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式对于超常儿童的重要性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超常学生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重视超常学生的教育问题。
超常学生是指那些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高于同龄人的学生。
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和培养这些学生,他们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如何进行超常学生教育。
一、发现和了解超常学生首先,发现和了解超常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在班级学习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例如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特长等。
通过观察和测试,可以发现学生的潜能和优势。
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阅读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除此之外,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有些超常学生可能是家庭教育和学习环境的影响,而有些则可能是天赋异禀。
了解学生的背景和环境,可以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二、针对性培养针对性培养是超常学生教育的重要一环。
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长和优势,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例如,对于语文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我们可以加强阅读与写作训练,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艺术方面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和艺术课程,让他们在艺术领域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
在进行针对性培养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过度压力和负担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习和发展。
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
三、全面素质培养超常学生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更需要全面素质培养。
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例如,可以通过生活实践和社交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也需要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养。
在超常学生教育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并用这些优势和特长为社会做贡献。
总结归纳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超常学生教育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发现与了解、针对性培养和全面素质培养等多个方面。
超常⼉童家庭教育的特点⼀、超常⼉童家庭教育的特点研究表明,超常⼉童的家庭教育⼀般具有以下显著特点: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民主的养育⽅式,⾮常重视孩⼦的才能培养,且能付诸实施长远的培养计划和有效的措施。
1、家庭教育环境迈克尔·J·A·豪在《卓越才能的起源j⼀书中指出,家庭能在两个⽅⾯给予孩⼦⾛向卓越的重要影响:第⼀,家庭能帮助孩⼦获取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法。
第⼆,家庭成员在⽇常⽣活中把他们的价值观和态度、思维⽅法和⾏为⽅式,都能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孩⼦。
这些重要影响,⾸先是从⽗母(或其家庭中的养育者)所创造的家庭环境中开始的。
这个环境是培养超常⼉童能⼒的⼀个重要条件。
爱尔维修曾经说过:“⼈刚⽣下来时都⼀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则变成了凡夫俗⼦甚⾄蠢才。
即使是普通的孩⼦,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
”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先.良好的教育蕴藏着巨⼤的可能性;其次,良好的教育需要良好的环境.尤其是幼⼩时的环境。
同时,这段话也表明了.良好的教育即是爱⼼和⽣命的教育,⾸先应该起源于家庭。
家庭环境是指在家庭中由⽗母所组织起来的,会影响孩⼦发展的物质和社会环境,物质环境包括:书籍和其他的学习材料等.社会环境包括⽗母与孩⼦的交流、对孩⼦活动的参与、与孩⼦⼀起读书等。
美国的Bradley和Caldwell等⼈研究制定了《家庭环境测量的观察问卷》,并⼴泛⽤于实践中,从数量和质量两⽅⾯上衡量家庭环境中⼉童在社会化、情感和认知发展中得到⽀持。
《家庭环境测量的观察问卷》是⼀种观察和采访问卷.⽤以测量⼉童早期发展环境。
起初只有两个版本,婴幼⼉版和学龄前⼉童版。
婴幼⼉版(4j项)有六⼤项:⽗母对孩⼦的情感和语⾔的应答,对限制和惩罚的避免使⽤,对物质环境和即时环境的组织,对合适的游戏材料的提供,⽗母对孩⼦活动的参与,⽇常⽣活中的变化。
学龄前⼉童版(jj项)有⼋⼤项:⽗母对孩⼦的接纳?玩具、游戏和学习材料.⽗母的责任感,语⾔刺激,物质环境,对学习⾏为的刺激,对社会性成熟的引导,经历的多样性。
智力超常儿童启蒙教育智力超常儿童,指的是在某一特定领域表现出远远超过同龄人的智力水平的儿童。
这些孩子通常在智商测试中能够获得超过一般人的成绩,他们可能在数学、语言、音乐、绘画等方面显示出非凡的天赋和才能。
对于这些智力超常儿童来说,他们的教育需要与普通儿童有所不同,需要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启蒙教育。
首先,智力超常儿童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由于他们的智力水平远远超过同龄人,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因此,教育者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其次,智力超常儿童需要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为了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求知欲,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网络资源、实践机会等。
通过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拓展知识领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此外,智力超常儿童需要注重培养其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他们通常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最后,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需要注重全面发展。
除了在特定领域表现出色外,智力超常儿童也需要在其他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
因此,在启蒙教育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社会适应能力、情商等方面的能力,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总之,智力超常儿童的启蒙教育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多元化、创造力和全面发展。
只有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发挥。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每一个智力超常儿童都能够茁壮成长,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智力超常儿童需要特殊教育吗
在我们看来,一个人假如不反对一般意义上的特殊教育,那他就不应当反对为智力超常儿童支配的特殊教育;由于无论哪一种特殊教育,都要求承认教育对象之间的差别,承认为了适应这些差别,必需调整教学工作。
为什么要为智力超常儿童供应特殊教育呢?
1)在识别超常儿童方面,缺少严格的牢靠性。
2)从某些社会阶层或种族群体中识别出来的超常儿童往往多于从其他社会阶层或种族群体中识别出来的超常儿童。
3)经识别确为智力超常的孩子能够享受一般孩子无以问津的特地用于特殊教育的人力物力。
4)一个同学可能在某个方面有特殊需要,而在其他方面没有;或者可能在某个阶段有特殊需要,而在其他阶段则没有。
5)把识别出来的智力超常同学与他们的同学分别开来,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屈辱。
近来已经有人开头留意那些遭到忽视的智力超常儿童,即那些因经济条件、种族卑视,残疾或性别偏见而境况不利的智力超常儿童。
我们认为,这种留意是有道理的。
我们必需正视以下两个事实:①智力超常儿童假如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那么他们便已经具备了特殊教育专家所建议的许多优越条件,如较适宜的教育、较多的深化
追求自己的爱好的机会、较多的智力进展刺激等等;②那些由于社会地位低下或残疾而遭到忽视甚至卑视的智力超常者人数过多,这就造成了人类潜力的巨大铺张。
超常儿童家庭教育(一)引言概述:
超常儿童是指在某一方面展现出异于常人的非凡才能或天赋的孩子,家庭教育在超常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探讨超常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和认同孩子的特殊需求、培养综合能力、建立压力缓解机制以及与专业人士合作的重要性,以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超常儿童。
正文:
1.重视超常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超常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影响
- 家庭环境对超常儿童的重要性
- 家庭教育对超常儿童的潜力发展的影响
2.了解和认同孩子的特殊需求
- 理解孩子的特殊天赋和才能
- 为超常儿童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
- 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3.培养超常儿童的综合能力
- 发展超常儿童的社交能力
- 培养超常儿童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能力
- 强化超常儿童的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
4.建立压力缓解机制
- 理解超常儿童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 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
- 建立健康的应对压力的机制和方法
5.与专业人士合作的重要性
- 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支持
- 与学校和教育机构合作
- 参加培训和研讨会以扩大知识和技能
总结:
超常儿童家庭教育是培养超常儿童潜力发展的关键。
家长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和认同孩子的特殊需求,并通过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此外,建立压力缓解机制以及与专业人士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些努力,超常儿童将得以充分发展其才能,实现个人潜力的最大化。
超常儿童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以便他们在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和成功。
而对于某些有天赋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也需要有所不同。
这就是超常儿童教育所关注的问题。
超常儿童指的是拥有某些天赋和才能的孩子,例如学习成绩特别好、擅长音乐艺术、拥有超凡的运动天赋等等。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传统的教育方式可能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需要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教育。
首先,在教育方式上,针对超常儿童,我们需要采用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可能并不适合这些孩子。
我们可以通过小班授课、一对一培训等方式来让超常儿童得到更加专业的教育。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更加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教学方式,例如游戏化学习、实践教学等等。
其次,在教育内容上,超常儿童也需要得到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教育。
他们需要的课程和培训内容需要根据他们的天赋和兴趣来设计。
例如,如果一个孩子非常擅长音乐方面,那么我们可以为他提供更加专业的音乐培训,包括钢琴、小提琴等等。
如果一个孩子非常喜欢运动,那么我们可以为他提供更加系统和专业的运动训练,例如短跑、跳高等等。
最后,对于超常儿童教育,我们还需要重视心理辅导和全面发展。
作为一个超常儿童,他们可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因此,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的心理辅导和关怀。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超常儿童的多维度能力,包括社交能力、创造力等等。
这些能力对于超常儿童的未来发展也非常重要。
总之,超常儿童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值得关注的话题。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孩子的天赋和需求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教育方式和内容。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让他们在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和成功。
超常儿童教育案例
超常儿童教育是指针对那些在某一方面具有超常才能或者天赋的儿童进行的教育。
这些孩子可能在智力、艺术、体育等方面表现出色,需要特殊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
1. 知名超常儿童教育机构:目前国内有很多专门针对超常儿童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比如北大附中实验学校、上海市新华学校、深圳实验学校等。
2. 个性化教育:超常儿童的个性化教育是超常儿童教育的重要特征。
超常儿童需要针对其天赋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
3. 多元化教学:超常儿童教育需要注重多元化教学,包括探究式学习、课外拓展、实践体验等,培养超常儿童的多元化能力。
4. 师资力量:超常儿童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针对超常儿童的教育方法。
5. 精细化管理:超常儿童教育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包括招生、选材、培养、评价等环节,确保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6. 专业化课程设置:超常儿童教育需要针对不同领域的超常儿童设置专业化的课程,例如数学、物理、音乐、绘画等。
7. 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超常儿童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
术教育可以培养超常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8. 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也是超常儿童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育可以培养超常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9. 课外活动:超常儿童教育需要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包括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活动,让超常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天赋和兴趣。
10. 国际化视野:超常儿童教育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通过与国际上优秀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提升超常儿童教育的水平。
超常儿童家庭教育超常儿童是指在智力、才能或技能某一方面表现出非凡天赋的儿童。
他们通常具有比同龄人更高的智商、卓越的学术成绩、出色的艺术创作能力或卓越的运动天赋。
与一般儿童相比,超常儿童需要更加专注和深入的家庭教育。
本文将探讨超常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和潜在挑战。
第一部分:超常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超常儿童的天赋需要得到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否则他们可能会面临挫折感、疲惫和其他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原因:1. 提供支持和鼓励: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温床,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超常儿童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鼓励,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通过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提供资源,家庭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动力。
2. 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在家庭中,家长可以为超常儿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和材料。
家庭教育可以通过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鼓励探索和提供挑战来促进超常儿童的学习成长。
3. 个性化的教育:超常儿童往往具有独特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家庭教育可以更加个性化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定制的学习计划和教育资源,以确保他们能够充分发展他们的天赋。
第二部分:超常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超常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和策略。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方法:1. 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家长应该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需求和目标。
这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2. 提供挑战和机会:超常儿童渴望挑战和成长机会。
家庭应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参与竞赛、参加培训班等,以提供他们所需的挑战和发展空间。
3.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教育应该着重培养超常儿童的学习习惯。
这包括管理时间、制定学习计划、自我评价和批判性思维等。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他们持久地发展和取得成功。
第三部分:超常儿童家庭教育的挑战尽管超常儿童的学习潜力巨大,但家庭教育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1. 平衡家庭和学业的压力:超常儿童通常承受着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巨大压力。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超常儿童是指智力水平高于同龄儿童,具有特殊才能或特殊潜能的儿童。
这类儿童在学习、科研、艺术等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然而,由于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的限制,超常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案例以一位名叫李明的超常儿童为例,探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案例描述李明,男,12岁,某市一所小学六年级学生。
从小表现出极高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3岁时便能独立阅读,5岁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7岁时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
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李明的天赋并未得到充分发掘和培养。
学校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无法满足李明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三、教育策略1. 个性化教育方案针对李明的特点,学校为其制定了个性化教育方案。
首先,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同时开设艺术、体育等课程,培养其全面发展。
其次,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李明独立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
2. 专家辅导与培训学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为李明提供辅导和培训。
在数学方面,聘请知名数学教授为其讲解高等数学知识;在物理、化学方面,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此外,学校还组织李明参加各类竞赛,提高其综合素质。
3. 家庭支持与配合家庭是超常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
李明的父母非常重视他的教育,不仅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还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
他们经常与李明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4. 社会资源整合学校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为李明提供更多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例如,与科研机构合作,为李明提供实验室实践机会;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为李明提供实习机会,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育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李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方面,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在艺术、体育等方面,他也表现出极高的天赋。
此外,李明还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五、案例分析本案例表明,超常儿童的教育需要采取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策略。
2014心理健康教育施蓉201470090522
教育方式对于超常儿童的重要性
-----《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
电影两个多小时,没有快进,而是认真品味每一句台词,人物的每一个表情。
当看到维特的爸爸妈妈为了自己的一些东西计划把6岁的维特送入音乐学院,维特脸上让人读不通的表情,他是一个不同于同龄人的孩子,不能把他当做正常的六岁孩子,但是他的父母只关注了他作为一名天才而具备的技能,这个天才孩子给他们带来了什么,而忽略了对于超常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致性至少电影前半段是这样的的氛围。
同时,作为学校的老师并没有对这样一类超常儿童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由此,作为即将从业于青少年心理学的研究者,把侧重点放在了对于天才的儿童的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
一、超常儿童的学校教育
电影里面的维特在自己与父母的意愿相左的时候,装作普通人来骗过了所有人。
也许只有他爷爷的那句话能很好的解释“世界赶不上他的聪颖,唯有装傻才能逃离”。
作为超常儿童的维特,拥有敏捷的记忆,思维敏捷,逻辑思维强烈,思维广阔且有独创性,有很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特别是在维特发现爷爷和父母的经济都已陷入了窘境,父亲的公司股价将急剧降低。
他开始研究股市,并与爷爷合作,利用爷爷的全部家当成功赚取了上百万的钱。
并以沃夫博士的名字成为了股市炙手可热的人物。
父亲被解雇,维特找来了自己母亲的朋友,将一切对她全盘托出,并任命她为沃夫控股公司CEO,让她帮助自己收购父亲的公司,并让父亲做了总裁。
天才儿童教育就是指对具有天赋才能的儿童进行的教育。
天才儿童的教育是使每一个具有天赋才能的儿童都有权得到适合自己能力的教育,以满足他们智力发展的需要。
承认儿童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天才儿童有特殊需要和特点,为他们设计特殊课程,实际上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天才儿童与同龄的普通儿童有共同性方面,但又有特殊性方面,应该根据天才儿童的这一特点,为他们设计适合的课程。
国外的做法是一方面对现行学校规定的统一课程,按照天才儿童的特殊需求,从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加深或拓宽或删改。
另一方面,根据天才儿童的类型、特点、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特殊课程。
各类学校根据各自的认识和条件,选择改变普通课程或发展各种特殊课程。
有些学校将普通课程的改革和多种特殊课程密切结合,使这两类课程相辅相成,获得更好效果。
天才儿童教育课程的发展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从课程模式看,为天才儿童设计适合的特殊课程,一方面要及时反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终生学习);另一方面,既要充分了解天才儿童的实际需求、特点、水平,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发展、变化,给予适时的促进。
在特殊课程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即起草计划,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制定实施方案,对学生进行鉴别、选拔,采取合适方法组织实施,评价效果,修订课程,通过再实践-修改-发展,逐步地完善特殊课程。
天才儿童教育课程模式的建立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根据美国的经验,每一种有效的课程模式的设计产生,都离不开教育、心理、社会等多学科合作,需要研究者、教育者、教师、家长、学生协同努力。
二、超常儿童的家庭教育
超常儿童几乎是总是孤独的,他们的最好的伙伴就是自己的父母亲。
在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里面,维特的母亲也许是爱子心切,总是希望能够挖掘和培养维特的超常的潜能,希望能将维特培养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师。
所以,她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这一切来展开:给维特更换更好的钢琴老师;全职在家做维特的“保姆”;找著名的钢琴家做维特的老师;监督维特每天弹钢琴;让维特上成人音乐学院……
就是这样的对维特近乎全方位的“监控”,终于小维特受不了了,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纵身一跃……幸运的是,小维特因为有“翅膀”的保护只是收到了一点点的伤。
这一跳,维特的大脑受损,维特变成了一个很普通的孩子,他转到了一个很普通的学校和普通的班级,和普通的同龄孩子一起学习玩耍,做12岁的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
家庭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同样对于超常儿童更重要,首当其冲的父母需要以下的一些建议:
首先,父母必须认识自己对天才儿童的责任。
通常,父;寸天才儿童是全力以赴的,会明确认识自己的责任。
但说来容易做来难。
不少家一民习惯于把“教育”的责任推卸给学校,这是很不明智的。
父母应履行白己的教育职责。
为此,父母必须能敏锐觉察天才儿童的需要,并以恰当的方式加以满足。
而对天才`儿童发展最要紧的是创造幸福、和睦的家庭环境。
因为天才儿童比一般儿童对不幸福、不和睦的家庭环境更加敏感。
家庭环境掌握着儿童情感发展的命运,而情感的发展直接影响智能的发展。
其次,父母要尊重儿童。
陶行知先生有两句诗:“若把儿童当小孩,你比小孩还要小。
”这不是说要把儿童当小大人看,而是指要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
这一思想尤其适合于对天才儿靛的态度。
尊贡是理解每个儿童的条件,天才儿童往往早熟,他们很小就会发表独立的见解,有时有点鲁莽。
但成人必须理解他们的心理,懂得他们的智力发展与身体、情感发展可能不协调,从而帮助他们。
再次,必须避免对天才儿童的过份关注。
父母望子成龙木是好事,但对天才儿童过份关注会事违于愿。
第四,应避免对天才儿童施加压力。
许多父母卜分强调教育是儿假成功的关键。
尤其是那些受教育有限的父母,常常最起劲地对子女施加压力,结果常适得其反。
父母必须切记、丰富的童年生活是以后生招幸福的毕础,而加速的智力发展往往是以牺牲社会性和情感成长为代价的。
英国的政治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StuartMin)就是典型的一例。
他智商在190以上,在其父指导下,接受了雄心勃勃的快速教育,在幼年期就被当作大人,牺牲了童年时光。
他三岁学习希腊文,一七岁学习柏拉图,八岁学习拉丁语,九岁学习代数、几何及二次曲线、球面几何、牛顿数学,十六岁写了一部罗马史,并发表了捍卫其父亲政见`的文李。
他是一个早熟的天」一,成功的学者。
但在二十岁时,他的精神跨了,他自叹自己成了“推理机器,,(roa、oni了19nlaehine)。
许多父母把全部责任感付诸天才儿童的教育,使他们的生活组织化和系统化,整天出入图书馆、博物馆,致力于学习知识和技能,而没有时间发展健全的性格。
这样的父母必须懂得,天才儿童也需要象别的儿童那样玩,需要与别的儿帝交往;他们的玩就是工作,他们在玩的时候便发展着社会性、情感和智力。
反之,剥夺了天才儿童的玩耍与交往,则会导致严重的社会性与情感性问题。
并_且,父母也应与儿童一坦玩,因为在玩的过程中一才能了解他们。
第五,父母应正确对待学校成绩。
父母必须对天才子女的学校成绩感兴趣,并
与教师取得联系,注意学校成绩与儿童智力发展情况。
如课程太容易,会阻碍智力发展,父母应及时建议跳级。
同时,父母不应在孩子面前批评学校,因为天才儿贵很理解批评的含义易产生对学校的敌意。
第六,父母应充分意识到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危险性。
如前所述,女性天才少的原因主
要是文化刻板印象,社会很少鼓励女性从事数学、理工科、管理等方而的工作,同时也怀疑男性会在通常与女性有关的领域内(如舞蹈等)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如果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在这些领域内就会产生出新的价值。
例如,有研究表明,那些有杰出贡献的女性小时候与父亲相处时间较一长,受父亲的影响较深,她们比一般女性更少女儿气、更多风云气。
这是她们较多地接受男性价值观所造成的。
相反,有不少女孩一进学校便表现出缺乏进取性,如回避竞争、尤其是与男孩的竞争,甚至主动回避成功。
而这种性格特征的形成基础是渗透着文化
刻板印象的家庭教育。
第七,父母应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1979年,弗吸燮在她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天才儿童的父母的教育程度高于其他儿童的父母,天才儿童父母更多地受过高等教育。
母亲的差别更引人注目,天才儿童的母亲参加教育和上层管理工作的是53终,而其他儿童的母亲参加这些工作的只有30%;天才儿童的母亲比别的母亲更活跃、兴趣更广泛;天才儿童的母亲有14%不满自己所受的教育,而别的母亲几乎没有不满自己所受的教育的;天才儿童的母亲比别的母亲对子女抚养负更大的责任,有13露的天才儿童完全由母亲抚养,而这样的一般儿童只有
6%,天才`儿童的父亲参加教育和卜层管理工作的占69%,别的父亲参加这些工作的占40%。
总的说来,天才儿童父母在事业卜更成功,他们能更多地为子女提供学术_!二的帮助。
总之,天才儿童有其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与发展和家庭环境关系密切,家庭教育必须顺应天才儿帝的特殊心理,使他们的智力潜能能得到充分发挥、性格得以健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