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分类及主要种类
- 格式:pdf
- 大小:4.99 MB
- 文档页数:41
讲解蟑螂知识点总结一、蟑螂的分类1.1 蟑螂的种类蟑螂目前已知的种类有大约4000种,分布在全世界各个地方。
其中以美洲、非洲和东亚地区种类最为繁多。
常见的蟑螂有德国小蠊、美洲小蠊、澳洲小蠊、日本小蠊等。
不同种类的蟑螂在形态、生活习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
1.2 蟑螂的形态特征蟑螂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身体呈扁平状,头部小而扁平,触角细长,复眼发达,翅鞘宽大,翅裂清晰等。
蟑螂的身体颜色有黑、褐、红等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影响。
1.3 蟑螂的生活习性蟑螂是夜间活动的昆虫,比较胆小,主要以食物渣滓为食。
它们的生活习性主要包括有机质的吸食、动物排泄物以及死物的进食习性。
蟑螂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甚至在核污染下也能存活。
二、蟑螂的繁殖与生长2.1 蟑螂的繁殖方式蟑螂采用卵生方式进行繁殖,雌蟑螂体内有生殖腺,能够产出卵包。
蟑螂卵包一般在暗湿处埋入到表土下,生活在室内的蟑螂往往在家具缝隙、家用电器的隐秘处、厨房卫生间等地方埋卵,雌蟑螂每个卵包内一般有30-50颗卵,卵包内的卵包装壳可保护卵内胚胎免受较大的外部环境波动。
2.2 蟑螂的生长过程孵化后的幼虫会长时间在暗处发育,到第三龄时才具有活动能力。
蟑螂从幼虫到成蟑螂的历程通常需要3-6个月的时间,其发育受温度、湿度及食物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讲,蟑螂在较低温度(18℃)和较干燥(60%-65%)的环境下幼虫期会延长并通过越冬而发育成虫。
2.3 蟑螂的寿命蟑螂的寿命和种类、环境、食物等因素有关,一般一代不完全发育成年蟑螂所需时间约为4-7个月,其成虫寿命在6个月左右,较温度、环境决定其寿命。
三、蟑螂的危害与防治3.1 蟑螂对人类的危害(1)传播疾病:蟑螂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携带大量的致病菌,如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容易传播痢疾、霍乱、伤寒、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痂阴虫病等多种疾病。
(2)食品污染:蟑螂在食物上留下大量的排泄物和唾液,导致食品受到严重污染,影响食品的卫生质量。
蟑螂及其防制一、蟑螂主要种类和特点蟑螂种类繁多,大部分生活在野外,只有少数栖息于室内环境,我国主要蟑螂害虫有7属15种,我省主要有4属8种。
分别为:蜚蠊科Blattidae大蠊属Periplaneta的美洲大蠊P. americana,褐斑大蠊P. brunnea,澳洲大蠊P. austrialasiae,黑胸大蠊P. fuliginosa;斑蠊属Neostyloyga的斑蠊N. rhombifolia;姬蠊科Phyllodromiidae小蠊属Blattella的德国小蠊 B. germanica;折翅蠊科Blaberidae蔗蠊属Pycnoscelus的蔗蠊P. surinamensis 和灰色蜚蠊。
1、美洲大蠊体型大,是室内最大的蟑螂,一般体长25-40mm,体色赤褐。
前胸背板有一大的黑褐色蝶状斑,斑的中线向后延伸成“小尾”,中线前方有一“T”形黄色条纹(图5-5)。
若虫色泽一致,大龄若虫前胸背板出现条纹。
卵鞘深褐色,平均长8.59mm,宽3.69mm,形似红豆(图5-6)。
成虫羽化后第6~12天开始交尾,交尾后第3天开始产卵,平均每个雌虫一生可产卵鞘74枚。
初产卵鞘呈乳黄色,逐渐变为棕褐色。
在室内,卵鞘一般由雌虫用分泌物将其粘附在墙角、厨房操作台下面、抽屉、农贸市场柜台下面等等,每卵鞘具卵16粒,卵历期平均31.2天,卵鞘孵化率70.50%。
每卵鞘平均若虫数13.2头。
若虫经10~13次蜕皮,若虫期150~180天。
成虫寿命366天。
雌雄性比接近(♀1748/♂1740)。
在正常饲养条件下,一年可完成一代。
每年种群数量高峰出现在9月。
本种有孤雌生殖能力。
美洲大蠊室内、外都有分布,喜温湿环境,最适温度为26-30℃。
食性很广,爱好腐败的有机物。
常侵入家庭、饭店、旅馆、宾馆、杂货店、酿造厂和各类食品厂,喜栖息于厨房、下水道、地下室、水暖管道、地台板和墙壁隙缝等处,室外厕所、粪坑(池)、垃圾堆、阴沟、沙井。
蟑螂昆虫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蟑螂的分类蟑螂是昆虫门、鸟翅目、蜚虫亚目、蜚螂科的动物。
蜚螂科为昆虫中的一种科,其中包括了一些常见的蟑螂,如德国小蠊、美洲小蠊等。
根据蟑螂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1. 德国小蠊:德国小蠊又称为德国小蟑螂,是一种小型的蟑螂,通常体长约1.3厘米。
它的体色一般为浅黄色或深褐色,有着两条明显的黑色纵纹。
德国小蠊是人们居住环境中最为常见的蟑螂之一,也是最为难以防治的蟑螂之一。
它们通常在厨房、浴室、暗处等地方活动。
2. 美洲小蠊:美洲小蠊又称为美洲小蟑螂,是一种体型较小的蟑螂,其体长约为1.5厘米。
美洲小蠊的体色一般为红褐色,有着浅色横纹。
与德国小蠊不同的是,美洲小蠊较喜欢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常出现在下水道、地下室、垃圾堆等地方。
3. 棕褐小蠊:棕褐小蠊又称为棕褐小蟑螂,是一种比较大型的蟑螂,体长约2.5厘米。
它的体色为黄褐色或深褐色,翅膀呈现透明状,有着深褐色的斑纹。
棕褐小蠊通常喜欢居住在人们的室内环境,如家庭厨房、餐馆、商店等地方。
以上是几种比较常见的蟑螂的分类,根据其外形、生活习性等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种类的蟑螂,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二、蟑螂的生态习性蟑螂一般喜欢生活在潮湿、温暖、食物丰富的环境中。
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则躲避光线,喜欢居住在暗处。
此外,蟑螂具有较强的食物适应性,既喜欢吃植物性食物,也吃动物性食物,还能吃害性细菌和霉菌。
蟑螂的生活习性使得其在各种环境中都能生活,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
蟑螂的繁殖能力也非常强大,雌性蟑螂一次可产卵数十颗,而且产卵频率也很高,这就意味着蟑螂的数量增长非常快。
蟑螂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播疾病:蟑螂在觅食时会接触到各种污染物和病原体,当它们进入人类的食物或生活环境时,就有可能将病菌传播给人类,引发食物中毒、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2. 损害物品:蟑螂的体表覆盖有大量的细菌和霉菌,在觅食过程中很容易将这些细菌和霉菌带入到食品、衣物、书籍等物品上,导致这些物品变质、腐烂。
趣味蟑螂知识点总结下面就一些有趣的蟑螂知识点进行总结。
1. 蟑螂的种类据统计,目前全球已知的蟑螂种类超过4,500种,但真正有害人类的蟑螂种类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美洲小蠊、德国小蠊、黑贝利小蠊和东方小蠊。
美洲小蠊又叫棕色小蠊,以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而著称,它的别名包括棕褐色跑步仔、厨房蟑螂、啮蚵蟑螂。
德国小蠊又名德国蟑螂、黑角小蠊、啮蚵小蠊,是著名的害虫。
黑贝利小蠊,别名东方小蠊、东方大小蠊,被认为是威胁人们生活卫生的严重害虫。
东方小蠊别名包括普通蟑螂、漂鼠、阔蛷、灰蟑螂、油甘。
2. 蟑螂的生活习性蟑螂习性活泼,主要活动在夜间,从黄昏时分至日出时分,简阳昼隐蔽在隐秘的角落。
如洞穴、储藏的食物、密封的酒店房间等等。
它们不擅长跑远距离,尤其不善于飞行,却是一种著名的横行速度非常快的昆虫,其奔跑的速度难以捉摸,瞬间消失。
蟑螂酷爱潮湿,发生栖息地惯于处在常湿积水的地方,但也能忍受干燥的环境,即便陷入沙漠的砂地中也能够安心度生活。
蟑螂以有机物为食,可食蔬菜、糖类、油脂、肉类、纤维、木类等。
对于缺氧环境能舒适度生活,有时简直似活雷阵雨可以水中浸泡七个钟头。
也是极为厉害的啃噬有机体,甚至能吞食甩掉的毛皮。
3. 蟑螂的繁殖能力蟑螂繁殖能力极强,一对成熟的蟑螂可产下成千上万只卵,大部分蟑螂每年可产下多次卵。
蟑螂受到的抑制示没有,它们的繁殖速度可能会极快的超出你的认识。
1个月左右,蟑螂便到了能够独立生存的阶段,一个可以穿过1毫米孔径的孔。
4. 防治蟑螂的方法蟑螂是一种讨厌的害虫,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
为了有效地防治蟑螂,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保持卫生,保持家庭环境的干净整洁对于预防蟑螂的繁殖非常重要。
其次,不要饲养宠物。
食物残渣和宠物粪便是蟑螂滋生的温床。
再次,使用化学药剂进行灭蟑,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灭蟑剂,可以选择合适的进行使用。
此外,密封居室,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也是防治蟑螂的有效措施。
另外,也可以使用有机的方法或者物理灭蟑,如清洁剂、诱饵等方法进行防治。
蟑螂的危害及消灭方法蟑螂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们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还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蟑螂主要有棕色蟑螂、德国小蠊和美洲蠊等不同种类,它们常见于厨房、浴室、食品加工厂和饭店等地方。
下面我将具体介绍蟑螂的危害以及一些消灭方法。
蟑螂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疾病:蟑螂身上常带有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等。
当蟑螂在食物、器皿等物品上爬行时,就会把病菌传播到这些物品上,从而引起人们的食物中毒、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2.破坏食物:蟑螂是杂食性动物,它们会啃食各种食物,包括人类的食物。
常见的蟑螂常常啃咬食物的包装袋,从而污染食物。
此外,蟑螂会在食物上留下排泄物和呕吐物,导致食物变质,甚至产生臭味和异味,使食物无法食用。
3.破坏衣物和纸张:蟑螂不仅啃食食物,也会啃食衣物和纸张等物品。
蟑螂的口部非常锋利,它们可以通过啃咬衣物、书籍和文件等物品,造成物品损坏。
4.引发过敏:蟑螂体内分泌物和异味能够刺激人体呼吸道和皮肤,导致咳嗽、哮喘、湿疹等过敏反应。
对于有过敏体质或哮喘的人来说,蟑螂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蟑螂是一种顽固的害虫,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消灭它们:1.保持清洁:蟑螂喜欢在脏乱的环境中生活和繁殖,因此保持室内环境的整洁是预防和控制蟑螂的关键。
要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垃圾和污渍,保持厨房、浴室和食品储存区的清洁。
2.封堵缝隙:蟑螂通常通过墙缝、管道、门窗等进入室内。
因此,修补和封堵墙壁和地板上的裂缝,安装紧密的门窗,加装防蟑螂网等,可以有效地阻止蟑螂进入室内。
3.使用化学药剂:市场上有许多可以用来杀灭蟑螂的化学药剂,如敌敌畏、气雾剂等。
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按照说明进行使用,避免对人体和宠物造成伤害。
4.使用粘贴板:粘贴板是一种有效的蟑螂防治工具,它具有粘性的表面,可以吸附和捕捉蟑螂。
将粘贴板放置在蟑螂经常出没的地方,可以有效地控制蟑螂的数量。
蟑螂简介【蟑螂,又称为甴曱,蟑螂是地球上起源最早的生物之一,早在二亿五千万年前,这种生活适应力极强的小昆虫,即开始活跃在地球上。
家居常见的蟑螂品种主要有三类:美国蟑螂,体型较大,呈棕色;东方蟑螂,体型亦较大,呈深棕色至黑色,以及较小的德国蟑螂。
生命力顽强毋惧核战生命力能够绵延亿年,蟑螂委实不能小觑,它们的生命力异常顽强,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能活上一个月,而没有水供应下,也能生存两星期,甚至乎没有了头胪,也能活上九天,并可以继续产卵。
无头蟑螂不成为冤魂,倒能继续生存,只因其结构与人类有别。
有谓蟑螂的脑袋遍布全身,打这个比喻,由于蟑螂的活动并非由脊椎神经所驱动,而是由身体的周边神经所控制,其活动受下腹、胸部及头部三个神经系统所操控,头胪不保,身体依旧运作。
同时,因为蟑螂毋须借脑部来维持呼吸和血压,它们亦非透过血液来运送氧气到身体不同组织,它们的身体有一个气管系统,借身体上的气孔来呼吸,气孔连结管道把氧气带到细胞,也借气孔排出二氧化碳,失了头胪亦不受影响;同时它们并没有血压,即使头部消失了,亦不致流血不止。
严格来说,蟑螂的生命力比人还强。
有一个说法,若核战爆发,蟑螂会是幸存者,而人类则必死无疑,正因为蟑螂能抵御辐射线。
研究人员发现昆虫和节肢类动物都有抵御辐射线伤害的能力,关键在於它们的「退壳」本能。
昆虫在每次退壳时,体重会增加一倍,它们的细胞也只会在退壳时才分裂一次。
细胞分裂时,对辐射线特别敏感,这亦是放射治疗的机制,因癌细胞分裂较正常细胞活跃。
若以蟑螂每星期退壳一次计算,其细胞分裂在48小时内完成,一旦核战爆发,辐射线影响所有生物,却有四分之三蟑螂不在细胞分裂状态,因而不会被杀害;相反,人类无时无刻都进行细胞分裂,结果,核战一旦开始,人类即将灭亡。
洁净自己洁净自然说蟑螂爱清洁,大家或会难以置信,因为蟑螂通常在潮湿肮脏的地方出现,但蟑螂爱清洁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生物分类上,蟑螂属于蜚蠊目,昆虫纲,一如其他昆虫,蟑螂都有自我清洁能力,因为它们必须保持身体上的感应触须和肢体清洁,这样才能随时随地对食物、水源、敌人保持警觉,这是大自然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