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工业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建筑材料工业职业危害预防范本建筑材料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职业危害。
为了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建筑材料工业职业危害的预防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材料工业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首先,建筑材料工业职业危害的预防必须从源头开始,即在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上进行控制。
合理选择原材料,尽量选择无毒、无害、低毒、低害的材料,减少对工人的职业危害。
其次,建筑材料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需要加强工艺控制和技术改造。
采取封闭、隔离、通风等措施,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暴露时间。
建立和完善工艺流程控制系统,有效避免危险源的产生和扩散。
另外,建筑材料工业需要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职业防护意识。
培训工人了解职业危害的性质、危害途径和危害防控方法,学习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设施的方法。
此外,建筑材料工业要加强现场管理,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和权限,加强现场巡检和监督,确保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总之,建筑材料工业职业危害的预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
从源头控制原材料选择,到工艺控制和技术改造,再到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教育,最后加强现场管理,所有环节都需要重视。
只有做到预防措施全面、措施有效、措施落实到位,才能真正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最后,建筑材料工业需要依法依规进行管理。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职业危害预防的基本依据。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严格追责,确保工人权益得到保障。
以上就是建筑材料工业职业危害预防的一些措施和要点。
建筑材料工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行业,预防职业危害是保障工人权益的重要举措。
只有全面加强预防工作,才能实现建筑材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建材行业常见的职业危害有哪些建材工业生产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水泥、砖瓦、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石棉制品、油毡、腻子、涂料等等,生产中危害最大的是二氧化硅粉尘和石棉、水泥、滑石等硅酸盐粉尘所致的尘肺。
1、生产性粉尘:硅酸盐水泥是最常用的一种水泥,此外还有快硬水泥、高强水泥、耐酸水泥、白水泥等,其原料为石灰石、粘土、矿渣、石膏等,在生产过程当中,由于工艺的不同以及防尘设施尚不完善等原因,可以产生大量的粉尘。
耐火材料、砖瓦、陶瓷、玻璃等的生产,在粉碎、过筛、配料、研磨等工序,均可产生粉尘。
长期接触这些粉尘可以导致劳动者尘肺病,其中硅尘(含二氧化硅的粉尘)是矽肺病的主要原因,石棉粉尘的影响则更为复杂,除引起石棉肺外,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AIRC)确认可致肺癌。
2、有毒气体:水泥、砖瓦等在高温煅烧的过程当中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氨等气体,通风不好时,常可因逸出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水泥和石灰石遇水时,生成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刺激皮肤,引起刺激皮炎,甚至溃疡。
陶瓷、玻璃生产时,常在原料中加入铅等等重金属,配料和烧制的过程当中会导致铅、砷、镍等有毒物质逸出,引起职业中毒。
油毡生产过程当中使用的沥青一般含有酚、苯、萘等多种有害物质,沥青蒸气刺激劳动者的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易使暴露部位发生接触性皮炎、色素沉着、结膜炎、支气管炎等,接触沥青的劳动者有癌症多发现象。
3、其他危害:比较突出的有噪声和高温,噪声主要来源于原料的破碎、混筛、球磨以及成型等生产过程和空压机等。
高温主要来源与各种窑炉焙烧的过程,大多数要达到1000℃~2000℃度的高温,热辐射强度较大,除可引起高温中暑外,还可因含有强度较高的红外线、紫外线以及亮度特别大的可视线,对眼睛的角膜造成损害,甚至导致白内障。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范文标题: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引言建筑施工作为一项具有高风险性的行业,职业危害是施工工人面临的一个显著问题。
职业危害的存在不仅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影响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形象。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职业危害问题并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确保工人的安全与健康。
一、物理危害1. 噪音危害建筑施工现场常常伴随着机械设备的噪音,这对工人的听力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会导致耳聋和听力损失。
预防措施:- 采用隔音设备,如耳罩、耳塞等,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影响;- 控制机械设备的噪音产生,如选择低噪音设备或进行隔音改造;- 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及早发现和处理问题。
2. 振动危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振动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长期接触振动环境可能导致手臂、手指等部位的振动白细胞病。
预防措施:- 选用具备减振装置的设备;- 定期检测设备的振动情况,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优化工作操作方式,减少振动对工人的影响。
二、化学危害1. 有害气体危害建筑施工现场常常会有一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如甲醛、苯等。
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害气体中,工人易患肺癌和呼吸道疾病。
预防措施:- 在建筑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有害气体检测,确保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浓度;- 工人必须佩戴防护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有害气体吸入。
2. 有害物质危害建筑施工中会使用一些有害物质,如油漆、清洗剂、胶水等。
这些物质对工人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都会造成伤害。
预防措施:- 使用低挥发和无毒的工艺材料;- 工人必须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在施工现场设置合适的通风系统,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
三、人体姿势危害建筑施工工人的工作姿势多为长时间弯曲或站立,这对人体的骨骼和肌肉造成压力,易导致腰椎病、颈椎病等相关疾病。
预防措施:- 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工具,减少工人的身体负荷;- 在施工现场设置合适的休息场所,让工人得到充分休息;- 定期开展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人的身体问题。
建筑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建筑工人常常面临各种职业危害,为了保护建筑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1. 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建筑工人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之一。
为了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建筑工人应遵守以下安全措施:-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
- 确保工作平台和梯子的稳固性并进行定期检查。
-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如脚手架和安全网。
2. 身体劳损长时间进行重体力劳动容易导致身体劳损。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预防措施:- 避免过度劳累,定期休息和进行体力训练。
- 使用正确的工具和姿势,减少对身体的负担。
- 注意体温调节,特别是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
3. 电击和触电电击和触电是建筑工人面临的潜在危害。
为了预防电击和触电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接触电缆和电器设备之前,务必切断电源。
- 使用绝缘工具,并确保工具的良好状态。
- 遵守正确的电工安全操作程序。
4. 物体打击在建筑工地上,物体可能会砸落并造成伤害。
以下是几个预防物体打击的建议:- 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和护目镜。
- 当从高处放下物品时,确保周围没有人员,并使用信号进行警示。
- 定期检查设备和材料,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5. 化学物质暴露建筑工人可能与有害的化学物质接触。
以下是一些防止化学物质暴露的建议:- 遵循正确的化学品使用和储存程序。
- 始终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和防护面具。
-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接受必要的培训。
以上是建筑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建筑公司和工人应该共同努力,确保提供一个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参考资料:-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Construc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建筑材料工业职业危害防护范本建筑材料工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为了确保生产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建筑材料工业中常见的职业危害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1. 粉尘危害建筑材料工业中常产生大量粉尘,如水泥、石粉等。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下,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皮肤过敏等健康问题。
为了防护粉尘危害,应采取下列防护措施:1) 使用带有过滤器的呼吸器,避免直接吸入粉尘;2) 对产生粉尘的工作区域进行局部排风,定期清理粉尘积聚;3)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和防护手套。
2. 化学危害建筑材料工业中常使用化学物质,如溶剂、酸碱等。
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可导致中毒、皮肤损伤等健康问题。
为了防护化学危害,应采取下列防护措施:1) 在有毒化学物质操作区域设置通风装置,确保室内空气流通;2)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防护口罩和防护手套;3) 存放和使用化学品时,应遵守相应的存储标准和操作规程。
3. 噪音危害建筑材料工业中的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常常产生噪音,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会引起听力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
为了防护噪音危害,应采取下列防护措施:1) 在噪音源旁设置声屏障或隔音设备,减少噪音传播;2) 操作人员应佩戴耳塞或耳罩,减少噪音对听觉系统的影响;3) 降低噪音源的运转速度或替换噪音较小的设备。
4. 高温危害建筑材料工业中的高温操作,如熔炉、窑炉等,会对操作人员造成热应力、中暑等健康问题。
为了防护高温危害,应采取下列防护措施:1) 提供凉爽的工作环境,确保通风良好;2) 操作人员应穿戴透气的工作服和防热手套;3) 定期进行体温监测,避免中暑等热应激。
5. 机械伤害建筑材料工业中,操作人员常接触到各种机械设备,如切割机、搅拌机等。
一旦操作不当,容易导致手指、手臂等部位受伤。
为了防护机械伤害,应采取下列防护措施:1) 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眼镜和防护鞋等个人防护装备;2) 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3)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在不同的行业中,不同的职业病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各行业都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行业和主要职业病,以及它们的防护范文。
1. 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噪声聋、振动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采取有效的尘肺病防护措施。
对于施工现场的尘埃、石棉等有害物质,应该使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如防尘面罩、防尘服等,同时也要进行定期清洁和通风,减少尘埃的产生。
其次,要对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建筑现场,噪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我们应该采用防噪音的设备和措施,如佩戴防噪音耳塞或耳罩,对产生噪音的设备进行隔音处理等,以减少对工人的危害。
此外,还需要针对振动病进行预防。
振动病是由长期受到振动刺激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在使用振动工具时,应该采取缓冲措施,如使用防震手套、减振垫等,降低对手部的振动刺激。
2.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化学中毒、皮肤疾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做好防护用具的使用。
对于接触有害化学品的工人,应该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以防止有害物质的接触。
其次,要加强化学品管理。
对于有害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化学品的科学使用,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病问题。
3. 社区服务行业在社区服务行业,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工作性疾病、职业失聪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社区服务行业,工作环境的舒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我们应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减少工作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范本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造成职工受伤、致残、甚至丧生的各种因素。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由于工艺复杂、环境复杂等特点,职业危害较为突出。
本文将从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和人为危害四个方面介绍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职业危害。
首先,物理危害是建筑施工企业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
其中包括震动、噪音、辐射、高温等。
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施工工具等都会产生震动,使职工长期暴露在震动环境中易导致职业病。
另外,施工现场的噪音较大,长时间接触噪音环境可能导致职工出现听力下降等职业病。
此外,施工现场常常存在辐射源,如射线、电磁波等,职工长期受辐射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还有施工现场可能存在高温环境,职工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下会导致中暑、热射病等危险。
其次,化学危害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一大职业危害。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使用各种化学物质,如水泥、胶黏剂、油漆等。
然而,这些化学物质中存在着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例如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
长时间接触这些化学物质会引起职工患上化学性皮炎、中毒等职业病。
应该加强对化学物质的管理和防护措施,降低职工接触这些有害物质的风险。
另外,生物危害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一大隐患。
施工现场通常存在着各种生物因素,如有害昆虫、传染病病原体等。
职工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昆虫叮咬、传染病菌感染等危害。
另外,施工现场常常有垃圾、污水等,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生物因素。
因此,施工现场应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加强卫生管理,有效预防生物危害对职工的伤害。
最后,人为危害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中职业危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为危害主要包括意外伤害、物体打击、坍塌等。
在施工现场,因为工艺复杂、操作不当等原因,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例如,高处坠落、电击等。
此外,施工过程中常有物体从高处掉落,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有可能造成职工受伤。
坍塌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风险,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施工预防措施,可能导致工地坍塌事故,危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职业病防护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护管理体系,制定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工作程序,明确职责和权限,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
2. 职业危害评价与监测:对施工现场进行职业危害评价,了解可能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定期监测施工现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噪声、振动等,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整和改进。
3. 职业病危害物质管理:合理选择和使用职业病危害物质,采取防护措施,如隔离、局部排风、通风等,减少职业病危害物质对工人的接触和造成的危害。
4. 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使施工人员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有清晰的认知,提高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 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在施工现场设置洗浴设施、更衣间、吸一口气设施等,提供良好的职业病防护环境,保障工人的卫生和安全。
6. 职业健康监护和保健:对施工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了解工人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诊断职业病的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和干预。
7. 职业病事故报告和处理:建立职业病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对职业病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事故防范,并对事故进行追责和纠正。
8. 职业病防护宣传: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护宣传活动,增加施工人员对职业病防护的了解和认识,营造良好的职业健康氛围。
以上是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通过完善这些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安全健康危害的防治措施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职业安全健康危害的防治措施一、职业中毒的预防(一)技术、管理人员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工业毒物,应以无毒物代替有毒物,以低毒物代替高毒物。
减少工业毒物来源,是预防职业中毒的根本措施。
(2)凡使用、生产有毒物质,或生产中伴有毒物产生的生产过程,设备均应密闭,以防止毒物对环境的污染。
凡具有腐蚀性的有毒物质,均应以耐腐蚀材料制成容器、管道等。
(3)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检查、维修,防止出现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4)加强对生产车间的空气监测,控制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使之不超过国家工业卫生容许浓度。
(5)在生产环境中,应安装足够、有效的通风设备,对毒物的发生源和集散点进行抽风排毒,并应给以回收利用或净化处理。
(6)对有关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使广大群众了解工业卫生的基本知识。
(7)定期为接触毒物的人员检查身体。
(二)操作人员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严格执行生产工艺。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遵守个人卫生、个人防护规范。
(4)不应在可能被污染的环境中存放食物,也不应在那里用餐、饮水、吸烟。
(5)在工作时间内,如需用餐、饮水,应先认真以温水、肥皂洗手并漱口后,在指定的房间内进行。
(6)班后洗澡。
换下的工作服等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应和非工作服装混放。
(7)必要情况下,应按规定戴齐个人防护用品(如眼镜、皮靴、手套、橡胶鞋)。
(8)进入曾盛过毒物的容器、管道内作业,应于事先将内壁清洗干净,并应在其内采样,进行分析,符合工业卫生指标时,方可进入其内。
二、防尘综合措施我国多年来防尘工作的实践证明,在多数情况下,单靠某一种方法是难以解决粉尘危害问题的。
要切实做好防尘工作,使工人工作地点的含尘浓度达到卫生标准的规定,就必须采取防尘综合措施。
防尘综合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组织管理措施和卫生保健措施。
建筑业的职业病预防
建筑业作为一项特殊行业,其从业人员长期处于特殊的工作环境中,由此带来了一些特殊的职业病风险。
职业病对建筑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建筑业的职业病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下面将探讨建筑业的职业病预防措施。
首先,要加强职业健康教育。
建筑企业应该定期组织职工参加职业病防治培训,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职业健康防护的能力。
企业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如开展讲座、组织座谈会等,向职工普及职业病知识,并指导职工学习正确的职业健康保护方法。
其次,要做好作业环境的改善工作。
建筑工地通常存在噪音、尘土、有毒有害气体等危害因素,这些危害因素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建筑企业应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这些危害因素,比如尽量使用环保材料,提供完善的通风设施等,确保作业环境安全卫生。
另外,要加强个人防护意识与措施的宣传和推广。
个人防护是预防职业病的关键,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应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口罩、耳塞、安全鞋等。
企业应该向职工普及个人防护知识,加强对防护用品的宣传,提高职工使用防护用品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建筑业的职业病预防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建筑企业要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改善作业环境,推广个人防护意识和措施,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只有从源头上加强预防,才能保障建筑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第 1 页共 1 页。
建材工业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1.机械制造加工业主要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主要有:铸造车间的生产性粉尘;高温及热辐射;有害气体,如熔炼金属与浇铸时可产生一氧化碳;以及噪声、振动等。
锻造车间的高温及热辐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有害气体;以及噪声、振动等。
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盐浴槽可造成高温及热辐射,高频电炉可造成高频电磁场危害。
机加工车间在加工过程中会有金属和矿物性粉尘产生。
装配车间一般有焊接、电镀及喷漆涂装等作业,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电焊粉尘,可发生焊工尘肺;此外,电焊时如不注意眼部防护,可发生电光性眼炎;喷漆时可发生苯、甲苯、二甲苯中毒。
2.机械制造加工业预防职业病危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一是厂房车间的设计布局应符合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防止各工序、工种之间的职业病危害交叉污染。
如铸造工序中的熔炼炉应放在室外或远离人员集中的场所;铆工和电焊、喷漆涂装工序应分开布置等。
二是铸造应选用低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型砂,并减少手工造型和清砂作业;清砂应采用水爆清砂和水力清砂,安装大功率的通风除尘系统,实行喷雾湿式作业,以降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工人要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
三是对热处理和金属熔炼过程中产生化学毒物的设备,要采取密闭措施或安装局部通风排毒装置;对某些淬火、电镀及喷漆涂装或使用胶粘剂等易产生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应制定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设置警示
标识,有关作业人员作业时要佩戴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等。
四是要做好铸造、锻造中的气锤、空压机,机械加工中的打磨、抛光、冲压、剪板、切割等高强度噪声设备的治理。
对高强度噪声源可采取集中布置的防噪声措施,并设置隔声屏蔽;对空气动力性噪声源应在进气或排气口采取消声处理措施;对集中控制室和岗位操作室应采取隔声和吸声处理措施;作业人员进入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工作场所,应佩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五是对铆接、锻压机、型砂捣固机、落砂、清砂等振动设备,应对设备采取减振措施或对作业人员实行轮换操作。
六是对产生高频、微波等射频辐射的设备可采取屏蔽措施以隔离磁场和屏蔽电场;对微波在工作地点的辐射,可采用反射型和吸收型两种屏蔽方法进行屏蔽。
此外还可采取距离隔离防护措施,对作业人员采取时间防护措施等。
七是要预防高温作业人员中暑。
对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温作业人员,要从工程技术、职业卫生保健、劳动组织管理等方面,采取合理布置与控制热源、供应防暑降温饮料、轮换作业,以及采取在集中控制室和操作室设置空调等一系列综合性预防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3.钢铁工业主要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钢铁工业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矿山的采矿与选矿、焦化厂的炼焦及焦化产品、耐火材料、炼铁、炼钢与轧钢。
由于我国的铁矿石大部分都是贫矿,因此必须将贫矿进行破碎后选出高品位的精矿,再将精矿粉通过烧结厂烧制成为人造富矿,才能
进入高炉冶炼使用。
烧结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高温及热辐射;烧结机尾部喷水冷却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有毒有害气体;烧结机尾部产生的大量粉尘;较强的体力劳动。
炼铁需要焦炭,焦化厂是生产焦炭及煤焦油等焦化产品的。
焦化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高温及热辐射;还有轻油或粗苯蒸馏时,如车间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可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从而对作业人员造成危害;炼焦生产过程中,作业场所如车间通风不良使作业人员接触煤尘,因烟尘中会含有致癌物3,4—苯并[a]芘,而对作业人员造成危害。
炼铁生产过程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高温及热辐射、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噪声、电离辐射,以及较强的体力劳动等。
目前炼钢采用的方法有转炉、平炉、电炉3种,炼钢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高温及热辐射、一氧化碳有毒有害气体。
轧钢分为热轧与冷轧,轧钢机将钢锭、钢坯轧制成钢材。
轧钢厂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高温及热辐射、噪声、毒物、放射线和粉尘等,其中有关工序及其作业人员接触的毒物危害主要有一氧化碳、乙炔、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盐酸、硫酸、铬及其化合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锌及其氧化物、铅及其化合物、氟化物、甲苯和二甲苯、沥青、三氯乙烯、氮气、二氧化氮、丙烯酸、乙酸乙脂、聚偏氟乙烯等,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在冶金轧钢工艺过程的不同工序之中。
4.钢铁工业预防职业病危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首先,上述职业病危害以采用落后生产方式的小钢铁企业较为严重。
所以要贯彻实施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指导思想:“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着力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速淘汰技术、设备、产能落后的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小钢铁企业,提高钢铁企业装备水平。
第二,控制生产各流程中职业病危害的主要措施为:烧结生产中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主要是防止高温及热辐射。
厂房的设计布局应符合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冷却机及浇水处要设在厂房外;烧结机头部要安装通风除尘系统或静电除尘装置,地面应湿式清扫。
炼铁、炼钢及轧钢生产预防职业病危害,一是应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二是要预防高温及热辐射的危害,厂房的设计布局应符合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高温季节要特别注意预防高温作业人员中暑,高温作业场所可装设鼓风机送风调剂,炉前防热可用水帘、气幕、或隔热金属网,应设置凉爽舒适的休息室;三是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均应加强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措施,按照各项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穿戴个体防护用品;四是要预防煤气中毒,加强通风并采取防尘措施,要提高设备的完好率,防止煤气泄漏,要在易发生煤气泄漏的场所安装煤气报警器,煤气作业人员进行煤气作业时应佩戴便携式煤气报警器,并派专人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