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灰土的强度形成机理及施工方法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石灰土强度形成的原理及施工注意要点石灰土是一种常用的路基材料,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能,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和填方工程中。
石灰土的强度形成原理主要是由于石灰与土壤中的黏土颗粒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钙硅酸盐胶凝物质,从而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石灰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要点,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石灰土强度形成的原理以及施工注意要点两方面展开探讨。
一、石灰土强度形成的原理1. 石灰土的作用机理石灰土是指将石灰粉与土壤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水化反应后形成一种胶凝材料。
石灰土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水化反应生成的胶凝物质填充土壤中的毛细孔和微孔,增加土壤的密实性;二是形成水化钙硅酸盐胶凝物质,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石灰土中的碱性氧化钙还能与土壤中的有机酸和水化硅酸盐反应,进一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2. 石灰土强度形成的影响因素石灰土的强度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石灰土的类型、含量、水化时间和环境条件等。
石灰土的类型不同,其水化反应产物和作用机理也不同。
目前常用的石灰土有快石灰土和慢石灰土两种类型,它们的水化反应速度和强度发展规律有所差异。
石灰土中石灰含量的不同对其强度形成也有影响,一般来说,石灰土中石灰含量越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也越大。
水化时间和环境条件也是影响石灰土强度形成的重要因素,水化时间过短或环境条件不利都会影响石灰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石灰土施工注意要点1. 石灰土的配合比在石灰土的施工中,首先需要确定石灰土的配合比。
一般来说,石灰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实际工程要求和石灰土的类型、含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确定。
配合比的选择不仅影响石灰土的强度和稳定性,还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性和施工的合理性。
2. 石灰土的水化时间在石灰土的施工中,水化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
通常情况下,石灰土的水化时间应根据实际工程要求和石灰土的类型、含量等因素合理确定,以确保石灰土的水化反应充分进行,形成充分的水化钙硅酸盐胶凝物质,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石灰土强度形成的原理及施工注意要点
石灰土是指以石灰为主要粘结材料,混合土壤、沙子、碎石等材料而形成的一种土壤。
在建筑工程中,石灰土具有较好的粘结性、韧性和耐水性,被广泛用于制作墙体、地基、
路面和砖砌结构等。
石灰土强度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密切相关:
1. 化学作用: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当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时,会释放
出大量的热,形成氢氧化钙(Ca(OH)2),并逐渐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逐渐形成碳酸
钙(CaCO3)。
在这个过程中,水与石灰化合物反应的产物具有较高的粘结性和硬度,能
够增强土壤的强度。
2. 微观结构:石灰土的微观结构表现为钙化“桥”,即石灰化合物物质通过树枝状
的晶体生长和互相交错形成钙化“桥”,将沙粒等颗粒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形成坚硬的土体。
3. 水分分布:石灰土中的石灰化合物物质会吸收水分,水分会分布在土体中的毛细
孔中,增强土体的强度,同时使得土体压缩性变小。
施工注意要点
1. 土体保湿:在石灰土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土体进行充分的保湿,保持土
壤的适度含水量,以利于石灰化反应的进行和土体的强度形成。
2. 施工密实度:石灰土施工时需要经过充分的碾压与密实,以使土体中的空隙和空
气被排除,土壤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达到充分的物理结合状态。
3. 混配比例:石灰土中石灰与其他成分的混配比例要掌握得当,过多的石灰会导致
土体过于脆弱,过少的石灰则难以形成足够的钙化桥,影响土体的强度。
4. 施工条件:石灰土施工时,必须在干燥、无霜的条件下进行,避免土体的冻胀和
含水量的变化对强度造成不利影响。
石灰土强度形成的原理及施工注意要点石灰土是一种常用的道路基础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和机场等工程建设中。
其强度形成的原理和施工注意要点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石灰土强度形成的原理石灰土的强度形成与其化学反应和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在石灰土中,石灰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Ca(OH)2),在与水发生反应后,会产生水化氢氧化钙(Ca(OH)2)和一定量的热量。
这种化学反应称为氢氧化钙的水化反应,它还原了反应系中的水,产生了水合物。
在混合土壤中添加一定量的石灰后,石灰会与土壤中的粘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胶凝物质。
这些胶凝物质填充了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增加了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石灰土的强度。
石灰在土壤中的水化物形成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也有助于提高石灰土的强度。
二、石灰土施工注意要点1. 土壤选择对于石灰土的施工,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土壤。
优质的土壤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不易发生沉降和变形。
土壤的含水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应该选择含水量适宜的土壤进行石灰土的施工。
2. 石灰质量控制在石灰土的施工中,石灰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石灰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施工前应该对石灰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石灰的纯度和水化性能符合施工要求。
石灰的用量也要根据土壤的特性和施工要求进行合理的控制。
3. 施工工艺石灰土的施工工艺包括原土处理、石灰搅拌、铺筑和压实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在原土处理环节,应该对原土进行充分的分选和打浆,保证原土的均匀性。
在石灰搅拌环节,应该将石灰均匀的混合到土壤中,并且控制好水化反应的速度。
在铺筑和压实环节,应该选择合适的压实设备和施工方法,确保石灰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4. 施工时机施工的时机也是影响石灰土强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石灰土的施工应该选择干燥的天气进行,避免在雨水或水润条件下进行施工,以免影响石灰土的水化反应和强度形成。
石灰土强度形成的原理及施工注意要点石灰土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改良材料,通过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可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石灰土强度形成的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石灰与土壤中含有的硅酸盐反应生成硬化物质,使土壤结构紧密,强度增加;二是石灰与土壤中的膨胀性黏土发生化学反应,使膨胀土得到抑制,减少膨胀性和收缩性。
施工石灰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选择合适的石灰品种:常用的石灰品种有石灰石灰、氧化钙和快灰等。
选择合适的石灰品种可根据土壤类型、工程要求和经济因素来确定。
2.配合合适的掺合料:为了提高石灰土强度,可以适量添加一些掺合料,如砂、砾石、水泥等。
掺合料的选择要考虑其与石灰的相容性和增强效果。
3.保证充分混合:在施工过程中,石灰和土壤必须充分混合,以确保石灰与土壤中的黏土和硅酸盐反应。
可以通过机械拌和、人工翻掘等方式进行混合。
4.控制水分含量:石灰土施工时,要控制好水分含量,既不能过湿也不能过干。
过湿会导致土壤变软,难以施工和固结;过干则石灰的反应速度减慢,强度形成不充分。
5.加强施工工序:石灰土施工需要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一般控制在20-30cm,每层施工完毕后需要进行加水养护。
同时要注意施工工序中的过程控制,如压实、养护等。
6.注意环境保护: 在石灰土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尽量减少石灰飞扬和废弃物的产生,合理处理石灰土和废弃物。
石灰土强度形成的原理主要是石灰与土壤中的硅酸盐和膨胀性黏土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硬化物质和抑制土壤膨胀。
在石灰土施工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石灰品种和掺合料,保证混合均匀,控制水分含量,加强施工工序,并注意环境保护。
石灰土强度形成的原理及施工注意要点
石灰土是指混合了石灰和黏土的土壤。
石灰土的强度形成是由于石灰对黏土的作用,石灰水化后会产生热量,并且凝结成针状晶体,从而填补了黏土颗粒之间的空隙,进一步提高了其粘聚力和附着力,使其成为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较好坚固度的土壤基材料。
石灰土在道路、河堤、园林绿化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石灰土的施工要点如下:
1.合理配合石灰土
石灰土的配比应尽量选择合适的黏土与石灰的比例。
一般情况下,石灰含量应该占整个土壤的5%-12%,以保证石灰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此外,为防止石灰含量过高,导致石灰土过于坚硬,可以适当调整石灰用量。
2.充分混合
在施工前,应加水将石灰与黏土彻底混合。
石灰和黏土的混合过程应该注意添加适量的水,以防止过干或过湿。
同时,要持续混合,并不断翻动以保证均匀混合。
3.合理压实
石灰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压实,以保证其强度和密度。
压实时应该注意按照合适的压实度进行,不宜一次过度压实,以防影响其吸水性、透气性等性能。
4.注意施工温度
石灰土的强度形成是受温度影响的。
在高温天气下,水化反应会过快,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因此需要注意控制温度。
在施工时,应在温度适宜的时候进行,如在湿润和凉爽的天气中施工。
总之,合理配合、充分混合、合理压实和注意施工温度是石灰土施工的关键要点。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要点进行施工,才能确保石灰土的强度和整体性能具有更好的保证,从而为后期使用提供更加稳妥可靠的基础。
二灰土施工方法探讨由石灰、粉煤灰、土混合组成的二灰土,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的路面底基层。
目前较为常见的施工工艺为层铺法——即根据试验室确定的施工配合比计算出素土、石灰和粉煤灰的松铺厚度,然后依次分层摊铺,然而施工中高程一直是一个很难控制的指标,如何很好地控制3种材料的配比也一直是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个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通过充分的试验以及实际应用,提出了一套较实用的施工工艺,对于混合料配比特别是粉煤灰的用量控制有着较好的效果。
新工艺流程及特点新工艺提前(严格控制24小时以内)在将石灰和粉煤灰拌和成二灰混合料,再与预先(使用前2天左右)拌和的低剂量石灰土进行二次拌和,混合料经检测达到配合比要求后碾压成型。
这种做法的特点是:可以通过对石灰土、二灰混合料以及二灰土混合料进行3次石灰剂量的测定来准确控制材料配比,因粉煤灰几乎不消耗EDTA,所以可以通过其中第二次灰剂量滴定得出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再结合第一次和第三次滴定的结果即可较为准确地控制粉煤灰用量。
工程应用实例文中所提的二灰土新工艺在2001年南京绕城公路改建一期工程及2003年龙潭港疏港公路中使用过,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下面以疏港公路为例,详细介绍新工艺的实施步骤。
(1)施工配合比计算疏港公路二灰土底基层的设计厚度为18cm,有关试验指标如下表所列:中材料用量(单位:吨):石灰:1.53×0.09=0.138≈0.14粉煤灰:1.53×0.24=0.367≈0.37土:1.53×0.67=1.025≈1. 03按1m3二灰土计,取0.05T石灰与1.03T素土拌和可得到5.0%石灰土,故可在取土坑提前1天拌制5%的石灰改良土,闷料24小时备用。
剩余部分二灰按石灰:粉煤灰=0.09T∶0. 37T≈1∶4的比例进行混合,施工时可提前1天按1∶4将石灰与粉煤灰拌和均匀。
(2)制订灰剂量标准曲线为了严格控制材料配比,必须制订三条灰剂量标准曲线指导施工。
石灰土强度形成的原理及施工注意要点石灰土是指将石灰和土混合而成的一种材料,它具有渗透性、可塑性和可压缩性等特点。
在建筑工程中,石灰土常用于地基处理、路面铺设、或者作为填埋材料等方面。
石灰土强度的形成原理和施工注意要点是建筑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1. 石灰土中土壤的专性石灰土的强度主要来自于其混合的土壤。
土壤中的微小颗粒能够通过内在黏度分子吸附在一起形成微观结构。
不同类型的土壤颗粒大小、形状、排列方式不同,因此也会对土壤的强度产生影响。
石灰的主要成分是钙及其化合物,为强碱性物质。
在土壤中加入石灰可以提高土壤的钙含量,同时改善土壤质地,促进土壤颗粒之间的结合。
3. 石灰土的物理化学反应土壤中的黏土和石灰发生反应,产生了化学结合力。
(1)黏土和石灰发生碳化反应,生成石灰石。
(2)石灰和黏土发生离解反应,产生豁口、孔隙和活性氢氧离子。
活性氢氧离子与土壤上的微粒粘结,强化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的强度。
二、施工注意要点1. 微水化石灰的使用在施工中,建议使用微水化石灰。
由于石灰在与水接触时产生的反应会释放大量热量,如果不控制好加水量,就会导致石灰土过分干燥、石灰的活性也会下降。
微水化石灰能够控制水分量,减轻了反应产生的热量。
2. 适当控制水分含量在石灰土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在石灰和土壤中逐步加入水分,以达到适合施工的湿度。
一般来说,水分含量越低,土壤的压实效果就越好。
如果水分含量过高,石灰土就会变得过于塑性,无法很好的增加强度。
3. 粒度分布要合理施工时应当控制石灰和土壤的粒度分布。
粒径太小的石灰、土壤会降低土壤的渗透性和可堆垛性。
粒径太大的石灰或土壤则会影响混合均匀度。
4. 保持施工过程湿度均匀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石灰土的湿度均匀,以便于土壤和石灰可以进行更好的结合。
如果一侧过湿,一侧过干,将会影响施工成果,降低石灰土强度。
5. 控制施工压实时间石灰土施工时的浇筑压实时间不应过长或过短。
时间过短,土的密实度不够;时间过长,容易使石灰反应过度,失去活性,影响石灰土的强度。
二灰稳定土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分析摘要多年来,石灰、粉煤灰用作添加于天然细粒土或粘土中的稳定性材料越来越常见二灰土是用石灰和粉煤灰按一定比例与混合后的一种无机材料。
本文主要研究二灰稳定土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
二灰土是用石灰和粉煤灰按一定比例与混合后的一种无机材料。
近二十,特别在道路工程中的路基施工中,这主要是路基填料用量大,石灰和粉煤灰的材料来源比较广泛,而且价格低廉,施工简单,力学性能和水稳性好,成为土质改良的重要方法。
我国公路部门在许多公路建设中(特别是高等级公路)都有用二灰稳定土。
同时也应注意到由于二灰土路用性能所受因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
本文具体介绍二灰稳定土的路用性能与施工工艺的具体流程。
同时研究了二灰稳定土在施工完成之后的养护问题及质量检测。
关键词二灰稳定土;路用性能;施工工艺;质量检测与材料特性AbstractOver the years, lime and fly ash used to add to the natural fine-grained soil or clay material in the stability of the increasingly common use of lime and ashes by a certain percentage of fly ash with a mixtur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This paper studies two grey soil stability road performance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ashes of lime and fly ash is used by a certain percentage with a mixtur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bout 20, especially in road work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bed, mainly large amount of roadbed fill, lime and fly ash a comprehensive range of sources of material, but cheap, simple construction, mechanical and water stable, and become soil Improvement of the important ways. China's road sector in many highway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high-grade highway) have used the grey soil stability. Should also be noted that due to the lime-soil road performance suffered many factors, but also more complicated. This article on the gray concrete stability of the soil and construction of road performance of the specific processes.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grey soil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ervation issues and quality testing.Keywords The gray soil stability; road performance;Construction TechnologyThe gray soil stability; road performance;Construction Technolog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引言 (1)1.2 基本概念 (1)2 二灰稳定土的路用性能 (3)2.1 二灰稳定土的选材 (3)2.2 二灰稳定土的配合比设计 (3)2.3 二灰稳定土的材料特性 (4)2.4 二灰稳定土的使用特性 (7)3 二灰稳定土施工工艺分析 (9)3.1 二灰稳定土的拌和 (9)3.2 二灰稳定土的摊铺 (10)3.3 二灰土稳定的压实 (10)3.4 质量检测 (11)结论 (14)参考文献 (15)附录 (16)致谢 (18)1 绪论1.1 引言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基层和底基层采用半刚性材料,而二灰稳定土作为半刚性路面基层和底基层采用的主要构成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以下就是对二灰土路用性能与施工工艺的分析。
石灰土强度形成的原理及施工注意要点【摘要】石灰土在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强度的形成原理是通过石灰和土壤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使土壤颗粒结合更紧密。
影响石灰土强度的因素包括石灰用量、土壤类型和含水量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石灰土配比、水养护以及避免过度压实等要点。
测试方法包括压实度和抗压强度等技术。
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施工工艺和监测设备的使用。
石灰土强度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路基、堤坝和地基处理等。
未来研究应关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以提高石灰土强度的效果和施工质量。
【关键词】石灰土强度、形成原理、影响因素、施工注意要点、测试方法、控制技术、工程应用、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石灰土强度的重要性石灰土强度在工程施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石灰土经过适量的石灰掺入后会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结构,从而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种化学反应会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的黏结力和内聚力,使土体更加坚固和耐久。
在工程中,石灰土强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地解决土体的承载力不足或稳定性差的问题,使土体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从而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石灰土强度的提高还可以减少土体的沉降和收缩,降低土体的渗透性,提高土体的抗水性和抗冻性,从而延长土体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修复成本,节约施工时间和资源。
在工程实践中,充分利用石灰土提高土体强度是一种有效的施工手段,可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风险,推动工程施工的进展和发展。
对于石灰土强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背景目前,关于石灰土强度形成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仍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石灰土中石灰的含量、石灰土固结时间和固结度等因素对石灰土强度的影响机理尚未完全明晰。
在实际工程中,石灰土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施工质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困难。
对石灰土强度形成的原理和施工注意要点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指导石灰土的实际应用,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二灰土的强度形成机理及施工方法研究摘要:本文对二灰土的强度形成进行了阐述,从拌和、摊铺、碾压、养生等多方面阐述了施工质量控制,探讨了表层起皮、弹簧、裂缝方面,并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二灰土;施工;质量控制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trength of the two dust formation were introduced, from mixing, spreading and rolling, health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rface peeling, spring, crack,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control measures.Keywords: two dus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0引言由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刚度介于柔性路面材料和刚性路面材料之间,常称无机结合料为半刚性基层材料。
以此修筑的基层或底基层称为半刚性基层。
半刚性基层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如强度高、板体性好、取材方便等。
广泛应用与公路建设中,而且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任将使用于我国公路建设中。
二灰土作为半刚性材料的主要材料之一,本文阐述了二灰土强度形成机理,及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 强度形成原理二灰土由石灰、粉煤灰、及土组成,其强度主要由石灰和粉煤灰形成。
二灰土混合加水之后,发生一系列变化:1.1离子交换作用石灰是一种强电解质,在土加入石灰和水后,石灰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钙离子(Ca2+)就与土中的钠、氢、钾离子产生交换作用,原来的钠(钾)土变成钙土,土颗粒表面所吸附的离子由一价变成二价,减少了土颗粒表面吸附水膜的厚度,使土颗粒相互之间更为接近,分子引力随着增加,许多单个土粒聚成小团粒,组成一个稳定结构。
二灰土的强度形成机理及施工方法研究
摘要:本文对二灰土的强度形成进行了阐述,从拌和、摊铺、碾压、养生等多方面阐述了施工质量控制,探讨了表层起皮、弹簧、裂缝方面,并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二灰土;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trength of the two dust formation were introduced, from mixing, spreading and rolling, health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rface peeling, spring, crack,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two dus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0引言
由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刚度介于柔性路面材料和刚性路面材料之间,常称无机结合料为半刚性基层材料。
以此修筑的基层或底基层称为半刚性基层。
半刚性基层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如强度高、板体性好、取材方便等。
广泛应用与公路建设中,而且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任将使用于我国公路建设中。
二灰土作为半刚性材料的主要材料之一,本文阐述了二灰土强度形成机理,及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 强度形成原理
二灰土由石灰、粉煤灰、及土组成,其强度主要由石灰和粉煤灰形成。
二灰土混合加水之后,发生一系列变化:
1.1离子交换作用
石灰是一种强电解质,在土加入石灰和水后,石灰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钙离子(Ca2+)就与土中的钠、氢、钾离子产生交换作用,原来的钠(钾)土变成钙土,土颗粒表面所吸附的离子由一价变成二价,减少了土颗粒表面吸附水膜的厚度,使土颗粒相互之间更为接近,分子引力随着增加,许多单个土粒聚成小团粒,组成一个稳定结构。
1.2结晶作用
在石灰土中只有一部分熟石灰Ca(OH)2进行离子交换作用,绝大部分饱和的Ca(OH)2自行结晶。
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结晶网格,其化学反应式为:
Ca(OH)2+nH2O→Ca(OH)2•nH2O
1.3火山灰作用
熟石灰的游离Ca2+与土中的活性氧化硅SiO2和氧化铝Al2O3作用生成含水的硅酸钙和铝酸钙的化学反应就是火山灰作用,其反应式为:
x Ca(OH)2+ SiO2+nH2O→xCaO•SiO2(n+1)H2O
x Ca(OH)2+ Al2O3+ nH2O→xCaO•Al2O3(n+1)H2O
上述所形成的熟石灰结晶网格和含水的硅酸钙和铝酸钙都是胶凝物质,它具有水硬性并能在固体和水两相环境下发生硬化。
这些胶凝物质在土微粒团外围形成一层稳定保护膜,填充颗粒空隙,使颗粒间产生结合料,减少了颗粒间的空隙与透水性,同时提高密实度,这是石灰土获得强度和水稳性的基本原因,但这种作用比较缓慢。
1.4酸化作用
在土中的Ca(OH)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其化学反应式为:
Ca(OH)2+CO2→CaCO3+H2O
CaCO3是坚硬的结晶体,它和其生成的复杂盐类把土粒胶结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土的强度和整体性。
2施工控制
二灰土的拌和包括路拌和厂拌两种方法。
厂拌其配合比、含水量、均匀度容易控制。
厂拌主要注意土质不能过湿,防止形成大团粒而影响搅拌,如有这种情况,先将土方塑化处理,使之砂化,颗粒变细,便于拌合。
路拌施工石灰土的流程按下列进行: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备料、摊铺土→洒水闷料→整平和轻压→卸置和摊铺石灰→拌和与洒水→整形→碾压→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养生。
2.1备料
对于塑性指数小于15的粘性土,机械拌和时,可视土质和机械性能确定是否需要过筛。
人工拌和时,应筛除15mm以上的土块。
生石灰块莹在使用前7~10d 充分消解。
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得产生扬尘,也不可过湿成团。
2.2卸置和摊铺石灰
按计算所得的每车石灰的纵横间距,用石灰在土层上做标记,同时划出摊铺石灰的边线。
用刮板将石灰均匀摊开,石灰摊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
量测石灰的松铺厚度,根据石灰的含水量和松密度,校核石灰用量是否合适。
2.3拌和与洒水
石灰拌和应采用拌和机。
拌和机应先将拌和深度调整好,由两侧向中心拌和,每次拌和应重叠10~20cm,防止漏拌。
先干拌一遍,然后视混合料的含水情况,碾压时按最佳含水量的要求,考虑拌和后碾压前的蒸发,适当洒水(一般可比最佳含水量大1%),在进行补充拌和,以达到混合料颜色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为止。
严禁在底部留有“素土”夹层,也应防止过多破坏土基表层,故拌和时随时检查拌和深度。
洒水要求用喷管式洒水车,而且要及时检查混合料含水量。
在两工作短搭接部分,应在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待后一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
2.4养生
石灰土在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
养生期不宜少于7d。
每次洒水后,应用两轮压路机将表面压实。
石灰土基层碾压结束后1~2d,当其表层较干燥(如石灰土的含水量不大于10%,石灰粒料土的含水量为5%~6%)时,可以立即喷洒透层沥青,然后做下封层或铺筑面层,但初期应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石灰稳定土层上,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3二灰土施工常见问题
3.1表层起皮现象
表层起皮是比较常见的二灰土质量缺陷,由于这些起皮很容易形成夹层,一旦出现,既影响美观又影响路面质量,起皮现象归纳起来有3种情况:第一是由于表层过湿,碾压时二灰土被压路机轮子粘起;第二是由于表层含水量过小,碾压时发生推移而起皮;第三是由于表面薄层补贴,碾压时容易导致起皮。
对于第一种情况而言,碾压时要掌握好时间,待表层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第二种情况主要靠及时补水与缩短操作周期或避开午间高温期的办法;第三种情况的出现则主要与混合料总量偏少及平地机操作手水平有关,多次的整平,使得二灰土表层有薄层补贴,解决此类起皮主要靠现场加强控制、提高机械操作水平来保障。
3.2弹簧现象
二灰土弹簧现象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二灰土过干出现干弹簧,二是由于二灰土过湿而出现湿弹簧,二灰土最佳含水量比较大,一般在19%左右,随着粉煤灰比例增加,最佳含水量也增大,因此,在二灰土拌合之后要控制好含水量,尽
量减少弹簧现象的出现,从而加快施工进度。
3.3裂缝现象
二灰土由于配比、施工、养护不当很容易产生裂缝,裂缝的产生与下列因素有直接关系。
土质问题的影响:土质塑指越高则二灰土出现的裂缝机率越大,这是因为塑指高的土有较强的伸缩性,遇水发胀,烘干则收缩,因此在选择二灰土的土质时,应选择塑指在20以下的土质,但不能低于10,如果塑指太低则影响二灰土强度。
配合比的影响:二灰土三种材料若土的比例越大,则二灰土出现裂缝的机率越高,这是因为土对水的敏感程度要比石灰、粉煤灰大,因此,在二灰土配比时要尽量控制土的比例。
土的用量宜控制在60% ~70%。
含水量的影响:由于二灰土中有大量粉煤灰、石灰成份对水的敏感性相对较弱,而施工时其含水量略比最佳含水量偏大1% ~2%,容易成型,且不起皮,并容易压实,但由于含水量增大,加上成型以后,水份的蒸发速度快,因此,二灰土中的土产生激烈的收缩从而导致二灰土开裂,含水量越大开裂的程度就越宽越深。
4结论
(1)二灰土经过离子交换,结晶,火山灰作用,酸化作用形成强度。
(2)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各个流程。
(3)含水量不合适会导致起皮、弹簧、裂缝,裂缝也同土质、配合比有关。
因此要控制这些因素。
参考文献:
[1]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
[2] 温显峰,李彦阳. 浅议二灰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2: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