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共18页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18
【赏析】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内容梗概小说的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1928年4月7日班吉部分白痴班吉是南方世家康普生家的小儿子,他最爱溜达的地方是高尔夫球场,那块地本是在他名下的牧场,因为家里要让他的大哥上哈佛大学被变卖了。
他爱听打球的嚷叫“开弟”(意即球童),弱智的他误以为是叫他心爱的姐姐“凯蒂”。
童年时凯蒂经常照顾安抚他,她身上的树林般清香对他是安慰剂,但后来姐姐有了男友,他嗅不到那清香了,便大嚎起来。
他还曾下意识地去追逐路过的女学生,二哥杰生给他做了去势手术。
在他毫无逻辑的头脑里,许多发生过的家庭大事绞成一团,构成了一个贵族世家日益衰败的独特图景。
1910年6月2日昆丁部分昆丁是康普生家的长子,在哈佛大学念书。
这天早上他没有去上课,出门去买了两只沉重熨斗,准备带着它投河自尽。
他的绝望直接来自于妹妹凯蒂的不规行为和婚事。
她先是与北方来的推销员幽会,怀孕后又嫁了一个银行家。
昆丁曾试图教训那个推销员,也曾拒绝替未来的妹夫掩盖以前在哈佛大学时的劣迹,劝说妹妹不要嫁这个小人。
他脆弱的心灵无法承受罪恶的现状和暗淡的前景带来的精神压力,决心一死了之。
在信步漫游中,他帮助一个迷路的意大利女孩寻家,被误认为拐带幼女,抓进警局。
后又与傲慢粗暴的同学打了一架。
他洗净伤口,收拾好衣物,给家里留下一封信,准备自杀。
19284月6日杰生部分杰生是康普生家的次子,从小自私冷酷,缺乏爱心。
他觉得家里亏负了自己。
离婚的姐姐把私生女小昆丁寄养在他家,他不但克扣了姐姐寄来的抚养费,还时时找借口在精神上折磨17岁的外甥女。
1928年4月8日迪尔西部分迪尔西是康普生家的黑人女佣,忠诚地为这个不幸的家庭服务了几十年。
这天大早起来拾掇柴火,准备早餐。
杰生发现他多年积攒和克扣来的七千美元被小昆丁盗走,气急败坏地请警察帮忙,厌恶他的警长不予理会,他只得自己追踪,无功而返。
迪尔西带着白痴班吉上教堂听牧师布道,深受感动。
研究综述福克纳在我国开始引起较广泛的关注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
作者: 霍舒缓
作者机构: 广西大学
出版物刊名: 文学教育
页码: 108-109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4期
主题词: 意识流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碎片 整体
摘要:意识流本义是指人类心灵由知觉、思想、感觉、记忆所组成的连绵不断的精神活动之流和思维意识之流。
由于小说多视角的叙述方式和意识流手法的成功运用,福克纳完全称得上是一位文体大师。
《喧哗与骚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描写各个家族成员的不幸遭遇和畸形颓废的精神状态,来诠释杰弗生镇没落贵族康普生家族的衰落的过程。
《喧哗与骚动》作为福克纳具有代表性的意识流小说,其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碎片与整体的统一。
2024年汉语言本科-20世纪欧美文学史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尤·特里丰诺夫的小说_____中的主人公格列勃夫是一个“现代市侩”的典型形象。
2.简述存在主义文学和传统文学的本质区别。
3.在20世纪的俄罗斯诗坛,惟一可以与阿赫玛托娃相媲美的女诗人是()。
A.帕甫洛娃B.洛赫维茨卡娅C.茨维塔耶娃D.苔菲4.由于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已进入美国语言,成为一切官僚主义和()。
A.教条主义的代名词B.专制主义的代名词C.文牍主义的代名词D.反人性现象的代名词5.20世纪创作了著名的“苔雷丝系列”作品的是法国著名心理小说家()。
A.马丁·杜·加尔B.安德烈·莫洛亚C.安德烈·马尔罗D.弗朗索瓦·莫里亚克6.安德烈·马尔罗以1927年上海工人起义和“四一二”政变为题材的作品是()。
A.《王家大道》B.《征服者》C.《人的处境》D.《希望》7.简述奥尼尔的戏剧创作的几个阶段,请分别举出一部代表作。
8.俄国白银时代的新一代现实主义作家主要集中在“星期三”文学小组和知识出版社周围,其核心作家是()。
A.曼德尔什塔姆B.高尔基C.库普林D.布罗茨基9.新小说派最重要的理论家和作家是_____。
10.试论述罗曼·罗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主人公形象的基本特点。
11.确立茨维塔耶娃在俄罗斯流亡作家群中第一流诗人地位的,是她的诗集()。
A.《手艺》B.《里程碑》C.《致波洛克诗抄》D.《普叙赫:浪漫作品》12.“布卢姆斯伯里团体”13.俄国象征派14.论述《喧哗与骚动》的主要艺术特点。
15.福克纳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作家虚构的美国南方密西西比河北部的一个县为人物活动与故事发生的背景,这些作品统称为()。
A.约克纳帕塔法世系B.卢贡一马卡尔家族C.威弗利小说D.威塞克斯小说16.威廉·戈尔丁的小说_____将故事背景放在一场未来的原子战争中,构想了一个在远离人类文明的背景下关于人性的黑色寓言。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内容梗概小说的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1928年4月7日班吉部分白痴班吉是南方世家康普生家的小儿子,他最爱溜达的地方是高尔夫球场,那块地本是在他名下的牧场,因为家里要让他的大哥上哈佛大学被变卖了。
他爱听打球的嚷叫开弟(意即球童),弱智的他误以为是叫他心爱的姐姐凯蒂。
童年时凯蒂经常照顾安抚他,她身上的树林般清香对他是安慰剂,但后来姐姐有了男友,他嗅不到那清香了,便大嚎起来。
他还曾下意识地去追逐路过的女学生,二哥杰生给他做了去势手术。
在他毫无逻辑的头脑里,许多发生过的家庭大事绞成一团,构成了一个贵族世家日益衰败的独特图景。
1910年6月2日昆丁部分昆丁是康普生家的长子,在哈佛大学念书。
这天早上他没有去上课,出门去买了两只沉重熨斗,准备带着它投河自尽。
他的绝望直接来自于妹妹凯蒂的不规行为和婚事。
她先是与北方来的推销员幽会,怀孕后又嫁了一个银行家。
昆丁曾试图教训那个推销员,也曾拒绝替未来的妹夫掩盖以前在哈佛大学时的劣迹,劝说妹妹不要嫁这个小人。
他脆弱的心灵无法承受罪恶的现状和暗淡的前景带来的精神压力,决心一死了之。
在信步漫游中,他帮助一个迷路的意大利女孩寻家,被误认为拐带幼女,抓进警局。
后又与傲慢粗暴的同学打了一架。
他洗净伤口,收拾好衣物,给家里留下一封信,准备自杀。
19284月6日杰生部分杰生是康普生家的次子,从小自私冷酷,缺乏爱心。
他觉得家里亏负了自己。
离婚的姐姐把私生女小昆丁寄养在他家,他不但克扣了姐姐寄来的抚养费,还时时找借口在精神上折磨17岁的外甥女。
1928年4月8日迪尔西部分迪尔西是康普生家的黑人女佣,忠诚地为这个不幸的家庭服务了几十年。
这天大早起来拾掇柴火,准备早餐。
杰生发现他多年积攒和克扣来的七千美元被小昆丁盗走,气急败坏地请警察帮忙,厌恶他的警长不予理会,他只得自己追踪,无功而返。
迪尔西带着白痴班吉上教堂听牧师布道,深受感动。
研究综述福克纳在我国开始引起较广泛的关注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
《喧嚣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929年。
这部作品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
代主义文学的标志性作品。
《喧嚣与骚动》讲述了南方贵族家庭康普森家的衰落故事,通过家庭成员的内心独白和意识流技巧,展现了他们各自的心理状态和家族的道德崩溃。
在阅读《喧嚣与骚动》之后,我被福克纳对人物心理和复杂家庭关系的深刻描绘所打动。
小说中的主人公昆丁·康普森是一个精神崩溃的年轻人,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迷茫。
福克纳通过昆丁的意识流叙述,展示了他的心理活动和对现实的扭曲感知。
小说中的时间结构非常独特,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手法。
故事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跳跃,反映了人物内心的混乱和对现实的逃避。
这种时间上的断裂和碎片化,与人物的心理状态相互呼应,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此外,小说中对南方社会的描绘也让人印象深刻。
福克纳通过对康普森家族的衰落和周围人物的描述,展现了20世纪初美国南方社会的变迁,包
括种族问题、阶级冲突和传统价值观的崩溃。
《喧嚣与骚动》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心理和社会的探索。
它让我思考个人信念的力量、社会的责任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福克纳通过这部作品,提醒我们要面对现实,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并寻求真正的道德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