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围棋观后感
- 格式:docx
- 大小:15.73 KB
- 文档页数:2
202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通用5篇)202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通用5篇)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
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1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志、文以载道、这四个主题就是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中华骄傲!”在今年的四个主题中,令我震撼的还是第三个节目“棋以明志”。
开头小撒老师说天上的星星有2乘于10的20次方那么多;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子有10的25次方那么多;但是围棋的下法有10的808次方那么多,就是1后面跟了808个零。
这是个恐怖的数字,这足以证明围棋的玄妙,没有人记住所有的算法,但是“阿尔法围棋”做到了,它打败了柯洁!他打败了世界冠军!当时他知道他不可能打败人工智能,但是他接受挑战他说:“如果你怕了你就已经输了。
”虽然柯洁输了但是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相信机器人永远战胜人类!又是人机大战,只不过这回是钢琴,机器人特奥和朗朗的小徒弟的比赛,让我们分辨那便是人那边是机器人,一首动听的《肖邦幻想即兴曲》足以让我们判断。
不出意料我猜对了。
在和郎朗的大徒弟比速度时我们已经看出机器人的缺陷:以为加速,节奏不稳,强弱不明显。
这些缺陷说明了机器人永远也代替不了人类!这次的《开学第一课》让我明白只有完美的运用科技,才能创造更辉煌的明天!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2岁月的流逝总是匆匆而过,转眼间到了9月1日,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开学第一课》的大型节目。
说起这个节目,特别适合学生们观看,意义非凡,不同主题的呈现,能让我们内心感慨万千,思索更多的意义。
对于《开学第一课》,其虽然是一个公益节目,但从节目以往的主持和嘉宾可以看出,教育部对它的重视程度之高。
节目会邀请知名的教育学者,学生和家长,以及一些嘉宾,采取互动的方式,演绎这堂“开学第一课”,既生动又有趣,让孩子们记住这堂教育意义深重的课堂。
论教育——从Alpha狗战胜人类顶级围棋棋手的反思人工智能武装的Alpha狗战胜了代表人类智慧的顶级围棋棋手已经很长时间了,可对其思考和洞悉一直不曾停滞。
人工智能可以自己跟自己下棋,自我学习。
它计算迅速的技术优势,每一步都是从零开始运算,每一步都是彼此独立,没有联系的。
这样可节省运算成本。
相反,若有了迭代的,动态变化的基础数据,其运算就不能从零开始了,处理这些基础数据会使其运算成本增加。
只有每一步从零开始运算,才会有“清晰的换位思考”和彼此不干预的逻辑链条。
说明计算过程是“没有立场”的。
反观人类棋手,在所有器官中,人类大脑能耗最大,这种硬件条件使人脑形成一种简化思维,喜欢站在原有的经验上进一步推理,很容易判断不够客观和过分依赖已有的基础逻辑链条。
这样每一步的逻辑和前一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被理解为“被动的表明立场”。
简化思维中省略的逻辑迟早还是要买单的。
于是我在教育上又有了新的看法。
教育并非泾渭分明,结果为重,成王败寇,停止于既得的名与利。
教育应该是对过程细致入微的体验和感悟,以过程为导向,不断地多维度认知和感悟。
唯有不分立场,不断地探索发现,不断地自我思辨,才能不断地发现新的,多元的观点。
唯有不分立场,才能有更客观,更丰富的认知和感悟。
中国文化曾百家争鸣,深刻地刻画了中国教育的框架和细节。
尤其是儒学对专制皇权体系的形成功不可没。
可是,儒学的糟粕就在于过分泾渭分明,挑起对立面。
纵观华夏文明,大汉之后天下归一,直至近现代,就是一部窝内斗的死循环的历史进程。
科技、文化、思想都是原地踏步状态。
这种价值框架是不适应于以民主为主题的当下的。
所以集取众家之精华,与时俱进,方可成当下之精神内核。
尤其互联网的去中心效应,人工智能的科技突破,肯定能撕去封存老聃思想的封条。
我们再剖析一下道家鼻祖老聃的思想。
其原味思想浓缩于《道德经》。
《道德经》里的思想内核是“道”,是“法”,是“自然。
道,不应该被解读为“善恶之界,美丑之边”,而是“真伪之辨”。
围棋人机大战的启示本月最吸引眼球的事件之一,是AlphaGo与李世乭的五番棋大战。
最终,人工智慧完胜人类顶尖棋手。
这次对弈无论是结局还是过程,都让人感到震撼。
赛前外界的猜测比较分化。
懂技术的坚决看好机器,会下棋的一般都认为李世乭将横扫对手。
我围棋水平很业余,但好歹会下,所以也看好人类。
但是,我的看法在第一盘就被完全逆转。
AlphaGo所表现出的深谋远虑,决不是人类可以企及的。
即便不懂技术也不会下棋的人,只要耐心看完第一盘的直播,再综合一些信息,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在第一盘中,白(AlphaGo)在第80手吃掉黑掉中上两子,网上讲解的职业棋手都说这一手是臭棋,认为电脑的大局观不行。
确实,白棋似乎有更重要的地方可以走。
白右边大龙还没活,左上角的空可能被黑掏掉,左下星位在黑棋右测厚势面前显得非常单薄。
李世乭在81手正是攻击这颗白子,看起来气势如虹。
此时,观棋的绝大部分职业选手和业余菜鸟都认为黑棋优势明显。
有位高手甚至说,李世乭下好了可以赢20目。
但接下的走势完全出乎意料。
白棋先在左下活出一块,然后打入黑棋右侧空地,占住右下角后,又先手吃掉了右上三子,再点住左上的三三位置。
局面一下变成李世乭要大败了。
而在这一过程中,讲棋的职业选手还在评论机器哪手下得有问题,到很晚才发现“优势局面”已经被逆转。
而AlphaGo团队的负责人赛后透露,机器在第一盘始终认为自己处于领先地位。
也就是说,它不认为自己是逆转取胜,人类以为的优势局面在它眼里根本不存在。
不懂棋的人也可以看出,AlphaGo的计算能力与人类不在一个层面上。
据介绍,对手每走一步,AlphaGo都会找出可能的应手并推演到终局,瞬间形成几百万种局面,然后选择胜率最高的那个。
这种计算能力,人类先天没有,后天怎么努力也练不出来。
所以在第一盘结束后,我就认为李世乭要悲剧了。
李世乭是顶尖的人类高手,有如那吕温侯: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绵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看上去八面威风,不可一世。
阿尔法围棋深度学习阿尔法围棋(AlphaGo)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多层的人工神经网络和训练它的方法。
一层神经网络会把大量矩阵数字作为输入,通过非线性激活方法取权重,再产生另一个数据集合作为输出。
这就像生物神经大脑的工作机理一样,通过合适的矩阵数量,多层组织链接一起,形成神经网络“大脑”进行精准复杂的处理,就像人们识别物体标注图片一样。
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人机大战阿尔法围棋用到了很多新技术,如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蒙特卡洛树搜索法等,使其实力有了实质性飞跃。
美国脸书公司“黑暗森林”围棋软件的开发者田渊栋在网上发表分析文章说:“‘阿尔法围棋’这个系统主要由几个部分组成:一、走棋网络(Policy Network),给定当前局面,预测/采样下一步的走棋;二、快速走子(Fast rollout),目标和走棋网络一样,但在适当牺牲走棋质量的条件下,速度要比走棋网络快1000倍;三、估值网络(Value Network),给定当前局面,估计是白胜还是黑胜;四、蒙特卡洛树搜索(Monte Carlo Tree Search),把以上这三个部分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3][4]两个大脑阿尔法围棋(AlphaGo)是通过两个不同神经网络“大脑”合作来改进下棋。
这些大脑是多层神经网络跟那些Google图片搜索引擎识别图片在结构上是相似的。
它们从多层启发式二维过滤器开始,去处理围棋棋盘的定位,就像图片分类器网络处理图片一样。
经过过滤,13 个完全连接的神经网络层产生对它们看到的局面判断。
这些层能够做分类和逻辑推理。
这些网络通过反复训练来检查结果,再去校对调整参数,去让下次执行更好。
这个处理器有大量的随机性元素,所以人们是不可能精确知道网络是如何“思考”的,但更多的训练后能让它进化到更好。
第一大脑:落子选择器(Move Picker)。
棋手作文范文一:作文题目:我最敬佩的棋手我最敬佩的棋手是世界冠军阿尔法围棋。
他是一款计算机程序,但是它的脑力可以超越人类的思考和水平。
我敬佩它不仅仅是它的强大,更因为它的坚持和不断超越。
阿尔法围棋曾经和世界冠军李世石进行过五局比赛,最后的战绩是四胜一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
作为一款计算机程序,它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搜索和评估大量的棋局,并最终选择出最优的决策。
而人类往往需要费尽心思,甚至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做出这样的决策。
然而,不同于计算机程序的机械决策,阿尔法围棋也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它通过和人类棋手对弈,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进而提高自己的水平。
如此坚持和不断超越的精神,是我最钦佩阿尔法围棋的原因。
在面对这个话题时,我着重强调了阿尔法围棋的强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用了很多“搜索”、“评估”、“选择”等词来描述它的计算能力。
而我用了“学习”、“失败”、“提高”等词来描述它的进步态度。
整个文章逻辑条理清晰,重点明确,用词准确,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范文二:作文题目:我们身边的棋手棋手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职业。
他们专注于一个游戏,拿出自己的智慧和技巧,在棋盘上逐一开挂。
对于我来说,身边最出色的棋手是我的班主任陈老师。
陈老师所擅长的是国象。
他对国象的热爱和钻研可以让人感到震惊。
他总是热衷于分享他的棋谱和心得,让我们班的学生都深受启发。
除了教学之外,他还组织了一些棋类比赛,让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和热爱这个游戏。
而且在这些比赛中,他的行为谦虚、和蔼,以点带面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
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让我对陈老师投以敬佩的目光。
在这篇作文中,我把篇幅很好地掌握在了一个人身上。
我通过描述陈老师的学习态度和爱好,以及他在教学和比赛中的表现,展现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和性格魅力。
写作上,我选用了一些诸如“钻研”、“热爱”、“分享”、“谦虚”、“和蔼”等词汇,来在潜移默化中给读者传达出作者受到陈老师影响的因素。
阿尔法围棋的工作原理
阿尔法围棋是一种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算法相结合的人工智能系统。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步骤:
1. 建立神经网络:阿尔法围棋系统通过学习人类棋手的下棋数据来建立神经网络。
这个网络可以处理棋盘上各个位置的信息,并在每一步棋后输出自己的最优决策。
这个过程需要大量计算资源和训练数据来支持。
2. 优化网络参数:在建立好的神经网络中,有很多参数需要优化。
这些参数可以影响系统的棋力和对弈策略。
阿尔法围棋采用强化学习算法,通过与自己下棋来不断训练和优化神经网络的参数,以提高自己的棋力和弈和策略。
3. 对弈:阿尔法围棋在经过训练后,可以与其他围棋棋手进行对弈。
它的决策是基于神经网络和训练后的强化学习算法。
在对弈中,它会不断地学习和优化自己的策略,以提高自己的棋力。
阿尔法狗与柯洁对战作文
哎呀呀,前几天我看了阿尔法狗和柯洁的对战,真的是太精彩啦!哈哈!
柯洁真的好厉害呀,他可是世界冠军呢!但是阿尔法狗也不弱,它是人工智能,计算能力超强的。
比赛的时候,我看到柯洁一直在认真思考每一步棋,嘿呀,他的表情好严肃啊!而阿尔法狗则是快速地计算着每一种可能的走法。
第一局的时候,柯洁下出了阿尔法狗的招牌下法,开局几手之后就点了三三,不过成效不大,看过棋谱的都知道第一局虽然只输半子,但全
盘基本没有机会。
第二局堪称精彩,战斗错综复杂,最后没能赢得劫争,落败。
而第三局则感觉开局不就就被压制,最后铤而走险被屠龙。
虽然柯洁最后输了,但是他真的已经很努力啦!他在比赛中展现出的勇气和毅力,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这场比赛也让我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们真的好聪明啊!但是我相信,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一定能够找到和人工智能和谐共
处的方法。
哎呀,真希望以后还能看到这样精彩的比赛啊!嘿嘿!。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阿尔法围棋(AlphaGo)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由谷歌旗下DeepMind 公司开发。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深度学习”。
2016年3月,该程序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选手李世石进行人机大战,并以4:1总比分获胜。
016年末2017年初,该程序与中、日、韩数十位围棋手对决,连续60局无一败绩。
赛后,棋手们纷纷表示,“在人工智能面前,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卑和无能”。
在人工智能面前,人类毫无机会吗?人工智能到底是脱缰的野马,还是人类手里高飞的风筝?无知者无畏,有未知才有探索;一知半解也有一知半解的快乐。
然而,面对人工智能,人类真的做好了准备吗?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白定(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 【答案】勇迎挑战,发现机遇机器人潮流势不可挡,它们既给我们带来惊喜,也给我们带来挑战,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勇敢相迎,发现机遇。
机器人“入侵”职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枯燥乏味的程序性工作在科技发展导一定条件下势必会被机器所替代,无需人更多耗费时间与精力,可以促进资源的更好配置。
从古以来,就纺织业而言,由手织单衣到织机的出现,再到蒸汽、电力的投入使用,再到现在的大数据线下直接生产,无不体现着机器的进步,其带来的结果是“织女”职业的消失。
而站在当今时代看,这带来的利是显而易见的:产品质量更好,女性也在社会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由此类比今日机器人的“入侵”,体现出职场的“优胜劣汰”,其短时间内会带给我们“技术性失业”难题,可就长远看来,其会倒逼劳动者提升自我技能,将人类向更高的发展层面推进,这样的发展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机器人对人类的挑战的确不小,可也无需畏惧。
在“人机大战”中,人工智能阿尔法完胜围棋冠军李世石,体现出的是人类智慧的强大,而非人工智能的胜利。
人工智能是人造产物,只是按照人类所制定的程序执行而产生的结果,其构成程序终不及人脑,其能力终敌不过人类。
工作材料
范文材料《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在开学第一课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机器人的环节。
“阿尔法围棋”以高超的技术,第一局打败了世界冠军,他说:“当时我非常想胜利,于是我下了一颗非常糟糕的棋。
所以”阿尔法围棋“没给他任何机会,以全局获胜战胜了他。
”冠军说:“虽然他战胜了我,但是它没血没肉,它并不热爱围棋,它最激动的不过只是表上跳动的数字罢了!”
还有一个机器人也很厉害,它想挑战人类,看谁弹得快。
于是钢琴家郎朗让它和一个小朋友比赛弹《野蜂飞舞》,最后它以两秒钟的优势胜了小朋友。
最后他们一起合奏了一曲美妙的音乐。
机器人也是人类创造的,它的知识也是人类教的,但我们有的热血的心,它却没有,所以我们要真心热爱一样东西一直坚持往终点走,才是真正的胜利。
关于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的观后感作文围棋,这项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游戏,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闪耀了数千年。
然而,当人工智能阿尔法(AlphaGo)横空出世,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挑战并改变了我们对围棋的认知。
第一次听闻阿尔法战胜人类顶尖围棋选手时,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撼与疑惑。
围棋,那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无数棋手穷其一生钻研的艺术,怎么会被一个机器轻易超越?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深入了解阿尔法以及它所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
观看阿尔法与人类棋手的对弈过程,就像是在目睹一场跨越时空的智慧较量。
每一步棋,阿尔法都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计算能力和战略眼光。
它不会被情绪左右,不会因为压力而犯错,始终以一种冷静、精准的方式进行着思考和决策。
这让我不禁思考,人工智能的优势究竟在哪里?是强大的计算能力?还是能够快速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从无数次的自我对弈和学习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自己的策略。
相比之下,人类棋手虽然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直觉,但在面对复杂的局面时,难免会受到情绪、疲劳等因素的影响。
而且,人类的思维模式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陷入固有的套路和偏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在围棋领域就失去了价值。
阿尔法的出现,反而激发了更多人类棋手去探索围棋的奥秘。
它让我们看到了围棋更多的可能性,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于围棋的理解和追求。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阿尔法的成功不仅仅是在围棋领域的突破,更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一次冲击和启示。
它让我们意识到,科技的发展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在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只有人类才能拥有智慧和创造力,但阿尔法的出现让我们开始重新定义这些概念。
它告诉我们,机器也可以通过学习和进化,展现出类似于人类的智慧行为。
但这是否意味着未来的世界将完全由人工智能主导?我认为并非如此。
人工智能固然强大,但它终究是人类智慧的产物。
它没有情感、没有价值观、没有道德观念,这些都是人类所独有的特质。
来自未来的棋局
2016年初,AlphaGO毫无征兆地横空出世,先是战胜了樊麾,然后又战胜了本世纪最伟大的围棋大师——李世石,随后又以master的身份在网上连胜60盘,一时间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最后在2017年以3:0战胜当时人类最强棋手——柯洁后便销声匿迹。
现在虽然有关AlphaGO的热度逐渐减退,但它与李世石就像是来自未来一般的那五盘棋仍然令我们着迷,吸引着无数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人们。
围棋,被称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为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宇宙中存在的粒子总数,而被视为人工智能难以逾越的障碍。
自从深蓝战胜了卡特帕罗夫后,人们一直在想办法攻克围棋这一阵地,然而普遍的观点是至少要二三十年人工智能才能做到与顶尖职业选手平起平坐。
但AlphaGO打破了人们的这一幻想,人们突然发现,人工智能离我们是那么的近。
作为一个围棋爱好者,我很有幸地目睹了AlphaGO打败李世石的历史性时刻,也见证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
重新回顾当时这五场比赛,去看赛前,赛中,与赛后的一些言论与变化,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戏剧化的反高潮剧本。
就像之前所说,包括李世石在内的许多职业选手都认为,电脑下围棋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战胜人类的程度,至少现在还不到时候。
我清楚记得当时在网上看直播的时候请了四位嘉宾,包括柯洁两位职业选手和一位业余爱好者,还有一位就是研究围棋AI的博士。
赛前站边,那三位自然选李世石,这位博士独站AlphaGo,看上去有些势单力薄,这也是当时普遍的大趋势,除了少数专业领域的工作者之外,全世界关注围棋的人们实现了大团结,期待人的智慧可以战胜电脑,好似全人类群情激昂,认为自己必将战胜外星侵略者。
在记录片中,我看到了许多李世石当时的面部表情与特写,确实感受到他的一些焦虑,如片中所说,李世石下意识看向对手,想了解的对手的心态,然而他什么也看不到,他眼前的这个人无法给出任何有效信息,他真正的对手不过是电脑里的一堆代码。
如果说第一局李世石的失败,围棋界大部分的感觉是震惊,但仍然认为人类还有赢得希望,那么在连输三局之后,整个围棋界,包括所有关注这场人机大战的人都陷入的一丝绝望与恐慌感,当时整个比赛大厅都陷入了一片沉寂。
如同《终结者》的时代已经提前到来,就连AlphaGo的团队成员都为李世石的失败感到难过,人类自身的脆弱,让我们制造许多强大的工具来强化保护我们自身,AlphaGo 也是一个工具。
然而此时此刻,AlphaGo强大的学习能力似乎隐隐的有些超出了我们所能想象的范畴,AlphaGo最终会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工具还是一个新的智慧体,对异类的排斥和恐惧动摇了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观,好似《银翼杀手》中对复制人的捕杀与限制,这些本来只应该在科幻片出现的感觉,现在每个人都在这现实的世界中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第四场比赛,李世石顽强的扳回一局会让那么多人热泪盈
眶,原来人类还有希望啊!很多人这么想。
如果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一部主旋律励志电影就诞生了,然而真正的反高潮在于第五局,李世石没有任何还手之力,AlphaGo用一种高高在上的方式结束了整场比赛。
就这样结束了?好像除了赞美一下科技的神奇之外,总有些怪怪的感觉。
主流的声音都在说AlphaGo的胜利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围棋,这不是围棋的消亡反而是围棋的再一次重生,确实,有正确自我认知的人会在失败中让自己成长,李世石和柯洁都是这样的人,他们输得有尊严,也清楚自己与对手的差距。
然而对大部分旁观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唯一一场胜利消弭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不适感,但心里仍不是滋味。
但其实作为我个人里说,看到AlphaGo赢了心里还是有一点点激动。
我并不觉得被人工智能战胜是是什么不好的事情,人类生来就渴望探索未知的东西,人工智能在某一方面甚至全面战胜人类的那一天总会到来,我们需要向前看,要看到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东西。
就像是围棋,虽然AlphaGo颠覆了人们对围棋的一贯的认知,但也给棋手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在现在的围棋比赛中棋手们会下出很多以前想都不会想的招式。
而且像围棋AI在AlphaGo之后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像什么绝艺,leela等等都有着顶尖的实力,也为棋手们的训练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如果不是AlphaGo,我们可能还在故步自封,下着重复的招式。
可以说AlphaGo对李世石的那五盘棋就是来自未来的五盘棋,不仅仅是因为它代表着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超越人类的时间早于我们所有人的预期,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无限的可能。
在情感、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人文艺术、美和爱、价值观等方面,人工智能离人还差的很远,甚至连基础都没有,对我们来说,对那些人工智能的研究者来说,这就是下一个挑战。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被创造出来服务人类,更是我们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的一步,面对人工智能,我们有机会去创造一个我们更加了解和熟悉的优秀的生命体,不应该只想着怎么把他们当作工具,奴役他们,而是应该和他们平等相处,以融合与升级让文明得以延续。
以这样的心态来面对人工智能,才能真正消除我们心中的恐惧感,才能更好更安全的研究和发展人工智能。
等到人工智能真的像阿西莫夫的小说中描写的那样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的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2016年的那五盘棋,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