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探讨家人的关系等。
③离身的立场
• 咨询师象专家、导演、训练员一样地站在 一旁
• 站得远远地从旁去指挥 • 邀请家庭重演他们交往的模式 • 指导他们如何尝试新的交往方式去沟通 • 不主动、着急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以及逼迫
家庭去转变。
转变立场
• 在治疗中, 可随着时机和家庭的需要去转变立场, 并不一定要停留在同一个立场上。
• 如, 有些家庭的规则是孩子要得到父母的准许才可 以向外人说话, 这时候可以先顺应家庭的规例, 先 问父母他们的子女的姓名等, 而非直接地问子女他 们的姓名, 这样, 父母觉得咨询师了解及尊重家庭 的接触方式, 自然就慢慢容易接受咨询师了。
(2)追查
• 追查家庭交往的过程是结构式家庭治疗法的一个 关注点
假设
• 结构式家庭治疗法是基于一些对家庭动力 及其组织的假设而展开治疗的方法。
• 它假设 • 个人问题与家庭的动力和组织具有密切的
关系; • 改变家庭动力和家庭组织的过程, 可以改变
个人及家庭。
特点
• 以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 • 与注重行为表现及解决方法相比, 更关注情况与过程。 • 注重此时此地的实际情况, 而不着意于追寻陈年旧事对案
• 如谁先与谁说话, 谁与谁的关系最好或最不好。 • 在连接的过程中, 可追查家人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方
式、过程等, 从中可以探知这个家庭的联盟、对阵、 适应能力、界线、分工、权力架构和家人间的影 响力, 以此作为评估和治疗的基础。 • 在追查过程中, 让家庭重新从咨询师的眼中去看这 个家庭, 了解家人的相互影响。
还借助了一般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沟通理论及回馈等去 了解家庭动力和组织。
基本概念
• 结构式家庭治疗法, 以系统、界线、结构、 “功能失调”与“正常运作”的家庭及家 庭生命的周期等等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