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绷带的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186.50 KB
- 文档页数:31
石膏绷带的注意事项石膏绷带在骨折固定和伤口包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使用石膏绷带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合理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使用石膏绷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石膏绷带必须附着于皮肤上,因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非常重要,以避免感染和潮湿。
在制作石膏绷带之前,医生或护士应确保患者的皮肤干燥清洁,并应做好准备工作,如剃除患处附近的毛发。
2. 注意伤口和骨折的处理在应用石膏绷带之前,必须正确处理伤口和骨折。
应通过适当的冲洗和消毒清洁伤口,并设置正确的骨折位置以便固定。
3. 使用敷料保护皮肤在接触石膏绷带之前,应在伤口周围使用合适的防护敷料(如软护垫或非粘性敷料),以减少石膏绷带对皮肤的直接压力,并防止潮湿。
4. 注意绷带的紧固度石膏绷带的紧固度非常重要。
它应紧贴皮肤,但不能过紧以致限制血液循环和肢体功能。
绷带的紧固度应适中,以使患者在活动时不会感到不适。
5. 控制肿胀在应用石膏绷带之前,应确保患者的肿胀得到充分控制。
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加压绷带、冷敷和提高患肢来减轻肿胀。
6. 定期观察在石膏绷带施加后,医生或护士应定期观察病情的变化,包括肢体的肿胀和感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则应及时采取措施,如修剪绷带、更换敷料或重新定位骨折。
7. 避免潮湿和水浸泡石膏绷带应避免潮湿和水浸泡,以防感染和绷带松弛。
它们不能被浸入水中,因为水可能会渗透到绷带下,引起细菌滋生和皮肤问题。
8. 防止损坏石膏绷带石膏绷带应避免撞击和损坏,在使用过程中要小心,尽量避免弯折和摩擦。
如果石膏绷带受损,应及时更换,以保持固定效果。
9. 遵循医生的指示医生和护士在选择和使用石膏绷带时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因此应该始终遵循他们的指示和建议。
遵循医生的指示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潜在的并发症。
总之,正确使用石膏绷带非常重要,以确保伤口和骨折固定得到适当的治疗。
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减少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骨科医生必备技能:石膏绷带、牵引全解析!随着各种新型固定器的出现,很多医生好像已经开始慢慢淡忘了传统的固定方式,比如石膏绷带、牵引技术。
虽然现代骨科的手术越来越多,但作为骨科医生,石膏绷带、牵引这些看家本领怎么能忘呢?尽管现在已是钢板、髓内钉等固定物的天下,但传统的固定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管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前辈”,还是刚入临床的“后生”,对于石膏绷带固定、牵引这些操作都是必须掌握的。
作为骨科医生,你对石膏绷带固定、牵引这些操作技术还熟练于心吗?(一)石膏绷带石膏绷带(plaster bandage)是将无水硫酸钙的细粉末撒在特制的稀孔绷带上,吸水结晶后硬结成型,十分坚固,是创伤骨科常用的临床治疗技术之一。
虽然现代固定技术已不断更新发展,但石膏绷带固定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做好也是需要技巧的。
传统石膏绷带:传统石膏绷带即硫酸钙石膏绷带,相对比较沉重、透气性及X射线透光性差,便宜。
高分子树脂绷带:轻、薄透气性强、可塑性强、 X射线透光性佳、贵。
具体什么时候适合使用石膏绷带?对于上肢、小腿以下部位的骨折;关节脱位;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某些骨折内固定术后,辅助治疗;韧带、血管、神经及肌腱吻合术后;骨与关节急慢性炎症、结核等情况的患者,建议石膏绷带固定。
石膏绷带固定可根据肢体的形状塑型,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可以维持比较长的时间。
但传统的石膏绷带缺乏弹性,不能自由调节松紧度,且固定范围较大,无法活动关节,容易关节僵硬,需根据损伤情况合理选择。
常用的石膏绷带有:石膏托、石膏夹板、石膏管型、躯干石膏、特殊类型石膏等。
1)石膏托:分为单托、前后托、U型托,简单轻便,但制动能力差,临床常用于临时制动或较稳定的骨折固定。
2)石膏夹是将两条石膏条带分贴置肢体的伸侧和屈侧,用绷带包缠,多用于已有肿胀或可能发生肿胀的肢体,防治肿胀影响血运。
3)石膏管型将石膏绷带和条带相结合,多用于前臂、上肢、小腿、下肢的固定,一经固定,容积固定,对于四肢创伤急性期应当慎用。
基础但不简单,石膏绷带固定那些事儿!随着各种新型固定器的出现,很多医生好像已经开始慢慢淡忘了传统的固定方式,比如石膏绷带。
虽然现代骨科的手术越来越多,但作为骨科医生,石膏绷带这种看家本领怎么能忘呢?尽管现在已是钢板、髓内钉等固定物的天下,但传统的固定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管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前辈”,还是刚入临床的“后生”,对于石膏绷带固定操作都是必须掌握的。
作为骨科医生,你对石膏绷带固定操作技术还熟练于心吗?01绷带技术最常见的绷带包扎技术包括:1.半重叠技术2.纵横交错技术3.拉伸----放松技术4.“8”字形技术➤半重叠技术弹性绷带和石膏通常应用半重叠技术,每圈绷带重叠约其一半的宽度。
应用半重叠技术时,软组织被压缩,有助于减轻肿胀和水肿。
➤纵横交错技术纵横交错技术应用于肢体粗细不一处的受伤处理,沿着肢体往远端直径减小或向近端直径增大。
首先固定绷带,以微小的角度逐渐包绕肢体直到跨越关节或受伤部位,然后再以相同的方式往回包裹。
这种技术能为直径有差异的肢体提供加压效果,并且效果持久。
➤拉伸——放松技术拉伸——放松技术用于高分子石膏材料。
首先,通过牵引材料释放张力,然后将绷带在无张力下包裹到肢体或其下层的高分子石膏材料上(图)。
应用合成材料时,张力太大会导致石膏管型过紧。
➤“8”字形固定技术主要用于手肘、膝盖或脚踝等关节处伤口。
绷带于关节远端缠绕固定后,沿对角线越过关节缠绕固定于其近端,然后继续折返缠绕固定。
重复这个步骤,形成“8”字形固定。
这种技术可以在提供支持的同时仍然允许关节运动。
弹性绷带最常用于踝关节,建议使用“8”字形固定技术。
028种上肢石膏包扎技术上肢石膏固定是石膏包扎技术中最简单、最常见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包括长臂石膏(POP)夹板、长臂高分子石膏夹板、长臂石膏管型、Sarmiento肱骨高分子石膏支具等。
适用于上肢各个部位的损伤、骨折、脱位及术后固定。
长臂石膏(POP)夹板➤适应证:前臂骨折、桡骨头骨折、肱骨远端骨折、肱骨髁间骨折、肱骨髁上炎。
石膏绷带固定技术解析石膏绷带固定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将受伤的部位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以减少活动范围并促进愈合。
石膏绷带是一种由石膏和绷带组成的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湿用或干用的方法使用。
湿用的方法是将石膏浸泡在水中,然后包裹在患者的伤口周围,等石膏干燥后形成固定。
干用则是将干燥的石膏裹在绷带上,然后通过湿润来激活石膏,使其固定。
1.选择合适的石膏材料:常见的石膏材料有石膏绵布、石膏绷带等。
石膏绵布是一种经过处理的纤维织物,贴合性好,透气性好,并且有一定的拉力。
石膏绷带是一种由织物和石膏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使用时经过浸泡水中后可固化。
在选择石膏材料时,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2.正确的固定方法:固定石膏绷带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伤口部位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
常见的固定方法有螺旋固定法、环形固定法、网状固定法等。
不同的固定方法有不同的固定效果和使用范围,要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选择。
3.注意绷带的张力和角度:在固定石膏绷带时,要注意绷带的张力和角度,以确保固定的牢固性和舒适度。
绷带的张力要适中,既不能太松无法固定,也不能太紧影响血液循环。
角度的选择要根据受伤部位的特点和治疗目标来确定,如保持正常关节的活动范围或限制关节活动。
4.及时调整石膏绷带:在使用石膏绷带固定后,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检查,确保石膏绷带的固定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一般情况下,石膏绷带的移动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来进行,但在严重疼痛或石膏断裂等情况下,应及时就医处理。
5.注意石膏绷带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石膏绷带固定适用于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疾病,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如感染、开放性骨折、血液循环障碍等。
在使用石膏绷带固定前,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以确保石膏绷带的使用安全和有效。
总之,石膏绷带固定技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临床应用技术,在正确使用和固定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然而,使用石膏绷带固定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并及时调整和检查,以确保固定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石膏绷带与夹板固定技术
有图可加分
一、石膏的特性
1、力学:弹性模量[兆帕]45,抗弯强度[兆帕]2.5—3.5,抗压强度[兆帕]3.5—4.0,易粉碎,脆性高;
2、物理:轻,灰白色,具有吸水特性,体积变形量大,伸展率高;
3、生物:不会被细菌、真菌微生物侵蚀,人体无刺激反应,不耐热,不耐酸碱,无毒性,具有很强的生物相容性;
4、化学:不耐酸碱,有易加工特性,加之纤维结构,增强了绷带的强度,但由于材料容易碎裂,在医用夹板上不能用来当做固定的材料,而仅作表面的固定和保护的作用。
二、石膏绷带与夹板的固定
1、石膏绷带:绷带的作用是把患肢的两侧骨折的部位固定在一起,以防患肢活动,保持患肢的固定。
绷带的特点是贴合性好,还可以把固定手术后的夹板也绑固定,增强夹板的固定效果。
2、夹板:夹板是手术复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固定骨折部位,防止或减少活动,以实现复位,常见的夹板材料:钛合金夹板、钢板夹板、骨粉夹板等。
夹板固定时,一般会配合其他固定布板固定,绷带可以固定夹板,保护夹板与患肢表面不造成摩擦,从而增强夹板的固定效果。
骨科基本操作技术之石膏绑带与夹板固定技术(一)石膏固定技术1.概念:石膏绷带(plaster bandage)是常用的外固定材料,是将无水碳酸钙粉末撒在特制的稀孔绑带上,吸水后具有很强的塑型性,能在短时间内逐渐结晶、变硬。
2.适应症:(1)小夹板难于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
(2)开放性骨折清创术后,窗口尚未愈合,软组织不宜受压,不适合小夹板固定者。
(3)病理性骨折。
(4)某些骨关节术后,须较长时间固定于特定位置者,如关节融合术。
(5)维持畸形矫正术后的位置,如成人马蹄内翻足行三关节融合术后。
(6)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用以固定患肢,减轻疼痛,控制炎症。
(7)某些软组织损伤,如肌腱、肌、血管、神经断裂缝合术后需在松弛位固定者,以及韧带损伤者。
如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需行外翻位石膏托或管型固定。
3.禁忌证:(1)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菌感染者;(2)全身情况差,心肺肾功能不全或患有进行性腹水者;(3)孕妇忌做腹部石膏;(4)年龄过大体力虚弱者,忌用巨型石膏;(5)新生儿、婴幼儿不宜长期石膏固定.4.优缺点:优点:能够根据肢体的形状塑性易于达到三点固定的治疗原则,固定确实,护理方便,便于长途运送。
缺点:沉重、透气性及X射线透光性差,固定时一般需超过骨折部的上、下关节,可导致关节僵硬。
5.用法:石膏绷带固定范围石膏对患部的固定有一定范围,其原则是将患部上、下两个邻近的关节一起固定。
衬垫+石膏(保护骨隆突部的皮肤和其他软组织不被压伤导致褥疮)。
将石膏绑带卷平放在温水,待无气泡时取出,手握两端,轻轻挤去水分,即可使用。
6.常用石膏固定类型(1)石膏托:按需要将石膏绑带折叠成需要长度的石膏条,置于伤肢的背侧(或后侧),用绑带卷包缠,达到固定的目的。
上肢一般10-12层,下肢一般12-15层,其宽度应包围肢体周径的2/3为宜。
(2)石膏夹板:按石膏托的方法制作两条石膏带,分别置贴于被固定肢体的伸侧及屈侧,用手抹贴肢体,绑带包缠。
绷带包扎术一.一般绷带绷带借助物理作用,到达固定与治疗患部的目的。
如固定敷料、出血伤口的加压包扎、肢体支持与悬吊以及和夹板、石膏一同应用固定骨折等等。
运用绷带包扎机体的各个部位,要求结实、舒适、整齐、美观并符合节约的原则。
包扎绷带是临床外科最常用的根本技术之一。
一、绷带包扎留意事项(一)绷带包扎前的预备: 包扎部位必需保持清洁枯燥,对皮肤皱襞处,如腋下,乳下,腹股沟等处应用棉垫、折叠纱布遮盖,骨隆突处用棉垫保护。
(二)绷带包扎的体位:在满足治疗目的的前提下,病人位置应尽量舒适。
对肢体应保持功能位或所需要的体位。
(三)绷带选用: 依据包扎部位选用不同宽度的绷带。
手指需用 3 厘米宽,手、臂、头、足用 5 厘米宽,上臂、腿用 7 厘米宽,躯体用 10厘米宽的绷带。
(四)包扎操作:一般应自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开头处作环形两周固定绷带头,以后包扎应使绷带平贴肢体或躯干,并紧握绷带勿使落地,包扎时每周用力要均匀适度,并遮过前周绷带的 1/3~1/2,太松易滑脱,太紧易致血运障碍。
一般指、趾端最好暴露在外面,以观看肢体血循环状况。
包扎完毕,要环形包绕两周用胶布固定,或将绷带端撕开结扎,但留意打结处不应在伤处及发炎部、骨突起处、四肢内侧面、病人坐卧受压部位及易受摩擦部位。
(五)绷带撤除:撤除绷带应先自固定端,顺包扎相反方向松解,两手相互传递绕下,在紧急和绷带已被伤口分泌物浸润枯槁时,可用绷带剪剪开。
为了节约起见,假设绷带还干净,可重卷起再用。
二.绷带根本包扎方法(一)环形包扎法:用于肢体较小或圆柱形部位,如手、足、腕部及额部,亦用于各种包扎起始时。
绷带卷向上,用右手握住,将绷带开放约8cm,左拇指将绷带头端固定需包扎部位,右手连续环形包扎局部,其卷数按需要而定,用绞布固定绷带末端。
(二)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周径近似均等的部位,如上臂、手指等。
从远端开头先环形包扎两卷,再向近端呈30°角螺旋形缠绕,每卷重叠前一卷 2/3,末端胶布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