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的偏旁写法
- 格式:pdf
- 大小:89.85 KB
- 文档页数:6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
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一)单人旁落笔稍重,向左下行笔,随后回锋翻笔,再顺势落笔写竖,先轻后重,最后回锋向右上趯出。
如“任”字。
(二)三点水落笔轻,露锋尖,触纸后用力顿一下,然后勾出,接着顺势落笔写竖勾,勾时用力向右上趯出。
如“沈”字。
(三)左耳旁落笔写短横,顺势用笔而下写弧,再顿笔勾出,接着写竖勾,竖勾要挺劲,带有一定的弯势。
如“陈”字。
(四)右耳旁落笔由轻而重写横出折,再顺势写弯勾,然后翻笔而上写竖画,竖如悬针,上粗下细.一般来说,左耳收,右耳放;左耳流利,右耳工整;左耳竖有勾,右耳竖无勾;左耳占地小,右耳占地大。
如“都”(五)竖心旁落笔写短竖,再折笔写短横,然后翻笔向左上,顺势写长竖。
有时横竖之间有牵丝相连,并形成一个针鼻孔似的小圈,就更显得玲珑剔透,生动活泼。
如“情”字。
(六)爿字旁侧锋落笔,略顿,随即高于写竖画,要挺拔有力,至竖末用力向左上勾出,然后顺势写上点,顿一下提笔写下点,再用力向右上挑出。
竖与点之间用勾挑相呼,点与点之间用牵丝相连。
如“壮”字。
(七)提手旁落笔写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写斜世无双挑。
横画略向右上斜,竖勾挺拔带弧势,挑画由左下而右上,线条由粗而细,点画分明有力。
如“推”字。
(八)宝盖头轻落笔重按笔写点,然后勾出,顺势写左竖点,再连着折笔写横,末了折笔用力向左下勾出.整个宝盖头点画呼应,成上包下之势,字头宽敞,能包括或容纳下面部分。
如“宣”字。
(九)趯土旁落笔先写横画,再翻笔写短竖,然后顺势折笔用力向右上趯出。
趯土旁的趯土要写得精悍,同时要与右面部分发生关系,其中特别是趯画。
如“城’字。
(十)直刀旁落笔斜写左短竖,再折笔向右上勾挑,然后顺势写右竖。
行书中的右竖,不妨写得比楷书长些;竖尾一般提笔直接抽出,也可以向左下勾出。
如“到”字。
(十一)双人旁落笔先写短撇,回锋折笔写长撇,再回锋向上写竖画,然后顿笔勾出。
行书的34种部首1亻,多用撇长竖短,少作撇短竖长。
撇笔应该稍重,竖笔忌用悬针。
人,撇长捺短,撇伸捺缩,撇捺驻脚处不应在同一水平线上,注意:两笔均不可过细。
2八,两笔均不可过长过大,要短小精悍。
注意在使用中的各种变化。
丷,两笔牵丝呼应,俯仰向背相合,不可过粗,不可过重。
3亠,点笔饱满,横笔坚强,点的收笔笔锋指向横笔的起笔最前端,笔断意连,首尾相顾。
十,横笔抗肩,竖笔垂直,遒劲饱满,疏朗稳健。
4几,左缩右展,牵丝呼应,纵展有度。
ナ,横笔抗肩,撇笔遒劲,注意:因“左”字与“右、有、布”等字在笔顺上不同,所以在形神上也有所不同。
5刂,短竖收缩直钩舒展,直钩长短粗细,以及是否提钩应根据字形而定。
阝,弯钩不宜大,竖笔忌悬针,在左时应含蓄紧抱,勿使其过于开张。
6广,内中笔画少者,左撇勿敞,内中笔画多者,首点勿高。
口,无论口居何位,均不可大,应团结收紧,勿使其松散。
7士,虽然“士”字应第一横长、第二横短,但在书法中并无严格区分。
阝,在右边时,弯钩可以稍大,竖笔可以悬针,也可以垂露。
8日,在上者,笔画多时宜小,笔画少时宜大。
日,在左者,连绵舒展,其身勿宽。
9曰,在下者,团结紧抱,其身勿阔。
月,无论居于全字何处,均不可宽,宽者笨拙,与“同”相疑。
10业,下面笔画多者宜矮,笔画少者宜高,两竖不要离得太远。
忄,笔顺为,先两点,后一竖,两点勿近,竖笔勿长,两点呼应相顾,竖笔忌用悬针。
11囗,其身勿大,囗不可封严,末横上移,以使中宫严紧。
尸,口身小而紧凑,撇笔长而劲挺。
撇笔如过于向内,其身难以端正,撇笔过于向外,全字易于松散。
12山,在上者,应以斜取其动势,山在下者,应以短求其平稳。
女,中宫收紧,伸缩有致,在左者宜窄,在下者宜宽。
13木,在下者宜扁,以托其上,横笔勿粗,以利穿插。
木,在左时横不可短,竖不可粗,撇笔回锋,以提代点。
14禾,横笔可稍重稍长,竖笔忌用悬针,首撇使其高扬。
文,两撇走向不同,特别注意第三笔起笔的位置切勿靠右。
干货!行书左偏旁:月、足、鱼字旁怎么写好看?(附例字)
核心提示:
1、月字旁:当月字旁居于字的左侧时,其形态通常更为窄长,笔画也更为轻细一些。
具体到每一个笔画:撇画呈竖势,略具弧度;横折钩中,竖笔挺直中略呈向左内收之势;中间两条短横位置居中靠上,与上方横折钩的横笔间距匀称。
2、足字旁:“足”作为左偏旁时,底部的撇画变作短竖,捺画变作横,整体形态窄长,笔画略呈左伸右缩。
3、鱼字旁:顶部两撇略微不平行,上面的横写短,中间的田写小,底部左伸右缩,左低右高。
例字解析
1.肝
1、左部分写窄;
2、月字旁竖撇与横折相离;
3、月字旁中间横与横之间有连带关系;
4、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有连带关系;
5、干的竖画写长;
6、整体最低点在干竖画的收笔处。
2.肥
1、左部分写窄;
2、月字旁竖撇与横折相离,折角处圆润;
3、月字旁中间横与横之间有连带关系,且不平行;
4、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有连带关系;
5、竖弯钩写长;
6、出钩出写长,钩的方向朝上。
3.跳
1、足字旁上下有连带关系;
2、跳整体左右有连带关系;
3、右半部分竖略倾斜;
4、竖弯钩竖向笔画写长;
5、出钩方向朝上。
4.跛
1、足字旁上下有连带关系;
2、整体左右有连带关系;
3、右半部分横钩折角处圆润;
4、最后一笔捺画变成反捺;
5、反捺与横撇起笔相离。
5.鲸
1、顶部两撇略微不平行;
2、上面的横写短;
3、中间的田写小;
4、底部左伸右缩,左低右高;
5、右半部分点画与横画有连带关系;
6、整体最低点竖钩出钩处。
行书偏旁部首的写法
咱都知道,行书那可是书法里超有韵味的一种字体。
行书的偏旁部首就像是一个个小零件,把它们写好了,整个字就像被注入了灵魂一样。
比如说单人旁“亻”,在行书里它可不会规规矩矩地像楷书那样写得方方正正。
它的一撇一竖就像是一个潇洒的人儿,撇呢,轻轻一带就出去了,就像人伸出的一只胳膊,很随性。
竖呢,也不是直直地杵在那,而是有点微微的弧度,像是人在随风摆动,有那么一种灵动的感觉。
再看三点水“氵”,在行书里那简直就像一串流动的小音符。
第一点像是一个小水滴刚刚落下,稍稍重一点,然后第二点和第三点就像是水在流动的轨迹,轻轻带过,三个点之间仿佛有着一种无形的联系,让你能感觉到水在流动的那种顺畅。
还有走之底“辶”,这个偏旁部首在行书里可不得了。
那一横折折撇就像是一个舞者弯曲的腿,充满了力量感。
最后的捺呢,就像舞者的长裙在舞动,长长的,而且捺的结尾还有一种往上翘的感觉,就像舞者在收尾的时候来一个漂亮的动作。
心字底“心”在行书里也很有趣。
它不再是像楷书那样规规矩矩的心形,中间的那一点像是一颗跳动的心脏,然后两边的点和卧钩就像是围绕着心脏的
一种保护或者说是一种波动,卧钩的写法也很有讲究,它像是一条弯曲的小河流,带着一种圆润的感觉。
反正行书的偏旁部首每一个都像是一个小秘密,等着你去发现它们的独特之处。
只要把这些偏旁部首写得得心应手了,写行书那就是小菜一碟啦。
9个常用偏旁部首的行书写法(附36个例字)实用硬笔教程
①四点底的行书写法
例字:点、杰、照、熊
②欠字旁的行书写法
例字:吹、欢、欣、欲
③党字头的行书写法例字:肖、党、堂、常
④身字旁的行书写法例字:射、躯、躺、躲
⑤耳字旁的行书写法例字:取、耿、联、聪
⑥虫字旁的行书写法例字:蚊、蝇、蜻、蜓
⑦页字旁的行书写法例字:项、顺、烦、顾
⑧立字旁的行书写法例字:站、端、靖、竣
⑨立字头的行书写法例字:亲、彦、章、童
建议把以上偏旁部首及例字的写法保存下来,勤加练习。
学会以后,你写的字一定更好看!马上行动起来吧!。
行书部首一览表,整理的太好了,赶紧收下!不知谁整理的行书的偏旁写法,太好了!但是大家要注意,部首也没有固定的写法,它只有一定的连带方式,而无固定的形貌。
以下仅列“二王”书法中的部分典型部首,以供读者参考。
1.“十”部这一部首书写时要注意不同的起笔方式、连带方式,以及横与竖的不同组合方式。
2.“丷”部这一部首的写法承接关系明显,书写时尤其需要注意两点位置的错落关系和笔画的轻重变化。
3.“乚”部这一部首在书写时,一是要注意长短搭配的不同,一是要注意它的收笔动作。
4.言字旁这一部首这里呈现了4种不同的写法,不同的书写方式源于不同的搭配需求,书写时要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体会各自的妙用。
5.立刀旁这一部首这里基本呈现了2种写法,4种面貌。
书写时要注意不同的下笔方式、收笔方式,并探究不同的倾侧方式及其倾侧的好处。
6.两点水旁注意上下两点间的连带方式和出笔的方法。
7.提土旁注意起笔、转笔、出笔及其笔画的组合方式。
8.女字旁这一部首写法基本不一,书写时要注意交叉的方式和圆转与方折的妙用。
9.反犬旁这一部首的书写尤其需要注意牵丝引带的关系。
“独”字的反犬旁有别于其他3个字,类似于楷书的写法。
10.马字旁注意马字旁内部虚实的对比及长短笔画的处理。
11.示字旁注意示字作为独体字和偏旁的不同写法。
12.皿字底注意竖画的处理方式。
13.单人旁此4个字单人旁写法各异,注意体会每一种写法的用笔。
14.草字头注意行书草字头的特殊写法及其组合方式。
15.左耳旁注意竖画与“耳朵”的组合。
16.双人旁注意双人旁的特殊写法,行笔时注意笔画的摆动感。
17.宝盖头注意各部件的位置关系,行笔时体会方折与圆转的不同。
18.走之底走之底写法多样,书写时注意不同写法的行笔特点。
19.提手旁注意笔画翻转和提画的不同写法。
20.绞丝旁此四字绞丝旁写法各异,书写时注意笔画的转换关系。
21.竖心旁书写时注意左右两点的连接方式,体会竖画的摆动感。
22.反文旁书写时注意笔画的圆转和伸展。
硬笔行书56个偏旁部首写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硬笔行书是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书写风格和韵味。
在硬笔行书中,偏旁部首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元,掌握偏旁部首的写法是学习硬笔行书的重要一步。
下面将介绍56个常用偏旁部首的硬笔行书写法,希望对学习硬笔行书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1. 一:横折撇钩2. 丨:竖折3. 丿:弯折4. 乙:撇捺5. 亅:撇提6. 二:撇点7. 亠:横折竖钩8. 人:撇捺竖9. 儿:撇弯捺10. 入:横钩12. 冂:横撇弯13. 冖:撇点点横折14. 冫:横折横竖15. 几:撇点点横16. 凵:撇点点横竖17. 刀:撇横18. 力:横竖19. 勹:横弯20. 匕:横折点21. 匚:横撇钩22. 匸:横钩横弯23. 十:横竖点24. 卜:横折点横25. 卩:横折弯26. 厂:横竖横弯27. 厶:横弯钩29. 口:撇点30. 囗:横弯点点31. 土:撇横点32. 士:横弯横弯33. 夂:横钩34. 夊:横折横弯35. 夕:横点36. 大:横折横竖钩37. 女:撇横点38. 子:横撇39. 宀:横折点横40. 寸:横撇点41. 小:横折42. 尢:横弯钩43. 尸:横折点横44. 山:横折点横46. 工:横折横弯点47. 己:横折横折48. 巾:横钩点49. 干:横折点横50. 幺:横折点51. 广:横撇点点52. 廴:横折弯53. 廾:横折横弯54. 弋:横折竖55. 弓:横折点点56. 彐:横折弯以上就是56个偏旁部首的硬笔行书写法,每个部首都有其独特的笔画组合和书写规范,希望通过学习这些部首的写法,可以提高硬笔行书的书写水平。
掌握硬笔行书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积累经验,才能逐渐掌握这门艺术。
希望大家能够持之以恒,努力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硬笔行书爱好者。
第二篇示例:硬笔行书是一种书法艺术形式,它结合了硬笔书法和行书风格,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享受。
硬笔⾏书教程:偏旁部⾸写法字帖(附例字)111转⾃今⽇头条:楷书⾏书硬笔书法作品,版权归原作者。
1.⽂字头点成侧势,⾏书⼀般点可稍偏右,点与横要牵丝呼应。
如:六、意、⽅、交、亭、⾼。
2.宝字盖写法基本同楷书,上点可正、可偏,需灵活应⽤,横钩勿顿笔、要与下呼应。
如:宝、宋、宇、室、寒、寂。
3.⼈字头撇捺要舒展,撇画末端与捺要笔断意连,撇捺盖尽下部。
如:令、全、合、⾷、会、舍。
4.草字头草字头的写法有多种,横画的长短也要因字⽽异,但两点必须连惯呼应。
如:芳、草、芝、苦、莫、花。
5.⽵字头左撇要回锋,顺带写点,顿笔后牵丝写撇、折笔往左下带完成下⾯部分。
6.⾬字头主要有两种写法,但末笔都要与下部连带呼应,下部应正对上部中间。
如:答、笔、篇、等、筑、策。
7.⼴字旁点与横映带牵丝,横短且右斜。
撇画⽤回钩撇,与下笔笔断意连。
如:唐、庄、度、庞、康、庙。
8.病字旁写法同⼴字旁,只是多⼀点提,点提连写,提的末端与下笔相呼应。
如:病、痕、痴、症、疼、痛。
9.讠字旁点与横画牵丝相连,横折提末笔与下⼀笔相连惯。
如:认、评、诗、词、设、计。
10.单⼈旁撇与竖画笔断意连,竖画末笔往右上挑出,与右部呼应,⼀般单⼈的竖稍短。
如:你、们、修、他、但、诗。
11.双⼈旁两撇应连写,第⼆撇回锋直接写竖,竖可向右上出钩,以与下笔相呼应。
如:⾏、往、彼、得、徘。
12.三点⽔⼀点可单写,也可三点连写,提画可与右侧笔断意连。
如:江、河、湖、海、法、清。
13.提⼿旁横取斜势,横与竖要牵丝呼应,整个钩提⼀笔写成,竖钩偏右。
如:提、技、打、持、按、挑。
14.⼟字旁⼟在左末端写提,竖提⼀笔写成,提画可直接带下笔。
⼟在上横画略取斜势,下部居中。
如:址、地、坎、者、⽼、孝。
15.王字旁先写横画,折笔写竖,顺势圈笔折下写提,右上出锋。
如:环、珠、珍、班、玻、璃。
16.竖⼼旁两点可⽤竖折挑笔再写竖,也可先写两点上挑后写竖,竖的末端可向右上出锋,以与右部呼应。
以范、谢、杜、钟、任、唐、沈、邹、祁等姓氏谈常见偏旁行书写法合体字的基本构件是偏旁。
熟练掌握各种偏旁的写法,是写好钢笔字的基础。
偏旁练习的难点在哪儿?在笔画之间的位置组合特点。
例如,笔画之间交叉点不恰当,偏旁就可能重心不稳,进而使全字重心不稳;偏旁中某一笔画的长短正斜影响着其他笔画的长短正斜,进而影响到全字的结构安排。
下面,以一些姓氏的常规写法为例,分析部分偏旁的硬笔行书书写技巧。
范上横制约字宽,“氵”不可超越横起笔处。
上下偏旁间稍显宽松,下面左右旁之间也留有空白,不要有拥挤感。
所有纵向笔画取收势,否则拉长全字。
末笔浮鹅钩圆润流畅,但不可纵笔太长。
草字头行书点睛常规为先写横再一笔完成左点右撇,也可先左点再上勾写横,横末翻笔写短撇。
覆下者横长,如“节'字;上下势均者等齐,如“范”;从属者横短,如“茶”。
谢横向笔画应短,各偏旁应瘦,否则全字过于宽阔;左右偏旁稍短,以对比中间主偏旁。
但偏旁之间也不是密不透风,要制造局部疏朗,力求疏密有致。
各偏旁竖画之间大致平行。
言字旁行书点睛上点与下部不要紧贴,稍留空间,空间高度与下折长度大体均等。
横折均短,利于布局右旁。
杜“木”写出迎让之势,横画及挑出在中竖右侧露头短。
两偏旁左长右短,左瘦右阔,对比明显。
“土”居上不坠,上部横竖皆短,下横可拉长触及左旁,使两偏旁有所联系。
木字旁行书点睛横末翻笔顺势写竖,横竖交叉点写撇折挑,撇折挑与中竖围出小巧镂空者为妙。
二者在竖画右侧不可长,避免挤占右旁空间。
钟“钅”之短横以点呈现,既显活泼,又少占空间,有利于迎让右旁。
“中”之中竖露头稍长,从而使“中”的重心下移,保证了结体的稳定合理。
因中竖为主笔,故其他笔画均取收势,形成对比。
金字旁行书点睛作为从属偏旁时竖钩缩短,作为主偏旁时竖钩稍长。
上短横及中短横常以点代之,下横及钩的收笔均较陡峭,目的是腾出空间迎让右旁。
任可左正右斜,呈上开下合之势。
右旁“壬”上撇以短横代之(当然写作撇也可),便于一气呵成完成上下笔画。
钢笔行书的偏旁写法
2007年09月09日星期日上午05:54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
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单人旁
(一)单人旁
落笔稍重,向左下行笔,随后回锋翻笔,再顺势落笔写竖,先轻后重,最后回锋向右上趯
出。
如“任”字。
左耳旁
(三)左耳旁
落笔写短横,顺势用笔而下写弧,再顿笔勾出,接着写竖勾,竖勾要挺劲,带有一定的弯
势。
如“陈”字。
竖心旁
(五)竖心旁
落笔写短竖,再折笔写短横,然后翻笔向左上,顺势写长竖。
有时横竖之间有牵丝相连,
并形成一个针鼻孔似的小圈,就更显得玲珑剔透,生动活泼。
如“情”字。
提手旁
(七)提手旁
落笔写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写斜世无双挑。
横画略向右上斜,竖勾挺拔带弧势,
挑画由左下而右上,线条由粗而细,点画分明有力。
如“推”字。
(九)趯土旁
趯土旁
落笔先写横画,再翻笔写短竖,然后顺势折笔用力向右上趯出。
趯土旁的趯土要写得精悍,
同时要与右面部分发生关系,其中特别是趯画。
如“城’字。
直刀旁
(十)直刀旁
落笔斜写左短竖,再折笔向右上勾挑,然后顺势写右竖。
行书中的右竖,不妨写得比楷书长些;竖尾一般提笔直接抽出,也可以向左下勾出。
如“到”字。
反犬旁
(十二)反犬旁
侧锋落笔,随即向右下撇出,顺势另起笔写竖勾,再落笔写撇折挑。
反犬旁可以写成楷书似的勾挑,也可以回锋收笔无勾挑;有勾挑的势必从左上落笔写撇或撇挑,无勾挑的势必从右上落笔写撇或撇挑,用笔的笔势不同,因此字的体态也不同。
如“独”字。
广字旁
(十四)广字旁
先写上面侧点,接着提笔就势写横,再折笔写撇。
广字旁的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往往由左上包右下,因此要注意空间。
如“店”字。
(十六)尸字旁
尸字旁
落笔写横,随即用力折笔而下,接着再折笔写横,然后翻笔向左上。
顺势写下一撇。
尸字旁的转弯抹角处用笔须慢且要有力。
如“居”字。
(十八)山字可作偏旁也可作部首
山字可作偏旁也可作部首
写法是:先写左短竖,接着折笔写横,然后翻笔向上,再顺势写中竖,提笔写右竖。
山字如作偏旁,侧右竖改为一点,同时顺势向右上勾出;山字如作部首,侧右竖改为撇点,随即一笔撇下。
如“峰”字。
当然山字也可采用楷书写法,先写中竖,再写竖横折,最后顺势写右竖。
子字旁
(二十)子字旁
落笔写横勾折,随即写下弯勾。
再顺势翻笔向右上挑出。
如'孙”字。
火字旁
(二十二)火字旁
落笔写竖横折,再翻笔向上,随即写撇弯折,最后回锋用力向右上趯出。
这是草书写法,如“烟”字。
另兵一种写法是先落笔写左右两点,然后顺势写长撇,再另起笔写一点。
女字旁
(二十四)女字旁
先落笔写斜长点,再向上提起,顺势写撇画,再趯出,随笔写横挑,如“如”字。
如果按照楷书写法,先写撇画,再翻笔写反捺,再顺势写右撇,最后拦腰写横挑。
日字旁
(二十六)日字旁
落笔写左竖,再提笔写横竖折,然后另起笔写中间一点,顺势提笔连写下一点。
不过作为偏旁的日字下一点总是写成上挑,以便书写右面的点画。
如“明”字。
心字底
(二十八)心字底
顺势落笔写左点,要先轻后重,再起笔写弯勾,要弯而有力,最后用笔写左右两点,两点间要有牵丝相连。
,如“思”字。
目字旁
(三十)目字旁
写好左竖后,顺势写横竖勾折。
然后再翻笔写中间两小横,随即提笔写下横,两竖要挺起,成相背状,下横要写成横挑状。
如“睁”字。
耳字旁
(三十二)耳字旁
落笔写上横,随即翻笔写左竖,再回锋向上写两小横,接着折笔写下横,最后提笔抽锋写右竖。
也可写成:落笔写横竖折,再起笔写竖勾,然后顺势撇挑。
如“取”字。
(三十四)牛字旁
牛字旁
落笔先写撇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由左下向右上写挑画。
如“特”字。
(三十六)四字头
四字头
落笔写短斜竖,随即提笔写横折勾,再起笔写两点,接着顺势写下横。
如“罗”字。
四字头要写得扁不能方。
(三十八)竹字头
竹字头
落笔较重,随即撇下,接着折笔向右下写短斜竖,再翻笔向右上挑,提笔连写三曲弯。
转折时速度宜慢,用力宜重,要交待清楚,同时两“个”字,要左低右高,有势有态。
如“等”字。
示字旁
(四十)示字旁
与衣字旁(行书中可通用)落笔由轻而重写侧点,顺势勾出,再另起笔写横竖折,翻笔向上写撇挑折。
这个偏旁除了点之外,主要由横竖折与撇挑折交叉组成。
如“神”
字。
令字旁
(四十一)令字旁
落笔先写长撇,再写上点,接着写下点,随即顺势写横撇折,最后翻笔向右上挑出。
“令”字的上下两点可连可断,但下面的横撇点务必一笔连写,不能分开。
如“领”字。
走字旁
(四十三)走字旁
落笔写横画,翻笔向上写竖画,再顺势写长横,接着笔不离纸写短横和下捺。
如“赵”字。
言字旁
(四十五)言字旁
落笔写侧点,顺势勾出,再起笔写横,折而写竖勾。
言字旁的横要比竖勾短,长了就变形,造型不好看。
如“话”字。
虫字旁
(四十七)虫字旁
落笔写短斜竖,再顺势写横竖折,接着回锋写下横,然后翻笔向上写竖折挑,为了便于书写,行书虫字旁的一点往往省掉。
如“虬”字。
舟字旁
(四十九)舟字旁
落笔写短撇,再顺势写竖撇,写横竖折勾,然后一笔写下中间两点,由于写得快了,因此两点成一竖,接着拦腰写横挑。
如“船”字。
病字旁
(五十一)病字旁
落笔写侧点,再起笔写横折撇,勾出,然后写点挑。
如“病”字。
学字头
(五十三)学字头
先写左点,再顺势写中点,然后写撇点。
如“学”字。
戈字旁
(五十五)戈字旁
落笔写横画,再上挑顺势写戈勾,接着写撇画,然后写一点。
如“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