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场设施检验指南2017
- 格式:pdf
- 大小:378.09 KB
- 文档页数:38
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技术规程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技术规程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海上风电场工程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关注。
而在海上风电场的建设中,基础结构的稳固连接是确保风机安全运行和延长寿命的关键环节。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对文章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第二部分概述海上风电场基础结构,并对灌浆连接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接下来第三部分对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技术规程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包括灌浆材料选择与性能要求、连接方式和工艺流程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与检验要求。
第四部分是总结和展望,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最后一个部分是参考文献,列出本文所引用的相关资料。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清晰明确且全面的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技术规程概述,帮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这一重要领域的相关知识。
通过对灌浆连接技术规程进行详细解释说明,读者可以了解到灌浆材料选择与性能要求、连接方式和工艺流程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与检验要求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同时,通过总结和展望部分,读者可以对未来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技术规程,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2. 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技术规程概述2.1 海上风电场基础结构概述海上风电场是指将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海洋中的固定或浮动式平台上,利用海洋中的风能来发电。
为了确保海上风电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合适的基础结构。
海上风电场的基础结构通常包括桩基和桩帽两个主要部分。
桩基是通过钢管桩或混凝土滨海墙将发电机组固定在海床上,而桩帽则与桩基相连,支撑起发电机组。
2.2 灌浆连接技术简介灌浆连接技术是在海上风电场工程中用于固定和加固桩帽与桩基之间连接的一种关键技术。
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项目划分报审表工程名称:编号:500MW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总承包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项目划分一、前言为规范、统一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总承包施工质量验收项目、范围和验收程序,确保工程竣工验收,根据本标段施工内容,特制定本项目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项目划分表。
一、适用范围本划分表适用于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
二、编制依据1、《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 5191—2004)2、《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GB/T 31997-2015)3、《风力发电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T 51121-2015)4、《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规范》(GB/T 50571-201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20)6、《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钢制基桩及承台制作技术规范》(NB/T 31080-2016)7、《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8、《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5210.1-201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17-2018)10、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风电机组技术说明书、使用手册和安装手册11、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三、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表编制说明(一)检验项目说明:1、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1.2、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验记录。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2.1、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2.2、分项工程中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3、分项工程中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3.1、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3.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4、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4.1、单位工程可按风力发电机组、升压站、线路、建筑、交通五大类进行划分,每个单位工程由若干个子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组成、它具有独立、完整的功能。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唐滨海海上风电(一期)项目经理部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1.1 编制依据-----------------------------------------------------------022.2 编制目的----------------------------------------------------------02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2.1 工程总体概况-----------------------------------------------------032.2项目工作内容及特点--------------------=-----------------------04第三章项目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评价表3.1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063.2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17第一章综合说明一、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三)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防治法(五)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六)上海振华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QHSE中的L1-HSE-001 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 L2-HSE-002 环境因素识别和管理文件二、编制目的通过对项目中的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制定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推进项目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一、工程总体概况大唐江苏滨海300MW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废黄河口至扁担港口之间的近海海域,风电场规划范围呈梯形,中心位置离海岸线直线距离约21km,规划海域面积约150km²,涉海面积约48km²,场区内泥面高程约-16.5~-22m(1985国家高程),场区内平均海平面高程为0.19m,设计高潮位为1.30m,设计低潮位为-1.24m,极端高潮位(50年一遇)为2.4m,极端低潮位(50年一遇)为-2.44m。
NB-T31022-2012风电达标投产验收规程1---风电发电场工程达标投产验收专用XXX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 XXXX-2012风力发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Specification for acceptance of wind power engineeringreached the standard and put into productionX X X X-X X-X X发布X X X X-X X-X X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风力发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Specification for acceptance of wind power engineeringreached the standard and put into production归口单位: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施行日期:xxxx-xx-xx中国电力出版社II条1号,邮政编码:100761)I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达标投产检查验收内容 (5)4.1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5)4.2 中控楼和升压站建筑工程质量 (18)4.3 风电机组工程质量 (44)4.4 升压站设备安装工程质量 (62)4.5 场内集电线路工程质量 (98)4.6 调整试验与主要技术指标 (104)4.7 交通工程质量 (111)4.8 工程综合管理与档案 (117)5 达标投产初验 (156)6 达标投产复验 (158)7 达标投产验收结论 (159)附录A 风力发电工程达标投产复验申请表 (161)附录B 风力发电工程达标投产复(初)验报告 (166)附录C 强制性条文复(初)验检查验收结果表 (56)附录D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57)本规程用词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海上风电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发布时间:2022-11-13T08:10:32.445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13期作者: 1宁鄯善 2隋怡[导读] 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我国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快速发展1宁鄯善 2隋怡1三峡新能源山东昌邑发电有限公司山东昌邑 261300 2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济南 250014摘要: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我国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快速发展,成为我国能源发展中极其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为此,文章详细论述了海上风电现状及发展趋势,旨在可以为行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继而更好的为行业的稳健繁荣发展贡献应有之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实现。
关键词:海上风电;现状;发展趋势前言:通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
海上风电是风电技术的前沿,可以说是国际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
目前,欧洲国家海上风电已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但我国海上风电仍处于起步阶段。
然而,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海上风电,这将以陆上风电的发展为基础,实现陆上和海上风电的综合发展,旨在成为一个大型风电国家。
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可开发的土地风能资源越来越少。
海上风电场稳定性强,湍流强度小、风能强、土地资源占用减少、噪声污染低,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
为此,文章论述海上风电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十分巨大的现实意义。
1海上风电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 1.1海上风电发展机遇 1)国家政策利好,海上风资源丰富,沿海消纳能力强。
海上风电资源储量丰富,规模潜力大,电能品质较优,靠近负荷中心,初步估计全国海上风电开发潜力超过20亿kW。
海上风电产业链长,可在勘察设计、高端制造、海上建设等产业链中形成带动效应,可作为新基建中的重要环节,刺激当地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才和资本投资。
国际标准化动态International News《海事网络风险评估与薛体系指南(2019)》发布根据第98届IMO海安会通过的决议《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海事网络风险管理》(MSC.428(98)),船舶安全安全管理体系需纳入网络风险管理。
同时,IMO要求不迟于2021年1月1日之后的首次DOC年度审核时,应核查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包括了网络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为了帮助船公司进行网络安全评估、建立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满足MSC.42&98)决议的要求,中国船级社组织编写了《海事网络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指南》,于2020年2月1日生效。
本指南已在中国船级社官网发布。
来源:中国船级社《海±M电场验指南》(GD01—2020)发布《海上风电场设施施工检验指南》以中国船级社《海上风电场设施检验指南》(GD10-2017)为依据,结合近几年来中国船级社在近海海上风电场鉴证检验项目过程中以及在往年的国内海洋工程结构物施工发证检验项目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编制。
本指南主要对海上风电场设施的海上施工过程,包括施工规划与设计、码头装船、海上运输、海上安装、海缆敷设等的检验提出技术要求。
并针对海上风电施工的施工环境条件限制、环境安全操作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关规定。
另外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海上风电特殊的施工技术要求,如基础桩沉桩、叶片吊装、海上施工辅助设施等。
指南中结合目前中国国内海上风电施工工程业界现状及进展,涵盖了海上风电设施海上施工的主要过程,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和检验要求,可用于指导诸如海上测风塔、海上风机基础结构、海上升压站平台、海上风电场海缆等主要设施类型的海上施工作业。
《海上风电场设施施工检验指南》于2020年3月1日起生效。
来源:中国船级社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20/1。
海上风电项目的项目验收流程与指标规定随着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上风电成为了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可再生能源形式。
海上风电项目经过长期的规划和建设,最终需要进行项目验收,并按照指标规定评估其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海上风电项目的项目验收流程和相关的指标规定。
项目验收流程是确保海上风电项目质量并满足相应要求的重要环节。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项目立项评估:在启动海上风电项目之前,必须进行立项评估,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评估过程应该包括风能资源评估、技术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估等。
2. 设计审查:在项目设计初期,需进行设计审查,包括风机设计、结构设计、电气设计等。
设计审查将评估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符合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3. 施工验收: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验收,包括土建施工验收、设备安装验收、电气接入验收等。
这些验收将确保施工过程的合格性和设备的可靠性。
4. 运营验收:当海上风电项目完成施工后,需要进行运营验收。
这项验收将测试设备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性能,例如风速范围、功率输出等。
同时,对设备的监控系统、维护计划和应急预案也将进行评估。
5. 形成验收报告:在完成项目验收后,需形成验收报告,详细记录项目的整个验收过程和评估结果。
报告将包括项目信息、验收标准、测试数据和评估结论等。
与项目验收密切相关的是指标规定,这些指标规定旨在评估海上风电项目的性能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指标规定:1. 风能资源评估:根据实测和模拟数据,评估风能资源的可利用程度。
常用指标包括平均风速、年均满发小时数等。
2. 风机性能指标:评估风机在不同风速下的性能表现。
常用指标包括额定功率、切入风速、切出风速等。
3. 结构安全指标:评估风机塔架和基础的安全性。
常用指标包括抗风能力、结构材料的安全系数等。
4. 电气指标:评估海上变电站和电缆系统的性能。
常用指标包括变压器的效率、电缆的绝缘电阻等。
5. 运营维护指标:评估设备的维护需求和运行成本。
中欧海上风电项目风机可利用率对比分析WU Hao【摘要】可利用率是衡量风机设备质量和风场运维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海上风电场与陆上风电不同,受天气因素和运维策略影响较大,如何科学地计算可利用率指标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对风机可利用率的算法各不相同,需要在行业内形成统一的计算方式.通过对比国内外2座典型海上风场的风机可利用率算法,分析其计算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指出各自计算可利用率方法的缺陷和不足,并推荐使用发电量作为海上风场(风机)可利用率评价的统一性能指标.【期刊名称】《水电与新能源》【年(卷),期】2019(033)001【总页数】5页(P68-72)【关键词】可利用率;基于时间的可利用率;基于发电量的可利用率;海上风电【作者】WU Hao【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83由于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且适合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逐渐成为风电发展的重要趋势。
截止2017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1 881万kW。
根据NREL预测,到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有望达到5 177万kW。
相比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场受天气和环境因素影响更大,如何通过合理的运用风场评价指标指导风场运维显得十分重要。
风力发电机组(以下简称“风机”)可利用率是评价风机的一项关键性能指标。
目前,国内海上风场基本沿用风机制造厂商提供的风机可利用率计算公式,这不利于从运营商角度准确评价风机性能和提升运维管理水平。
本文在对比国内外海上风电场风机可利用率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发电量的可利用率算法作为行业内的统一性能指标。
1 风机可利用率的定义和分类根据风电领域国际权威认证和咨询机构DNV-GL的定义,可利用率是衡量风机或风电场发电潜力的一种方法。
如果风机是“可用的”且处于并网状态,在符合条件的风况条件下,风机就应该发电。
根据使用者的目的不同,可利用率可用来预测发电量、估算收益、评估风机设计表现、约定质保条款和实施奖惩等。
不同目的的可利用率定义和算法不同,导致对相关法律,财务和技术等问题的判断也不同,使用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审慎选择。
风力发电工程标准清单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勘察设计◆工程勘察1 NB/T 31030-2012陆地和海上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系统设计1 GB 51096—2015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2 GB/T 51308-2019海上风力发电场设计标准3 DL/T 5383-2007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接入系统1 GB/T 19963-2011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2 NB/T 31003-2011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专项设计1 GB/T 31140-2014高原用风力发电设备环境技术要求2 GB/T 31817-2015 风力发电设施防护涂装技术规范3 GB/T 33423-2016沿海及海上风电机组防腐技术规范4 NB/T 31006-2011海上风电场钢结构防腐蚀技术标准5 NB/T 31026-2012风电场工程电气设计规范6 NB/T 31057-2014风力发电场集电系统过电压保护技术规范7 NB/T 31058—2014风力发电机组电气系统匹配及能效8 NB/T 31083-2016 风电场控制系统功能规范9 NB/T 31094-2016风力发电设备海上特殊环境条件与技术要求10 NB/T 31095-2016风电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要求11 NB/T 31088-2016风电场安全标识设置设计规范12 NB 31089-2016风电场设计防火规范13 DL/T 1631-2016并网风电场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技术规范14 NB/T 31119-2017风力发电设备干热特殊环境条件与技术要求15 NB/T 31120-2017风力发电设备湿热特殊环境条件与技术要求16 NB/T 31121-2017风力发电设备寒冷特殊环境条件与技术要求◆风机基础1 GB/T 36569-2018海上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基础技术要求2 NB/T 31080—2016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钢制基桩及承台制作技术规范3 NB/T 31133-2018海上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混凝土基础防腐蚀技术规范◆塔架1 GB/T 19072-2010 风力发电机组 塔架2 GB/T 28410-2012 风力发电塔用结构钢板3 GB/T 33628-2017风力发电机组高强螺纹连接副安装技术要求4 NB/T 31001-2010风电机组筒形塔制造技术条件5 NB/T 31082-2016风电机组塔架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6 JB/T 11218-2011风力发电塔架法兰锻件7 T/CEC5007-2018风力发电机组预应力现浇式混凝土塔筒技术规范8 T/CEC5008-2018风力发电机组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士塔筒技术规范◆电缆1 GB/T 29631-2013 额定电压1.8/3 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2 GB/T 33606-2017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3 NB/T 31034-2012额定电压1.8/3 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第1部分:额定电压0.6/1 kV及以下电缆4 NB/T 31035-2012额定电压1.8/3 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第2部分:额定电压1.8/3 kV电缆5 NB/T 31036-2012额定电压1.8/3 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第3部分:扭转试验方法◆风力发电机组1 GB/T 10760.1-2017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 第1部分:技术条件2 GB/T 10760.2-2017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 第2部分:试验方法3 GB/T 17646-2017小型风力发电机组4 GB/T 18451.1-2012 风力发电机组 设计要求5 GB/T 18451.2-2012 风力发电机组 功率特性测试6 GB/T 19068.1-2017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技术条件7 GB/T 19068.2-2017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试验方法8 GB/T 19068.3-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第3部分:风洞试验方法9 GB/T 19069-2017 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技术条件10 GB/T 19070-2017 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试验方法11 GB/T 19071.1-2018 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12 GB/T 19071.2-2018 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 第2部分: 试验方法13 GB/T 19073-2018风力发电机组 齿轮箱设计要求14 GB/T 19960.1-2005 风力发电机组 第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15 GB/T 19960.2-2005 风力发电机组 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16 GB/T 20320-2013 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17 GB/T 21150-2007 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18 GB/T 21407-2015 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19 GB/T 22516-2015 风力发电机组噪声测量方法20 GB/T 23479.1-2009 风力发电机组 双馈异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21 GB/T 23479.2-2009 风力发电机组双馈异步发电机 第1部分:技术条件22 GB/T 25383-2010 风力发电机组 风轮叶片23 GB/T 25384-2018 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全尺寸结构试验24 GB/T 25385-2010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及维护要求25 GB/T 25386.1-2010 风力发电机组 变速恒频控制系统 第1部分:技术条件26 GB/T 25386.2-2010 风力发电机组 变速恒频控制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27 GB/T 25387.1-2010 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变流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28 GB/T 25387.2-2010 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变流器 第2部分:试验方法29 GB/T 25388.1-2010 风力发电机组 双馈式变流器 第1部分:技术条件30 GB/T 25388.2-2010 风力发电机组双馈式变流器 第2部分:试验方法31 GB/T 25389.1-2018 风力发电机组 低速永磁同步发电机 第1部分:技术条件32 GB/T 25389.2-2018 风力发电机组低速永磁同步发电机 第2部分:试验方法33 GB/T 29494-2013 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34 GB/T 29543-2013 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35 GB/T 29717-2013滚动轴承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变桨轴承36 GB/T 29718-2013 滚动轴承风力发电机组主轴轴承37 GB/T 31517-2015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设计要求38 GB/T 31518.1-2015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技术条件39 GB/T 31518.2-2015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 第2部分:试验方法40 GB/T 31519-2015 台风型风力发电机组41 GB/T 32077—2015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系统42 GB/T 31293—2014 风电叶片用真空导入环氧树脂43 GB/T 31294—2014 风电叶片用芯材夹芯板面层剥离强度的测定44 GB/T 33096-2016 风力发电机组用橡胶弹性元件通用技术条件45 GB/T 33540.1-2017风力发电机组专用润滑剂第1部分:轴承润滑脂 46 GB/T 33540.2-2017风力发电机组专用润滑剂第2部分:开式齿轮润滑脂47 GB/T 33540.3-2017风力发电机组专用润滑剂第3部分:变速箱齿轮油48 GB/T 33540.4-2017风力发电机组专用润滑剂第4部分:液压油49 GB/T 33623-2017滚动轴承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轴承50 GB/T 33629-2017风力发电机组 雷电防护51 GB/T 33630-2017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防腐规范52 GB/T 34521-2017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用控制器53 GB/T 34524-2017风力发电机组主轴54 GB/T 35204-2017风力发电机组安全手册55 GB/T 35207-2017电励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56 GB/T 35792-2018风力发电机组合格测试及认证57 GB/T 35854-2018风力发电机组及其组件机械振动测量与评估58 GB/T 36490-2018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59 GB/T 36994-2018风力发电机组电网适应性测试规程60 GB/T 36995-2018风力发电机组故障电压穿越能力测试规程61 GB/T 36996-2018风力发电机组用永磁盘式无铁芯发电机62 GB/T 37257-2018风力发电机组机械载荷测量63 GB/T 37424-2019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及维护要求64 GB/T 37431-2019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红外热像检测指南65 GB/Z 25425-2010 风力发电机组公称视在声功率和音值66 GB/Z 25426-2010 风力发电机组机械载荷测量67 GB/Z 25427-2010 风力发电机组 雷电防护68 GB/Z 25458-2010 风力发电机组合格认证规则及程序69 GB/Z 35482-2017风力发电机组时间可利用率70 GB/Z 35483-2017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可利用率71 NB/SH/T 0973-2018风力发电机组主齿轮箱润滑油换油指标72 NB/T 10111-2018风力发电机组润滑剂运行检测规程73 NB/T 10112-2018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监造导则74 NB/T 10211-2019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电加热防/除冰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75 NB/T 10212-2019风力发电机用烧结铁硼磁体76 NB/T 10213-2019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滑环77 NB/T 10214-2019风力发电机组用锚杆组件78 NB/T 10215-2019风力发电机组 测风传感器79 NB/T 31004-2011风力发电机振动状态监测导则80 NB/T 31012-2011永磁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规范81 NB/T 31013-2011双馈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规范82 NB/T 31014-2018双馈风力发电机变流器制造技术规范83 NB/T 31015-2018永磁风力发电机变流器制造技术规范84 NB/T 31017-2018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主控制系统技术规范85 NB/T 31018-2018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控制系统技术规范86 NB/T 31019-2011风力发电机线圈绝缘用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补强玻璃布粉云母带87 NB/T 31020-2011风力发电机间绝缘用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88 NB/T 31023-2012风力发电机组高速轴液压盘式制动器89 NB/T 31024-2012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液压盘式制动器90 NB/T 31025-2012风力发电机组环形锻件91 NB/T 31039-2012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系统技术规范92 NB/T 31041-2019海上双馈风力发电机变流器技术规范93 NB/T 31042-2019海上永磁风力发电机变流器技术规范94 NB/T 31043-2019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主控制系统技术规范95 NB/T 31044-2012永磁风力发电机-变流器组技术规范96 NB/T 31048.1-2014风力发电机用绕组线第1部分:一般规定97 NB/T 31048.2-2014风力发电机用绕组线第2部分:240级98 NB/T 31048.3-2014风力发电机用绕组线第3部分:聚酯薄膜补强云母带绕包铜扁线99 NB/T 31048.4-2014风力发电机用绕组线第4部分: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100 NB/T 31048.5-2014风力发电机用绕组线第5部分:180级及以上浸漆玻璃丝包漆包铜扁线101 NB/T 31048.6-2014风力发电机用绕组线第6部分:聚酰亚胺薄膜补强云母带绕包铜扁线102 NB/T 31049-2014风力发电机绝缘规范103 NB/T 31050-2014风力发电机绝缘系统的评定方法104 NB/T 31051—2014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规程105 NB/T 31053—2014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建模及验证方法106 NB/T 31054—2014 风电机组电网适应性测试规程107 NB/T 31056-2014风力发电机组接地技术规范108 NB/T 31059-2014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机组 双馈异步发电机用瞬态过电压抑制器109 NB/T31063-2014海上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110 NB/T 31064-2014海上双馈风力发电机技术条件111 NB/T 31066-2015 风电机组电气仿真模型建模导则112 NB/T 31074-2015 高海拔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导则113 NB/T 31096-2016 高原风力发电机组用双馈式变流器技术要求114 NB/T 31097-2016 高原风力发电机组用全功率变流器技术要求115 NB/T 31092-2016微电网用风力发电机组性能与安全技术要求116 NB/T 31093-2016微电网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制器技术规范117 NB/T 31100-2016电励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技术条件118 NB/T 31101.1-2016风力发电机组板式冷却器 第1部分:技术条件119 NB/T 31101.2-2016风力发电机组板式冷却器 第2部分:试验方法120 NB/T 31102.1-2016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用烧结电磁线 第1部分:技术条件121 NB/T 31102.2-2016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用烧结电磁线 第2部分:试验方法122 NB/T 31103-2016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主控制系统软件功能技术规范123 NB/T 31107-2017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组选型导则124 NB/T 31122-2017风力发电机组在线状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125 NB/T 31123-2017高原风力发电机组用全功率变流器试验方法126 NB/T 31124-2017高原双馈风力发电机技术规范127 NB/T 31125-2017高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技术规范128 NB/T 31126-2017风力发电机组变浆桨驱动变频器技术规范129 NB/T 31129-2018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状态评价导则130 NB/T 31138-2018高原风力发电机组电气控制设备结构防腐技术要求 131 NB/T 31139-2018高原风力发电机组用全功率变流器液体冷却散热技术要求132 NB/T 31140-2018高原风力发电机组主控制系统技术规范133 NB/T 31141-2018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变桨轴承型式试验技术规范134 NB/T 31142-2018直驱风力发电机组主轴轴承挂机测试方法规范135 NB/T 31143-2018直驱风力发电机组主轴轴承型式试验技术规范136 NB/T 31144-2018风力发电机组液压盘式制动器制动块137 NB/T 31148-2018风力发电机组钢制筒形塔架监造导则138 NB/T 31149-2018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用超级电容器技术规范139 QX/T 312—2015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140 JB/T 6939.1-2004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141 JB/T 6939.2-2004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 142 JB/T 10194-2000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143 JB/T 10300-2001风力发电机组 设计要求144 JB/T 10194-2000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145 JB/T 10399-2004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146 JB/T 10401.1-2004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 147 JB/T 10401.2-2004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 148 JB/T10403-2004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塔架149 JB/T10404-2004离网型风力发电集中供电系统运行管理规范150 JB/T 10405-2004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基础与联接技术条件151 JB/T 10425.1-2004 风力发电机组 偏航系统 第1部分:技术条件 152 JB/T 10425.2-2004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153 JB/T 10426.1-2004 风力发电机组 制动系统 第1部分:技术条件 154 JB/T 10426.2-2004 风力发电机组 制动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155 JB/T 10427-2004风力发电机组一般液压系统156 JB/T 12137—2015 风力发电机组主轴锻件技术条件157 JB/T 12252-2015风力发电机用电刷 158 DL/T 1638-2016风力发电机组单位元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技术条件159 CECS 391-2014风力发电机组消防系统技术规程160 T/CEC 222-2019风力发电机组水冷系统冷却液技术规范161 T/CEEIA 253-2016风力发电机绝缘处理用无溶剂浸渍树脂技术要求162 HG/T 5247~5248-2017单组份热固化和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用环氧结构胶粘剂(2017)[合订本]163 HG/T 5248-2017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用环氧结构胶粘剂◆变压器1 GB 1094.16-2013 电力变压器第16部分:风力发电用变压器2 NB/T 31061-2014风力发电用组合式变压器*3 NB/T 31062-2014风力发电用干式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监控系统1 GB/T 30966.1-2014 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1部分:原则与模型2 GB/T 30966.2-2014 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2部分:信息模型3 GB/T 30966.3-2014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第3部分:信息交换模型4 GB/T 30966.4-2014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第4部分:映射到通信规约5 GB/T 30966.5-2015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第5部分:一致性测试6 GB/T 30966.6-2015风发电机组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7 NB/T 31002.1-2010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原则与模式8 NB/T 31067-2015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信息模型9 NB/T 31068-2015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信息交换模型10 NB/T 31069-2015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映射到通信规约11 NB/T 31070-2015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致性测试12 NB/T 31071-2015风力发电场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程◆功率预测系统1 NB/T 31046-2013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2 NB/T 31079-2016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测风塔数据测量技术要求◆其他设备/产品1 GB/T 33160-2016风力发电用齿轮钢2 GB/T 33346-2016风力发电导电轨(密集型母线槽)3 GB/T 29553-2013风力发电复合材料整流罩4 GB/T 29913.1-2013风力发电设备用轴承钢第1部分:偏航、变桨轴承用钢5 GB/T 30123-2013风力发电导电轨(空气型母线槽)6 NB/T 31037-2012风力发电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7 NB/T 31038-2012风力发电用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8 NB/T 31099-2016风力发电场无功配置及电压控制技术规定9 NB/T 31060-2014风力发电设备环境条件*◆系统检测1 NB/T 31005-2011风电场电能质量测试方法2 DL/T 1084-2008风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3 QX/T 243-2014风电场风速预报准确率评判方法工程施工1 GB/T 19568-2017风力发电机组 装配和安装规范2 GB/T 50571-2010 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规范3 NB/T 31033-2012海上风电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规定4 DL/T 5384-2007风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5 NB/T 31084-2016风力发电场建设工程监理规范6 NB/T 31090-2016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售后服务规范7 JB/T10398-2004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售后技术服务规范8 NB/T 31091-2016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成套供应规范9 NB/T 31106-2016陆上风电场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规范10 NY/T 1137-2006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安装规范11 JB/T 10395-2004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规范验收与评价1 GB/T 20319-2017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2 GB/T 31997-2015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3 GB/T 32352-2015 高原用风力发电机组现场验收规范4 GB/T 51121-2015 风力发电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5 GB/T 36712-2018节能评估技术导则 风力发电项目6 NB/T 31021-2012风力发电企业科技文件归档与整理规范7 NB/T 31022-2012风力发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8 NB/T 31027-2012风电场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制规程9 NB/T 31028-2012风电场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程10 DL/T 5191-2004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11 NB/T 31055—2014风电场理论可发电量与弃风电量评估导则12 NB/T 31073-2015风电场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验收规程13 NB/T 31076-2016风力发电场并网验收规范14 NB/T 31078-2016风电场并网性能评价方法15 NB/T 31085-2016风电场项目经济评价规范16 NB/T 31086-2016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规范17 NB/T 31087-2016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18 NB/T 31134-2018海上用风力发电设备关键部件环境耐久性评价 发电机 19 NB/T 31135-2018海上用风力发电设备关键部件环境耐久性评价 控制系统20 NB/T 31136-2018海上用风力发电设备关键部件环境耐久性评价 变流器 21 NB/T 31137-2018海上用风力发电设备关键部件环境耐久性评价 结构件 22 RB/T 012-2019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评估只拿关键结构件23 SN/T 3834.4-2014进出口电力行业成套设备检验技术要求第4部分:风力发电设备24 JB/T 10397-2004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生产运维1 GB/T 32128—2015 海上风电场运行维护规程2 NB/T 10110-2018风力发电场技术监督导则3 NB/T 10217-2019风力发电场生产准备导则4 NB/T 10218-2019海上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维护技术规程5 NB/T 31047-2013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6 NB/T 31065—2014 风力发电场调度运行规程7 NB/T 31145-2018风电场标识系统编码规范8 NB/T 31130-2018风力发电场设备润滑技术监督规程9 NB/T 31131-2018风力发电场测量技术监督规程10 NB/T 31132-2018风力发电场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11 DL/T 666-2012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12 DL/T 796-2012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13 DL/T 797-2012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14 NB/T 31072-2015风电机组风轮系统技术监督规程15 LD/T 50-2016风力发电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规范16 NY/T 3022-2016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质量及安全检测规程其他1 GB/T 2900.53-2001 电工术语 风力发电机组2 GB/T 31724-2015风能资源术语3 GB/T 18709-2002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4 GB/T 18710-2002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5 GB/T 28591-2012 风力等级6 NB/T 31029-2012海上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及海洋水文观测规范7 NB/T 31031-2012海上风电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8 NB/T 31032-2012海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9 DL/T 5067-1996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10 NB/T 31075-2016风电场电气仿真模型建模及验证规程11 NB/T 31077-2016风电场低电压穿越建模及评价方法12 NB/T 31081—2016风力发电场仿真机技术规范13 NB/T 31098-2016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规程14 NB/T 31108-2017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规程15 NB/T 31007-2011风电场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16 NB/T 31008-2019海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17 NB/T 31009-2019海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18 NB/T 31010-2019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19 NB/T 31011-2019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20 QX/T 308—2015分散式风力发电风能资源评估技术导则。
总739期第五期2021年2月河南科技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海上风电场桩基水下结构及海缆接入端检测纪立军1陶伟2(1.上海瑞洋船舶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108;2.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15)摘要:海上风电场桩基水下结构及海缆长期承受各种荷载、高水流作用,在经过长期运行后,安全检测问题日益突出。
鉴于海上风电场水下工程质量的严峻性及对海上风电场后期运维的重要性,本文详细介绍了海上风电场桩基水下结构及海缆接入端检测的工作方法,并分析了海上风电场桩基结构与海缆接入端的检测实例,提出了相关意见。
关键词:海上风电;图像声呐;潜水探摸;海缆接入端中图分类号:TM614;TU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05-0038-03 Underwater Structure of Pile Foundation and Submarine Cable Access Endof Offshore Wind Farm DetectionJI Lijun1TAO Wei2(1.Shanghai Ruiyang Marine Technology Co.,Ltd.,Shanghai201108;2.Huaneng Jiangsu Clean Energy Branch,Nanjing Jiangsu210015)Abstract:After long-term operation,the problem of safety detec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prominent.In view of the seriousness of the quality of the underwater engineering of offshore wind farm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late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offshore wind farm,this paper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the pile founda⁃tion underwater structure and the submarine cable access end of offshore wind farm,analyzed the detection examples of the pile foundation structure and the submarine cable access end of offshore wind farm,and put forward some rele⁃vant opinions.Keywords:offshore wind power;image sonar;diving exploration;submarine cable access end海上风电场桩基水下结构及海缆接入端检测工作事关风电桩基安全,因此,加强对其的检测十分重要。
国家电投揭阳靖海150MW海上风电场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国家电投集团电力目录一、说明 (1)二、工程概况 (1)三、工程区域环境现状 (2)四、评价围 (9)五、评价重点 (10)六、主要环境敏感目标 (10)七、主要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11)八、环境事故风险 (14)九、污染对策措施 (15)十、公众参与情况 (16)十一、评价结论 (17)十二、联系方式 (17)一、说明国家电投集团电力拟建设国家电投揭阳靖海150MW海上风电场项目。
现根据国家法规及规定,向公众进行本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发布,公开环评容。
本文本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
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国家电投揭阳靖海150MW海上风电场项目(2)项目地点:国家电投揭阳靖海150MW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揭阳市靖海镇东南海域,厂址中心离岸距离约24km,水深围30m-38m,场址围线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22.876°N, 116.694°E;22.802°N, 116.714°E;22.792°N,116.685°E; 22.8490°N, 116.669°E。
位置见图1。
图1 揭阳靖海150MW海上风电场地理位置图(3)项目建设容及规模: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150MW,拟安装28台单机容量为5.5MW的风电机组;并配套建设1座海上220kV升压站、6回路35kV集电海缆、1回路220kV登陆海缆、1座陆上集控中心。
风电机组发出的电能通过6回35kV集电海底电缆接入海上升压站,升压后通过1回220kV海底电缆输送到揭阳市前詹镇的陆上升压站,陆上升压站为靖海150MW、神泉一400MW、神泉二350MW合建,配置一台主变压器使送出电压升至500kV。
拟在靖海电厂~榕江500kV 双回线路附近新建1个500kV海上风电场开关站,采用1回500kV线路接入该开关站,新建线路长约1×14km,导线截面暂按4×300mm2考虑。
国家标准《中国海区水中建(构)筑物标志规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起草组2019年3月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中国海区水中建(构)筑物标志规定》(GB17380)系1998年制定,由于当时我国海上风电场和海上波浪/潮汐能源设备、海上水产养殖场等尚未建设或建设数量较少,因此在原标准中没有涉及,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并与国际接轨,《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航测)》(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2017年12月28日)将本标准列为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计划编号:20173668-Q-348)。
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提出并归口。
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
建议标准名称更改为《中国海区水中建(构)筑物助航标志规定》(理由见“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2.主要工作过程2015年3月~2015年12月,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连云港航标处进行了《中国海区水中建(构)筑物标志规定》修订研究软课题。
2016年4月~2016年12,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软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立标准起草组,进行标准修订草案编制工作,并向20家单位发送了征求意见函和修改草案初稿,回函单位数:18个,其中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数8个,没有意见的单位数:10个。
2017年6月,向交通运输航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行了《中国海区水中建(构)筑物标志规定》修订的立项申请;2018年5月17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8年交通运输部标准化计划的通知》(交科技函〔2018〕235号),该项目列入2018年交通运输部标准化计划。
2018年5月~2018年8月在原成果基础上进行补充调研,完善标准征求意见稿草案。
2018年8月17日,交通运输航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上海组织召开了《中国海区水中建(构)筑物标志规定》征求意见稿定稿会。
海上风电场升压站的电气设计陈晨;丁宏成;石勇【摘要】在介绍海上风电场升压站结构设计和电气设备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以江苏省某200 MW海上风电场升压站工程为背景,论述了220 kV海上升压站的一次设备选择及二次系统设计.该海上升压站的监控系统设置在集控中心,一次系统设备遵循最小化、共用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采用无人值班运行方式,陆上集控中心建立智能一体化监控管理平台,在集控中心内实现对海上风电场的实时远程监视与控制.采用整体式海上升压站,便于更换和维护,也缩短了海上作业时间.【期刊名称】《吉林电力》【年(卷),期】2018(046)006【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海上风电场;升压站;电气设计【作者】陈晨;丁宏成;石勇【作者单位】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63;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63;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89;TM72海上风电场升压站是海上风电并网的枢纽,是海上风电开发的重要环节,其运行的稳定性,对于将离岸距离远、规模大的海上风电场产生的电能汇集并送至陆上的主电网具有重要意义。
海上环境与陆地环境差异大,海上升压站的建设对设备选型、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用电量大,水力、煤炭等电能资源相对匮乏,而海上风能资源却非常丰富。
海上风电的开发利用可以缓解东部经济发展对电能的需求[1],但是海上气候环境恶劣,故要求海上风电电气系统的可靠性高、体积小、安装调试方便、耐腐蚀、寿命长,因此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施工、运行维护成本较高[2-4]。
海上风电开发成本是较陆地的1.5 ~2.0倍[5]。
我国目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海上风电场升压站极少,海上变电站设计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海上升压站的变压器等一次设备的选择有别于陆上变电站[6]。
文献[7]分析了适合近海风电场的高压交流传输技术,风机发出的交流电经过换流器转换成恒压恒频工频交流电,经海上升压站后通过海底电缆传输至陆上变电站,该方式电能传输方式简单、成本较低,但传输距离因电缆电容充电电流的影响而受限,一般适合额定容量小于200 MW、距离岸上100 km的风电场。
中 国 船 级 社海上风电场设施检验指南2017生效日期:2017年6月1日北京目 录第1章 通 则 (1)第 1 节 目的 (1)第 2 节 适用范围和依据 (1)第 3 节 定义和缩写 (1)第 4 节 检验和证书 (2)第 5 节 申请及责任 (5)第2章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7)第 1 节 一般规定 (7)第 2 节 风轮叶片 (7)第 3 节 齿轮箱 (8)第 4 节 发电机 (9)第 5 节 变流器 (10)第 6 节 变压器 (10)第 7 节 GIS (11)第 8 节 整机 (12)第 9 节 定期检验 (13)第3章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下部支撑结构及测风塔 (15)第 1 节 结构 (15)第 2 节 消防设备 (20)第 3 节 逃生和救生设备 (20)第 4 节 助航标志与信号设备 (20)第4章 海上升压站平台 (22)第 1 节 结构 (22)第 2 节 消防设备 (22)第 3 节 电气和仪表设备 (25)第 4 节 机械设备 (26)第 5 节 逃生和救生设备 (28)第 6 节 无线电通信设备 (29)第 7 节 助航标志与信号设备 (29)第 8 节 防污染 (30)第 9 节 起重设备 (30)第 10 节 直升机甲板设施 (32)第1章 通 则第 1 节 目的1.1.1本指南是中国船级社(以下称本社)为海上风电场设施检验提供技术服务的指导性文件。
1.1.2本指南的目的是指导本社检验人员对海上风电场设施进行检验,同时也为相关方提供参考。
第 2 节 适用范围和依据1.2.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由本社检验发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水域的海上风电设施。
1.2.2本指南规定的海上风电场设施是指海上风电场开发中涉及到的各种设施,包括海上风力风电机组及其支撑结构、升压站及测风塔等。
1.2.3本指南不适用于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及浮式海上升压站。
1.2.4法规、标准及指南(1) 国务院第10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1993)(2) 国标《海上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2017)(3) 中国船级社《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规范》(2009)(4) 海事局《海上拖航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9)(5) 中国船级社《海上拖航指南》(2011)(6) 中国船级社《在役导管架平台结构检验指南》(2014)(7) 中国船级社《海上生产设施救生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航行信号设备法定检验指南》(2014)(8) 中国船级社《海上生产设施防污染法定检验指南》(2014)第 3 节 定义和缩写1.3.1沿海水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的港口、内水和领海以及国家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
1.3.2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是指安装在海上风电场,支撑结构承受水动力载荷作用的,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
(以下简称“海上风机”)1.3.3风轮-机舱组件:是指由支撑结构支撑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部件。
1.3.4支撑结构:是指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一部分,包括塔架、下部结构和基础。
1.3.5塔架(塔筒):是指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一部分,其连接下部结构和风轮-机舱组件。
1.3.6下部支撑结构:是指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支撑结构的一部分,从海床向上延伸,连接基础和塔架。
1.3.7基础:是指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支撑结构的一部分,其将作用于支撑结构上的载荷传递到海床中。
1.3.8海上升压站:是指海上风电场内,用于布置电气系统、安全系统和辅助系统等设备,汇集风电场电能经升压后送出的海上风电场。
1.3.9海上测风塔:是指为海上风电场开发收集风资源信息的塔架型海上建筑物。
1.3.10AISC :美国钢结构学会。
1.3.11API :美国石油学会。
1.3.12NACE :美国防腐蚀工程师协会。
1.3.13NDT:无损检测。
1.3.14UT :超声波检测。
1.3.15RT :射线检测。
1.3.16MT :磁粉检测。
1.3.17PT :渗透检测。
1.3.18SWL :安全工作负荷。
1.3.19GIS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1.3.20SF6 :六氟化硫。
第 4 节 检验和证书1.4.1一般要求1.4.1.1海上风电场设施的检验应满足主管机关的相关要求。
1.4.1.2在设计寿命期内的海上风电场设施,本社将按照本指南检验满意后,签发《海上风电场设施检验证明》。
(证书格式见附录1)1.4.2检验种类1.4.2.1建造检验:建造或者改建时(含陆地预制、海上安装、调试),应进行建造检验。
1.4.2.2定期检验:运营期间,应进行定期检验。
1.4.2.3临时检验:因发生事故影响设施安全性能的,或海上交通安全或者环境保护主管机关责成检验的,进行临时检验。
1.4.3检验范围1.4.3.1建造检验1.4.3.1.1应包括海上风电场设施的结构、安全设备和其他设备、布置和材料的全面检验,该检验应保证海上风电设施的结构、设备、布置和材料完全符合本指南的相应规定。
1.4.3.1.2审查图纸、图表、说明书、计算书和其他技术文件,以证实结构、安全设备和其他设备、装置、布置和材料满足要求。
1.4.3.1.3业经批准的图纸如需进行修改,应将修改部分的图纸及可能因修改而发生不良影响的有关图纸和资料提交重新审查。
1.4.3.1.4海上风电场设施应按所批准的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的规定施工,并应使本社满意。
1.4.3.1.5全面检查结构、安全设备和其他设备、装置、布置和材料以确保其尺寸、建造和布置都与批准的图纸、图表、说明书、计算书和其他技术文件相符,并且工艺和安装在各方面都令本社满意。
1.4.3.1.6现场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1) 制造及安装过程中质量管理程序的审核;(2) 制造及安装的程序、大纲的审核;(3) 焊工及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审核;(4) 复核主要材料和设备的证书;(5) 审核材料试验规程、焊接规程及无损检测规程;(6) 重要构件的装配及焊接检验;(7) 设备安装检验及其试验;(8) 涂装、防腐及其它项目的检验;(9) 码头装船和海上运输的检验;(10) 对海上安装使用的作业船舶等专用船舶及设备进行作业前的检验;(11) 海上安装检验,等。
1.4.3.1.7核查证书、记录簿以及其他相关的文件都已放置于设施上(适用时)。
1.4.3.1.8本社根据检验结果签发报告和证书。
1.4.3.2定期检验1.4.3.2.1完成对结构、安全设备和其他设备的检查,以及必要时的试验,以确保其满足与证书有关的要求,且处于良好状态并适合于海上风电场设施预定的用途。
1.4.3.2.2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机舱组件的检验周期和检验范围应按照本指南第2章相关要求进行。
1.4.3.2.3海上风机支撑结构及海上测风塔的定期检验内容应至少包括:(1) 水上部分结构的外观检验,包括检查裂纹、变形、腐蚀;(2) 水下部分结构的海生物生长情况、海底冲刷情况、裂纹及变形情况;(3) 防腐蚀系统的检验,包括涂层、阳极块及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系统;(4) 连接螺栓的外观检验,包括检查裂纹、变形、腐蚀;(5) 登乘梯道的外观检验;(6) 靠船件的外观检验;(7) 电缆护管的检验;(8) 消防设备的外观检验及功能试验;(9) 逃生和救生设备的检验;(10) 助航标志及信号设备的外观检验及功能试验;(11) 检验机构认为必要的其它检验。
1.4.3.2.4海上升压站的定期检验内容应至少包括:(1) 水上部分结构的外观检验,包括检查裂纹、变形、腐蚀,必要时可进行测厚和无损探伤;(2) 水下部分结构的海生物生长情况、海底冲刷情况、裂纹及变形情况,必要时进行无损检测;(3) 防腐蚀系统的检验,包括涂层、阳极块及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系统;(4) 消防设备的外观检验及功能试验;(5) 逃生和救生设备的检验;(6) 助航标志及信号、无线电设备的外观检验及功能试验;(7) 防污染设备的外观检验及功能试验;(8) 电气及机械设备的外观检验及功能试验;(9) 登乘梯道的外观检验;(10) 靠船件的外观检验;(11) 电缆护管的检验;(12) 检验机构认为必要的其它检验。
1.4.3.2.5核查证书、记录簿以及其他相关的文件都已放置于设施上(适用时)。
1.4.3.2.6经定期检验,并认为适用于预定用途,由本社签发新证书。
1.4.3.3临时检验:1.4.3.3.1如海上风电场设施发生的事故或发现的缺陷影响该设施的安全或其结构、设备、装置、布置或材料的有效性或完整性,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尽快向本社报告该事故或缺陷,本社应启动调查,并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检验。
1.4.3.3.2在根据上述1.4.3.3.1所规定的调查而进行了修理后,或凡是进行任何重要的修理或换新都应视情况进行全面的或局部的附加检验。
该检验应确保已有效进行了必要的修理或换新,其材料与工艺均满足要求,且均符合本指南的规定。
1.4.4检验间隔期1.4.4.1如定期检验是在证书到期日前3个月之内完成,则新证书自定期检验完成日期起生效,其有效期从原证书到期之日算起;1.4.4.2如定期检验是在证书到期日后完成,且在原证书到期日前已向本社提交申请并开始检验工作,则新证书自定期检验完成日期起生效,其有效期从原证书到期之日算起;1.4.4.3如定期检验是在证书到期日前3个月之前完成,则新证书自换证检验完成日期起生效,其有效期从定期检验完成日期算起;1.4.4.4如定期检验在原证书到期日后向本社提交申请的,设施完成过期的检验并令我社满意之后,可重新签发证书。
1.4.5证书1.4.5.1证书签发海上风电场设施在建造检验或定期检验完成后,由本社签发《海上风电场设施检验证明》。
1.4.5.2证书有效期《海上风电场设施检验证明》的有效期限应不超过五年。
1.4.5.3证书失效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海上风电场设施检验证明》将失效:1.4.5.3.1定期检验未按本指南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时;1.4.5.3.2对本指南所规定的构造、设备、装置、布置或材料,除为维修或保养目的而直接更换这种设备或装置外,如未经本社许可而作了变更。
第 5 节 申请及责任1.5.1申请本社提供检验服务者,申请人应向本社提交书面申请,签署检验合同(如必要时),并提供相关图纸和技术文件。
1.5.2申请人或其承包商应在实施检测、修理措施前,将检测计划、修理计划报告送本社审批。
1.5.3申请人应至少于检测、修理 3 周前通知本社,并根据批准的检测、修理方案准备必需的条件。
1.5.4检测、修理应在本社检验人员监督下进行。
1.5.5申请人应为本社检验人员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条件,以及实施现场检验和监督的便利,并有义务要求其承包方配合本社的工作。
1.5.6可由本社和业主接受的设计公司或评估公司进行海上风电场设施加强、改造和修理设计及结构评估,相关报告应送本社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