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奖励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13
奖助学金评选条例为培养厚德载业、信敏廉毅,具有兴业、创业素质的国际化经济管理人才,鼓励我院学生快速成为主动型、创造型的学习主体,努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水平以及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结合学校相关规定和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评选条例。
一、评选项目(一)学生全国性英语竞赛类(含国际赛事)(二)学生国际学术论文、征文、课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海外实习项目、毕业论文及设计类(三)学生升学类(攻读国外、国内著名高校硕士学位)(四)就业类(五)学生专业技能考试或竞赛类(六)学生海内外实习实践报告及其它课外活动类(七)学生专业课成绩排名类(八)优秀集体综合类(九)其它奖项本条例未列评选项目,参照学校相关制度,报院务会审定,按学校奖励金额配套奖励。
二、评选条件、比例和奖励金额(一)学生全国性英语竞赛类(含国际赛事)(详见附表一)附表一:备注:参加国际性赛事或其它重大赛事的参照上述标准,并报院务会讨论审定。
全国大英赛特等奖者参加组委会夏令营活动的,报销旅费。
同类赛事仅取一项,就高不就低。
(二)学生国际学术会议、项目、课题、论文、征文、毕业论文及设计类1、在国际性著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详见附表二)2、入围、选用国际性组织或学术会议的征文竞赛,以文赴会报销往返旅费,最高限8000元;(详见附表二)3、在国内学术期刊、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参照校科研处制定的学术科研成果认定和奖励办法,标准参照《AA财经大学重大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CD来源期刊》、《EI收录中国期刊版》、《CSSCI来源期刊》等;(详见科研处网站)4、入选AA省普通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或设计;(详见附表二)5、成功申请校级以上课题并结题。
(详见附表二)6、申报各类课题、发表论文或文章,必须为课题组长或文章第一作者,允许申请学院奖学金。
(三)学生升学类(攻读国外、国内著名高校硕士及以上学位)1、应届毕业生攻读国外著名高校(依据当年国外权威机构如:《Q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大》排名、《Financial Times》排名、《HES世界大学》排名),其中两个版本以上(含两个版本)。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奖励宿舍卫生的评语篇一:优秀宿舍评语优秀宿舍评语该宿舍成员能自觉遵守宿舍管理规定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宿舍卫生情况良好,宿舍布置整洁、文明、高雅,个人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室内无垃圾堆积、无蛛网、无乱贴乱画现象,空气清新,卫生整洁,地面干净,宿舍平时卫生及成员个人卫生状况都非常好;爱护公共财物,节约用水用电。
宿舍同学团结一致,和睦相处,关系融洽。
宿舍学校风气良好,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是一个团结有爱向上的集体。
篇二:优秀大学生评语学年鉴定表小组评语优秀大学生评语学年鉴定表小组评语在校期间,该同学在工作、学习和思想等多方面获得成功。
在工作中,他踏实肯干,先后获得“院优秀学生干部”、“非典防治优秀标兵”和“江苏省优秀社团干部”等多项称号;学习中,他求实创新,不仅成绩突出,多次获校内奖学金,更在国内外大型竞赛中获奖,先后赢得xxx年首届xxx 建模竞赛二等奖、xxx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和xxx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思想上,他积极要求上进,以党员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先后评为院优秀共青团员、团课优秀学员、xxxxx学院第四届党课优秀学院等光荣称号。
学校评语该生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学习刻苦认真,善于思考,生活中能应严格要求自己,为人诚恳,待人热情,工作踏实负责,能出色的完成交给的各项任务,具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合格大学生。
学校评语该生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学习自主性强,成绩优良,富有挑战竞争意识及创新能力,工作负责认真,有良好的领导组织及沟通协作精神,兴趣爱好广泛,心理素质好,是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学校评语该生学习刻苦勤奋,认真学习,学习优等,思想积极上进,团结友爱,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担任班干部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做好宿舍清洁卫生工作,尊敬老师,遵守各项制度,有较强的动手和应用能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
附件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学生能力评价测评计分标准
技能竞赛
附表说明:
(1)能力评价各指标测评总得分最高不超过100分。
(2)同一指标下,不同类别加分累加所得即为该指标测评总得分。
(3)同一项目在同一类别下重复获奖,以最高分计;同一项目在不同类别下获奖,可累计加分;不同项目在同一类别下所获奖项,可累计加分。
(4)除体育赛事、文艺赛事、学术科研外,集体或合作项目所获奖项,5人以内的,各成员根据对应级别标准减半加分;5人以上的,项目主要负责人(成员)根据对应级别减半加分,其它成员不予加分。
体育赛事及文艺赛事,集体或合作项目所获奖项,各成员根据对应级别标准减半加分。
学术科研类项目,结项后项目主持人参照第一项目负责人加分,项目其他成员按照申报排序依次对应加分。
(5)若所获奖项不分等级,按三等奖计入加分;若所获奖项以名次计,第1名按一等奖计入加分,第2-3名按二等奖计入加分,第4-6名按三等奖计入加分,第7名及以后按优秀奖计入加分;若所获奖项为金银铜奖或冠亚季军,分别按一二三等奖计入加分。
(6)各类奖项、荣誉称号及技能证书等级由学校本科学生奖学金综合评价领导小组统一核定。
核定认可后,方可加分;否则,不予加分。
(7)各类奖项的等级认定严格依据获奖证书落款单位(颁奖单位)级别进行。
(8)所有加分项目的时间认定,以表彰或真实证书、奖状标注的时间或论文作品发表时间为准。
优秀学生、先进班集体奖励评选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对象为我校国家计划统招的全日制本科生,部分条款适用于我校国家计划统招的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
第三条 XX大学优秀学生、先进班集体奖励的种类包括:(一)个人奖励:十佳大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毕业生;(二)班集体奖励:先进班集体、先进班集体标兵、优良学风班集体和优良学风班集体标兵。
第四条学校对各类荣誉的评审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评审机构第五条各项奖励的组织、协调工作由学生处具体负责。
各项奖励终审工作由校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负责,奖励金的统一发放由财务处负责。
(一)学校成立校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
评审委员会主任可根据工作需要召集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财务处、团委及各学院等相关负责人组成评审委员会并开展工作。
(二)各学院成立院学生奖励评审小组,由院长担任评审小组组长。
评审小组组长可根据工作需要召集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辅导员、班导师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评审小组并开展工作。
评审小组具体负责学院优秀学生和先进班集体奖励的初评、推荐及院内公示、异议调查等事宜。
第三章评选办法和评审程序第六条评选办法优秀学生、先进班集体奖励每学年评选一次。
一般在9月份评选上一学年的各项奖励(优秀毕业生除外),在11月份评选优秀毕业生。
第七条各项奖励的评审程序如下:(一)学校发布评选通知;(二)学院根据学校意见,结合学院实际制定评选细则,并向学生公布;(三)学生或班级代表向所在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递交申请材料。
凡申请参评个人或班集体均应按规定提交真实有效的学习成绩单和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等证明材料,其中除学习成绩应按规定提交所需学年成绩外,其他各类科研成果、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获奖时间均限于评奖当学年,具体时间为上年9月1日起至当年8月31日止;(四)各学院学生奖励评审小组对申请人或班集体材料进行审核,拟定初选名单;(五)各学院对初选名单进行院内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明寝室”及“星级寝室”评建及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营造文明、卫生、整洁、优美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学生讲文明、守纪律、爱卫生、勤劳动的良好习惯,加强对学生寝室的教育管理,建设优良学风,根据《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奖励办法(试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住宿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本着“公平、公正、效率、合作”的原则执行,旨在“以评促建”,通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明寝室”及“星级寝室”的评比促进文明校园的建设。
第三条本办法的奖励对象为本校全日制普通本科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寝室。
第四条校团委、校学生会负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明寝室”及“星级寝室”评选活动的具体安排,各学院团委、学生会负责实施,文明寝室检查验收工作组负责文明寝室的监督、检查、考核和评比。
第二章奖励项目及标准第五条学生奖励坚持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
奖励项目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明寝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星级寝室”。
第六条学校对评选出来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明寝室”和“星级寝室”予以表彰,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获奖证书。
第七条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明寝室”的每个成员依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奖励办法(试行)》进行奖励。
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星级寝室”的每个成员可以参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明寝室”奖励办法进行奖励。
第三章评比条件第八条思想建设方面要求寝室成员思想积极上进,关注时事,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模范遵守《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宿舍管理规定》,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参与学校、学院及班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
第九条学风建设方面要求寝室成员热爱学习,态度端正,无旷课、迟到、早退情况,无考试违纪行为,无挂科现象,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积极参与学校、学院及班级组织开展的各类学术科研实践活动。
人力0901班2011—2012学年度奖学金评选办法一、符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奖学金评选办法(试行)的相关评选条件。
二、一等奖学金自由申请,由学院统一评选。
三、二等奖学金和三等奖学金的具体评选办法如下:以本学年加权成绩为基础,以在校期间实践、比赛参与度为参考,并结合在校期间对班级工作支持度,以三项综合排名产生。
班级量化分数构成=加权平均成绩(80%)+各分类奖项加分(20%)+特殊加分奖学金的评选流程为:学生自由申报——评议小组初评——公示——确定最终获奖人员名单奖学金的评选办法严格按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奖励办法》(学生手册164页)和《修改意见执行》(群邮件)制定,按照具体的量化标准分数排名,择优选取。
二等奖评选细则:优秀学生学生量化成绩由以下两部分组成:1、学业成绩。
(量化标准:加权成绩*80%)完成本学年规定的学分,单科成绩无不及格且平均成绩80分以上。
2、单项奖加分(总分数*20%)具有以下三等奖的评奖资格:(1)学习进步奖(20)(2)问题佳绩奖(20)(3)科技创新奖(20)(4)社会实践奖(20)(5)民族团结进步奖(20)(注:五项总分100分)申请优秀学生的同学除了交二等人民奖学金的申请表外,还需要附上相应符合条件的三等奖学金申请表个相关证明材料(证书复印件或者网页截图等,网页截图需活动举办方盖章证明)优秀学生干部量化分数由以上两部分加特殊项目加分(此分数直接加入量化标准分中,不乘百分比)组成担任学生班干部至少满一年或满一届的加分项目有:1.校院两级的团学联、学生会的学生干部、团党支部书记+4分2.主要班委+4,其他班委和各社团负责人+2.5(主要班委指各班班长团支书)3.寝室长+1,校级文明寝室成员+2.5,院级+2。
(注:身兼数职者一最高的分数计,不重复加分)说明:二等奖学金名额共占7位,5位为优秀学生,2位为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时两个奖项分开评比。
三等奖评选细则:申报道德文明奖、学习优秀奖、学习进步奖、文体佳绩奖、科技创新奖、社会实践奖的在确定具备申请资格后,对申请奖项逐项进行审核,在基础分的条件下对满足要求得项目进行加分,以高到低选取,评出获奖者。
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细则为了培养实务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提高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系统改革方案》(中南大研字[2014]8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管理办法》(中南大研字[2017]2号)精神,特制定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细则。
一、参考权重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应综合考虑“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学术成果”和“实践活动”等四个方面的表现,各考核项目参考权重标准如下表所示。
各类考核项目权重(Wi)表计量单位:%总分S=W1×S1+W2×S2+W3×S3×10+W4×S4×10二、计分说明(一)思想品德(S1)满分100分,由自评分数与测评计分组成。
1.自评部分10分,由研究生本人根据《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的基本要求,进行自评。
2.同班同学互评10分,导师评价、辅导员评价各20分,主要考察研究生在校期间政治思想素质综合表现。
3.获得各类表彰(S3、S4已获计分除外)国家级加30分、省级加20分、校级加15分、院级加10分;4.积极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集体活动者,加5分;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者依次加30分、20分、15分;5.担任校级、院级、班级学生干部,积极为同学们服务,得到师生认可者给予加分。
每学年学生干部考核优秀者加15分,合格者加10分,不合格者不加分。
同时担任多个职位的学生,以加分最多者为准,不得重复加分;6.若有开学无故未按时返校、晚点名无故未到、无故缺课、无故未参加中心组织的集体活动等行为,将从S1总分中进行扣除,一次扣5分。
(二)学习成绩(S2)以本学年课程加权平均成绩为依据。
申请一等学业奖学金的法律硕士研究生,其课程加权平均成绩必须在80分以上。
(三)学术成果(S3)包括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课题研究、参加学术会议、参加学科竞赛等。
⼤学学⽣先进集体及先进个⼈评定奖励办法**⼤学学⽣先进集体及先进个⼈评定奖励办法第⼀章总则第⼀条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针,促进学⽣德、智、体、美、劳全⾯发展,⿎励学⽣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根据《普通⾼等学校学⽣管理规定》和上级有关⽂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条学院坚持“精神⿎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奖励原则。
第三条凡本院学⽣在德、智、体、美、劳等⽅⾯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者,依据本办法给予奖励。
第四条本办法适⽤于我院正式在籍的全⽇制学⽣和班级。
第⼆章分则第⼀节奖项设置第五条学院设⽴奖项如下:(⼀)综合奖1.三好学⽣标兵;2.三好学⽣;3.优秀学⽣⼲部;4.先进班集体奖。
(⼆)单项奖1.⽂明素质奖;2.技能优胜奖;3.⼈⽂艺术奖;4.体育拼搏奖;5.其他奖。
第⼆节评选条件第六条各项综合奖的评选条件(⼀)三好学⽣标兵1.表现特别突出的学⽣,在学⽣中有很⾼的威望;2.学习成绩优秀。
各科成绩平均在90分以上,单科成绩不低于85分。
操⾏成绩在85分以上,学年综合考评成绩居班级前⼆名。
(⼆)三好学⽣1.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体素质等⽅⾯表现优良;2.学年学业总评成绩不低于80分,操⾏成绩在85分及以上。
学年总评排名在全班前8名,⽆不及格科⽬;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年体育总评成绩在80分及以上。
(三)优秀学⽣⼲部1.认真贯彻学院规定,及时反映学⽣的意见、要求和有关情况;2.⼯作积极主动,有较强的⼯作能⼒和组织能⼒,管理⼤胆,原则性强,⼯作成绩突出;3.谦虚、谨慎、民主、善于团结同学,在同学中有较⾼的威信;4.学年学业总评成绩不低于75分,排名在全班前20名,⽆不及格科⽬。
(四)先进班集体1.具备良好的班风。
学⽣⼲部能以⾝作则,全体同学团结向上、锐意进取;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荣获奖励多;班委会、。
法学院关于开展本科生2010-2011学年鉴定和评优工作的通知法学院各年级:根据学工部《关于开展本科生2010-2011学年鉴定和评优工作的通知》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奖励办法(试行)》(中南大学字〔2008〕19号)(附件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奖励办法(试行)》修订意见(见附件二),以下简称《奖励办法及修订意见》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奖励办法》法学院评比补充细则(试行)(附件三)。
为了做好我院本科生2010-2011学年鉴定和评优工作,特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学年鉴定和评优的时间安排:1、8月25日—8月28日,各年级组织学生填写本科生2010—2011学年鉴定表(见附件四),开展学年鉴定工作;同时组织各班集中学习《奖励办法及修订意见》。
2、8月29日—9月10日,个人和集体进行申报。
在学年鉴定的基础上,个人对照《奖励办法及修订意见》,具备所列奖项条件者向所在班级申报,并填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2011学年学生奖励申报表(见附件五,自行下载,A4纸张打印)。
申报表采用“一项一表”的办法填写(一人申报多少个单项奖,应同时填写多少张申报表),申报综合类奖励的同学除填写综合类奖励申报表外,应同时填写单项奖申报表。
各班根据同学申报的情况和分配的名额进行评选。
符合先进班集体评选条件的班级向年级提交申报材料,由年级根据申报材料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推荐本年级的先进班集体,并将相关材料报院学生评优工作小组进行审核。
3、9月11日—9月12日,各年级审查各班评选的情况,向院推荐综合奖和单项奖的名单,并将推荐名单汇总,填写汇总表(见附件六),电子档通过办公系统发送至法学院学办袁桂君处。
各年级提交的学生奖励申报表,要分类排序(各单项奖按得分高低排序,综合奖按获得单项奖的多少和学业成绩排序)。
4、9月13日——9月14日,院学生评优工作小组对各年级推荐的综合奖和单项奖名单进行审核。
5、9月15日——9月18日,院学办对院学生评优工作小组进行审核最后确定的评优名单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公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奖励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塑造健全的人格,努力造就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的奖励对象为本校学习满一年以上的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含法学二学位,下同)在籍学生和班集体。
第二章奖励项目第三条学生奖励坚持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
奖励项目包括:集体奖、个人综合奖和个人单项奖。
集体奖:先进班集体个人综合奖: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个人单项奖:道德文明奖、学习优秀奖、学习进步奖、文体佳绩奖、科技创新奖、社会实践奖、民族团结进步奖第三章评比条件第四条“先进班集体”的评比条件:1.班级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班风;2.班级成员思想素质高,政治立场坚定;3.班级成员学习态度端正、学习风气浓厚,班级学业成绩位居年级前列;4.班级成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成绩合格或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5.班委会、团支部组织健全,班级干部能以身作则、团结同学、起到核心作用,班务日志记录详细,班级本年度内无违法违纪现象,班级“文明寝室”数超过50%;6.班级活动主题鲜明、活动有特色、成效明显,在学生、学校和社会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五条个人综合奖评比条件:(一)优秀学生标兵1.具备道德文明奖(见第六条,下同)评奖资格;2.完成本学年规定学分且单科成绩80分(含80分)以上;3.具备文体佳绩奖、科技创新奖、社会实践奖、民族团结进步奖等四项单项奖(见第六条,下同)中,任意二项以上(含二项)单项奖评奖资格。
学业成绩以本年度全部必修、限选课程第一次考试成绩为准(下同)。
(二)优秀学生干部1.具备道德文明奖评奖资格;2.完成本学年规定学分、单科成绩无不及格且平均成绩80分(含80分)以上;3.担任学生干部至少满一年或一届;4.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突出的工作业绩;5.热心为同学服务,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
学生干部包括校、院两级团学联、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干部,各社团负责人,班委会、党(团)支部委员,寝室长等。
(三)优秀学生1.具备道德文明奖评奖资格;2.完成本学年规定学分、单科成绩无不及格且平均成绩80分(含80分)以上;3.具备文体佳绩奖、科技创新奖、社会实践奖、民族团结进步奖等四项单项奖(见第六条,下同)中,任意一项以上(含一项)单项奖评奖资格。
(四)优秀毕业生1.在校期间未受党、团、行政处分;2.未因学业成绩原因延长学制;3.至少获得一次校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或校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第六条个人单项奖评比条件:(一)道德文明奖旨在奖励本年度在思想觉悟、品德修养、集体观念、社会公德、团结互助、遵规守纪及各类学生活动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
1.基础分(满分60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课外素质学分完成较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愿意为同学服务。
基础分评定采取班级民主测评与辅导员、学生干部代表集中评议相结合的办法,细则由学院制定。
2.加分(1)获校级以上道德文明类荣誉称号的个人,加60分;(2)获校级“优秀党员”、“模范团干”、“感动校园十大青年”、“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者,加40分。
本年度获“感动校园十大青年”、“自强之星”等提名者,加20分;(3)获校级“优秀志愿者”、“优秀团员”等称号者,加20分。
获院级“优秀志愿者”、“优秀团员”等称号者,加10分(4)获校级其他道德文明类(如:体育道德风尚奖等)荣誉称号的个人,加10分;(5)获院级文明寝室(一学年不超过2次)的每个成员每次加10分。
本年度获校级文明寝室(一学年1次)的每个成员另加10分;(6)参加无偿献血者,加5分,一学年内多次无偿献血者不累计加分;(7)在校内外做好人好事,被校内外媒体刊出、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如见义勇为等)的,加40分。
总分超过80分(含80分)者,具备申报道德文明奖资格。
(二)学习优秀奖旨在奖励本年度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
完成本学年规定学分且单科成绩无不及格、学年学分绩点3.1以上、平均成绩班级排名位居班级学生人数的前10%者具备申报学习优秀奖资格。
(三)学习进步奖旨在奖励本年度学业成绩有明显进步的学生。
完成本学年规定学分且单科成绩无不及格、学年学分绩点增加0.8以上或平均成绩班级排名较上一学年提高10个位次者具备申报学习进步奖资格。
(四)文体佳绩奖旨在奖励本年度在文艺、体育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
1.基础分(60分)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体育成绩合格或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者即得满分。
2.加分(1)参加国家级文艺、体育比赛并获奖者,加40分。
经学校选拔推荐参赛但未获奖者加30分,报名即参赛且未获奖者不加分;(2)参加省级文艺、体育比赛并获奖者,加30分。
经学校选拔推荐参赛但未获奖者加20分,报名即参赛且未获奖者不加分;(3)参加市级文艺、体育比赛并获奖者,加20分。
经学校选拔推荐参赛但未获奖者加10分,报名即参赛且未获奖者不加分;(4)参加校级文艺、体育比赛并获奖者,加10分。
经学院选拔推荐参赛但未获奖者加5分,报名即参赛且未获奖者不加分;(5)参加学院文艺、体育比赛并获奖者,加5分;(6)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公益性演出(如迎新生、送毕业生及其它专题演出)的演员每次活动加3分,累计不超过15分,组织者不加分;(7)在一个评奖年度内,同一类项目、不同级别比赛可以累计加分。
加分办法为:得分最高的比赛按该项得分计算,其余各级别比赛根据名次加该项得分的1/2;市级以上(含市级)各类文艺、体育比赛是指经学校奖励评审委员会认定的,由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及主管的各类组织、学会主办的比赛;校级各类比赛是指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的活动,其他社团开展的比赛不记分。
总分超过80分(含80分)者,具备申报文体佳绩奖资格。
(五)科技创新奖旨在奖励本年度在各级学科或科技竞赛、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创新实践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
1.参加国家级以上(含国家级)科技竞赛并获奖者,计100分。
经学校选拔推荐参赛但未获奖者计80分。
报名即参赛且未获奖者不计分;2.参加省级科技竞赛并获奖者计80分。
经学校选拔推荐参赛但未获奖者计60分。
报名即参赛且未获奖者不计分;3.参加市级科技竞赛并获奖者计60分。
经学校选拔推荐参赛但未获奖者计40分。
报名即参赛且未获奖者不计分;4.参加校级科技竞赛并获奖者计50分;5.参加学院科技竞赛并获奖者计40分;6.独撰或以第一作者在国家核心及以上期刊公开发表学术、科研论文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学术论文者,每篇计100分。
在国内学术会议上交流学术论文者,每篇计80分。
在非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者,每篇计80分。
第二作者获得相应分值的50%;7.获得发明专利或公开出版专著者,每项计100分;8.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科研立项者,每项计80分;9.参加“博文杯”百项实证研究基金等活动,被学校批准立项并有一定科研成果,通过鉴定,根据评定等级,项目负责人计一等奖50分、二等奖45分、三等奖40分、立项奖30分,项目组成员均可分别计一等奖40分、二等奖35分、三等奖30分、立项奖20分;10.在一个评奖年度内,同一项目、不同级别比赛不能累计计分,按照最高级别比赛计分。
市级以上(含市级)各类比赛是指经学校奖励评审委员会认定的,由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及主管的各类组织、学会主办的比赛;校级各类比赛是指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的活动,其他社团开展的比赛不记分。
总分超过80分(含80分)者,具备申报科技创新奖资格。
(六)社会实践奖旨在奖励本年度在社会实践及社会服务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1.基础分(60分)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经组织方确认达到社会实践目的者即得满分。
2.加分1.获得校级以上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的主要成员,加40分,其他成员加20分。
获得校级以上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者,加40分;2.获得校级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的主要成员,加20分,其他成员加10分。
获得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者,加20分;3.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者,每次加10分;4.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社会调查,调查报告获一、二、三等奖者分别计20、15、10分;5.以集体或个人名义参加的其他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提供相应的单位证明材料以及实践报告,根据活动的时间长短、效果等情况酌情加分,但此项加分最高不超过20分;以上各项累计计算分数。
总分超过80分(含80分)者,具备申报社会实践奖资格。
(七)民族团结进步奖旨在奖励在校期间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中表现突出,且中、小学教育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学生。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进步;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3.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4.学习成绩合格,各方面表现良好。
第四章奖学金设置及产生办法第七条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一等人民奖学金、二等人民奖学金、三等人民奖学金。
(一)学校优秀学生标兵获得一等人民奖学金;(二)学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获得二等人民奖学金;(三)各单项奖获得三等人民奖学金;(四)国家奖学金及国家励志奖学金产生办法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与人民奖学金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发放。
第五章奖励标准第八条学校对评选出来的学生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
除优秀毕业生外均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第九条奖励标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标准按教育部标准执行;一等人民奖学金奖励金额为2000-3000元/人,二等人民奖学金奖励金额为1000-1500元/人,三等人民奖学金奖励金额为300-500元/人;先进班集体每班奖励活动经费2000元。
第六章评选比例第十条学院推荐的先进班集体数不超过学院参评班级总数的10%,不足十个班级的学院可推荐一个;学院推荐的一等、二等、三等人民奖学金获奖学生的比例分别不超过学院参评学生总数的2%、13%、40%;获三等人民奖学金的单项奖具体评选比例由学院根据自身特色设定;学院推荐的优秀毕业生比例不超过毕业生总数的25%。
第十一条同一年度内,获得个人综合奖后,其获得的单项奖不重复物质奖励。
第七章组织领导与评选程序第十二条学校成立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学生工作部(处)为其日常办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