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段话里有几句话的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10种⽅法快速辨识病句,再也不怕写作⽂语句不通顺啦!以汉语为母语的同学们,写出来的句⼦有病句不说,别⼈的病句也看不出来,这得是⼀种多么痛的领悟啊!病句:就是指句⼦不完整或句⼦词语之间的联系有⽑病的句⼦。
作⽂有语病是想得⾼分⼀⼤忌,今天⼩编就针对这⼀问题给⼤家分享⼀下如何快速辨识病句、修改病句。
赶快收藏学习吧!⼀、句中有多重限定或修饰成分,可考虑是否语序不当或赘余。
例1:在休息室⾥许多⽼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句中的多重状语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昨天,许多⽼师在休息室⾥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或“许多⽼师昨天……”例2: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领取固定数额的⽣活费。
句中“万⼀”与“若”重复,属赘余。
⼆、句中有并列成分,当考虑它们同其他成分是否搭配或照应,它们是否存在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
例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消防车、三千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值勤的岗位上。
句中并列主语中“消防车”同动词谓语“放弃休假”“坚持”不搭配。
例2:许多穿裙⼦的妇⼥和青年正在那⾥拍照。
句中的定语“穿裙⼦的”和中⼼语“青年”不搭配:“青年”和“妇⼥”词义有交叉,不能并列。
例3:⽂件对经济领域中⼀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句中的“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与“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照应错位,应将后者的语序打个颠倒,⽅可照应。
例4:采风⼩组搜集了近七百万字的民间故事、七百余⾸情歌和少量民歌。
“情歌”与“民歌”互有包容,⼆者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三、句中出现选择性判断词语,考虑可能存在⼀⾯与两⾯搭配不当的语病,但须注意,有些句⼦“症状”明显,但并没有语病,辨识要⼩⼼,谨防掉⼊命题者的陷阱。
例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的⼤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谓语部分只有⼀⾯:“是根本任务”,⽽主语部分却说了两⾯:“能不能”,主谓不搭配。
非常实用的文言文断句方法(一)明名词、代词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找出其中的代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示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
再根据动词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二)明动词示例: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传〉后》)(三)明虚词可断句;都可断句。
示例:(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
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
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注:扞蔽——屏障。
分析:这一语段中,位于句首的虚词有“夫、犹、且”;位于句末的虚词有“也、也、矣、也、也、矣”。
找出这些虚词,这一语段的断句就差不多都解决了。
文言文中涉及到很多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如: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如: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几句话是按什么分的
“几句话是按什么分的?”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但它也有一些普遍的理解。
首先,几句话是按照其涵义而分类的,从抽象到具体,可以比较一句话的完整性和描述性。
在比较的过程中,可以将几句话分为意义、正式或口语语言和句式等几大类。
首先,几句话是按意义来分类的,主要包括抽象性和具体性之分。
抽象性的词语与具体性的词语相比,抽象性更侧重于思想的表达,具体性则更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
在一句话的意义方面,一般可以分为客观性和引申性,客观性比较实际,主要是按照事实来描述事物,而引申性则更侧重于思想的表达,犹如诗词般将思想赋予某种意义。
其次,几句话也可以按照语言的正式性和口语性分类。
一般来说,正式性语言更加完整、简练,通常用于书面表达,这就要求用词更严谨,句子更加简练;而口语性则更加灵活,犹如日常对话那样自然,形式也比较随意,只要能够表达想要的意思就可以了。
最后,几句话还可以按句式分类。
一般来说,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每一种句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而用这种句式来表达一句话时,可以增加句子的力度和表达效果。
总之,几句话是按照其涵义、正式性或口语性和句式来分类的,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
在写作中,要想发挥几句话的最大作用,要加强对其语言形式、句式等方面的把握,以便在表达能力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 1 -。
复句和单句的辨别方法在中文写作中,句子是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
而在句子中,有复句和单句两种形式。
复句是由两个或更多的简单句组成,而单句则只有一个主谓宾结构。
对于初学者来说,辨别复句和单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介绍一些辨别复句和单句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一、句子成分的数量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句子中的成分数量来辨别复句和单句。
单句中只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而复句中则有两个或更多的主语和谓语。
例如:单句:我喜欢吃水果。
复句:我喜欢吃水果,但我不喜欢吃橙子。
这两个例子中,单句只有一个主语“我”和一个谓语“喜欢吃”,而复句则包含了两个主语“我”和“我”,以及两个谓语“喜欢吃”和“不喜欢吃”。
二、连词的使用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句子中的连词来辨别复句和单句。
连词是连接两个句子的词语,常见的连词有“但是”、“因为”、“虽然”等。
如果一个句子中含有连词,那么它就是一个复句。
例如:单句:他在家里学习。
复句:他在家里学习,因为他感冒了。
在第一个例子中,句子中没有连词,因此它是一个单句。
而在第二个例子中,句子中含有连词“因为”,因此它是一个复句。
三、句子的结构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句子的结构来辨别复句和单句。
复句的结构是由两个或更多的简单句组成,其中一个句子是主句,其他句子是从句。
而单句的结构则是简单的主谓宾结构。
例如:单句:他喜欢看电影。
复句:他喜欢看电影,因为他觉得电影很有趣。
在第一个例子中,句子的结构是简单的主谓宾结构,因此它是一个单句。
而在第二个例子中,句子的结构是由两个简单句组成,其中一个句子是主句“他喜欢看电影”,另一个句子是从句“因为他觉得电影很有趣”,因此它是一个复句。
总之,辨别复句和单句需要观察句子中的成分数量、连词使用和句子结构。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复句和单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高考复习方法:辨别语病八法高考复习方法:辨别语病八法李明隆辨别语病,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还要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识别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辨别技巧:一、语感审读法对给出的语句先默读或轻读,根据平时的语言习惯感觉一下,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再作分析,辨明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如“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这一句,读起来感觉不顺畅.对不顺畅的地方反复过滤,就会发现,“这要看……所决定的〞属句式杂揉,是一句话想这样说、又想那样说造成的,应该删去后可的“所决定的〞.二、枝干梳理法筋脉梳理,就是用语法分析手段,划分句子成分,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如“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一句,通过划分句子成分,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缺少动词“给予〞的宾语中心语“处罚〞,属成份残缺。
三、造句类比法如果句意一时拿不稳,我们还可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如有这样一句:“这些软件单买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用造句类比法来判断:1.原来卖1元,现在卖5角,价钱便宜了一半。
2.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500元,价钱便宜了一半。
3.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以上三句都是对的,因此,原句也是对的。
四、错例比较法我们可以通过复习记住六种类型病句的一些句例,在考试时,将被判断的句子与错例作比较,很快地抓住错误的特点,辨别出病因来。
例如我们记住了“三个学校的校长〞这个例子,就不难确定“三块汉白玉大理石的浮雕〞的病因,它们都属定语的停顿位置造成了歧义;记住了“开刀的是他的父亲〞,就不难判断“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的病因了,它们都因〔“开刀的〞“摄〞〕动作发出者两可而造成了歧义.五、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就要看其是否违反事理,可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逻辑分析。
课题阅读之读懂一句或者几句话学习目标与考点分析学习目标:1、学会读懂一句话或者几句话的方法。
2、在读懂几句话的基础上,读懂短文,能分清短文内容或者句子的主次。
考点分析:低年级的阅读主要是词句考查,学会句子理解也可以为写句子打下基础。
学习重点具体方法在阅读中的运用学习方法引导法举例讲解法练习法学习内容与过程一、课前导入很久很久以前,老鼠就在想法设法摆脱猫的困扰。
一天,它们聚在一起开会,商量用什么方法对付猫的骚扰,以求平安。
到会的老鼠们纷纷献计献策,讨论一直持续到深夜仍毫无结果。
最后一只小老鼠站起来提议:“我们不如在猫脖子上拴一只铃铛吧。
只要它一动,铃铛马上会发出响声,我们听见这个声音就赶快逃跑!”大家对它的建议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一致通过。
有一只年老的老鼠坐在一旁,始终一声没吭。
这时,它站起来说:“这个主意真的不错,这样做毫无疑问会很有效的。
可是,我有一个问题,派谁去挂这个铃铛呢?”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知识点梳理★二年级阅读常见的考点1、关于标点符号的考点。
2、数自然段和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一段中有几句话,一般可以从标点符号上分清楚。
凡是一句话的末尾用的是句号、问号或感叹号,就表示一句话已经写完了,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3、关于近义词反义词。
4、几种常见的叠词。
5、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7、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扩句、仿写。
8、主观题,学会判断文章的人物做法对不对,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之类的题目。
9、简单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一般以选择题,或者给出意思,文中找词语的形式出现。
10.简单的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
读懂一句话或几句话是正确完成以上考点的基础。
三、本次课的主要内容——读懂一句话或者几句话。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和句子交朋友——读懂一句话或几句话。
读懂一句话就是明白这句话写了什么意思,这是理解文章的基础。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划分句子的口诀:(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
(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三、句子语病修改歌诀检查语病要细心,先看主干主谓宾,残缺搭配是病因;再看枝叶定状补,能否搭配语中心。
下面语病常常见,熟悉现象心有底。
是否恰当用词语,语序是否属合理,前后有矛盾,更有不统一,替概念,有歧义,句式杂糅使人迷,结构又胶节,语言重复又多余,多层否定成后语。
修改语病法牢记,添、删、调、换百病医。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第一部分一、主语、谓语1、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
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2、谓语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
判断一段话里有几句话的方法。
撰稿刘国山
1、低年级阶段就按照标点符号“0 ?!- - - - - -”来判断就可以了。
双引号里说的话。
也按这个方法来判断。
如:青蛙妈妈说:“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
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
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
这样,你就听到自己的声音啦!”小青蛙高兴得一蹦老高,说:“妈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妈妈笑着点点头。
共有6句话。
青蛙妈妈说了四句,小青蛙说了一句,最后作者的叙述也是一句。
2、到了高年级或初中划分句子成分时,双引号里的应该是一个成分即宾语。
就是一句话。
按这个分,上面举例的这段话就是3句话。
即:青蛙妈妈说了1句,小青蛙说了1句,最
后作者的叙述也是1句。
这段话包含几个句子?请回答完这个问题,再继续阅读下文。
这是个比较有趣的问题。
同事第一次问我的时候,没有给我具体问题,只是说引号里的句号算一句话吗?还是整个引号部分算一句话。
其时,我正躺在床上看小说,毫不犹豫地回复:“一句话”。
接着,她发来上面的图片,又问,这是两句话还是六句话?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回复:两句话。
她又问,有明确规定吗?我:什么规定?她:算两句话有明确规定吗?我:没查,感觉。
她:我觉得是六句话,但我说不清楚为什么是六句话,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谁闲的没事出个这题目?她:小学生课堂上不是经常让标句子序号,标自然段号吗?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个常识问题,谁也没想过,也没深究过,小学毕业了,还不会数句子,确实也是不应该。
于是,认真地琢磨请教了一遍。
这组句子,如果从语法结构看,应该是两个句子。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其中,鲁肃是主语,说是谓语,说后面的,也就是引号里的部分,都是说的宾语,是个完整的主谓宾句式。
同理,下一个句子也一样,完整的主谓宾句式。
只是,宾语部分,是个复句。
但是,句子还有个句类系统的划分。
句类是句子按照不同的语气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型,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个类型。
而疑问句从交际类型看,还有反问、设问、回声问、附加问等。
这话的意思就是,句子还可以按照语气来划分。
那么,“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这应该是两个反问句。
“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这段话,四个句子,全是句号,看似在陈述事实,提出计划,布置工作,情感平静而平淡,但句句都充满杀机。
《草船借箭》中两个人物的形象通过这段对话也就可见一斑了。
鲁肃引文担心诸葛亮是否能完成,情绪强烈,两句话都是反问句;周瑜,一脸诸葛亮已入我彀中的有把握,平静地差遣鲁肃去看看什么情况。
判断一段话里有几句话的方法。
撰稿刘国山
1、低年级阶段就按照标点符号“0 ?!- - - - - -”来判断就可以了。
双引号里说的话。
也按这个方法来判断。
如:青蛙妈妈说:“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
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
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
这样,你就听到自己的声音啦!”小青蛙高兴得一蹦老高,说:“妈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妈妈笑着点点头。
共有6句话。
青蛙妈妈说了四句,小青蛙说了一句,最后作者的叙述也是一句。
2、到了高年级或初中划分句子成分时,双引号里的应该是一个成分即宾语。
就是一句话。
按这个分,上面举例的这段话就是3句话。
即:青蛙妈妈说了1句,小青蛙说了1句,最
后作者的叙述也是1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