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十六、RIP、OSPF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18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了解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作用,提高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能力。
二、实训环境1. 路由器:华为AR系列路由器一台2. 交换机:华为S系列交换机一台3. 网线:直通网线若干4. 计算机若干5. 实验室网络环境:模拟企业局域网环境三、实训内容1. 路由器基本配置2. 路由器接口配置3. 路由协议配置4. 静态路由配置5. 动态路由配置6. 路由策略配置7. NAT配置8. 路由器安全配置四、实训步骤1. 路由器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与计算机,使用Console线进入路由器配置模式。
(2)配置路由器基本参数,包括主机名、密码等。
(3)配置接口IP地址,确保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2. 路由器接口配置(1)查看路由器接口信息,了解接口状态。
(2)配置接口VLAN,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
(3)配置接口安全特性,如MAC地址绑定、IP源地址过滤等。
3. 路由协议配置(1)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
(2)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4. 静态路由配置(1)查看路由表,了解当前网络的路由信息。
(2)配置静态路由,实现特定网络之间的互通。
5. 动态路由配置(1)配置RIP协议,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2)配置OSPF协议,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6. 路由策略配置(1)配置路由策略,实现特定数据包的转发。
(2)配置策略路由,实现不同数据包的转发。
7. NAT配置(1)配置NAT地址池,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2)配置NAT转换,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8. 路由器安全配置(1)配置ACL,实现访问控制。
(2)配置IPsec VPN,实现远程访问。
(3)配置端口安全,防止未授权访问。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成功配置了路由器的基本参数、接口、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路由策略、NAT和路由器安全配置。
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满足了网络需求。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和路由协议的配置及协议流程姓名:学号: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报告日期:年月日报告退发:(订正、重做)一、环境(详细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平台,网络拓扑图)●操作系统:●网络平台:仿真平台●网络拓扑: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包括主要配置流程,重要部分需要截图):1.设计网拓扑2.配置地址以配置的的地址为例:配置完后,输入命令打开端口。
类似的配置完一共个端口的地址。
3.配置路由协议:以配置的路由协议为例:4.配置的默认路由,以为例:5.配置完成后,测试从到网络中各个节点的连通情况:a)到:b)到:c)到:d)到:e)到:f)到:6.打开调试模式:以为例:不久之后接收到发来的路由信息:同时,也在向周围路由器发送路由信息:从上图中我们路由器从端口发送路由信息告诉,到网络需要两跳,到网络需要一跳,到网络需要两跳。
通过计算从各个端口接收到的路由信息,需要到各个网络的最优路径之后,也会向外发出路由信息。
如上图所示,把路由信息从端口发出。
他告诉这个端口另一端所连的设备,到网络需要一跳,到网络需要两跳,到网路需要一跳。
收到这个路由信息的设备也会根据这个路由信息来计算自己到各个网络的最优路径。
通过获得的路由信息不难看出协议的工作过程:每个路由器都维护这一张路由表,这张路由表中写明了网络号、到该网络的最短路径(实验中的路径长短由跳数来衡量)以及转发的出口。
路由器会周期性得向周围路由器发送自己的路由表,同时也会接受周围路由器发来的路由表,以此来刷新自己的路由器,适应网络拓扑变化。
路由器在收到路由信息之后会根据某些路由算法、收到的路由信息和原先自己的路由表来计算到达各个网络最优的转发路径(即下一跳的出口),这便是距离矢量路由算法的工作过程。
7.在控制台中关闭路由器后(以此来改变网络拓扑),开始收到不可达的路由刷新报文:一段时间后,的路由表被刷新:重新打开一段时间后,路由表被刷新:解释:在路由器下线之后,邻居路由器将会长时间收不到,方向过来的路由信息,一段时间后,路由表会被重新计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实验(实习)名称静态动态路由的配置实验(实习)日期 12.01得分指导教师刘生系计算机专业计科年级 09 班次 03 姓名童忠恺学号 20092308916一、实验目的了解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RIP、OSPF)的配置与运行过程,会运用静态路由、动态路由配置与连接多台路由器。
二、实验内容(一)实验资源、工具和准备工作。
(二)按照5.2、5.3的配置步骤,设置路由器名称、IP地址、静态路由、动态路由(RIP、OSPF)。
保存配置文件。
重新启动路由器,调试网络,直至3台路由器互连成功。
三、实验步骤IPV4静态路由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1R1(config)#interface fa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1(config-if)#exitR1(config)#interface Se2/0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252 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exit R1(config)#interface Se3/0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2 255.255.255.252 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exitR1(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72.16.1.2R1(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72.16.3.1R1(config)#exitR1#wr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2R2(config)#interface fa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2(config-if)#exitR2(config)#interface Se2/0R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2 255.255.255.252 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exitR2(config)#interface Se3/0R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252 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exitR2(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72.16.1.1R2(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72.16.2.2R2(config)#exitR2#wr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3R3(config)#interface fa0/0R3(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R3(config-if)#exitR3(config)#interface Se2/0R3(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1 255.255.255.252 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3(config-if)#exitR3(config)#interface Se3/0R3(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2 255.255.255.252 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3(config-if)#exitR3(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72.16.3.2R3(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72.16.2.1R3(config)#exitR3#wrIPV4动态RIP协议配置:Router>enable 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1R1(config)#interface fa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1(config-if)#exitR1(config)#interface Se2/0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252 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exitR1(config)#interface Se3/0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2 255.255.255.252 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exit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0R1(config-router)#exitR1(config)#exitR1#wr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2R2(config)#interface fa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2(config-if)#exitR2(config)#interface Se2/0R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2 255.255.255.252 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exitR2(config)#interface Se3/0R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252 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exit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R2(config-router)#exitR2(config)#exitR2#wr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3R3(config)#interface fa0/0R3(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R3(config-if)#exitR3(config)#interface Se2/0R3(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1 255.255.255.252 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3(config-if)#exitR3(config)#interface Se3/0R3(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2 255.255.255.252 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3(config-if)#exitR3(config)#router rip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R3(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0R3(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R3(config-router)#exitR3(config)#exitR3#wrIPV4动态ospf协议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1R1(config)#interface fa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1(config-if)#exitR1(config)#interface Se2/0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252 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exitR1(config)#interface Se3/0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2 255.255.255.252 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exitR1(config)#router ospf 100R1(config-router)#router-id 192.168.1.0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255.255.255.0 area 0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255.255.255.252 area 0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0 255.255.255.252 area 0 R1(config-router)#exitR1(config)#exitR1#wr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2R2(config)#interface fa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2(config-if)#exitR2(config)#interface Se2/0R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2 255.255.255.252 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exitR2(config)#interface Se3/0R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252 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exitR2(config)#router ospf 100R2(config-router)#router-id 192.168.2.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255.255.255.0 area 0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255.255.255.252 area 0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 255.255.255.252 area 0R2(config-router)#exitR2(config)#exitR2#wr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3R3(config)#interface fa0/0R3(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R3(config-if)#exitR3(config)#interface Se2/0R3(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1 255.255.255.252 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3(config-if)#exitR3(config)#interface Se3/0R3(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2 255.255.255.252 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3(config-if)#exitR3(config)#router ospf 100R3(config-router)#router-id 192.168.3.0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255.255.255.0 area 0R3(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 255.255.255.252 area 0 R3(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0 255.255.255.252 area 0R3(config-router)#exitR3(config)#exitR3#wr四、体会和总结。
1. 了解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 掌握RIP和OSPF两种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3. 通过实验,提高网络配置和故障排查能力。
二、实验环境1. 路由器:2台Cisco 2960系列路由器;2. 计算机客户端:2台PC机;3. 网线:2根直通网线,2根交叉网线;4. 路由器配置软件:Tera Term或PuTTY。
三、实验拓扑实验拓扑图如下:```+------+ +------+ +------+| PC1 |---->| R1 |---->| R2 |---->| PC2 |+------+ +------+ +------+```四、实验步骤1. 配置PC1和PC2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2. 配置R1和R2的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3. 配置R1和R2的RIP动态路由协议;4. 验证PC1和PC2之间的连通性;5. 配置OSPF动态路由协议,验证网络连通性;6. 修改R1或R2的配置,观察网络连通性变化,分析故障原因。
1. 配置PC1和PC2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PC1的IP地址:192.168.1.1,子网掩码:255.255.255.0,默认网关:192.168.1.2PC2的IP地址:192.168.2.1,子网掩码:255.255.255.0,默认网关:192.168.2.22. 配置R1和R2的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R1的接口配置如下: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downR1的接口配置如下:R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2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tdown3. 配置R1和R2的RIP动态路由协议R1的RIP配置如下: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R2的RIP配置如下: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4. 验证PC1和PC2之间的连通性在PC1上ping PC2的IP地址,发现无法ping通。
实验五 配置RIP 、OSPF 路由协议 (设计性)(2学时)一、 实验目的1.掌握RIP 路由协议的设置方法2.掌握单区域和多区域OSPF 开放最短路径协议的设置方法 二、 实验内容下面给出一个配置示例:f0:10.1.1.2/8 f1:192.168.1.1/24f1:150.1.1.1/16 f0:192.168.2.1/24图1 路由配置示例注:f0:10.1.1.2/8表示Router3的快速以太网(f 是fastethernet 的缩写)0端口ip 地址为10.1.1.2,子网掩码为255.0.0.0,8即代表子网掩码的8个1,是一种简写格式。
图中其他部分依此类推。
为了方便实验,我们先利用模拟器来画出它的拓扑结构。
进入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工作界面后,选用左边设备栏中2600系列路由器2621三台。
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拓扑结构图在图2中,画出了三个路由器Router1,Router2,Router3,和两台计算机Pc1,Pc2,他们通过快速以太网相连。
这里:Router1的0端口和pc1的0端口相连,Router1的1端口和Router2的0端口相连,Router2的1端口和Router3的0端口相连,Router3的1端口和pc2的0端口相连。
具体连接方式如下表所示。
“File”菜单下的子菜单“Load NetMap”,找到刚才保存的“实验五.top”文件存放路径,点击“打开”,模拟器载入网络拓扑。
配置Router1:如图3所示设置f0/0端口ip地址为192.168.2.1,子网掩码255.255.255.0设置f0/1端口ip地址为192.168.1.1,子网掩码255.255.255.0图3 Router1的端口配置配置Router2:如图4所示设置f0/0端口ip地址为192.168.1.2,子网掩码255.255.255.0设置f0/1端口ip地址为10.1.1.1,子网掩码255.0.0.0配置Router3:如图5所示设置f0/0端口ip地址为10.1.1.2,子网掩码255.0.0.0设置f0/1端口ip地址为150.1.1.1,子网掩码255.255.0.0配置pc1:如图6所示在C:>提示符下输入winipcfg,打开ip地址配置文本框,配置ip地址为192.168.2.2,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192.168.2.1配置pc2:如图7所示在C:>提示符下输入winipcfg,打开ip地址配置文本框,配置ip地址为150.1.1.2,子网掩码为255.255.0.0,网关150.1.1.1图4 Router2的端口配置图5 Router3的端口配置图6 pc1的ip地址配置文本框图7 pc2的ip地址配置文本框(一) 设置RIP路由信息协议RIP路由协议配置的步骤如下:在全局配置模式下:(1)启动RIP路由,指定使用RIP协议router rip(2)配置参与RIP路由的网络号network 网络号router rip命令用于指定使用RIP协议,network命令声明网络号,由于RIP是一个有类路由协议,所以不必声明各个子网号。
实验报告OSPF动态路由的配置一、实验目的学习理解OSPF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如何在路由器上进行OSPF协议的配置,了解动态路由的优势和使用场景。
二、实验设备及环境1.两台Cisco路由器,型号为CISCO 1941。
2.一台PC,用于通过远程终端软件进行配置。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配置基本网络环境在路由器上面配置基本网络,包括路由器的IP地址、掩码、路由器名称等。
2.配置OSPF协议OSPF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通过洪泛算法计算网络拓扑,并为该拓扑分配最短路径,从而获得网络路由信息。
因此,在进行OSPF协议的配置时,需要比较细致的考虑网络拓扑结构和各个节点的IP地址等信息。
在路由器上进行OSPF协议的配置步骤如下:(1)进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输入en命令进入enable模式。
(2)输入conf t命令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3)输入router ospf 1命令进入OSPF配置模式,其中的数字1表示一个process id,是用来识别一个ospf进程的唯一标志。
(4)输入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命令为第一个路由器添加一个网络,其中192.168.1.0是网络的IP地址,0.0.0.255是子网掩码,area 0表示这个网络为区域0。
同样的,我们可以为第二个路由器添加一个网络。
(5)保存配置命令为write memory。
3.查看OSPF协议的状态和路由表信息在路由器上可以通过show命令查看OSPF协议的状态和路由表信息,具体步骤如下:(1)输入en进入enable模式,再输入show ip protocols命令查看OSPF协议的状态。
(2)输入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路由表信息,其中O表示该路由为OSPF路由。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步骤的配置,可以让两台路由器之间建立起OSPF协议的动态路由,它可以实现自动学习网络拓扑结构,获得最短路径并自动更新路由表信息,从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拓展性。
实训名称:RIP动态路由基本配置一、实训原理Router ripNet 直连网络号二、实训目的了解RIP的基本配置,并了解RIP的学习原理三、实训步骤:拓扑图第一步:配IP地址先配R1的路由器EnConfInt F0/0Ip add 192.168.1.2 255.255.255.0No shutInt f0/1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0No shut再配R2的路由器EnConfInt F0/0Ip add 192.168.2.2 255.255.255.0No shutInt f0/1Ip add 192.168.3.1 255.255.255.0 No shut再配R3的路由器EnConfInt F0/0Ip add 192.168.3.2 255.255.255.0 No shutInt f0/1Ip add 192.168.4.1 255.255.255.0 No shut第二步:给路由器由器配置动态RTIP 先配R1的路由器router rip //全局配置模式下network 192.168.1.0network 192.168.2.0先配R2的路由器router rip //全局配置模式下network 192.168.2.0network 192.168.3.0先配R3的路由器router rip //全局配置模式下network 192.168.3.0network 192.168.4.0第三步:给PC机配置IP地址此处略去1000字四、实训结果查看路由show ip route //全局特权模式下R1路由器的路由表R2路由器的路由表R3路由器的路由表PC0 ping PC1的结果。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实验报告ZHUHAI CAMPAU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班级:计算机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实验题目RIP 路由协议配置 /OSPF 路由协议配置实验时间 2013.5.16项目一:一、实验目的1.掌握路由协议的原理;2.掌握 RIP 协议的工作原理;3.掌握 RIP 协议的基本配置方法;二、实验拓扑三、实验步骤1.配置好 PC 机的 IP 地址等参数。
PC 0:PC 1:PC 2: PC 3: PC 4: PC 5:2.配置路由器各个接口的 IP 地址等参数Router9:Router10:Router11:3.配置交换机的 VLAN 信息(三台二层交换机可以不做任何配置)配置交换机的各端口的VLAN信息,使得PC0和 PC1 属于 VLAN10;PC2和 PC3属于VLAN20;PC4和PC5属于VLAN30;配置完成后,各VLAN内部PC能互通,其它不能互通。
4.RIP路由协议配置Router9:Router10:Router11:enable password lin 123line vty 0 4password lin 123Login四、思考题1.该实验中 RIP 协议会有产生环路的可能么?如果有,改如何避免(给出配置命令)答:会出现环路。
避免方法:第一:路由毒化第二:水平分割第三:毒性逆转第四:定义最大跳数:16第五:抑制时间,和路由毒化结合使用第六:触发更新2.你所配置的设备默认情况下 RIP 协议的版本号?答:3.答:1.RIPv1是有类路由协议,RIPv2是无类路由协议2.RIPv1不能支持VLSM,RIPv2可以支持VLSM3.RIPv1没有认证的功能,RIPv2可以支持认证,并且有明文和MD5两种认证4.RIPv1没有手工汇总的功能,RIPv2可以在关闭自动汇总的前提下,进行手工汇总5.RIPv1是广播更新,RIPv2是组播更新(224.0.0.9)5.RIPv1对路由没有标记的功能,RIPv2可以对路由打标记(tag),用于过滤和做策略7.RIPv1发送的updata最多可以携带25条路由条目,RIPv2在有认证的情况下最多只能携带24条路由8.RIPv1发送的updata包里面没有next-hop属性,RIPv2有next-hop属性,可以用与路由更新的重定9.RIPv1 是定时更新,每隔三十秒更新一次,而RIPv2采用了触发更新等机制来加速路由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