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生物二轮知识专题大突破专题五第二讲植物的激素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10.13 MB
- 文档页数:88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必考知识点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查字典生物网为大伙儿整理的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剂必考知识点,期望能够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生物网一直陪伴您。
名词:1、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感性运动: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
3、激素的特点:①量微而生理作用显着;②其作用缓慢而持久。
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
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着调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动物激素:存在动物体内,产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为无管腺,动物激素是由循环系统,通过体液传递至各细胞,并产生生理效应的。
4、胚芽鞘: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
胚芽鞘为胚体的第一片叶,有爱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作用。
胚芽鞘分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发生弯曲的部位。
5、琼脂:能携带和传送生长素的作用;云母片是生长素不能穿过的。
6、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会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发生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的运输,从而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
7、生长素的竖直向下运输:生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竖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运输。
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阻碍的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样说,低浓度范畴内促进生长,高浓度范畴内抑制生长。
9、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存在侧芽部位,使那个地点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解出方法为: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第3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纲要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1.生长素发现的实验结论(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发挥作用部位——尖端下面的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
(5)胚芽鞘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2.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原因分析(1)单方向刺激的影响:常见的有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因素,使生长素在产生部位发生了横向运输,然后通过极性运输到达作用部位,使生长素分布不均,从而造成了弯曲生长。
(2)其他人为因素:如温特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故意偏放在胚芽鞘去掉尖端的横切面上,探究弯曲生长的原因,又如云母片或玻璃片的应用,也会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
3.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1)分析: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具体实例: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
4.对生长素敏感程度大小比较(1)幼嫩细胞>衰老细胞。
(2)根>芽>茎。
(3)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错混诊断]1.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2014·海南,8B)(√)2.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2014·海南,8C)(×)3.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2008·江苏,15D)(×) 4.顶端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到抑制(2010·海南,5D改编)(√)5.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与激素作用有关(2011·山东,1C)(√)6.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2009·江苏,9④)(×) 7.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2012·四川,4D)(√)8.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2012·江苏,7C)(×)题组一以实验为载体考查生长素的两重性1.如图1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激素调节植物激素包括、、、、练习P47 2一、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方法归类(1)暗盒开孔类(2)云母片插入类①生长;②生长;③生长;④生长。
(3)切割移植类①生长;②生长;③④:a b+c,b c(a、b、c为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⑤生长(4)锡纸遮盖类(5)旋转类(6)幼苗横置类①根 生长;②茎 生长;③ 生长。
(7)失重类幼苗移到太空后,其向光性 (保留/失去),但因无重力作用而 (保留/失去)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力性。
注意:①生长素的产生只与 有关,光的有无 (影响/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影响/不影响)其合成速度和合成量。
②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 ,而生长素则促进细胞 ;③脱落酸 细胞分裂,并 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但这些作用又会被细胞分裂素解除。
练习 P45 典例2二、生长素的运输机制与植物的向性运动和顶端优势的关系1.向光性的产生机制向光性产生的内在因素是 ,外界因素是 。
2.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的产生机制 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近地侧浓度高→3.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机制练习P46 典例4三、利用图形分析生长素的作用特性(1)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①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不同。
②曲线在A ′、B ′、C ′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的 效果,而且A 、B 、C 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代表根、芽、茎生长的浓度。
③AA ′、BB ′、CC ′段依然是 作用,只是促进作用 。
()()⎧⎫⎪⎪→⎪⎪→→→⎨⎬⎪⎪⎪⎪⎩⎭⎧⎫→→→⎨⎬⎩⎭生长素横向运输尖端向光侧背光侧单侧光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生长素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到下端背光侧多背光侧生长快向光弯曲向光侧少→⎧⎨→⎩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差茎的背地性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根的向地性——⎧⎫−−−→−−−→⎨⎬⎩⎭→产生运输侧芽顶芽浓度低促进生长顶芽生长素侧芽浓度高抑制生长顶端优势现象(2)不同作物对生长素的不同①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植物比植物敏感。
高考生物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
小编为你准备了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植物:激素调节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处于主导地位二、植物的向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实例:植物幼苗的向光性生长、根的向重力性生长3、植物向性运动的意义(1)向光性使植物茎、叶处于最有利于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位置(2)向重性有利于植物的固定和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总之,向性运动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与应激性区别)A 从概念上区别B 联系生物体具有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的环境三、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一1、实验名称:向光性实验2、实验时间: 1880年3、实验者:达尔文4、实验材料:金丝雀草的胚芽鞘 (胚芽鞘胚芽外面的锥形套)5、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现象分析第一步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方向生长单侧光能使胚芽鞘表现向光性,且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对照1)第二步单侧光照射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有关,胚芽鞘尖端可能能主生某种物质,影响胚芽鞘生长(对照1)第三步单侧光照射用锡箔帽罩住尖端的胚芽鞘直立生长,不弯曲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对照1、2、)结论(推测) 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部分的生长会产生影响实验二1、实验名称:温特实验2、实验时间: 19283、实验者:温特4、实验材料:植物胚芽鞘5、实验过程:第一步: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第二步:将处理过的和未处理过的琼脂块分别切成许多小块;第三步:将两种琼脂小块分别放在两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几天后观察6、实验结果:放处理过的琼脂小块的胚芽鞘向放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放未处理过的琼脂小块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7、实验结论(分析):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实验三1、实验时间: 19342、实验者:郭葛3、实验结果:从植物体中分离出生长素,并鉴定为吲哚乙酸四、反思向光性产生的原因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且从向光侧运向背光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且向光侧少,背光侧多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表现向光性五、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产生部位:主要在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和组织。
高考生物知识点植物的激素调节
来源:高分网
植物的激素调节,这是高考生物常见的知识点,我们来看看关于植物的激素知识点的相关讲解。
知识精华
1.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即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浓度“阈值”。
在这个“阈值”以下,浓度越高,则促进作用越强,生长就快,反之就慢。
如茎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
若生长素浓度超过了这个“阈值”则走向另一极端,即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生长就慢,反之就快。
如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
2.植物茎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
外因:单侧光的照射。
题例领悟
例1 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a.喷洒n肥
b.提高co2浓度
c.喷洒p肥
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解析:温室内栽培茄果类蔬菜,其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
若要保证产量,可以适时喷洒生长素类似物,这是因为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在室内栽培植物的生产实践中,特别是栽培需要通过昆虫传粉的植物,要想提高产量,常用的方法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答案:d。
例2 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分析回答:
⑴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
⑵图中①、②曲线,其中代表单子叶
作物的是代表双子叶杂草的是
⑶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左右(用字母表示)。
专题五第3讲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抑制种子萌发B.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果实的衰老和脱落C.细胞分裂素既能促进细胞分裂又能促进细胞伸长D.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促进果实成熟的乙烯[答案] D[解析]选项A,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选项B,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选项C,细胞分裂素只能促进细胞分裂,不能促进细胞伸长。
2.选取相同的剪去顶芽的葡萄插条进行实验,甲、乙、丙、丁组处理方式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由甲组和乙组可知,侧芽合成的吲哚乙酸能促进插条产生不定根B.由乙组和丙组推知,该种葡萄插条,保留三个侧芽时产生不定根最多C.由丙组和丁组可知,葡萄插条侧芽合成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D.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扦插中,侧芽发挥的作用与外源吲哚乙酸作用相同或相似[答案] D[解析]甲组与乙组比较可知,侧芽能够促进插条产生不定根,但不能确定侧芽产生的物质是什么;乙组与丙组比较可知,保留三个侧芽比保留一个侧芽产生不定根的数量多,但不能说明保留三个侧芽时产生的不定根最多;丙组和丁组比较不能说明葡萄插条侧芽合成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通过题图四组实验可知,侧芽与外源吲哚乙酸处理均可以促进葡萄插条生根。
3.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如图A所示。
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12 h。
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弯曲角度如图B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A和图C的结果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来源于胚芽鞘尖端C.图B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上述实验说明种子萌发受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共同作用[答案] C[解析]图A生长素含量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图C中没有体现出高浓度的抑制作用;根据极性运输的特点,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是由根尖部位产生运输到伸长区的;该实验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上述实验没有体现出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