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8.19 KB
- 文档页数:11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英语第I卷(选择题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 5 分,满分7. 5 分)听下面 5 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 19. 15B. £ 9. 15C. £ 9. 18答案是 B 。
1. What do the speakers need to buy?A. A bridgeB. A dinner tableC. A few chairs2.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In a restaurantB. In a hotelC. In a school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Cathy will be at the partyB. Cathy is too busy to comeC. Cathy is going to be invited4. Why does the woman plan to go to town?A. To pay her bills in the bankB. To buy books in a bookstoreC. To get some money from the bank5. What is the woman trying to do?A. Finish some writingB. Print an articleC. Find a news pape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 1. 5分,满分22. 5 分)听下面 5 段对话。
2009年福建卷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_高考语文_:高考语文参考答案作文2009年福建卷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1)哀民生之多艰金就砺则利(2)无边落木萧萧下人道寄奴曾住(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徘徊于斗牛之间(二)文言文阅读(15分)2.C 3。
B4.(1)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让我母亲担忧呢?(2)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受责罚),而把它哥哥藏在别的地方。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5.(1)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鹜“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6.AE7.(1)答案示例:儿媳秦可卿死后,贾珍想把丧事办得体面些,可偏偏此时妻子尤氏犯病,不能料理事物。
这时,贾宝玉向他推荐了王熙凤。
于是贾珍便向邢夫人和王夫人提出请求,王熙凤也表示愿意到宁国府协理丧事。
(2)答案示例:干果瓦被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和舞姿吸引,一路跟随他,侮辱乞丐王国。
如果没有乞丐王国的人嫁给他,他就要被处死。
出于对干果瓦的同情,爱斯梅拉达按照摔罐成婚的规矩,与干果瓦结成名义夫妻。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8.(1)C(2)答案示例:“择友”和“择处”,都是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
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
(从其他角度解释,言之成理亦可)三、现代文阅读(12分)9.BC10.尺度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评判就不同,因此造成了隔膜、误解甚至对抗,像墙一样,阻碍人们的交流。
11.决定“尺度”的关键因素是人的个性。
个性不同,由此产生的标准(尺度)也不同。
维特根思坦和袁中郎等人的“尺度”异于常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个性独特,人生目标与众不同。
[:作文大全转载请注明]:2009年福建卷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2第一部分必答题第一题(10分)请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xx卷)语文本试卷第I卷和第II 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答案打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然后再用2B铅笔将与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xx。
3,答题卡上第I卷必修用2B铅笔作答,将选中项xx黑,黑度以遮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
第II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作答的均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诠释出其制胜瞩(zhǔ)目人才荟( kuài )萃B.杀戮宁静致远莅(wèi )临鸢( yuān )飞鱼跃C.xx励精图治缜( zhěn )密鹬( yù )xx相争D.松弛老奸巨猾揣度( duó)深陷囹圄( wú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xx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画xxA.遏制次序善于B.遏制秩序擅长C.遏止秩序擅长D.遏止次序善于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xx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xx啊!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xx.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C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解析】将字音字形结合起来考查,不但可以减少题量,还符合生活语文的规律,应该大力提倡这种命题思路。
A项:其-奇,据词义可以推测出来;荟,音“huì”。
B项:“莅”音“lì”。
D项“圉”音“yǔ”2.【答案】B【解析】近义实词可以从适用对象或范围、感情色彩、词义轻重、搭配习惯诸方面辨析。
遏制:重点是“制”,控制住/遏止:重点是“止”,使停止。
显然,目前对于环境恶化只能控制还不能使其停止,排除C、D。
善于:范围广/擅长:主要用于专业特长,如擅长绘画。
画山水,应该选用“擅长。
3.【答案】D【解析】D项望文生义。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4.【答案】A【解析】B项有歧义:“利息”的含义不明确,可改为“贷款利息”;“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与后文重复,可去掉。
C项后一分句暗换主语或谓语中心语残缺。
可在“耗时”前加“需要”,并去掉“不可或缺”。
D项表意不明:“这”指代的内容不明确,如果指“不能发生矛盾”尚可,指“发生矛盾后就各执己见”就不妥了。
5.【答案】D【解析】这种形式的考查比较新颖,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学习和记忆。
D 项左拉的代表作是,《卢贡—马卡尔家族》《娜拉》《四福音书》等,《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雨果。
6.【答案】C【考点】考查对文中实词的理解【解析】C项,据第三段“若真鄙儒也”之前的内容“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吾不忍为公所为。
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
公往矣,无污我!‟”和叔孙通笑着说:“你等真是……的儒生”及下一段众儒生被征召的情况来看,叔孙通此处断不会认为他们“品德低下”,应当译为“见识浅陋”。
课文《曹刿论战》有“肉食者鄙”,《出师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句子。
7.【答案】A【考点】考查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
【解析】A项均为介词“趁机”。
B项:到(动词)/的(助词)。
C项:按照(介词)/在(介词)。
D项:所字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或不译/被(介词),被动句固定句式“为……所”8.【考点】考查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
语文科一、《考试说明》四大变化:今年的《考试说明》,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两个“有利” 、两个“体现”和一个“力求”。
即“有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要求”;“力求稳步推进,适度创新”。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年的高考,一方面要对接高中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另一方面又倡导“稳步”与“创新”的关系。
1.增加选考内容,强化“选修”课程在教学中的位置。
2.不分卷,题型混编,淡化客观题在试卷中的地位。
3.试卷结构重新“洗牌”,突显考试内容难易结合。
4.内容赋分微调,强化主观题的主导地位。
二、新旧考纲的变化1.在考试能力要求方面,新考纲增加了“探究能力”,指的是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
2.新课程试卷由I卷阅读题和II卷表达题构成。
其中I卷包括“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和“现代文本阅读”(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板块;II卷表达题包括“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两个板块。
3.在考试内容方面,新考纲对原考纲的“语言文字运用”做了调整,强调学生要有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如:语音考查由原考纲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改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字形考查由原考纲的“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改为“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新考纲也实行新的作文评分标准,每个错误字扣1分(重复不计)。
修辞考查新增了“反复”等。
4.原考纲现代文阅读板块,常考科技说明文阅读文段,而新考纲改考论述类文章。
在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新考纲减少了“访谈、调查报告”,增加了“科普文章”。
5.新考纲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占15%~20%,考生可以选择作答。
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B. 吐蕃.(fān)庇.护(bǐ)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C. 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âng)按捺.不住(nà)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答案】D【解析】A 菁华jīng B 吐蕃bōC梵文fàn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
【答案】B【解析】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
2009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估分)总分:150分及格:90分考试时间: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2)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2-4题。
(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答:<U> </U>(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答:<U> </U>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2)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三、现代文阅读(12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CENTER>尺度彭程</CENTER>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物、行为、时间,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有两个字是躲避不开的:尺度。
几乎多有的领域、一切事物,都因尺度的介入、参与而存在、运行,自足自立。
尺度具有相对性。
在某个人群某种环境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尺度,换一种背景来看,可能匪夷所思,莫名其妙。
驰骋于想象王国的作家悲壮的叫喊“不创造毋宁死”,而另一边,浸润了实证精神的科学家会奇怪,如此虚幻的勾当何以会让人付出整个身心。
这时,<U>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了。
</U>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隔膜、误解乃至对抗,小到一个家庭中长幼之间的代沟,大到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
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时会有意外,仿佛当今赛事频爆冷门。
当代哲学家雄特跟斯坦放弃巨额家族遗产,因为它们妨碍了他的哲学思考。
2009年五、语言文字的运用(10分)⒖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心理咨询”下定义。
(3分)①心理咨询是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②这种活动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妥善处理各种心理问题③这种活动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来达到咨询目的答:【参考答案】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
(或,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叫做心理咨询。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充、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
扩展语句,就是将几个词语或者短句,古理地扩充为一个比较长的语句或者语段。
这里要求考生根据试题的限制或暗示,展开联想,添枝加叶。
【解析】本道题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整合和变换句式的能力,既要求考生能够从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整合,为“心理咨询”下定义;同时,又要求考生利用一个长句对主体对象“心理咨询”进行下定义。
作答时,考生需要从三个短句中选择一个句子来作为主体句,然后再抽取出其它两句中的必要信息,将其作为主体句的句子成分,最终形成一个句子长、成分多的长句。
⒗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7分)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
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⑴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分)答:【参考答案】⑴答案示例: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
)【考点】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语言准确,指能够选用恰当的语句,准确无误地反映实际情况。
语言鲜明,指语句能够分明而确定地表情达意,不含糊。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籍中的空缺部分。
(6)(1)长太息以掩涕兮,-----------------------------(屈原《离骚》)古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2)-----------------------,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等高))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亭怀古))(3)峰房水涡。
-----------------------------------------(杜牧《阿房宫赋》)月出于东山之上,------------------------。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张自新传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
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
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性方简,无文饰。
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
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
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
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
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
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
”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
吴中子弟多轻儇③,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
与之语,不答。
议论古今,意气慷慨。
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专题汇编—诗歌鉴赏2新高考新题目2009-06-01 1221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汇编——诗歌鉴赏专题2009年4月福建省高考调研卷语文试卷(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蓦山溪·自述宋自逊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
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
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
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
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注宋自逊生活在南宋覆亡前那段激烈动荡时期。
(1)请简要概括词的上片与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分)答(2)“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如何来评价这种人生态度?(4分)答参考答案5.(1)上片主要描写了诗人简洁清幽的居住的环境,下片主要写自己处世的随和的态度与闲吟的自在生活。
(2)是一种焚香煮茗,倚竹闲吟,登山长啸,垂钓清溪的事事不关心的隐士生活方式。
评价假如人世间没有民族与家国利益需要去奋斗,这种生活方式也许无可厚非;然而这正是南宋倾覆前激烈动荡时期,战云四合,血雨飘风,词人却躲进青山,不免过于冷漠,过于忘情,过于自私,这样的人生态度是不值得肯定的。
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第5题。
题壁①无名氏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②满炉煨榾柮③,漫腾腾地暖烘烘。
[注]①题壁据(宋诗纪事)卷九十六记载,这是题写在嵩山峻极中院的法堂后檐壁间的诗。
本诗选自《千家诗》。
②争似怎似。
③榾柮③ (gu duo)树根。
5.本诗以烧火为喻,通过茅草与树根的对比,劝谕世人,做人不能虚空而要扎实。
请具体分析本诗所运用的对比手法。
(6分)答参考答案(三)(6分)5.(6分)答案要点①茅草燃烧前后情况的对比,两个“蓦地”强调其时间之短、反差之大。
·②烧茅草与烧树根不同状态对比,“蓦地烧天”与“漫腾腾地”突出茅草的轰轰烈烈与树根的不动声色。
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本试卷分六大题,共14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6分)⑴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________ ,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 ,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⑵ 是故无贵无贱, ___________________ ;道之所存, _________________ 。
(韩愈《师说》)⑶一人之心, __________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⑷ 雕栏玉砌应犹在, 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_________ 。
(李煜《虞美人》)㈡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2—4题。
(15分)宋清传柳宗元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①善药。
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②,咸誉清。
疾病庀疡③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
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
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
”或曰:“清其有道者欤?” 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
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
彼之为利,不亦翦翦④乎?吾见蚩之有在也。
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
求者益众,其应益广。
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⑤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
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
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Ⅱ)一.(12分)1.(3 分)下面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作坊(zuō)B.燕山(yān)C.于系(gān)D.泡桐(pāo)心广体胖(pán)处方(chǔ)给予帮助(jǐ)分外高兴(fēn)供不应求(yìng)作者附识(shí)戎马倥偬(zǒng)落枕(lào)呼天抢地(qiǎng)饮马(yìn)济济一堂(jǐ)空余(kòng)2.(3 分)下面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合适的一项是(ꢀꢀ)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B.对手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作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3.(3 分)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B.营救告一段落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 个堰塞湖也许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 后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4.(3 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合适的一组是(ꢀꢀ)"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考试时间:6月7日9∶00—11∶00】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 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2) 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2-4题。
张自新传[明]归有光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
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
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性方简,无文饰。
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
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
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
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
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
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
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县吏怪其意气。
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
”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
吴中子弟多轻儇③,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
议论古今,意气慷慨。
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
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2009年4月福建省高考调研卷语文试卷新高考新题目2009-04-26 11092009年4月福建省高考调研卷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总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四题任选三题)(6分,每空1分)(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卫风·氓》)(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
(《师说》)(4)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陆龟蒙传陆龟蒙,字鲁望,元方七世孙也。
父宾虞,以文历侍御史。
龟蒙少高放,通《六经》大义,尤明《春秋》。
举进士,一不中,往从湖州剌史张抟游,抟历湖、苏二州,辟以自佐。
尝至饶州,三日无所诣。
剌史蔡京率官属就见之,龟蒙不乐,拂衣去。
居淞江甫里,多所论撰,虽幽忧疾痛,赀无十日计,不少辍也。
文成,窜稿箧中,或历年不省,为好事者盗去。
得书熟诵乃录,雠比勤勤,朱黄不去手,所藏虽少,其精皆可传。
借人书,篇秩坏舛,必为辑褫刊正。
乐闻人学,讲论不倦。
有田数百亩,屋三十楹,田苦下,雨潦则与江通,故常苦饥。
身畚锸,薅刺无休时,或讥其劳,答曰“尧、舜微瘠,禹胼胝。
彼圣人也,吾一褐衣,敢不勤乎?”嗜茶,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粗茶,自判品第。
张又新为《水说》七种,二慧山采,三虎丘开,六松江。
人助其好者,虽百里为致之。
初病酒,再期乃已,其后客至,携壶置杯不复饮。
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不肯见。
不乘马,升舟设蓬席,赍束书、茶灶、笔床、钓具往来。
时谓江湖散人,或亏天随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渔父、江上丈人。
后以高士召,不至。
李蔚、卢携素与善,及当国,召拜左拾遗。
诏方下,龟蒙卒。
光化中,韦庄表龟蒙及孟郊等十人,皆赠右补阙。
2009年全国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寂静钱钟书周劼人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
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
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
“如此寂静。
”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
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
《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
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
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
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
“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
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
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
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
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
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第一题:古代诗文朗读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重点考察考试大纲必选的古诗词和名言名句。
(1)哀民生之多艰金就砺则利(2)无边落木萧萧下人道寄奴曾住(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徘徊于斗牛之间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为一篇明代人物传记。
重点考察考生的古文功底3、古代诗歌阅读:《江行》选自宋代严羽,是一首宋诗,从2009年以来,福建省高考试题偏向于宋词,诗歌多为不出名的诗人所著,为考生答题增加了难度。
题目其一由诗内容作答,其二为从景和情的角度分析诗歌颔联。
第二题:文学名著、文学经典阅读1、文学名著阅读第一题是道选择题,重点考察考生的文学常识,如茅盾的《子夜》、曹雪芹的《红楼梦》、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金的《家》等知识的判断。
2、简答题二选一,第一道为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场景第二道为文学名著中巴黎圣母院中诗人误入黑王国,差点被乞丐王下令绞死,艾丝美拉达答应嫁给他,救了他一命。
3、文化经典阅读《论语》第三题:现代文阅读1、论述类文本阅读《尺度》1)选择题,排除错误项2)提取原文分析即可3)猜测作者的情感态度2、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阿庆》1)选择题,考察考生的观察能力,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项也可2)找外在原因,即找客观原因。
分数为4分,最好找出四个3)分析作品情感,即要判断出作者的情感走向,分值为6分,至少四条。
第四题:语文文字运用1、心理咨询下定义2、一句话概括材料,考察考生概括能力第二小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自由发挥即可第五题:写作题目:这也是一种。
写作分析:2009年福建省高考命题,补充式的作文题目给予考生很大的发挥空间。
可以从社会正能量写起,例如,《这也是一种能量》,联系最近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逐渐拉大,通过举例来讲述社会的正能量。
这样写的好处是,写作命题传递出正面的积极精神,很好写作,也很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心理认同。
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福建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 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2) 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2-4题。
张自新传[明]归有光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
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
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性方简,无文饰。
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
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
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
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
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
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
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县吏怪其意气。
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
”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
吴中子弟多轻儇③,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
议论古今,意气慷慨。
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
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
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
笑骂纷集,殊不为意。
其自信如此。
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
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删节)[注]○1屹屹:同“矻矻”,勤奋不懈的样子。
○2青紫:古代公卿经带之色,这里俯楷高官昱爵。
○3轻儇:轻佻,不庄重。
2.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新随口而应,若索了者了:明白,了解B.不知贫贱之为戚也戚:忧愁C.县吏怪其意气怪:责怪D.见其面斥人过面:当面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童年丧父的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幽然自得。
B. 张自新对吴中子弟的挚语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
C.作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深有感慨他的病故,写了这篇传。
D.文中选取张自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件事来塑造人物,选材典型,形象饱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5分)译:(2)自薪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4分)译:(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答:(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答:二、文学名着、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着阅读(10分)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赵云保护着麋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曹操的追兵又到了。
赵云苦苦劝说受了重伤的麋夫人抱着阿斗上马,自己步行护卫。
但为了让赵云全力保护刘备的骨肉,麋夫人把阿斗交给赵云,就拔剑自杀了。
(《三国演义》)B.吴荪甫雄心勃勃,总想扩大自己的事业。
他和几个朋友组建了益中信托公司,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了几个小厂,并准备加以扩充。
他希望自己生产的灯泡、肥皂等日用品将来能销往乡村。
(《子夜》)C.高老太爷的病一直不见好,高家便求助于神的帮助,拜菩萨、祭天之后,便是捉鬼。
捉了高老太爷病房里的鬼,还要捉高工馆所有房间的鬼。
捉鬼捉到觉慧的房间时,觉慧却紧闭房门,将巫师等人挡在了门外。
(《家》)D.马斯洛娃被判去西伯利亚做苦工。
为了替被诬告的马斯洛娃伸冤,涅赫柳多夫四处奔走。
上诉失败后,涅赫柳多夫决定陪她去西伯利亚,并再次向她求婚。
但是,马斯洛娃拒绝了他,决定与西蒙斯结婚。
(《复活》)E.老葛朗台的葡萄园这一年收成非常好,他十分高兴,于是从太太的衣柜里挑了一件十分漂亮的衣服,送给了一直为主人效忠的拿侬。
这是老葛朗台送给拿侬的许多礼物中最贵重的一件。
(《欧也妮?葛朗台》)7.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
答:(2)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与爱斯梅拉达结成名义夫妻的经过。
答:(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8.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①子曰:“里①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
(《里仁》)注:①里:居。
②德:有德之人。
③邻:亲近(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慎重选择。
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 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 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D.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
”(《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答:三、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尺度彭程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物、行为、时间,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有两个字是躲避不开的:尺度。
几乎多有的领域、一切事物,都因尺度的介入、参与而存在、运行,自足自立。
尺度具有相对性。
在某个人群某种环境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尺度,换一种背景来看,可能匪夷所思,莫名其妙。
驰骋于想象王国的作家悲壮的叫喊“不创造毋宁死”,而另一边,浸润了实证精神的科学家会奇怪,如此虚幻的勾当何以会让人付出整个身心。
这时,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了。
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隔膜、误解乃至对抗,小到一个家庭中长幼之间的代沟,大到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
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时会有意外,仿佛当今赛事频爆冷门。
当代哲学家雄特跟斯坦放弃巨额家族遗产,因为它们妨碍了他的哲学思考。
明代作家袁中郎辞去苏州行政长官之职,因为他的趣味是无羁无绊,与山水相喝和。
这些人当然是常人眼里的“另类”,但你不能说他们没有尺度。
也许梭罗概括的最到位:“如果谁没有跟随队伍的步伐,很可能他听到了另一种歧点。
”他们对传统的尺度不以为然,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标高。
越是杰出者就越勇于冲破流俗,因为他们的目力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更能窥见大美所在。
相比人云亦云者,他们更乐于自己决定怎样迈步。
这就接近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尺度的核心是个性。
或者说,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美貌。
一条因果之链连接了二者。
而所谓个性,不过是源自对生活的独特领悟和由此而生的特异的行为姿态。
在常人难以理解之处,特立独行这凭借自己的尺度成就了不寻常的人生。
越是在这个复制的时代,独特的个性就越显得重要。
而个性的极致是与尺度的臻于极致互为表里的。
然而我们看到的情形却不容乐观,众多的生命样式都仿佛在一个模子里铸成,更令人忧虑的是人们对此每每视而不见。
据说随着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人除看得享长寿外,甚至可以定制自己的器官形体,你大可选择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
这当然令人雀跃,但为什么很少听人谈及要为自己选择独特的生存尺度呢?为什么不努力将尺度设定的更合理、更美好、更杰出呢?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作者认为,几乎所有领域、一切事物,都有尺度存在;即使是常人眼里的“另类”,也有他们自己的尺度。
B.第三段列举维特根斯坦、袁中郎的“另类”示例,并引用梭罗的名言,是为了证明“尺度具有普遍性”的观点。
C.由于现代可以运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克隆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因此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复制的时代”。
D.作者在文末运用两个问句,对忽视个性的流俗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就个性化生存发出了热切的呼唤,引人深思。
E.本文开篇提出“尺度”的话题,接着论述其“相对性”,在阐析其“普遍性”中的“意外”,而后提示出“尺度的核心是个个性”。
10.第二段中提到“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了一道墙垣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分)答:11.结合本文,举例阐述你对“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相貌“这句话的理解。
(4分)答: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阿庆丰子恺①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
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
多数农民都是航海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跳着一但柴步行入市。
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
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
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
他肩上扛着一只打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
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
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
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
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
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
他不喝酒,不吸烟,唯一的嗜好是拉胡琴。
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
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一出戏,收几个钱。
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乐,都不吝惜。
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
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
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竟是学习。
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
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
皓月当空,万籁无声。
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
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
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