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道法《3.1公民基本权利》知识点及练习题复习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121.50 KB
- 文档页数:5
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公民权利》知识点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P3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第三课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①政治权利和自由,②人身自由,③社会经济权利,④文化教育权利,⑤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⑥对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等。
P33 1.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
P33 2.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P34 3.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5.我国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出哪些规定?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P34 6.公民监督权的表现: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P34 7.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性或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P34 8.人身自由的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P35 9.人身自由的意义(作用):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0.人身自由的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6个)全背1. 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p33①谁享有?——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未被剥夺政治权利)②地位和意义?——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2)政治自由p33①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②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监督权p34①主体(谁监督)?——我国公民②对象(监督谁)?——国家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③干什么(内容)?——提出批评和建议;对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④注意事项?——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⑤重要性或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也有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2.人身自由p34内涵?——人身自由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四个方面)。
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有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侵犯人身自由的表现:如非法逮捕、非法拘禁、非法搜身(2)侵犯人格尊严的表现:如侮辱、诽谤、诬告陷害(3)侵犯住宅的表现:如非法搜查、非法入侵(4)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表现:损毁或私自获取通信内容(例外:公安监察、检察查案)3.社会经济权利p37(1)财产权:公民对合法的私有财产,依法占用、使用、收益、处分(2)劳动权:内容?——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意义?——保障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3)物质帮助权内容?——公民在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获得国家的物质帮助4. 文化教育权利p38(1)受教育权①含义?——公民从国家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和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八下道法公民权利重点习题一、选择题1.某校八(5)班同学在学习“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课时,有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①我是国家的主人,想干嘛就干嘛②作为公民,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的③尽管没有选举权,但我是中国公民④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就是尊重他人的权利,这是我应该做的。
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A.人身自由权B.监督权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人格尊严权3.宪法和法律保障了公民的多项权利。
下列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是()A.小强在寝室里大声K 歌B.小丽写信向人大代表提建议C.小乐因误会将同学打伤D.小米在网络上散布他人隐私二、非选择题4.为了对抗一些人遛狗不拴绳、大型犬吓孩子等不文明现象,有些人采用了给狗狗投毒的方式发泄不满。
对此,两位同学产生了争论。
甲:这是好办法,倒逼那些养狗的人文明遛狗,这样的话完全可以避免狗狗中毒。
乙:狗是人类的期友,养狗是人们的权利。
这些毒杀狗狗的人真没有爱心。
请你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任何权利都是有界限的,因此①错误,本题选D。
2 【A】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因此本题选A。
3 【B】ACD 三个选项中的公民,在行使自身权利时,都不同程度的侵犯了国家、集体、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因此,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4. 答案示例:甲同学认为投毒行为是在维护自身权利,对抗不文明养犬行为,但没有认识到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也要用合法方式,以及这种行为有可能伤及无辜,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
乙同学的观点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认为毒杀狗狗的行为不可取。
但是他只强调养狗的权利,却忽视了养狗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八下道法《3.1公民基本权利》知识点及
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3.1公民基本权利—知识点
(红色是重点必背,划线句子是常见句重要句)
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及其共同特点p33-39
公民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
3.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等)
4. 文化教育权利(文化权利、受教育权等)
5.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
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共同特点:由宪法规定并受宪法和法律保障。
1.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及地位?P33
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1)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及意义(地位)P33
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意义: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内容、意义、及途经P33
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途径:①可向人大代表获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向有关国家部门反映
③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媒体进行监督
④通过互联网在线交流的形式反应等
3)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内容及意义P34
途径/内容:
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地位: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2.人身自由的含义、地位、重要性P34
含义/内容: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重要性: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宪法对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规定:P35
①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人格尊严权不受侵犯包括的内容及法律规定?P36
内容: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宪法关于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相关规定P36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4)宪法关于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的相关规定定P36: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P36
(1)社会经济权利P37: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①财产权P37
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内容:占有、使用、获得收益、进行处分
②劳动权P37
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③物质帮助权P37
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文化教育权利P38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①受教育权P38
教育的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保障措施:义务教育制度、资助政策
②文化权利P38
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国家促进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具体方式:表彰科学研究、组织艺术表演、修建阅览室。
4.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巩固提升
家长签名:日期:
1、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特别策划“我有问题问总理”互动栏目,网友可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多平台参与留言。
这一做法()
A.能保障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能及时解决网友提出的所有问题
C.有利于公民监督权的行使
D.能广开言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2、某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举行了“权利知识知多少”的竞赛活动。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有关权利的认识,你认为哪一位同学说法是错误的( )
A.甲同学:“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
B.乙同学:“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是我国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
C.丙同学:“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政治权利。
”
D.丁同学:“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
3、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包括()
①平等权②人身权利③财产权④受教育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宪法规定公民的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这表明宪法规定公民的权利具有( )
A.合法性
B.真实性
C.广泛性
D.有效性
5、下列时事新闻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是()
①2017年7月25日上午,宿迁供电公司召开2017年迎峰度夏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宿迁市电力供需形势和公司迎峰度夏工作
②2017年5月17日,吴起县人民法院召开执行案款集中兑现大会,将执行到位的246万余元案款及时发放到88名申请人手中,解决了农民工的“烦心事”
③2017年5月19日,合肥市普法办组织召开2017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联席会议,会议要求,市直各单位要坚持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相结合
④2017年8月18日上午,长沙市公安局、市政府法制办共同举行《长沙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立法听证会,10名市民群众代表作为听证会陈述人,向长沙的养犬管理建言献策,另有10余名市民代表参加了旁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行为中,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的是()
A.刑侦人员持搜查证,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进行搜查
B.超市保安怀疑小明在超市偷东西,将其带到保安室搜查
C.小宇的舅舅发高烧入院,院方将其隔离治疗
D.村民发现盗窃仓库的小偷后,将其暴打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