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
- 格式:ppt
- 大小:4.35 MB
- 文档页数:17
埃内斯托·拉斐尔·格瓦拉·德·拉·塞尔纳(西班牙语:Ernest o Rafael Guevar a de la Serna,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通常被称做切·格瓦拉(西班牙语:Che Guevar a),香港译作捷·古华拉。
他是出生于阿根廷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
格瓦拉于1959年参与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七二六运动”,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
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了一些要职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在其它国家继续策动共产革命。
首先是刚果,然后是玻利维亚。
在玻利维亚,他在一次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军事行动中被捕,并于1967年10月9日被玻利维亚军队杀害。
死后,他成为了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
生平简表1928年6月14日,埃内斯托·切·格瓦拉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市。
他是埃内斯托·格瓦拉·林奇和塞莉亚·德拉·塞尔纳-德拉·略萨的长子。
1947-1953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医学系读书。
1950年,在油船厂上当水手,漫游特立尼达和英属圭亚那。
1951年月12月-1952年8月偕同阿尔维托·格拉纳多斯温游拉丁美洲各国。
游历了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然后由委内瑞拉乘飞机途经美国迈阿密返回布宜诺斯艾利斯。
1953年3月,大学毕业,第二次漫游拉丁美洲各国。
游历了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拿来马,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
在危地马拉参加了保卫阿本斯总统政府的斗争,在阿本斯政府被颠覆后移居墨西哥。
1954年-1956年,在墨西哥行医,后又在心脏病学研究兼职。
切格瓦拉拉丁美洲革命的象征与马克思主义者切·格瓦拉:拉丁美洲革命的象征与马克思主义者切·格瓦拉,全名恩斯特·切·格瓦拉·林奇,生于1928年,是一位廉洁的革命家、医生和军人,他的名字成为了拉丁美洲众多革命者的象征。
他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和为拉丁美洲人民争取平等和解放的勇气而闻名于世。
一、切·格瓦拉的早期生活和成长切·格瓦拉出生于阿根廷的罗萨里奥市,他的家庭是中产阶级出身。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游历了南美洲,并目睹了贫困、不公和压迫,这使得他对社会正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接受了医学教育,并成为一名医生,但他放弃了医生的职业,选择了成为一名革命家。
二、切·格瓦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切·格瓦拉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相信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解决拉丁美洲的贫困和不公问题。
他将自己看作是一个国际主义者,坚信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都应该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三、切·格瓦拉与古巴革命切·格瓦拉最著名的革命活动发生在古巴。
他与菲德尔·卡斯特罗共同领导了古巴革命,推翻了独裁者巴蒂斯塔的政权。
在革命成功之后,切·格瓦拉担任了古巴政府的高级职务,致力于改善古巴人民的生活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四、切·格瓦拉的拉丁美洲革命梦想切·格瓦拉并未满足于古巴革命的胜利,他的目标是将革命引向整个拉丁美洲。
他相信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消除拉丁美洲的贫困和不公,实现人民的权利和尊严。
他积极参与了多个国家的革命活动,试图将古巴式的革命模式推广到其他国家。
五、切·格瓦拉的经典形象和象征意义切·格瓦拉的形象在拉丁美洲和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标志性的长发、贝雷帽和铁革命纺织厂标志的背心成为了革命的象征。
他的形象被广泛使用在革命文化、艺术以及政治宣传中,鼓舞人们为自由和正义而斗争。
关于切格瓦拉的作文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一些人物,他们就像璀璨的流星,虽然划过天空的时间短暂,却留下了无比耀眼的光芒。
切·格瓦拉,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个传奇般的存在。
我第一次知道切·格瓦拉,是看到那张著名的头戴贝雷帽、眼神坚定且略带忧郁的照片。
当时我就想,这大叔是谁啊?怎么看起来这么酷,有一种让人难以忽视的气场。
后来深入了解,才发现他可不仅仅是“酷”这么简单。
切·格瓦拉啊,那可是个真正的行动派。
他就像一个怀揣着理想的侠客,只不过他的江湖是整个拉丁美洲。
他看不惯那些穷苦人民被压迫、被剥削,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儿,想要改变这一切。
他本来是个医生呢,按常理说,拿着手术刀治病救人就好了,可他偏不。
他觉得社会上的“大病”得用革命的方式来治。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放下了手术刀,拿起了武器,投身到解放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去。
他跟着卡斯特罗闹革命的时候,那一定是充满了各种惊险刺激的故事。
我仿佛能看到他在古巴的丛林里穿梭,和战友们一起风餐露宿,策划着一场又一场对独裁统治的反击。
他不怕苦,不怕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让人民当家作主。
这种坚定的信念就像一把火,不仅照亮了他自己前行的道路,也点燃了周围很多人心中的希望。
而且啊,切·格瓦拉还是个很有原则的人。
他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去革命的,要是那样的话,他在古巴革命成功后,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胜利成果了。
但他没有,他觉得革命的火焰应该烧遍整个拉丁美洲,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应该有反抗。
于是,他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走向那些还在黑暗中的地方。
当然啦,他的这种行为在有些人眼里可能有点“轴”。
但是我觉得,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小利益斤斤计较,而他却把整个拉丁美洲的穷苦大众的幸福当成自己的责任。
这就好比在一个满是自私自利之人的房间里,突然闯进来一个充满热血和大爱的人,大家可能都不太理解他,但他却毫不在意,继续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切·格瓦拉切·格瓦拉(Ernesto Guevara, CheGuevara),古巴革命领导人。
1928年6月14日生于阿根廷,是阿根廷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医师、作家、游击队队长、军事理论家、国际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
切·格瓦拉是古巴共产党、古巴共和国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1959年起任古巴政府高级领导人,1965年离开古巴后到第三世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争。
1967年在玻利维亚被捕,继而被杀。
切·格瓦拉死后,切·格瓦拉的肖像已成为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
《时代》杂志将格瓦拉选入二十世纪百大影响力人物。
2014年11月14日《每日邮报》曝光了一组切·格瓦拉的遗体照片,这是他在1967年遭玻利维亚军队杀害47年后首次公布的照片。
阿尔贝托·柯达(Alberto Korda)无论你是否了解他的底细,无论你是不是愤青,“CHE”已经不可避免地从小众理想主义变成一种流行时尚元素,这听起来有些莫名其妙,但时尚本来就是那么莫名其妙的东西,不是吗?看到“CHE”的头像在大街上每个角落疯狂蔓延,从T恤到背包、从头巾到贝蕾帽,可能格瓦拉本人会尴尬一笑——“我终于革命成功了,不过怎么是以这种方式呢?”那么,你有没有兴趣知道无意间炮制这张经典照片的摄影师的故事呢?这个在“切”背后的男人名叫阿尔贝托·柯达,在1960年3月5号,他用手上宝贝似的徕卡相机将戴着贝蕾帽的格瓦拉定格在胶片上。
柯达那时身为“解放报”的记者,在一次前往“上校公墓”执行拍摄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阿根廷自由战士切·格瓦拉,那天他正在公墓为80名古巴人默哀,在法国开往古巴的军需品货船被美国袭击的过程中,这80个人不幸遇难。
柯达被格瓦拉当时悲哀的神情打动,拍下了这张照片。
古巴革命领导人切格瓦拉简介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生于阿根廷,是阿根廷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医师、作家、游击队队长、军事理论家、国际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古巴革命领导人切;格瓦拉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切格瓦拉是阿根廷人,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属于上层社会人士,但是切格瓦拉却将自己的毕生心血用在了为贫苦大众谋幸福的革命事业上,切格瓦拉是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一生之中到过很多的国家,为拉丁美洲第三世界的解放斗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介绍一下切格瓦拉生平。
1928年6月14日,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1945年,进入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医学系。
1950年,骑自行车漫游阿根廷北部,行程4500公里,认识了齐齐娜,坠入爱河。
1951年,与阿尔贝托一起漫游拉丁美洲,8个月的时间游历了智利、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5个国家。
1953年6月,大学毕业。
7月,登上火车前往玻利维亚,再次开始美洲之旅。
12月,到达危地马拉。
1955年,在墨西哥认识卡斯特罗,8月与秘鲁姑娘伊尔达在墨西哥结婚。
1956年1月,加入卡斯特罗的起义队伍。
1957年,在战斗中打出了自己的名望,被卡斯特罗提拔为少校,并任命为新组建的第四纵队司令。
1959年1月4日,率部攻陷古巴首都哈瓦那,古巴革命胜利,与伊尔达离婚。
6月,切与阿莱达结婚。
11月,任国家银行行长。
1960年,先后出访中国,苏联,捷克等社会主义国家。
之后官职在古巴一升再升。
1965年,2月3日,访华。
4月24日,与一批追随者进入刚果。
从此开始转战拉丁美洲。
1967年10月8,被玻利维亚政府逮捕,9日,被处死。
10月10日,切的遗体被秘密埋入一个合葬坑。
1997年7月12日,古巴人找到了切格瓦拉的遗体,运回古巴为其举行了国葬。
切;格瓦拉和毛泽东的关系切格瓦拉和毛泽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斗士,都是信仰共产主义的优秀领导人,两个人身上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两个人的思想主张也存在着很多相同的地方,切格瓦拉生于1928年,毛泽东生于1893年,从年龄上看毛泽东要比切格瓦拉大35岁,毛泽东成为中国革命领袖的时候,切格瓦拉还是一个孩子。
革命领袖或英雄人物的故事故事一:切·格瓦拉的革命之路切·格瓦拉,全名恩斯特·切·格瓦拉·林奇,是20世纪最知名的革命领袖之一。
他出生于阿根廷,曾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他的生活却被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愤怒所主导。
切·格瓦拉在一次摩托车旅行中经历了一次启示性的经历,他目睹了南美洲大陆上贫困农民们的生活状况。
这个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他决定离开舒适的生活,在拉丁美洲各地与贫穷农民并肩作战。
切·格瓦拉成为了古巴革命的重要人物。
他与菲德尔·卡斯特罗一起领导了1959年的古巴革命,推翻了独裁者巴蒂斯塔的政权。
作为革命军队的指挥官,切·格瓦拉在战斗中展示出勇气和毅力。
然而,切·格瓦拉并没有满足于古巴革命的成功。
他认为社会正义的斗争不应止步于国界。
因此,他离开了古巴,前往其他拉丁美洲国家,试图推动更多革命运动。
他的旅程带领他到了玻利维亚。
在那里,切·格瓦拉组织了一支由古巴游击战士和当地革命者组成的小队。
然而,他的计划遭到了失败。
他的小队在玻利维亚丛林中遭到了军方的包围,最终切·格瓦拉被俘并处决。
尽管切·格瓦拉的革命之路以失败告终,但他的精神和理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坚信一个人应该为自己的信念而战,即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风险。
他的故事激励着世界各地的人们,继续为正义和平等而奋斗。
故事二:纳尔逊·曼德拉的奋斗之路纳尔逊·曼德拉是南非的一位重要领导人和奋斗者,也被世人尊称为“非洲的圣人”。
他在反对种族隔离制度中起到了关键的角色,为实现平等和民主而努力。
曼德拉出生于1918年,成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
他从小就对不公正的社会制度感到愤怒,并在成年后加入了非洲人国民大会(ANC),致力于争取黑人权利。
然而,曼德拉的奋斗之路并不顺利。
他因反对种族隔离制度而多次被捕,最终在1964年被判处终身监禁。
切格瓦拉的语录切·格瓦拉的语录切·格瓦拉是二十世纪拉丁美洲革命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以其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斗争精神被人们所称赞。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些切·格瓦拉的经典语录,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1. "无需天赐的力量,只需要非凡的坚持。
"这句话能够概括切·格瓦拉的革命信念。
他深信,无论个人才能多么平凡,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为之奋斗,就能达到非凡的成就。
2. "革命的枪杆子里面必须有理论的力量。
"切·格瓦拉强调,革命不仅仅是行动,更需要有良好的理论基础。
只有深入了解和思考社会问题,才能更好地指导革命事业的前进。
3. "革命者应该成为爱的人。
"切·格瓦拉认为,革命的动力来自于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和对社会的热爱。
只有秉持着爱的心态,才能真正地理解并改变社会。
4. "一个人真正的财富是他对人类事业的贡献。
"他强调,财富不仅仅是指金钱和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能为人类事业做出的贡献。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价值应该通过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5. "最重要的是成为你自己想成为的人。
"切·格瓦拉鼓励人们保持真实自我的追求,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只有坚持自己的理想,并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行动,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6. "我在每一个行动中都感到幸福。
"虽然他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切·格瓦拉从不后悔自己选择的道路。
他认为,通过为正义事业奋斗,每一个行动都能给自己带来幸福。
7. "我们为未来的胜利而斗争,而不是为过去的失败而哭泣。
"在切·格瓦拉的眼里,历史的失败和挫折只是为了更大规模的胜利做准备。
他鼓励人们不要沉湎于过去的失败和遗憾中,而是要放眼未来,并为之奋斗。
8. "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实现自由。
革命家切格瓦拉的斗争与革命切格瓦拉,全名恩斯特·切·格瓦拉·德·拉·西尔瓦,生于1928年,在1967年牺牲前一直是一位杰出的阿根廷医生、马克思主义革命家以及游击队领导人。
他的斗争与革命精神使他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革命人物之一。
本文将探讨切格瓦拉的斗争和其在革命中的角色。
切格瓦拉的斗争始于他在1953年参加了古巴的著名莫拉岛事件,这是一次旨在推翻当时独裁统治者巴蒂斯塔的起义行动。
尽管此次起义最终失败并导致切格瓦拉被捕,但这次经历激发了他的革命热情以及对拉丁美洲国家不平等和压迫情况的认识。
自此之后,切格瓦拉投身于推翻不义之人的革命事业。
在不同国家的斗争中,切格瓦拉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他在古巴革命中起到了关键性的角色,与菲德尔·卡斯特罗一同带领古巴游击队进行了第一次古巴革命。
他不仅在战术和战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以其坚定的信仰和毅力而闻名。
他的斗争精神鼓舞了许多人,并成为了当代反对不平等和压迫的象征之一。
切格瓦拉的斗争不仅限于古巴,他还积极参与了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的革命行动。
他到过刚果、玻利维亚等地,并试图在那些国家推翻不平等和腐败的政权。
然而,他在这些国家的斗争并不顺利,最终在玻利维亚遇害。
尽管他在这些国家的革命尝试并未成功,但他的斗争精神以及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仍然影响着世界各地的革命者。
切格瓦拉的思想和实践对于世界革命意识形态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强调革命者必须以自己的行动和无私奉献来改变不公正的社会秩序,他主张通过武装斗争以及开展群众运动来推翻统治者。
此外,他还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革命道德标准,例如个人勇气、忍耐力和牺牲精神。
总结起来,切格瓦拉是一位令人敬佩的革命家,他通过自己的斗争和革命实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的行动和理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世界各地的革命者,并成为了争取社会正义和平等的象征。
切格瓦拉的斗争不仅是个人英勇的历险,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在21世纪的今天,他的斗争与革命精神依然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自由和正义。
切·格瓦拉个人详细资料埃内斯托·拉斐尔·格瓦拉·德·拉·塞尔纳(西班牙文:ErnestoRafaelGuevaradelaSerna,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常译切·格瓦拉(CheGuevara)。
他出生于阿根廷,是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
格瓦拉于1959年参与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七二六运动”,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
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了一些要职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在其它国家继续策动共产主义革命。
首先是刚果,然后是玻利维亚。
在玻利维亚,他在一次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军事行动中被捕,并于1967年10月9日被玻利维亚军队杀害。
死后,他成为了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
他发展了关于游击战的理论,代表作品有《摩托日记》《游击战》《古巴革命战争的回忆》《在玻利维亚的日记》等。
1928年6月14日,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市1930年5月,切首次发作哮喘病,自此哮喘病伴随切的一生。
1943年切中学毕业。
1945年,进入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医学系。
1950年,与好友阿尔贝托一起,骑自行车漫游阿根廷北部,行程4500公里。
该年10月,切认识了齐齐娜,并双双坠入爱河。
1951年,切与阿尔贝托一起骑一辆旧摩托车开始漫游拉丁美洲的旅行。
8个月的时间游历了智利、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5个国家。
1952年8月听从母亲要求返回大学。
1953年6月,大学毕业,获得医生证书。
7月,切和童年时代的朋友利萨登上火车前往玻利维亚,再次开始美洲之旅。
12月,到达危地马拉。
1954年离开危地马拉,赴墨西哥。
1955年,切在墨西哥结识卡斯特罗,8月与思想激进的秘鲁姑娘伊尔达在墨西哥举行婚礼。
1956年1月,加入卡斯特罗的起义队伍。
4月,被任命为集训中心的人事组长。
6月,切和卡斯特罗等起义者被墨西哥当局逮捕,投入监狱。
写切格瓦拉的作文你知道切·格瓦拉吗?如果不知道,那你可就错过了一个超级酷的传奇人物呢。
切·格瓦拉,光听这名字就有一种神秘又带劲的感觉。
他就像是从热血冒险故事里走出来的英雄。
他那标志性的头戴贝雷帽、留着长发和满脸络腮胡的形象,简直是酷到没朋友。
每次看到他的照片,我都觉得他的眼睛里好像藏着无尽的火焰,那是对理想炽热的追求啊。
这家伙的一生,那就是一场超级刺激又充满意义的大冒险。
他本可以安安稳稳地当个医生,治病救人,过着舒适的小日子。
可是他偏不,他那颗心就像是一颗不安分的小星球,渴望去撞击更大的世界。
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到革命浪潮中去。
他跟着卡斯特罗,在古巴的土地上干起了革命大事。
想象一下,那是怎样艰苦的战斗啊。
在丛林里穿梭,蚊虫叮咬,饿了可能就吃点野果,渴了喝点露水啥的,但是切·格瓦拉没有丝毫退缩。
他就像一头勇猛的狮子,带着战士们冲锋陷阵。
他不怕那些拿着枪的敌人,心里就想着要把古巴人民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出来。
他的这种勇气,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我有时候想,要是我处在他那个环境,估计早就哭着喊着要回家找妈妈了。
而且切·格瓦拉可不是只知道打仗的莽夫。
他有着自己伟大的理想,他希望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在他的理想里,没有贫富差距,没有特权阶级,大家都是平等的。
这种想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他的精神影响了好多好多人呢。
他就像是一颗闪耀的星星,在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心中都种下了理想的种子。
很多年轻人看到他的故事后,都热血沸腾,觉得自己也应该像他一样,为了理想去拼搏,去战斗,哪怕道路充满艰难险阻。
我有个朋友,以前就是个整天只知道打游戏混日子的家伙,后来看了切·格瓦拉的传记,一下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努力学习,还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他说他要像切·格瓦拉一样,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切·格瓦拉虽然最后英勇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永远不会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