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玉竹及相关品种与药典黄精的鉴别概述
- 格式:docx
- 大小:30.51 KB
- 文档页数:4
医院里常见玉竹品种辨析摘要: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中医药的扶持力度,中医药得到了较大发展,中医药在医疗活动中的占比不断上升,随之带来中药的需求量大增。
同时由于地方标准的存在,导致部分中药存在一药多来源的情况。
本文介绍了玉竹不同品种的性状鉴别要点,从而在中药验收环节保障医院药品质量稳定可靠。
玉竹为常用中药,性味甘、平。
具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等作用。
多用于治疗燥热之症。
又常用为强壮滋补药,民间尚以之作为药膳。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的干燥根茎,即其来源仅收载了一种。
但实际.上商品来源复杂,且历史上将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 )多种具有圆柱状的根茎统称为玉竹。
因此各个地方虽然有国家药典的规范,但是因为历史原因及地方沿用习惯,在医院还能看见较多玉竹品种。
能识别不同品种的玉竹在医院药品质量管理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黄精属中的玉竹类原植物在我国分布较广泛。
大量为野生,亦有裁培。
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药典品种)主要裁培地为湖南邵阳地区,品质优良,销全国并出口。
主产河南、江苏、辽宁、湖南、浙江。
此外,安徽、江西、山东、陕西、广西、广东等地亦产。
药典玉竹呈长圆柱形,略扁,少有分枝,长4~18cm,直径0.3~1.6cm。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具纵皱纹和微隆起的环节,有白色圆点状的须根痕和圆盘状茎痕。
质硬而脆或稍软,易折断,断面角质样或显颗粒性。
气微,味甘,嚼之发黏。
非药典规定的玉竹毛筒玉竹:药材为百合科植物毛筒玉竹的干燥根茎。
呈圆柱形,常弯曲。
长5~10cm,直径0.5~0.7cm。
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具深沟状的纵皱纹,节不明显,节间距在1 cm以上;须根多脱落,茎痕直径0.3~0.5cm。
康定玉竹:为百合科植物康定玉竹的干燥根茎。
本品呈细长圆柱形。
长5~10cm,直径0.3~0.5cm。
崂山黄精与玉竹辨析作者:吕方军,张钦德,叶国华【摘要】目的对崂山采集到的黄精与玉竹进行鉴别。
方法应用植物形态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
结果崂山黄精与玉竹在植物形态、药材形状、显微组织结构、纸色谱上均有细微差异。
结论4种鉴别方法可将崂山黄精与玉竹辨析区分。
【关键词】黄精;玉竹;植物形态鉴别;性状鉴别;显微组织鉴别;理化成分鉴别Abstract:ObjectiveCarry out identifying a distinction to the Polygonatum sibiricum and Polygonatum odoratum collected from Mount Laoshan.MethodsApplying the plant appearance to identify and contrast; Character to identify and contrast;microscopy to identify and contrast;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to identify and contrast.Resultsthere are slight differences in the plant appearance, medicine material shape,the microstructure structure, the paper chromatography. ConclusionFour kinds of distinctions and contrasts can distinguish to the Polygonatum sibiricum and Polygonatum odoratum from Mount Laoshan.Key words: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gonatum odoratum;Identification of the plant apperance;Characters ident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idifferential崂山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之滨,地处北纬36°03′~36°24′,东经120°07′~120°43′,山体拔海而立,“三围大海,背负平川”;主峰海拔1 132.7 m,山高林密,云气离合,宛如九霄仙境,素有“海上名山”之称。
中药玉竹及其混淆品的性状和显微鉴别
王志伟;施大文
【期刊名称】《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3(020)004
【摘要】本文报道8种玉竹: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野生、栽培)、多花玉竹P.odoratum(Mill)Druce var.pluriflorum(Miq)Ohwi、毛筒玉竹P inflatumKom、小玉竹P humile Fisch ex Maxim.康定玉竹P,prattii Baker、二苞黄精P invo-lucratum(Franch et Sav)Maxim和长苞黄精P desoulayi Kom及其3种混淆品:散斑竹根七Disporopsis aspera(Hua)Engl ex Krause,深裂竹根七D pernyi(Hua)Diels和鹿药Smilacina japonica A Gray的生药性状及显微鉴定的研究结果,并分别列出生药性状、组织构造及粉末特征检索表、组织图和粉末特征图。
【总页数】7页(P294-300)
【作者】王志伟;施大文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0.3
【相关文献】
1.中药白头翁及常见混淆品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研究 [J], 李广民
2.皂角刺与常见混淆品的性状和显微鉴别 [J], 胡旻
3.中药白头翁及常见混淆品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研究 [J], 李广民
4.中药玉竹及其混淆品的计算机鉴别研究 [J], 刘修鑫;隋在云;刘秀德
5.紫花杜鹃及其混淆品的微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 [J], 夏静;郑夏生;张慧晔;林蔚兰;植柏毅;王德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竹与黄精的区别中心药房中药师大专邹芹玉竹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女蒌。
《名医别录》称葳蕤,湖南又称尾参。
黄精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植物来源较多,概括起来,商品可分为鸡头黄精和姜形黄精两种。
鸡头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精、少数热河黄精以及狭叶黄精等的干燥根茎;姜形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叶黄精、多花黄精以及卷叶黄精等的干燥根茎。
以上两种中药材在历代本草和《中国药典》2000版中均明确记载,其性味归经、功效、用法用量及性状鉴别均有不同,但由于两者为同科属植物,亲缘甚近,加之加工后的切片又很相似,特别是北方产的鸡头黄精和北方产的玉竹经常容易混淆,为了正确区分两种药材,现将二者的性状鉴别、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分别介绍如下:药材性状鉴别玉竹:本品圆柱形略扁而稍弯曲,多无分岐。
长5~20cm,直径0.5~1.2cm,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环节纹明显呈波状稍隆起。
质坚硬而脆,受潮则变软,易折断,断面角质样,颜色与外色略同,带有粘性。
商品以根条粗长均匀、淡黄色,内渣角质样者为佳品。
饮片为不规则类圆形或长圆形厚片,切面呈颗粒性或角质样,可见类白色筋脉点散在,有时中央有空间,周边具纵皱纹,可见环节及圆形茎痕。
黄精:商品分类概括分为鸡头黄精和姜形黄精。
1.鸡头黄精:本品呈不规则圆锥形或圆柱形,一端膨大,常有1~数个粗短的突起或小分枝,形似鸡头,并有1~3个茎基疤痕,呈圆点状,形似鸡眼,长3~10cm,直径粗端1~2.5cm,细端5~8cm。
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半透明。
全体有细纵皱纹及较明显的波状环节纹,须根痕呈点状突起,多集中于膨大部分。
质硬,未完全干燥者质柔韧,断面浅棕色,可见多数散在黄色维管束小点。
气微,味微甜,有粘性。
2.姜形黄精:呈不规则的结节块状,略扁平似姜形,长3~10cm,宽2~4cm,厚1~2cm,表面土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皱纹,地上茎痕呈圆盘状,常凹陷。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黄精概述:别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黄精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f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
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黄精温补平补,且蒸煮后,除去涩感,味道甜,所以很多人用黄精泡茶泡酒或煲汤,每天吃一点,用于补气健肾。
有关黄精的记载始见于《名医别录》其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补肾益精、滋阴润燥之功,用于滋补强身和治疗肾虚精亏,肺虚燥咳以及脾胃虚弱之证。
黄精属植物在全球分布很广,大约有40多种,我国约有31种,分布于全国各地,野生资源有限,但适应性较差、生境选择性强,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云南等省区。
基源鉴定: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根状茎近圆柱形或近连珠状,结节有时作不规则菱状,肥厚,直径1-3厘米。
茎高1-3米,顶端作攀援状。
叶轮生,每轮3-10枚,条形、条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 -20(-25)厘米,宽3-30毫米,先端拳卷。
花序具(1-)2-4(-6)花,总花梗下垂,长1-2厘米,花梗长0.5-1.5厘米,苞片膜质,微小,通常位于花梗下部;花被粉红色,长18-25毫米,裂片长3-5毫米;花丝长3-5毫米,丝状或两侧扁,花药长4-6毫米;子房长4-6毫米,花柱长(8-)10-14毫米。
浆果红色,直径1-1.5厘米,具7-12颗种子。
花期3-5月,果期9-10月。
根状茎也作黄精用。
本种变异相当大,在我国标本中,花丝可由短而扁至长而成丝状,但这种变异与其它性状的分化和地理分布上均无相关连,因而不足以作为区分种的特征。
玉竹与黄精的区别玉竹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女蒌。
《名医别录》称葳蕤,湖南又称尾参。
黄精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植物来源较多,概括起来,商品可分为鸡头黄精和姜形黄精两种。
鸡头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精、少数热河黄精以及狭叶黄精等的干燥根茎;姜形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叶黄精、多花黄精以及卷叶黄精等的干燥根茎。
以上两种中药材在历代本草和《中国药典》2000版中均明确记载,其性味归经、功效、用法用量及性状鉴别均有不同,但由于两者为同科属植物,亲缘甚近,加之加工后的切片又很相似,特别是北方产的鸡头黄精和北方产的玉竹经常容易混淆,为了正确区分两种药材,现将二者的性状鉴别、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分别介绍如下:药材性状鉴别玉竹:本品圆柱形略扁而稍弯曲,多无分岐。
长5~20cm,直径0.5~1.2cm,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环节纹明显呈波状稍隆起。
质坚硬而脆,受潮则变软,易折断,断面角质样,颜色与外色略同,带有粘性。
商品以根条粗长均匀、淡黄色,内渣角质样者为佳品。
饮片为不规则类圆形或长圆形厚片,切面呈颗粒性或角质样,可见类白色筋脉点散在,有时中央有空间,周边具纵皱纹,可见环节及圆形茎痕。
黄精:商品分类概括分为鸡头黄精和姜形黄精。
1.鸡头黄精:本品呈不规则圆锥形或圆柱形,一端膨大,常有1~数个粗短的突起或小分枝,形似鸡头,并有1~3个茎基疤痕,呈圆点状,形似鸡眼,长3~10cm,直径粗端1~2.5cm,细端5~8cm。
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半透明。
全体有细纵皱纹及较明显的波状环节纹,须根痕呈点状突起,多集中于膨大部分。
质硬,未完全干燥者质柔韧,断面浅棕色,可见多数散在黄色维管束小点。
气微,味微甜,有粘性。
2.姜形黄精:呈不规则的结节块状,略扁平似姜形,长3~10cm,宽2~4cm,厚1~2cm,表面土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皱纹,地上茎痕呈圆盘状,常凹陷。
中药鉴定黄精鉴定
黄精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肝益肾、养心安神、清热解毒
等功效。
在中药鉴定方面,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鉴别黄精:
1. 外观特征:
黄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呈长圆锥形,黄褐色或棕褐色,表面具有
深浅纵棱纹。
质地坚硬,断面平滑或有细小横纹。
茎呈圆柱形,稍扭曲,表面暗绿或暗紫色,有细纵棱纹。
叶片互生,披针形到披针状披
针形,边缘有绝缘状锯齿。
花呈顶生圆锥花序,分支密生,花冠黄绿
色或紫绿色。
2. 气味和味道:
黄精具有特殊的气味,味辛、微苦。
3. 理化鉴定:
黄精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主要含有皂甙、多糖、黄酮、黄精酸等。
可以通过常规的理化性质鉴定,例如煎剂的颜色、溶解性、挥发性等。
4. 显微鉴定:
通过显微镜观察黄精的组织结构,可以鉴别其真伪。
黄精的根茎中有
明显的维管束,木质部的细胞壁呈黄色或红褐色,且具有纹孔。
以上是黄精的一些鉴定方法,但请注意,鉴定中药材最可靠的方
式是通过专业的机构或人员进行实验室分析和判定。
使用中药材时,
请务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确保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黄精的鉴别方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黄精为常用中药。
始载于《名医别录》。
具有补脾润肺、生津止渴的功能。
用于脾胃虚弱、肺虚咳嗽、消渴、糖尿病等病症。
来源 1.多花黄精:又叫姜形黄精。
为百合科植物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
2.黄精:又叫鸡头黄精。
为百合科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jcum Red.的干燥根茎。
3.滇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的干燥根茎。
产地与分布 1.多花黄精:主产湖南、贵州、四川、湖北、安徽等省。
此外,江西、两广及福建亦有分布。
销全国并出口。
2.黄精:主产河北、内蒙古。
此外,东北三省、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省亦有分布。
销华北、东北、西北及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并出口。
3.滇黄精:主产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
大多自产自销。
鉴别要点多花黄精、黄精为黄精主流产品。
其特征是:多花黄精为块状或结节状,分枝粗短,颇似“姜”形。
黄精则有一至数个突起分枝,颇似“鸡头”,故俗称“鸡头黄精。
”滇黄精根肥厚或成连珠状,膨大部分直径可达6cm,结节茎呈凹陷圆盘状,微具焦糖气。
仅云南、贵州、广西部分地区销用。
至于多种地方习用品,大凡味甜,根茎肥壮滋润者均可供黄精药用。
味苦的湖北黄精、及味苦(有不苦的)卷叶黄精均不宜当黄精入药。
名典鉴别①梁?《名医别录》:“黄精生山谷,二月采根阴干。
”②陶弘景曰:“今处处有之。
二月始生,一枝多叶,叶状似竹而短。
根似萎蕤。
萎蕤根如荻根及菖蒲,概节而平直;黄精根如鬼臼、黄连,大节而不平。
虽燥,并柔软有脂润。
俗方无用此,而为仙经所贵。
”③唐?苏恭曰:“黄精肥地生者,即大如拳,薄地生者,犹如拇指。
萎蕤细根,颇类其小者,肌理形色,大都相似。
今以鬼臼、黄连为比,殊无仿佛,黄精叶似柳及龙胆、徐长卿辈而坚。
”④陈藏器曰:“黄精叶偏生不对者名偏精,功用不如正精。
正精叶对生。
黄精的鉴别方法【鉴定中药材名】黄精【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Hemsl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
黄,在五行属土、属脾,该药得土中之精华,为补脾之要药,故名黄精。
【药材历史考证】黄精的始载本草为《名医别录》。
《雷公炮炙论》云:“叶似竹叶”。
《本草经集注》云:“今处处有。
二月始生,一枝多叶,叶状似竹而短,根似萎蕤。
萎蕤根如荻根及菖蒲,概节而平直;黄精根如鬼臼、黄连,大节而不平,虽燥并柔软有脂润。
”萎蕤,即玉竹,说明黄精与玉竹相似,应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
《本草图经》载有10幅黄精图,其中“滁州黄精”、“解州黄精”和“相州黄精”均为叶轮生,与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Red.相似,“永康军黄精”叶互生,与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接近。
《植物名实图考》在滇黄精条下曰:“滇黄精,根与湖南所产同而大,重数斤,俗以煨肉,味如山蓣。
茎肥色紫,六七叶攒生作层,初生皆上抱。
花生叶际,四面下垂如璎珞,色青白,老则赭黄。
”结合其附图可鉴定为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
《植物名实图考》另有黄精条,其附图可确定为多花黄精。
由此可见,古代所用黄精来源不止一种,但主要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这与目前药用的黄精原植物大致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1.黄精:多年生草本。
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先端有时突出似鸡头状。
茎直立,高50~90cm,或可达1m以上。
叶轮生,无柄,每轮4~6枚,线状披针形,长8~15cm,宽4~16mm,先端渐尖并卷曲。
花序通常具2~4朵花,腋生,形似伞状,总花梗长1~2cm,花梗长4~10mm,俯垂;基部具膜质苞片,钻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5mm,具1脉;花梗筒状,乳白色至淡黄色,全长9~12mm,裂片6,长约4mm;雄蕊6,着生在花被筒的1/2以上处,花丝长0.5~1mm;子房长约3mm,花柱长5~7mm。
黄精和玉竹的区别有哪些?简单几点轻松分辨贵为“四大仙药”之一的,大家都很熟悉,还有一种植物和黄精非常相似,叫。
二者都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区别他们。
你认识玉竹吗?黄精与玉竹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如何区别黄精和玉竹。
黄精主要有鸡头黄精和姜形黄精。
鸡头黄精呈不规则的圆锥形或圆柱形,一端膨大,有数个粗短的突起或小分板,形如鸡头,名由此来,长3至10厘米,外表黄白色或黄棕色,内里浅棕色,质硬,未完全干燥的比较柔韧,而姜形黄精其形如名,不规则的结节块状,扁平似姜,表面土黄色,精糙,有不规则皱纹。
玉竹多呈圆柱形,稍扁而弯曲,无分枝。
长度在5~20厘米之间,粗约0.5~1.2厘米,表面呈淡黄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有环节纹并呈波浪状隆起。
质地坚硬,受潮变软,易折断。
内外颜色略同,气微,味甘,微有豆腥气,嚼之有粘性。
黄精性质微温,味甘,归脾、肺、肾经。
玉竹性质微寒,味甘甜,归肺、胃经。
黄精有滋补强壮和抑菌作用。
主要治疗脾胃虚弱、肺虚咳嗽及糖尿病、高血压、精血不足等症。
黄精味甜性平,能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经研究,黄精中含有的多糖、氨基酸及皂苷等活性成分,作为保健滋补品坚持服用,能有效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血脂血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高记忆力、改善脑部功能延缓衰老。
玉竹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效。
主要用于肺胃阴伤、肺热干咳、烦热口渴、咽干等症。
玉竹本身没有什么副作用,但因为它性微寒,脾虚和体内湿气重的人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对身体造成危害。
尤其是阴病内寒患者,更是大忌。
同时食用玉竹要避免与腌制卤品同食,会影响玉竹的功效发挥。
玉竹与黄精除了形态相似,食疗功效也相近,都有补中益气、润心肺、补五劳七伤、去风湿、悦颜色、轻身不老等功效。
故李时珍认为“二物虽通用亦可”。
但即便同为补益佳品,两者补益的效力及侧重点也不同,需区别使用。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
玉竹和黄精的区别关于《玉竹和黄精的区别》,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起居中,相差不多的东西是许多的,许多东西是非常容易令人搞混起來的,玉竹和巴戟天便是,二者全是较为普遍的中草药材,并且外形是很类似的,因而很多人平常都较为非常容易将二者搞混起來,实际上巴戟天和玉竹二者是有差别的,但是大部分人不清楚差别是啥,下边实际详细介绍玉竹和巴戟天的差别。
玉竹和巴戟天的差别1、样子不一样。
玉竹多呈圆柱型,稍扁而弯折,无发枝。
长短在5至20公分中间,粗约0.5至1.2公分,表层呈浅黄色或浅黄粽色,透明色,有阶段纹并呈波浪形突起。
材质硬实,返潮变松,易断裂。
內外色调略同,有一定的黏性。
巴戟天关键有鸡头巴戟天和姜形巴戟天。
鸡头巴戟天呈不规律的锥形或圆柱型,一端彭大,有1或好几个短粗的凸起或小分板,形如鸡头,也是其名来历,有一至三个小圆圈状的茎基疤,长3至10公分,粗壮端1至2.5公分粗,细微端0.5至0.8公分粗。
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里衬浅咖啡色。
质硬,未彻底干躁的较为柔韧性。
而姜形巴戟天其形同名,不规律的包块小块,平扁似姜,长3至10公分,宽2至4公分,厚1至2公分,表层米黄色,精糙,有不规律皱褶。
2、味儿不一样。
玉竹特性生寒,味香甜,归肺、肝胆经。
巴戟天特性微温,味甘,归脾、肺、脾经。
3、作用不一样。
玉竹有养阴润燥、生津解渴的作用,关键用以肺热干咳嗽、喉干口干等症。
巴戟天主要是滋补养生健壮和抑菌作用,用以医治脾胃虚寒、肺虚咳嗽及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玉竹服用忌讳玉竹自身没什么副作用,但因为它性生寒,脾虚和身体湿气重的人最好是不必服用,以防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尤其是阴病内寒病人,也是忌讳。
另外服用玉竹要防止与腌渍卤品同吃,会影响玉竹的功效充分发挥。
黄精玉竹作用与功效巴戟天和玉竹的主茎形状很相仿,仅仅巴戟天主茎要比玉竹的高。
二者均是地下茎当药,巴戟天的地下茎为小块、锥形鸡头状或连珠状、扁姜状,而玉竹的地下茎为圆柱型有阶段,仅有小拇指大小。
玉竹不同品种的ISSR分子鉴定潘清平;周日宝;陈玉秀;王珊;张党权;谭晓风【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年(卷),期】2008(010)010【摘要】目的:探索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玉竹的主要栽培品种、野生种及易混淆品黄精进行鉴定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优化的ISSR-PCR体系,筛选出能扩增明显多态性条带的引物对样品进行扩增和凝胶电泳分析,并依遗传距离构建分子聚类图.结果:10个引物共扩增出125个DNA片段,其中116个片段呈现多态性,多态带百分率为92.9%.玉竹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栽培品种与野生种及易混淆品黄精易于区分.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ISSR分子标记方法可用于玉竹的品种鉴定和良种选育研究.【总页数】3页(P28-30)【作者】潘清平;周日宝;陈玉秀;王珊;张党权;谭晓风【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410007;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相关文献】1.新疆主栽苹果品种ISSR分析及富士芽变优系分子鉴定 [J], 郭长奎;李疆;李文胜;罗淑萍;于静;李超;单江华2.SSR、SRAP、ISSR分子标记在茶树品种亲本鉴定上的比较分析 [J], 刘振;赵洋;杨培迪;成杨;宁静;杨阳3.对利用ISSR分子标记的指纹图谱内蒙古6个苜蓿品种的鉴定初报 [J], 刘胜男;石凤翎;闫伟;张雨桐;张玥4.利用ISSR分子标记的指纹图谱对内蒙古6个苜蓿品种的鉴定初报 [J], 刘胜男;石凤翎;闫伟;张雨桐;张玥;5.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桃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J], 孙淑霞;李靖;陈栋;谢红江;涂美艳;江国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玉竹及相关品种与药典黄精的鉴别概述摘要】海玉竹是一味传统名贵中药,属百合科黄精属的一种药用植物热河黄精的干燥根茎,具清热、养阴、生津、润燥、润肺的作用,这些与普通的玉竹功效大致相同。
不过海玉竹还能调和人体气血运行,亦能降血脂和血压,而且味道较香无酸味,因此售价上要比玉竹稍贵。
和玉竹一样,除了入药,海玉竹也是煲汤的好食材,清润去燥,老少皆宜,深受东南亚和广东地区消费者的喜爱。
由于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市面上黄精属多种植物比较混乱。
本文就海玉竹及相关品种(栽培品玉竹)与药典黄精(滇黄精、野生品黄精、多花黄精)的资源分布、形态特征以及生药学鉴别进行考证,以求正本求源,弘扬传统中药文化。
【关键词】海玉竹;相关品种;药典黄精;鉴别【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327-02引言目前中药产业在国家的支持下,一直在不断的发展,这次就针对海玉竹及相关品种与药典黄精鉴别进行了探讨。
主要通过资源分布和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生药学进行鉴别,并试述其市场应用价值和资源发展的趋势。
1.海玉竹及相关品种与药典黄精类的资源分布和生长环境1.1 海玉竹(热河黄精)的资源分布海玉竹是中国特有种植物,独特区域分布于辽宁省的北镇、义县、兴城、绥中、北票、朝阳、建昌、凌源等市县;河北省的承德、围场、丰宁、青龙、宽城、迁西、隆化等市县;北京市的房山区、延庆县、怀柔区等区县;山西省的浑源、五台、定襄等市县;山东省的泰安、淄博等市县。
生境:草丛,沟边,灌丛中,荒地,混交林下,林缘,林中,路边草丛中,山谷,山谷灌丛中,山坡,山坡林中,山坡阴地灌丛中,石上。
1.2 栽培品湘玉竹(别名尾参、地管子、甜草根,猪屎尾等)的资源分布湘玉竹独特区域分布于湖南省的邵阳、邵东、耒阳、隆回等市县。
农田人工栽培。
生境:生于山野、林下、灌丛阴湿处或石隙间。
2010版药典收载品种叙述如下:1.3 滇黄精的资源分布滇黄精独特区域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
中药鉴定黄精鉴定黄精(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广泛应用于传统中药学中。
本文将介绍黄精的鉴定方法及相关参考内容。
黄精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外观鉴定、显微鉴定和化学鉴定。
1. 外观鉴定- 形态特征:黄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肉质,黄白色,有明显的节间;茎直立,中空,高度约40-100厘米;叶互生,长椭圆状,有托叶;花蓝绿色,花期在5-6月。
- 根茎特征:根茎块状,略呈圆锥形,基部有明显的老茎痕迹和须根,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质坚韧,易折断,断面黄色或白色。
- 叶片特征:全缘,质薄,绿色,着生于茎的上半部分,长度一般为2-5厘米,宽度约为1-3厘米。
- 茎特征:茎质坚实,圆柱状,表面有时有纵皱纹,光滑无毛,青褐色或淡黄色。
- 花特征:黄精的花小且不显眼,一般为2-5朵成腋生,呈下垂状,花瓣6枚,先端外弯,颜色为黄绿色。
2. 显微鉴定显微鉴定是通过显微镜观察黄精的微观结构来进行鉴定。
常用的显微鉴定方法包括检查根茎表面特征、叶片表皮细胞、维管束结构等。
- 根茎表面特征:通过透明切片或表皮剥离后的显微观察,可观察到根茎表面细胞排列的密度、壁纹的形状和气孔的分布等,这些特征对黄精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叶片表皮细胞:观察叶片表皮细胞的形状、壁纹、气孔和毛发等微观结构特征,可为鉴别黄精提供参考。
- 维管束结构:观察黄精的维管束结构,包括维管束分布、形态和排列方式等,可以进一步鉴别黄精与其他植物的差异。
3. 化学鉴定化学鉴定主要是通过对黄精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检测来进行鉴定。
常用的化学鉴定方法包括色谱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等。
- 色谱法:可通过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黄精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例如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皂苷等。
- 红外光谱法:通过对黄精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可以获得黄精样品特征峰谱图,进而与已知标准样品进行比较,从而对黄精进行鉴定。
黄精的种类及区分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去须根洗净。
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
按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差异,黄精可分为姜形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三种。
姜形黄精的原植物多花黄精,鸡头黄精的原植物为黄精,而大黄精(又名碟形黄精)的原植物为滇黄精。
三者中以姜形黄精质量最佳。
按原植物的味道,黄精又可分为甜黄精和苦黄精。
苦黄精的形状有点像姜形黄精,其最好的区别方法是品尝其味道。
甜的为甜黄精,苦的为苦黄精。
市场用药大部分都以甜黄精为主(2010年药典规定苦味不药用,可实际中不少人用苦黄精入药)。
黄精以根茎入药。
黄精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省等省区。
多花黄精主产于贵州、湖南、云南、安徽、浙江等省。
滇黄精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
黄精既是药材又是食品,是卫生部公布的87种食用药材之一。
在安徽省九华山地区有很多人食用黄精。
其伪品有长叶假万寿竹,有的小黄精和玉竹很像要注意区分。
饮片【炮制】黄精除去杂质,洗净,略润,切厚片,干燥。
为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淡黄色至黄棕色。
切面略呈角质样,淡黄色至黄棕色,可见多数淡黄色静脉小点。
质稍硬而韧。
气味,微甜嚼之有黏性。
检查:水份同药材,不得超过15%酒黄精制黄精取净黄精,照酒炖酒发或酒蒸发炖透或蒸透,稍凉,切厚片,干燥。
每100KG黄精,用黄酒20KG。
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表面棕褐色至黑色,有光泽,中心棕色至浅褐色,可见静脉小点。
质较柔软。
微甜,微有酒香气。
检查:水份同药材,不得超过15% 【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脾、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
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腰膝酸痛,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等症。
玉竹黄精的功效与作用玉竹黄精是一种珍贵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药理作用。
它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用于滋补身体、补充元气、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方面。
下面,将从功效与作用、药理成分、适应症与禁忌、制剂与用法等方面详细介绍玉竹黄精的特点。
一、功效与作用:1. 补养元气:玉竹黄精具有滋养肺脾脏腑、益气补血、养肾益精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人体的内源性药物代谢,促进肌体新陈代谢。
其所含的多糖体和微量元素能够促进红血球的生成,增加血液含氧量,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疲劳感。
2. 抗衰老:玉竹黄精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黄酮类、多糖体等,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的衰老速度,减少外源性氧化物对细胞的损害,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3.增强免疫力:玉竹黄精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增加淋巴细胞活性、升高补体含量,提高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防止疾病发生和传播。
4. 保护心血管:玉竹黄精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够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胆固醇,减少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5. 改善记忆力:玉竹黄精中的多糖体和蛋白质能够改善脑功能,促进神经元的生成,增强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6. 保护肝脏:玉竹黄精具有抗氧化、抗炎性和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降低肝脏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少肝细胞的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7. 抗肿瘤:玉竹黄精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强化疗和放疗的疗效。
二、药理成分:玉竹黄精是一种草本植物,它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黄酮类、多糖体、蛋白质、维生素C、微量元素等。
1.黄酮类:玉竹黄精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杨梅素、芦丁、山奈酚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减缓细胞的衰老速度。
2.多糖体:玉竹黄精中的多糖体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多糖体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加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力。
海玉竹及相关品种与药典黄精的鉴别概述摘要】海玉竹是一味传统名贵中药,属百合科黄精属的一种药用植物热河黄精的干燥根茎,具清热、养阴、生津、润燥、润肺的作用,这些与普通的玉竹功效大致相同。
不过海玉竹还能调和人体气血运行,亦能降血脂和血压,而且味道较香无酸味,因此售价上要比玉竹稍贵。
和玉竹一样,除了入药,海玉竹也是煲汤的好食材,清润去燥,老少皆宜,深受东南亚和广东地区消费者的喜爱。
由于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市面上黄精属多种植物比较混乱。
本文就海玉竹及相关品种(栽培品玉竹)与药典黄精(滇黄精、野生品黄精、多花黄精)的资源分布、形态特征以及生药学鉴别进行考证,以求正本求源,弘扬传统中药文化。
【关键词】海玉竹;相关品种;药典黄精;鉴别【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327-02引言目前中药产业在国家的支持下,一直在不断的发展,这次就针对海玉竹及相关品种与药典黄精鉴别进行了探讨。
主要通过资源分布和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生药学进行鉴别,并试述其市场应用价值和资源发展的趋势。
1.海玉竹及相关品种与药典黄精类的资源分布和生长环境1.1 海玉竹(热河黄精)的资源分布海玉竹是中国特有种植物,独特区域分布于辽宁省的北镇、义县、兴城、绥中、北票、朝阳、建昌、凌源等市县;河北省的承德、围场、丰宁、青龙、宽城、迁西、隆化等市县;北京市的房山区、延庆县、怀柔区等区县;山西省的浑源、五台、定襄等市县;山东省的泰安、淄博等市县。
生境:草丛,沟边,灌丛中,荒地,混交林下,林缘,林中,路边草丛中,山谷,山谷灌丛中,山坡,山坡林中,山坡阴地灌丛中,石上。
1.2 栽培品湘玉竹(别名尾参、地管子、甜草根,猪屎尾等)的资源分布湘玉竹独特区域分布于湖南省的邵阳、邵东、耒阳、隆回等市县。
农田人工栽培。
生境:生于山野、林下、灌丛阴湿处或石隙间。
2010版药典收载品种叙述如下:1.3 滇黄精的资源分布滇黄精独特区域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
主产于贵州罗甸、兴义、贞丰、关岭;云南曲靖、大姚;广西靖西、德宝、隆林、乐业。
生境:多生于阴湿的山地灌木及林缘草丛中,土地通常为肥沃的砂质壤土。
1.4 黄精的资源分布黄精别名鸡头黄精(通称)、黄鸡菜、笔管菜(东北)、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独特区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东部)、河南、山东、安徽(东部)、浙江(西北部)。
生境:生于山地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或固定沙地低湿处。
海拔800~2800米。
朝鲜、蒙古和苏联西伯利亚东部地区也有。
为分布最广泛的品种。
1.5 多花黄精的资源分布多花黄精独特区域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南部和西部)、江西、安徽、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广东(中部和北部)、广西(北部)。
生境:生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海拔500~2100米。
2.海玉竹及相关品种与药典黄精的植物分类学(形态)鉴别2.1 海玉竹(热河黄精)的形态特征海玉竹根状茎圆柱形,直径1~2厘米。
茎圆柱状,表面光滑。
茎高30~100厘米。
叶互生,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先端尖。
花序具(3~)5~12(~17)花,近伞房状,总花梗长3~5厘米;苞片无或极微小,位于花梗中部以下;花被白色或带红点,全长15~20毫米,裂片长4~5毫米;花丝长约5毫米,具3狭翅呈皮屑状粗糙,花药长约4毫米;子房长3~4毫米,花柱长10~13毫米。
浆果深蓝色,直径7~11毫米,具7~8颗种子。
本种和玉竹的区别仅在于根状茎较粗壮,花序具较长的总花梗和较多的花(3~7朵)。
2.2 湘玉竹的形态特征湘玉竹根状茎圆柱形,直径5~14毫米。
茎不规则柱状,有凸起纵纹。
茎高20~50厘米,具7~12叶。
玉竹叶互生,椭圆形至卵状矩圆形,先端尖,下面带灰白色,下面脉上平滑至呈乳头状粗糙。
花序具1~4花(在栽培情况下,可多至8朵),总花梗(单花时为花梗)长1~1.5厘米,无苞片或有条状披针形苞片;花被黄绿色至白色,全长13~20毫米,花被筒较直,裂片长约3~4毫米;花丝丝状,近平滑至具乳头状突起,花药长约4毫米;子房长3~4毫米,花柱长10~14毫米。
浆果蓝黑色,直径7~10毫米,具7~9颗种子。
花期5~6月,果期7~9月。
2.3 滇黄精的形态特征滇黄精为多年生草本。
根茎肥大,略块状或结节状肥大,直径1~3厘米。
茎高1~3米。
顶端常作缠绕状。
叶轮生,无柄,每轮通常4~8叶,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并全卷。
花腋生,下垂,通常2~4朵成短聚伞花序,花梗基部有膜质小苞片,花被筒状,通常粉红色,全长18~25毫米,雄蕊着生在花被管1/2以上处,花柱长10~14毫米,为子房的2倍以上。
浆果球形,成熟时红色。
2.4 黄精的形态特征黄精根状茎圆柱状,由于结节膨大,因此“节间”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头有短分枝(中药志称这种根状茎类型所制成的药材为鸡头黄精),直径1~2厘米。
茎高50~90厘米,或可达1米以上,有时呈攀援状。
叶轮生,先端拳卷或弯曲成钩。
花序通常具2~4朵花,似成伞形状,总花梗长1~2厘米,花梗长(2.5~)4~10毫米,俯垂;苞片位于花梗基部,膜质,钻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5毫米,具1脉;花被乳白色至淡黄色,全长9~12毫米,花被筒中部稍缢缩,裂片长约4毫米;花丝长0.5~1毫米,花药长2~3毫米;子房长约3毫米,花柱长5~7毫米。
浆果直径7~10毫米,黑色,具4~7颗种子。
花期5~6月,果期8~9月。
2.5 多花黄精的形态特征多花黄精根状茎肥厚,通常连珠状或结节成块,少有近圆柱形,直径1~2厘米。
茎高50~100厘米,通常具10~15枚叶。
叶互生,椭圆形、卵状披针形至矩圆状披针形,先端尖至渐尖。
花序具(1~)2~7(~14)花,伞形,总花梗长1~4(~6)厘米,花梗长0.5~1.5(~3)厘米;苞片微小,位于花梗中部以下,或不存在;花被黄绿色,全长18~25毫米,裂片长约3毫米;花丝长3~4毫米,两侧扁或稍扁,具乳头状突起至具短绵毛,顶端稍膨大乃至具囊状突起,花药长3.5~4毫米;子房长3~6毫米,花柱长12~15毫米。
浆果黑色,直径约1厘米,具3~9颗种子。
花期5~6月,果期8~10月。
3.海玉竹及相关品种与药典黄精的生药学鉴别3.1 海玉竹(热河黄精)的生药学鉴别药材形性:呈长圆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一端膨大,另一端细小,有的粗短呈菱角状,长3~10cm,直径2~4cm。
表面淡黄色至棕黄色,半透明,具纵皱纹及隆起的环节,节间长0.3~1cm,节上有白色点状须根痕,偶有圆盘状地上茎痕。
干时质硬脆,断面角质状,受潮后变柔韧。
气微,富糖性,味甜而嚼之有粘感。
以条长、肥大、色黄棕者为佳。
3.2 湘玉竹的生药学鉴别药材形性:呈长圆柱形,略扁,单枝,少有分枝,粗细均匀,长8~14cm,直径1.2~1.6cm。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具纵皱纹及隆起的环节,节间长0.3~1cm,节上有白色点状须根痕,偶有圆盘状地上茎痕。
干时质硬脆,断面角质状,受潮后变柔韧。
气微,味甜而嚼之有粘感。
以条长、肥大、色黄白者为佳。
3.3 滇黄精的生药学鉴别滇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结节长可达10cm以上,宽3~6cm,厚2~3cm。
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有皱纹及须根痕,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圆周凹入,中部突出。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
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3.4 黄精的生药学鉴别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长3~10cm,直径0.5~1.5cm。
结节长2~4cm,略呈圆锥形,常有分枝。
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茎痕圆形,直径5~8mm。
环节明显,节间距离5~15mm,有较多须根或须根痕,直径约1mm。
表面黄棕色,有的半透明,具皱纹;圆柱形处有纵行纹理。
质硬脆或稍柔韧,易折断,断面黄白色,颗粒状,有企多黄棕色给管束小点。
气微,味微甜。
3.5 多花黄精的生药学鉴别多花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直径0.8~1.5cm。
圆柱形处环节明显,有众多须根痕。
表面黄棕色,有细皱纹。
质坚实,稍带柔韧,折断面颗粒状,有众多黄棕色维管束小点散列。
气微,味微甜。
味苦者不可药用。
4.海玉竹市场研发应用海玉竹是常用中药,具清热、养阴、生津、润燥、润肺、调和人体气血运行、降血脂和血压的作用。
而且味道较香无酸味,民间一般用于药膳。
《本草纲目》中记载有美容养颜功效,并有加工成丸剂的服食方法。
现在,人民生活质量都要提高,特别在健康养生方面尤其需求迫切。
但人民日常生活节奏很快,而在家制作药膳的时间较长,不利于长期简便食用,所以海玉竹应用上可以在简便性、快捷性、特色性的方面去研发其市场价值。
鉴于海玉竹味道香无酸味,可以研发出功能性、健康型的饮料,利用广告宣传其特有口感,药用功效并可以直接日常饮用,将其打造成新型中药健身饮料。
也可以配合其他药品制作成类似八宝粥的方便食品罐头使其能长期保存、便捷食用。
同时考虑海玉竹提取物加工成携带服用方便的冲剂、软胶囊等剂型的美容保健食品。
从而将海玉竹的药用价值和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造福大众。
5.海玉竹的研发趋势海玉竹作为一种传统名贵中药材,虽然因为产量少、市场份额小未收载于中国药典,但却有着极高的市场认可度。
但古今均将黄精属多种具互叶生而根茎圆柱状作海玉竹用,故其商品来源较复杂。
为保护这一名贵药材品种,弘扬传统中药文化,正本清源是我们每一个中药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通过对海玉竹产业发展可以运用SWOT态势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
既自身条件即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即机遇和威胁的分析,确定了海玉竹产业的发展对策,并运用SWOT战略提出海玉竹产业的发展目标及适合海玉竹发展的对策:海玉竹产业的生产和发展,首先做大做强“海玉竹”周边资源品牌产品,大力选育推广播种,稳定老产区种植面积、适度控制新产区发展规模,加大海玉竹产品深度开发力度;同时保护野生资源,开展野生资源引种驯化,培育人工种植的海玉竹,利用现代生物学的知识,在植物细胞组培等方向进行研究,将海玉竹进行大规模的培养;开发以海玉竹为原料的新产品,充分利用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广大农民养殖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海玉竹养殖栽培的市场,扩大产量,增加市场份额,其次要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扩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加强质量监督、克服贸易壁垒,提升竞争力、发展产业文化策略,利用新经济形势优势,合理引进外资、技术和设备。
形成保护与开发海玉竹这一传统药材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1]刘塔斯编著.玉竹[M].黄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2]张洪魁编著.中国常用中药材[M].科学出版社出版,1995.[3]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册(第二版),2006.[4]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2010年版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5]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M].科学出版社,2004.[6]徐国钧,等.现代中药材商品手册[M].第一版.中国中药出版社,1998.[7]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编[M].第一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雷载权,等主编.中华临床中药学[M](下卷).第一版.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9]周荣汉主编.中药资源学[M].第一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0]南京药学院药用植物植物园等编著.药用植物栽培[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