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船市内参
- 格式:pdf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6
2012年港口航运业回顾与展望2012-03-30摘要:航运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和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时,国际贸易相应呈现增长的趋势,随之对航运产生比较大的需求,当世界经济转入衰退,国际贸易萎缩,货源不足最终会使航运市场出现低迷。
2011年以来,欧债危机和地区冲突使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导致货物海运量增速下降,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仍将存在,干散货海运市场仍将低迷,集装箱航运市场仍将低位运行,油轮运输整体仍将持续下行。
一、干散货运价仍将低位徘徊世界经济经历了2010年的恢复性回升以后,2011年增速显著放缓。
受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全球大宗商品需求下降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国际干散货运价格指数在2011年大幅下跌,2011年全年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日均1548点,较2010年大幅下降了39%,也较受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2009年大跌了43%,创10年来均值最低水平,三大主力船型运价指数均出现较大跌幅,巴拿马型船平均运价指数1749点,较2010年下降了44%,超灵便型船平均运价指数1377点,较2010年下降36%,海岬型船平均运价指数2237点,较2010年下降了36%。
图12010年-2011年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情况数据来源:波罗的海航交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干散货运价指数的大幅下挫,主要源于需求的回落和运力的持续投放。
2011年,经济增速的显著放缓使得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出现了下滑,克拉克松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欧元区全年进口矿石1.15亿吨,较上年下降了3%。
进口量较大的亚洲区域增速也明显下滑,克拉克松的数据显示,2011年亚洲地区矿石进口增速为3%,较2010年的32%增速已大幅放缓。
全球矿石增速下滑的情况同样也反映在其他大宗商品上,煤炭海上贸易出现了5%的负增长,全球动力煤增速也较2010年下滑了7个百分点,而全球谷物仅较2010年增长了2%。
伴随着需求的放缓,干散货运力却出现快速的增长。
半月谈时事政治:2012年7月上半月的那些事儿来源:半月谈网作者:李下时间:2012-07-17215042012瓜田半月谭:7月上半月的那些事儿新疆反劫机的22名旅客可终生免费乘海航航班,机组则荣获重奖。
6月29日,海航集团天津航空公司GS7554机组执行新疆和田到乌鲁木齐飞行任务时,遭遇6名歹徒暴力劫机。
机组人员在旅客协助下,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成功制服歹徒,避免了一起惨剧的发生。
7月9日上午,海南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6?29”反劫机英雄机组,奖励机组50万元。
当日晚,海航集团授予6.29反劫机事件中见义勇为的22名旅客“海航荣誉旅客”称号,并承诺旅客可终生免费乘坐海航航班。
与此同时,海航集团亦重奖英雄机组,授予英雄机组全体成员“海航功勋员工”勋章,并给予安全员杜岳峰、徐洋、乘务长郭佳各现金100万元、房产一套(价值300万元)、奥迪车一辆奖励,给予英雄机组其他成员各现金50万元、房产一套(价值200万元)、奥迪车一辆奖励。
在瓜田的印象中,这次奖励的力度可能是空前的,至少是罕见的。
有网民批评这种奖励的随意性,作为一家国企,你的决策给日后的类似情况出了难题,还有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英雄,都这么个奖法,就是西方的富国,怕也拿不出来这么多房子和钱来。
海航老总在微博上说,他哭了。
我以为,他还是不要委屈,因为这确实要考虑周到。
面临劫机到底是否抵抗和制服,多年来叫人很是纠结。
“911”事件以前,各国航空安全条例规定,如果遇到暴力劫机事件,机上人员尽量不要反抗,以免造成机毁人亡的事件。
但“911”事件后,恐怖分子劫机本身是为了制造机毁人亡的惨剧,甚至企图把被劫飞机当作武器,制造更大的人员伤亡。
因此许多国家修改了航空安全条例,在飞机上派有空警,遇到暴力劫机时,可以寻机制服劫机者。
事实上,“911”事件后,很多劫机事件未遂都是乘警或者机上人员制服的结果。
这次对参与制服歹徒的旅客和机组重奖的意义在于,鼓励更多的安检和空乘人员以及乘客提高警惕,防范或者制止歹徒作案,大家共同维护航空器的安全,毕竟这种恶性案件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尤其是对企图分裂祖国的极少数恐怖分子更是要严加防范,决不能掉以轻心。
2012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11年,中国船舶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但受世界经济复苏疲软,船舶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新船成交大幅下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造船三大指标有升有降2011年,全国造船完工量766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9%;新承接船舶订单量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4991万载重吨,比2010年底手持订单下降23.5%。
按载重吨计,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5.1%、52.2%、43.3%。
据进行了修正。
(二)工业总产值保持增长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53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775亿元,同比增长22.2%,增幅下降3.0个百分点。
其中船舶制造业5983亿元,同比增长22.5%,增幅下降1.4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909亿元,同比增长30.7%,增幅提高5.2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811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下降17.3个百分点。
(三)船舶出口继续增长2011年,我国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62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新承接出口船订单276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5%;手持出口船舶订单13672万载重吨,比2010年底手持订单下降17.5%。
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1.6%、76.4%和91.2%。
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196亿元,同比增长13.4%。
其中,船舶制造业2741亿元,同比增长14.5%;船舶配套业100亿元,同比增长10.4%;船舶修理及拆船业308亿元,同比增长6.2%。
2011年1~11月,船舶出口金额397.8亿美元,同比增长8%。
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75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欧洲仍是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向亚洲出口199.3亿美元,占比50.1%,向欧洲出口88.1亿美元,占比22.1%。
对船舶“代管公司”加强管理的几点思考吕俊兵陈珅珉王前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杨浦海事局, 上海 200090)摘要:为了加强对船舶“代管公司”的监管,本文从近年来事故案例入手对原因展开分析,发现“代管公司”管理船舶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从完善相关制度、创新监管举措、责任追究等方面,建议加强对船舶“代管公司”案例:2021年12月8日,“新**199”轮在马祖列岛附近海域装载海砂后,航行至福州闽江口海域发生自沉事故,造成船舶沉没,船上8人落水,其中4人获救,2人死亡,2人失踪,构成较大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进一步调查发现,船舶管理公司要求“新**199”轮按管理体系文件要求每天向公司报告船舶动态,但船舶拒不履行,多次发现该轮AIS 擅自关闭督促船舶整改但船舶拒不整改,船舶管理公司不能有效将管理要求落实在船舶上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之一[1]。
1.2 “代而不敢管”“代而不敢管”指船东虽然与船舶管理公司签订了代管协议,但船舶的实际管理权依然在船东,管理公司为了赚取管理费或其他原因,其仅为名义上的船舶管理人,相应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职责无法落实。
案例:2021年12月12日,“天**9”轮载运黄铁矿4 978 t,由辽宁丹东港驶往山东牟平港途中,在烟台港沉没,“天**9”轮为寿光市**海运有限公司所属船舶,船上14名船员全部落水,其中3人获救,9人死亡,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1 700万元,构成重大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根据“天**9”轮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营运证书和安全管理证书显示,“天**9”轮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管理人均为寿光市**海运有限公司。
经调查,“天**9”轮由孙**实际经营和管理,寿光市**海运有限公司管理船舶 13 艘,未按规定配足海务和机务人员(应配备海务、机务人员各2人,实际配备海务、机务人员各1人),并且疏于承担“天**9”轮安全管理责任,放任孙**对该轮进行经营管理,未对“天**9”轮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在该轮未得到有效落实,是发生本次自沉事故的间接原因之一[2]。
2012年上半年全球新造船市场形势分析作者:来源:《广东造船》2012年第04期2012年上半年,全球新造船市场延续了前期低迷走势,成交量处于低位,新船船价不断下滑。
面对国内外一系列不利因素,我们认为短期内该局面仍难有改善,预计2012年全球新船成交量在5000万载重吨左右。
一、2012年上半年新造船市场特点1、新船市场持续低迷2012年上半年,全球新造船市场延续了2010年上半年以来下滑趋势,新船成交仅2100万载重吨。
与此同时,造船能力仍持续释放,今年上半年全球船厂交付新船8700万载重吨,再次创出半年新船交付新高。
受此影响,船厂手持订单不断下滑,截至6月底,全球船厂手持订单为3.01亿载重吨,较年初下滑了29%,仅能满足船厂2年的工作量。
在此形势下,船厂面临的困难局面不断显现,目前有部分船厂已经开始面临开工不足,甚至完工不足的情况。
在新船成交低迷的情况下,船价也出现了下滑。
截至6月底,克拉克松新船船价指数报收于133点,较年初下滑了6点,幅度为4.3%,各船型船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船厂竞争激烈的船型船价下滑的幅度也更大。
2、船厂经营危机逐步转化为财务危机由于订单持续短缺,部分船厂前期的手持订单已经消耗殆尽,船厂开工船、完工船均出现明显不足,从而给船厂的各项费用分摊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部分船厂进而演化成企业的财务危机。
受此影响,来自于小型企业的停产、倒闭潮纷纷向中大型造船企业蔓延。
这既说明了市场危机已在中大型船厂蔓延,又给目前手上仍有订单的大型造船企业敲响了警钟。
市场的低迷在企业的经营状况中逐步得到体现。
今年上半年,主要造船上市公司无论是企业利润增幅还是股价走势均出现了大幅下滑。
但如按企业来区分,有海洋工程业绩的企业各指标下滑幅度相对较小,因此其抗风险能力也更强一些。
3、市场关注船型有所变化就具体船型而言,市场关注的船型有所变化。
今年上半年,散货船依然成交最多,共成交910万载重吨,占比41%;油船成交540万载重吨,占比从上年的13%提高到24%;集装箱船成交120万载重吨,占比从上年的26%下降到5%。
通州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风,是我国古代最重视观察的气象之一。
炎黄时代,我国已设有“风后”一职,专门负责测风工作,东晋王嘉《拾遗记》中“帝使风后负书”的记载就是对这一史实的有力佐证。
我国对于风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内容不仅有四方的风名,还有风向,如庚丁三年时记录的气象卜辞“壬申,大风自北”。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风的认识也逐渐全面,如战国末年的文字记载中已有八风。
唐代时,人们对风向的辨别有了比较系统的记录。
如李淳风在《乙巳占》中,列出了二十四个风向的名称,指出这些方位是由天干地支和卦名组合而成,并简要说明了判定风向的方法。
其卷十《占风远近法》记载:“凡风从戌(西北偏西)来的,须看吹向是否是辰(东南偏东);风从辛(西偏北)来的,须看吹向是否是乙(东偏南)。
”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和现在一样,利用风吹来的方向判定风向了。
另外,还可以利用简单的仪器辅助判断风向。
例如甲骨文记载的“见”,便是一种在商代就开始使用的简单的风向仪,在风杆上系布帛或长羽作为示风器,即可判断风向。
随着生活水平与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傀”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之后,其改进版本“五两”在秦汉时期被广泛使用,用五两或八两重的羽毛制成候风旗,即使有一点点的风,也可以随风而动,其灵敏度相当高,不仅可以用来观测风向,还可以根据风旗的上扬程度简单判断风力的大小。
古人常用的风向仪还有“相风乌”,“相风乌”的材质有木质和铜质两种,比较有名的就是铜质相风乌,人称“铜凤凰”。
东汉时期,“铜凤凰”经过张衡的进一步改进,诞生了“相风铜乌”,被作为当时专门用来观测天象的仪器。
(取材于朱新发的相关文章)材料二风力等级是指风力的大小,通常是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的影响而引起的各种现象而定。
全球船市深度调整真正开始
申程;蔡敬伟
【期刊名称】《中国船检》
【年(卷),期】2017(0)2
【摘要】2016年国际船舶市场危机程度进一步加深,甚至演变成几十年不遇的极端行情,成交量创20年来最低水平。
尽管目前航运市场呈现出某种触底迹象,但市场复苏并传导至新造船市场尚需时日,预计2017年国际船舶市场环境仍将十分恶劣,"保生存"已经成为全球主要造船企业的第一要务。
【总页数】5页(P78-82)
【作者】申程;蔡敬伟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造船业如何应对世界船市深度调整
2.国际船市:真正复苏尚待时日
3.全球矿业仍处于深度调整和艰难复苏期——从201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看2014年全球矿业发展态势
4.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及2015年应对策略——2014年全球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
5.真正全球性的银行业大调整——世纪之交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评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球船舶产业格局与2012年走势展望王吉武2012-5-8 10:00:28 来源:《船舶经济贸易》2012年05月07日产业王国演绎新格局2011年,全球新造船市场持续低迷,新接订单前高后低,船价步步走低;竞争方面,“三国”演绎新格局,中国虚胖,韩国却早已华丽转身,日本正逐步淡出大国舞台。
1、船市整体低迷依旧,两强争霸尤为激烈2011年,全球新造船市场再度出现大幅下滑,新接订单6300万载重吨,接近2009年的低点,同比下降55%,但全球新船成交金额904亿元,同比仅下降9.7%;完工船舶1.59亿载重吨,同比增长5%;手持订单3.58亿载重吨,较2010年底下降26.4%。
从国别来看,日本三大指标全球份额继续缩小,正逐步退出造船大国舞台;中国在吨位上继续领先,蝉联世界第一;中韩两国基本承接了全球90%的新船订单,完工、手持订单累计全球份额均接近80%,但与2010年相比,中韩两国新接订单全球占比之间的差额由14.6%缩小到3.5%,两强争霸尤为激烈。
2、韩国船舶工业华丽转型,实力凸现一枝独秀2011年,全球新造船市场虽然整体低迷,但结构性机会明显,那些提前进行高端产品技术储备的造船国家品尝到了胜利的喜悦。
全球8000箱及以上集装箱船、LNG船、钻井船分别成交113艘、51艘、36艘,累计修正总吨约占2011年新船成交的42.4%。
其中,韩国分别承接了72艘、43艘、26艘,占比分别高达73.9%、85.6%、76.6%;而中国这一比例仅分别为14.2%、8.3%、3.6%;日本虽仅承接2艘11000TEU集装箱船和3艘LNG船,但承接了2艘12.5万总吨的豪华游轮。
同时,中国船舶新接订单载重吨、修正总吨、成交金额基本均同比例下降50%-60%;虽然韩国船舶新接订单也同比下滑45%,但修正总吨同比上升7.9%,成交金额同比增长38.9%。
最后,从接单结构来看,2011年中国新接订单中散货船占比68.5%,而韩国这一比例仅为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