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统计年鉴2015全球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1-2 中国主要指标占世界的比重
- 格式:xlsx
- 大小:11.88 KB
- 文档页数:2
2015年世界各国GDP及人均GDP排行榜(IMF2016.04.12
版)
2015年,GDP总量在10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只有2个,美国和中国;GDP在10万亿美元以下,2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有5个;GDP在2万亿美元以下,1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有8个;5000亿-1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有7个;1000亿-5000亿美元的经济体有40个。
2015年,人均GDP在中国以上的IMF成员经济体有75个,合计GDP总量为531687.46亿美元,IMF全部成员经济体GDP (731709.85亿美元)比重的72.7%;合计总人口为18.67亿人,占全部成员经济体总人口(72.17亿人)的25.9%。
2015年,人均GDP在中国以下的IMF成员经济体共有114个(不包括无数据的叙利亚),GDP总量仅有90194.10亿美元,占全部成员经济体GDP总量的比重仅为12.3%;合计总人口为39.75亿人,占全部成员经济体总人口的55.1%。
2015年,按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美元GDP,中国较2014年上升4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中国较2014年上升2位。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16年02月29日 10:05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 年 2 月 29 日2015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与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2] 676708 亿元,比上年增长 6.9%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60863 亿元,增长 3.9% ;第二产业增加值 274278 亿元,增长 6.0% ;第三产业增加值 341567 亿元,增长 8.3% 。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9.0%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0.5%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 ,首次突破 50% 。
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9351 元,比上年增长 6.3% 。
全年国民总收入 [3] 673021 亿元。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 13746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680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77116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56.10% ,比上年末提高 1.33 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 1655 万人,出生率为12.07 ‰;死亡人口 975 万人,死亡率为7.11 ‰;自然增长率为 4.96 ‰。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 [4] 2.94 亿人,其中流动人口 [5] 2.47 亿人。
GDP排名国家名称单位 (亿美元)01 美国 $179,681.9502 中国 $108,648.7703 日本 $41,200.8304 德国 $33,580.5205 英国 $28,492.7806 法国 $24,227.6707 印度 $20,598.9908 意大利 $18,190.4709 巴西 $17,996.1210 加拿大 $15,727.8111 韩国 $13,929.5212 俄罗斯 $13,113.7113 澳大利亚 $12,408.0314 西班牙 $11,995.9415 墨西哥 $11,419.7516 印度尼西亚 $8,617.7017 荷兰 $7,520.0518 土耳其 $7,222.1919 瑞士 $6,769.7920 沙特阿拉伯 $6,532.1921 阿根廷 $5,787.0522 中国台湾 $5,188.1623 尼日利亚 $4,929.8624 瑞典 $4,837.2425 波兰 $4,812.3526 比利时 $4,586.5127 挪威 $3,975.9028 伊朗 $3,969.1529 泰国 $3,735.3630 奥地利 $3,726.0631 阿联酋 $3,390.8532 南非 $3,172.8533 马来西亚 $3,134.7934 中国香港 $3,077.9035 菲律宾 $2,993.1436 以色列 $2,988.6637 新加坡 $2,939.5938 丹麦 $2,910.4339 哥伦比亚 $2,741.8940 巴基斯坦 $2,709.6141 智利 $2,400.4142 芬兰 $2,306.8543 爱尔兰 $2,274.9844 孟加拉国 $2,023.3345 越南 $1,988.0546 葡萄牙 $1,975.1047 哈萨克斯坦 $1,950.0548 希腊 $1,929.8049 卡塔尔 $1,920.7750 捷克 $1,824.6251 秘鲁 $1,799.1152 阿尔及利亚 $1,750.7753 新西兰 $1,705.9054 伊拉克 $1,650.5755 委内瑞拉 $1,318.5556 科威特 $1,232.2857 匈牙利 $1,184.9058 摩洛哥 $1,030.7559 安哥拉 $1,020.1160 厄瓜多尔 $989.2561 乌克兰 $901.3862 斯洛伐克 $861.9863 苏丹 $843.3164 斯里兰卡 $795.2465 多米尼加共和国 $665.7566 乌兹别克斯坦 $659.5367 缅甸 $657.7568 阿塞拜疆 $639.8369 危地马拉 $632.1870 肯尼亚 $631.2171 埃塞俄比亚 $630.2272 白俄罗斯 $620.2073 阿曼 $601.7974 卢森堡 $579.2975 乌拉圭 $549.6876 黎巴嫩 $543.9577 克罗地亚 $489.3278 巴拿马 $474.7379 保加利亚 $471.6780 坦桑尼亚 $461.9281 土库曼斯坦 $443.6282 突尼斯 $442.7283 斯洛文尼亚 $427.3684 立陶宛 $417.7685 约旦 $382.1086 加纳 $376.7987 也门 $349.2988 玻利维亚 $335.3789 科特迪瓦 $312.7090 巴林 $309.1491 利比亚 $297.2192 巴拉圭 $290.6593 喀麦隆 $285.2494 拉脱维亚 $278.2295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276.6896 萨尔瓦多 $256.5297 乌干达 $249.4398 赞比亚 $244.6699 爱沙尼亚 $229.34100 尼泊尔 $213.56101 洪都拉斯 $199.41102 阿富汗 $196.81103 塞浦路斯 $193.83104 巴布亚新几内亚 $179.95105 柬埔寨 $177.14106 莫桑比克 $169.85107 冰岛 $167.38108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155.68 109 塞内加尔 $139.88110 津巴布韦 $139.05111 牙买加 $138.23112 加蓬 $138113 格鲁吉亚 $137.53114 博茨瓦纳 $130.91115 纳米比亚 $128.55116 老挝 $125.48117 蒙古 $124.09118 尼加拉瓜 $123.21119 乍得 $116.88120 文莱 $116.36121 阿尔巴尼亚 $115.91 122 毛里求斯 $115.67 123 布基纳法索 $113.23 124 马里 $109.54125 亚美尼亚 $106.07 126 马斯顿 $100.88127 赤道几内亚 $100.25 128 马达加斯加 $95.14 129 马耳他 $91.90130 巴哈马 $88.84131 刚果 $88.71132 海地 $87.97133 卢旺达 $84.68134 塔吉克斯坦 $80.45 135 贝宁 $77.01136 吉尔吉斯斯坦 $71.58 137 尼日尔 $71.19138 几内亚 $67.33139 马拉维 $63.88140 摩尔多瓦 $61.88141 苏里南 $50.50142 毛里塔尼亚 $46.77 143 斐济 $45.26144 巴巴多斯 $44.51145 斯威士兰 $43.05146 塞拉利昂 $42.66147 厄立特里亚 $42.56 148 多哥 $41.52149 圭亚那 $32.03150 马尔代夫 $30.31151 布隆迪 $29.70152 不丹 $22.09153 莱索托 $20.35154 利比里亚 $20.15155 伯利兹 $17.63156 吉布提 $17.43157 佛得角 $16.41158 中非 $16.24159 圣马力诺 $15.43160 圣卢西亚 $14.38161 塞舌尔 $13.75162 安提瓜和巴布达 $12.85163 所罗门群岛 $12.05164 几内亚比绍 $10.35165 格林纳达 $9.57166 圣基茨和尼维斯 $8.89167 西萨摩亚 $8.67168 瓦努阿图 $7.71169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7.65170 冈比亚 $7.61171 科摩罗 $5.89172 多米尼克 $5.38173 汤加 $4.43174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3.26 175 密克罗尼西亚 $3.07176 贝劳 $2.61177 马绍尔群岛 $1.95178 基里巴斯 $1.64179 图瓦卢 $0.34。
2015年度全球前25大经济体GDP排名一览位次国家 GDP(万亿美元)1.美国17.96(自1894年至今,始终一骑绝尘的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2.中国 10.86(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貌似很值得骄傲,实则一种莫大的耻辱。
)3.日本4.12(全球唯一打破人均资源魔咒的人口过亿国家。
即使再过30年,甚至50年,也不会有第二个国家取得这样的成就。
)4.德国 3.35(欧洲第一大经济体。
)5.英国2.84(欧洲第二大经济体。
其首都乃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
)6.法国 2.42(欧洲第三大经济体。
)7.印度2.05(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洋国家第一大经济体。
但除以天文数字的人口,除了耻辱,还能有什么呢?)8.意大利1.81(欧洲第四大经济体。
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中,唯一没有核电的国家。
)9.巴西1.79(美洲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大的葡语国家。
以往时常被称作第二个美国,但如今看来,此论言之太早。
)10.加拿大 1.57(美洲第三大经济体,最名副其实的地广人稀之国。
与澳洲、蒙古、冰岛、利比亚、毛里塔尼亚、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苏里南、圭亚那共为全球10大人口密度最低国。
)11.韩国 1.39(亚洲第四大经济体,二战后最不可思议的国家。
大韩民国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最贫穷落后国家到发达国家的华丽蜕变。
)12.俄罗斯 1.31(欧洲第五大经济体。
受近两年能源价格暴跌及经济制裁影响,俄国GDP位次大幅下滑,但由于超级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雄厚的重工业基础,再怎么下滑,也不会跌出前20名。
)13.澳大利亚1.24(大洋洲第一大经济体。
在全球前15大经济体当中,只有两国无核电,一个是意大利,另一个便是澳洲。
)14.西班牙1.19(欧洲第六大经济体。
虽早已不复16世纪的荣光,但因对前西属殖民地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西班牙,注定不是一个被忽略的角色。
)15.墨西哥 1.14(美洲第四大经济体。
近些年受惠于北美自贸区等利好因素,墨西哥经济表现亮眼。
三大指标解读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作者:李炜来源:《经济视野》2015年第17期2015年7月1 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5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648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46,965亿元,增长8.4%。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至此,201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全部公布完毕。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采购经理指数(PM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T)三大指标对于分析经济形势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三大指标含义以及逻辑关系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
它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加权而成,即产品订货(简称订单)、生产量(简称生产)、生产经营人员(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简称存货)。
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
当PMI大于50时,说明经济在发展,当PMI小于50时,说明经济在衰退。
CPI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宏观调控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GDP 是反映增长态势的重要指标,可以全面反映一段时间的经济流量。
但是,由于GPD指标一般情况下于期末公布,预测性较弱,无法为今后经济走势预测提供考量基础。
PMI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空缺。
根据学者分析,PMI指数与GDP增速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2016年3月31日内容摘要2015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减弱,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上升。
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完善,汇率双向浮动弹性进一步增强。
经常账户顺差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2015年顺差规模为330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9%,与GDP之比为3.0%,较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
其中,货物贸易顺差与GDP之比为5.2%,上升1个百分点,主要受进口价格回落等影响;服务贸易逆差与GDP之比为1.7%,旅行项下逆差较为突出,与国内居民收入提高、境外消费高涨等因素密切相关。
资本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下同)逆差主要体现了境内主体对外投资的增加和对外负债的减少。
2015年逆差规模为4853亿美元,一方面表现为境内主体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活跃度上升,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资产继续增加并且比2014年多增53%和5.8倍;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企业对外债务的去杠杆化,如其他投资负债项下由2014年的净流入转为净流出,但直接投资项下境外资本保持较大规模净流入。
此外,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较大,外汇储备资产一季度减少、二季度增加,下半年又转为较快下降,但四季度降幅较三季度收窄。
2016年,预计我国国际收支将继续呈现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的格局,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依然总体可控。
外汇管理部门将处理好便利化与防风险的平衡,既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优化外汇管理服务;又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加强统计监测,强化真实性合规性要求,依法打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
目录一、国际收支概况 (6)(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6)(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11)(三)国际收支运行评价 (18)二、国际收支主要项目分析 (25)(一)货物贸易 (25)(二)服务贸易 (30)(三)直接投资 (34)(四)证券投资 (38)(五)其他投资 (41)三、国际投资头寸状况 (44)四、外汇市场运行与人民币汇率 (52)(一)人民币汇率走势 (52)(二)外汇市场交易 (58)五、国际收支形势展望 (63)专栏1. 全球因素影响下新兴经济体分化日益显著2. 从长期看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变迁3. 全球贸易艰难“过冬”4. 2015年我国居民境外刷卡支出分析5. 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6. 2015年外债总规模下降,对外偿付风险减小7. 我国银行业对外资产负债情况分析图1-1 2007-2015年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1-2 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和货币波动率水平1-3 2012年以来全球股票、债券和商品市场价格1-4 2008-2015年我国季度GDP和月度CPI增长率1-5 2001-2015年经常账户主要子项目的收支状况1-6 2001-2015年资本和金融账户主要子项目的收支状况1-7 2001-2015年外汇储备资产变动额1-8 1990-2015年经常账户差额与GDP之比及其结构1-9 2005-2015年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及外汇储备变动1-10 2015年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结构分析1-11 2005-2015年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资本流动情况1-12 2015年末主要国家/地区储备余额2-1 2001-2015年我国进出口差额与外贸依存度2-2 进出口差额同比变动中的数量与价格因素2-3 2000-2015年我国按贸易方式货物贸易差额构成2-4 2000-2015年我国按贸易主体货物贸易差额构成2-5 2002-2015年我国出口商品在发达经济体市场份额变动2-6 2004-2015年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收支总额比较2-7 2004-2015年服务贸易收支情况2-8 2009-2015年旅行逆差对服务贸易逆差贡献度2-9 2000-2015年直接投资基本情况2-10 2000-2015年直接投资资产状况2-11 2015年我国非金融部门直接投资资产的分布情况2-12 2000-2015年直接投资负债状况2-13 2001-2015年跨境证券投资净额2-14 2000-2015年其他投资净额3-1 2004-2015年末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状况3-2 2004-2015年末我国对外资产结构变化3-3 2004-2015年末我国对外负债结构变化3-4 2005-2015年我国对外资产负债收益率4-1 2015年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走势4-2 2015年全球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变动4-3 1994年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势4-4 2015年全球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货币有效汇率变动4-5 2015年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交易价波动情况4-6 境内外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年期波动率4-7 2015年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价差4-8 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价差4-9 2013年以来境内外市场1年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4-10 2013年以来境内人民币与美元利差(6个月期限)4-11 中国外汇市场交易量4-12 中国与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产品构成比较4-13 2012-2015年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交易量4-14 2015年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的交易期限结构4-15 中国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结构C1-1 2015年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幅度C2-1 对外资产积累中的持有主体C2-2 对外资产积累的主要资金来源C3-1 世界出口按规模和价格因素分解C3-2 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弹性C4-1 2015年我国居民境外刷卡支出交易类型分布图C5-1 境外上市各行业企业家数(左)及分行业市值占比概况C7-1 2015年3季度末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银行业对外资产负债规模表1-1 2010-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结构1-2 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3-1 2015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4-1 2015年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概况C7-1 2015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对外资产负债结构表一、国际收支概况(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2015年,我国国际收支面临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国内经济在合理区间内运行,但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仍面临不少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与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
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351元,比上年增长6.3%。
全年国民总收入[3]673021亿元。
(见图1)(见图2)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比上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655万人,出生率为12.07‰;死亡人口975万人,死亡率为7.11‰;自然增长率为4.96‰。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4]2.9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5]2.47亿人。
人均预期寿命76.34岁。
(见表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
中国2015年GDP增长6.9%,人均5.2万元,距美国还差1个德国+1个英国每日经济新闻2016-01-19 10:37导语:今日(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万亿元,同比增长6.9%,1990年来首次跌破7%。
这一增速完成了2015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的7%左右的GDP增速目标。
图片来源:东方IC1距离美国还差1个德国+1个英国新世纪以来中国GDP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以2015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计算,2015年中国GDP总量相当于10.42万亿美元。
2014年,美国GDP总量为17.4万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预计,2015年美国GDP同比增速为2.7%,因此2015年美国经济总量大约为17.87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的1.7倍。
从另外一个直观的角度理解,中国的经济规模,和美国之间还差了一个德国加一个英国,德英分别是世界第四、第五经济大国。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根据公开数据计算,2015年德国和英国的经济总量分别为3.92万亿美元、3万亿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2014年,中国GDP规模已经达到10.4万亿美元,为何今年还比去年只增加了一点点?原因在于人民币对美元贬值。
以中间价计,2015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贬值幅度约为5.8%。
2014年12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1190,处于历史次高位附近;2015年12月31日则为6.4936。
可见,以国外货币衡量本国经济增长有汇率的扰动,这样比较并不总是准确。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曾分别按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相当于剔除了汇率波动的影响)预测了中美两国GDP增长趋势,其中汇率法预测结果是:2019年中国GDP为19.8万亿美元,美国为18.9万亿美元;购买力平价法预测结果是:2016年中国GDP为17.1万亿美元,美国为16.8万亿美元。
按照通行的汇率法计算,中国经济追赶美国,不但需要经济本身的扩张,汇率稳定也非常重要。
最新版生态文明智慧树答案,生态文明章节测试答案提示:选项顺序是系统随机打乱的,请大家看清楚具体选项内容再作答第一章1【单选题】(2 分)20 世纪后半期,人类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并开始对人类的发展方式进行反思,与之相伴的便是相关著作和论述的不断出现,下列哪本著作被称为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标志性著作:AA、《寂静的春天》B、《增长的极限》C、《我们共同的未来》D、《只有一个地球》2【单选题】(2 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 1972 年6 月 5 日-16 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包括中国在内的 113 个国家 1300多名代表参加,这是世界各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讨论环境问题以及人类对于环境权利与义务的大会。
下列哪项不属于此次会议的讨论成果:AA、签署气候变化协定B、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C、将每年的 6月 5 日作为“世界环境日”将每年的 6 月 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D、通过了划时代的历史性文献《人类环境宣言》3【单选题】(2 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关于环境保护的 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在我国于何时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被确定为国家治理环境保护的方针?AA、1973B、1972C、1975D、19744【单选题】(2 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以上论述出自党的:DA、十五大报告B、十七大报告C、十六大报告D、十八大报告【单选题】(2 分)2015 年 9 月 25 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正式拉开帷幕,会议正式通过了《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初步数)
单位:亿美元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
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 2015年前三季度初步数为上半年平衡表正式数与三季度平衡表初步数累加得到。
其中,2015年三季度初步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因含净误差与遗漏,与经常账户差额金额相等,符号相反。
三季度初步数的金融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同样含净误差与遗漏。
2015年上半年正式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不含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单独列示。
4.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
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2015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2015年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是:A. 2.5%B. 3.5%C. 4.5%D. 5.5%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2015年全球经济的主要特点?A. 全球贸易增长放缓B. 投资增长迅速C. 货币政策分化D. 经济复苏不均衡答案:B3. 2015年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是:A. 美国B. 中国C. 日本D. 德国答案:A4. 2015年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A. 恐怖主义B. 气候变化C. 经济衰退D. 地缘政治紧张答案:C5. 2015年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的GDP增长率是:A. 1.5%B. 2.5%C. 3.5%D. 4.5%答案:B6. 2015年全球经济中,哪个地区增长最快?A. 亚洲B. 欧洲C. 北美D. 非洲答案:A7. 2015年全球经济中,哪个行业增长最慢?A. 科技B. 能源C. 金融D. 制造业答案:B8. 2015年全球经济中,哪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A. 中国B. 印度C. 巴西D. 俄罗斯答案:B9. 2015年全球经济中,哪个国家的经济衰退最严重?A. 希腊B. 意大利C. 日本D. 阿根廷答案:A10. 2015年全球经济中,哪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对全球影响最大?A. 美国B. 中国C. 德国D. 日本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2015年全球经济的主要趋势。
答案:2015年全球经济的主要趋势包括全球贸易增长放缓、货币政策分化、经济复苏不均衡以及投资增长缓慢。
2. 2015年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答案:2015年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经济衰退、地缘政治紧张、恐怖主义和气候变化。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2015年全球经济的增长因素。
答案: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的推动、全球贸易的扩张以及各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
2. 分析2015年全球经济的衰退原因。
2015年中国经济分析下面是摘录的几组近期经济数据:1. 海关总署公布的1月份进出品数据:出口2071.32亿美元,进口1752.63亿美元,进口额是五年来的最低数据(但考虑到1月份不同于以往大多改写年份,赂非春节假日)。
2.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201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064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是最近6年来商品房成交量和成交额的首次下降。
201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2169万平方米,比2013年末同期增加12874万平方米。
3. 今天会公布1月份CPI数据,多数人认为可能在1%以下,再加上之前公布的PMI(采购经理指数)为49.8,跌踊枯荣线。
通过上述数据明显反应出中国经济失速,哪2015年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政府将采取何利措施,企业又如何应对,我们来详细分析。
(一)关于宏观经济走势:看了许多关于经济分析的文章,几乎所有专家都认为2015年GDP与2014年相当或略有下滑,最保守的分析也在7%以上,但这可能过于乐观。
从一月份的经济走势来看,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几乎全线告急,无一幸免。
很多人寄希望于政府调控,可现在的政府调控的力度也不比以前了。
这是因为:第一:政府财力大减。
以前轻易喊出4万亿,但现在各地政府负债累累,还债都来不及,再加上房地产下滑,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大减,只靠政府发债和中国政府财政赤字,拉动经济上扬,怕是车水杯薪。
第二:政治经济改革没有达到预期,民间经济不能、不会也不敢轻易加入政府或国营经企业主导的经济行业中来。
许多行业包括基建,大多已经过度投资了,再投资都是无效投资,没有收益了。
第三: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景气,企业经营困难,房地产下滑,银行控制风险为第一条件,不可能大规模的无限制发放贷款。
第四: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但对其它货币仍是升值,将严重阻碍出口。
综上所述,2015中国经济不会有惊喜,政府会调控,但其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客观的认为2015年中国经济GDP增速为6.8%。
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初步核算,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2014年中国GDP最终核实为635910亿元。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季度GDP核算与国际接轨,国家统计局从2015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采用分季方式核算季度GDP数据,并公布相关核算结果。
为适应分季GDP核算改革的要求,国家统计局对1992年以来的季度GDP数据进行了全面修订。
2015年上半年中国GDP修订为314178亿元(51262.56亿美元),同比增加20239亿元(3378.84亿美元)。
——与7月中旬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GDP初步核算数296868亿元相比,增加17310亿元。
根据往年规律,上半年GDP一般占全年比重约为46%(46.4274%),以此计算,2015年全年大约增加37284亿元,上调幅度约为5.83%。
(676708-639424=37284)——2014年12月,依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对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
主要结果为: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19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9174亿元,增幅为3.4%。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万吨,比上年增加1441万吨,增长2.4%。
其中,夏粮产量14112万吨,增长3.3%;早稻产量3369万吨,下降0.9%;秋粮产量44662万吨,增长2.3%。
谷物产量57225万吨,比上年增长2.7%。
棉花产量561万吨,比上年下降9.3%。
国际常用的社会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水平的标准。
这些指标的选择和使用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并优化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
下面是国际常用的社会发展指标:1.国民生产总值(GDP)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意思,它是一个国家经济规模和增长的基本指标。
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和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
2.人类发展指数(HDI)人类发展指数又称为人类发展指标,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公认的衡量国家人类发展水平的指标。
HDI综合考虑了国家的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和预期寿命。
3.教育指数(EI)教育指数是评估一个国家教育质量的指标,它反映了国家的教育资源、教育成果和质量水平。
一个国家教育指数的高低与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4.健康指数(HI)健康指数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医疗保健水平和卫生服务质量。
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国家人口的生活质量,还与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5.科技指数(TI)科技指数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应用能力,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智力资本等方面。
6.环境指数(EI)环境指数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保水平的指标,它涵盖了自然资源的保护、环境污染的控制、环保政策的实施等方面。
环境的质量和保护程度影响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总之,以上这些社会发展指标是衡量政府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不仅可以帮助政府了解自己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帮助国际社会了解各国的发展程度,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基础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