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洋资源
- 格式:ppt
- 大小:15.29 MB
- 文档页数:3
中国海洋资源状况;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同时还分布着面积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5000多个,属于海洋大国。
中国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因此制定正确的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沿海滩涂和浅海资源我国沿海滩涂资源丰富,总面积为2.17万平方公里(合3255万亩)。
由于我国沿海入海河流每年带入的泥沙量为17亿~26亿吨,平均约20亿吨。
它们在沿岸沉积形成滩涂,每年淤涨的滩涂总面积约40万亩,使我国滩涂资源不断增加。
滩涂资源主要分布在平原海岸,渤海占31.3%,黄海占26.8%,东海占25.6%,南海占16.3%。
浅海资源由于陆架宽广也很丰富。
0~15米水深的浅海面积为123800平方公里,占近海总面积的2.6%。
按海区分,渤海为31120平方公里;黄海为30330平方公里;东海为38980平方公里;南海为23330平方公里。
滩涂和浅海是我国发展种、养殖业的重要基地。
2.港址资源我国港址资源丰富的原因基于我国大陆有基岩海岸5000多公里,占全国大陆岸线总长的1/4以上。
这类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深入陆地港湾众多。
它们的特征是岸滩狭窄,坡度陡,水深大,许多岸段5~10米等深线逼近岸边,可选为大中型港址。
淤泥质海岸4000多公里,其河河口岸段常有一些受掩护的深水岸段和较稳定的深水河槽,可建大中型港口。
砂砾质海岸呈零星分布,岸滩组成以砂、砾为主,岸滩较窄、坡度较陡,堆积地貌发育类型多,常伴有沿岸沙坝、潮汐通道和潟湖,有一定水深和掩护条件,可建中小型港口。
我国沿岸有160多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10多个大、中河口,深水岸段总长达400多公里。
绝大多数地区常年不冻。
除邻近河口外,大部岸段无泥沙淤积或很少,基本具备良好的港址环境条件。
目前,可供选择建设中级泊位以上的港址有164处。
3.海岛资源海岛是联结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它兼备丰富的海、陆资源,在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海洋知识
1.中国海洋位置:中国海洋是指包括东海、黄海、南海和渤海四个海
域在内的中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EEZ),总面积达近400万平方公里。
2.中国海洋资源:中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海洋能源等多种类型,其中渔业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3.中国海洋保护: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保护海洋环境
和生态系统,关注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系统破坏问题,并积极推广海洋保
护意识。
4.中国海洋气象:中国海洋气象服务系统已经建立,包括海洋气象观
测网、海洋气象预报、海洋气象专家咨询和气象卫星监测等,提供海洋气
象信息和服务。
5.中国海洋历史:中国海洋文化丰富,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和周代时
期就有人们开始开展海上贸易活动,经过广泛的交流贸易,中国海洋文化
形成。
如今,海洋也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方向。
中国的海洋资源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态资源等。
海洋生物资源:
1. 中国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地带,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2. 中国海域内有大量优质鱼类资源,如黄鳍金枪鱼、黄花鱼、鳕鱼等。
3. 中国沿海地区常见的海产品还包括虾、蟹、贝类、海参等。
4. 中国南海是著名的珊瑚礁分布区,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珊瑚礁物种。
矿产资源:
1. 中国海域潜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尤其是南海地区。
2. 中国海域也有丰富的沉积物资源,如沙、砾、石等,可供建筑和造船使用。
3. 中国海域还有一定的金属矿产资源,如锡、铅、锌等。
能源资源:
1. 中国海域潜藏着丰富的海洋风能和潮汐能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2. 海洋温差能、海洋生物质能等也是中国海洋能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资源:
1. 中国海洋生态资源丰富,包括海洋湿地、海洋自然保护区等。
2. 中国拥有许多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如黄海、东海、南海等,
是多种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3. 海洋草甸、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中国海洋资源的一些知识点,涉及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态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知识点1丰富的海洋资源
1.海洋自然环境
中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①、亚热带和热带,沿海② ____________ 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2.生物资源
(1)四大海产:③、小黄鱼、带鱼和乌贼(又称墨鱼)。
(2)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④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最大。
(3)海水养殖: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
品产量的1/3以上,主要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3.矿产资源
(1)近海资源:石油、天然气。
(2)滨海砂矿:钻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
4.化学资源
(1)从海水中提取海⑤ _____ 和钾、镁、澳、碘等化学元素,是中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
(2)盐场:以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⑥盐场最为著名。
其中长芦盐场最大。
知识点2海洋资源的保护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和保护措施。
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如石油泄漏、沿海城市污水排放等防止海洋污染,如加强海洋污染监测,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近海渔业资源衰竭,难以形成渔汛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实施休渔制
度,禁止过度捕捞
要点点拨
渔场的形成
沿海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
汇处
沿岸有河流
径流注入
海水浅,阳光充足海水发生
搅动
带来大量营
养物质
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
渔场形成
盐场选址的条件
答案
①温带②大陆架③大黄鱼④北部湾⑤盐⑥莺歌海。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知识点:中国的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指的是与海水水体及海底、海面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资源分类之一。
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
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
广义的还包括海洋提供给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的一切空间和设施。
我国的海洋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能源的“可燃冰”。
中国管辖海域内有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20米以内浅海面积2.4亿亩,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71万公顷。
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55万公顷。
中国已经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
我国海洋资源虽然多样,但开发利用的程度很低(我国陆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人类遭遇着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等。
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空间已不堪重负。
地球上生物资源的80%原产在海洋里,海洋给人类提供更多食物能力就是陆地的1000倍。
在海洋生态不受到毁坏的情况下每年可以向人类提供更多30亿吨水产品。
因此,海洋的开发利用潜力非常大,前景宽广。
渔场形成有利条件:1.阔深大陆架,水温适合;2.河流注入带来丰富有机质、营养盐类;3.寒暖流交汇,也并使营养盐类多样。
这样就有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更多了充裕饵料。
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原因:1.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热海流交汇点,鱼的种类多;2.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排放到该海域的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鱼的饵料丰富;3.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活和产卵提供更多了有利条件;4.位置适中,处在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
中国的海洋地理与海洋资源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海域的国家,其海洋地理和海洋资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海洋地理的概况、海洋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海洋地理概况中国地处东亚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拥有约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
中国海洋地理上分为东海、南海和黄海三个海区。
其中,东海和黄海是半封闭海域,南海作为独立的辐射式海域较为开放。
这些海域位于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处,拥有丰富的海洋气候资源,受季风和洋流的影响较大。
二、海洋资源的分布中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海洋能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等。
1. 渔业资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渔业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东海、南海和黄海等海域的渔业资源分布广泛,包括各类鱼类、虾蟹类、贝类等。
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保障国内人民的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海洋经济都具有重要作用。
2. 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海域潜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渤海、东海和南海等地都有大量的油气勘探开采活动。
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3. 海洋能源海洋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包括风能、潮能、波能等。
中国拥有巨大的海洋能源潜力,特别是在东海和南海地区,风能、潮汐能等资源丰富。
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能源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降低能源依赖程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4. 海底矿产资源中国的海域潜藏着丰富的海底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
尤其是南海地区被认为是全球海底热点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油气和金属矿产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满足国内资源需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海洋生物资源中国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包括各类鱼类、贝类、海藻等。
这些资源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海洋资源状况;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同时还分布着面积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5000多个,属于海洋大国。
中国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因此制定正确的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沿海滩涂和浅海资源我国沿海滩涂资源丰富,总面积为2.17万平方公里(合3255万亩)。
由于我国沿海入海河流每年带入的泥沙量为17亿~26亿吨,平均约20亿吨。
它们在沿岸沉积形成滩涂,每年淤涨的滩涂总面积约40万亩,使我国滩涂资源不断增加。
滩涂资源主要分布在平原海岸,渤海占31.3%,黄海占26.8%,东海占25.6%,南海占16.3%。
浅海资源由于陆架宽广也很丰富。
0~15米水深的浅海面积为123800平方公里,占近海总面积的2.6%。
按海区分,渤海为31120平方公里;黄海为30330平方公里;东海为38980平方公里;南海为23330平方公里。
滩涂和浅海是我国发展种、养殖业的重要基地。
2.港址资源我国港址资源丰富的原因基于我国大陆有基岩海岸5000多公里,占全国大陆岸线总长的1/4以上。
这类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深入陆地港湾众多。
它们的特征是岸滩狭窄,坡度陡,水深大,许多岸段5~10米等深线逼近岸边,可选为大中型港址。
淤泥质海岸4000多公里,其中大河河口岸段常有一些受掩护的深水岸段和较稳定的深水河槽,可建大中型港口。
砂砾质海岸呈零星分布,岸滩组成以砂、砾为主,岸滩较窄、坡度较陡,堆积地貌发育类型多,常伴有沿岸沙坝、潮汐通道和泻湖,有一定水深和掩护条件,可建中小型港口。
我国沿岸有160多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10多个大、中河口,深水岸段总长达400多公里。
绝大多数地区常年不冻。
除邻近河口外,大部岸段无泥沙淤积或很少,基本具备良好的港址环境条件。
目前,可供选择建设中级泊位以上的港址有164处。
3.海岛资源海岛是联结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它兼备丰富的海、陆资源,在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海洋资源知识点总结中国的海洋资源是指中国领海以及其他海洋区域中蕴藏的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渔业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深海矿产资源等。
中国地处东亚大陆边缘,拥有东海、南海以及中国大洋的海域,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是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
1.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储量广阔,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
东海盆地是中国外沿海陆沉积盆地,沉积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南海是一个广阔的海域,拥有潜在的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南海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并在南海岛礁上建设海上油气田。
2.渔业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拥有着丰富的渔产资源,包括各种鱼类、虾蟹、贝类、海参等。
中国渔业一直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为中国人民提供大量的食物和就业机会。
同时,中国还积极开展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海洋生物资源:中国的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各类海洋生物、海藻、珊瑚等。
中国海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许多稀有物种和珍贵物种在中国的海域中有繁衍生息的地方。
同时,中国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4.深海矿产资源:中国的深海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包括多种金属元素和矿石。
中国近年来在南海和大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深海勘探和开发活动,发现了一些矿产资源。
但深海勘探和开发仍然面临着技术难题和环境挑战。
5.海洋能源资源:中国的海洋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包括风能、潮汐能和海浪能等。
中国海岸线长,具备良好的海洋能源开发条件。
近年来,中国加大对海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设了一批风电场、潮汐能发电装置等。
6.海洋旅游资源:中国的海洋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美丽的海滩、海岛和海洋公园。
中国的中华鳐和海豚等海洋动物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海洋旅游为中国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7.海洋环境保护: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中国的海洋资源》讲义一、引言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和广阔海域的国家,海洋资源丰富多样,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二、中国海洋资源的分类(一)海洋生物资源中国海域辽阔,跨越多个气候带,孕育了丰富的海洋生物种类。
从近海的鱼虾贝类,到远海的大型海洋生物,种类繁多。
其中,一些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等,曾经是中国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
此外,还有各种贝类、藻类等,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还具有药用、工业等多种用途。
(二)海洋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渤海、南海等海域都发现了大型的油气田,为国家的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此外,还有锰结核、海底热液矿床等潜在的矿产资源等待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三)海洋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如钠、镁、钾、溴等。
中国在海盐生产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沿海地区的盐场为国内提供了大量的食用盐和工业用盐。
同时,从海水中提取溴、钾等元素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四)海洋能源资源海洋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
中国在一些沿海地区已经开始了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开发利用试点,虽然目前规模较小,但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港口建设、海上运输、填海造陆等。
中国拥有众多的优良港口,如上海港、深圳港等,这些港口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填海造陆为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地资源。
三、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一)海洋渔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之一,但长期以来的过度捕捞导致一些传统渔业资源衰退。
为了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行休渔制度、发展海洋牧场、推广深海养殖等。
(二)海洋油气开发中国的海洋油气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一些海洋油气大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1. 海洋资源1.1 海洋生物资源中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包括鱼类、甲壳类、头足类、贝类和珊瑚等。
其中,鱼类资源尤为丰富,共有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70多种。
黄鱼、带鱼、鲨鱼、大黄虾等是中国的四大海产。
此外,中国海域还拥有大量的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豚、海狮、海豹等。
1.2 海洋矿产资源中国的海洋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铀、多金属结核等。
其中,海底石油资源尤为丰富,主要分布在东海、南海和渤海等海域。
据统计,中国海域的石油资源量可达20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达4800亿立方米。
1.3 海洋盐资源中国的海洋盐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长芦盐场、海南莺歌海盐场等地。
海盐是中国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出口产品。
1.4 海洋可再生能源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
据估算,中国沿海的潮汐能资源可达到1.5亿千瓦。
近年来,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
2. 海洋环境2.1 海洋水质环境中国海域的海洋水质环境总体较好,但近年来受陆源污染、海洋开发等活动的影响,部分海域出现水质恶化、富营养化等问题。
为保护海洋水质环境,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海洋环境保护政策,如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加强海洋监测管理等。
2.2 海洋生态与环境中国海洋生态与环境多样,包括海洋生物、海洋沉积物、海洋大气等。
近年来,由于海洋开发强度加大,部分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面临恶化风险。
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海洋生态保护政策,如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等。
2.3 海洋灾害与环境中国海域经常遭受风暴潮、海浪、赤潮等海洋灾害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因素,海洋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加剧。
为应对海洋灾害,中国政府加强了对海洋灾害的预警、防御和应急管理工作。
2.4 海洋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中国海洋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问题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