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国家日本
- 格式:pptx
- 大小:75.44 MB
- 文档页数:30
《第七章认识国家》《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读图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人口,知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2)根据图文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特征;(3)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日本工农业的产业类型及特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2)通过读图和资料,分析日本地形及气候特征;(3)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学会分析一个国家自然地理的方法;(4)通过图文分析日本地理环境对其发展工业、农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情感,树立防震减灾意识;(2)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科教兴国,科学技术能够改变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求实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2、日本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3、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特点;【教学难点】1、在地图上落实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主要工业城市;2、理解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日式英语歌曲视频《Tokyo Bon》。
提问:视频当中反映的是哪个国家?(学生回答)上一章,我们了解了世界上的五个热点地区,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深入大洲、地区的内部了解国家,第一站就是我们的近邻、也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
二、新课学习提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旅游的时候喜欢拍照发朋友圈吗?(学生回答)教师:小明同学上个月刚刚去过日本,她将自己在日本的所见所闻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在了她的朋友圈里,并且,她还向聪明的网友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期望得到解答。
但是,老师发现在她的描述中存在着一些地理知识的错误。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同学的朋友圈前三天的内容,完成活动一。
【活动一】:“万能的朋友圈”探究: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特征要求: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小明同学前三天的朋友圈内容①帮她指出错误并纠正;②解答她提出的问题;③指出这些朋友圈都说明了日本哪些方面的地理知识。
日本
1.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2)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3)地形:山地丘陵约占全国面积的3/4以上,平原面积狭小。
(4)气候:日本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5)灾害
(1)日本气候虽然具有海洋性特征,但是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仍然属于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2)日本面积狭小、多山,降水丰富。
日本的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2.高度发达的经济
(1)发展方式
(2)不利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3)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
(4)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节材方向发展。
(5)工业分布:主要工业区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6)工业迁移:传统加工贸易型工业逐步向海外迁移。
(7)种植业:耕地面积狭小,以使用小型农机具为主,农业生产水平高。
(8)交通运输业:发达,以海运为主。
国际航运中,货运以海运为主,客运以航空为主。
国内货运以公路和海运为主,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图解日本经济特征分布及原因
3.东西方融合的文化:既保留有东方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西方文化特色。
4.人口:绝大部分为大和族,通用日语,多信奉神道教和佛教。
5.主要城市。
专题九认识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一、选择题1.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降水丰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D.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2.(2012年山东泰安)图9-17为日本略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9-17A.日本领土由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大岛组成B.图中⑤是日本的首都东京,位于濑户内海沿岸C.日本重要的海港主要分布在A大洋沿岸D.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B海域沿岸(2010年广东湛江)读美国地形简图(图9-18),回答3~4题。
图9-183.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大部分国土都在热带B.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三大河C.美国河流、湖泊稀少,内河航运不发达D.位于旧金山的“硅谷”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美国中部自西向东地势起伏的剖面图是( )5.(2012年山东东营)读图9-19,有关甲、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9-19A.甲国的城市、人口及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B.乙国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C.甲国的工业产品主要供国内消费D.乙国出口的农牧产品主要有小麦、羊毛和牛肉(2012年四川南充)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甲)和南亚1月、7月风向图(乙)(图9-20),完成6~7题。
甲乙图9-206.对孟买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冬季温和多雨C.夏季炎热干燥D.雨季前气温最高7.将两图结合分析,可以看出( )A.吹东北季风时降水多 B.吹西南季风时降水多C.水热丰富无洪涝灾害 D.地形对降水没有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深受气候影响。
孟买附近适合棉花种植,新疆吐鲁番的瓜果品质优良。
读图9-21,回答8~9题。
图9-218.对孟买和吐鲁番两地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买全年高温B.孟买气温年较差大C.吐鲁番全年低温D.吐鲁番气温年较差小9.孟买是印度最大的________中心。
《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素材1.日本的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是一个个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西部隔海相望国有4个:俄罗斯、中国、朝鲜和韩国;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位于北温带。
2.日本的范围:主要包括四个大岛——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
3.日本的地形:多山,国土的3/4为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窄,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峰是富士山。
4.日本的河流:短小流急。
原因是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区,流向平原地区落差大,水流急;日本东西狭长,所以河流流程短。
5.日本的气候:日本是多台风,季风气候。
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6.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7.日本的资源:矿产资源贫乏,森林资源、水力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8.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品进口国,也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
日本的石油主要来自西亚、东南亚地区;日本的煤炭主要来自中国、美国;铁矿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
9.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对外贸易的特点是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
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多优良的港湾、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海上运输。
10.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与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有五大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其中最大的工业区是京滨工业区。
11.日本的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高,耕地面积狭小,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
12.日本的城市:首都是东京,两大著名的港口是神户、横滨。
13.日本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日本日本是一个位于亚洲东部的国家,拥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地理位置日本位于北半球,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岛国。
它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与韩国相望,北隔千岛群岛与俄罗斯隔海相望。
二、自然环境1、地形:日本地形复杂,主要由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组成。
其中,山地和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70%,最高的富士山海拔3896米。
2、气候:日本的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3、自然资源:日本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主要依靠进口。
但日本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森林资源。
三、人文环境1、人口:日本人口约1.26亿,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主要民族为大和族,通用语言为日语。
2、文化:日本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融合了东西方的元素。
日本传统文化包括茶道、花道、武道等,现代文化则包括动漫、时尚、音乐等。
3、经济: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主要产业包括汽车、电子、机械等。
四、旅游资源日本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富士山、京都金阁寺、清水寺等著名景点。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日本是一个独特的国家,其地理环境和文化内涵都非常丰富。
通过了解日本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之日本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总面积为37.8万平方千米,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周围的7200多个岛屿组成。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其自然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积极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合作。
日本工业高度发达,以加工贸易为主,汽车、钢铁、机床、造船、电子和机器人等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还在世界各地设有大批跨国公司,跨国企业总数居世界第二。
日本的农业也极为发达,水稻是主要农作物,小麦、大麦、豆类等其他粮食作物和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也相当重要。
【查缺补漏】2022年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回归教材重难点09 认识国家(日本、东南亚)课程标准本考点是中考必考点,2019年2021年在各省市中考卷中,日本、东南亚的相关考点在选择题、综合题中均有考察,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考生要注重图文结合。
知识点一日本一、自然环境:(1)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许多小岛构成,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是一个多山的岛国。
(3(4)气候:亚热带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有明显的海洋性)(5)多火山多地震: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6)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二、识图:四大岛屿: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
海洋:G日本海、F邻国:N韩国、M中国、L俄罗斯、J朝鲜。
工业区:①京滨工业区、②名古屋工业区、③坂神工业区、④濑户内海工业区、⑤北九州工业区。
山峰:○8富士山。
海港:○7神户○6横滨。
渔场:北海道渔场。
三、自然环境:(1)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许多小岛构成,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是一个多山的岛国。
(3(4)气候:亚热带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有明显的海洋性)(5)多火山多地震: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6)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四、经济发展:(1)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的海港)。
不利条件:a(2(3)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大国,经济强国,工业强国,产品出口美国,其次是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等。
(4(5)农业:日本农业发达,农业机械注重小型化。
(6)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处),日本海洋捕捞量居世界首位。
五、人文环境:(1)文化:日本传统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近代后日本文化受欧洲影响;二战以后,日本文化受美国影响。
(2。
知识点二东南亚一、识图:半岛:A中南半岛。
看客观评价下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日本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明显的国家,优点是注重环境和耻于给别人找麻烦,以及有积极的“海狼意识”。
缺点就是等级制度过于严格,其思维缺乏大胸襟,好面子,迷信精神超过物质。
中日交恶是由于日本政府没有正确的对待历史问题。
研究日本和日本人,必须从他们的文化基因说起。
日本是海岛国家,地理环境远离大陆又不至于孤悬海外,注定它的文化是“有限交流独立发展”。
日本属于汉文化圈,但又独立发展出别具一格的文化。
日本社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等级”,他们的口头禅是“各就各位”,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反对越级反映问题。
对外也讲究“各得其所”,意思是每个国家有自己的等级地位。
如:日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认为”精神力量超越物质力量“。
如: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知道日本和各个国家是怎么相处的。
对美国、欧盟这样的霸主,他们认为“各得其所“,对之毕恭毕敬。
对第三世界国家就认为他们比我们”等级高“,所以骨子里面是鄙视的。
这样就反映在外交上面,比如对俄罗斯这样的老牌帝国,就很卑躬屈膝,对中韩就丝毫不让。
日本礼仪更多是一种习惯姿态,鞠躬不代表就是尊敬你。
日本还有个特点对天皇的态度,如:就体制而言,日本是民主国家,所以发动战争一般不像过去那么容易了。
军国主义在日本是有所抬头的,但毕竟不是主流,绝大多数日本普通人对战争没有兴趣,更希望和平。
日本也有不少优点,如注重环境保护,森林覆盖率极高。
在日本最大的感受就是干净,空气中没有灰尘,连他们的墙面和玻璃都是特别干净,没有裸露的土地,要么是柏油路,要么是草地,汽车也很多,但是没有尾气,更 见不到冒黑烟的车。
不仅仅是大城市的主干道干净,连小街小巷都特别干净。
小街道的路很窄,只能通行一辆车,但绝对没有乱停放。
在日本感觉不到中国的地区发 展不均衡:城市像欧洲,乡村像非洲。
日本的干净绝对是全面的干净,全国的干净,不像我们仅仅是中心区、面子区的干净。
这一方面得益于日本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和高达63%的森林覆盖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
日本是一个小而美的岛国,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上。
拥有着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加之其特有的自然景观,日本成为世界各地旅游者眼中的热门景点。
而日本的人口也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有着丰富文化背景的国家的人口情况。
一、日本的总人口概况2024年年底,日本的总人口约为1.26亿,是一个人口相对稀少的国家。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日本的总出生率为7.2‰,而总死亡率为10.9‰,两者的比例不平衡表现出日益加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此外,目前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非常低,甚至出现了负值,这强调了日本政府在未来的临床人口管理中,需要考虑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二、日本的人口结构日本是一个有着严重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国家,其年龄结构呈现出向老年人口倾斜的特点。
根据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在日本的总人口中,0-14岁年龄段的人口占10.6%、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占57.1%、65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口占32.3%。
可以看出,日本的老年人口相对较多,而年轻人口比例不高,与这个趋势相对应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三大警报:“少年化”“女性道路”和“老龄化”已成为日本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涉及到日本的生育政策和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建立。
三、日本的城市化与区域差异日本的城市化率非常高,目前日本全国的城市化率为91.5%。
但是,日本的城市化程度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都市圈,而其他地方相对落后,这个趋势说明了区域差异在日本的人口结构中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力。
此外,日本的人口迁移和康复问题也比较突出,城市人口相对稳定的同时,农村人口持续减少,这也需要政府重点加强对这些人群的关注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融入社会并享受到公共资源支持。
四、日本的外籍人口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日本的外籍人口也逐步增加。
截至目前为止,日本的外籍人口约为251万人,其中,大多数是亚洲国家的移民,占比达到了当地外籍人口总数的96%,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移民相对较少。
专题07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1课日本、东南亚)课标解读【认识国家】(日本)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选择与该国地理位置差异明显的国家,比较它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认识地区】(东南亚)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以某地区的一种自然资源为例,说出该资源在当地的分布状况、对外输出地区以及对当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
3.结合实例,说明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知识梳理考点一:日本一.日本的位置和范围1.地理位置及范围(1)海陆位置:位于亚洲部,太平洋西北部,东临洋,西临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隔海相望。
(2)纬度位置:大致位于23°N~46°N之间,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2.领土组成:由岛、岛、岛、岛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多个小岛组成。
3.首都:东京。
二、日本的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1)日本地形多、少______。
最高山是,平原大多分布于沿海,最大的平原是。
(2)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2.气候特征日本气候具有明显的性特点,四季分明,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多。
北部为气候,南部为气候。
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这里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
【易错警示】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也属于海洋性气候。
(×)日本是一个岛国,受海洋影响显著,日本与亚洲同纬度的地区相比,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丰富,即气温的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但不是海洋性气候。
3. 河流短小湍急,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国家知识点重点考点整理1. 日本概况: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及附近小岛组成,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 1.27亿,首都东京,通用语言为日语,主要民族为大和民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 3/4)。
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日本最高峰: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一座活火山)。
日本气候:海洋性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日本森林覆盖率高,有“绿色王国”之称。
2. 日本农业特点:耕地少、地块小,依靠科技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日本工业特点:工业生产能力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居世界前列,现代化程度高;矿产资源缺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能源进口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大。
日本工业分布: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两大对外港口城市:神户、横滨。
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国: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大陆。
3. 日本文化特点:传统与现代并存,东、西方文化兼容。
日本本土文化如温泉沐浴、春天赏樱等。
4. 美国概况: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面积937万平方千米,人口2.84亿(2002年),首都华盛顿,通用语言英语,绰号“山姆大叔”。
位于北美大陆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共有50个州。
5. 美国文化特点:多元文化,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折射出其他民族文化的美丽之处。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人种博物馆”之称。
现美国人口中白人约占82%,黑人约占13%。
6. 美国经济特点:经济发达表现: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均首位,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和军事大国。
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国,出口的粮食约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1/2,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工业: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工业区。
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南岸,形成了城市群集的制造业带。
7. 美国城市:纽约:美国最大城市和海港,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华尔街、自由女神像、联合国总部位于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