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动物儿歌》精品系列2
- 格式:ppt
- 大小:4.95 MB
- 文档页数:19
动物儿歌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含反思)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识字5. 动物儿歌(第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儿歌写的是六种小动物在夏天里活动的情形。
这些小动物大都是昆虫。
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也大多是虫字旁的字。
教学时可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图画,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用多样和有趣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经验,一部分学生能在预习课文中自学生字,一部分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基本能当堂掌握生字,有部分学生的识字难度比较大,尤其本课中的生字字形又较为接近,更造成学困生的学习难度。
同时本班学生的朗读水平一般,大部分学生有唱读的习惯,部分朗读水平较好的读书声音又较小。
但学生们的学习习惯较好,对韵文的学习兴趣较浓,这是学习的大助力。
【素养分析】文化自信:通过朗读韵文,感受汉语的韵律之美和结构之美。
语言运用:能有节奏、有韵律地朗读儿歌。
思维能力:能够对生字进行归类,并能主动识字。
审美创造: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热情。
【教学重点】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读出语感,理解句式特点并运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看图导入,图文连线,认识虫子旁的字。
看图识动物。
将词语和对应的图片连起来,并填空。
蝌蚪蜻蜓蚯蚓蜘蛛蝴蝶我发现上面的这行字都有______,这样的字我还认识_____、____、____……2.朗读课文,理解“展翅、捉迷藏、宫殿"。
设计意图:从形象直观的图片入手,复习巩固旧知,正确识记虫字旁的生字。
朗读课文,结合图画、随文理解词语。
二、新授探究一: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小动物住在哪里?(1)出示儿歌,逐句朗读。
(2)交流。
圈出地点词语:半空、花间、土里、地上、池中、房前。
(3)思考:小动物们工作的地点可以更换吗?感受小动物生活的时空和所做的事情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部编版⼀年级下册语⽂《动物⼉歌》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第⼀课时 学习⽬标: 1、认识12个⽣字;正确书写7个⽣字。
2、认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等词语,正确朗读⼉歌。
学习重点:正确书写7个字;朗读课⽂。
学习难点:正确识读12个⽣字。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卡⽚ 学习过程: ⼀、揭⽰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起来学习《5动物⼉歌》,请同学们和我⼀起书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并⼝述⽬标: ⼆、⽐赛读⽂(第⼀次“先学后教”) 第⼀场⽐赛:⽐谁字⾳读得准 1、⽼师范读,学⽣仔细听清字⾳。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赶紧试读⼀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2、⾃⼰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全部会读的请举⼿。
下⾯开始⽐赛,请听⽼师提的要求:读的同学⽐谁声⾳响亮,能读准字⾳,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的问题,听得同学⽐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及时举⼿给他纠正。
3、同桌朗读⽐赛,⽐谁读得字⾳准,句⼦流利,声⾳响亮。
4、指名轮读。
(⼀⼈⼀句,以学困⽣为主,尽量让多点⼈发⾔,⼤量暴露问题。
) 5、课⽂读得字⾳真准!⽼师加⼤难度来考你们了,我让本课的⼀些词语宝宝都集合在了⼀起,你们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给⼤家1分钟时间,待会没有拼⾳的帮助看谁读得准。
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 ⽣练读--同桌互相检测,指名读词语。
6、再指名读,并扩词练习。
间迷造运池欢⽹ 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引导。
(充分发挥兵教兵),再齐读两遍。
7、去掉⾳节找刚读错的⼈再次读。
字⾳⼤家能读准了。
接下来我们进⾏第⼆场⽐赛:⽐谁能流利朗读课⽂。
先给你们2分钟练读时间,待会我们继续⽐赛。
三、流利读⽂(第⼆次“先学后教”) 请听⽼师提的要求:读的同学⽐谁声⾳响亮,能读准字⾳,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的问题,听得同学⽐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及时举⼿给他纠正。
《动物儿歌》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2.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子旁的生字。
教学难点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朗读课文。
(学生)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游戏导入找一找:上边是虫字旁,下边分别是“青、廷、马、义、知、朱”。
卡片出示: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结网忙。
请同学回答。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游戏可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遇到感兴趣的图片会积极表达、乐于表达,从而抓住契机,训练说话,既突出动物的主题,又与课文内容建立联系,巧妙地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拓展内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韵律、读出韵味。
儿歌的每一行都是由“谁”“在哪里”“干什么”三个部分组成的,也是以此来停顿的。
2.教师范读儿歌,学生听记。
3.打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4.同桌互读,学习轻松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把儿歌读正确读流利。
5.想想、说说儿歌的句式与刚才我们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的话有什么不一样。
明白儿歌句式特点:谁(两个字)哪里(两个字)干什么(三个字),所以整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好听。
6.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朗读与背诵。
如什么空中展翅飞?蜻蜓空中展翅飞。
7.全班朗读韵文。
三、拓展延伸仿写句子和儿歌: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其他小动物以及他们的活动地点,想象他们的活动像干什么,引导学生用儿歌的句式来表达。
如蜜蜂花间采蜜忙,蜗牛墙壁画地图。
2.结合几个学生的发言,引导调整修改,编成另一首与课文儿歌类似的儿歌。
3.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齐读自创儿歌。
四、资料补充1.蚂蚁是怎样寻找食物的?当发现食物时,蚂蚁会立刻返回蚁巢,它一边走一边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在路上留下记号。
它回到巢穴后,立即与其他蚂蚁交流信息,然后带领大家沿着这种化学物质的气味去搬运食物。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迷、造、运”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和多种活动,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二、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
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三、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课文。
(学生)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引出儿歌主人公1.创设活动,学习生字出示森林王国。
情境语提示:同学们,今天,森林王国要召开一年一度的展示会。
现在我们快点坐上开往森林王国的列车,一起出发,好不好呀!(配上火车声)2.学习动物名词(1)出示小动物师:本次参加展示会的是森林王国的6种小动物。
大家来看看,它们都是谁呀?(2)出示6种小动物,依次学生叫出它们的名字(3)齐读动物名称师:第一次见面,我们一起叫出它们名字,和它们打个招呼吧!3.过渡:其实呀,小动物的名字,和它们在展示会上展示的本领,都藏在了一首儿歌里。
而这首儿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动物儿歌》。
跟吴老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5.动物儿歌》(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圈出6个小动物的名称(PPT展示开课时六个小动物的),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3.PPT出示儿歌全文,边请学生回答老师边用圆圈依次一句句圈出(孩子们圈正确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请看第一句,你圈出的是哪种小动物的名称呢?……)4.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特点,发现规律(虫字旁,形声字)过渡:而这六个小动物的名称里,还藏着6个本课的生字宝宝,请同学们对照认字表看一看,是哪6个生字宝宝呢?再请大家看一看,这六个生字宝宝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有虫子旁)为什么都有虫子旁啊?(哦,虫子旁都与小动物有关)这些字除了都用左边的虫字旁来帮忙提醒我们,它们的意义都与小动物有关之外,他们的右边这个字也在帮忙提醒我们,这些字的读音就和右边的字差不多,像这样,左边提示意思,右边提示读音的字,就叫做形声字。
部编版小学语文《动物儿歌》课文原文及赏析
《动物儿歌》课文原文:
小蚂蚁,排队走,找到食物大家搬。
小鸟儿,枝头叫,飞来飞去捉虫忙。
小兔子,草里跳,爱吃萝卜和青菜。
小鱼儿,水里游,摇摇尾巴吐泡泡。
小猴子,树上荡,摘下桃子哈哈笑。
赏析:
《动物儿歌》是一篇富有童趣和生活气息的课文。
通过描绘五种常见的小动物——蚂蚁、小鸟、兔子、鱼和猴子的生活习性和特征,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和认识这些动物。
首先,课文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韵律和节奏,易于诵读和记忆。
每种动物的行为和特性都用简单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如“小蚂蚁,排队走,找到食物大家搬”、“小鱼儿,水里游,摇摇尾巴吐泡泡”,这些形象的语言既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其次,课文通过描绘动物的生活场景,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和多样性的同时,也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生活知识和价值观。
例如,“小兔子,草里跳,爱吃萝卜和青菜”教育孩子们要健康饮食,“小猴子,树上荡,摘下桃子哈哈笑”则传递出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最后,课文中的动物形象各具特色,既有勤劳的小蚂蚁,又有活泼的小鸟,既有温顺的小兔子,又有自由自在的小鱼和机灵的小猴子。
这些形象丰富多样,既满足了孩子们对动物的好奇心,又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总的来说,《动物儿歌》是一篇非常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文,它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形象,引导孩子们观察和了解自然界的动物,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识字5:动物儿歌》。
第2套【省一等奖】优质课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读写12个生字,如“蜻、蜓”,并掌握7个生字的写法,如“迷.造.运”;能够流利地朗读儿歌;(教学重点)2.能力目标:通过拼音和多种形式的阅读,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3.德育目标:了解文中小动物的生活性,培养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预目标:熟悉儿歌内容。
三、教学方法:朗读感悟,观察发现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课时: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
(出示课文插图)2.老师:请说一说你们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二、初读童谣,看图识字。
1.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就住在我们课本的第54页,快翻开书,大声朗读这首《动物儿歌》吧。
老师:如果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们该怎么办呢?(预设:借助拼音,向老师或同学求助)老师:在平时的阅读中,同学们都积累了一些自己熟悉的识字方法,现在就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大声开始读这首儿歌吧,注意要正确发音。
读完后,坐下来告诉老师。
开始吧!2.检查朗读,老师:我想请六名同学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他们的朗读,每人读一句。
老师: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对了,你们就跟着读一遍;如果他读错了,你们就教他读一遍。
3.老师:小老师教得好,大家学得更认真!小动物们觉得大家真厉害,争着从课文里跑出来,还想再考考你们呢!4.老师:看,谁要考大家呢?PPT出示小动物的图片。
(蜻蜓、蚂蚁、蜘蛛)5.研究“网”和“藏”老师:谁知道蜘蛛有什么本领?预设:会织网。
PPT出示蜘蛛织网图——渔网——“网”字进行对比,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还知道什么网吗?老师:谁来读读儿歌中带有这个字的句子。
老师:这只小蜘蛛有些顽皮,织了一张奇怪的网,同学们请看:PPT出示藏,逐渐变大。
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儿歌中谁藏起来了?请大家一起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