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2. 使学生掌握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
3. 培养学生关爱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鱼类、贝类、藻类、海盐等。
2. 中国海洋资源的分布:沿海地区、远洋地区。
3. 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渔业、海洋能源、海洋药物等。
4. 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
2. 教学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设置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增强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
2. 讲授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介绍各类海洋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3. 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具体案例为例,讲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
4. 讨论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分组讨论,提出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海洋资源保护的认识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海洋资源知识掌握情况。
2. 考察学生对海洋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同。
3. 评估学生在讨论和互动环节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和多媒体素材。
2. 海洋资源相关书籍和学术资料。
3. 网络资源,如海洋资源保护的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
4. 讨论问题指南和案例分析材料。
八、教学准备1. 准备教案和课件,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收集和整理海洋资源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视频和文本。
3. 准备讨论问题指南和案例分析材料。
4. 确保多媒体设备的正常运行。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研究机构或海洋企业,加深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了解。
海洋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增强海洋国土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利用现状。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广阔的海洋国土,那么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丰富的海洋资源吗?生: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港口资源等。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国的海洋资源。
2.学习海洋资源的种类与分布师: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X页,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与分布。
生:阅读教材,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与分布。
师: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你了解到的信息。
生:我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矿物、海洋旅游等。
其中,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有鱼类、贝类、藻类等;海洋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潮汐能等;海洋矿物资源有砂、金、银、铜等。
师:非常好,那请同学们再来说说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特点。
生: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广泛,沿海地区均有分布。
其中,南海、东海、黄海等海域资源较为丰富。
3.学习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师: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
生:阅读教材,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
师: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你了解到的信息。
生:我国海洋资源利用现状如下:海洋渔业、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海洋旅游等。
但同时也存在着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问题。
4.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海洋资源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海洋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呢?生:讨论海洋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师: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
5.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现状以及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希望大家能够树立海洋国土意识,关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
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2. 使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知识。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2. 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
3. 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三、教学重点:1. 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2.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四、教学难点:1. 海洋资源种类及分布的理解和记忆。
2. 海洋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的策略。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实际案例。
4.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海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2. 学生通过地图,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
【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强调各类资源的特点和重要性。
2. 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引导学生理解分布规律。
3. 教师讲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开发与保护的策略。
【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小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作业布置】1. 绘制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
2. 写一篇关于海洋资源保护的小论文。
3. 调查当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海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强调各类资源的特点和重要性。
4. 地图学习:学生通过地图,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反思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状况。
2. 使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知识。
3. 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提高他们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海洋资源概况2.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3. 海洋资源的保护4. 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与挑战5.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状况;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我国海洋资源的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海洋资源为例,分析其开发与保护的方法。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兴趣。
2. 课堂讲解:介绍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讲解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重点讲解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海洋资源案例,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实践。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与挑战,讨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我国海洋资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在课堂上我尽量用生动的案例和图片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我也意识到,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海洋资源的保护知识,需要他们在课后进行更多的学习和实践。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我也会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还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一、教案基本信息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精品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2. 使学生掌握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点:1. 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2. 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难点:1. 中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海洋资源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学生提前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我国海洋资源的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如渔业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及分布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海洋资源的基本知识。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案例,如舟山渔场、南海油气田等,引导学生分析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开发利用的现状。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复述上节课学到的我国海洋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教师进行点评。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点介绍渔业、海洋工程、海洋科技等领域的发展状况。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措施,分享讨论成果。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成功案例,如青岛海洋科技园、舟山群岛新区等,引导学生分析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三、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海洋资源保护意识的提高。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反思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2. 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3.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
2. 教学难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和视频。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海洋资源。
2. 教学内容讲解:介绍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能源等)和特点(丰富、多样性、潜力大等)。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实例,如舟山渔场、南海油气田等,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现状。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5. 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珍惜海洋资源的意识。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我国海洋资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但部分学生表述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训练。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知识的也培养了情感和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我国海洋资源种类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博物馆或开展海洋资源调查活动,加深对海洋资源的了解。
2. 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人员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2. 使学生掌握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
3. 培养学生关爱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2. 中国海洋资源的分布情况。
3. 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教学难点1. 中国海洋资源的丰富程度及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2. 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讲解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准备案例分析题。
3. 准备小组讨论话题。
六、教学内容1. 中国海洋资源的概述海洋资源的定义中国海洋资源的特点2. 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海底沉积物资源3. 中国海洋资源的分布沿海地区海洋资源分布远海地区海洋资源分布4. 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产业海洋盐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5. 中国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海洋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6. 案例分析: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成功案例案例一:舟山渔场开发案例二:海上油气田开发案例三:滩涂养殖业发展7. 案例分析:中国海洋资源保护的实例案例一: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案例二: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案例三:海洋环境监测与管理8. 小组讨论:如何实现中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讨论议题: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讨论议题: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讨论议题: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展望未来中国海洋资源的发展趋势10. 作业布置课后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实践作业:调查身边的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情况研究性作业:探讨一种新型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前景六、教学内容1. 中国海洋资源的概述海洋资源的定义中国海洋资源的特点2. 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海底沉积物资源3. 中国海洋资源的分布沿海地区海洋资源分布远海地区海洋资源分布4. 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产业海洋盐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5. 中国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海洋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六、教学内容6. 案例分析: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成功案例案例一:舟山渔场开发案例二:海上油气田开发案例三:滩涂养殖业发展7. 案例分析:中国海洋资源保护的实例案例一: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案例二: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案例三:海洋环境监测与管理八、教学内容8. 小组讨论:如何实现中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讨论议题: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讨论议题: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讨论议题: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10. 作业布置课后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实践作业:调查身边的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情况研究性作业:探讨一种新型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前景十、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提问与回答、小组讨论表现等。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反思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2. 使学生认识到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提高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海洋资源概况2.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 海洋资源的保护4.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5. 学生实践与探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 教学难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学生的实践与探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和数据,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实例。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5.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 讲解中国的海洋资源概况:介绍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3. 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讲解海洋资源的开发技术、利用方式及其影响。
4. 探讨海洋资源的保护:介绍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如休渔期、海域使用权等。
5. 讲解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阐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的意义。
6. 学生实践与探究:分组讨论,选取一个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案例进行分析。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9. 课后反思: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海洋资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1.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中国海洋资源的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 能力发展:评价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类型,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义;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及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国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师:同学们,还记得国的四大领海,请问分别叫什么名字?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师: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域面积辽阔,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开始重视并加深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那我们就来认识海洋资源有哪些类型,以及我国现在的海洋资源开发现状。
(板书)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一、海洋资源的类型【讲授新课】教师展示海洋资源开发示意图。
总结海洋资源类型。
(板书) 1.多样的生物资源2.丰富的矿产资源3.巨量的化学资源1.多样的生物资源快速查阅课本,找出以下内容:(1)我国海洋生物种类有多少种?鱼类有多少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原因有哪些?(2)四大海产是什么?(3)我国四大渔场是哪些?并在图中指出。
(4)我国最大的渔场是什么?生:(根据课本得出)(1)种类有2万多种,鱼类有300多种。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原因有:①自北向南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②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③海水温度适中,适合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2)四大海产是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3)四大渔场分别是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4)我国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板书)(1)四大海产四大渔场(最大渔场——舟山渔场)教师补充:形成天然渔场,一般有几个条件:比如有淡水注入、海洋冷暖留交会、大陆架特征明显、海底浅等。
(探究活动1)根据渔场的一般形成条件,思考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条件有哪些?生:(可能的答案)舟山渔场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纬度位置适中,是多种鱼类洄游的必经之路;附近有长江等河流注入。
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精品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我国海洋资源种类及分布的学习,能够分析我国海洋资源丰富的原因。
2、通过学习我国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树立“蓝色国土”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2、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查找有关海产品资料,了解我国主要海洋生物资源种类。
2.搜集海洋矿产资源及其用途的材料,认识我国近海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广阔前景以及近海石油、天然气开发对我国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搜集有关海洋空间利用的图片,了解海洋可利用空间巨大。
4.搜集家乡青岛海边美好的港口景观图,污染图,净化图及有关净化设施图。
激发净化和保护蓝色国土的决心。
教学步骤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
保
护
“
蓝
色
国
土
”
本课总结
本节课通过讨论、探究,我们了解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
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可利用的空间巨大,可利用的资源极为丰富,可开发的种类众多,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我们一定要有海洋环境意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好海洋资源,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好。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武陵源一中代婷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首先通过联系旧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自然基础,即我国有四个近海,并且南北跨了三个温度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然后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分布。
通过认识海洋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要注意借鉴人类开发陆地资源的教训,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海洋,培养学生正确的海洋观、环境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②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③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案例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②通过了解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及开发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使学生认识到依靠科技开发和利用海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向海洋进军的雄心壮志;
③通过理解保护和保卫“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3、过程与方法
①熟练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事物,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提高学生阅读及分析能力。
③通过知识的扩展,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①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②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四、教学难点:海洋的化学资源。
(因为八年级还没开设化学课)
五、创新点: 使学生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六、教具及媒体: 课件及多媒体
七、教学课时: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从视频“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成功”引入中国的海洋资源。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讲述】蛟龙号的海试成功,对于我们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那同学们都了解哪些海洋资源呢?(让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
)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指导提问】通过昨天的预习,课本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丰富的海洋资源?
【学生回答】1、生物资源,2、矿产资源,3、化学资源
(一)生物资源:
【指导提问】
1、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其中鱼类就有3000多种,那么,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呢?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
【学生回答】
1、(1)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3)海水温度适中。
2、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显示四大海产)
【找一找】:你知道我国的四大渔场吗?其中哪个渔场最大?(从地图上找出其位置)(黄渤海渔场, 舟山渔场, 南海沿岸渔场, 北部湾渔场;舟山渔场最大,所在的东海被称为“天然鱼仓”)
【讲述】我国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近几年来却出现了一些严峻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一条新闻,你从该条新闻发现了海洋渔业资源面临着什么问题吗(渔业资源的衰竭)?【学生讨论】
面对近海渔业资源的衰竭,我们应该怎么办?
(严禁过度捕捞,改变捕捞方式,杜绝小网;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伏季休渔政策;发展海水养殖业等等。
)
【讲述】什么是海水养殖业?(指利用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
)
【指导提问】
1、我国海水养殖的品种有哪些?(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多媒体显示)
【过渡】海洋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同时还蕴藏有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学生活动】我国沿海地区有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国沿海大陆架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滨海砂矿)
【讲述】1、我国海洋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而且不断有新的油气田被发现。
这就为海洋油气开发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但是近几年来国际石油价格却在不断的下跌,这是因为:首先,国际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减缓,但是石油开采量却在增加,石油资源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其次是美国进行了页岩气革命,用页岩气这种新能源替代石油这种传统能源;最后,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波斯湾沿岸,那么有波斯湾沿岸的国家组成的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保住亚洲市场,于是降低石油价格来吸引更多的购买者。
2,、我国近海除了石油、天然气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海洋矿产资源了?(还有丰富的滨海砂矿,如:锆石、石英砂、钛铁矿等)
【过渡】我国有多种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那么化学资源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化学资源。
(三)化学资源
【学生活动】
1.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哪些化学元素?(海盐、镁、溴、碘等)
2.我国有哪些著名的盐场有哪些?(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长芦盐场最大)
【讨论】我国北方海域和南方海域哪个产盐量大?主要原因是是什么?
(北方海域产盐量大;原因:地形;气候:降水的多少,雨季的长短)
【过渡】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一些严峻的问题。
二、保护“蓝色国土”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严峻的问题有哪些?
(1).海洋灾害频繁发生(2). 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3). 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2.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请你就其中的一个问题开出你的处方,如何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
(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1 、实行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2 、提高海洋环境的执法力度;
3 、用高科学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情感升华】
不仅海洋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而且我们生活的陆地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
(展示图片)
【指导提问】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应该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例如不乱丢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爱护花草树木等等。
)
【讲述】希望通过我们每一个的努力,最终能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展示图片),蓝天白云下,碧水绿草旁。
【总结】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洋里有多种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但还有很多的资源没有被发现和利用,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勇于探索、认真学习,为人类寻找出更多的资源。
同时要加强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和我们生活的环境。
【板书设计】: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
①地跨多个温度带
②大陆架面积宽广
③海水温度适中
2.四大海产
3.四大渔场
4.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1.石油、天然气
2.滨海砂矿资源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1.我国开发利用化学资源的途径
2.海盐生产及主要盐场
二、海洋能源,海洋空间与保护“蓝色国土”
1.海洋资源面临的问题
2.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