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触角测量仪测试原理分析计算方法

接触角测量仪测试原理分析计算方法

接触角测量仪测试原理分析计算方法
接触角测量仪测试原理分析计算方法

接触角测量仪测试原理,分析计算方法

一、接触角的测试过程:放置样品→电动注射液滴→上升样品平台接液滴→固体样品接触到液滴→下降样品平台→拍照→分析获得结果

二、接触角的分析计算

拍摄液滴图象

确定基准线(固体与液体的分界线、两个三相点的连线)

确定液滴外型轮廓选取适当的计算方法

拟合液滴外型曲线

计算接触角

三、接触角的计算方法

1、切线法:最传统的方法,用量角器测量,精度不准,误差大,未来将被淘汰。

2、宽高法(θ/2法,圆环法):适用于小于20度的接触角测量。

3、椭圆法:适合于不同角度的接触角测量

4、L-Y法(laplace/young法):适用于大于120度的接触角测量。

四、接触角的测试方法

座滴法(躺滴法)

虏泡法(附着滴法)

悬滴法

薄膜法

晟鼎精密仪器座滴法测量接触角

1.静态接触角

2.动态接触角(前进角和后退角):液滴用软件控制增大,增小,用来表征疏水材料疏水性的方法。

前进角:液体在未被润湿过的材料表面上润湿辅展。

后退角:液体在已被润湿过的材料表面上润湿辅展。

满后角:前进角与后退角的差值。如下图:

一种测量接触电阻的新方法_刘民

收稿日期:2004-11-10 作者简介:刘民(1961-),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磁计量。 2005年6月宇航计测技术 Jun.,2005第25卷 第3期 Journal of Astronautic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Vol.25,No.3文章编号:1000-7202(2005)03-0022-04 中图分类号:TM934111 文献标识码:A 一种测量接触电阻的新方法 刘 民 (北京8722信箱,100080) 摘 要 总结接触电阻的测试方法,讨论了产生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对四线法测量原理和消除热电势的 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接触电阻的间接测量法,给出了间接测量法的计算公式,该方法可以用于测试电气回路中的接触电阻,并可以应用在环路电阻标准器的计量校准中。 关键词 接触电阻 环路电阻 + 四线法测量 机械装配 A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Contact Resistance LI U Min (Post Box 8722Beijing China,100080) Abstract The contact resistance was often applied in quality testing of switches,relays and PCB pads and testing of the shield assembly for E MC.The method of measuring c ontact resistance has been summed up and the fac tors that induce measure ment uncertainty have been discussed.A ne w method of indirect measuring contact resistance has been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creatively,and the indirect calculation formula has been given out.This method can be used in measuring c ontact resistance that includes in loop circuit.This method can also been appliced on calibration loop resistor standard. Key words C ontact resistance Loop resistance +Four-wire terminal Machine assembly 1 引 言 接触电阻的测试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在电气方面,线路有焊接、压接、搭接、插接、螺栓紧固连接等等各种连接方法,如果希望了解线路的连接质量和 其导电特性,就需要进行接触电阻测试。接触电阻的测试,经常应用于开关、继电器和印刷电路焊盘的质量检验当中。在机械装配方面,测量两个金属表面相互连接后的接触电阻,可以判断机械装配的牢 固性和可靠性。在电磁兼容方面,导电密封圈、弹性导电片和编织铜网带的导电特性,也可以通过接触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一误差分析 实验1.1(病态问题) 实验目的:算法有“优”与“劣”之分,问题也有“好”与“坏”之别。对数值方法的研究而言,所谓坏问题就是问题本身对扰动敏感者,反之属于好问题。通过本实验可获得一个初步体会。 数值分析的大部分研究课题中,如线性代数方程组、矩阵特征值问题、非线性方程及方程组等都存在病态的问题。病态问题要通过研究和构造特殊的算法来解决,当然一般要付出一些代价(如耗用更多的机器时间、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等)。 问题提出:考虑一个高次的代数多项式 显然该多项式的全部根为1,2,…,20共计20个,且每个根都是单重的。现考虑该多项式的一个扰动 其中ε(1.1)和(1.221,,,a a 的输出b ”和“poly ε。 (1(2 (3)写成展 关于α solve 来提高解的精确度,这需要用到将多项式转换为符号多项式的函数poly2sym,函数的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Matlab 的帮助。 实验过程: 程序: a=poly(1:20); rr=roots(a); forn=2:21 n form=1:9 ess=10^(-6-m);

ve=zeros(1,21); ve(n)=ess; r=roots(a+ve); -6-m s=max(abs(r-rr)) end end 利用符号函数:(思考题一)a=poly(1:20); y=poly2sym(a); rr=solve(y) n

很容易的得出对一个多次的代数多项式的其中某一项进行很小的扰动,对其多项式的根会有一定的扰动的,所以对于这类病态问题可以借助于MATLAB来进行问题的分析。 学号:06450210 姓名:万轩 实验二插值法

通用型多功能电源安全检测仪说明书IV(电子版)

科技以安全为本 产品以用户为尊通用型多功能单相插头式电源检测仪 使用说明书 DTX系列单相插头式电源安全检测仪是我司积十多年经验,综合各种不规范的电源插座接线方式研制出来的安全用电保障系列产品之一,它主要用于电器安装前检查电源插座接线是否正确,也方便用户用来对已使用的插座进行检验,及时从源头上查找隐患,为用户用电安全提供保障,具有操作简单、品质可靠、便于携带的特点。其中DTX-t-Ⅳ是我公司把可用于10A和16A插座的DTX-t-Ⅲ的功能加以扩展而开发的第四代产品,它同时还可以用于检验家居漏电保护开关状况、接地系统状况。 一、性能简介 1、特征: 本产品用于检测电源插座的地极是否带电,各极是否按照规定要求连接,以及家居的用电安全保护系统是否正常,能及时提醒用户对有故障及安全隐患的插座作调整,和对保护系统进行检修,确保家居用电安全。 本产品10A、16A插座通用。 2、型号及其含义 D T X–t–Ⅳ 第四代产品 通用型(10A、16A插座通用) 插头式 检测 电源 3、主要技术指标 二、产品外型图 三、使用方法 1、取下铜脚护套,对应插座的规格(10A或16A)按指示转动中脚180度到相应位置,然后插至被检的插座上,首先按下右下角按键(勿戴手套操作),白光指示灯不亮,然后再观察第一排红灯,当右边两盏红色指示灯亮,表示该插座电源极性连接正确。(两个步骤分开操作,前面操作要按按键并观察白灯,而不必管三盏红灯发亮的状态,后面操作只需观察三盏红灯发亮的状况。) 2、红灯其它指示方式均表示电源连接有误,应按相应指示进行纠正,特别是按下右下角按键,白灯亮为地线带电的,千万不得使用,否则会引起严重事故! 3、电源保护系统的检查 3.1、按动试验/断电按钮,灯亮/报警指示灯不亮且“电源插座接线检查”的指示灯全部熄灭,表明家居电

接触角仪器的操作步骤

一、测试样品的制备: 1.尽量保持测试样品本身的洁净度。 2.尽量保持测试样品表面的水平度。固体粉末样经充分干燥后,压成片状;粘稠状样先溶解在强挥发性溶剂中后成膜,干燥后再测试。 3.确认测试样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最好是直径小于150mm。 4.测试过程中,不可用手接触测试区域。 5.为保证测试结果更符合实际值,测试过程会进行多次测试。 二、测试过程: 1.参数的设置: 启动程序→选择测试向导→普通接触角→选择图像来源→新建一个测试报告(如图一所示)→校正测量界面(如图二所示)→类型1(平面样品)→测量方法(悬滴法)→测试环境(标准环境如图三所示)→测试模式(如图四所示)→测试实时窗口控制主界面(如图五所示)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图五 2. 吸取测试液体、完成液滴转移过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 从进样器中滴出液滴,体积为2ul左右。 B 从镜头内可以看到液滴会形成如图1所示图像。然后,将针头向下移动。直到接触到样品表面如图2。注意,不要过度向下,以免压弯针头。 C 移动针头向上。由于表面张力体系的作用,液体会留在样品表面如图3所示。继续移动针头,直到从镜头内消失,通常为3mm左右。 D 通过如上过程,我们完成了一次进样过程。如果您需要再次测第二个位置,请重复如上操作即可。 E 调整水平线位置。通过鼠标选中实时窗口内的红色水平线,然后通过键盘上下键或鼠标调整水平线的位置。请对比图4与图3,前者已经调到水平接触位置。 3. 完成测试液滴转移后,按“测试”,即进入实际测试过程 测试过程,会弹出如下界面:

三、数据的处理及保存 1. 测试数据分析及管理界面如下所示: 2.进入θ/2 法人手修改接触角界面,如下所示: 调整接触角点位置的具体步骤: A 通过逐个选中3个点,将上点位于液滴最上面,左点位于液滴最左边,右点位于液滴最右边。如图所示

太原理工大学数值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数值方法 实验项目:方程求根、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 法、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代数插值和最 小二乘拟合多项式 实验地点:行勉楼 专业班级: ******** 学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李誌,崔冬华 2016年 4 月 8 日

y = x*x*x + 4 * x*x - 10; return y; } float Calculate(float a,float b) { c = (a + b) / 2; n++; if (GetY(c) == 0 || ((b - a) / 2) < 0.000005) { cout << c <<"为方程的解"<< endl; return 0; } if (GetY(a)*GetY(c) < 0) { return Calculate(a,c); } if (GetY(c)*GetY(b)< 0) { return Calculate(c,b); } } }; int main() { cout << "方程组为:f(x)=x^3+4x^2-10=0" << endl; float a, b; Text text; text.Getab(); a = text.a; b = text.b; text.Calculate(a, b); return 0; } 2.割线法: // 方程求根(割线法).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include "stdafx.h" #include"iostream"

心得体会 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不同程度的求得方程的解,通过二分法计算的程序实现更加了解二分法的特点,二分法过程简单,程序容易实现,但该方法收敛比较慢一般用于求根的初始近似值,不同的方法速度不同。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学会简化处理步骤,分步骤一点一点的循序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的解决一个复杂问题。

测接触角实验方案

测试接触角实验申请 实验内容:主要测定水、乙二醇、二碘甲烷在石墨、石英、绢云母、柴油上的接触角。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水在石墨、绢云母、石英的接触角,以表征石墨、绢云母、石英的疏水亲水性;通过测定水、乙二醇、二碘甲烷在石墨、石英、绢云母、柴油上的接触角,可以用来石墨、石英、绢云母的表面能的计算和隐石墨浮选体系中矿物与水、捕收剂与水、矿物与气泡、矿物与捕收剂之间等一系列界面相互作用自由能的计算,进而对各界面之间的范德华力、疏水引力、水化斥力等界面热力学行为进行研究。 样品加工:采用压片机对辉钼矿样品进行压片,制各样品。压片时样品质量为10g,压片压力为2.45×104kPa,压片直径为20mm,压片表面平整光滑。采用“浸渍法”制备捕收剂表面膜,剪取尺寸为20mmx20mm的空白铜板纸,浸入捕收剂纯液中,浸渍时间1min,置于硅胶干燥器内干燥24h,备用。 采用GBX润湿角测量仪测量液体在崮体表面上的接触角。测量时,按照测量接触角的步骤、小心地滴加在固体表面,形成液滴,取10次读数的接触角平均值作为该座滴的接触角。所有测量均在室温(25℃)进行。 实验方法 测量接触角步骤( 自动滴管, 自动平台) 1. 打开计算机 2. 打开接触角仪器的开关 3. 在计算机“桌面”上, 点选GBX digidrop 的快捷方式, 打开接触角的测量与分析软件 4. 选择新的测试选单 5. 选择“Surface Energy Menu” 6. 将滴管针头申到镜头所能看到的范围之内 7. 利用仪器上左下角的旋钮, 将镜头聚焦在滴管之上(通常是滴管最清析, 最大的位置) 8. 在操作软件上的右上角, 点选MVT, 叫出操作选单 9. 选择液滴的大小(VOL) 10. 选择连续摄影模式 11. 将开始拍照录像的时间改成0ms 12. 请点选使用自动成滴系统 13. 请点选“single”, 开始一次的测试 14. 等待仪器自动滴水, 桌面自动升降, 自动在桌面上形成液滴 15. 选择左方的分析功能, 得到你的接触角角度(一共有七种方法, 根据需要选择) 16. 得到你所需要的接触角值 分析表面/界面自由能步骤 ( 在进行本实验之前?Zisman 至少必需准备两种以上的液体, 其它公式必需准备三种以上的液体, 需要极性还是非极性的液体, 请参考)

测量接触角的一种新方法

现代计量测试1998年第1期 测量接触角的一种新方法 王中杰 刘滨春 (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 沈阳 11006) (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力学教研室) 摘要:本文把图像处理技术引入接触角测量中,大大提高了接触角测量的精度。基于此所研制的接触角测量仪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一系列优点。 关键词:接触角,边缘提取,最小二乘法 一、引言 所谓接触角,是指在一固体水平平面上滴一液滴,固体表面上固、液、 气三相交界点处其气—液 图1 接触角的形成界面和固—液界面两切线把液相夹在其中时所成的角,如图1所 示。 接触角的测量问题是一项涉及范围极广的技术,在科研、国 防、工业、农业等许多领域都有很重要的应用。通过测量接触角, 可以研制减粘降阻材料,以满足金属抛光、试剂表面特性测定、润 滑油的特性标定、印刷行业、防水行业、浮选工作、焊接工作和搪 瓷等行业的需要。接触角的测量技术虽然具有很长的研究历史,但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远远不能满足各行各业的需要。 因此,寻求一种精确、有效的接触角测量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 问题。 二、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由三部分组成:JJC -1型接触角测量仪、液摘控制装置和微机图象处理系统。 JJC -1型接触角测量仪的结构如图2所示。 该仪器由底座、测量显微镜、样品盒和照明光源组成。样品盒用来放液滴,可按直角坐标任意移动。液滴控制装置由螺旋测微器和毛细吸管组成。微机图象系统的基本结构是:微机+图象采集显示卡+监视器+摄像机。微机的配置为:CPU 采用80486或80486以上,内存容量8M B ,硬盘40M B ,外接鼠标器。图象采集显示卡采用P 550双帧伪彩色图象采集显示卡。 JJC -1型接触角测量仪的工作过程是:用摄像机对景物进行实时或准实时采集,经A D 变换后,图象存储在图象存储单元的一个或几个通道中,D A 变换电路自动将图象实时显示在图象监视器上,然后可对图象进行处理或存盘。监视器是图象处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图象输出显示设备,其最高分辨率为800点×600行。摄像机主要完成图象的获取,其输入信号是光信号,摄像机的最前端就是一组光学镜头,其输出信号是电信号,作为图象采集显示卡的输入。液滴的采集路径如图3所

数值计算实验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2012级6班###(学号)计算机数值方法 实验报告成绩册 姓名:宋元台 学号: 成绩:

数值计算方法与算法实验报告 学期: 2014 至 2015 第 1 学期 2014年 12月1日课程名称: 数值计算方法与算法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级 12级5班 实验编号: 1实验项目Neton插值多项式指导教师:孙峪怀 姓名:宋元台学号: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目的: 掌握Newton插值多项式的算法,理解Newton插值多项式构造过程中基函数的继承特点,掌握差商表的计算特点。 实验要求: 1. 给出Newton插值算法 2. 用C语言实现算法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步骤(该部分不够填写.请填写附页)

1.算法分析: 下面用伪码描述Newton插值多项式的算法: Step1 输入插值节点数n,插值点序列{x(i),f(i)},i=1,2,……,n,要计算的插值点x. Step2 形成差商表 for i=0 to n for j=n to i f(j)=((f(j)-f(j-1)(x(j)-x(j-1-i)); Step3 置初始值temp=1,newton=f(0) Step4 for i=1 to n temp=(x-x(i-1))*temp*由temp(k)=(x-x(k-1))*temp(k-1)形成 (x-x(0).....(x-x(i-1)* Newton=newton+temp*f(i); Step5 输出f(x)的近似数值newton(x)=newton. 2.用C语言实现算法的程序代码 #includeMAX_N) { printf("the input n is larger than MAX_N,please redefine the MAX_N.\n"); return 1; } if(n<=0) { printf("please input a number between 1 and %d.\n",MAX_N); return 1; } printf("now input the (x_i,y_i)i=0,...%d\n",n); for(i=0;i<=n;i++) { printf("please input x(%d) y(%d)\n",i,i);

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说明书(精)

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说明书 由于输入输出端子、测试柱等均有可能带电压,在插拔测试线、电源插座时,会产生电火花,小心电击, 避免触电危险,注意人身安全! 安全要求 请阅读下列安全注意事项,以免人身伤害,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只可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只有合格的技术人员才可执行维修。 —防止火灾或人身伤害 使用适当的电源线。只可使用专用并且符合规格的电源线。 正确地连接和断开。当测试导线与带电端子连接时,请勿随意连接或断开测试导线。 注意所有终端的额定值。为了防止火灾或电击危险,请注意所有额定值和标记。在进行连接之前,请阅读使用说明书,以便进一步了解有关额定值的信息。 使用适当的保险丝。只可使用符合规定类型和额定值的保险丝。避免接触裸露电路和带电金属。有电时,请勿触摸裸露的接点和部位。 请勿在潮湿环境下操作。

请勿在易爆环境中操作。 -安全术语 警告:警告字句指出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的状况或做法。 目录 一、介绍 (5) 二、面板介绍 (7) 三、仪器操作说明 (10) 四、开关接线案例 (14) 五、注意事项 (19)

第一部分:介绍 1.1概述 HTGK-H 高压开关测试仪以单片机为核心进行采样,处理和输出,其主要特点是采用汉字提示以人机对话的方式操作,汉字显示结果并打印输出,具有智能化、功能多、数据准确、抗干扰性强、操作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外观美等优点,适用于各种户内、户外少油、多油开关、真空开关、六氟化硫开关的动特性测试。 1.2主要测试项目及功能 1.12个断口的固有分、合闸时间; 2.重合闸时间; 3.分、合闸最大不同期性; 4.刚分、刚合速度; 5.弹跳时间及幅度; 6.开关开距及开关超行程(真空开关预置开关行程); 7.分、合闸平均速度; 8.显示、打印速度—距离曲线 1.3 主要技术指标 1.时间测量 同时可测量断口数:≤12个 测定过程整定时间:0—6秒 分辨率:0.1ms 2.开关开距、开关超行程、弹跳幅度测量

接触角原理概述

实验项目: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材料表面的接触角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和掌握接触角测量仪测量材料表面的接触角的基本原理 2.熟悉接触角测量仪JC2000D1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容: 1.掌握JC2000D1型接触角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 2.测量几种材料的表面接触角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设备JC2000D1型接触角测量仪,蒸馏水,解玻片,食盐水,样品木板几个 四.基本原理概述 1.接触角定义及应用 当液滴自由地处于不受力场影响的空间时,由于界面力的存在而呈圆球状。但是,当液滴与固体平面接触时,其最终形状取决于液滴部的聚力和液滴与固体间的粘附力的相对大小。当一液滴放置在固体平面上时,液滴能自动地在固体表面铺展开来,或以与固体表面成一定接触角的液滴存在,接触角通俗地说,就是液滴在固体表面自然形成的半圆形态相对于固体平面的外切线,如图1所示。 接触角的应用非常广泛,甚至可以说涉及到身边的每个细节,我们希望汽车玻璃上不沾雨水,但反之我们希望汽车钢板上的油漆永不脱落。其他比如农药和蔬菜叶面;涂料和外墙面,绝缘材料,纳米材料表面化改性等等,从教学科研工农业生产到日常生活。 图1 接触角 假定不同的界面间力可用作用在界面方向的界面力来表示,则当液滴在固体平面上处于平衡位置时,这些界面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之和应等于零,即 (1) 式中、、分别为固-气、液-气和固-液界面力;为液体与固体间的界面和液体表面的切线所夹(包含液体)的角度,称为接触角 (contact angle),在之间。接触角是反应物质与液体润湿性关系

的重要尺度,可作为润湿与不润湿的界限,时可润湿, 时不润湿。 2.润湿 润湿(wetting)的热力学定义是,若固体与液体接触后体系(固体和液体)的自由能G降低,称为润湿。自由能降低的多少称为润湿度,用来表示。润 湿可分为三类:粘附润湿(adhesional wetting)、铺展润湿 (spreading wetting)和浸湿(immersional wetting)。可从图2看出。 图2 三类润湿 (1)粘附润湿 如果原有的1固面和1液面消失,形成1固-液界面,则此过程的 为: (2) (2)铺展润湿 当一液滴在1固面上铺展时,原有的1固面和一液滴(面积可忽略不计)均消失,形成1液面和1固-液界面,则此过程的为: (3) (3)浸湿 当1固面浸入液体中时,原有的1固面消失,形成1固-液界面,则此过程的为: (4) 对上述三类润湿,和无法测定,如何求?分别讨论如下: (1)粘附润湿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一 误差分析 实验(病态问题) 实验目的:算法有“优”与“劣”之分,问题也有“好”与“坏”之别。对数值方法的研究而言,所谓坏问题就是问题本身对扰动敏感者,反之属于好问题。通过本实验可获得一个初步体会。 数值分析的大部分研究课题中,如线性代数方程组、矩阵特征值问题、非线性方程及方程组等都存在病态的问题。病态问题要通过研究和构造特殊的算法来解决,当然一般要付出一些代价(如耗用更多的机器时间、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等)。 问题提出:考虑一个高次的代数多项式 )1.1() ()20()2)(1()(20 1∏=-=---=k k x x x x x p 显然该多项式的全部根为1,2,…,20共计20个,且每个根都是单重的。现考虑该多项式的一个扰动 )2.1(0 )(19=+x x p ε 其中ε是一个非常小的数。这相当于是对()中19x 的系数作一个小的扰动。我们希望比较()和()根的差别,从而分析方程()的解对扰动的敏感性。 实验内容:为了实现方便,我们先介绍两个Matlab 函数:“roots ”和“poly ”。 roots(a)u = 其中若变量a 存储n+1维的向量,则该函数的输出u 为一个n 维的向量。设a 的元素依次为121,,,+n a a a ,则输出u 的各分量是多项式方程 01121=+++++-n n n n a x a x a x a 的全部根;而函数 poly(v)b =

的输出b 是一个n+1维变量,它是以n 维变量v 的各分量为根的多项式的系数。可见“roots ”和“poly ”是两个互逆的运算函数。 ;000000001.0=ess );21,1(zeros ve = ;)2(ess ve = ))20:1((ve poly roots + 上述简单的Matlab 程序便得到()的全部根,程序中的“ess ”即是()中的ε。 实验要求: (1)选择充分小的ess ,反复进行上述实验,记录结果的变化并分析它们。 如果扰动项的系数ε很小,我们自然感觉()和()的解应当相差很小。计算中你有什么出乎意料的发现表明有些解关于如此的扰动敏感性如何 (2)将方程()中的扰动项改成18x ε或其它形式,实验中又有怎样的现象 出现 (3)(选作部分)请从理论上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注意我们可以将 方程()写成展开的形式, ) 3.1(0 ),(1920=+-= x x x p αα 同时将方程的解x 看成是系数α的函数,考察方程的某个解关于α的扰动是否敏感,与研究它关于α的导数的大小有何关系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哪些根关于α的变化更敏感 思考题一:(上述实验的改进) 在上述实验中我们会发现用roots 函数求解多项式方程的精度不高,为此你可以考虑用符号函数solve 来提高解的精确度,这需要用到将多项式转换为符号多项式的函数poly2sym,函数的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Matlab 的帮助。

3250综合测试仪操作说明

1、前言 1、1产品概说. 3259 变压器综合测试系统乃是一部全功能自动化测试的零件量测分析仪器, 本量测仪器 设计的主要宗旨为本着十多年来的经验与成果累积, 为解决目前日益蓬勃发展的电子业因人 工效率以及产品品质所带来之烦恼, 满足电子行业提高工作效率及提升产品之品质需要,其性能质量已达国际水准。 本测量仪器所包含之量测功能有电感、电容、交流电阻、阻抗 (L、C、R、Z), 直流电阻 (DCR), 变压器相位 (PH), 及圈数比 (Turn-Ratio), 漏电感(Lk), 脚位短路(PS), 平衡 (Balance) 等测试功能,为生产线及品管QC提供最完善的测试功能。 经由本量测仪器之内部控制之自动式及可程序之量测功能, 以提供在低成本下有高精度、便利、快速及可靠之测试, 其提供了上下界限比较及分组测试, 测试频率及测试电压之选择控制、加载校正(Load)、多频扫瞄测试功能、设定数据储存记忆功能、单机扫描测试功能、另外可藉由扫描控制器做全功能完全扫描测试, 内存扩充接口做数据存取控制, RS-232接口做数 据传输与统计分析功能, 打印机接口功能将测试结果打印, 藉由操纵接口HANDLER经由外部 触发仪器量测并可将此量测结果藉由此接口送至外部,做为反应零件处理设备. 本仪器亦有提供重迭电流(I≦1A)产生器, 可配合重迭电流产生器量测线圈重迭电流电感量。 多用途可变的测试装置, 人性化的键盘设计, 引导式的操作接口, 超大型液晶显示面板, 按键锁住和密码保护功能等等措施都使本仪器在操作上能方便容易的使用, 并有保护功能使 测试结果被清楚的显示于显示器上。 3259基本量测准确度为0.1%, 校正时以校正用之专属量测装置 (可选购) 并输入简单之量测参数. 使用者只需在程序中提供开路 (Open) 及短路 (Short) 的条件即可非常简单快速完成校正作业. 仪器随时需要外部测试或导线延伸测试时, 注意需使用正确的4接点连接测试. 且在高 频量测时需考虑测线的高频响应.

连接器接触电阻检验

连接器接触电阻检验 在显微镜下观察连接器接触件的表面,尽管镀金层十分光滑,则仍能观察到5-10微米的凸起部分。会看到插合的一对接触件的接触,并不整个接触面的接触,而是散布在接触面上一些点的接触。实际接触面必然小于理论接触面。根据表面光滑程度及接触压力大小,两者差距有的可达几千倍。实际接触面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真正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部分。即金属间无过渡电阻的接触微点,亦称接触斑点,它是由接触压力或热作用破坏界面膜后形成的。部分约占实际接触面积的5-10%。二是通过接触界面污染薄膜后相互接触的部分。因为任何金属都有返回原氧化物状态的倾向。实际上,在大气中不存在真正洁净的金属表面,即使很洁净的金属表面,一旦暴露在大气中,便会很快生成几微米的初期氧化膜层。例如铜只要2-3分钟,镍约30分钟,铝仅需2-3秒钟,其表面便可形成厚度约2微米的氧化膜层。即使特别稳定的贵金属金,由于它的表面能较高,其表面也会形成一层有机气体吸附膜。此外,大气中的尘埃等也会在接触件表面形成沉积膜。因而,从微观分析任何接触面都是一个污染面。 综上所述,真正接触电阻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集中电阻 电流通过实际接触面时,由于电流线收缩(或称集中)显示出来的电阻。将其称为集中电阻或收缩电阻。 2) 膜层电阻 由于接触表面膜层及其他污染物所构成的膜层电阻。从接触表面状态分析;表面污染膜可分为较坚实的薄膜层和较松散的杂质污染层。故确切地说,也可把膜层电阻称为界面电阻。 3) 导体电阻 实际测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接触电阻时,都是在接点引出端进行的,故实际测得的接触电阻还包含接触表面以外接触件和引出导线本身的导体电阻。导体电阻主要取决于金属材料本身的导电性能,它与周围环境温度的关系可用温度系数来表征。 为便于区分,将集中电阻加上膜层电阻称为真实接触电阻。而将实际测得包含有导体电阻的称为总接触电阻。 在实际测量接触电阻时,常使用按开尔文电桥四端子法原理设计的接触电阻测试仪(毫欧计),其专用夹具夹在被测接触件端接部位两端,故实际测量的总接触电阻R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可由下式表示: R= RC + Rf + Rp,式中:RC—集中电阻;Rf—膜层电阻;Rp—导体电阻。 接触电阻检验目的是确定电流流经接触件的接触表面的电触点时产生的电阻。如果有大电流通过高阻触点时,就可能产生过分的能量消耗,并使触点产生危险的过热现象。在很多应用中要求接触电阻低且稳定,以使触点上的电压降不致影响电路状况的精度。 测量接触电阻除用毫欧计外,也可用伏-安计法,安培-电位计法。 在连接微弱信号电路中,设定的测试数条件对接触电阻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因为接触表面会附有氧化层,油污或其他污染物,两接触件表面会产生膜层电阻。由于膜层为不良导体,随膜层厚度增加,接触电阻会迅速增大。膜层在高的接触压力下会机械击穿,或在高电压、大电流下会发生电击穿。但对某些小型连接器设计的接触压力很小,工作电流电压仅为mA和mV级,膜层电阻不易被击穿,接触电阻增大可能影响电信号的传输。 在GB5095“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中的接触电阻测试方法之一,“接触电阻-毫伏法” 规定,为防止接触件上膜层被击穿,测试回路交流或直流的开路峰值电压应不大于20mV,交流或直流的测试中电流应不大于100mA。 在GJB1217“电连接器试验方法” 中规定有“低电平接触电阻” 和“接触电阻” 两种试验方法。其中低电平接触电阻试验方法基本内容与上述GB5095中的接触电阻-毫伏法相同。目的是评定接触件在加上不改变物理的接触表面或不改变可能存在的不导电氧化薄膜的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的接触电阻特性。所加开路试验电压不超过20mV,试验电流应限制在100mA。在这一电平下的性能足以表现在低电平电激励下的接触界面的性能。而接触电阻试验方法目的是测量通过规定电流的一对插合接触件两端或接触件与测

漏电测试仪使用说明

M9000漏电保护器测试仪使用说明书 一、概述 M9000型漏电保护器测试仪,可测量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分断时间;还可测量交流电压。线路及设备漏电流等。M9000测试仪为90年浙江省电力科技项目,产品标准参照GB6829-86等有关标准制订,经省级审定备案,编号Q33N23453-90。 本仪器采用集成电路,体积小、功能多、准确度高、性能价格比高,便于携带使用、能测试各种类型的漏电保护器。测试结果以数字显示,直观,分辨力高,在测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时,操作只需几秒钟,显示结果自动暂存数秒钟后自动复零,操作极其方便。 本仪器测量交流电压范围宽,能适合任何低电压系统。 本仪器能检测线路漏电流以及用电设备在工作位置上总的漏电流。在测漏电流时,方便安全可靠,并有过流保护措施。 M9000测试仪不需另接电源,只用一节9V叠层电池,就能连续工作200小时以上。仪器配有包装兼工作背袋,可随身携带进行测试。 M9000测试仪可广泛应用于供电部门,农电部门,漏电保护器生产厂家,建筑、矿山、机床等行业的劳动安检部门以及广大电工。 二、主要技术性能 1.显示:三位半液晶数字显示;有自动暂存、锁定、复零、溢出、电池更换指示及熔丝熔断指示。 2.交流漏电流测量:范围:0—500mA(配500mA熔断体)。

准确度等级:,分辨为:1mA。 3.可调交流漏电流测量: 范围:B型5—100、100—200mA。 C型5—100、100—200200—300mA。 4.交流电压测量: 范围:0—450V。 准确度等级:,分辨力:1V 5.分断时间测量: 范围:5—1000ms。 误差:±10%,分辨力:1mS。 6.电源: DC9V±1V,功耗:小于20mw。 7.使用条件: ①温度:工作范围0—40℃,极限条件,-10—50℃。 ②湿度:工作范围30℃(20—75)%RH。 ③频率:工作范围:50±。 ④海拔:不超过2000m。 ⑤使用时应避免外界强电、磁场影响,并避免阳光直射和腐蚀性气体等有害环境。 8.尺寸:165×120×60mm 9.重量:约0.5KG。 三、工作原理

(完整版)哈工大-数值分析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 题目:非线性方程求解 摘要:非线性方程的解析解通常很难给出,因此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就尤为重要。本实验采用两种常见的求解方法二分法和Newton法及改进的Newton法。 前言:(目的和意义) 掌握二分法与Newton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数学原理: 对于一个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很多。在此介绍两种最常见的方法:二分法和Newton法。 对于二分法,其数学实质就是说对于给定的待求解的方程f(x),其在[a,b]上连续,f(a)f(b)<0,且f(x)在[a,b]内仅有一个实根x*,取区间中点c,若,则c恰为其根,否则根据f(a)f(c)<0是否成立判断根在区间[a,c]和[c,b]中的哪一个,从而得出新区间,仍称为[a,b]。重复运行计算,直至满足精度为止。这就是二分法的计算思想。

Newton法通常预先要给出一个猜测初值x0,然后根据其迭代公式 产生逼近解x*的迭代数列{x k},这就是Newton法的思想。当x0接近x*时收敛很快,但是当x0选择不好时,可能会发散,因此初值的选取很重要。另外,若将该迭代公式改进为 其中r为要求的方程的根的重数,这就是改进的Newton法,当求解已知重数的方程的根时,在同种条件下其收敛速度要比Newton法快的多。 程序设计: 本实验采用Matlab的M文件编写。其中待求解的方程写成function的方式,如下 function y=f(x); y=-x*x-sin(x); 写成如上形式即可,下面给出主程序。 二分法源程序: clear %%%给定求解区间 b=1.5; a=0;

%%%误差 R=1; k=0;%迭代次数初值 while (R>5e-6) ; c=(a+b)/2; if f12(a)*f12(c)>0; a=c; else b=c; end R=b-a;%求出误差 k=k+1; end x=c%给出解 Newton法及改进的Newton法源程序:clear %%%% 输入函数 f=input('请输入需要求解函数>>','s') %%%求解f(x)的导数 df=diff(f);

接触角的测定实验报告

接触角的测定实验报告

液-固界面接触角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过程以及接触角的含义与应用。 2. 掌握用JC2000C1静滴接触角/界面张力测量仪测定接触角和表面张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润湿是自然界和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现象。通常将固-气界面被固-液界面所取代的过程称为润湿。将液体滴在固体表面上,由于性质不同,有的会铺展开来,有的则粘附在表面上成为平凸透镜状,这种现象称为润湿作用。前者称为铺展润湿,后者称为粘附润湿。如水滴在干净玻璃板上可以产生铺展润湿。如果液体不粘附而保持椭球状,则称为不润湿。如汞滴到玻璃板上或水滴到防水布上的情况。此外,如果是能被液体润湿的固体完全浸入液体之中,则称为浸湿。上述各种类型示于图1。 图1 各种类型的润湿 当液体与固体接触后,体系的自由能降低。因此,液体在固体上润湿程度的大小可用这一过程自由能降低的多少来衡量。在恒温恒压下,当一液滴放置在固体平面上时,液滴能自动地在固体表面铺展开来,或以与固体表面成一定接触角的液滴存在,如图2所示。

图2 接触角 假定不同的界面间力可用作用在界面方向的界面张力来表示,则当液滴在固体平面上处于平衡位置时,这些界面张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之和应等于零,这个平衡关系就是著名的Young方程,即 γSG- γSL= γLG·cosθ(1) 式中γSG,γLG,γSL分别为固-气、液-气和固-液界面张力;θ是在固、气、液三相交界处,自固体界面经液体内部到气液界面的夹角,称为接触角,在0o-180o 之间。接触角是反应物质与液体润湿性关系的重要尺度。 在恒温恒压下,粘附润湿、铺展润湿过程发生的热力学条件分别是: 粘附润湿W a=γSG - γSL + γLG≥0 (2) 铺展润湿S=γSG-γSL-γLG≥0 (3) 式中W a,S分别为粘附润湿、铺展润湿过程的粘附功、铺展系数。 若将(1)式代入公式(2)、(3),得到下面结果: W a=γSG+γLG-γSL=γLG(1+cosθ) (4) S=γSG-γSL-γLG=γLG(cosθ-1) (5)以上方程说明,只要测定了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便可以计算出粘附功、铺展系数,进而可以据此来判断各种润湿现象。还可以看到,接触角的数据也能作为判别润湿情况的依据。通常把θ=90°作为润湿与否的界限,当θ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一 误差分析 实验1.1(病态问题) 实验目的:算法有“优”与“劣”之分,问题也有“好”与“坏”之别。对数值方法的研究而言,所谓坏问题就是问题本身对扰动敏感者,反之属于好问题。通过本实验可获得一个初步体会。 数值分析的大部分研究课题中,如线性代数方程组、矩阵特征值问题、非线性方程及方程组等都存在病态的问题。病态问题要通过研究和构造特殊的算法来解决,当然一般要付出一些代价(如耗用更多的机器时间、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等)。 问题提出:考虑一个高次的代数多项式 )1.1() ()20()2)(1()(20 1∏=-=---=k k x x x x x p 显然该多项式的全部根为1,2,…,20共计20个,且每个根都是单重的。现考虑该多项式的一个扰动 )2.1(0 )(19=+x x p ε 其中ε是一个非常小的数。这相当于是对(1.1)中19x 的系数作一个小的扰动。我们希望比较(1.1)和(1.2)根的差别,从而分析方程(1.1)的解对扰动的敏感性。 实验内容:为了实现方便,我们先介绍两个Matlab 函数:“roots ”和“poly ”。 roots(a)u = 其中若变量a 存储n+1维的向量,则该函数的输出u 为一个n 维的向量。设a 的元素依次为121,,,+n a a a ,则输出u 的各分量是多项式方程 01121=+++++-n n n n a x a x a x a 的全部根;而函数 poly(v)b = 的输出b 是一个n+1维变量,它是以n 维变量v 的各分量为根的多项式的系数。可见“roots ”和“poly ”是两个互逆的运算函数。 ;000000001.0=ess );21,1(zeros ve = ;)2(ess ve =

蓄电池冲、放电测试仪操作使用说明书

蓄电池冲、放电测试仪操作使用说明书 一、操作步骤 1. 接线:将放电仪与蓄电池放电电源端子连接。红线接线柱接于放电仪“+”端,另一端红线接于蓄电池放电端子正极;黑色接线柱接于放电仪“-”端,另一端黑色细线接于蓄电池放电端子负极。接线完毕后应认真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注意电池输入端子正、负极是否正确不应接反。 2. 拉开直流充电屏上蓄电池进线开关。 3. 合上放电仪上控制空开,进入放电参数设置:放电电流10A,放电时间9小时,蓄电池组最低电压设置为198V。 4. 合上直流充电屏上放电空开,开始放电。 5. 放电过程中,每1个小时应在集中监控器上查看并记录每只蓄电池电压、电流、温度及整组电池电压;每2个小时用万用表对每只蓄电池及整组电池实测一次电压并记录。在蓄电池放电结束前(快到9个小时)提前进行最后一次电压测量、记录。 6. 放电结束时,拉开直流充电屏上放电开关; 7. 合上直流充电屏上蓄电池进线开关,在控制器中手动修改为均充(菜单—充电机控制—密码:11111,将“一组”的浮充状态改为均充,通过左右方向键修改),蓄电池恢复均充。 二、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 1. 当单节蓄电池电压≤11V或整组蓄电池电压≤198V,停止放电。 2. 当蓄电池放电仪指示电压下降至200V时,应加强对蓄电池放电的监控,确保蓄电池电压不得低于198V 而过放电。 3. 放电过程中严格观察放电仪风扇是否转动,如不转动应立即停止放电。 4. 放电检测仪和电池连接时,正负不得反接! 5. 设备放置在通风良好无接露无腐蚀环境下运行.通风孔不得堵塞保证通风良好! 6. 放电仪在正常工作时不得带电连接线,否则会引起连接端子和电路损害。 7. 放电及测试蓄电池电压时应做好安全措施严禁正负极发生短路现象。 8. 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开关操作。 9. 放电过程中,值班人员应加强对直流高频模块(交直流输入输出电压)及直流屏控、合母电压的监控,发现异常时及时进行汇报及处理; 编制:质量管理部审核:批准:

接触电阻的多种测量方法

接触电阻的多种测量方法 接触电阻就是电流流过闭合的接触点对时的电阻。这类测量是在诸如连接器、继电器和开关等元件上进行的。接触电阻一般非常小其范围在微欧姆到几 个欧姆之间。根据器件的类型和应用的情况,测量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ASTM 的方法B539 测量电气连接的接触电阻和MIL-STD-1344 的方法3002 低信号电平接触电阻是通常用于测量接触电阻的两种方法。通常,一些基本的原 则都采用开尔文四线法进行接触电阻的测量。 测量方法 图4-42 说明用来测试一个接点的接触电阻的基本配置。使用具有四端测量能力的欧姆计,以避免在测量结果中计入引线电阻。将电流源的端子接到该接 点对的两端。取样(Sense)端子则要连到距离该接点两端电压降最近的地方。其目的是避免在测量结果中计入测试引线和体积电阻(bulk resistance)产生的电压降。体积电阻就是假定该接点为一块具有相同几何尺寸的金属实体,而使其实 际接触区域的电阻为零时,整个接点所具有的电阻,设计成只有两条引线的器 件有的时候很难进行四线连接。器件的形式决定如何对其进行连接。一般,应 当尽可能按照其正常使用的状态来进行测试。在样品上放置电压探头时不应当 使其对样品的机械连接产生影响。例如,焊接探头可能会使接点发生不希望的 变化。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焊接可能是不可避免的。被测接点上的每个连接 点都可能产生热电动势。然而,这种热电动势可以用电流反向或偏置补偿的方 法来补偿。 干电路(Dry Circuit)测试 通常,测试接点电阻的目的是确定接触点氧化或其它表面薄膜积累是否增加 了被测器件的电阻。即使在极短的时间内器件两端的电压过高,也会破坏这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