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期数学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2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课题名称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掌握计算方法。
重点:掌握“时、分、秒”的转换,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分、秒”的概念。
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 时钟模型2. 时分秒卡片3. 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淘气的作息时间表,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淘气的一天是如何安排的?你是如何记录时间的?2. 新课讲授(1)讲解“时、分、秒”的概念。
(2)演示时钟,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3)小组合作,探究“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分析(1)展示例题:小明从家出发,经过15分钟到达学校,此时是8点15分。
(2)引导学生分析:小明用了多少时间?他是如何计算时间的?4. 随堂练习(1)练习题目:小明从家出发,经过30分钟到达学校,此时是几点几分?(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拓展:如何用“时、分、秒”计算一天的时间?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淘气的作息时间,让学生了解“时、分、秒”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八、互动交流讨论环节:1. 提问:你还有什么疑问?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提问问答步骤:1. 提问:小明用了多少时间?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话术:1. 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表扬。
2. 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引导其思考。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3 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本节课,我将结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这一课题,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时间知识,提高他们的时间观念和规划能力。
一、教学内容1. 认识时钟:学习钟面的数字、小时和分钟的认识;2. 时间的计算:学习时间的加减法,如1时30分加30分等于2时,1时减30分等于45分等;3. 作息时间的规划: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如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认识钟面数字,理解小时和分钟的关系;2. 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加减运算;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钟面的数字认识,小时和分钟的关系,时间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钟、挂图、卡片、小动物手偶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故事情境:小猴子早上7点起床,吃早餐、洗漱、整理床铺需要30分钟,然后去上学。
学校8点上课,小猴子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学校?学生讨论:小猴子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学校?2. 认识时钟(1)教师出示电子钟,引导学生认识钟面数字,了解小时和分钟的关系;3. 时间的计算(1)教师出示例题,如1时30分加30分等于几时几分?1时减30分等于几时几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4. 作息时间的规划(1)教师出示小动物手偶,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2)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各自的作息时间表;5. 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1时30分加20分等于几时几分?1时减40分等于几时几分?等;(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解答,点评并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钟面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小时: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分钟: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时间计算:1时30分 + 30分 = 2时1时 30分 = 45分作息时间规划:起床 7:00吃早餐 7:30上学 8:00放学 12:00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76页的练习题;2. 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和家长分享。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3 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读法,能够正确书写时间,并能用时间描述生活中的事件。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时钟,总结出时间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读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读取时间,掌握小时和分钟的读法。
2. 时间的书写:让学生学会如何书写时间,掌握小时和分钟的书写格式。
3. 时间的应用:让学生学会用时间描述生活中的事件,能够根据时间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读法、书写和应用。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时间卡片、教学PPT。
2. 学具:时钟模型、时间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时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关注。
2. 新课:讲解时间的读法、书写和应用,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表达方式。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时间的理解,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4. 应用:让学生用时间描述生活中的事件,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时间。
六、板书设计1. 时间的读法:小时和分钟的读法。
2. 时间的书写:小时和分钟的书写格式。
3. 时间的应用:用时间描述生活中的事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七、作业设计1. 书写练习:让学生书写不同时间的时间表达方式。
2. 应用练习:让学生用时间描述生活中的事件,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钟面,学会看钟表,并能用普通计时法正确表示整时和半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时间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钟面: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2. 认识整时和半时:整时的表示方法,半时的表示方法。
3. 普通计时法:上午、下午的表示方法。
4. 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钟面,学会看钟表,并能用普通计时法正确表示整时和半时。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普通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时间单位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课件、教学挂图。
2. 学具:学生用钟表模型、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故事等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并了解它们的运行规律。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淘气的作息时间,让学生了解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以及普通计时法的应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钟表模型操作,学会看钟表,并能用普通计时法正确表示整时和半时。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认知。
6.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钟面的认识: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2. 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整时的表示方法,半时的表示方法。
3. 普通计时法:上午、下午的表示方法。
4. 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时针、分针、秒针的位置。
2. 判断题:判断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是否正确。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认一认,连一连。
2.算一算,填一填。
8时-2时=()时45分-30分=()分20分+40分=()分=()时1时30分-30分=()时1时+45分=()时()分=()分二、导入新课师:随着当代社会节奏的快速转变,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是保障我们健康状态的不二筹码,也是提高我们工作、学习、生活效率的基本要求。
你瞧,淘气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淘气的作息时间一、淘气的作息时间师:闹铃响了,淘气的一天开始了。
课件出示:师:先认一认各钟表上的时间,然后填入方框中。
师:根据图上的信息,说说淘气什么时间干什么?反馈:淘气早上6时30分起床。
淘气6时55分吃早餐。
淘气7时15分收盘子。
淘气7时30分去上学。
师:像6:30、6:55、7:15、7:30这样的时间,在数学上叫做时刻。
二、计算经过的时间师: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呢?要求用了多长时间,需要知道什么?反馈:需要知道起床的时间和开始吃早餐的时间。
师:那么怎样计算呢?分组交流。
反馈:(1)借助钟面数格子:从6:30开始,5分5分地数,数到6:55刚好是25分。
(2)借助线段图计算:5,10,15,20,25,一共经过了25分钟。
师指出:还可以怎么算?反馈:我用吃早餐的时间减去起床的时间:6时55分-6时30分=25分师揭示:淘气起床的时刻是6:30,也就是开始的时刻,淘气开始吃早餐的时刻是6:55,也就是结束的时刻。
这里的25分是指一段时间,是经过的时间。
所以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师:淘气吃早餐又用了多长时间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反馈:需要找到吃早餐的时间和收盘子的时间。
师:你会算吗?用不同的方法算算。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反馈:(1)借助钟面数格子:从6:55开始,5分5分的数。
5、10、15、20,一共花了20分。
7.3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时钟,学会看懂时钟,并能用时钟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同时,让学生了解淘气的作息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时间观念。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时钟,学会看懂时钟,并能用时钟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增强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1. 认识时钟的构成和表示方法。
2. 学会用时钟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时钟、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2. 学具:学生自备小时钟、练习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了解淘气的作息时间,引发学生对时间的关注。
2. 新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钟,认识时钟的构成和表示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会看懂时钟,并能用时钟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时钟表示生活中的时间,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珍惜时间、遵守作息时间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7.3 淘气的作息时间2. 主体内容:时钟的认识、看懂时钟、用时钟表示生活中的时间3. 重点提示:珍惜时间、遵守作息时间作业设计:1. 基础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时钟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2. 拓展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并记录家人的作息时间,用时钟表示出来。
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时钟的认识和表示方法掌握较好,但部分学生在用时钟表示生活中的时间时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分组实践中,部分学生合作意识不强,需要教师引导和培养。
3. 课后作业布置较为合理,基础作业和拓展作业相结合,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了解时间单位和时间计算的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并能解决一些与时间有关的生活问题。
教材以淘气的一天作息时间为线索,引导学生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计算时间、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时,还需要加以指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生活情境的数学应用兴趣浓厚,通过实际情境让他们学习时间计算,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并能解决一些与时间有关的生活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
2.教学难点: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时间单位进行时间计算,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时间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作息时间相关的课件,展示淘气的一天。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时间计算有关的生活情境,如起床、吃饭、上学等。
3.学习工具:为学生准备计时器、钟表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淘气的一天作息时间,引导学生关注时间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引导学生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
教案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淘气的作息时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运用时间的基本概念,包括时、分、秒的换算,学会阅读和书写时间,并能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时间的管理和安排。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及时、分、秒的换算。
2. 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和书写时间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实际情况,进行时间管理和安排,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教学难点:1. 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换算。
2. 学生对于时间管理和自律意识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闹钟或时钟模型。
2. 时间卡片。
3. 学生自带的作息时间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时间概念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及时、分、秒,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常见的时间管理和安排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时间单位换算的练习,并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时间管理和安排,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时间的概念2. 时间单位及换算3. 时间管理和自律意识作业设计:1. 完成时间单位换算的练习题。
2. 制定一个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按照时间表执行,记录执行情况。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学会阅读和书写时间,并能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时间的管理和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故事、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作业设计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课后反思,学生对时间的管理和自律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 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换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第七章第三节《淘气的作息时间》。
我们将通过有趣的故事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用时钟和计时器表示时间,并能够简单计算经过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时钟和计时器,了解时间的单位是小时和分钟。
2.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时钟和计时器,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3. 训练学生能够计算经过的时间,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时钟和计时器,学会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难点:计算经过的时间,理解时间的递进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钟、计时器、教学卡片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故事《淘气的作息时间》讲述一个关于淘气的小故事,引导学生们理解作息时间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讲解时钟和计时器的认识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们能够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例如:开始时间是3点10分,经过25分钟后是几点几分?4. 随堂练习学生们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填写时间表格,写出每个时间点对应的小时和分钟。
5. 小组合作学生们分组进行合作,互相练习计算经过的时间,并互相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小时:分钟:3 103 354 25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填空题:一个小时有____分钟,一分钟有____秒。
2. 选择题:下面哪个选项表示3点30分?(A. 3:30 B. 3:03 C.3.30)3. 计算题:开始时间是2点45分,经过1小时30分钟后是几点几分?答案:1. 一个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2. 选项A表示3点30分。
3. 开始时间是2点45分,经过1小时30分钟后是4点15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今天的教学中,学生们对时间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少数学生在计算经过的时间时还存在困难。
第三课淘气的作息时间
一、课题:淘气的作息时间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
3、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能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
四、教学方法:探究、交流、操作
五、教学手段:课件、钟面
六、学情分析: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主题图
学生看图,讲的是什么事?淘气起床、吃早餐、去上学。
2、说一说。
淘气什么时候起床?(6:30)淘气什么时候吃早餐?(6:55)淘气什么时候吃完早餐?(7:15)淘气什么时候去上学?(7:30)
3、想一想:你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二)新知探究
1、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
汇报。
A.在钟面上用数格子的方法,分针从6到11,走了5大格,是25分。
B,从6:30起,5分钟、5分钟地数到6:55,得出一共用25分钟。
C、用线段图来表示的。
2、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画一画。
学生独立用不同的方法画。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展示学生画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先画一画,再填一填。
集体交流方法。
2、第2题。
学生先填写,再同桌之间说一说这段时间在做什么?
3、第3题。
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4、第4题。
看第一幅图。
小军什么时候放学?什么时候到家?学生看图回答。
他在放学路上用了多长时间?先画一画,再填写。
看第二幅画,图上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八、作业:小明早上7:35离家,7:55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九、板书设计:淘气的作息时间
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5、10、15、20、25
一共花了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