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3.3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02.0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三章:计算机文化基础3.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和软件)3.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3.3、计算机中数据表示与信息编码(数制)3.4、信息安全与保护3.5、微机操作入门(键盘操作与数据录入)3.6、汉字输入法(五笔字型)■电脑:是微型计算机或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的俗称。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hardware)系统和软件(software)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如果把计算机硬件比拟成人的身体,那么软件就相当于这个人的灵魂(思维)。
■裸机:指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
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预言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3、冯·诺依曼思想(对计算机做出的贡献):①数据运算与存储以二进制数为基础。
②计算机应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方式工作;③并进一步明确指出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二、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运算速度5000次/秒。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按计算机使用的逻辑电子元器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四(五)个发展阶段:2、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是一种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和快速处理,无需人工干预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①运算速度快②计算精度高③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④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⑤可存储和处理各种数据与信息3、计算机的分类(性能、运算速度与处理能力)①巨型机(超级计算机):银河系列(银河I 、银河II 、银河III 等),NEC 的“地球模拟器”等。
主要用于国家高科技和国防尖端科学研究领域。
②大型机: ③中型机: ④小型机: ⑤微型机: ⑥工作站:4、计算机的应用领域①数值计算:(科学、工程计算等)。
②信息处理:是指计算机对外部设备送来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分类、统计、加工、传递、检索等综合分析工作。
计算机文化基础全册课件(完整)pptx•计算机文化概述•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应用技能•编程语言与算法基础目录•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与法律法规计算机文化的定义与特点定义计算机文化是指与计算机相关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计算机知识、技能、思想、道德、艺术等方面。
特点计算机文化具有普及性、创新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
早期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计算,价格昂贵,体积庞大,使用复杂。
个人电脑时代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个人电脑开始普及,计算机文化逐渐进入家庭。
网络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计算机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学习、娱乐等。
计算机文化的发展历程计算机文化对社会的影响积极影响计算机文化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消极影响计算机文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网络安全问题、信息泄露问题、网络犯罪等,这些问题需要人们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解决。
同时,计算机文化的快速发展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需要人们进行文化整合和创新。
0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于二进制数的运算,通过指令和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实现各种功能。
0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02计算机的软件组成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等。
常见操作系统介绍包括Windows、Linux、macOS等。
应用软件的概念和分类应用软件是为了满足特定需求而开发的软件,可以分为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功能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