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馆风建设
- 格式:pdf
- 大小:116.65 KB
- 文档页数:2
浅议图书馆文化氛围的建设图书馆的气氛图书馆文化是指图书馆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由广大馆员和读者共同创造、认同,并自觉效仿和奉行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
它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
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1图书馆精神文化它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想行为风尚。
包括馆员的政治态度、精神面貌、思想情操和职业道德等各种群体意识和群体精神。
其主要表现形式是”馆风“。
图书馆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是治馆之”魂“、合力之”源“。
1.2图书馆环境文化它是指通过图书馆建筑、设施、布局、美化、园林艺术、厅堂装饰等各种物化形态所体现出的环境氛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启迪人们聪明才智的神圣殿堂,其馆容馆貌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体现出图书馆特有的内涵和风采。
1.3图书馆活动文化它是指图书馆通过有目的、有规律、有特色地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学术研究和娱乐等活动所体现出的文化风韵。
作为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现代图书馆,唯一的借阅活动方式对读者早已缺乏魅力。
图书馆应借助自身的优势,多开展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以形成良好的活动文化氛围和文化韵味。
1.4图书馆制度文化它是指图书馆的馆纪、馆规,包括日常行为规范、部门岗位职责、业务工作细则、奖惩制度、图书借阅保护规则等各项管理制度。
合理的规章,严格的纪律,科学的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科学化的目的,是图书馆工作得以稳定而有秩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和谐统一,科学合理的图书馆制度文化一经形成,对每个馆员和读者的行为具有规范约束作用,对评定馆员和读者的品质、人格和行为等方面提供了内在尺度,它能使馆员和读者在制度的约束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个人的行为符合集体利益和图书馆整体利益。
2图书馆文化氛围对素质教育的作用必须看到,图书馆文化的形成既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又是一个微妙而柔软的心理过程它应该体现出时代性、多元性、可塑性的鲜明的人性特征。
2012年3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arch2012 第5期总第255期Inner Mongolia Science T echnology&Economy No.5Total No.255浅谈图书馆馆风建设X周占书(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摘 要:阐述了图书馆馆风的概念、主要表现和内容,提出了馆风建设的目标。
指出:良好的图书馆馆风的形成要靠全体馆员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图书馆;馆风建设;图书馆员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5—0153—02 学校有校风,工厂有厂风,家庭有家风,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风,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图书馆也应有自己的馆风。
1 图书馆馆风的形成和表现所谓馆风,就是全馆馆员在为读者服务的工作当中形成的一种风气、习俗。
这种风气、习俗表现了全馆馆员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责任感和荣誉感。
良好的馆风具有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能有形无形地激发全馆馆员为图书馆的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
良好的图书馆馆风,至少应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把维护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完整与安全作为责无旁贷的天职,爱护图书、保护图书一丝不苟。
把提供图书利用放在首位,想利用者所想,急利用者所急向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
忠于职守,勤奋好学,严谨求实,学术空气浓厚,业务工作精益求精。
团结协作,纪律严明,遵纪守法,朝气蓬勃,生动活泼。
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勤俭节约,懂礼貌,讲卫生。
2 良好图书馆馆风建设要靠全体馆员共同努力从现代管理的角度看,良好的馆风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2.1 特殊的控制作用现代管理的控制活动,是指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实现的一种活动。
良好的馆风是图书馆共同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群体表现,是标准、是尺度,随时随地在衡量、比较图书馆员的言行,并对馆员的思想、性格和情感发生影响,对他们的行为起一种特殊的控制。
高校图书馆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加强图书馆师德师风建设应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图书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探索党建引领下师德师风建设的创新路径,培养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高素质馆员队伍,对图书馆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图书馆基层党组织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首先,图书馆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者作为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应高度重视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基层党组织领导要亲自抓、亲自管,规范制度,制定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等,从而提高图书馆师德师风建设的整体水平,彰显图书馆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育人体系,将馆员业务能力提升与师德师风建设有机融合。
其次,党员馆员作为践行师德师风的主力军,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党员馆员肩负着党员和馆员的双重身份,既是服务育人的执行者,又是党的先进理论知识和优良传统的宣传者,党员馆员作为服务育人的践行者,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师德师风将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引导读者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时效性。
二、高校图书馆师德师风建设问题(一)师德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有的高校图书馆师德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甚至缺失,即使设立了师德师风评价机制,但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缺乏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师德师风考核流于形式,在晋升职称和评优评先方面,仍然以工作量和科研成果数量为主要依据。
在选拔师德师风先进时,甚至采取片面的做法,要求个人主动申报,然后由馆领导和部主任在申报人员中评选出优秀,由此可能会出现真正优秀的人员由于碍于情面没有主动申报,最终导致真正的师德师风优秀的人员没能被评选出来,违背了层层推选的原则,从而导致了考察不全面等现象的发生,也更无标杆作用可言。
城市图书馆建设计划引言城市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们获取知识、文化交流、休闲阅读等多重功能。
因此,一个具有现代化设施和人性化服务的城市图书馆对于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居民的精神生活至关重要。
本设计计划将围绕城市图书馆的建设和规划,从选址、建筑设计、服务设施等方面展开详细规划。
选址规划城市图书馆的选址应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周边环境和未来发展空间。
首先,选址应考虑到城市主干道交通便捷性,以方便市民前往图书馆。
其次,周边环境宜宜于安静学习和文化氛围的营造,避免嘈杂的商业区域。
最后,选址应留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
建筑设计城市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应兼顾实用性与美观性。
首先,建筑外观应当符合城市整体风貌,并能够成为城市的地标建筑之一。
其次,内部布局应合理,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需求,包括青少年阅读区、儿童阅读区、成人阅读区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多功能活动室、数字阅览室等功能区的设置,以满足不同需求的读者。
服务设施规划城市图书馆的服务设施应当贴近市民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首先,应配备先进的数字化借阅系统和电子资源,方便读者获取线上阅读资源。
其次,应设置舒适的休息区域、咖啡厅等,提供休闲阅读的场所。
最后,应加强与学校、社区的合作,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读书分享会,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影响力。
可持续发展规划城市图书馆的发展应考虑到长远的可持续性。
首先,应设计建筑节能、环保,采用可再生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其次,建设图书馆的绿色空间,鼓励读者参与绿色环保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最后,应注重图书馆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
结语城市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建设和规划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
本设计计划从选址规划、建筑设计、服务设施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规划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规划,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人性化的城市图书馆,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居民的精神生活作出积极贡献。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建设和改造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图书馆的建设和改造:
1. 分析使用情况:首先,图书管理员需要分析图书馆的使用情况,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偏好,以便合理调整图书馆的藏书分类和布局。
2. 更新图书馆藏书:定期清点图书目录,剔除过时和损坏的图书,增添新的热门书籍,确保馆藏的新鲜性和多样性。
3. 提升图书馆服务:引入数字化资源,建设电子阅览室和自助借阅系统,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便利性。
4. 优化空间布局:根据实际需求,重新规划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设立阅览区、学习区、专题展示区等,提高读者体验和利用效率。
5. 推广活动举办:定期举办文化活动、讲座、展览等,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增加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通过以上方式,图书管理员可以不断改进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提升读者体验,使图书馆成为学习、阅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学校图书馆建设方案学校图书馆建设方案范文(通用6篇)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
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图书馆建设方案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图书馆建设方案1一、场所:xx二、设备:根据图书数量,购置书架、期刊架、借还书工作台等设备。
三、图书(一)图书种类哲学宗教、政治军事、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法律经济、医药卫生、交通运输、文化教育、财经管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中华古籍、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生活百科、娱乐休闲、婚恋育儿、心理健康、烹饪美食、旅游世界、考试书籍、外语书系、计算机书系、工具书系等。
(二)图书来源中心面向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书目征集,对征集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按照每人2本的比例择优选取较好的图书刊物,由中心工作人员统一购置。
同时,鼓励工作人员根据自身条件向中心图书阅览室捐赠书籍或期刊,中心将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适当加分。
(三)图书完善中心每半年进行一次书目征集,根据工作需要和好书推荐购置新书,不断完善图书阅览室的存书种类和数量。
四、图书阅览室的使用(一)开放时间:每周三上午为统一开放时间,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借阅、归还图书。
(二)借阅对象:市政务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五、借阅管理制度1、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图书的借阅管理。
图书管理员主要负责图书编号、登记入册、借阅整理等工作,并根据工作人员的建议和需求完善图书添置计划。
2、每人每次借阅不得超过2本,借阅期限为1个月。
因故不能按期归还者应办理续借手续,续借期限也为1个月。
无故逾期不还者,追还后罚停借一月。
3、借阅者根据中心的图书目录选定图书,并到图书管理员处办理借阅手续,规范填写《图书借阅登记簿》。
图书目录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和图书阅览室均可查阅。
4、图书要加强爱护,不允许乱写乱画,凡破损、遗失的要进行赔偿。
2012年3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rch2012 第5期总第255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5T o tal N o.255浅谈图书馆馆风建设X
周占书
(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摘 要:阐述了图书馆馆风的概念、主要表现和内容,提出了馆风建设的目标。
指出:良好的图书馆馆风的形成要靠全体馆员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图书馆;馆风建设;图书馆员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5—0153—02
学校有校风,工厂有厂风,家庭有家风,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风,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图书馆也应有自己的馆风。
1 图书馆馆风的形成和表现
所谓馆风,就是全馆馆员在为读者服务的工作当中形成的一种风气、习俗。
这种风气、习俗表现了全馆馆员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责任感和荣誉感。
良好的馆风具有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能有形无形地激发全馆馆员为图书馆的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
良好的图书馆馆风,至少应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¹把维护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完整与安全作为责无旁贷的天职,爱护图书、保护图书一丝不苟。
º把提供图书利用放在首位,想利用者所想,急利用者所急向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
»忠于职守,勤奋好学,严谨求实,学术空气浓厚,业务工作精益求精。
¼团结协作,纪律严明,遵纪守法,朝气蓬勃,生动活泼。
½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勤俭节约,懂礼貌,讲卫生。
2 良好图书馆馆风建设要靠全体馆员共同努力从现代管理的角度看,良好的馆风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2.1 特殊的控制作用
现代管理的控制活动,是指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实现的一种活动。
良好的馆风是图书馆共同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群体表现,是标准、是尺度,随时随地在衡量、比较图书馆员的言行,并对馆员的思想、性格和情感发生影响,对他们的行为起一种特殊的控制。
比如,在一个珍惜图书、爱护图书蔚然成风的图书馆里,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或爱护图书意识不强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就会受到周围同事的抵制和反对。
因此,不认真工作者将受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会使不认真工作者逐渐改变自己不适应环境风气的习惯和作风。
2.2 独特的心理作用
在管理学中,有一种激励理论,它指出:“个体在团体中常不知不觉地受到团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动上,表现出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此谓社会从众倾向或从众行为。
”良好的馆风具有使人从众的独特的心理作用。
比如,一个图书馆,把为读者服务当做一种奉献,一种美德,千方百计地开发图书馆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各种优质服务。
这种风尚,成为一种习惯被稳定下来,全馆充满浓厚的服务气氛。
对馆里工作时间长的图书馆员来说,受责任感和荣誉感的驱使,会自觉地献身服务,加强这种气氛;对新进馆的馆员而言,受周围环境的熏陶和心理制约,将经过“暗示、模仿、从众、认同”等过程,把集体的良好作风,逐步纳入自己的思想行为之中,进而走上正常、有序的轨道。
2.3 无形的管理作用
管理学告诉我们,人不仅是管理的中心,而且是管理的主体。
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需要人去做的。
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积极因素,设备再先进、馆藏再丰富,也难以发挥作用。
对人进行有效的管理有各种方法:通过行政命令直接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的行政的方法;通过规章制度对管理对象行为进行约束的制度管理的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它的不足之处:¹它们具有的强制性,有时不利于发挥图书馆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一个缺乏勤奋好学气氛、学术空气不浓的图书馆,就很难仅仅用行政制度去调动图书馆员奋发向上的积极性;º没有完美无缺的规章制度,不可能把所有要管的问题穷尽。
而培养良好的馆风,利用群体的相互影响,可以激发图书馆员的潜在能量,而且是无孔不入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法规,有时候它所起的作用可能比单纯的行政制度管理更有效、更有力。
2.4 加强图书馆的凝聚力
良好的馆风对增强图书馆员集体荣誉感,强化集体意识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比如,一个爱馆如家、把珍惜图书馆的荣誉、共同利益视同自己生命的集体,必将对所有图书馆员产生强烈的凝聚力,使他们抛弃或抵制与集体准则不相容的东西,紧密地团结在集体的周围,自觉地维护和捍卫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良好的馆风还能创造一种团结协作的和
・
153
・
X收稿日期:2012-01-12
总第255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谐气氛,协调人际关系。
一个朝气蓬勃、文明礼貌、环境优美的图书馆,必将陶冶图书馆员心灵美好的情感,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信任感,使他们愉快地、有节奏地工作,从而发挥全馆的最大的功效。
3 图书馆馆风建设内容
培养和树立良好的馆风应当作为图书馆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加强馆风建设,应作好以下方面:
3.1 把图书馆馆风建设渗透到思想政治工作中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是要端正人的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
良好的馆风,高尚的道德风尚,和谐的同事关系,既是思想政治工作成果的综合反映,又是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条件。
因此利用群众和社会力量综合治理,造成良好的馆风和客观环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2 馆领导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树立人们言行的表率和楷模,教育和引导大家。
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这是培养良好馆风的一个重要方法。
树立先进的典型,必须注意发掘多个具有各方面代表的典型,以提高典型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也可以请一些好的典型人物来馆作报告,对图书馆员进行教育。
领导表率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党员领导干部要首先带头转变作风,只有领导做好表率,对图书馆员才更有说服力。
3.3 充分利用馆庆等活动,对图书馆员进行传统教育,培养图书馆员的自豪感
通过馆庆等活动,大力宣传图书行业和本馆涌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对馆员进行图书传统教育,从而使馆员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图书馆的好传统、好习惯、加深对图书事业、对图书馆的热爱。
3.4 搞好馆容馆貌,使馆员、读者身心愉悦
图书馆作为一个读者汲取文化知识的部门,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使环境绿化,馆舍美化,不仅是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培养良好馆风的需要。
馆员、读者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工作或借阅有一种舒适感,有利于激起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健康情趣。
3.5 举行各种座谈会
比如,离退休馆员座谈会,读者座谈会等,倾听他们对馆里的意见和建议;利用节假日,领导登门拜访馆员家属;看望生病或住院馆员等活动,可以增强馆员的温暖感。
根据馆里不同年龄结构的图书馆员,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这些对培养良好的馆风都有积极意义。
4 结束语
总之,建设良好的馆风需要全体图书馆员不断的努力,既然我们选择了图书馆这一职业,就应当担负起历史的重任,把图书馆的馆风建设好,为建设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图书馆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梁甜.图书馆团队建设刍议[J].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济,2008,18(3).
[2] 许真.浅议图书馆馆风建设[J].中小学图书情
报世界,2006,(11).
[3] 虞巧玲.导入CIS塑造图书馆形象[J].国家图
书馆学刊,2006,(2).
[4] 马淑兰.馆员的自我展示与图书馆形象塑造
[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
・
154・。