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集电线路零序Ⅱ段动跳闸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9月19日) (1)
- 格式:docx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5
配电线路故障跳闸多发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线路设备以及运行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在配电线路的维护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并且会直接导致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跳闸这一情况,并直接影响到配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
本文就对配电线路故障跳闸发生的原因以及具体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跳闸;多发原因;应对措施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配电线路,其分布较为广泛、结构复杂、数量居多,因此遭到外界因素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
如配电线路故障停运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则需要运维工作人员尽快的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运用合理的应对措施,保障线路稳定的、安全的输送到客户使用。
1.导致配电线路出现故障跳闸的原因1.1 绝缘子串的闪络放电系统内部暂态过电压以及大气过电压出现时,其就会导致整个配电网络中出现瞬间的过电压,该电压一般持续时间比较短,但是会直接产生很高的电压值,并直接影响到整个绝缘子串的正常运行。
而配电线路因为瞬时电压过大,而导致其断路器出现了跳闸现象,并使得整个配电线路都出现了停止供电的情况。
其次如果配电线路中的绝缘子串中存在着不符合标准的部分,也会导致其中的一些绝缘子分布电压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在其运行的而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闪络的现象,借助于大地两相或者三相短路,也就会对整个线路实施保护,从而导致跳闸现象的出现。
1.2保护整定值过小配电网络系统中,常利用一段以及二段保护,确保配电线路以及电力设备稳定运行。
其中,二段保护便是过电流保护,根据最大负荷电力确定整定方式。
二段保护中,整定值若过度小于线路末端的金属短路电流,配电线路整体便会出现相间放电或其他故障,从而造成跳闸现象。
1.3合闸冲击现象配电网在发生跳闸事故之后,相关的线路维护人员会迅速根据该配电线路的故障来对造成跳闸的原因来进行分析。
但是在合闸送点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跳闸事故的发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该合闸冲剂电流在配电线路中会长时间存在,并会以一种较大的形式来存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中。
配电线路故障跳闸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探讨配电线路故障引起跳闸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主要包括线路故障、过载、短路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是线路故障。
线路故障是指线路中断、接触不良、绝缘损坏等问题,这种故障引起跳闸的原因一般是电流过大或电流突变,从而导致保护装置动作。
线路故障可能的原因包括:1.线路老化和磨损。
长期使用会导致线路老化,绝缘材料会逐渐破损,甚至断裂,导致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故障。
2.外力破坏。
如施工时的意外碰撞、自然灾害等,都可能造成线路的损坏。
3.错误操作。
如错误的接线、接触不佳等操作失误也可能导致线路故障。
针对线路故障引起跳闸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进行定期巡视检查,特别是对老化、磨损等状况明显的线路要加强检查,及时更换损坏的部分。
2.加强维护保养,包括清洁绝缘材料、检查接线等,确保线路正常运行。
3.加强操作培训,操作人员要熟悉线路的连接方式、操作规程等,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的故障。
其次是过载。
过载是指电流超过线路所能承受的负荷,长时间过载会使线路过热,甚至烧毁。
过载引起跳闸的原因一般是保护装置检测到的电流超过额定值。
过载可能的原因包括:1.用电负荷过大。
如大功率电器过多或同时使用,会导致线路过载。
2.设备故障。
如某个电器故障,会导致其额定电流超过线路的负荷能力。
2.定期检查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设备。
再次是短路。
短路是指两个导体之间产生了电流廊道,直接导致电流突增,引起跳闸。
短路引起跳闸的原因一般是电流过大,短时间内导致保护装置动作。
短路可能的原因包括:1.绝缘材料破损。
绝缘材料破损会导致两个导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短路。
2.外界因素。
如小动物、杂草、灰尘等进入线路中,导致两个导体接触,引起短路。
1.加强线路的绝缘检测,及时更换破损的绝缘材料。
2.加强线路的清洁工作,防止外界因素对线路的影响。
配电线路故障引起跳闸的原因主要有线路故障、过载和短路等,针对不同的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零序保护越级跳闸引起机组全停的原因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7-02T05:49:45.343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5期作者:曾洁涛[导读] 分析发生保护误动的原因,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国能成都金堂发电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通过某电厂发生的一起高厂变零序保护越级跳闸引起 600MW 机组全停的事故,分析发生保护误动的原因,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零序保护;间歇性接地;离散性;灵敏度;误动;越级引言发电厂 6kV 厂用系统一般都采用变压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以降低 6kV 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时的接地电流。
本文针对一起经中阻接地的高厂变因厂外生活变发生间歇性接地保护拒动,造成高厂变零序电流保护误动引起的停机事件。
在详细分析因保护装置厂家在原理上的设计缺陷及定值配合不当的误动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方案,以杜绝保护误动导致的越级跳闸,从而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发电机跳闸事件经过2019-9-16 01:04,#61 机事故跳闸,ETS 首出原因为“发电机跳闸”。
运行人员检查发现发变组保护“高厂变分支零序过流”动作, #61 机6kV1A 段失电,#61 机跳闸,#61 炉 MFT 动作,6kV0A 段电源由 663 开关切换至分段开关 665 开关供电。
同时还发现接于公用段 0A 段的厂外生活变 6198 高侧零序保护动作跳闸。
二、发电机跳闸事件原因分析(一)检修人员查看发变组保护,发现装置上的动作信号为:高厂变 A 分支零序过流 t1,高厂变 A 分支零序过流 t2。
发电机出口 201开关的操作箱上“出口跳闸 I”及“出口跳闸 II”灯亮;6kV1A 快切装置“闭锁”,6kV1B 段快切装置“动作”灯亮。
针对此种情况,对相关的一、二次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1、对 6kV1A 段母线、1A 分支PT、6kV1A 段母线PT、高厂变 1A 分支共箱母线进行了耐压试验,所有试验数据均在合格范围内。
继电保护误动跳闸成因及处理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电网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继电保护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
但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误动故障等,严重影响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文分析了继电保护误动跳闸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制止继电保护误动的对策,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继电保护;误动跳闸;原因;处理对策引言: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中出现误动跳闸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这一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还在一定程度上为电网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及时解决继电保护误动跳闸现象使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势在必行。
1 继电保护的定义1.1 继电保护的概念及工作方式我们知道,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出现故障是时常发生的,这主要取决于外界的因素干扰以及自身的内部因素,无论哪种因素,一旦使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没有办法正常运行的话,将会给企业、个人带来损失,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想到解决办法的前提是要了解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没有正常运行的明显状态有哪些,当电力系统出现单相接地、两相接地、三相接地、短路等的话就是很明显的出现了故障。
而如果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出行超负荷、超电压、产生振荡、本身同步运行的发电机却异步运行时等,就是非正常运行状态。
综上各种原因,我们就不难看出继电保护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那么继电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我们归结为,它主要是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构成的,一旦电力系统发生故障之后,工频电气量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特征是:(1)电流增大的情况。
当设备发生短路时,那么在出现故障的某点和电源与电源相连接的电气设备与输送电能的线路上,所产生的电流将迅速的增大,从负荷电流开始,到最后会比负荷电流大得多;(2)电压降低的情况。
一旦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发生故障的时候,将会导致电力系统之中的各个点之间的相间电压或者是相电压值迅速降低,而且距离短路点原来越近的话,其中的电压也会越来越低;(3)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会发生变化。
集电线路零序过流一段动作原因集电线路零序过流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由于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集电线路中的零序电流超过了正常范围,此时保护装置会根据预设的保护动作逻辑进行保护动作,以保护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就集电线路零序过流的一段动作原因进行分析,包括故障原因、保护动作原因、保护装置设置原则等内容。
一、集电线路零序过流的故障原因1.绝缘故障:在集电线路中可能会发生绝缘故障,例如绝缘老化、绝缘损坏等,导致相间或线对地短路故障,使得零序电流超过了正常范围。
2.接地故障:接地故障是指集电线路中出现了接地故障,例如导线和塔杆之间的接地发生故障,或者设备出现接地故障,导致零序电流异常增大。
3.外部故障:在集电线路周围可能会发生外部故障,例如雷击、动植物等外部因素导致的故障,使得零序电流异常增大。
4.设备故障:集电线路中的设备出现故障,例如电缆头接触不良、接线端子松动、设备烧毁等导致零序电流异常增大。
以上是集电线路零序过流的一些可能故障原因,这些故障都会导致零序电流异常增大,从而触发保护装置的动作。
二、集电线路零序过流的保护动作原因1.保护设备保护范围内的故障:保护装置设置了零序过流保护功能,并在保护范围内监测零序电流的变化,当零序电流超过了设定值,保护装置会进行保护动作。
2.保护设备的灵敏度设置:保护设备的灵敏度设置是指在保护范围内,设定合理的灵敏度设置,能够及时发现集电线路零序过流故障,并进行相应的保护动作。
3.保护设备的动作逻辑:保护设备设置了零序过流的动作逻辑,当零序电流超过设定值、持续时间达到设定时间等条件满足时,保护装置会进行相应的保护动作。
4.保护设备的故障检出能力:保护设备具有良好的故障检出能力,能够准确地检测集电线路中的零序过流故障,保护设备可以快速准确地做出保护动作。
以上是集电线路零序过流保护动作的一些原因,这些原因决定了保护装置对集电线路零序过流进行保护动作的时机和方式。
三、保护装置设置原则1.合理设置保护范围:保护装置应合理设置保护范围,确保能够覆盖集电线路的所有可能故障点,同时避免对外部干扰敏感。
一起站用变零序保护动作跳闸故障分析与处理大唐陈村水力发电厂,安徽省泾县 242500)摘要:本文介绍了陈村水电厂一起坝变零序保护动作的故障分析和原因查找方法。
坝变400V厂用电作为水电厂的重要厂用负荷回路,在其高压侧开关跳闸的情况下,坝上启闭机、溢洪道等设备将不能正常操作,会给水电厂安全运行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就该跳闸事件作详细分析。
关键词:坝变保护跳闸故障分析0 引言大唐陈村水力发电厂位于皖南山区青弋江上游,分为二级开发,一级陈村站、二级纪村站,全厂总装机容量214MW,,在安徽省电网中主要承担顶峰发电和事故备用。
陈村站110kV开关站位于该站72m 高程,距离坝顶配电室约55米。
全厂厂用电系统由1号、2号厂变分别接至厂用电Ⅰ、Ⅱ二段,坝变为备用电源。
具体如下图1:图1 厂用电系统图图1中坝变作为厂用电备用电源点,其通常由10kV市电母线带坝上负荷运行,03开关在“热备用”位置。
柴油发电机作为事故备用。
坝变保护为南瑞公司生产的RCS-9621D,于2004年投产,配有三段过流和低压侧零序保护,低压侧中性线接地点安装在坝顶配电室。
低压侧零序保护电流互感器安装在坝变本体低压侧出线处,变比为200/5。
低压侧零序保护定值为144A(二次值3.61A),0.3s。
坝变负荷支路如下图2:图2 坝变负荷分配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坝变低压侧400V母线实际接有7路负荷,5路厂内负荷分别为坝顶门机控制电源、消防泵电源、启闭机室控制电源、105廊道照明、可视化电源。
另外两路厂外负荷为移动公司和联通电源、安鑫公司照明电源。
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杆塔设备布置在本厂坝顶左岸,采用就近原则,移动公司和联通电源通信电源从本厂坝顶坝变低压侧400V母线接取。
1 故障经过2019年11月7日,天气晴朗。
机组正常运行,厂用电运行方式为1号厂变供厂母Ⅰ、Ⅱ段运行,2号厂变热备用,坝变带坝上负荷运行。
110kV开关站Ⅱ段母线电压互感器由运行转检修。
一起线路故障引起的零序I段动作跳闸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摘要:变电站内部及送出线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就是电缆线路,其中单相接地故障引起零序过流Ⅰ段动作占很大比例,极少数项目现场出现零序过流Ⅱ段动作跳闸,零序过流I段动作大多数是一次设备异常引起的保护动作。
本文结合工作中的35KV光伏电站开关站接地变零序保护动作跳闸的实际案例,从引起跳闸的原因着手,阐述了事故检查过程及预防措施,深入分析一起线路故障引起的零序过流I段动作跳闸事故,通过制定对策,避免开关站再次出现该跳闸事故。
从而给其他现场处理类似事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光伏电站零序I段动作跳闸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1事故过程及设备简介:某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为40MW,以2回35kV 集电线路至 35kV光伏电站内开关站,开关站汇集电能后以1回35kV架空线路接入110kV变电站。
光伏区电能汇集后通过13台35kV箱变升压,集电线路原有道路敷设可方便到达开关站,总长约6.5公里。
(1)故障前后电站运行方式故障发生前,某光伏电站35kV送出Ⅰ回线在运行状态,站内35kV母线在运行状态。
35kV光伏场区集电Ⅰ回线带负荷17.2MW,35kV光伏场区集电Ⅱ回线带负荷21.1MW,全站送出总负荷38.1MW。
故障发生时,某光伏电站内35kV母线保护装置1M差动相电压保护、1M失灵相电压保护启动,但未动作出口。
故障发生后,某光伏电站35kV开关321、322、323、324、325断路器跳闸。
35kV送出Ⅰ回线,35kV母线、35kV接地变、35kVSVG、35kV集电Ⅰ回线、35kV集电Ⅱ回线均转为热备用状态,全站送出总负荷变为0 MW。
(2)事件发生经过2022年11月22日16时59分09秒860毫秒,某光伏电站35kV接地变兼站用变高压侧零序I时限保护动作出口,(动作电流1.058A,动作时限735ms)。
跳开35kV集电Ⅰ回线324断路器、35kV集电Ⅱ回线325断路器、35kV SVG 322断路器、35kV送出Ⅰ回线321断路器、35kV接地变323断路器。
配电线路跳闸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在电力系统运行的时候,一旦发生电力故障就会出现配电线路跳闸的情况,其中很多是因为过流保护导致的跳闸,一旦开关发生跳闸的情况,是无法进行正常送电的。
为提高配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降低跳闸次数,分析研究对配电线路常见跳闸原因进行分析和提出对策便成了一个急需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配电线路跳闸原因防范最近几年,随着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产业及居民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电力系统发展迅速,配电线路的输送越来越稳定,但在配电线路的维护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小的问题。
在发生跳闸的时候,线路会结束送电,电流表的指数会发生大幅度的偏转,然后在短时间内会回到正常的指数上。
过流的保护是导致线路跳闸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有些情况下,跳闸是会影响线路的送电的,有时只能将线路分段后才能实现逐段线路的供电。
虽然在一般状况下重合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失败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与导线出现短线、绝缘线出现破裂,避雷器发生损坏,等情况有关。
为了尽可能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深入了解配电线的故障、跳闸情况,并事先采取防范措施。
我认为常见的配电线路跳闸故障原因共有七点,接下来我将逐条提出分析它们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对常见的配电线路跳闸故障的原因所做的分析(一)为了保护线路和设备,往往采用一段保护和二段保护的办法,这是因为保护整定值过小造成的保护动作在配电系统中频发。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线路发生故障的时候电流明显增大情况的产生,往往故障点靠电流越近,短路电流的额度就越大。
采取一段保护和二段保护这样的方式就能在电流超过整定值的时候使保护动作跳闸,从而达到了保护用电设备和电路的目的。
一段保护的别名是速断保护,从字面意思来看可以知道,这种保护是一种快速的反应。
它保护电路的原理如下:它按照线路末端金属短路电流作为整定方式,在某条线路上如果出现两相金属短路或者三相金属舸路的情况时,速断动作可以由一段保护产生,这种动作是瞬间的,又可以使断路器跳闸,最后停电;二段保护也被叫做过电流保护,它的整定的方式与一段保护恰恰相反,它是根据电路的最大负荷电流确定下来的,半秒是一般动作的时限设置,但是在最大负荷电流仍然不满足实际电流的需求时,用另一种方式说,为了保护用电设备和配电线路,是当二段的保护躲不过负荷电流的时候,就要依然采取一段保护的方式,确保保护动作跳闸。
《零序保护误动跳闸分析》一、事件前运行方式110kv马田i回、马田Ⅱ回并列运行对110kv田头变进行供电,田中线送电保线(对侧开关热备用),110kvⅠ、Ⅱ组母线并列运行;#3主变110kv运行于110kvⅠ母;110kv马田i回、田通i回、南田、田中线运行于110kvⅠ母;110kv马田Ⅱ回、田通Ⅱ回、大田线运行于110kvⅡ母。
田头变一次接线图二、设备情况110kv马田i回、马田Ⅱ回保护装置:型号psl-621d,南京南自;110kv大田线(田头变)保护装置:型号rcs-941a,南京南瑞;xx年8月投运;110kv大田线(大梁子电站)保护装置:型号dpl-11d,南京恒星;xx年3月投运;110kv大田线(咪湖三级电站)保护装置:型号rcs-941a,南京南瑞;xx年9月投运。
三、保护报警信息110kv田头变在xx年5月31日20时42分57秒110kv马田i回见(图2)、马田Ⅱ回见(图1)零序Ⅰ段动作,跳开出线断路器,20时42分57秒大田线保护启动见图3。
对侧迷糊三站距离Ⅰ段动作跳闸故障测距约5km处(见图4)、大梁子电站零序Ⅰ段动作跳闸(见图5)。
图1.马田Ⅱ回动作报告图2.马田Ⅰ回动作报告图3.大田线保护启动报告图4.t大田线保护跳闸信号(咪三站)图4.大田线保护跳闸信号(大梁子电站)四、保护动作分析故障发生后对马田双回线进行了巡线,未发现异常,通过大梁子电站线路侧避雷计数器发现有放电动作一次,随后由大梁子电站零起升压对110kv大田线进行冲电未发现异常;初步判断大田线电站侧跳闸是由于雷击瞬时故障造成(雷雨天气),大田线田头变侧从保护启动波形分析在故障持续时间约为80ms后故障电流消失(马田双回跳闸),故保护未出口,根据相关保护动作信息推测故障点很有可能在大田线上,6月7日,再次停电安排对110kv大田线进行重点区段进行登杆检查,发现#4杆b、c相瓷瓶有闪络放电的痕迹(见下图),于当天更换损伤瓷瓶。
电机零序保护跳闸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和技术改进摘要:某核电厂1/2机组低压交流配电盘调试至今,发生过多起75kW以上电机在停运、启动或正常运行期间出现零序保护跳闸的故障。
本文重点研究大功率电机回路零序保护误跳闸问题,将从各类零序保护跳闸的典型案例入手,分析零序保护跳闸的各种故障原因并进行归纳总结,探索电机零序保护误跳闸的根本原因,得出解决现场缺陷的实用型方案,并制定一定的改进策略和计划,指导电气维修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该类型故障,有效保障核电厂重要敏感设备或QSR核级设备的可靠运行。
关键字:大功率电机;零序保护跳闸;电缆对中;屏蔽层接地;增加延时;1. 问题描述根据核岛大功率电机发生零序保护跳闸事件的时间和故障现象,该类事件主要发生在以下三种阶段:电机启动瞬间、电机热备或停运期间、电机正常运行期间。
下面针对每个阶段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简要介绍,以便后文开展详细的故障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制定。
电机启动瞬间发生零序保护跳闸的案例:(1)2018年6月12日,运行人员执行9DVN007ZV风机定检后再鉴定试验。
主控启动9DVN007ZV风机后其上游电源开关1LKJ311间隔零序保护继电器动作,开关跳闸,从风机启动到跳闸约2.9秒。
(2)2018年6月12日,9DVN007ZV风机进行启动验证,录取电机启动期间三相电流和零序电流波形。
主控启动该风机后约136mS时发生开关跳闸。
(3)2012年5月10日至13日,1SAP001CO、2SAP002CO空压机在启动瞬间五次发生零序保护跳闸,空压机无法正常启动。
电机电源开关处于热备或停运期间发生零序保护跳闸的案例:(1)2015年10月23日,3CFI104MO电机处于停运状态,其电源开关合闸但接触器未吸合,在无启动指令的情况下,3LLO205间隔零序保护动作指示灯亮,主控报警。
(2)2018年7月31日,4EVR003ZV定期切换至4EVR002ZV,003ZV停运时,主控触发4LLD008KA,现场检查零序继电器动作,故障灯亮。
配电线路故障跳闸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探讨配电线路故障跳闸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配电线路出现故障,从而使得保护装置跳闸,切断故障区域电力输入,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而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包括过载、短路、接地故障等,针对这些原因,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围绕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的原因1. 过载过载是造成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负荷突然增大或者长期超过额定负荷时,会导致线路电流过大,超出了保护装置的额定动作电流,从而触发保护装置跳闸。
过载造成的跳闸现象较为常见,需要重点关注。
2. 短路短路是另一个常见的配电线路故障跳闸原因。
当两个或多个相电路间出现直接接触或者通过短路故障器件导通,会导致电流增大,形成短路电流,触发保护装置跳闸。
短路故障往往会造成比较严重的设备损坏,需要及时处理。
3. 接地故障接地故障是指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导致电流通过接地导体流入地面,形成接地故障电流。
接地故障也会触发保护装置跳闸,以防止电气设备和人员受到触电伤害。
4. 阻抗不平衡配电线路中出现阻抗不平衡也会导致跳闸现象。
阻抗不平衡是指电力系统中正、负、零序电阻、电抗不相等的情况。
当系统中存在较大的阻抗不平衡时,会导致电流分布不均匀,触发保护装置跳闸。
5. 外部干扰外部因素也是造成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的原因之一,如雷击、动植物触碰、人为破坏等都可能导致线路跳闸。
这些外部因素需要及时排除,并加强配电线路的防护措施。
二、应对措施探讨1. 加强监测和维护针对过载、短路等故障原因,需要加强对配电线路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定期检查线路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对于老旧设备,需要及时更换或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安装过载保护装置针对过载故障原因,可以安装过载保护装置,当线路出现过载情况时,保护装置可以及时检测并跳闸,避免线路过载损坏。
一起集电线路零序过流Ⅱ段动作跳闸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文/运维管理部董参参摘要:风电场变电站最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就是架空线路,其中单相接地故障引起零序过流Ⅰ段动作占很大比例,极少数现场出现零序过流Ⅱ段动作跳闸,零序过流Ⅱ段动作大多数是二次设备异常引起的误动。
本文主要分析了一起集电线路零序过流Ⅱ段动作跳闸事故,阐述了检查过程及预防措施,从而给其他现场处理类似事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零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接地线一、事故过程及设备简介:2014年5月我站35kV润风六线集电线路因零序Ⅱ段动作,断路器跳闸,查看监控系统报文可知,在跳闸前,该集电线路曾多次报整组启动。
该线路共计10台箱变,总容量为25MW,线路采用南瑞继保的PCS9612线路距离保护装置,零序保护电流由外部专用的零序CT引入。
跳闸前线路有10台机组并网运行,有功功率约为21.56MW,电流值约为:Ia 338.49A, Ib 338.1A, Ic 338.23A。
二、跳闸故障分析:设备跳闸后,后台监控报文显示为零序Ⅱ段动作跳闸,零序电流0.195A,就地检查综合保护装置报警情况,报警内容与后台一致,设备动作正确。
随后现场人员分析了故障录波装置记录的跳闸波形,故障录波显示瞬时值波形如图1、有效值波形如图2。
图1(跳闸时刻电压电流瞬时值)图2(跳闸时刻电压电流有效值)通过跳闸故障时刻的瞬时值和有效值分析可知,跳闸时刻35kV母线电压平衡,相电压无明显降低或者升高,也没有产生零序电压,瞬时值波形平滑,无畸变。
跳闸时刻电流瞬时值波形为平滑的正弦波,没有发生畸变,所以一次设备没有发生放电现象。
通过理论推断可知,如果集电线路发生了接地故障,不但该集电线路有零序电流,该段母线上的接地变也会产生零序电流,对比接地变和跳闸集电线路的零序电流,发现该段母线上的接地变并没有零序电流,如图3所示。
由此推断一次设备运行正常,没有发生单相接地,或者相间短路等故障。
图3(跳闸时刻线路零序电流为0.19A和接地变零序电流为0.00A)图1、图2都有一个异常现象,在跳闸时刻有零序电流,显示电流值为0.19A ,并且35kV润风六线电流Io在跳闸时刻之后还一直存在,显示的电流值为0.19A。
零序过流保护原理、跳闸的原因、解决方法一,零序过流保护原理
零序过流保护是指当线路出现漏电时(漏电发生在互感器以下),穿过互感器的电流矢量和不
再为零,互感器次级就会有输出电流,利用这个原理可以进行漏电保护。
发电机主保护简介
零序过流保护具体应用
可在三相线路上各装一个电流互感器(C.T),利用这个C.T来检测三相的电流矢量和,即零序电流Io,IA+IB+IC=IO,当线路上所接的三相负荷完全平衡时,IO=0;当线路上所接的三相负荷不平衡,则IO=IN,此时的零序电流为不平衡电流IN;当某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必然产生一个单相接地故障电流Id,此时检测到的零序电流IO=IN+Id,是三相不平衡电流与单相接地电流的矢量和。
二、零序过流保护跳闸的原因
造成零序过流跳闸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三相负荷的不平衡造成的,当负荷小的时候,不会跳
闸,负荷增大,零序分量也会加大,达到保护动作的整定值,零序保护就会动作。
还有隧道照
明中,因为电缆线都是顺着墙壁铺设的,潮湿度大,因潮湿度不同,线路对地的电容性电流也
不同,火线之间的电容性电流的不平衡也会加大零序的电流分量。
还有电线的绝缘老化绝缘性
能有的好些,有的差些,这些差别也会导致零序分量的增加,你要特别注意照明等三相平衡配置,或者加大零序保护值。
知识点:小网运行中发变组出口断路器跳闸有哪些现象?如何处
理?
三,零序过流保护跳闸怎么解决?
零序过流保护跳闸如何处理,具体得看用在什么设备上,电动机、变压器、馈线上都有针对性
的解决方案,具体情况要根据具体原因分析并加以解决。
配电线路跳闸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故障的情况下进行开关合闸,但常因过流保护动作跳闸而无法正常送电。
现场情况表明,对这类存在开关异常跳闸状况的线路进行合闸送电瞬间,电流表指针往往大幅度偏转,然后又在较短的时间内返回到正常值。
合闸冲击电流过大会导致过流保护动作跳闸,更为严重的是,有的线路只能将线路分段后逐段送电。
一跳闸原因:1 管理原因:(1)外力破坏:电力线路受外力破坏易造成倒杆断线恶性事故,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
(2)盗窃设施:电力线路多为金属材料,受价格上涨因素,犯罪分子偷盗电力设施,案发前必然先造成线路跳闸停电后实施犯罪。
(3)车辆撞杆:线路延公路两侧架设方案仍是目前普遍推行的首选方案,它便于施工与接火跳线,但随着车辆快速增长,违章行车直接撞击电杆事故也呈上升趋势。
(4)杆根取土:修路、建房、烧砖等取用土时,对架设在田间地头电杆地段进行取土,破坏了电杆基础,造成电杆倾斜倒塌。
(5)破坏拉线:组立在农村耕地上带有接线的电杆,因其不便于农机作业和农作物的收种,从而擅自拆除拉线,引起电杆倒塌。
(6)焚烧农作物秸秆:每年农作物收割之后,废弃在耕地中或堆积在田间地头、公路两侧的秸秆就地焚烧而引起线路跳闸。
(7 短路:人为因素较多,大都是缺乏电力保护常识而引发障碍。
重点有:风筝、过街宣传横幅,彩带等绕线;金属丝抛挂,此类故障多集中在村庄附近和空旷地段;架空导线飞鸟短路,地下电缆出线裸露部分小动物短路。
(8线路巡查不到位:线路的安全管理重点在线路上,线路巡查工作必须要认真仔细,并要正确巡查所有设备,确保线路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9 路薄弱点不清:没有标定危险部位与薄弱环节,遇到负荷高峰期,线路连接薄弱点放电发热烧断导线。
二原因:(1线路施工工艺质量:(2空裸导线路:导线与支持瓷件绑扎不实,导线连接点搭接缠绕或是压接不合格造成放电,线路与电气设备连接没有采用铝(铜)设备过渡板(线夹),使非同类金属连接造成氧化引起高温烧断导线。
集电线路零序过流一段动作原因集电线路是输电线路中的一种,主要用于集中输送电力到变电站或者其他地方。
在集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零序过流的情况,这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和电网的故障。
因此,及时了解零序过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集电线路零序过流一段动作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一、集电线路零序过流的概念零序过流是指在三相电流相位相等的情况下,出现了异常的零序电流。
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三相电流应该是相等的,而零序电流应该是零。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导致零序过流的产生。
集电线路的零序过流一段动作是指零序过流保护装置的一个保护动作过程,一般是指在零序过流达到一定数值时,保护装置进行动作,切断电路,避免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
二、集电线路零序过流一段动作的原因1.零序故障集电线路零序过流的一段动作最主要的原因是零序故障。
零序故障是指在电气设备或线路中发生的零序故障,导致零序电流异常增大,从而引起了保护装置的动作。
零序故障主要包括零序短路和零序接地故障两种情况。
当集电线路出现零序短路或者零序接地故障时,会导致零序电流急剧增大,从而引起保护装置的一段动作。
2.电气设备故障除了零序故障之外,集电线路零序过流的一段动作还可能是由于电气设备本身的故障引起的。
例如,电气设备内部的绝缘损坏,导致了零序电流的泄漏,从而引起了保护装置的动作。
此外,电气设备的负载过载或者短路也会导致零序电流的异常增大,引起保护装置的一段动作。
3.外部干扰在集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外部干扰也可能会导致零序过流的一段动作。
例如,受雷击、动物触电等外部原因所引起的集电线路的故障,都有可能导致零序过流的一段动作。
此时,保护装置的一段动作是为了切断电路,避免事故的发生。
4.保护装置设定值不合理保护装置的设定值不合理也是导致集电线路零序过流一段动作的原因之一。
当保护装置设定值设置过小或者过大时,都有可能导致对零序过流的误动作。
若设定值过小,零序过流保护装置可能会频繁动作,使得电路无法正常运行;若设定值过大,又导致了保护装置对零序过流的保护作用失效,从而无法及时切断电路,避免事故的发生。
继电保护误动跳闸原因分析及处理建议摘要:伴随着电力产业的进步,对继电保护设备提出严格要求,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制约着电力系统顺利运行,不利于企业经济发展与工作开展。
因为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继电保护误动跳闸也是常见问题。
对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继电保护误动跳闸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处理建议。
关键词:继电保护;误动跳闸;原因分析;处理建议继电保护设备误动跳闸原因可能是多方面引起的,也是常见问题,制约继电保护设备的作用发挥并增加了经济投入。
所以,想要避免继电保护误动跳闸还应立足于原因查找,进而制定有效解决方法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因为继电保护设备结构繁琐、涉及的内容较多,还需要检修人员做好各环节分析,才能保证继电保护运行稳定,提升设备总体安全性。
一、继电保护误动跳闸原因分析(一)电流互感器连接形式错误继电保护设备中,电流互感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电流互感器连接形式与继电保护设备运行有着密切联系。
因为继电保护中线路连接复杂、电流互感器连接形式多种,容易发生接线错误直接制约继电保护设备作用发挥。
(二)设备组件原因分析继电保护设备涉及多个电子构件,为确保正确安装要求安装人员全面掌握不同构件温度、湿度、规格等要求,否则将制约继电保护设备功能。
检验时若发现构件老化应及时更换,防止问题加剧。
(三)工作电源开关不合理继电保护设备的顺利运行直接影响因素是工作电源。
目前,在较多电网企业为节约经济投入而选择一些价格低廉、劣质工作电源,导致继电保护设备问题不断,反而增加了企业经济投入。
因为劣质工作电源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易导致电压参数波动变化较大,严重影响继电保护设备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工作电源纹波参数较大,影响继电保护设备应用时间,提高了误动跳闸频率。
(四)环境影响继电保护设备运行中,内部、外部干扰制约保护设备作用的发挥。
保护设备转换接触点时会发出信号,该信号有着极大的高频电磁。
另一方面,由于外部环境制约也容易造成涌浪电压问题。
输电线路跳闸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控措施发表时间:2017-04-26T10:40:35.0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作者:鹿淑松李然然齐太强张辉王波[导读] 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载体,是电力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线路跳闸往往比单个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跳闸对电网所造成的影响更大、更加难以处理。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肥城市供电公司山东泰安 271600)摘要: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目前大系统、大机组、强电压、高度自动化等特点,对电网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载体,是电力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线路跳闸往往比单个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跳闸对电网所造成的影响更大、更加难以处理。
鉴于此,作者将在下文中对输电线路跳闸状况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防范输电出现跳闸状况的具体措施,希望对输电线路日后的完善和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输电线路;跳闸;原因分析;防控措施引言: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对电力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输电线路经常会发生跳闸问题,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防控措施。
1 现阶段预防输电线路跳闸存在的主要问题1.1外力的破坏(1)电力系统内部输电线路防止外力破坏的系统还不健全,大部分是处于没有主管领导、没有特定的规章制度、没有具体的分工的状态。
(2)输电线路外力的问题主要是输电线路走廊及防护区的树木、房屋、以及一些人为的破坏等。
(3)输电线路的巡视通道被一些人所侵占了,违章建房、堆物、取土等现象不止。
(4)新建的和在建的输电线路大部分会有跨房或跨过树木,给运行的巡视和检修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因为基建前期的协调工作还不到位,再加之与当地老百姓矛盾没有解决,一些违章建筑和线下树木在也得不到拆除和相应的处理。
1.2鸟害鸟类对变电设备会造成一定地危害,大部分不是鸟自身对设备所造成的,而是由鸟巢或鸟粪所造成的间接危害。
一起集电线路零序过流Ⅱ段动作跳闸
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文/运维管理部董参参
摘要:风电场变电站最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就是架空线路,其中单相接地故障引起零序过流Ⅰ段动作占很大比例,极少数现场出现零序过流Ⅱ段动作跳闸,零序过流Ⅱ段动作大多数是二次设备异常引起的误动。
本文主要分析了一起集电线路零序过流Ⅱ段动作跳闸事故,阐述了检查过程及预防措施,从而给其他现场处理类似事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零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接地线
一、事故过程及设备简介:
2014年5月我站35kV润风六线集电线路因零序Ⅱ段动作,断路器跳闸,查看监控系统报文可知,在跳闸前,该集电线路曾多次报整组启动。
该线路共计10台箱变,总容量为25MW,线路采用南瑞继保的PCS9612线路距离保护装置,零序保护电流由外部专用的零序CT引入。
跳闸前线路有10台机组并网运行,有功功率约为21.56MW,电流值约为:Ia 338.49A, Ib 338.1A, Ic 338.23A。
二、跳闸故障分析:
设备跳闸后,后台监控报文显示为零序Ⅱ段动作跳闸,零序电流0.195A,就地检查综合保护装置报警情况,报警内容与后台一致,设备动作正确。
随后现场人员分析了故障录波装置记录的跳闸波形,故障录波显示瞬时值波形如图1、有效值波形如图2。
图1(跳闸时刻电压电流瞬时值)
图2(跳闸时刻电压电流有效值)
通过跳闸故障时刻的瞬时值和有效值分析可知,跳闸时刻35kV母线电压平衡,相电压无明显降低或者升高,也没有产生零序电压,瞬时值波形平滑,无畸变。
跳闸时刻电流瞬时值波形为平滑的正弦波,没有发生畸变,所以一次设备没有发生放电现象。
通过理论推断可知,如果集电线路发生了接地故障,不但该集电线路有零序电流,该段母线上的接地变也会产生零序电流,对比接地变和跳闸集电线路的零序电流,发现该段母线上的接地变并没有零序电流,如图3所示。
由此推断一次设备运行正常,没有发生单相接地,或者相间短路等故障。
图3(跳闸时刻线路零序电流为0.19A和接地变零序电流为0.00A)
图1、图2都有一个异常现象,在跳闸时刻有零序电流,显示电流值为0.19A ,并且35kV润风六线电流Io在跳闸时刻之后还一直存在,显示的电流值为0.19A。
以上对图1和图2分析已经得知一次设备并无故障,依据零序电流产生的原理推断,就不具备产生零序电流的条件,断路器跳闸后,三相电流已经全部为0(图1和图2可证实),就更加不可能产生零序电流。
现场人员带着疑问查看了故障录波的实时监测值,此时润风六线断路器在分闸位,该线路显示三相电流为Ia:0.001A、Ib:0.002A和Ic:0.002A,考虑到零点漂移认为此时的电流均为0,但是零序电流Io实时监测值为0.137A,如图4所示。
为了进一步证实该电流的存在,又检查了该集电线路的综合保护装置二次实时测量值,该线路的零序电流显示为0.130A,如
图5所示。
设备跳闸后,故障录波实时监测和线路保护装置都显示该集电线路的零序电流为0.13A左右,再次确定了该电流的存在。
由以上分析可知,35kV润风六线集电线路零序Ⅱ段动作跳闸,原因为保护装置检测到了不正确的零序电流引起的保护动作,一次设备无故障。
图4(跳闸后故障录波实时监测线路零序电流显示为0.137A)
图5(跳闸后线路保护装置零序电流显示为0.130A)
现场分析产生不正确的零序电流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二次设备受到干扰产生感应电流,导致装置检测到了0.13A的零序电流,二是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回路中确实有电流,但是并不是一次回路中产生的,而是电缆屏蔽层接地受到干扰产生的感应电流。
分析可知二次设备受到干扰产生感应电流大部分是瞬时的,不可能永久性存在,那么因为电缆屏蔽层产生感应电流的可能性较大,随后现场对第二种可能性展开了检查。
三、现场设备检查:
现场分析该零序电流是由外接零序电流互感器测量的,首先从线路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及二次接线入手。
现场使用钳形电流表测量了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线电流,测量到的电流值为0.13A(如图6所示),与综合保护装置监测到的电流值一致。
查看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名牌可知,该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为100/1,依据测量到的二次值推断,一次电流值为13A左右。
,随后,现场测量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电缆屏蔽层接地线,该接地线的电流为6.87A(如图7所示)。
图6(跳闸后测量零序二次电流0.13A)图7(跳闸后测量屏蔽层接地电流6.78A)根据现场电流互感器的安装结构分析,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有两个,第一是电缆的屏蔽层,第二是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接地的屏蔽层接地线(该接地线是把两个电缆的钢铠和屏蔽层都短接在一起再连接到接线上),如图8所示。
已经测量到屏蔽层接地线的电流为6.78A,由于电缆太粗,现场无法测量电流,但通过推断可知,电缆接地线和电缆屏蔽层的电流大小相等,那么两个电流相加为13.56A,印证通过二次测量值计算出的一次电流值为13A左右。
现场人员判断问题就出在电缆接地线和电缆屏蔽层上。
图8(零序电流互感器)
现场人员仔细检查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位置和接地线位置,发现电缆接地线穿线错误,正确穿线后电缆屏蔽层和电缆接地线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
由于安装错误导致电缆接地线按照同方向在电流互感器中绕了两圈,即零序电流互
感器一次的匝数由1变为2,一次实际测量的6.87A,二次计算值=6.87A*2/100=0.136A≈0.13A。
证实了实际测量值。
我站零序电流互感器为后期改造安装的,安装完成后电缆的接地点都在零序互感器的上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6.2.9可知,电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下时,接地线应直接接地;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上时,接地线应穿过互感器接地。
该事故发生前施工方进行过电缆接地线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接地的改造,正是由于在施工方改造中出现了穿线错误,导致保护装置检测到了错误的零序电流,引起保护动作。
电缆接地线穿过电流互感器正确和错误对比图如图9所示。
该缺陷属于工程方施工遗留缺陷,查明原因后联系施工方进行整改,并且对所有零序电流互感器屏蔽层接地线进行了排查,确认其他电缆屏蔽层接地线没有穿线错误。
接地线整改后测量电缆屏蔽层接地线还是存在一定的电流,但是并没有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保护装置测量到的零序电流在0.02左右,设备运行正常。
正确错误
图9(电缆屏蔽层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接地对比)
四、事故预防措施
零序电流互感器正确的安装非常重要,其中一条要求就是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上时,电缆接地线应穿过互感器接地,避免高压电缆的屏蔽层的杂散电流和感应电流引起零序电流互感器保护误动。
但是在实际施工现场,有些电缆接地线该穿零序电流互感器时未穿,或者倒穿了,造成零序保护不能正确动作。
公司代维现场大部分都是新建变电站,业主的工程和施工人员水平不一。
多数现场在工程期间代维人员都入住现场,开始了代维工作,包含工程期间的缺陷管理,甚至不少现场都是我们公司代维人员代替业主进行的安装工程验收。
这就要求代维现场人员至少要具备以下两点:
1、全面了解《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国家标准。
如果业主需要公司代维人员代替验收时,现场人员一定要按照国家标准验收,切实保障客户利益最大化,保障后期安全稳定运行。
2、新交接的代维变电现场,代维人员要对零序电流互感器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安装等容易出现安装纰漏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包含重要连接部位的螺栓紧固,高压隔离开关接触电阻测试等,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避免反送电后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2、零序电流互感器安装注意事项_百度文库
/view/1067190b7cd184254b353570.html?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