丙三车,其x-t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曲线b、曲线c,t=3s时,直线a和曲线c相交,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已知乙车的加速度恒定且为-1m/s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s时,甲、乙、丙三车速度相等B.t=3s时,甲、乙、丙三车相遇(即刚好并排行驶)C.t=0s时,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7mD.前3s内,甲、乙、丙三车的平均速度v b>v c=v a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做曲线运动B.在t1时间内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C.在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12、两物体A.B按如图所示连接且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两物体质量为m A=2m B,A物体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绳子与水平面夹角为30°,现在B上加一个水平力F,使物体B缓慢移动,物体A始终静止,则此过程中有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变大B.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变大C.绳的拉力变大D.地面对A的作用力变大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小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总质量为60kg。
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53°,则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210m/s,sin53°=0.8,cos53°=0.6)A.360N,480NB.480N,360NC.450N,800ND.800N,450N2.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运动.用G表示无人机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 )A.B.C.D.3.如图甲所示,小孩用80 N的水平力推木箱不动,木箱此时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1;如图乙所示,小孩用100 N的水平力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如图丙所示,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3,若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 N,木箱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45,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A.80 N、80 N、90 N B.80 N、80 N、45 NC.80 N、100 N、90 N D.80 N、100 N、45 N4.如图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保持静止,现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A.将沿墙壁滑动B.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C.对墙壁的压力不变D.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6.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结果同时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A.B.C.D.7.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2ht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 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2ht8.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起动,以0.4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 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8 m/s的速度从A 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相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A.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车相遇B.A、B相遇时速度相同C.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D.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9.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不变B.绳子对B的拉力增大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大小不变D.A、B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10.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t=3s 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s时,两车具有共同的加速度B.在运动过程中,b车始终没有超过a车C.a车做匀速运动,b车做加速运动D.在0-3s的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比b车的大11.如图所示,粗糙的长方体木块P、Q叠放在一水平地面上,并保持静止,涉及到P、Q、地球三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共有A.3对B.4对C.5对D.6对12.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15s内汽车的位移为 300mB.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2C.20s末汽车的速度为﹣1m/sD.前 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1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时,速度增加了10m/s,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时,速度的增加量是()A.10m/s B.8.2m/s C.4.1m/s D.20m/s14.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时刻开始,物体的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和,由此可知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15.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A、B,它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不计滑轮的质量,当两球平衡时OA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O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球B的质量为m,则A.A球的质量为B.A球的质量可能小于B球的质量C.滑轮轴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为D.细绳的张力大小为16.东阳中学教学楼之间种着好几棵橙子树,每当橙子成熟的时候,很多同学看了都会流口水.一般橙子树高在二个正常成年人身高左右,当橙子树顶部有一个成熟橙子自然脱落掉下来,下落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的碰撞.试估算橙子落地的速度约为A.7m/sB.8m/sC.9m/sD.10m/s17.下列哪个物理量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是标量m/s B.N C.kg D.V/mA.218.如图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 )A.大小为7.5 NB.大小为10 N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19.在一平直路段检测某品牌汽车的运动性能时,通过传感器发现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汽车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20.一辆汽车由车站开出,沿平直公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至第10 s末开始刹车,再经5 s便完全停下.设刹车过程汽车也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加速和减速过程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A.1∶2 B.2∶1C.1∶4 D.4∶1二、多选题21.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光滑的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A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A.由B到D的过程中,拉力逐渐变大B.由B到D的过程中,拉力保持不变C.由D到C的过程中,拉力逐渐变大D.由D到C的过程中,拉力保持不变22.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A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成都七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单选题(4分*8)1.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当Δ0t →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 B. 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中,伽利略把斜面实验的结果推广到坚直情况,这种方法被称为“合理外推”C. 物体所受重力可认为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概念的提出用到了假设法D. 求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将其看成很多小段匀速直线运动的累加,采用了微元法 【答案】C 【解析】【详解】A .在变速运动中,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时,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当Δ0t →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故A 正确; B .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中,伽利略把斜面来“冲淡重力”,将实验的结果推广到竖直情况,这种方法被称为“合理外推”,故B 正确;C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的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故C 错误;D .求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将其看成很多小段匀速直线运动的累加,这样无数“矩形的面积”就无限接近“梯形的面积”了,因此采用了微元法,故D 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
2.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反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t 时刻,小球回到出发位置B. 2135t t =C. 小球的回弹高度为202gvD. 小球从0到2t 时刻的总位移是20825v g【答案】D 【解析】【详解】A .由图像可知,t 2时刻,小球反弹到最高点,选项A 错误; B .由图像可知1v t g=2135v t t g-= 可得2185t t =选项B 错误; C .小球的回弹高度为22003()95250gv v h g ==选项C 错误; D .小球的下落高度为202v H g=小球从0到2t 时刻的总位移是2'0825v h H h g=-=选项D 正确。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3分,共30分).1.(3分)关于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很小的物体,如液滴、花粉颗粒、尘埃等B.体积很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作质点C.一山路转弯处较狭窄,司机下车实地勘察,判断汽车是否能安全通过。
此时在司机看来,汽车是一个质点D.描绘航空母舰在海洋中的运动轨迹时,航空母舰可看作质点【解答】解:A、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与体积大小无关,体积很大的物体也能看成质点,比如地球的公转,故A错误。
B、能否看成质点,与体积大小无关,体积很大的物体也能看成质点,比如地球的公转,故B错误。
C、判断汽车是否能安全通过时,汽车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描绘航空母舰在海洋中的运动轨迹时,航空母舰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2.(3分)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流星划过夜空B.煤燃烧的过程C.钟表指针的运动D.秋天树叶纷纷飘落【解答】解:A、流星划过夜空,是流星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了变化,是宏观物体相对于地球做机械运动。
故A不符合题意。
B、煤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转化为内能的过程,不涉及物体位置的变化,所以不是机械运动。
故B符合题意。
C、钟表各指针的运动相对于表盘的位置发生变化,物体位置的变化,所以是机械运动。
故C不符合题意。
D、树叶飘落的过程是树叶相对于地球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故D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不是机械运动的,故选:B。
3.(3分)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黑体的字表示位移的是()第1 页共12 页。
一、选择题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B.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C.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D.研究汽车在陡坡路段有无翻倒危险问题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为零C.加速度很小时,速度可以很大D.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3.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说明风筝的重心相对风筝的位置也越来越高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候,其重心相对身体的位置不断变化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4.航天员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其中有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及在失重的情况下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第一次在太空中展示如何用牛顿定律测质量;测量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测量的方法为:先把航天员固定在人体支架上,然后另一航天员将其向外拉到一定位置松手(图甲所示),最后支架会在弹簧恒定弹力的作用下拉回到初始位置(图乙所示).假设支架向外伸长的位移为S,弹簧对支架的作用力为恒力,大小为F,支架回到初始位置所用时间为t,则测量者的质量为:A.2FtmS=B.22FtmS=C.24FtmS=D.2FtmS=5.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t=3s 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s时,两车具有共同的加速度B.在运动过程中,b车始终没有超过a车C.a车做匀速运动,b车做加速运动D.在0-3s的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比b车的大6.下列各组物理量中,不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重力B.路程、弹力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D.摩擦力、加速度7.甲、乙两人发生争执,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甲辩解说:“我打乙一拳,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乙对我也有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所以乙并没有吃亏.”那么这一事件判决的依据是A.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B.甲打乙的力等于乙对甲的力,但甲的拳能承受的力大于乙的胸能承受的力,乙受伤而甲未受伤,甲主动打乙,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C.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力,甲的拳和乙的胸受伤害程度不相同,甲轻而乙重,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D.由于是甲用拳打乙的胸,甲对乙的力远大于乙胸对甲拳的作用力,故判断甲支持乙的医药费8.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也可以是指减小的速度C.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与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D.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9.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详细研究了落体运动,他所运用的方法是( )A.假设-观察-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B.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C.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假设-观察-实验检验-修正推广D.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观察-假设-实验检验-修正推广10.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15s内汽车的位移为 300mB.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2C.20s末汽车的速度为﹣1m/sD.前 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11.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路程 B.位移 C.瞬时速度 D.加速度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已知磁铁间有相互作用,由此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1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B.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也为零C.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D.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必定越来越大14.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0.8 g,方向竖直向下C.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0.8 g,方向竖直向上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0.2 g,方向竖直向下15.(题文)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石块下滑前后自卸车与石块整体的重心位置不变B.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C.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D.石块开始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16.下列运动中的物体,能被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B.研究电风扇叶片的旋转C.评判在冰面上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D.计算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17.把一个月牙状的薄板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薄板的重心可能是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18.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实验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请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木尺顶端,你用一只手在木尺下部做握住木尺的准备,但手的任何部位在开始时都不要碰到木尺.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手时,你立即握住木尺,根据木尺下降的高度,可以算出你的反应时间.若某次测量中木尺下降了约11cm,由此可知此次你的反应时间约为()A.0.2 sB.0.15sC.0.1 sD.0.05 s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C.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时我们问“现在什么时间?”里的“时间”是指时刻而不是指时间间隔B.“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球为参考系C.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D.对直线运动的某个过程,路程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二、多选题21.甲物体从离地面H 高空自由落下,而乙物体在地面以初速度v 0同时向上抛出,两物体在离地面34H 处相遇,如果g 、v 0为已知量,则( ) A .从自由下落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02v t g= B .甲物体落到地面时,乙物体仍在上升C .相遇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均为2v D .乙上升的最大高度就是H ,且202v H g=,而甲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v 022.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t =0时物体的速度为1m/s ,以此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0-1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1s 末的速度为2m/sC .2s 末物体开始反向运动D .3s 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2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三角形斜劈P 和Q 叠放在一起后置于水平地面上,现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 分别推P 和Q ,它们均静止不动,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 )A .P 与Q 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 .Q 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C .Q 对P 的支持力可能大于mgD .地面对Q 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M+m )g24.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板,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开始时各物均静止.今在两物块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 1、F 2,当物块和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F1>F2,M1=M2,则一定v1>v2B.若F1<F2,M1=M2,则一定v1>v2C.若F1=F2,M1<M2,则一定v1>v2D.若F1=F2,M1>M2,则一定v1>v225.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部,另一端和质量为2m的小物块A相连,质量为m的小物块B紧靠A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从t=0时开始,对B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使B始终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A、B分离.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θ、m、x0、a均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从开始到物块A、B分离所用的时间B.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物块A、B分离时的速度大小C.物块A、B分离时,弹簧的弹力恰好为零D.物块A、B分离后,物块A开始减速三、实验题26.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据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的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四川省成都七中试验学校2022-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1.(4分)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弹力B.路程C.速率D.时间2.(4分)下列有关物理量的描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B.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C.加速度单位是m/s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3.(4分)由x=﹣6t+2t2表达式能够得出的正确的结论是()A.物体在1s末速度为2m/s B.物体在1s末加速度为4m/s2C.物体在1s内平均速度为4m/s D.物体在1s内位移为﹣8m4.(4分)下列有关于运动学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B.加速度反映速度增加的大小C.由于所争辩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行以看作质点D.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大小肯定不等5.(4分)如图所示在同始终线上同一起点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则由图象可知()A.它们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B.它们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均相反C.在t1时刻它们相遇D.在0~t1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同6.(4分)足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飞向墙壁,遇到墙壁经0.1s后以0.8m/s的速度沿同始终线反弹回来,足球在与墙壁碰撞的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为()A.2m/s2,方向垂直墙壁向里B.2m/s2,方向垂直墙壁向外C.18m/s2,方向垂直墙壁向里D.18m/s2,方向垂直墙壁向外(7-12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其中多选,错选都不得分,漏选得2分)7.(4分)汽车从静止开头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后马上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在整个加速阶段和整个减速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相同的是()A.位移B.时间C.加速度D.平均速度8.(4分)一物体A从地面以V0=30m/s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同时从离地面高为H的位置让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保证让A物体在上升过程中与B物体相遇,则H的高度应当为()A.H<90m B.H>180m C.H>90m D.90m<H<180m9.(4分)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时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假如马上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肯定不能通过停车线B.假如马上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不行能通过停车线C.假如马上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肯定超速D.假如距停车线10m处减速,汽车肯定不能停在停车线以内10.(4分)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试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量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影响,最终画出的图线可能是()A.B.C.D .11.(4分)水平的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开头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滑动停止,随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输过程中,该物体受摩擦力状况是()A.在AC 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在AC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在CB 段不受静摩擦力D.在CB 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12.(4分)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对上做匀减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A.v b=4m/s B.v c=3m/sC.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 D.d e=3m二.试验题(12分)13.(6分)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选填沟通或直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假如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稍有增大,打点时间间隔为0.019s,而做试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4.(6分)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试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状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标出,其部分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打算D.假如将沟通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2)计算出打下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m/s,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m/s2.(要求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40分(本题含4个小题,15题8分,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2分)15.(8分)一物体正以6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现对物体施加与速度同向的大小恒为2m/s2的加速度,求:(1)当物体的速度增大到12m/s时,经受的时间是多少?(2)施加加速度后10s内物体的位移是多少?16.(10分)一个氢气球以10m/s的速度从地面匀速上升,7.5s末从气球上面掉下一重物,此重物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多高处?此重物从氢气球上掉下后,经多长时间落回到地面?(忽视空气阻力,g取10m/s2)17.(10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平安问题日益凸显.分析交通违法事例,将警示我们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某城市道路上一货车以72km/h的速率超速行驶.货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求:(1)刹车后此货车最多前进多远?(2)司机突然发觉前方30m处的路口有一人骑自行车驶进货车行驶的车道,并以6m/s速度同向匀速前进,司机开头制动,但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问骑自行车的人是否有危急?18.(12分)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头匀加速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停在C点.每隔0.2s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t(s)0.0 0.2 0.4 … 1.2 1.4 1.6 …v(m/s)0.0 1.0 2.0 … 1.1 0.7 0.3 …求:(1)物体在斜面和水平面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2)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的时间;(3)t=0.6s时的瞬时速度.四川省成都七中试验学校2022-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1.(4分)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弹力B.路程C.速率D.时间考点:矢量和标量.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依据有无方向确定.解答:解: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弹力是矢量,故A正确.BCD、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路程、速率和时间都是标量.故BCD错误.故选:A.点评:矢量与标量明显的区分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基础题.2.(4分)下列有关物理量的描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B.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C.加速度单位是m/s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考点:加速度;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道加速度的单位.解答:解:A、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平均速率不肯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故A错误;B、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B正确;C、加速度单位是m/s2,故C错误;D、滑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所以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要知道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分,知道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的含义,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3.(4分)由x=﹣6t+2t2表达式能够得出的正确的结论是()A.物体在1s末速度为2m/s B.物体在1s末加速度为4m/s2C.物体在1s内平均速度为4m/s D.物体在1s内位移为﹣8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时间的关系式为:x=v0t,由此对应到题目中可以知道,v0和加速度a,依据平均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解答:解:AB、位移时间的关系式为::x=v0t,由此对应到题目中可以知道,v0=﹣6m/s ,a=2m/s2,解得加速度a=4m/s2,故A错误,B正确;CD、又由X=﹣6t+2t2知1s内位移为:x=﹣6×1+2×11=﹣4m ,有:===﹣4m/s,故CD错误故选:B点评:公式的对应,这类题目就是要写出原始表达式,然后去和给出的表达式对应,可以得到对应物理量.4.(4分)下列有关于运动学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B.加速度反映速度增加的大小C.由于所争辩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行以看作质点D.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大小肯定不等考点:质点的生疏;速度;加速度.分析:匀速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物体的外形、大小对所争辩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位移是初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解答:解:A、匀速运动是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故A错误;B、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B错误;C、在争辩地球自转的时候,地球不能看做质点,在争辩地球的公转时,地球可以看做质点,故C正确;D、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了对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质点,位移和路程的理解,关键是对这些概念深化理解,特殊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恒定,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5.(4分)如图所示在同始终线上同一起点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则由图象可知()A.它们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B.它们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均相反C.在t1时刻它们相遇D.在0~t1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解答本题应抓住:速度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斜率为正值,加速度沿正方向,斜率为负值,加速度沿负方向.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解答:解:A、B、甲的速度沿正方向,加速度也沿正方向;而乙的速度沿正方向,加速度负方向,它们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故A正确,B错误.C、由图象可以看出在t1时刻速度相同,没有相遇,故C错误;D、依据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几何学问得知在0~t2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依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6.(4分)足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飞向墙壁,遇到墙壁经0.1s后以0.8m/s的速度沿同始终线反弹回来,足球在与墙壁碰撞的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为()A.2m/s2,方向垂直墙壁向里B.2m/s2,方向垂直墙壁向外C.18m/s2,方向垂直墙壁向里D.18m/s2,方向垂直墙壁向外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依据加速度的定义即可求解,但要规定正方向.解答:解:规定以垂直墙壁向里为正,则:a==m/s2=﹣18m/s2所以球在与墙碰撞的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18m/s2,方向垂直墙壁向外故选:D点评:对于矢量的加减,我们要考虑方向,应当规定正方向.(7-12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其中多选,错选都不得分,漏选得2分)7.(4分)汽车从静止开头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后马上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在整个加速阶段和整个减速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相同的是()A.位移B.时间C.加速度D.平均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由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时间关系列出方程可得出所求的物理量.解答:解:设物体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已知初速度v0=0,加速过程加速度为a,时间为t,减速过程加速度为﹣a物体匀加速过程:v=at设减速到末速度为零所用时间为t2,而末速度v2=0,由v2=v﹣at2得:t2=t 故B相同.A、加速过程位移x1=at2,减速过程位移x2=vt ﹣at2=at2,所以x1=x2,故A相同.C、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加速度不同.故C不同.D、由于两过程位移相同,时间相等,所以平均速度相同.故D相同.本题选不同的故选:C点评:在解决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中,我们可以用逆过程来处理,比如:此题其次过程相当于反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8.(4分)一物体A从地面以V0=30m/s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同时从离地面高为H的位置让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保证让A物体在上升过程中与B物体相遇,则H的高度应当为()A.H<90m B.H>180m C.H>90m D.90m<H<180m考点:竖直上抛运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为保证A在上升过程中相遇,则只要求出AB恰巧在A的最高点相遇时的高度即可,只要高度小于这个数值即可.解答:解:若b球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则有:B速度减为零所用的时间t=…①s b =gt2…②,s a =…③由s a+s b=H…④,由①②③④解得H=90m所以,只要H<90m就能保证A在上升过程中与B相遇.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两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相碰,两物体的位移之和等于H,结合物体运动时间的范围,求出初始度的范围.9.(4分)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时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假如马上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肯定不能通过停车线B.假如马上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不行能通过停车线C.假如马上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肯定超速D.假如距停车线10m处减速,汽车肯定不能停在停车线以内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本题中汽车有两种选择方案方案一、加速通过依据AB选项提示,汽车马上以最大加速度匀加速运动,分别计算出匀加速2s的位移和速度,与实际要求相比较,得出结论;方案二、减速停止依据CD选项提示,汽车马上以最大加速度匀减速运动,分别计算出减速到停止的时间和位移,与实际要求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 、假如马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需要时间是s,t1=2s内汽车已经停止运动,汽车的位移m<18m,故A项正确;B、假如马上做匀加速运动,在通过停车线的时间t2:代入数据得:t2≈1.9s<2s所以在绿灯熄灭前汽车能通过停车线.故B错误;C、假如马上做匀加速运动,在通过停车线的速度:v t=v0+a2t2=8+2×1.9=11.8m/s<12.5m/s,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不超速.故C错误;D、由A的分析可知,汽车停止的位移是6.4m<10m,假如距停车线10m处减速,汽车肯定能停在停车线以内.故D错误.故选:A点评:娴熟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处理问题的关键,对汽车运动的问题肯定要留意所求解的问题是否与实际状况相符.10.(4分)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试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量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影响,最终画出的图线可能是()A.B.C.D .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专题:试验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首先弄清横轴和纵轴代表的含义,在这里x代表的是弹簧的伸长量,即L﹣L0,最终综合推断选取答案.解答:解:(1)试验中用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纵轴表示弹簧的拉力F(即所挂重物的重力大小)(2)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0cm;(3)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0N(即:F=0N)(4)由于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象中只有C符合.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同学运用图象来处理数据的力量,关键是弄清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并能综合分析拉力F与伸长量△L的关系.需要留意弹簧的平放与竖直放对横纵坐标的影响.11.(4分)水平的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开头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滑动停止,随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输过程中,该物体受摩擦力状况是()A.在AC 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在AC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在CB 段不受静摩擦力D.在CB 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考点: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滑块先向右加速运动,然后向右匀速运动,分两段受力分析即可.解答:解:A、B、在AC段滑块向右加速运动,加速度向右,故合力向右;滑块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向右,故A错误,B正确;C、D、在CB段滑块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滑块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若有摩擦力,合力不为零,冲突,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小滑块的运动状况和受力状况,要结合运动状况分析受力状况.12.(4分)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对上做匀减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A.v b=4m/s B.v c=3m/sC.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 D.d e=3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本题的突破口是ab=bd=6m,bc=1m,小球从a到c的时间是2s,从a到d的时间是4s,依据x=v0t+即可求出v a和a;再依据速度公式v t=v0+at求出v c和v d,然后依据v t2﹣v02=2ax求出de的距离,最终依据v t=v0+at求出从d到e的时间.解答:解: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0,加速度为a,则从a到c有x ac=v0t1+即7=v0×2+7=2v0+2a物体从a到d有x ad=v0t2+即12=v0×4+3=v0+2a故a=m/s2,v0=4m/s依据速度公式v t=v0+at可得v c=4﹣=3m/s,故B正确.从a到b有v b2﹣v a2=2ax ab解得v b =m/s,故A错误.依据速度公式v t=v0+at可得v d=v0+at2=4﹣m/s=2m/s则从d到e有﹣v d2=2ax de则x de ==4m故D错误.v t=v0+at可得从d到e的时间t de=﹣=4s.故C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对运动学公式要求较高,要求同学对全部的运动学公式不仅要生疏而且要娴熟,要机敏,基本方法就是平常多练并且尽可能尝试一题多解.二.试验题(12分)13.(6分)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沟通(选填沟通或直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假如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稍有增大,打点时间间隔为0.019s,而做试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考点: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专题:试验题.分析: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工作原理即可正确解答;同时要娴熟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有关的操作.明确周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了解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即可分析误差状况,正确解答该题.解答:解: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沟通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假如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稍有增大,打点时间间隔为0.019s,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依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真实位移差偏小,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故答案为:沟通;偏小点评: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以加强基本仪器的了解和使用.14.(6分)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试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状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标出,其部分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C .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打算D.假如将沟通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2)计算出打下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0.314m/s,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0.510 m/s2.(要求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试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依据对打点计时器的把握分析答题.(2)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出受到与加速度.解答:解:(1)A、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是由电源频率打算的,与电源电压无关,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不变,故A错误;B、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打算,与纸带速度无关,故B错误;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打算,故C正确;D、打点计时器应当使用沟通电源,使用直流电源将无法工作,故D错误;故选C.(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打下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4=,代入数据解得:v4=0.314m/s,出小车的加速度为a=,代入数据解得:a=0.510m/s2.故答案为:(1)C;(2)0.314;0.510.点评:本题考查了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求瞬时速度与加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即可正确解题.三.计算题共40分(本题含4个小题,15题8分,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2分)15.(8分)一物体正以6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现对物体施加与速度同向的大小恒为2m/s2的加速度,求:(1)当物体的速度增大到12m/s时,经受的时间是多少?(2)施加加速度后10s内物体的位移是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对物体施加与速度同向的大小恒为2m/s2的加速度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应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即可.解答:解:(1)由:v=v0+at得:12=6+2×t,解得:t=3s(2)由:x=得:x=6×10+,解得:x=160m答:(1)当物体的速度增大到12m/s时,经受的时间是3s.(2)施加加速度后10s内物体的位移是160m.点评:分清楚运动过程,把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娴熟的应用即可,这是一个很基础的题目.16.(10分)一个氢气球以10m/s的速度从地面匀速上升,7.5s末从气球上面掉下一重物,此重物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多高处?此重物从氢气球上掉下后,经多长时间落回到地面?(忽视空气阻力,g取10m/s2)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分析:先求出7.5s末重物的速度,重物脱离气球后加速度为g,依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可以上升的高度,距地面的高度为匀加速上升的高度与匀减速上升的高度之和;所求时间为重物匀减速上升的时间与匀加速下降的时间之和.解答:解:(1)7.5s末重物的速度为:v=10m/s;7.5s内上升的高度为:h=v0t=10×7.5=75m;从气球脱离后上升的高度为:;则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H=75m+5m=80m;(2)物体从气球上脱落后上升所用时间:;设从最高点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t″,则:,解得:t″=4s;则t总=1s+4s=5s;答:此重物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80m处;此重物从氢气球上掉下后,经5s落回地面.点评:分阶段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做到有条不紊,娴熟把握运动学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一、选择题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B.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C.在田径场1500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500mD.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上海100km”,表示该处到上海的位移大小为100km2.质量为50kg的乘客乘坐电梯从四层到一层,电梯自四层启动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0.6m/s2,则电梯启动时地板对乘客的支持力为 ( )( g=10m/s2)A.530N B.500N C.450N D.470N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为使小车运动时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盘和重物的总重力,则盘和重物的总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应满足的关系是()A.m远大于M B.m远小于M C.m略大于M D.m略小于M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B.如果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C.一个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必受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D.要使物体保持直线运动,一定要对它施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力5.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B.合力的大小一定随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D.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大的分力,也可能小于小的分力6.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保持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7.一女同学穿着轮滑鞋以一定的速度俯身“滑入”静止汽车的车底,她用15 s穿越了20辆汽车底部后“滑出”,位移为58 m,假设她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从上述数据可以确定( )A.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加速度B.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平均速度C.她刚“滑入”车底时的速度D.她刚“滑出”车底时的速度t=时刻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和B是原点x t-图线8.如图所示,一质点从0上的两个点,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7B .22m/s 3C .25m/s 8 D .22m/s9.如图甲、乙所示的x – t 图像和v – t 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 .0~t 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 2时刻相距最远D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10.水下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为零,则蛟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 .2vt B .0012t vt t ⎛⎫- ⎪⎝⎭ C .202t t v D .()202v t t t - 11.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s 末速度变为10m/s ,则汽车的( )A .加速度为2m/s 2B .4s 内的位移为40mC .4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 .2s 末的速度为5m/s1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石块重10N ,使地面受到10N 的压力,则( )A .该压力就是重力,施力者是地球B .该压力就是重力,施力者是石块C .该压力是弹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产生的D .该压力是弹力,是由于石块发生形变产生的13.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B.摩擦力的存在依赖于正压力,其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C.运动的物体有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1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s停止,若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最后1s内位移是()A.4.5m B.3.5m C.2m D.1m1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 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 m/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10sB.车的加速度为15 m/s2C.经过A杆时速度为5 m/s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为15m16.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0.5m,则第2s内通过的位移是()A.0.5m B.1.5m C.2.0m D.3.5m17.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 )a.位移b.路程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e.时间f.加速度g.速率A.只有acdfB.只有adfC.只有afgD.只有af18.如图,在幼儿园的游乐场中,一小男孩从右侧梯子爬上滑梯,用时10s,然后在上面平台站了5s,接着从左侧的滑梯上由静止开始滑到水平地面,用时3s.下面关于他在滑梯上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路程相等B.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位移相同C.他在第15s末开始要下滑,指的是时间间隔D .他整个过程用时18s ,指的是时间间隔19.如图所示,汽车里有一水平放置的硅胶魔力贴,魔力贴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小花瓶.若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花瓶受到三个力B .因为汽车向前开,所以摩擦力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C .小花瓶所受的合力为零D .魔力贴对小花瓶的摩擦力大小为mg20.把一个重为G 的物体,用一个水平力F =kt (k 为恒量,t 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下图所示,从t =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 随t 的变化关系是( )A .B .C .D .二、多选题21.如图,柔软轻绳ON 的一端O 固定,其中间某点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 .初始时,OM 竖直且MN 被拉直,OM 与MN 之间的夹角为α(2πα>).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A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22.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光滑的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 .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 点,另一端从B 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 点靠近(C 点与A 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A .由B 到D 的过程中,拉力逐渐变大B .由B 到D 的过程中,拉力保持不变C .由D 到C 的过程中,拉力逐渐变大D .由D 到C 的过程中,拉力保持不变23.粗糙水平面上a 、b 、c 、d 四个相同小物块用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连接,正好组成一个等腰梯形,系统静止。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3-201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Ⅰ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60分,每题5分。
1~8为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5分,选错得零分;9~12题
为不定项
...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选错得零分。
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力可以离开施力物体而单独存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2.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平均值
C.运动方向不变时,瞬时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平均速度一般不同,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
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球心
B.用测力计测小球的重力时,测力计对小球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C.物体只有在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D.同一个物体,在地球的赤道和两极,其重力大小是不同的
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落到地面的速度也大
C.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的直线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D.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
5.无风的雨天,站在路旁的小明与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小聪看到的雨滴的轨迹正确的是()
A.小明看到雨滴向左下方运动
B.小明看到雨滴向右下方运动
C.小聪看到雨滴向左下方运动
D.小聪看到雨滴向右下方运动
6.下列各图中能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7.如图,为一质点从t=0起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图中虚线为经过t=4s时图线上该点的切线,交时间轴于t=2s处,由此可知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8.关于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弹力变大摩擦力就一定变大
D.摩擦力变大弹力就一定变大
(以下为不定项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
9.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秒内与第2秒内位移大小之比为x1∶x2,在走完第1米时与走完第2米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1∶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x2=1∶3,v1∶v2=1∶2
B.x1∶x2=1∶3,v1∶v2=1∶
C.x1∶x2=1∶4,v1∶v2=1∶2
D.x1∶x2=1∶4,v1∶v2=1∶
10.如图,小球A重力大小为G,上端被竖直轻线悬挂于O点,下端与桌面接触,设线对小球的拉力为T,桌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关于小球A静止时,G、T、N大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A.T=0,N=G B.T=G,N=0
C.T+N=G D.T-N=G
11.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A.汽车速度也减小
B.汽车速度仍然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就停下来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解析】
12.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一物体,现用一水平力拉物体,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此物体:()
A.在0~2秒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2秒末的速度为2m/s
C.在2s~4s秒内的位移为8m
D.在4秒时速度最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13.(4分)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下列说法中对于减小误差来说有益的是:。
A.选取计数点时,常使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记录点为好
B.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C.选计数点时,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迹间距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和计算
D.最好用v-t图像来求加速度
14.(6分)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每隔时间T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点。
某同学在实验中打下图示的一条纸带,不小心把中间一部分污损了,但能确定污损部分有两个记录点。
现测得AB=s,BE=L,利用该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B =。
考点: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15.(8分)重为G=400N的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120N,动摩擦因数为μ=0.25,求:
(1)如果要使木箱运动起来,施加的水平推力F1至少要多大?
(2)如果用F2=150N的水平推力推动木箱运动一段时间后要维持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应把水平推力换成F3,则F3多大?
16.(8分)离地高h=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求:
(1)小球落到地面经过的时间t1;
(2)小球落地前最后1秒内的位移Δh。
17.(10分)高速公路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但由于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很大,雾天曾出现过几十辆车追尾相撞的事故,造成极大的人生伤害和财产损失。
现假设某条高速公路限制速度为120km/h,某种雾天的能见度(即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37m,汽车紧急制动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8m/s2,制动时司机的反应时间(即司机发现状况到踩下刹车的时间,该时间内汽车仍然匀速运动)为0.6s,求:
(1)当汽车速度为120km/h时,突然以8m/s2的最大加速度紧急制动,从踩下刹车到汽车停止运动,汽车滑行的距离x;
(2)在该雾天,为了安全,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
18.(14分)甲、乙两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为v1=16m/s,乙车的速度为v2=12m/s,乙车在甲车的前面,两车相距L=6m。
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刹车,甲车的加速度为a1=2m/s2,6秒后立即改做匀速运动,乙车刹车的加速度为a2=1m/s2,求:
(1)从两车刹车到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的时间;
(2)两车相遇的次数。
(3)从两车刹车到两车速度相等经过的时间;
考点:本题考查追及相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