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诚信是金2》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0
《品德与社会》教案-诚信是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知道诚信是金,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不说谎、不作弊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信,形成诚信意识,成为诚信的人。
二、教学重点:1. 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品质。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实践和应用。
2. 如何培养学为诚信的人。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案例等情境,让学生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诚信的理解和体会。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诚信实践活动,将诚信理念付诸实践。
五、教学内容:1. 诚信的含义:讲解诚信的定义,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一种道德品质。
2. 诚信的重要性:通过故事、案例等,展示诚信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3. 诚信的实践: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如诚实守信、不作弊、守时等。
4. 诚信的故事:分享诚信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学习诚信的品质。
5. 诚信的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诚信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
2. 讲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详细阐述诚信的定义,并通过案例展示诚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诚信的理解和体会,互相交流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诚信。
4. 诚信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诚信实践活动,如诚信承诺、诚信宣传等,让学生将诚信理念付诸实践。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写出自己在诚信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对诚信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诚信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诚信承诺的履行情况。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诚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作文、心得体会等形式进行。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诚信企业,了解企业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金教学目标:1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诚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通过收集诚信的有关古今中外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学重难点:诚实守信这一问题学生在道理上能够认识,但在现实生活中又很困惑,因此教学中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认识对与不对,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诚信道理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准则。
学情分析: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由于家庭教育的功利性,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德育教育,导致学生在与老师、同学、伙伴甚至家长的交往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欺骗等不诚实行为。
这些都影响着我们的孩子思想行为。
许多孩子对别人的诚实行为视而不见,对自己的不诚实行为习以为常。
因此针对上诉学情分析,特设教学设计如下: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美丽的外貌,机敏的办事能力,渊博的才学,也想拥有诚信的品质,令人羡慕的荣誉,当然更希望拥有大量的钞票。
这其中每一项都是我们想要的,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假如只能让你选择其中的一样,你会选什么?是的,大多数朋友认为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有关诚信的话题。
二、新授师:什么是诚信?师:对。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说到做到。
师:中华民族历来以诚信为本,有很多关于诚信的故事。
出示幻灯片。
师:例如商鞅变法徙木为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狼来了》等这些故事充分说明了什么?师:是的,诚信是金,失去了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
过渡句:孔子曾说过:“人无信,则不立。
”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
所以,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
师:老师可以这样说,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
也可以说,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用,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诚信是金》教学设计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行为。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理解诚信的意义,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并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独特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合作能力和接触社会的欲望。
因此,他们对于“诚信”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但由于社会阅历浅,很容易脱离实际生活。
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单元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明白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作有道德的人。
本节课的主题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行为。
教材中列举了一个不讲诚信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世,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就难以立足于社会。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让他们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以及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是通过本课的研究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在于诚实守信这一问题学生在道理上能够认识,但在现实生活中又很困惑。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诚信道理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准则。
同时,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重视学生的研究方法,力求避免空洞,使“诚信”体现在每位学生说真话和办实事的实践中。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让他们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诚信是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诚信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诚实守信,明辨是非。
3、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难点:了解生活中诚信的复杂性,能明辨是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彩票中奖》的故事:如果你是陈妙娟,你会怎样做呢?诚信是一种金钱买不到的美德,是一种比金子更可贵的品质。
2、揭题,我们今天就来讨论“诚信是金”这个话题。
二、认识诚信1、何为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诚”就是诚实,不说谎,不做假。
“信”就是遵守承诺,说到做到,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做到。
2、故事《哪个更重要》(1)出示故事情景,如果是你你会丢掉哪个背囊?说说你的理由。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汇报交流。
(2)哪个背囊最重要,最不能丢呢?为什么呢?那个丢掉诚信的年轻人最后怎么样了?三、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1、同学们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不诚信的行为。
2、故事:一个在国外留学的青年,在校学习成绩很好,也很精明能干。
毕业后,他满以为会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才华,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可是,他找了几家公司,都被拒聘了。
当他询问原因时,得到的回答是:“因为你有三次逃票的记录。
我们不会录用一个不诚实的人。
”3、阜阳大头娃娃的事件、冠生园陈馅月饼的事件。
4、P10-11几个现象。
不诚信的行为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情景测试教师出示情景,学生做出选择,并进行说明。
五、情感升华,加深对诚信的感悟1、分享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
2、小结。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2、认知目标: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诚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3、能力目标:通过收集有关诚信的故事、成语、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有关诚信的成语、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被别人相信的感觉怎么样?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复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揭示课题:(板书:诚信)3、初步认识诚信。
交流:什么是诚信?二、活动体验,共话诚信活动一:情景中感悟——诚信可以丢掉吗?1、故事:《哪个更重要》有一个年青人走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这七个背包。
船到江心的时候,突然,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动起来,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必须丢弃一个背包,方可安渡难关”。
年青人哪个都不舍得丢,思索了一会,他把“诚信”丢进了水里。
①听故事。
②交流:如果你是那个青年,你会扔掉哪一个背包?为什么?③交流:诚信可以丢掉吗?为什么?2、情景表演:这个丢掉诚信的年青人,来到了人才招聘会的现场。
假如你是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你会不会聘请他为你们单位的员工?为什么?3、小结:人无信不立。
活动二:故事中深化——诚信故事交流1、读故事《曾子杀猪》,思考:一头猪在当时还是很贵的,曾子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2、诚信故事交流。
(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活动三:案例中深思——假如没有诚信1、读三则案例,交流对不诚信行为的看法。
2、想象:假如生活中大家都不讲诚信,会是什么样子?活动四:生活中反思——真心话大表白1、回忆自己身上的诚信是否一直跟着自己,诚信有没有曾悄悄离开自己的时候?2、怎样做诚信小学生?活动五:实践中升华——制作“诚信树叶”1、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诚信是人立身之本,诚信无小事,诚信是金。
2、能力目标:学习收集整理有关诚信方面的故事、案例、名言谚语等,并简单应用相关信息,能够清楚地讲述生活中的诚信故事;正确认识不诚不信所带来的伤害;初步懂得并学会怎样在生活中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意识,在生活中做到发现诚信、感悟诚信、体验诚信,逐步养成诚实守信的的良好品质。
二、教材简析:《诚信是金》是第一单元的第二个主题,有两个话题和一个“故事与思考”。
第一个话题“哪个更重要”,通过两个故事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明白诚信是人立身之本。
第二个话题“假如没有诚信”,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不诚不信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不便和烦恼的例子当中认识到要讲诚信。
“故事与思考”中的两个故事,是让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诚信的意义,从而体会到诚信是金,要讲诚信。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本课主要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诚信重要性的同时,懂得诚信无小事,让学生从小懂得要做一个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而做到这些,就要让学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历炼,在生活中成长。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要讲诚信。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诚信问题,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为制作诚信卡做准备)(2)搜集诚信故事(课堂交流用)五、设计总述:在教学中,我力图让学生通过:情境体会、主动交流、认识明辩、感知领悟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明辨是非、在探究中认识真理、在感知中深化思想、在交流自问中将诚信内化成自己自觉的行为。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话题想和大家讨论。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内容分析:这一课的主题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行为。
懂得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只有拥有诚实的品德才能真正做到守信。
本单元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
学情分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他们有着强烈的接触外界的愿望,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较强,对这个主题的兴趣会很大,但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容易脱离实际,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紧密结合实际情况,体会诚信的重点性。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
2、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方法:学生小组内,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一)穿越时空,学习商鞅立木取信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同样在商鞅立木取信的地方,早他四百多年前,发生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得她一笑,周幽王派人点燃了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召集诸侯救援的时候才可以,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是君王为博褒姒一笑的花招后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常威风凛凛的诸侯们手无足措的样子哈哈大笑,当敌人真的入侵时,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时,诸侯们再也不相信,最后周幽王被逼自刎,国家也灭亡了。
《诚信是金》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理解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2、能力目标:理解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并学会怎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知道诚信的重要性,感悟诚信,体验诚信,做诚信的主人。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要讲诚信。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诚信,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教学过程一·视频引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故事,大家边看边想: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你从中又知道了什么?2.小结:是呀,人如果说谎,就不会有人再相信你了。
我们不应该通过说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们要讲诚信。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讨论的话题。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社会与品德书第8页,我们讲第二课,《诚信是金》。
二·讨论“哪个更重要”同学们,我们再去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哪个更重要》。
1假如你是哪个年轻人,你会丢掉哪个?2 你们愿意与一个拥有美貌,金钱,机敏,才学,荣誉的人在一起吗?但是,他却经常跟你说大话,夸大其词,为什么?3那你愿意与一个拥有诚信,没有金钱,没美貌的人在一起吗?为什么?4. 小结:恩,人即使拥有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聪明才学也不会得到承认,他的才学也无法得到展现。
可见,诚信是人们立足社会的根本。
三.理解“孔子语”1, 古人也十分看重诚信。
孔子说过一句话:人无信不立。
同学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2.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发现了诚信是非常重要。
诚信确实很重要,除了生命之外,诚信比金钱,美貌等等都重要。
大家把孔子说的这句话一起读一遍。
四.《曾子杀猪》的故事自古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带有诚信的故事,像《曾子杀猪》的故事就尤为其中。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页。
1.一头猪在当时还是很贵的,曾子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2.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诚信是金
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诚信是人立身之本,诚信无小事,诚信是金。
2、能力目标:学习收集整理有关诚信方面的故事、案例、名言谚语等,并简单应用相关信息,能够清楚地讲述生活中的诚信故事;正确认识不诚不信所带来的伤害;初步懂得并学会怎样在生活中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意识,在生活中做到发现诚信、感悟诚信、体验诚信,逐步养成诚实守信的的良好品质。
二、教材简析:
《诚信是金》是第一单元的第二个主题,有两个话题和一个“故事与思考”。
第一个话题“哪个更重要”,通过两个故事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明白诚信是人立身之
本。
第二个话题“假如没有诚信”,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不诚不信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不便和烦恼的例子当中认识到要讲诚信。
“故事与思考”中的两个故事,是让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诚信的意义,从而体会到诚信是金,要讲诚信。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主要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诚信重要性的同时,懂得诚信无小事,让学生从小懂得要做一个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而做到这些,就要让学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历炼,在生活中成长。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要讲诚信。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诚信问题,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为制作诚信卡做准备)
(2)搜集诚信故事(课堂交流用)
五、设计总述:
在教学中,我力图让学生通过:情境体会、主动交流、认识明辩、感知领悟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明辨是非、在探究中认识真理、在感知中深化思想、在交流自问中将诚信内化成自己自觉的行为。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话题想和大家讨论。
讨论之前,先请大家看一个故事。
(出示课件)
有一个年青人走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这七个背包。
船到江心的时候,突然,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动起来,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必须丢弃一个背包,方可安渡难关”。
年青人哪个都不舍得丢,思索了一会,他把“诚信”丢进了水里。
师问:如果你是那个青年,你会扔掉哪一个背包?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师:现在,这个年青人带着剩下的六个背包,来到了一个人才招聘会的现场。
同学们,假如你是××学
校招聘教师的校长,你想不想让他成为你学校的一位教师,或者你是负责招聘的某单位主管,你会不会聘请他为你们单位的员工?
生:互相交流。
师:假如老师就是那个青年,你会应聘我吗?(师生共同演一演:师问:这是我的简历,我想应聘到你们单位,请问可以吗?生答:……)
师:这我就不明白了。
为什么我拥有这么多这么好的条件,你们却不招聘我呢?
生:说一说拒聘的理由。
师小结:如果没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和其他多么优越的条件,也难以被别人相信和接受,更无法获得施展才学的舞台,也就不能获得财富和荣誉。
所以诚信是人立身之本。
(出示孔子名言,齐读)诚信非常重要,非常宝贵,就像金子一样。
今天老师和大家讨论的话题就是(相机板书)“诚信是金”。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等活动,使学生的头脑被“诚信”所占据,认识到“诚信”不可丢,也为认识
“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人立身之本)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课题《诚信是金》。
(二)师生探究,学习新课
1、师:那位青年遭到拒聘,是因为大家认为他的不诚信会给自己的公司带来危害,其实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及学校生活中也有许多不诚信的事例,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并说一说。
(在学生说到自己时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不诚信后的感受,及对待不诚信的行为自己当时的想法)
生:说一说社会生活中不诚信的事例。
(可以社会中的事例,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身边的例子)
师:(小结过渡)的确不诚信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不便甚至是危害,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看后请大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播放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的课件及相关图片)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师:(小结过渡)由于企业的不诚信毁了多少孩子的一生,毁了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同时也给我们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让我们假设一下:假如社会没有诚信,你认为这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
生:说一说没有诚信的社会是怎样一个社会。
师:(小结)所以诚信是我们的社会所必须有的,诚信是我们整个社会所崇尚的,其实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至今,流淌着许多令人感动的诚信故事,你知道哪些诚信故事呢?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诚信故事。
学生小组交流搜集的故事,老师也参与其中。
师:组织学生交流小组推荐出的诚信故事,有的故事可以用多媒体播放。
(老师适当的准备一些简短易懂的诚信故事提供给学生。
如《曾子杀猪的故事》)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有许多人为我们树立了诚信的榜样,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世界的真、善、美。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之后说一说你的想法。
(播放关于诚信销售模范林海燕的故事)
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诚信大于金钱、诚信是无价的,它不是可以用金钱能衡量的……)
师:(评价并小结)诚信是个人和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诚信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和基础,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党中央在八荣八耻中就提到一点: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让
我们大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讲诚信的好少年。
【设计意图】:从通过已发生的社会上不诚信的案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不诚不信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不便和烦恼;再通过“没有诚信的社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的话题引发学生激烈的讨论,进一步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再通过浅显易懂的诚信故事,增强了学生诚信意识,牢固树立了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并决心做一个讲诚信的好少年。
(三)拓展升华,诚信自问
师:我们个人小的诚信才会有社会大的诚信,俗话说的好“莫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讲诚信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我们如何做一个有诚信的好少年呢?
生:以同桌为单位进行交流,之后进行汇报。
师:综合各小组的意见,进行总结,并相机进行板书。
1、不撒谎
2、考试不作弊
3、不抄袭作业
4、借东西要及时还
5、捡到东西要交还
6、不弄虚作假
7、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
【设计意图】:在学生牢固树立诚信光荣的道德观念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美德外化为行动,即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怎样做一个有诚信的好少年”,既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再通过教师的要点总结,从而巩固了学生强烈的诚信意识,更加坚定了学生在生活中的诚信行为。
(四)制作诚信卡,总结全课
师:出示制作诚信卡的要求(出示课件)
生:制作诚信卡
师:将制作好的诚信卡进行交流(如时间充裕,则可当堂展示交流,也可安排在课后完成,下节课交流展示)交流后让学生将诚信卡装入成长记录袋。
师:(总结) 假如没有诚信,整个社会会失去安全感,人与人会失去最起码的信任,受伤害的是包
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
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立起诚信为本的牌匾,让诚信伴我们一生。
【设计意图】:制作“诚信卡”的活动,让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每位学生在参与制作诚信卡的过程中,强化了诚信思想,更加明晰了诚信的重要作用,并理论联系实际,在真正懂得“诚信是金”的同时,也能自觉的将诚信做为今后生活的基本准则,真正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
七、板书设计
诚信是金
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不撒
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
借东西要及时还捡到东西要交还假如没有诚信?……
做诚信的好少年:不弄虚作假
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