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日本
- 格式:pptx
- 大小:5.07 MB
- 文档页数:25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日本(课后作业)第一节日本的自然环境班级:姓名:完成情况:家长签名:一、选择题1、日本首都所在的岛屿是()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2、按亚洲的地理分区,日本和中国都属于()A.东亚地区B.东南亚地区C.南亚地区D.中亚地区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领土主要由岛屿组成C.境内山岭众多,平原狭小D.人口众多,工业发达,经济活动频繁4、日本的四大岛屿按自北向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B.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C.北海道、四国、本州、九州、D.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5、下列国家中,离日本最近的是()A.中国 B.蒙古 C.朝鲜 D.韩国6、作为日本的象征,被日本人奉为神山的是()A.白头山B.雪峰山C.关东山D.富士山7、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峡是()A.台湾海峡B.马六甲海峡C.朝鲜海峡D.白令海峡8、日本人最爱的花是()A.牡丹 B.菊花 C.梅花 D.樱花9、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A.琉球群岛 B.富士山 C.濑户内海 D.金刚山10、日本太平洋沿岸夏秋季节常见的天气现象是()A.台风B.寒潮C.伏旱D.梅雨11、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舟山渔场 D.纽芬兰渔场12、日本四大岛屿中,面积最大的是()A.北海道 B.本州 C. 四国 D.九州二、材料题读日本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濒临的海洋:H__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2)邻国: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3)岛屿:D_________E_________ F_______ G________(4)城市:L_______,M_______,N_______,O_______(5)首都:K_______,位于__________平原。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侧的一个群岛国家领土组成:由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上千小岛组成,统称日本群岛。
人口1.2亿多,是个地峡人稠的国家。
其中本州岛是日本最大的岛屿。
自然环境: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国土总面积的3/4。
关东平原为最大的平原。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著名的海港是神户和横滨。
多火山、地震(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又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峰,而且是活火山,日本有“地震国”“世界火山博物馆”之称。
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属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丰富。
经济类型: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机械、电子、纺织等。
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科技力量雄厚;多良港,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不利:多火山、地震;国土狭小,资源少,工业所需资源和燃料大部分进口;国内市场小,工业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对外依赖严重。
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日本的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日本的主要城市:东京(日本首都)、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等,能熟练记住他们在地图上位置。
掌握日本的邻国的位置特征,如中国、俄罗斯、韩国等。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为亚洲的东亚和东南亚以及西欧。
两个主要的对外港口:神户和横滨。
农业:农业生产在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但现代化水平高,以水稻种植为主。
渔业: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北海道渔场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日本的文化特点: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西方文化相融合。
日本的建筑、文字都受中国的影响。
日本的国花——樱花。
国服——和服。
初中地理: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日本(P18中的图7.2) 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2、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⑴地位: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
⑵条件:不利——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
有利——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②劳动力资源丰富③科技先进⑶经济特征:⑷主要贸易对象: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
⑸工业部门:钢铁、机械、汽车、电力、纺织、电子⑹工业分布: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P23中的图7.13)⑺五大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3、东西相容的文化⑴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历史上,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很大;近现代,受欧美文化的影响。
⑵民族:单一的大和民族。
⑶日本东西方相容的文化的影响和借鉴:①影响: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利于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形成;现代文化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开拓进取。
②借鉴:及时大胆地吸纳西方现代文化为我所用,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合百家之长,创独家之新,不断加深中国文化的内涵,使之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二、东南亚1、十字路口的位置(P27中的图7.18) ⑴位置:亚洲的东南部⑵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⑶交通:马六甲海峡被称为联系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被日本人称为是“海上生命线”。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进口原料 依靠科技加工产品 出口产品 海运便利⑵东南亚人喜食米饭的原因:①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量大,而种水稻产量大; ②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③本区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
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⑴地形特点: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⑵主要河流:⑷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与弊 有利条件:①提供大量城市建设用地②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 ③水运通道④若城市位于上游,能够利用廉价清洁的水不利条件:①河流水患②河流污染,城市环境恶化 3、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⑴华人与华侨的涵义①华人:中国人在国外定居下来后,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答案)一、填空1、我国东面,有一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
2、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3、北海道、九州与本州之间有隧道相通,四国与本州之间有大桥相连。
4、日本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5、日本有一座著名的山峰叫富士山。
是日本国的象征。
这里山顶常年积雪,洁白晶莹;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富士山是一座火山。
6、在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7、日本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8、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9、日本森林覆盖率居世界前列,日本在保护本国森林资源的同时,又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
10、日本是渔业大国,捕鱼量居世界前列,是使世界渔业资源走向枯竭的主要国家之一。
11、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12、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在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派使者东渡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以及医学和宗教。
13、近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地。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东南亚地区。
14、日本的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成,目的是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15、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就是因为在中国以南而得名。
16、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1、日本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范围包括:本州岛、北海道岛、四国岛、九州岛及其附近的小岛。
地形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
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最高的山脉是富士山。
首都东京。
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活跃。
火山对生活的利:火山分布地区温泉众多。
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还可以用来作为科研基地;火山灰还是肥沃的土壤。
弊:影响交通,影响农业生产。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经济特点: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对外依赖性强。
原因:a地域狭小,资源匮乏;b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c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工业面临的问题:a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力短缺b环境污染c土地紧张d国内需求减少。
解决措施:依靠资金技术优势扩大海外投资建厂。
投资主要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东南亚。
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原因:a地形平坦,陆路交通便利b港口优良,海运便利c人口集中,国内市场大d 平原地区,填海造地价格低。
日本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
主要是大和民族。
3、填图A俄罗斯, B中国C朝鲜, D韩国. E日本海, F太平洋, G东海.H朝鲜海峡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e琉球群岛f富士山g东京h濑户内海第二节东南亚1、东南亚位置、范围?位置优势?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及优势?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东南亚所处温度带?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专题07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1课日本、东南亚)中考真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2021·湖北黄石·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领土由四大岛屿组成②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③横滨和神户是两大著名海港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详解】日本是由四大岛屿及周围的群岛组成;四面环海,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横滨和神户是两大著名海港;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故选D。
(2020·湖南邵阳·中考真题)日本东京将于2021年举办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有关日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B.和服是传统服饰C.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D.夏季奥运会举办地是日本的首都3.日本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是()①季风影响大②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③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停靠④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2.A 3.B【分析】根据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周围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进行分析解答。
2.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A错误。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B正确。
日本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C正确。
夏季奥运会举办地是日本的首都东京,D正确。
故选A。
3.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品的出口,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停靠,B正确。
故选B。
(2021·宁夏·中考真题)日本是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学案【自主学习】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日本位于洲的东部,洋西北部,周围依次被鄂霍次克海、太平洋、东海、日本海所环绕;日本大部分地区在北纬度至北纬度之间,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带,小部分位于带。
2.日本是太平洋北部的岛国,由、、、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日本四大岛中,岛面积最大。
3.日本地形以、为主,沿海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平原。
4.日本地处板块和板块交界处,位于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1.日本工业高度发达,进口________,出口________,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
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沿岸地区,主要工业城市有________、大阪、________ 、北九州等。
3.日本利用其________ 等优势,加快海外投资步伐,主要在________ 和________投资建厂。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1.日本民族构成,以为主。
2.日本文化即有浓厚的_______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_______气息,是_______的典范,日本著名的古都是。
【互动探究】探究1 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主要城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特点。
读“日本地形图”,完成下列活动。
(1)在图7.2上用红笔圈注太平洋、日本海,东京、富士山、朝鲜海峡,关东平原,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在图上找出日本的四大岛,说出日本的领土组成特点。
(3)说说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探究 2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并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读“世界板块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活动。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3)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探究3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日本的经济特点。
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知识点】【图记知识】读《日本》地图,完成下列知识要点识记。
1.读日本图填空。
国家:A ,B ,C ,P .岛屿:D ,E 。
F ,G 。
海洋:H ,I 。
山峰:J 。
城市:K ,L ,M ,N ,O ,Q 。
2.日本位于亚洲,东临洋,西临海。
日本是个国,海岸线曲折,多,有利于发展。
3.日本的国家象征是,它是一座火山,因为日本处于带,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处。
4.日本民族构成,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服装是。
5.日本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形成了以为主的经济。
工业集中分布在洋和海沿岸。
主要工业区有、、、、。
6.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_,它与________海港城市距离最近。
【检测题】1.日本国土虽然很小,但是经济十分,是世界上的强国。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国家之一。
2.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呢,这与日本的国情密切相关。
日本狭小,贫乏,是一个小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高速发展,对工业和的需求越来越多,加之国内不足,因此愈加严重。
日本从进口大量的和,如、,然后依靠和充足的,对进口进行加工,制成大量出口,形成了以为主的经济。
3.近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投资,建立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和地区。
例如,日本在美国有500多家独资和合资企业,遍及各产业领域,包括、、、和以及工业产品。
4.第二次大战后,日本利用当时国际市场充足、稳定、价格便宜的和,以及对巨大的需求量;利用当时日本国内质量较高、价格较低的,以及岛国有的优良的优势,大力发展本国经济。
5.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和;工业区有、、、和;日本首都是,主要城市有、,,、,。
6.将下列内容填入到下面的框图中,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A.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B.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C.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D.产品主要出口E.工业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F.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7.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哪些影响?8.近年来,日本太平洋地带污染严重,地面下城,用地紧张。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教材有三个框题:一是多火山、地震的岛国,让学生认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和火山地震等基本的自然环境;二是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日本的工业特点、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原因、工业移往海外的原因;三是东西方兼容的文化,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既有东方文化特点也有西方文化特点。
本课时教材共包含了21个地图图片、3个活动题。
教材通过P16活动题1来让学生思考日本多火山、地震的鬟及措施,我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哪些防地震的措施。
活动题2通过阅读分析图7.14让学生分析日本工业地带的分布及主要形成原因。
通过P21活动题3并结合图7.16、7.17来帮助学生分析日本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
本节课由于是我们讲的第一个国家,所以在预习过程中要有重点的指导学生怎样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分析一个国家,要注重方法指导。
(二)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形图描述日本地形、地貌特点,并通过地图、景观图以及文字介绍认识到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在认识日本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以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说出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文化特点;了解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
5、认识日本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东西放交融的文化以及中日文化交流。
(三)评价设计1、2、3指图说明;3、4、5用文字表述(四)课前准备1、课件《樱花》2、课件《日本》(五)活动设计采取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加以引导。
授课学时: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课件开始]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专题07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1课日本、东南亚)课标解读【认识国家】(日本)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选择与该国地理位置差异明显的国家,比较它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认识地区】(东南亚)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以某地区的一种自然资源为例,说出该资源在当地的分布状况、对外输出地区以及对当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
3.结合实例,说明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知识梳理考点一:日本一.日本的位置和范围1.地理位置及范围(1)海陆位置:位于亚洲部,太平洋西北部,东临洋,西临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隔海相望。
(2)纬度位置:大致位于23°N~46°N之间,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2.领土组成:由岛、岛、岛、岛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多个小岛组成。
3.首都:东京。
二、日本的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1)日本地形多、少______。
最高山是,平原大多分布于沿海,最大的平原是。
(2)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2.气候特征日本气候具有明显的性特点,四季分明,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多。
北部为气候,南部为气候。
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这里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
【易错警示】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也属于海洋性气候。
(×)日本是一个岛国,受海洋影响显著,日本与亚洲同纬度的地区相比,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丰富,即气温的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但不是海洋性气候。
3. 河流短小湍急,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