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教材之六)
- 格式:pdf
- 大小:821.45 KB
- 文档页数:22
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机械化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大豆的生产效率、品质及降低成本,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机械化种植前的准备工作1、选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生产要求的大豆品种,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地块选择选取肥沃、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的土地进行种植。
避开病虫害和有害物质较为严重的地块。
3、翻耕将秸秆等农作物残留物全部清除,对土地进行翻耕,增加土壤通气性和水分渗透性,提高土地肥力。
4、施肥按照土壤肥力情况和大豆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二、机械化种植技术1、直播技术直播技术是以种子为主要播种方式,在一定深度和间距下直接将种子播入土壤中。
机械化直播适用于大面积、机械化固定播种设备的生产模式中。
(1)机械化种植设备主要包括移动式春耕机、四行种植机、直播机和种粒专用播种机等,其中直播机由于可以通过深度和间距等调整播种穴位,更适应于直播技术。
(2)播种方法在机械化种植时,通常首先进行开沟操作,然后在沟内播种,可以使用直播机实现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和播种操作。
也可以通过种粒专用播种机,实现粒状大豆种子分散、栽深深度均匀、间距一致的播种效果。
(3)播种密度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生育阶段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调整具体数量和间距,通常根据实际经验,调整稻豆比以及每亩播种数量,保证播种量不过少不过多,对保证生长效果尤为重要。
2、秧田栽植技术秧田栽植技术主要是在苗床上育苗,在脱水后在田间进行栽植。
相比于直播技术,其劣势在于育苗和栽植耗时较长,且苗床要求较高,但是它在大豆多病害的地区更加受到农民青睐。
(1)苗床管理在选取苗床时,要选取有充足阳光、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平整、无白粉病的地块。
苗床长度和宽度根据田间实际面积和种植量来确定。
育苗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光照,加强通风换气,完成高质量的大豆育苗做好栽植前的准备工作。
(2)栽植管理在栽植前,需要测量株行距和穴距,并进行放线操作。
绿色大豆高产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大豆是一种营养丰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都较高的优良作物,做为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又是优质蛋白质重要来源之一,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发展绿色大豆生产势在必行。
一、产地环境条件泗河镇位于榆树市东北50公里处,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润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漫长寒冷,病虫害发生较轻;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全年日照2570小时,年平均气温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左右,无霜期137天;有拉林河、头道河、二道河、三道河、四道河流经镇域,水利资源丰富;地势较平坦,土壤耕层深厚,土质肥沃,符合绿色产地大气质量标准、水分标准、土壤标准,无任何公害和化学污染。
二、技术要点(一)选地实行大豆→玉米→玉米三年以上合理轮作,避免选择长残效除草剂地块。
(二)整地施肥必须秋翻地,深翻30~35厘米,以破坏病菌虫越冬环境。
翻地前,公顷施腐熟农肥30吨。
翌年,当耕层解冻10厘米时,进行旋地起垄,做到垄距60~65厘米,深度25厘米,垄向直,垄体规范,深度均匀。
(三)品种选择根据我镇生态条件,推荐平岗地选择吉林47和黑农51、二洼地选择黑农48、洼地选择绥农26等。
公顷用种量50~60公斤。
(四)种子处理1、选种选用粒大、籽粒饱满、没有病害、虫口和杂质的种子做种,剔除小粒、烂籽、瘪籽、霉籽。
2、晒种播前选无风或微风的晴朗天气晒种1~2,可杀死种子表面病菌,同时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3、种子包衣和根瘤菌剂拌种播前用绿色标准允许使用的大豆种衣剂6.25%亮盾(精甲霜灵和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用量每200毫升亮盾可以包50公斤大豆种子,阴干后再用根瘤菌剂225毫升,均匀喷洒在种子表面进行混拌,确保足量菌剂包裹在每粒豆种表面,将豆种阴干后即可播种。
特别注意拌种过程中切勿将种皮碰破,种衣剂与菌剂不能同时混合后使用,拌好菌剂的种子避免阳光直射,宜置于阴凉干燥处(4~25℃),待完全干燥后进行播种。
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摘要:大豆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粮食作物,其不仅是人们获取植物蛋白质的重要途径,还可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文章对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1前言大豆属于豆科类植物,蕴含的营养较为丰富,是一种常见的绿色食品,深受人们的喜欢,具有较大的市场。
而我国北方种植大豆多为1年1熟制,种植技术直接关系到大豆的最终质量以及产量。
所以,对大豆种植技术的深入研究是促使大豆健壮生长,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2大豆种植的背景及发展种植大豆的地理范围较为辽阔,有助于提升大豆种植技术。
同时,人们对于农作物的要求逐渐增高,大豆的质量是人们的关注重点。
以往的大豆种植技术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积极应用机械化设备进行种植,不仅可以提升产量,还能保证种植所得的大豆质量。
当前应用机械化设备种植大豆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趋势,从种植直至收获,都离不开机械化工作。
以往粗放型种植模式转变为集约化种植模式,不仅可以满足产量以及质量的需求,还能提升大豆的种植效益,推动了我国大豆种植的发展。
大豆属于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含量达到35%~40%,远远高于其他植物,同时大豆中还有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异黄酮、核酸等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大豆拥有五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大豆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大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饲料等,是良好的食物、饲料、工业原料。
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受到自然气候、病虫害以及栽培管理等影响,造成大豆产量低、品质下降,影响到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因此,提高大豆生产经济效益,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积极作用。
农业科技的发展,各种新进的种植理念和技术广泛运用在大豆栽培管理过程中,传统的大豆栽培技术已经不适应现代大豆生产要求。
3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3.1选种品种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故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品种,如黄大豆生育期较长,抗寒能力强,适宜于北方种植;而青大豆的成熟期相对较短,适合种植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地区。
大豆田间管理及收获阶段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其田间管理和收获阶段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保证作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大豆田间管理及收获阶段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一、大豆的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要点1.土壤处理技术:大豆适宜生长的土壤要求肥沃、排水良好。
机械化处理土壤的关键是犁耕和翻耕,可以使用拖拉机拉动犁、翻耕机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2.播种技术:大豆的种子较小,机械化播种要点是选用种子精细度高的播种机械。
一般采用种子精度高的旋转式精细种粒施肥机,可实现种子的精确定量播种。
3.施肥技术:大豆需施入适量的氮、磷、钾等养分。
机械化施肥要点是选用施肥机械进行操作,通过定量喷施或者行走式施肥机械,可确保施肥量均匀、减少肥料浪费。
4.灌溉技术:大豆的灌溉要求是适度的湿润,机械化灌溉的关键是选用灌溉设备进行操作。
常见的机械化灌溉设备有滴灌、喷灌、旋转式喷灌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设备。
5.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豆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机械化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是选用病虫害防治机械进行操作,如喷雾机、烟雾机等,提高喷药的效果和作业效率。
1.成熟度判断技术:大豆的成熟度判断是收获的基础,主要通过观察果实颜色、籽粒脱粒力和果穗抽拉力等指标进行判断。
同时可以借助近红外光谱仪等先进设备进行辅助判断。
2.秸秆处理技术:大豆收获后,秸秆需要及时处理。
机械化秸秆处理要点是选用秸秆还田机进行操作,将秸秆切碎还田,有助于土壤改良和肥力保持。
3.收获技术:大豆的收获技术要点是选用刺梗式或割台式收割机进行操作。
对于机械化收获,要注意调整收割机的刀具高度和转速,保证收割质量和作物的机械伤害最小化。
4.输送和贮存技术:大豆在收获后需要进行输送和贮存。
机械化输送要点是选用输送机进行操作,可减少人工搬运,提高输送效率。
机械化贮存要点是选用大容量的粮仓或者粮食储存设备,保证粮食贮存安全和质量的保持。
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生产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豆的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本文将就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进行探讨,以帮助农民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一、种子处理技术大豆的种子处理是大豆种植生产的第一步,也是保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机械化种植大豆的种子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种子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对大豆种子进行除瘤(瘤状根瘤菌)处理,以保证种子的健康。
还可以采用化学处理或生物制剂等技术,对种子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机械化种植大豆的种子处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健康率,同时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二、土壤改良技术大豆对土壤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有较好的通气性和排水性。
为了保证大豆的生长和发育,机械化种植大豆时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首先要对土壤进行深翻和整平,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其次要施入有机肥料,并合理施入化肥,为大豆提供充足的养分。
同时还可以采用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菌剂等技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改善土壤结构。
机械化种植大豆的土壤改良技术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大豆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大豆的播种技术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机械化播种大豆可以提高种植效率和减少劳动力成本,同时提高播种的均匀性和密度。
在机械化大豆播种中,可以使用精确播种机,对种子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控制,保证种子的均匀性和密度。
还可以采用覆盖膜覆盖播种的方式,保护种子并提高保温性,促进大豆的早熟生长。
机械化种植大豆的播种技术可以提高播种效率和减少劳动力成本,同时保证播种的均匀性和密度,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四、田间管理技术大豆的田间管理是影响产量的关键环节。
在机械化种植大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精细化管理技术,如生长调控剂、微量元素喷施等技术,促进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N o n g y e j i x i e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将机械设备贯穿于大豆生产种植的全过程当中,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优势和作用,降低农民劳作量,提升种植效率,保障大豆作物的产量。
1、整地机械化技术分析一般来说,机械化整地主要分为两种分方式,均适用于垄上种植。
一种是翻地作业,主要使用的机械设备是铧式犁,能够翻整土壤中含有的根茬等杂物,并将其埋藏至土壤深处化为大豆生长的养料。
铧式犁在实际使用中主要凭借的是双向翻转犁,减少了开闭垄作业,能够大幅度提升整地效率,降低了能源损耗情况。
与此同时,铧式犁操作性较强,能够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翻地犁的规格。
在开展整地作业时应当对种植地区的地势、土地情况等相关条件进行合理分析,确保土壤中水分含量控制在17%-25%之内,且翻地时不会出现明显的土珂。
整地作业应当结合气候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一般来说,春翻时应当保障土壤解冻条件符合深翻标准时方可作业;而秋翻时则应当土壤冻层超过5cm时停止。
另外一种是深松作业。
深松作业与翻地作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能够保障土层的完整性,能够打破犁底层,促使大豆根系能够接受到土壤养分以及外界水分的滋润,帮助大豆获取更多的营养成分。
深松作业主要应用于大豆收获之后,将深度控制在40cm左右,符合犁底层高度。
针对于土质相对较硬的地层来说,深松作业可以通过2年完成,深度逐渐递增,不仅能够降低整地所消耗的成本,同时也能够降低机械设备的磨损情况。
通常情况下深松作业主要在夏季雨季来临之前,深度控制在25cm左右,避免影响大豆根系的生长。
2、机械化播种技术播种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豆苗株是否能够茁壮成长,与大豆作物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联系,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采用的机械化播种技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式,所有规格型号的播种机均能实现连续性的施肥、播种以及翻土等作业内容;另外一种是气力式播种机,主要适用于田垄宽度在110cm 以内的种植区域,可以实现15行大豆同时种植。
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广泛的用途。
因此,如何实现大豆的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
一、土地准备大豆需要深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在耕种前要进行适当的土地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深翻,将土壤翻深到30-40厘米,以便促进土壤通气和根系生长。
然后,进行平整化处理,使土地表面平整、均匀。
第三步,进行施肥,根据土壤质量和大豆生长需要,施入有机肥和化肥。
最后,进行开沟,设置大豆种植行和间距,为大豆的种植做好准备。
二、种质选用品种选择是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应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品种,具有高产、耐旱、耐寒、高抗性等特点。
同时也要考虑到大豆的产品性质和用途,如食用性、油用性等。
在种质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综合效益和成本效益。
三、种子处理大豆种子处理的目的是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常规处理方法包括清理、消毒、浸种。
清理是将种子里的杂质、不良种子等去除,以确保种子的完整和纯度。
消毒是为了防止种子被病菌侵染,选择适当的消毒剂进行处理。
浸种是将种子浸入水中进行吸水处理,以便加快种子发芽和生长速度。
四、机械化种植和管理机械化种植是大豆优质高效种植的关键。
合理的机械化种植方案可以提高种植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和成本。
机械化种植包括播种、施肥、灌溉等环节。
播种时,要使用适当的播种机,按照设置好的行距、间距等进行播种。
施肥时也要使用机械化器械,按照确定好的施肥方案进行施肥。
灌溉也可以采用自动化灌溉设备进行。
大豆管理是大豆优质高效种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包括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松土是为了增加土壤通气度和水分渗透度。
除草是为了减少杂草的竞争和对大豆的影响。
病虫害防治则是为了保证大豆生长的健康和高产。
五、收获和后期处理大豆的收获可以采用机械化收割机进行,大大提高了收获效率和质量。
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1. 引言1.1 什么是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对大豆种植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操作,以提高大豆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一种种植生产技术。
在大豆生产中,机械化种植可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保证种子的均匀播种、优质幼苗的培育和精准施肥等,并且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推动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的核心在于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到大豆种植生产中,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大豆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实践,大豆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将逐步成为大豆种植的主要发展模式,推动大豆产业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
1.2 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的重要性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生产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生产效率:传统的大豆种植生产方式多依赖人工劳动,效率低下。
引入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提高品质和产量: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可以通过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时灌溉等手段,提高大豆的品质和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可以有效利用机械设备替代传统人工劳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促进农业现代化: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增强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将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现有的大豆机械化种植技术目前,大豆的种植已经逐渐实现了机械化,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植物肉”,在我国和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种植和消费市场。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大豆的种植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更是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着重介绍大豆优质高效的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希望能够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
一、大豆机械化种植的优势1.提高生产效率:机械化种植大豆可以减少人工劳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相比传统的人工插秧、施肥、翻土等操作,机械化种植可以更快速、更精准地完成这些工作,从而节约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节约成本:机械化种植大豆不仅可以节约人工成本,还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
机械化种植还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机械设备的折旧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品质:机械化种植可以更加规范地进行作业,种植密度、施肥量等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从而提高大豆的品质。
4.保护环境:采用机械化种植技术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大豆机械化种植的关键技术1.耕地准备技术:大豆的耕地准备是大豆种植的第一步,也是影响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
机械化的耕地准备主要包括开沟、翻耕、整地和平整等操作。
常用的机械有拖拉机、耕整一体机、旋耕机等,通过这些机械可以更加高效地开沟、翻地和整地,减少劳动力的使用,缩短作业时间。
2.播种技术:大豆的播种是另一个重要的机械化环节。
传统的人工播种工作效率低、耗时长,而机械化播种可以大大提高播种速度,减少种子的浪费。
目前常用的机械有种子播种机、穴盘播种机、精量播种机等,这些机械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块和种植条件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种子的精准投放。
3.施肥技术:施肥是大豆种植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传统的施肥方式主要是人工施肥,效率低、浪费多。
机械化施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肥量和施肥位置,避免浪费,同时可以减少对作物的伤害,提高肥料利用率。
全国农机大户培训教材之六高油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目录高油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 (1)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品种选择及农艺栽培要求 (3)第三节机械土壤耕作 (4)第四节机械精量播种 (7)第五节机械施肥 (13)第六节机械除草技术 (15)第七节机械收获 (17)附件高油大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19)第一节概述一、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中国是大豆发源地,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大豆面积、产量与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首位。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大豆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组装与推广上发展缓慢,单产水平上不去,品质不高,严重削弱了我国大豆的出口竞争力,导致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
同时,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大豆发展迅猛,在国际大豆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对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冲击很大。
目前,我国大豆年产量约1300万吨左右,只占世界的10%,位居世界第四。
1996年,我国更由大豆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
到2000年,大豆及豆饼进口量超过900多万吨,成为世界最大进口国。
进入21世纪,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大豆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为此,选育良种,做好大豆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已势在必行。
目前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大豆良种的培育;另一方面搞好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组装与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大豆单产水平,以提质、增产、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
同时在不同生态地区研究组装并推广适宜的高产配套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大力推广大豆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与机械化。
二、高油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意义高油大豆是指含油量超过22%大豆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近几年以来,世界大豆市场给我省大豆生产带来了巨大经济压力,主要是质量不高使得我省大豆生产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效益低农民种大豆积极性下降。
作为主要的油料作物,大豆出油率的降低,产量低下,给全国的大豆产业,甚至整个食品工业、养殖业等的发展埋下了很大隐患。
要恢复我国大豆生产的地位,增加农民的收入,在目前质量效益型农业的形势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大豆市场必然要和国际接轨,因此除了要搞活流通环节和大力发展大豆加工实现二次增值外,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即加大高油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力度,扩大高油大豆的种植面积,并提高其单产水平。
三、高油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内容高油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是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
它既包括生产技术,又包括管理技术;既包括机械技术,又包括生物技术;既包括农机作业的工艺流程,又包括作物生长的农艺要求。
只有把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于大豆生产中,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油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深松、精密播种、机械深施肥、机械除草、机械收获等主要技术。
第二节品种选择及农艺栽培要求一、高油大豆高产栽培的品种选择1、品种选择的意义高产栽培中良种贡献率一般在30%左右,而在高油高产栽培中,就其单位面积产油量来说,高油品种的贡献率可达40-50%。
不同地点、不同栽培条件下,品种的含油量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尽管品种的含油量的绝对值会有相当大的差别,但是不同品种的含油量的相对顺序是基本不变的,因此,对于同一区域或自然条件相近,大多数品种产量潜力基本接近的条件下,品种选择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是高油高产的前提。
2、品种选择几项原则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品种很多,如东农163、东农434、黑农31、吉林20及九农9号等,在选择品种的同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⑴成熟期适宜,保证霜前充分成熟积温、生育日数和成熟期与当地主栽品种近似,其中成熟期标准最为重要。
⑵含油量高含油量高于22%,且含油量相对稳定。
⑶生态类型适宜,产量高根据当地水肥条件和地势等实际情况,选用适宜当地的生态类型,产量高,稳定性强的高油品种。
⑷抗病虫高油大豆栽培应选用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因为病虫危害可以同时降低大豆的外观和含油量,选用抗病虫品种是进行无公害栽培的基础和前提。
二、高油大豆栽培的农艺要求从高油专用品种栽培技术考虑,改善大豆的光、温、水、热等生态条件,促进大豆发育,保证品种的高油性状得到充分体现,即通过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保证油分含量。
目前提高含油量的栽培技术主要有: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增加磷、钾比例;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增加粒重。
氮、磷、钾合理施用可以促进高油与高产目标同时实现。
一般来说,光、温在一定区域内不易控制,水分对大豆高油高产栽培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在严重干旱的地区,进行合理灌溉可以显著提高大豆含油量。
第三节机械土壤耕作大豆是深根系作物,并有根瘤菌共生,要求耕层有机质丰富,活土层深厚,土壤容重较低,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土壤环境。
大豆地的耕作,一是要为根系生长和根瘤菌的繁殖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二是为种子发芽提供一个良好的苗床;三是为提高播种、管理和收获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一、土壤耕作对高油大豆生长发育的意义1、土壤耕作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虽然耕作本身不能直接向土壤添加养分、水分和能量,但是通过耕作改变耕层结构等土壤肥力因素,可以间接地提高土壤肥力。
在土壤——大豆——气候系统中,土壤、气候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大豆的生长发育。
通过改善土壤的状况,可以发挥气候资源的优势或缓冲不良气候条件对高油大豆生长的影响。
所谓良好耕层结构,是指耕作深度范围内各土壤层次所组成的结构符合大豆生长发育的要求。
其内容包括:土壤矿质与有机质和总孔隙度之间的关系;总孔隙中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的比例关系。
合适的比例使土壤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适宜的水分梯度和空气梯度,使土壤的空气和水分之间达到合理协调的运行关系。
进而使土壤各层次的水、肥、气、热这四大土壤因素处于较高的有效肥力状态,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发育。
2、大豆生长发育对土壤松紧度的要求。
耕层的松紧度是耕层土壤孔隙总的表现。
耕层土壤过于疏松,总孔隙度大,其中大孔隙占优势,这时虽然易耕,通透性强,但持水能力弱,土壤调节水分的能力差。
此外,孔隙过多时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矿化强烈,造成土壤养分非生产性的消耗增多,土壤养分由于缺水,而难以供应。
因此,轻质土要及时镇压,降低总孔隙度,提高毛管孔隙度。
与此相反,耕层土壤粘性较重,土壤容重高,土层紧实,总孔隙度少时,其中非毛管孔隙低于总孔隙度的10%,会造成土壤通气不良,透水性能差,同样也会使土壤水分与空气的比例失调,不利于好气性微生物的分解活动,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增大根系生长阻力,影响根系的生长。
我国北方春季多干旱,表层土壤水分经常接近凋萎点,常以汽态水扩散失墒,影响种子发芽。
因此,春播期间要求播后种床紧实一些,以便引墒,增加表土的含水量,利于出苗整齐。
到7-8月间进入雨季,是大豆作物生育旺盛时期。
根系向深层生长,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消耗大量的氧,放出大量的CO,此时要求土壤疏松一些,以增强土壤气体交换和更2新,促进根系生长。
因此,此阶段加强机械化中耕松土,改善各层次的土壤松紧情况,有利于土壤通气和透水,蓄水排涝,增强土壤的抗逆能力。
二、大豆土壤耕作的主要方法土壤是大豆生长的基础,是决定农作物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合理耕作可建立“土壤水库”,达到调节气候、蓄水保墒、熟化土壤、改善营养条件、提高土壤肥力、消灭杂草及减轻病虫害的作用,为大豆生育创造良好的耕层。
1、大豆的平翻耕法以应用有壁犁,翻转疏松耕层为主体,使农田形成地面平整,耕层结构全部疏松的一种耕法。
平翻技术以五铧犁、圆盘重耙、圆盘轻耙、钉齿耙和各种镇压器等配套组合进行。
用五铧犁耕翻时,犁铲切入土壤,借犁壁翻转抛入犁沟,使土垡散碎成覆瓦状。
耕翻作业一般以三年轮翻一次较为合理。
⑴耕翻的主要方法:Ⅰ 螺旋型犁壁耕翻。
用螺旋型犁壁变换耕作层上下位置,翻转180°,适用于开荒地和粘重潮湿多草的地块。
要求翻土完全,覆盖严密,消灭杂草和野生植物作用强。
Ⅱ 熟地型犁耕翻。
要求垡片翻转135°,翻后垡片彼此相连,与地面呈45°角,后一轮上举的部分表层土壤紧附在前一轮翻出的土壁上如覆瓦状。
该种方式牵引阻力小,有较好的翻土和碎土作用,但垡片覆土不严密,灭草性能较差,在垡片接缝处常有杂草和根茬外露。
Ⅲ 复式犁分层翻垡。
将耕层上下层分层翻转。
方法是在复式犁主垡上前方安装一个小铧,耕深约为主犁铧的一半,耕幅为主犁体的2/3。
作业时,小犁铧先将上层约10厘米的表层上翻到犁沟中,翻转180°,再由主铧把10-25厘米的土层翻转135°,覆盖在前铧耕翻的土垡上面,起到分层翻垡的作用,该法的底土细碎无架空层,地面覆盖严密,翻地质量较高。
Ⅳ 心土混层犁。
这是针对白浆土耕层浅、下有白浆层的特点而进行的一种耕翻技术。
主要是有上下两层铧,下层铧翻转的土层不覆盖上层翻转的土层,只是在上层铧翻转土层下面,不让白浆层的土进入耕层上层,只是在耕层下层进行搅拌,达到白浆土改良的目的,对白浆土改良效果明显。
⑵耕翻深度翻地的深度应根据不同耕层深度和土壤质地确定耕翻深度,一般在20-22厘米。
耕层薄的土壤可降低至18-20厘米,耕层深、有机质较高的土壤可深翻达22-24厘米。
同一地块不同年份,不宜采用同一深度,避免形成犁底层。
此外,耕翻深度还应该考虑下层土壤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如盐分或白浆层等),应防止将有害物质翻到表土层上来。
⑶平翻耕法的优缺点①平翻耕法的优点:Ⅰ 铧式犁平翻效率高,是翻地的有效手段;Ⅱ 可以消灭多年生杂草;Ⅲ 可以翻压绿肥和秸杆还田;Ⅳ 整地质量较易达到要求的水平。
②平翻耕法的缺点:Ⅰ 加剧风蚀;Ⅱ 破坏土壤结构;Ⅲ 加重干旱;Ⅳ 生产成本高。
2、大豆的深松耕法深松耕法包括全方位深松和间隔深松,与平翻耕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其不翻转土层,是我们近期大力推广得主要耕作方法。
⑴具有以下优点:①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②正确地利用了耕层土壤“上肥下瘦”的规律,发挥了土壤的增产潜力;③节省费用,可减少耕作次数,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④以间隔深松为特征的深松耕法,能创造一个“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
第一,能协调耕层土壤中的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做到养分的释放和保存兼顾,用地和养地结合;第二,既能以“虚”大量蓄水,有能以“实”保证及时供水,能从根本上改变土壤的水分情况;第三,耕层土壤中大孔隙和小孔隙的比例适当;第四,可以使土壤中水分和空气比较协调,有助于土壤的热量平衡。
主要机具:联合整地机、杆齿式深松机、全方位深松机⑶ 主要机械故障:常见故障 排除方法犁铲、耙片、旋耕机犁刀等刃部磨损严重,影响整地质量更换合格零部件转向、升降、传动、操作不灵活或失灵 检查是否缺黄油或者弹簧、部件损坏,注黄油、更换弹簧或部件轴承、轴瓦、转子部件因缺油或者磨损及时按班次注油保养或者更换部件第四节机械精量播种一次播种保全苗是实现大豆高产、稳产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