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离心式压气机
- 格式:ppt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21
超详细的离心式压缩机介绍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压缩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石油化工、制药等领域。
本文将对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参数以及应用领域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作原理离心式压缩机利用离心力、动能转换和压缩空气来实现压缩的作用。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四个步骤:吸气、旋转运动、压缩和排气。
1.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压缩机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将大量的空气吸入到转子内部。
2.旋转运动:进气的空气经过进气口进入到离心式压缩机的转子内,受到高速旋转的转子叶片的作用,空气被带动向外发散。
在旋转过程中,转子叶片会不断地提升和压缩空气。
3.压缩:随着转子旋转速度的增加,空气受到离心作用力的作用,对空气进行加速,并通过转子叶片进行高速压缩。
在这一过程中,空气的温度和压力都会不断上升。
4.排气:旋转过程中,空气在进气部分的中心孔上生成高压区域,接着由高压区域流向较低压的周围区域,最终通过出气口排出。
二、结构特点离心式压缩机的结构主要由驱动装置、离心机组、排气部分、润滑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
1.驱动装置:用于提供转子旋转的动力,通常是由电动机驱动。
2.离心机组:由转子、叶片、转子轴和壳体组成。
转子是离心式压缩机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压缩气体。
3.排气部分:包括进气管道、进气口、气室、出气管道和出气口。
4.润滑装置:用于保证离心式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通常采用润滑油进行润滑。
5.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离心式压缩机的运行参数和保护装置,确保其安全运行。
三、性能参数离心式压缩机的性能参数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率和性能。
1.流量:指单位时间内进入离心式压缩机的气体体积,通常以立方米/分钟或立方米/小时表示。
2.压力比:指离心式压缩机排气压力与进气压力之比,标志着其压缩效果。
3.压力水平:指离心式压缩机能够达到的最高压力。
4.转速:指离心式压缩机转子旋转的速度,通常以每分钟转数(RPM)表示。
5.能效比:指离心式压缩机消耗单位电能产生的压缩空气量,是衡量其能效的指标。
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空气压缩机,它通过离心力将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进气、压缩、排气三个过程。
首先,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离心式压缩机的腔室内。
在腔室内,空气被转子快
速旋转,形成离心力。
这个过程中,空气的动能逐渐增加,静压也随之增加。
接着,空气在转子的作用下被压缩。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空气分子受到的压力
不断增加,空气的密度也逐渐增大。
在这个过程中,空气的动能被转化为压缩能,使得空气的压力不断提高。
最后,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通过排气口排出。
此时,空气的压力已经达到所需的
压缩比,可以用于各种工业生产和设备操作中。
除了上述三个基本过程,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离心力、转子结构、密封装置等方面的知识。
离心力是离心式压缩机能够实现高效压缩的关键,转子结构和密封装置则直接影响着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离心式压缩机通过离心力将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其工作原理涉及
进气、压缩、排气三个基本过程,以及离心力、转子结构、密封装置等相关知识。
深入了解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和维护这一常见的压缩设备。
离心式风机,气流沿平行旋转轴的方向流入叶轮,被高速旋转的叶轮沿垂直旋转轴的方向甩出,通过蜗壳的收集,从出口排出。
轴流式风机,气流沿平行旋转轴方向流入叶轮,被旋转叶轮加压以后,仍然沿平行旋转轴方向流出叶轮,通过下游的扩压器收集,排出。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是由叶轮带动气体做高速旋转,使气体产生离心力,由于气体在叶轮里的扩压流动,从而使气体通过叶轮后的流速和压力得到提高,连续地生产出压缩空气。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属于速度式压缩机,在用气负荷稳定时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工作稳定、可靠。
①结构紧凑、重量轻,排气量范围大;
②易损件少,运转可靠、寿命长;
③排气不受润滑油污染,供气品质高;
④大排量时效率高、且有利于节能。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随着机轴传递给叶片的动能,气体在叶片驱使下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机内气体
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叶片流道向叶片出口甩出.从叶片出口流出的高速气体,在蜗
壳流道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升高,并沿排出口排出.与此同时,叶片入口处的气体减少,压力降低,形成出入口压差,也就连续吸入新的气
轴流式压缩机
气体由轴向吸入,经压缩后从轴向排出的一种透平压缩机。
属速度型压缩机。
主要由叶轮、导叶和机壳等组成。
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气体从轴向吸入,气体获得速度后排入导叶,经扩压后再沿轴向排出。
优点是气流路程短,阻力损失较小,流量较大,效率比离心式压缩机高。
大多用于燃气轮机和喷气式发动机。
石油化工生产中有的用轴流—离心组合式压缩机输送流量大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