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确定13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佚名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通讯》
【年(卷),期】2008(000)024
【摘要】<正>我国在开展22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基础上,首次确定了13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日前,科技部正式为示范区授牌。
此次被授牌的13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是:北京市西城区、成都市金牛区、武汉市江岸区、重庆市北碚区、湖南省资兴市、江苏省江阴市、江苏省大丰
【总页数】1页(P13-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太原市迎泽区申报【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J],
2.太原市迎泽区申报“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J],
3.我国确定13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J], 无
4.日照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J],
5.长岛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包括地级市、地区等地级行政区和县级市、县等县级行政区)。
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编制,是指导全国各类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包括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126个,县级市62个,县(包括自治县、林区等)58个,市辖区(开发区、管理区)16个。
规划期为2013—2020年。
一、规划背景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多、分布广,历史贡献巨大、现实地位突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型城市累计生产原煤529亿吨、原油55亿吨、铁矿石58亿吨、木材20亿立方米,“一五”时期156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有53个布局在资源型城市,占总投资额的近50%,为建立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001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突破口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资源枯竭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现生机与活力。
但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由于内外部因素叠加,新旧矛盾交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
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依然严重,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强。
尚有近7000万平方米棚户区需要改造,约14万公顷沉陷区需要治理,失业矿工人数达60多万,城市低保人数超过180万。
关于日照的导游词日照市,是山东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东南部,黄海之滨,山东半岛的尾翼,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西靠沂蒙山,北连本省的青岛、潍坊,南接江苏省连云港。
日照被誉为“水上运动之都”与“东方太阳城”,全市陆域面积____平方千米,海域面积____平方千米,下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2区2县以及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有____个乡镇、街道,____个村居。
环境非常优美,空气质量全国第五。
日照市是山东省的一座港口城市,经济发达,素有“东方太阳城”之美誉。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沿海从南到北____公里金沙滩,是日照主要的景观带。
日照是一个最适合休闲旅游的地方,优秀的空气质量,宽阔的街道,优美的环境都是很多人所向往的。
大多数游客在日照也都赞叹和喜欢日照的环境。
蓝天、绿地、金沙滩,尧王美酒配海鲜,生活是那么的惬意。
难怪有人会说:住在日照,寿命都要增加好几年。
更有到此采风的著名诗人陈运和作诗《日照颂》,赞其为“煤港,属于正能量的高温;日照,属于振奋人的梦想”。
日照旅游资源丰富,日照海、山、古、林兼备。
境内百公里的海岸线上有____公里的粗糙沙滩,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沿海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有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五莲山风景区、莒县浮来山风景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有世界上最大的汉字摩崖石刻—河山“日照”巨书,天下银杏第一树—浮来山银杏树;江北最大的绿茶基地、最大的毛竹生长带、最大的野生杜鹃花生长带也在日照。
日照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已发现两城遗址、尧王城遗址、陵阳河遗址、丹土遗址、东海峪遗址等;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较甲骨文早了____多年,堪称我国文字始祖。
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
齐长城遗址、莒国故城、日照港等也都是游客的必游之地。
日照涌现出一批旅游景点创造或打破了山东纪录协会多项山东纪录,创造了多项山东之最。
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前,作为中韩(盐城)产业园产城融合核心区,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积极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等国家战略和中韩(盐城)产业园正式获批的历史机遇,围绕盐城打造东部沿海新兴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奋力开启新时代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盐城市情况概述盐城市土地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30万,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地级市。
盐城下辖1个县级市和5个县,市区下设大丰区、盐都区、亭湖区、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新区。
1.生态环境。
盐城是一座生态优美、资源丰富的城市。
“盐城好空气,城市新名片”,2018年盐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39,全年有289天优良空气,优良率达79.6%,连续四年江苏省最优;PM2.5平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被人民网等媒体列为全国18座“洗肺城市”之一,连续三年被江苏省政府表彰为“大气污染发展优秀城市”,绿色发展成为盐城鲜明特征。
2. 区位特点。
盐城位于黄海之滨,处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区域,又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域。
盐城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和上海1小时经济圈、北京1日商务圈,距上海港250海里,距台湾基隆港620海里,距韩国釜山港、日本长崎港均只有460海里左右。
3. 经济发展。
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盐城被确定为中韩产业园首批合作城市。
2017年12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盐城设立中韩(盐城)产业园。
2018年,盐城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5362.24亿元,增长5.5%。
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1亿元,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5528亿元,增长17%。
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达35831元和20358元,分别增长8.2%和8.8%。
4. 城市名片。
盐城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首批试点、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城市、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中国投资营商价值城市、国家新能源海水淡化试点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首个环保类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和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民生改善十佳城市。
国家级经开区行政级别篇一:国务院批准的各种国家级经济区域全名单国务院批准的各种国家级经济区域全名单自从八十年代初我国批准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大经济特区以来,我国陆续出现一些享受各种优惠政策的各类经济开发区域。
这些经济开发区域名称五花八门,成立时间先后不同,行政类别和级别高低不一,享受的优惠政策也不尽相同。
搞的人晕头转向。
各类经济开发区域所享受的优惠政策一般包括税收、土地、项目审批等方面,有的甚至对投资者在司法领域(一般不轻易进入)、政治待遇(当选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方面也大开绿灯。
因此被人诟病为丧权辱国而千夫所指。
本人做了点也些微功课,特将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各种国家级经济区域分类整理如下。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自己批准成立的暂时没有兴趣整理。
一、国家级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政策,用减免税收等优惠办法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出口的特定地区。
《中国经济特区简介》二、国家级新区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内在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国家所建立的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动力,以全方位改革试点为主要特征,对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的实验区。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除了具有“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内涵,还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改革,是一项以全面制度体制建设的方式推进改革的系统过程。
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第一批经济特区后建立的第二批经济特区,亦即中国的“新特区”。
从享受政策优势的地区转向享有体制优势的地区。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正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2001年6月11日科学技术部发布国科发农社字[2001]193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有关要求,在原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一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为国家两大战略的实施提供综合示范基地。
第二条为加强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管理,指导实验区的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申报与审批第三条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采取主动申报,由国家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审查批准的方法确定。
第四条凡申报国家级实验区应具备以下条件:1.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应属于以下几种类型:地级市、县(含县级市)及大城市的行政区;2.具有较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在省内居中等以上发展水平;3.已作为省级(直辖市、自治区)实验区开展工作一年以上(时间从省主管部门正式批准建立省级实验区算起),已取得一定成效和经验,具有进一步开展工作的良好基础;4.实验区的发展目标和实验主题明确,具有地方特色和较强的典型性及示范性;5.领导重视,组织完善。
实验区工作已被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制定的《实验区规划》科学、可行。
第五条申报程序1.由实验区所在地政府向省(市、自治区)主管部门提出申请;2.经省(市、自治区)主管部门审查后,向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提出申报意见,申报材料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公室。
[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绿色家园是什么井冈山,位于江西省的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
70多年前,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开创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由此成为亿万人民敬仰的革命摇篮。
当时代的列车驶入世纪之交的新时期里,这里又在酝酿着一场神奇的变革。
1994年10月,在国家科技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井冈山市开始了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伟大实践。
为逐步改变经济欠发达的现状,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井冈山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审时度势地提出并实施了“科教立市、旅游兴市、依法治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几年来,在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该市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着力发展“三高”农业,强攻新型工业,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市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全市经济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XX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2.69亿元,财政总收入达1.23亿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3.8倍和3.66倍,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旅游生态城市正在罗霄山脉中段崛起。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深邃厚重的红色人文与圣洁优美的绿色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彰显井冈山旅游神圣而又神奇的独特魅力,也成为井冈山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近些年来,该市依托资源优势,抢抓机遇,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思路,把旅游业作为井冈山的龙头、支柱产业来做大做强。
通过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强势带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20XX年,井冈山市经济创历史新高,游客人次首次迈上了200万台阶,旅游收入迈上了10亿元台阶,门票收入首次迈上了亿元台阶,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总产值达18.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7%,居三大产业之首。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6.16•【字号】鄂府办发〔2022〕80号•【施行日期】2022.06.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鄂府办发〔2022〕80号各旗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鄂尔多斯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规划(2021-203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2022年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6月16日鄂尔多斯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规划(2021-2035年)第1章创建基础与面临形势“十三五”期间,鄂尔多斯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战略部署,生态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新成就,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1.1创建基础1.1.1生态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推进制度和方案建设。
制定了《鄂尔多斯市绿色矿山建设管理条例》,填补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法律空白。
颁布实施了《鄂尔多斯市环境保护条例》《鄂尔多斯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鄂尔多斯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制定了《鄂尔多斯市2018-2020年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鄂污防治办〔2018〕3号)、《鄂尔多斯市水环境生态考核补偿办法(试行)》(鄂府发〔2020〕44号)、《鄂尔多斯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黄河流域鄂尔多斯段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实施方案》、《鄂尔多斯市十大孔兑综合治理2022年度实施方案》(鄂府办发〔2022〕51号)等成果。
国家可持续反正示范区汇报材料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关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汇报材料的示例,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示范区名称]对各位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将向大家汇报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情况。
一、示范区基本情况
[示范区名称]位于[地理位置],面积[具体数值]平方公里,人口[具体数值]万人。
示范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
1. 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 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3. 环境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1.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具体数值]%,人均收入达到[具体数值]元。
2.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普及率达到[具体数值]%,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3.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具体数值]%,森林覆盖率达到[具体数值]%。
四、未来展望
我们将以此次汇报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加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建设。
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汇报单位)
(日期)。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批准建立汨罗市等6个湖南省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12.08.08
•【字号】湘科社字[2012]117号
•【施行日期】2012.08.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批准建立汨罗市等6个湖南省可持续
发展实验区的通知
(湘科社字【2012】117号)
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根据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认定程序和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申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在对各地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论证、现场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研究决定批准汨罗市、湘潭县、花垣县、冷水江市、湘阴县、宁乡县等6个单位列为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期限为2012-2016年。
期间,省科技厅将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年度考评和总体验收等工作。
请各实验区建设单位,认真组织做好实验区建设规划的落实和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及时总结和凝练实验区建设的经验,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使实验区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在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O一二年八月八日。
地级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一:
记者:去年10月14日,国家科技部批准我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请您介绍一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一项什么样的工作?它将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何种重要的推动作用?
韩: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开始于1986年,是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9部门共同推动的一项地方性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试点工作。
旨在通过国家和各省对科技项目的支持,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为不同类型的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示范。
“十一五”末,全国要建立近百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我市是全省第一个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地级市。
二、
民生科技创新与应用
价值中国推荐 2009-11-11 14:06:05 《中国科技财富》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科技部践行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持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实验区自1986年建设试点开始,已历经23年。
截至目前,已建立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69个,省级实验区100多个,分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82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区按行政区划分布,市(地级市、城区)23个,占总数的28%;县(县级市、城区)52个,占总数的63.5%;建制镇7个,占总数的8.5%。
按区域分布,东部地区37个,占45.1%。
中部地区30个,占36.6%;西部地区15个,占18.3%。
(/Media/Article.aspx?ArticleId=49492)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实验区已经成为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验基地,地方政府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载体,社会发展领域科技重点项目示范基地,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面向国际的窗口。
三、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科技部践行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持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实验区自1986年建设试点开始,已历经23年,主要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实践活动,一是开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探索与实践活动,探索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和消除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二是开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探索与实践,探索建立经济社会协调运行的新机制,舒缓城镇化进程中突出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及文明发展,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三是开展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探索与实践活动,推行绿色理念,节约能源、保护和修复生态;减少排放,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取得显著成效和积极的社会影响,为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截至目前,已建立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69个,省级实验区100多个,分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82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区按行政区划分布,市(地级市、城区)23个,占总数的28%;县(县级市、城区)52个,占总数的63.5%;建制镇7个,占总数的8.5%。
按区域分布,东部地区37个,占45.1%。
中部地区30个,占36.6%;西部地区15个,占18.3%。
按实验模式类型划分,主要分为大城市中心区-改善人居环境和社会和谐推进模式;城郊结合类型区--统筹城乡发展创新机制与推进
模式;产业集聚区-能源、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创新方法与运行模式;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与科学利用的协调机制与模式;
资源依附类型区-产业提升与转型可持续发展途径与模式;自然灾害频发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有效机制与模式等。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实验区已经成为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验基地,地方政府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载体,社会发展领域科技重点项目示范基地,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面向国际的窗口。
(/ztzl/kjzg60/kjzg60hhcj/kjzg60mskj/kcxfzsy/200909/t20090911_72752.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