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公路网规划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45.45 KB
- 文档页数:3
县乡道路网布局规划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县乡道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结合当前我国县乡道路网规划现状能够得知,因为县乡道路网规划不科学,影响县乡道路的正常运行,抑制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了确保此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本文简要探讨了县乡道路网布局规划。
关键词:县乡道路;布局;规划;1县乡道路网主要的特点分析1.1县乡道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路网密度比较低县乡道路路网作为周围乡镇和农村之间的重要联系节点,在道路网络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既有的道路路网规划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道路等级比较低因为县乡道路路网布局不合理,过于注重道路数量,对道路等级缺乏足够重视,使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道路等级比较低,道路的强度与耐久性比较差,缩短道路的运行寿命。
为了有效延长县乡道路的运行寿命,规划部门要全面优化县乡道路路网规划方案,并结合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适当提升道路等级。
1.3道路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结合当前时期我国县乡道路建设特点能够得知,因为道路建设规模的逐年扩大,需要大量资金,但是,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充足资金,影响道路的建设质量。
1.4县乡道路养护不达标在县乡道路建设过程中,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特别重要,因为部分地区的道路养护不达标,导致道路在后续运行期间出现大面积沉陷,严重影响道路车辆的正常运行,给周围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同时,在部分农村地区,因为道路得不到有效的养护,导致道路运行寿命缩短,影响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1.5土地指标限制大在县乡道交通规划中,交通建设项目占用土地量较大,全市土地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紧缺,受永久农田、生态红线等因素制约,很多项目无法落实,特别是一些重要县道项目难以列入省重点交通项目,其土地指标无法解决。
1.6拆迁安置困难重重很多县道交通项目涉及沿线乡镇、村庄的用地拆迁安置问题。
群众对于拆迁安置款项要求过高,导致投资金额的不断加码,同时极少部分钉子户,思想工作难度大,导致项目工程的进度一再延期。
第20卷 第9期 中 国 水 运 Vol.20 No.9 2020年 9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September 2020收稿日期:2020-04-15作者简介:王国炜(1978-),男,济南金衢公路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全域旅游发展下县域农村公路路网规划研究——以山东省邹城市为例王国炜(济南金衢公路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摘 要:农村公路网是公路网系统的“毛细血管部分”,其主要的功能是作为干线公路的补充,为乡村振兴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设施支撑。
近年来,在全域旅游和交通强国大形势下,做好农村路网规划是深化交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需要,是适应新时代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本文根据邹城市情探索了符合时代发展的农村公路网规划研究。
关键词:全域旅游;交通强国;文旅;新时代发展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09-0037-03引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交通运输部编制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并经国务院批准后发布。
在此基础上,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编制了《普通省道路线调整方案(2015-2030年)》,于2015年8月发布。
国省道的功能和布局发生了重大调整,县乡道的功能和网络形态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专列、旅游风景道、旅游航道、自驾车房车营地、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发展,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
”一、规划布局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布局思路采用分国省道和县乡道两个路网层次考虑布局,其中国省道路线方案采用国家公路网规划、省道网调整规划的成果。
县、乡道网在调减纳入到国省道网中的路线、保留其他县、乡路线的基础上,以单因素补充为主要手段,综合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分布、旅游开发等诸多因素,合理选择节点和路径,形成干线公路布局的初步方案。
秽+”‘”。
盟垫丝洼壹堕。
壅鎏堕壁二农村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探讨蔡元德‘(海南省琼海市地方公路管理站,海南琼州571400)摘要:本文探讨了农村公路规划的基本思路,提出了适应于农村公路特点的路网布局方法,构筑了农村公路框架的量化指标,力求使农村公路网布局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关键词:农村公路;路网;规划;节点1前言在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的整个体系中,路网布局是核心的环节之一。
通过农村公路网的布局规划,制定出具体的目标年的路网方案,继而确定规划期所需要进行建设的工程项目.以此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
因此,从实践的角度分析,路网布局方案是农村公路网规划的核心,布局方案的科学性、布局规划方法的系统性和可行性对于整体规划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农村公路规划的基本思路2.1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说明及编制方法指南》,“农村公路”的基本内涵是指县道和乡道。
因此通常意义上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即是区域中县乡道路的发展规划,一般其规划层次也分为县道系统和乡道系统。
据部颁的编制大纲,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包括概述、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概况、农村公路发展规模及发展目标、农村公路网布局规划、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实施安排、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实施效果评价、问题与建议等七大部分。
2.2农村公路网布局的层次划分农村公路主要划分为县道系统和乡道系统,因此在进行布局时也应该划分为县道系统布局和乡道系统布局两个层次进行。
其中县道系统是指具备全县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圜省(市)道的县际间的公路体系;乡道系统指主要为乡镇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镇之间、乡镇外部联络线的公路体系,需要指出的是在农村公路发展规划中,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过去被称为村道的由于具有乡道的特质因此归入乡道系统考虑。
2.3农村公路网布局规划的技术路线在传统的公路干线规划中,布局规划的重要依据是定量化的交通需求分析,最常规的是“四阶段”法,即通过划分交通分区,经由出行生成、出行分配、方式划分、交通量分配得到各路段的交通量预测值,以此为依据确定路网线路、等级分布等。
探究农村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法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公路网布局原则,接着对农村公路规划的基本思路进行了分析,最后围绕着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法展开了讨论,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公路;路网;规划引言对于农村公路来说,是区域干线道路的拓宽与补充,同时也是区域干道的延伸,它的存在可以把干线公路无法达到的城镇以及乡村巧妙的连接起来,不但符合农村人口出行的需要,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交通集散的效果。
1农村公路网布局原则1.1满足农村的出行需求应当符合农民出行、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求,致力于农村公交以及运输的上面。
针对人口数量密集的地区而言,要确保有有路可走,有路能走;针对乡镇、旅游等重要的节点来说,应当具备多条公路通过,为其通达的便捷性提供应有的保障。
还要考虑整个农村的发展,确定农村公路的规模和结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建设。
1.2与上级路网的良好衔接应当尽可能符合国、省干线公路网布局的实际需求,并和已经建成的公路以及停靠站之间保持友好的往来,对路与相邻路在横向或者是纵向上保持的距离进行科学规划,尽可能避免重复建设的情况发生。
相关人员在全面考虑本区域要求的基础上,还需要将目光放在整个公路网的上面,并对相邻地区公路网的连接情况予以高度重视。
2当前农村公路规划的基本思路2.1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的基本框架结合我国交通部门下发的关于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的文件来看,其中“农村公路”的含义是指县道和乡道。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讲,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实质上也就是县乡道路的发展规划,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以下两个系统:一种是县道系统;另一种是乡道系统。
因此,我国在进行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时,应重点进行乡道建设和县道系统布局,大力对这两个层次进行规划。
县道系统主要指的是连接县区与其他地域的交通要道,有利于提升省区贸易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乡道系统主要指的是乡镇中的主要服务公路,以及县道之外的乡镇间与乡镇内部的公路系统,有利于开放乡镇贸易模式,为乡镇带来经济收益。
XX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1、概述1.1 农村公路的概念公路网规模指公路网的总里程及其等级结构,公路网总里程包括通车总里程和等效总里程。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和乡道。
具体来说,农村公路是指连接县级行政区域、乡(镇)、行政村及农、林、牧、副、渔生产基地、资源开发区、厂矿企业、学校、集贸市场等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集散点间的道路,主要供机动车辆行驶并达到一定的技术标准。
根据义乌市市域公路行政等级,分为国道(国道主干线)、省道、县道、乡道和其它农村公路。
根据义乌市公路网功能结构,农村公路中县道是指具有全区、县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区(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省道的区、县际间的公路。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镇)与乡(镇)之间及乡(镇)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从全社会公路范围及公路行政等级来看,除去国道和省道,其余公路均应纳入农村公路范围。
1.2 公路网发展目标按照农村公路网络化和路站运一体化的要求,根据公路网规模的预测,综合考虑义乌公路的现状,提出以下规划期内公路网发展目标:1. 义乌市2010年规划路网里程为1200公里,2015年规划公路里程为1400公里。
在规划年限内义乌市公路网的里程和等级有大幅度的提高,各个乡(镇)、乡和乡之间的联系便利程度也随之也将提高,基本完成农村联网公路和配套场站设施的建设。
2. 完善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保证行政村与高速公路网的可达性,实现“133”连通目标和农村公路技术达标、规模适度、布局成网、区域协调的局面,形成以义乌中心城区为中心,以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依托,村级公路为脉络的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规划期内义乌市农村公路建设的重点将发生变化,前期重点是路网规模扩张、容量扩大。
后期逐步转移到通过公路建设,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促进城镇体系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进一步扩大路网容量,提高路网服务水平,增加舒适性和安全性。
收稿日期:2005—05—12
作者简介:朱峰(1966—),男,山东平阴人,副教授。
县乡公路网规划探讨
朱 峰,董吉福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济南250023)
摘要:县乡公路是国家(或地区)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县乡公路的量大而面广,深入到广大的乡
镇农村,与国道、省道一起构成了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公路网络体系。
加快城乡公路的建设,可以保证全国公路网建设的协调发展,同时对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强城乡物资交流也是强有力的保障。
而县乡公路网的规划对于农村公路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县乡公路;公路网;公路网规划中图分类号:U412.1
文献标识码:A
1 县乡公路的特点
1.1 数目多、分布广
县乡公路是干线公路的全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里程数通常在整个路网中占有着绝对优势。
如果把国道主干线、国道、省道比喻为全国的交通大动脉,那么县乡道就如同毛细血管,遍布全国的各个角落,和国道主干线、国道、省道一起组成整个公路网,使公路运输比其它运输方式更加机动和灵活,从而更好地实现门到门的交通服务。
1.2 县乡公路的服务功能强
与国道主干线、国道、省道所具有的干线功能不同,县乡公路更侧重于服务功能,主要是为邻近区域的人们提供方便的出行条件。
我国有13亿人口,近9亿在村镇。
县乡公路深入到广大的农村及乡镇,直接为乡镇企业和广大的农村服务,对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加强城乡物资交流,方便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3 县乡公路技术等级较低
与国道主干线、国道、省道需要和村镇保持一定的距离相比,县乡公路必须尽量的接近,必要时还要穿过村镇。
因此,目前我国的县乡公路以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为主。
但是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经济相对较为发达地区的县乡公路中出现了一批一级公路。
随着物质和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在不久的将来,县乡公路中也很有可能会出现高速公路,由此将形成了县乡公路等级的多样性。
2 县乡公路发展的意义
(1)改善县乡的投资环境,促进农业资源的开发
和利用,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
(2)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意识,调整农业的内部结构,推动高效、现代农业的发展。
(3)加快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促进农村商贸、旅游、运输、饮食、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
(4)加快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贫困地区致富,拉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5)扩大就业面,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3 县乡公路网的主要形式及其适用性
3.1 方格网式公路网
方格网式公路网的优点是适用于平原或微丘地区的公路网规划。
如图1所示,布局整齐,便于城镇布置和方向识别,有利于机动灵活地组织交通。
缺点是对角线方向的交通的非直线系数较大。
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可设置对角线,加强在该方向上的节点连接。
3.2 放射式公路网
放射式公路网的优点是适用于平原或微丘地区的公路网规划。
如图2所示,有利于规划区域的中心的对外联系。
缺点是规划区域的中心之外的其它经济点之间的连接不便、交通的非直线系数较大,同时,容易对规划区域的中心造成较大的交通压力。
因此,往往需要进行必要的环线设置。
图1 方格网式公路网 图2 放射式公路网
—
301—
3.3 条形公路网
条形公路网多用于受山脉和河川限制的山岭或重丘地区或沿河(海)地区,通常出现在狭长地带的公路网中,如图3所示。
优点是能充分发挥主要道路的功能,缺点是交通中太多地依赖某一条或有限的几条主要干线,交通组织不灵活,容易造成交通阻塞。
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必要的并行线。
3.4 树叉形公路网
树叉形公路网也多用于受山脉和河川限制的山岭、重丘地区或沿河(海)地区,通常出现在规划中心过于偏远地区规划,如图4所示。
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有利地形,缺点是需要随地形的变化合理布置路线的位置和走向,交通组织极为不便。
图3 条形公路网 图4 树叉形公路网
3.5 其它形式的公路网
除了上述的几种路网形式之外,还有三角形路网、并列式路网、扇形路网等形式。
4 县乡公路网规划的方法与步骤
县乡公路网布局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公路网密度法、公路密度的最低限度法、人口密度法和最优树扩张法等。
县乡公路网规划的步骤,见图5。
图5 县乡公路网规划步骤框架
5 县乡公路网规划的注意事项
县乡公路公网的规划必须按照交通部的统一部
署,在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进行,
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5.1 结合实际、量力而行
县乡公路公网的规划一定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
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不能盲目求大。
规
划要服从于经济发展的总战略、总目标,同时要充分
考虑道路建设资金的约束与路网密度的制约,选定合
适的规划指标,同时以提高社会效益为主,对社会效
益好、投资回收快的项目应首先考虑实施。
5.2 综合运输、协调发展
规划要与全国的公路发展目标协调,与区域综合
运输体系发展相衔接,与国、省干线公路发展规划相
匹配,上下衔接、干支结合,完善、优化路网结构。
5.3 规划要做到远期与近期、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的结合
(下转第107页)—
4
1
—
朱 峰,董吉福:县乡公路网规划探讨
究的基本课题。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经营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服务的。
这样就必须考察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经营战略的贡献程度。
这种贡献程度就是人力资源的效益,即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战略目标的贡献份额和人力资源管理本身所消耗资源之间的比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已实现了从事务性向战略性的转变,在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把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的战略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企业才能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
(上接第94页)
公路管理中,是两个不可缺少的行政执法主体,在职能上有互相促进和补充的作用,是一个不可分隔的统一体,那么,建议从工作实际出发,为扬长补短,兴利去弊,增加活力,形成合力,将交警与路政两家合署办公,重新组建成一个新机构,成立一套领导班子,根据其职能设业务部门,形成一支统一的执法队伍,设立一个政务办公大厅,实行一个窗口一站式对社会服务。
第二步,建议国家人大或省人大抓紧立法,授予高速公路执法机构特许权。
各省(市、自治区)成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高速公路管理综合执法总队(简称总队),集路政、交通安全、客车营运、交通稽查和交通事故处理五位一体的综合执法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全省投入运营的高速公路,解决目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不集中、不统一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总队打破地域管辖界限,采取条块结合,以条(主干线)为主,分片成立几个高速公路综合执法支队(简称支队)。
支队可根据所管辖路段里程设若干个高速公路综合执法大队(简称大队)。
形成一支上下一致,路网联动,全省统一的高速公路综合执法管理队伍。
其经费由财政拨付和由经营公司补助,体现高速公路“集中、统一和高效”的管理原则,推行“五、四、三、二、一”的管理模式:五是五个一,一辆巡逻车巡逻,一拨人上路执法,一栋办公大楼办公,一个政务大厅窗口服务和一个执法主体管理;四是人员、车辆装备、办公设备用品、办公经费各减少三分之一;三是三个统一,统一人员编制,统一执法标准文书,统一指挥领导;二是两监督,即内部制度监督、社会各界监督;一是一提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上接第104页)
规划要远期与近期有机衔接,要做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既要有近期建设的计划,又要有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同时,规划要正确地处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要量力而行,一定要结合资金落实情况,要有可操作性。
5.4 充分利用与积极提高相结合
规划要处理好新建与改造提高的关系,要建、管、养统筹考虑,要落实管、养资金,探索改革体制。
5.5 规划的科学性、严谨性
为了实现路网规划的科学与合理,需要系统分析、整体优化,以实现总体通达性最优为目标的发展原则。
为此,要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路网布局应充分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因地制宜,与农田基本建设以及土地规划相结合。
逐步减少断头路、迂回路,要尊重路网规划自身的合理性。
5.6 加强对外交通联系
现有的县乡公路网普遍存在着出口太少和出口的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规划路网的交通运输服务功能,必须重视与其邻近的其它区域的交通联系,使规划路网中的各外向公路来之有源、去之有向,既不作无为的连接,但也需要保证应有的对外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县乡公路网。
6 结束语
科学与合理地进行县乡公路网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公路发展的近期计划与远期目标,做到有步骤、分阶段的进行县乡公路网的建设,对于改善县乡投资环境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交通和居住条件,起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
7
1
—
山东交通科技 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